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培训范文1
这次数控中级培训,主要是对pa系统的学习,内容有车床,铣床。暑假之前主要练习数控编程,而这个学期偏向于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零件。我对数控中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掌握。
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 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我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数控编程,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8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我之前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的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 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对于机床的操作,我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车床上,对刀和加工现在我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在最后那段时间,我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了图纸上的要求。
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老师发的资料,我已经认真的去学习,当然,相对要记住每个知识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能把理论知识学习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去理解每个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许多的理论知识都会在实际操作中用到,而且必须掌握。只有完全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实际的操作。比如机床上的按钮,走刀路线,刀补等。都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吃透了,才能在加工过程中认真的去遵守规则,更安全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四、最大的收获
对于数控编程和加工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认为最大的并不是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很荣幸得到老师的帮助,在我学习感到困惑和吃力的时候,他们能更好的与我沟通,当他们对我讲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用处,以及以后工作的方向时,我感到非常值得。进入大学后,已不再是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自己的课程。而在数控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不断的去摸索,感觉收获不少。
数控培训范文2
关键词:数控机床 操作技能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38-01
数控技术已被世界各国纳入到重点发展的技术行列中,是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数控技术的水平和其推广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迎合这一时展的要求,国内的各大职业技术学院都开始注重加强对数控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的不同,培训模式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就各有差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改善教学条件,配置多功能一体化的机床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控机床的功能逐渐完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并且,数控机床更新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许多职业技术学院因为资金短缺、技术限制等因素,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普通机床的改造方面、模拟设备或者已经过时的系统上,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知道注重质量的提升。尽管着这种方法能够帮助解决眼前问题,但是这类机床的技术含量过低,难以满足现代数控教学的要求,其早晚都会被淘汰,到时候不但浪费了资金,而且不利于学生数控操作技能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在就业时难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以长期发展为立足点,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多功能一体化的先进设备的采购中,宁愿要质量的提升,也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因为各职业技术学校的经济层次不同,所以在资金投入比重上也有所差异,对于缺少足够资金配置多功能数控机床的学校,可以完善学校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操作模拟,然后在条件较好学校进行联系,安排学生过去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学生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提升。
2 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抓好基本操作训练
相对于普通机床而言,数控机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还是存在许多相同之处的。比如在刀具角度、加工工艺、工件装夹方法以及夹具设计等方面,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都是采用同种操作方法。倘若学生对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还未掌握,就直接上手操作数控机床,很容易还导致因操作方法不当而损坏数控机床,一旦数控机床受到损坏,其维修费用将比普通机床高得多,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况且现在是大部分的职业技术学校是普通机床较多,而数控机床的数量的则很少,学校倘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普通机床的作用,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再动手操作数控机床,由此而来便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数控机床的投资资金,大大缩减了教学成本。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培训之前,必须要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就采取这种培训模式,即在数控机床培训之前先加强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培训,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一次实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在操作数控机床的安全性能就明显提高多了,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成本。
3 培训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紧跟时展步伐
目前,大多数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的场地就是学校内部的实习车间,这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技术含量,都要比工厂的实际生产要差的多。以往的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都是采用60分及格制,为此,学生在操作时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达到60分这个产品便合格了,尽管有些部分的尺寸不精确也没有关系。而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合格率需达到百分之百,所有的产品制作都要按照图纸要求,尺寸大小要十分精准。但事实上,学校的数控培训通常只重视学生的编程能力,只要零件加工的单大体轮廓满足要求便可,而忽视零件的尺寸设计、形位公差以及艺术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更不会注重实际生产中生产效率的提升了。所以,在此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数控专业的学生是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需要的。另外,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培训要迎合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当下,国内的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还只停滞在手工编程中,所有的程序都是通过手工输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简单的零件,而对于复杂零件则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职业学校的数控培训有必要提高编程的自动化程度,应用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系统,将计算机与机床有机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操作时间,培训效果也比较显著。