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1

王B老师这节课之所以成功,我认为归功于王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教材的熟练把握和对新课标“用教材教”的深刻理解。从这节课堂中我能感到王B老师对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深度把握和理解,就王B老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打破了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模式,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型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决好“用教材教”的问题。王B老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从教材出发并“活用教材”,寻求到该课的突破点,那就是梅兰芳先生那美轮美奂、“唱做”并重的艺术表演风格。在这节课中,王老师对该课教学设计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教材中心、以梅兰芳先生之所以成为京剧大师为“诱饵”,剖析其之所以堪称大师的原因,向教材外延伸辐射,同题材内容重组,使学生在说、学、斗、唱等一系列体验中举一反三形成知识链,加深了学生对梅兰芳艺术体系和京剧的了解,同时又加强了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预设

过程和方法就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和教学中将要采用的方法,在该环节中处处体现出王老师的精心安排,对怎样设计才能很好地表现梅兰芳先生那“唱做”并重的风格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个环节王老师通过结合京剧的几大表演手段――唱、念、做、打的方法解决了,她先用唱名段《苏三起解》其中片段学唱,使学生亲身体会“梅派”(指梅兰芳的艺术派别)唱腔的韵味,其后又运用对比的方法请同学赏析不同派别(程派)在表演上的差别(如《贵妃醉酒》中《饮酒》片段的赏析),凸显“梅派”在表演上迥异的独特风格。教学中教给学生几个梅兰芳先生演唱时的手势动作,更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乐在其中;然后让师生互动的形式学习京剧的念白,使课堂气氛迭起,同时也使学生参与体验了不同风格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尤其课堂最后的创作活动和道别表演更是使人耳目一新,留恋“忘”返。王B老师对这个环节的设计丝丝入扣,有过程又有方法,紧抓“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华,使学生从内心感触到京剧艺术之美妙,真是精妙纷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是王老师合情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才使我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国粹――京剧和梅兰芳,并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师素养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字:解读文本;教学设计;金属;化学反应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30–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本文所说的“文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依据教材衍生出的教辅用书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参考的书面文字资料。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的方向。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提倡“教教材”并不等于不重视教材,教材依然还是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只有了解课标,吃透教材,才能心中有谱,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和创新才不会离谱。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研读课标、教材等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价值。下面以“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为例,谈谈解读文本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1 教学定位需要深度解读文本

不少教师在设计一节课前,习惯于先博采众长,到处搜集资料、素材,从网上下载现成的PPT,浏览已有的教学设计,然后东拼西凑,做一个“集大成者”。设计出来的课,表面上看内容丰富,但仔细推敲起来,却没有“内核”,缺乏灵魂。要想设计出条理清晰,富有特色的好课,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先给本节课进行准确的定位。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必修1共四章内容: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包括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笔者的理解是: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手段;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是学习物质性质和物质反应的有力工具。前两章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应该贯穿在后两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当中。“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处于教材的第三章。第三章又包含三节内容:第一、二节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则是从材料角度体现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是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关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同时还强调“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1]。可见,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不仅应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还要注重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那么,学习“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有什么价值呢?从学科视角看,笔者认为主要价值有两点:第一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节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主要介绍了钠、铝与氧气),第2课时学习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第3课时还要学习特殊金属铝与碱的反应。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个过程体现了物质分类的思想;第二点价值是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运用第二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工具,从得失电子的层面上,更加本质地认识金属还原性的强弱。总之,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不能单纯从知识角度学习金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再来说社会价值。我们都知道,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起到过划时代的意义,人类经历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感受了年轻金属铝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正享受着钢铁时代。教材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专门从材料角度体现金属的价值。那么,“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这一课时能否挖掘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呢?我想到了稳坐金属材料第一把交椅的铁,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铁与水的反应能否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的实例?钠和水的反应是不是也能在生产生活中有所体现?我决定寻找相应的素材,让学生体会金属与水的反应与我们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要先给教学进行定位,然后再去寻找素材,教学素材要服务于教学定位。

