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范文1

我爱制作空模(一)

课余,我爱制作空模。从小学开始,已经有了三四年的历史。

一架模型飞机只有三十厘米左右长,可要玩好它还真不容易,尤其是火箭模型和薄膜飞机的制作。就以制作火箭模型来说吧,首先,得把木头割成机身的大概形状,然后用锉刀锉,使之成为流线型,这样,在空中飞行就能减少阻力了。为了做好这些,我常常手上磨出了泡,胳膊酸得端不住碗。一次,我制作机翼时,用左手紧紧压住2毫米厚的木板,右手握紧美工刀,使劲往后一划,“啊呀!”我不禁大声尖叫起来,旁边正埋头苦干的杨莹一看,瞪着大眼叫道:“哇!好长一个口哦,这回许楠挨刀喽!”说完,她马上陪我到医务室要了块邦迪,并涂了点红药水。那滋味可难受啦!

当然,吃了很多的苦头,最终能够去参加比赛,还是值得的。比赛,不仅有趣,而且能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它使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

去年我去区里比赛火箭,真是终生难忘。

“下一个,许楠。”听到裁判的指令,我便拿起火箭,胸有成竹地来到发射架前,并小心翼翼地装上导火线,然后夹住。我拿着发射器,仰望天空。“三、二、一,开始。”裁判一声令下,我用力按住按钮,只听“刷”的一声,火箭直冲蓝天,展开双翅在空中飞翔。我扔下发射器,去追火箭,我一边追一边抬头望着,一不小心,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我连忙爬起来,脚又酸又痛,只好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突然,我喜出望外:火箭在远处的草丛中!我高兴得忘了酸痛,飞奔过去。可不巧又碰到一个浅水塘,我也顾不得绕行,直趟过去,又直趟回来,裤腿全湿透了。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看着获奖证书,我把苦、酸、辣都忘了,剩下的只有甜。

怎么样,同学们有意学习制作空模和参加比赛吗?我可以尽点微薄之力。

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二)

在我的童年里,我做过许许多多有趣的科学尝试。可是,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记忆忧新,那就是我在一次偶然间发现了鸡蛋在水里沉浮的秘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因为有客人来,我到厨房里帮妈妈干活。这时,妈妈叫我敲一个鸡蛋,我从橱柜里拿了一个鸡蛋,正想把它敲碎,没想到我的手一滑,鸡蛋就“咕咚”一声掉进了一只盛满水的碗里。令我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居然奇迹般地浮在了碗的中央。我楞了好一阵子,才疑惑不解地去问妈妈原因。可是妈妈正忙着,没有时间回答我的问题。

我决定亲自去做一次实验。我把鸡蛋放在了另一个盛满水的碗里,可是,鸡蛋沉了下去。同一个鸡蛋,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会不会和碗里面的水有关呢?我疑惑不解,接着,我换了一个更高更大的桶,可是,结果还是让我失望了。但我并不灰心,我转念一想:如果这个原因不是和水有关,那就肯定和鸡蛋的大小有关。啊!肯定是这样。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去拿了一个大一个小的鸡蛋,决定再做一次实验。可是我发现,小的鸡蛋沉了下去,大的鸡蛋也沉了下去。我开始有一点儿沮丧了,我已经做了这么多次实验,为什么还是找不出原因呢?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范文2

关键词:自由习作;乐写;真写;活写

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纵观小学生的习作现状却令人担忧,概括起来就是:没有兴趣讨厌写,缺乏材料没啥写,词汇贫乏不会写,框框约束被动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要求,我们开展了“自由习作与主体创新”的研究,找到了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习作兴趣,变“厌写”为“乐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因此,作文教学时,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厌写”为“乐写”。

1.游戏比赛生情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如果把习作穿插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写得舒心。例如,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外貌时,用“猜人”的游戏贯穿整堂课:先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范文猜出班中的一位学生,再由学生描述同学的外貌让老师猜,最后由学生互写互猜。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积累运用有乐趣

厚积而薄发。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美词佳句,学生才能生动地描述所见所闻,因而在习作之前,让学生广泛阅读与作文相关内容的文章,摘背妙词佳句,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兴趣。例如,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一种植物前,要求学生摘录了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语句。在习作时,学生大量地使用积累的语句,使文章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语言优美。有位学生是这样描写的:“颜色各不相同,红的胜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它们有的含苞欲放,似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有的全都展开了,昂着头,宛如骄傲的小公主……”在这一段对的描写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语言很“丰满”,有的运用了课文《荷花》中的类似语句,有的运用了课外书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可见,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情地表述出来,深深感受到积累运用的乐趣,从而情不自禁地爱上写作。

二、丰富习作素材,变“假写”为“真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活动范围小,生活比较单调,在“无米可炊”的情况下也只能写假话和套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那就要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着手。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因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达,自然而然地变“假写”为“真写”。

1.习作前组织活动,获取直接材料

习作前,可组织学生参观、比赛、做游戏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仔细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使学生在习作时“正如说话一样,心中有积蓄,不吐不快”。例如,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一次实验前,组织学生进行“鸡蛋浮起来”的小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实验后,老师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写下来,学生个个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试想,如果没有习作前的实验活动,学生又何来这样良好的写作状态呢?

2.运用电教媒体,获取间接材料

在很多时候,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亲自体验或到实地观察,这时,就可以运用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例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一种果树时,运用多媒体,把果实累累的橘树、苹果树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色彩鲜艳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学生写起来自然能得心应手。有位学生这样写橘子树:“秋天到了,橘子黄了,可满树的叶子依然碧绿碧绿的。……一个个扁圆形的橘子好奇地探出了金黄色的小脑袋,好像在向我们报告着丰收的喜悦……”在没有实地观察的情况下,学生能写得这样具体生动,不得不归功于电教媒体的运用。

三、充分发挥自由,变“死写”为“活写”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指导过多地强调立什么中心,选什么材料等,学生往往在没有真情实感的状态下,挖空心思找一点材料来应付一下,结果,写成的文章千人一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套在学生脖子上的枷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作文活跃起来。

1.题目开放

学生写作时首先接触的是题目。学生有了命题的自由,创新的火花随处显现,出现了许多个性独特的好题目,比如《世上只有爸爸好》《老师,请提问我》《努力,并不等于成功》……学生选择了自己的思维路线,自然就能写出个性独特的文章来。

2.主旨开放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文章要有统一的中心,使得学生不敢放开手脚去写自己想说的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则提倡让学生不受“中心”限制,怎么想就怎么写。例如,我在指导《铃声响过之后》这篇习作时,由于放开了主旨,学生在选材、立意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情况,有的写听到垃圾车的铃声,想到清洁工人的伟大;有的写听到电话铃声后,自己内心的变化;有的写听到自行车铃声后,想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主旨开放,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充满个性,真正做到了变“死写”为“活写”。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兴趣为主,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习作插上自由的翅膀,从而在习作这片天地中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