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基础是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数控专业课程也不例外。因为数控技术是多种学科的结合体,所以数控教学对师资要求就相对更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专业的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一定的数控原理、机电控制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实际生产操作经验。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才会对学生数控机床操作产生有效的课程指导作用。并且教师掌握一定的数控机床维护知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进行数控机床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指导老师或许不具备这么多的条件,但是在数控操作技能培训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实际操作以及机床维护等内容,从而保障培训体系的完整性。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培训时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同其他教学内容一样,数控培训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除了上文所述要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还需要从简单到复杂展开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培训,要确保培训知识能够被学生们有效吸收,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数控机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适应时展需求的数控专业人才。因此,国内的各大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数控机床的培训效率,加强学生数控操作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陆燕冰.提高数控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数控培训范文3
【关键词】数控技术工,问题,培训,反思
现代中国尤其是内地企业,在数控加工工人的招聘和培训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下面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企业在工人招聘方面往往限于成本因素考虑,希望招到来了就能用的合格工人,但是在劳动力或人才市场往往差强人意。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什么原因确实值得深思。
本人在调查了部分内地和沿海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后,发现有以下这么些问题存在:①工种难以对上号。比如说会开数控车的不一定会数控铣。会数控铣的不会数控冲床。②数控机床标准化程度还有点欠缺。工人往往需要时间去适应不同的机床操作面板和编程方式。③部分企业工人素质确实不高。对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和保养了解不充分、不全面。④学校培训的局限性导致。职业学校培训数控加工工人,受经费限制,在实习设备的配置和实习成本方面,投入不可能太大。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可能对数控机床有太深的了解。在程序处理方面,机场操作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怎么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部分解决。
1.在机床设计方面,作为世界机床使用大国来讲,应该有一套硬性的标准
所有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必须按照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强制性标准去生产机床。比如机床编程的G代码。操作面板的按键格式和功用等与数控机床操作有关的部分全部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就好像数控编程中的G00和G01一样,每一种机床必须一样。那么现在的现状是,国产的和进口的不一样,华中的和广数的不一样。数控冲床和数控铣、数控车的差别就更大了。
2.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工种分类不够
目前国家在工种目录里有的数控加工工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像数控冲压工,目录里有,企业有需求,但是很少有培训机构开设这个工种的培训。像贵阳市某土特食品企业年需求瓶盖3亿以上,他的瓶盖加工需要这些工种,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开设这个工种的培训。那么他现在只能招一些文化水平很差的农民工进行简单培训去操作。导致问题很多,如安全问题,生产质量问题等等。而贵阳市范围内的职业学校只开设有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或简单的加工中心操作工。不如贵州省属的职业学校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贵航技校等和贵阳市属的贵阳市一技校,铁路司机学校等职业学校。那么在数控磨床、数控镗床等其他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培训就更加少了。
3.工人素质问题
这个问题的形成比较复杂,解决的难度也比较大。目前本人对内贵阳市部分企业尤其是私企的工人素质来看,可以说是十分低下。贵阳市某食品企业瓶盖车间有数控冲床12台,加上其他配套机床10台共计22台机床。共有员工90人,其中学历来看最高学历是中专或高中的不到5人。其次是初中学历的20人,其他都是小学或其他情况的。其数控冲床操作工12人和维修技术工人4人,基本为初中或更低学历。当然这些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只有所谓的师傅带带徒弟而已。而师傅呢自己本身素质就不高,专业素养很低。何谈培养出怎么样的徒弟呢?因此,问题很多,比如把手给冲掉了,在操作过程中一旦碰到机床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毫无办法,对机床保养的认识和水平都很差,野蛮操作设备。导致企业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维修经费高,生产质量不稳定,浪费严重等等。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数控操作工人的培训,就业资格的准入,政府的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视等各方面入手。对技术工人一定要严格操作资格证书制度,不能放任自流。通过政府的强力介入,并对企业的管理方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高企业管理方的认识,让企业管理方引起足够的重视。
4.在学校培训方面,校企合作不够
学校和企业在培训方面脱节太大。学校由于经费限制,在设备配置方面不可能很完整,另外学校也要考虑成本问题,毕竟各个职业学校的经费也是有限的,承受能力有限,在设备方面不可能很齐备,档次也不会太高。实习加工接触的零件也不会太多。另一方面,数控操作对员工的理解力和理论方面的要求相对要高一点,但是各个培训学校在培训操作当中和其他工种并没有任何区分。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有搞不清楚坐标点,看不懂程序等等问题的发生。其次,也是对当今职业学校制约最大的一点是学生毕业在就业时,工种很难对口。学校培养是批量的,而企业对相应工种的工人的需求是小批量或单个的。这一组矛盾很难协调。导致学校在培养数控操作工人时,不是十分的到位。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在某些方面必须有一定的合作或者学校培训方面必须上规模,利用规模效应来解决。企业对学校提供一定的帮助,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提供一定的帮助,如实习操作环境,理论教学等方面加强交流和沟通,包括学生就业都应该有一定的合作。
5.严格数控操作资格证书制度
数控培训范文4
关键词:数控;基地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41―02
一、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作用
(一)改善了高职院校数控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条件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数控实训基地内无论是设备的数量、先进性还是设备的种类都是相当可观的,比较之前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条件可以说是大大的提高。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年建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前,共有数控及相关设备10台,实训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只能同时满足30人的实训要求,建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后,数控及相关设备增至60余台,实训基地使用面积达到220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近200名学生的实训任务,大大改善了数控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条件。