通过对“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分析,笔者给本节课进行了定位(图1),运用前两章所学的工具作为指导,重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并体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图1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定位

2 目标制定需要深度解读文本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三个维度立体地规定了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它集中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三维目标的设计不是“摆设”,一定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金属与酸的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盐酸、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而且金属排位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此处“酸”也仅限于非氧化性酸,而不宜扩展到氧化性酸如硝酸。所以,金属与酸的反应只需要简单复习,目的是体现物质分类思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节课重点应放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上。在学习钠与水、铁与水的反应过程中,要体现氧化还原这个重要工具,从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角度让学生预测生成物。因此,本节课我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预测生成物”。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凡是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一定要设计实验。本节课我设计了“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促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个目标将通过学生对铁与水蒸气、金属钠与水反应过程的体验来实现。观察铁粉反应前后的变化,金属钠在水中的行为,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亲自组装仪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的目的,不是仅“满足于追求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加工、机械记忆的浅层次认知水平上[2]”,而是想“以此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把握知识的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2]。如设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不仅仅为了总结出“浮、熔、游、嘶、红”的特点,更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钠在水中“不安分”,激发他们能够设计出钠与水反应收集氢气的合理创新装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节课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在合作中彼此分享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图2)是经过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后制定的,符合学生的现阶段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图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三维教学目标

3 线索梳理需要深度解读文本

一节好课一定要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体现出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本节课教学重点金属与水的反应,主要是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教材关于钠与水的反应安排了“实验3-3”[3]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总结金属钠的物理、化学性质。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教材设计了“科学探究”,让学生设计反应装置。紧接着提示:设计的装置应该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等部分。随后教材呈现了改进过的装置(与旧教材比)“图3-8”[3]。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学生很容易理解铁与水反应比钠困难。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铁既不能和冷水也不能和热水反应,如果可能反应那只能是和水蒸气反应。但是,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对于高一学生难度较大,有提示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以往教学实践也证明,此环节很不流畅。要么,学生设计不出可行的方案,要么总是被“提示”牵着鼻子走。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教材呈现顺序是先钠后铁,我能否来一个先铁后钠呢?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看到铁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么这个素材就成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固定点和落脚点。铁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那么钠与水反应就更加顺理成章,条件更宽松。最后在钠与水反应上设计“科学探究”,既同样培养了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还适当降低了难度,符合高一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水平。深思熟虑之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主线。

图3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主线

4 素材选择需要深度解读文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且贴近生活的素材是教学的源头活水。为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理念,教学设计常常需要在教材之外寻找合适的素材,去承载相应的教学目标。关于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首先想到的素材是“烤蓝”和“淬火”。资料表明,淬火主要通过改善钢铁结构而获得具有特种性能的钢材料。烤蓝虽然所用反应液不同,但主要还是包含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烤蓝工艺在实际生活中也非常普遍,赛车排气管、各种枪支、锯条等都采用了该工艺防腐。另外,由于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导致国内外已经发生过多起爆炸事故。工业上熔铸模具时铁水包也要严格保证无水。这些都可以作为铁与水蒸气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体现化学知识的价值。

钠是学生的“新朋友”,用小刀切着橡皮泥似的钠单质,感觉十分美妙。钠与水的反应更是令学生兴趣盎然,终身难忘。如何辅助钠与水反应的教学?我想到了钠的发现史,想到了金属钠的冶炼,想到了发现6种活泼金属元素的英国化学家戴维。课堂可以借助这段生动的化学史,教给学生科学方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筛选,最终选用的素材及功能顺利确定下来。