(二)强化了实训环节,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在没有建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控实训工作都放到企业中,由本校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但由于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计划,所以,学生在企业进行数控实训时就有了种种限制,实训时间往往不能得到保证,效果也不甚理想,尤其最近几年很多企业效益不景气,大部分企业一般都不愿意接受学校的学生到其单位去实训。建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后,实训时间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此外,除了本校实训指导教师,学校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工厂师傅指导学生的实训工作,使学生的实训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推动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标志性特点。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造就满足社会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而数控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方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校企对接平台,通过此对接平台,建立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促进了企业一基地一学院之间的联系与交融。一方面是企业可以向高职院校输送教育资源,即企业的专业骨干进入高校进行实训指导,把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第一线,帮助企业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数控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术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和自动编程能力,还应该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与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等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由于种种原因和预期的培养目标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原因有以下几点: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脱节;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脱节;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等等。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真正适合学生实践培训的数控实训基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些措施
(一)设备购进要符合社会企业使用的普遍情况
数控实训基地所配置的数控设备目的是为了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服务,而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导向是岗位能力、社会需求,因此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所用的机床必须是社会比较通用的机型和数控系统,机床种类丰富,并以中小规格的数控车、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线切割机等为主,而一些大型数控设备,如卧式加工中心、立式数控车等只需少量购置,学生就以了解为主。而数控系统应以华中数控、发那科、西门子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接近,实现职业能力的培训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又可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操作企业生产设备的要求。
(二)校企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终究不能和社会实际生产情况完全符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困扰高职院校的一个难题,而“引厂入校、合作建厂”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制造设备的种类、加工范围、生产能力,满足数控专业相关技能的培养,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
企业入校后,学院在租金上给予优惠,技术上给予支持,企业可共享校内资源和教师成果技术,优先选用最好的学生,还可借助于学校品牌扩大影响。同时,企业免费负责学生的实训,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双方在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校企的深度融合,教学和生产相长,保证了学生岗位技能的提高。
借助校企合作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近距离接触生产,可在生产性实训中,享受到企业一线工人的技能指导,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问题。学生技能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
对专业来说则解决了实践指导教师不足、投入大、维持费用高的问题;发挥了企业的生产优势,解决了高职院校技能培养中消耗型实训的问题,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必须以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依托,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纽带。为此,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办学经验,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壁垒,创新、完善了“寓学于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广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采取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渐进方式,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掌握融人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环境中。模式最初是在“后订单”和“连锁桥”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由于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些用人单位给专业的订单往往在人才培养计划开始实施以后,而且对人才的需求批量小、要求急。针对这一人才需求特点,专业主动探索并实施了“后订单”人才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根据专业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设计了多个技能模块,在第五或第六学期接到企业订单后,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块或调整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实施授课,同时要求学生按订单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对企业订单中有特殊要求的技能,则通过“连锁桥”方式与其他具备条件的院校专业或企业共同培养或委托培养,同时学校也为其他院校进行“连锁桥”式的合作培养。随着和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关系的不断融洽,企业在专业实训、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进校投资办厂,为专业教、学、做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后订单”+“连锁桥”的基础上初步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四)“三带四环节”技能培养模式
有了以上条件,就应该把重点放到怎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以便其达到毕业即能胜任岗位的要求,为此在数控实训基地中可以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分为虚拟、仿真、生产性实习和企业顶岗作业等四个环节,并且在基地中建立相应的四个区域。要求校内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技能培养四环节的全过程;校内外技术骨干和工人师傅参与校内生产性和企业顶岗作业两个环节;高年级学生在虚拟、仿真、校内生产性三个环节中辅导、示范低年级学生,实现了专业教师带、技术骨干和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高素质同学带的“三带”技能培养方法。在这四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专职教师带学生,兼职教师带学生,高素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方式,实现了学生技能逐步提高的目的,达到了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