经过教学定位、线索梳理、选择素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图4)。按照教学主线逐步展开,三个学生实验、一个实验方案设计如同教学主线的两翼,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图4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5 高效课堂取决于基于文本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理解越深刻,教学定位越准确,目标越合理。丰富的素材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节课由学生模拟“烤蓝”实验引入:用砂纸打磨一条光亮的铁丝,点燃酒精灯,将铁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浸入水中的部分马上镀上一层烤蓝,本实验约2分钟。教师告诉学生烤蓝的主要成分是Fe3O4,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原理预测出另外一个生成物H2。接下来学生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一个难点实验,新教材的实验方法虽然克服了老教材装置复杂、操作难度大的缺点,但是实验成功率仍然不高。主要是棉花中水量不好控制,水太少产生蒸气量少,水太多则容易炸裂试管。这节课我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顺利取得证据,证明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所以保证实验的成功尤为重要。笔者提供给学生的装置是笔者所在教研组改进并实践多年的装置(图5),这个装置简单、安全、从组装仪器、添加药品到收集到氢气验纯,只需5-6分钟时间。考虑到学生对装置陌生,我预设的时间为10分钟。

图5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改进装置

钠与水反应包括记录现象,课堂汇总,约5分钟。在刚刚“领教”了金属钠在水中的“不安分”后,设计钠与水反应收集氢气的装置,意犹未尽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灵感。设计仪器、画装置图,交流、评价,预留10分钟。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设计是主要的,课堂不对方案进行实施。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设计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本节课实施过程中环节流畅,学生深度参与。在知识的学习中贯穿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模拟“烤蓝”,从生活中提炼出铁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运用氧化还原原理预测产物,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由铁类比迁移到钠,再预测产物,实验验证、方案设计。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保证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意料之外的是铁与水蒸气反应分组实验,为了保证每个小组取得成功,实际比预设延长了5分钟。说明习惯了试管实验的学生动手组装复杂装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让学生多动手实验的信念。

新课程提倡教师对教学要进行“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素材选取、教学策略这些“战术”性的因素,更要重视教学定位、三维目标这样“战略”性的要素。战略性要素是教学设计的方向,战术性要素是实现方向的手段。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深度解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创造出一节又一节有思想、有内涵、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课,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数学 巧妙收尾 余味无穷 方法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上课也是如此,同样要讲究结尾艺术。恰到好处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的作用,从而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的结尾,达到余味无穷的效果呢?我在平日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结尾法:

一、自然结尾法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现形式,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生搬硬套。教师所讲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这种结尾的方式便是“自然结尾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高水平地驾驭课堂教学,并使之达到艺术的境界。

二、首尾呼应法

写文章需要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课堂教学更应如此。有些教师常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新课所学到的知识,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系统。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问题消除悬念的无穷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闯关激情练习法

这是一种切实可靠的结尾方法。它是指在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利用闯关激情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过练习来结束本课。这样的教学设计圆满地结束了课堂教学,不但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

四、总结归纳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束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教学课里,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定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所以课堂结束部分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归纳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进行。概括性结尾,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五、悬念设疑法

悬念,文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技巧,它是指在作品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不断造就读者或观众某种急切期望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课堂结束部分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具有悬念、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数学课末,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学生期待研究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在课尾制造一个“问号”,拨动学生好奇心,让学生欲罢不能,课后主动研究讨论,乐此不疲。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第一课结束时,可以提问:“课本中为什么没有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并不因一堂课的结束而中断,兴趣可以引他们进入一个求知的氛围,并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准备。

六.游戏结尾法

小学生天真活泼,生性好动爱玩。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游戏结尾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课堂结束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轻松愉陕的环境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将知识的理解应用于娱乐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妙趣横生。

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结尾游戏。老师出示卡片数字2,说:“学号数能被卡片上的数整除的学生先出教室。离开时,要说三句话中的一句话。如16号学生可说‘16是2的倍数’‘2是16的约数’或‘16能被2整除’,在座的同学要判断有没有错误。”一会儿,一半的学生边说边走出了教室。然后教师再出示卡片3和5,又有一部分学生说着走出了教室。教室里只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5的同学。教师又问:“老师要出什么数,同学们都可以出教室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11”通过游戏来结束新课,既能进一步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大脑得到调节,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过程;装饰艺术;引导学生;动态

装饰画的课堂教学要从其学科应用性出发采用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从知识接受型转变为创新性,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装饰器物如酒瓶或盘子等进行选题、构图、色彩、造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主导者身份,而变为身兼数职的引导者、发动者、指挥者、管理者、学者、艺术家等,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以被装饰对象的要求为准绳,使之与装饰物统一于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参与,运用多种教法和教学策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高的教学效果。

一、装饰画动态课堂教学的准备

1.教师的心理准备

装饰艺术是一种受图案规律影响的独特绘画形式,或者说是一种介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边缘艺术。教师要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课堂创新。综合运用自己的所学,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努力在教学互动上下工夫,使课堂活起来。同时要求教师注重艺术创作与科研工作,深层次地把握装饰艺术特色,努力把静态的艺术活动转化为多层次参与的“动”的课堂,做到互动,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

2.学生对装饰艺术的创作准备

在装饰画教学中,最难的部分就是怎样设计构思,很多学生在这个部分都觉得“想不出来”,“没有灵感”。构思意图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图案的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能运用好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而想象产生的。装饰画课安排在学生掌握了图案的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能把大自然中的形象加以抽象、夸张、简化或寓意等,使之成为美术设计所需要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在该课之前,已进行了近一个学期的图案基础学习和基本功训练。

3.教具准备

包括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同时还有黑板、酒瓶、喷漆、拷贝纸、颜料等。在传播装饰画构成基本规律和构思方法的同时,充分灵活运用多种教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知识体系准备

分析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技法,探讨装饰艺术的特点和现代创作思路。引导学生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意象造型方法,大胆夸张,简明扼要地创造艺术形象。拓宽艺术视野,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从而为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探索提供有力的条件。

二、图案动态课堂教学的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预设好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成果,装饰画教学一课的动态教学成果是:引导学生用装饰语言和酒瓶等材料创作出瓶绘作品。因本课教学目标是可观察、可测量的成果,使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2.教学媒介及教具设计

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欣赏优秀的图案作品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如京剧脸谱等,了解适合纹样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魅力。同时还有黑板、图样、纸、酒瓶、颜料等用于演示。

3.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设计

(1)教师教学过程扬“互动”教学之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艾斯纳的表现目标陈述法,对装饰作品中优秀作品的特点细细陈述。如瓶绘的意趣性,“兼容并蓄”性。其意趣性一是意的内容,二是趣的表现形式。意与趣二者相互依附,互相转化。但就其关系而论是“形式服从于内容”。在艺术构思中最重要的确定题材和主题。题材是主题的载体有了优秀的材料才可能更好的表达深刻的主题。主题是题材的灵魂。在装饰画创作中,这两者互动互进,辩证统一。确定了主题和题材后,还要提炼情节,更好的展示作品的内容,装饰艺术构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典型化、简约化、变形化、夸张化、陌生化。

(2)学生创作过程。此阶段偏重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采用格伦兰的“内外结合法”的目标陈述法。以学生创造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此阶段分析了几种瓶子的特点,并着重在技法、特色形象创作等方面给予讲解。瓶绘的表现方法比较多,有色彩表现法、白描表现法和素描表现法等几种形式,其中色彩表现法是指绘画学习者在进行色彩练习时对其表现的方法,主要包括油画、水粉、水彩等画种表现。白描表现法是指运用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运用线描的方法对其进行表现。在瓶绘上作装饰画的创作过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骤是构图定位,装饰画的美感和装饰性最主要是从构图中体现。构图不仅仅是画的安排问题,也不仅仅是所表现的题材内容,而是要看它有没有装饰效果,是不是能与装饰物体相适应并能突出自己。第二步骤是根据构思和构图的需要,添加装饰纹样,使形象更美、更丰富、更具有装饰性。在瓷瓶大的主要结构上用拷贝纸将装饰图形的外形和主要结构画出来。第三步骤是铺设大的色调,在装饰纹样的色彩运用方面要让学生处理好色彩的对比关系,如色相对比,色度对比,冷暖对比等。若能控制好,就能达到各种色彩美的境界,有效的提高装饰画的艺术效果。第四步骤是深入刻画,深入刻画是把图案中具有装饰效果的点、线、面关系和肌理仔细的表现出来,如轻重、快慢、动静、刚柔、光滑和粗糙,透明与不透明等。强化质感刺激,与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留下难忘的印象。

(3)评价过程,用目标陈述法,对学生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要求教师能驾驭整个评价过程,在学生分组讨论、观赏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本课教学成果的总体优、缺点,并给与每件作品适当的评价。评价既要评价结果,同时又要照顾到整个创作过程。

三、装饰画动态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自主探索的重要阶段。要求教师能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多角色作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者、组织者、发动者、引导者等。教师要通过设计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体验创造带来的乐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我们教师要思考:除了学生完成作业以外,我们还要让学生收获什么?充分调动、挖掘他们的认知潜能和创作潜能,发挥想象空间,为意象形象的创造拓展空间。大致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在对原始资料的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想象,提吃多种方案。其次是发挥空间想象的以创造意象瓶绘形象的创作阶段,对提出的设想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理想的方案,并进一步做具体的设计,使形象明确化、具体化。其次是发挥空间想象的以创造意象瓶绘形象的创作阶段,在这阶段的构思与创作实践活动分不开,完整的构思意图在具体形象与整体关系中表达出来。再次是创造阶段,把创作出的艺术形象,用装饰语言表现出来的制作阶段。最后是教学成果评价阶段。各阶段均有侧重,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但相同是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高度参与。基本教学过程:教师在驾驭整个评价过程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本课程的总体特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四、装饰画动态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办一些有趣的作品展,将所有的作品一起呈现出来。让学生欣赏、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把他们对作品的评价用语言描述出来。在该环节教师仍不可忽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既锻炼了胆量,又是对他们析画能力的一个挑战。

总之,装饰画动态课堂教学,本着教师在充分的计划与准备的前提下,结合多种教具材料的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法,始终围绕“动态”,即师生互动,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主动地融入到动态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创作形象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得到创作的快乐,在快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装饰画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活动教学;策略方法

一、问题缘起

“历史与社会”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采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要积极创设与新的学习相联系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际操作活动中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塑造、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二、有效开展活动式教学的策略

1.在阅读活动中形成感悟

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读多说”。即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和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和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例如探究《傍水而居》,在教学前教师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搜集资料,如“太湖流域的城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等。让学生比较山东半岛的渔村与浙江舟山的渔村,再让学生搜集“东方威尼斯”――苏州的资料和意大利的水上都市――威尼斯的资料。让学生分析比较“东方威尼斯”――苏州和意大利的水上都市――威尼斯的异同。在讲授《傍水而居》时,教师把搜集到的图片素材和文字素材如:太湖风景图,太湖流域的城镇西塘、乌镇、周庄、同里等民居素材,舟山渔民海洋渔牧素材,苏州和威尼斯的素材与学生搜集的素材放在一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师生互动使学生大大地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学生动起来了,教学也就活起来了,教学的内容也就丰富了。通过师、生、教材、资料等多维互动,学生充分了解到我们的祖先为何傍水而居,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水乡孕育的城镇”,而不用其他的题目。在认识水的重要性之后,再让学生对当今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水资源的污染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水乡的“优”与“忧”的辩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爱我家乡,保护水乡,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观念。

通过多维互动交流,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有的学生在“训练与拓展”本中写道:“我从网上和书籍中查了不少资料,现在我初步了解了为什么平原和水源丰富的地方会有那么多的人居住,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离开了水,就没有生命之言,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了。”有的学生写道:“虽然苏州和威尼斯都是水城,但是它们发展的历史和建筑特色、人文历史和水的性质却不一样,因此,两个水城人们的生活、生产、人文也就不同了。”

2.在观察活动中形成感悟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要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观察,并提供观察条件,把观察引进课堂。例如在《水乡孕育的城镇》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三次观察:数一数太湖流域有多少河流和湖泊;数一数太湖流域有多少城镇;观察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众多的河流湖泊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感悟――认识到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水网的关系。

3.在情景体验活动中形成感悟

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道德情感,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著名教育家顾怜沉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学习《我爱我家》一课时,首先放了一组歌“我想有个家”,“回家”,“想家的时候”等,让学生有一种想家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讲讲自家的故事。学生在音乐渲染下,有的讲家的温馨,有的讲自家的不幸,有的声泪俱下,有的眉飞色舞……学生、家长和教师坐在一起探讨“代沟”问题,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幽默地再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些分歧和误会。学生、家长和教师就“该不该给零花钱”,“孩子应不应有自己的空间”等问题平等地交流,学生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从而达成共识,要保护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进一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情绪体验推向深入、持久,使他们更加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热爱社会进而扩大到热爱祖国。

4.在竞赛活动中形成感悟

初中学生好胜好强,竞争意识强.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生本教学中,适时、适度和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效果。开展竞赛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知多少”的竞赛;可以结合自学纲要,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进行抢答赛;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搞组与组的学习竞赛。例如在《青少年与传媒》一课中“网络中的生活”教学时,就可以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利还是有害”为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式教学。

5.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形成感悟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在交流研讨中,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研讨的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自主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交往能力等得到一定的提高,使其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的训练。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自学交流,或同桌互议,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研讨。在学习环境设计上,可探讨变更学生座位排列的方式,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学,共同发展提高。主题活动式:即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来进行教学。其步骤是: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方式(制作、辩论)―确定评价方法―课堂实施。例如在《传媒的力量》有关“传媒的社会功能”的教学中,可以设计“点击艺术博物馆”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流行的歌曲、影视以及文学作品的赏析,了解大众传媒对时尚渲染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活动中,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去收集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要求学生尽可能找到作品的原音、原像、原版图片,然后进行交流和赏析。每个小组收集艺术作品的同时,还要借助与该艺术品同时代的其他文化载体,通过分组讨论去体会某一特定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情境,理解任何一个大众传媒所传承的都是这一时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传播的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成员将结果撰写成研讨小报告,连同作品一起,存储在电脑中的“艺术博物馆”文件夹中,以利于更多的学生更广泛地交流。

6.在角色互换活动中形成感悟

长期以来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角色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如在第二单元第二课“气象万千”一节时,让各组学生分别扮演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人们,去描绘当地的特点,并及时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一组扮演的是来自热带沙漠中的人他们在介绍完自己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头巾裹头,穿浅色的大衣服吗?” 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各组纷纷讨论,气氛活跃。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分别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学生和教师通过演绎不同情境中的人物与事件,深入浅出、具体形象地表述抽象的知识和深奥的道理,学生在新颖而生动的形式中生发浓厚的兴趣,“表演者”与“观众”都在自觉而主动地理解教材和资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剧情”组织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如此,角色扮演还可以使部分学生克服易害羞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教学过程是:课前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初始状态和求知的兴趣点―制定学习目标和活动内容―做好准备活动(包括由学生编写活动脚本、分配角色、自制简单道具、配乐)一一课堂活动(包括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社会问题,深化对社会的认识)。

7.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感悟

人类一切真知始于对客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之中。儿童的亲身体验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知的内化,促成认知、情感和行为统一与和谐发展。“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需要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让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社会实践的重点在于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结果。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心动、口动、手动、腿动,目的是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实践,体验成功和失败,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以获得更多关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增长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以便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例如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千家万户,访问居民,对所住地的市民衣、食、住、行进行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例如学习《往来在区域之间》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让他们到社区内的商店进行调查,看商店所出售商品的产地、种类、价格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一实践活动十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往来。

8.在比较辨析活动中形成感悟

教学中运用相似、相近或相关、相反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比较辨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理解和引导学生化道德于行动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第二单元“家庭生活”时,我们就曾对“有钱就一定幸福吗?”、“实行‘从’制是否有助于家庭和睦”等话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之前,全班同学为自己所支持的观点收集论据,这样就锻炼了他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辩论的过程,是同学们训练思维、培养口才的过程,也是合作和竞争的过程。整个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更丰富了他们的社会文化知识。

三、开展活动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在实施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受教材内容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能够进行活动式教学,教师不能生搬硬套。

2.开展活动式教学要注重实效性,不能走过场。因此,要正确调配活动教学的疏密程度,做到适时适度,有成效。

3.活动式教学对教师的技能要求比较高。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角色。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教育心理学的实用技能与知识,需要具备生活中的智慧,要能够理解学生的感悟能力。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活动,才能在体验活动中时刻注意改进设计方案,以促进学生实现意义的有效生成。

4.活动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学生经过亲身参与,往往会产生终身难忘、回味无穷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受与体验说出来,既能陶冶、提升自己的情操,又能给其他同学甚至给教师以深刻的、有益的启迪,是教学中教学相长、成果共享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朱雪丽.对历史与社会活动课如何进行优化设计[J].考试周刊,2010,(5).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6

通过联谊活动,成员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友谊,达到精神保健之目的,同时也为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加“党员教师联谊宿舍”活动的全体学生,向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联谊活动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员教师联谊宿舍活动是我院真正为学生着想,创新教育的体现。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我们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我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我们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和健全的人格。

老师们,是你们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是你们把我们当作幼苗精心呵护;是你们用智慧武装着我们的大脑;是你们使我们更加强健;是你们使我们更加聪明;是你们甘愿当朝霞,托举起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于是,我们将在你们的托举之下,冉冉升起。我们将会更高、更强、更加充满生机、更加靓丽多姿!

今天的我们或许还有些稚嫩,但我们定会在您们的引导下逐渐成长。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生的心声

一、树立远大理想,不断追求进步。

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想,人不一定追求完美,但一定要做一名品德高尚、志存高远,一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有用的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当今国际关系复杂,我们更需要理智爱国,树立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努力学习。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人才从学校培养而来;人才在哪里,就在我们中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学好基础知识,自觉养成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努力用科学精神培育自己。

三、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

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健全的人格,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诀。我们应当发扬不怕磨难,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自觉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包容大度的胸怀和愈挫弥坚的锐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四、知恩图报,不忘祖国、学院和老师的培养之恩。

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除了有我们个人努力外,更多的是离不开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离不开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我们必须戒骄戒躁、刻苦拼搏,在各方面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报答老师,回馈祖国、回报社会。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向各位老师学习,学知识、学做人,为谱写并奏响振兴祖国的同一首歌携手并肩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在这寒冷的时节,我们学校“校际间的联谊交流活动”如期开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对前来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各位领导及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一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利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要创造性地改动教材,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教学场境,将计算融入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计算课也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1、在本节课新课教学中,付豪老师围绕孩子们都喜欢的小动物“小猴子”的情景展开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分桃子、摆圆片”等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就是付老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通过移动、比较发现理解“凑十法”的好处及思维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付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2、《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陈丽老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邀请孩子们和小动物参与清水学校的运动会为主题,通过观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过关活动”练习中体现出拓展性,从第一关“9加6=?”提示6可以分成1和5,9+1凑成十;“9加2=?”没有提示怎样分,只提示9加几等于10,到“9加8=?”一步都没有提示体现拓展性。让孩子亲自动手、动脑有规律的排出9加几的算式,并找到了其中隐藏的规律。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她决没有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陈老师还借送小动物回家有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课堂上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练习形式也应该灵活多样。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更多关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黄光现老师的这节课上充分体现出来,她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对本节课例题“9+4”,采取设置运动会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引导归纳呈现各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优化出“凑十法”的方法,为以后的8、7、6等加几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4、新课改要求: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计算课的“四维”目标。

王秋萍老师这节课体现出: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设置我校将在12月9日开运动会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用课件移动图形,探究计算“9+几”的方法。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计算“9加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小棒,创造出算法。解决问题目标:引导学生在具体数学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9加几”问题解决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和学习习惯。

5、黄贵英老师这节课,充分利用了丰富的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场景,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本节课重点突破方面,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汇报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为明朗化,更为突出。

总的来说,五位老师对材料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同课异构”的趣味所在。五位老师在导入新课,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充分显示了独创性。都体现了计算教学中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算法的新课程理念。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将进一步增进同各位领导、老师的友谊,同兄弟学校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兄弟学校携手并肩,与时俱进,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对我校这次活动的支持。 谢谢大家!

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3亲爱的同学们:

现在,我首先提议,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庆祝---二中---级第一届同学联谊会的胜利召开!

92年,你们满怀热情与梦想依依分手,告别母校,开始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探索。在冷冷暖暖的人世间,你们肯定尝尽了人间的辛苦,受够了世间的磨难。成功的背后,洒满了青春的泪水和血汗……不论怎样,我一直相信,我们89级的同学都有打拼天下的胆略,都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都能创造出一份人生的辉煌!今天,与会的同学们中,有政府官员,有全国著名企业的经理,有博士生、研究生,有教师、医生、警察,有富甲一方的老板、商人,有名扬四方的新型农民……不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不论我们占据什么位置,不论我们是出人头地还是普普通通,我们都是自豪的,我们没有蹉跎岁月,我们奋斗了我们的人生!同学们,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的为你们欣慰,为你们骄傲!我的生活因了你们,而增光添彩!我的人生中因了你们,而多了一页华章。

同学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抚今追昔,叙旧话新,倾述衷肠,共圆一十八年的梦想!春秋荏苒,难舍师生之情;岁月如歌,难忘同窗之谊。这是世间最最美丽最最纯洁的情谊。我相信,我们的友谊如美酒,愈久弥香!16年来我们用思念用关爱用祝福酿造的友情,将是人间最美的琼浆!

最后,祝大家身体康健,爱情幸福,家庭和睦,工作顺利,事业发达,万事如意! 我提议,请让我们为精彩的人生举杯!为深厚的友谊举杯!谢谢大家!

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新年好!

金鼠辞旧岁,牛年报佳音。今天,我们共聚一堂,话丰收、续发展、迎新年,共同欢庆这一美好时刻。---年是---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年。一年来,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数字印证辉煌。过去的一年,---客户规模突破了-万大关、运营收入屡创新高,突破了-万元,上缴利税-余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在抓好日常经营生产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刚刚过去的一年,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顺利地通过了验收考评;文明创建工作跃上新台阶,---被蚌埠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十三届文明单位”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获得了县政法委的充分好评,公司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涉案事件;计划生育工作已连续四年荣膺“计生管理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再传捷报,档案局授予---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省二级达标单位”;公司还先后联合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先后向在校贫困大学生、县一中、县特教学校捐款-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和改善学校办公条件。获得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回首---,成绩与困难并存,成绩代表过去;展望---,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提升服务水平、精心铸造精品网络,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资费,真诚服务于广大新老客户,努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又是一年新年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日——--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联谊会应邀领导讲话稿范文5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南湖岸边,飞雪流觞迎八方; 名人居士,枕琴听雨卧客房。

今晚,名人酒店贵客盈门,高朋满座!

各位嘉宾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店,我们深感荣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名人酒店全体员工,向出席今晚客户联谊会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长春名人酒店自被名人集团纳为旗下连锁酒店以来,从昔日“南湖岸边的花园”到今日跻身于长春市内最优秀酒店之列,演绎出名人酒店色彩斑斓的今天,这些成就,是名人员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社会各界朋友、尤其是与在座的各位嘉宾给予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2013年,名人酒店在各个方面均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业绩创造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一年。

其中,得益于集团领导的支持,得益于酒店各部门努力打下的良好基础,凝聚着酒店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

通过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奋斗,长春名人酒店在这一年中各项服务逐级攀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名人酒店全体管理人员的努力下,在台下各位贵宾的支持下,我们一起,共同谱写了名人酒店新的辉煌篇章!

今天,我们希望,借助“客户联谊会”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对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由衷感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仍需要各位朋友一如既往的、给予我们更多关爱和支持,我们也一定会以更优质的服务来回报各位,让长春名人酒店成为您最舒适的家园。

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酒店在魏总经理及各位中层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贵宾的共同支持下,一定会再创佳绩。

让我们共同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争创长春市内一流的酒店,打造出长春名人更优质的品牌,开创名人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再一次的代表名人酒店全体员工向莅临现场的各位贵宾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道高美酒玫瑰香,莹杯盛上姹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