通过设备购进要符合社会企业使用的普遍情况,校企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带四环节”技能培养模式等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在学校中就可以掌握外面社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达到毕业即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凯峰.培养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数控培训范文5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从能否和是否具有空间理念的四个表现性特征出发,对空间观念进行了描写,也就是,能依据事物的表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事物的方位和相互的位置关系,能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这些是小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所需要达成的空间观念方面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其实,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形成及其发展,主要是凭借于图形和几何这一学习范畴来达成的,而且也应该贯穿于图形和几何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从感知物体和图形,到察知物体,从对图形额组合到图形的转换,从线段组成的图形到曲线围成的图形,从平面图形大立体图形,这些知识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
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要能深刻地学习《课程标准》,能够比较精准地把握基本概念和精髓,能够悉心解读教材,能够用心设计教学的流程与内容,并作为建立孩子空念观念的有力保障。下面,笔者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些实施建议作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夯实主体地位,精致构建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基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之上的,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他们的空间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然而孩子们获得这些知识需要建立在他们自我的思考之上。真正的学习绝不是给予或者传授,而一定是亲身的体验。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十分丰富的体验和探索的空间,能够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中历经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努力强调几个着力点:
1.强化感知,坚实空间观念的基础
在体认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凭借几个步骤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首先是“看”。让孩子们细致观察事物的模型特征;其次是“画”,让孩子们用笔把所看到的画出来;第三是“想”,就是让孩子放飞想象,将物体在大脑中呈现物体拼摆或者旋转后的样子。第四,找一找,到生活中探求已经学过的空间事物。这样,历经时日,孩子们的空间形式便能够在大脑中具象化、形象化以及抽象化,并逐渐向概念化过渡,最终达到离开实物也能进行空间思考。
2.强化实践,明了空间概念的路径
眼过一遍,不如手过千遍,实践操作这样的活动比较适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拥有形象直观以及激发孩子兴趣,便于建构概念表象,十分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的特点。也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每一次可以让孩子直接操作的机会。比如,学习圆的周长,便让孩子亲手摸摸周长在什么地方,它与以前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友什么样的不同之处,让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测一测圆的周长。同时,我让孩子用割补法、拼凑的办法将平行四边形、圆形转转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还用12根小棒组成一个长方体,在组建的经历中,让孩子感知棱长的特点……学生通过不同的手法动手操作,在这样的过程中,体认关系,深化认识,发现规律,这样,对孩子发展孩子的空间挂念确实比较重要。
3.强化辨析,提供空间观念的动力
学生深化数学认知特别要重视对知识的内核的把握,而且要力求摆脱死记硬背,从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关系。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概念确实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复杂,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带着孩子从概念的“概念”,从其计算的方法,重用的单位以及实际应用中抓住对知识的内涵特征进行辨别。
4.强化应用,达成空间观念的建立
为应和时代的发展产生的人才需要,2011年版《课程标准》特地提出,要重视孩子应用意识的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蕴藏着很多的数学信息,让孩子将这些数学信息抽象化,并形成数学问题,最终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掉,这十分有益于孩子空念挂念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还经常组织孩子寻找身边的数学的活动,让孩子从数学很好玩,数学很美妙,数学真有用等不同的视角感受空念观念。
二、感悟数学思想,生产空间观念的智慧
让孩子获得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有人就曾经将数学的内容比作数学的身体,而将数学的思想比作其心灵,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而学习的知识却是无穷的,数学思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因此,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也少不了数学基本思想的支撑,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使用数学思想,让孩子勤于思考,让孩子有效的探索新鲜的知识,最终让孩子们真正适应将来。
数控培训范文6
关键词:运动控制技术; 培训平台; 培训设备; PLC
中图分类号:TN91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6017003
Design of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PLC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GE Yuntao
(1.Tianjin Yuanfeng SCI &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Tianjin 300222,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LC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automated factories in China, a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PLC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was design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 training equipments in factories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open type, modularization and expandable design ideas can change the theory of workers into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overcome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simulation training equipments in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raining platform; training equipment; PLC
收稿日期:20111001运动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电气拖动技术的融合,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PLC作为运动控制器的运动控制技术就是PLC运动控制技术,它涵盖了运动控制器技术、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接口技术以及传动技术等6要素[1]。本着尊重科学、注重实践,结合目前国内外工厂培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研发了PLC运动控制技术工厂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培训平台)。该平台基本涵盖了运动控制技术的工厂实际应用,可满足大中型自动化工厂的职工培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1培训平台组成
培训平台具有模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货物分拣过程的功能,可完成货物识别、搬运、分拣、加工、装配、出入库及管理等过程,主要由上位计算机、PLC控制单元(含网络)、变频器单元、触摸屏单元、指示与主令单元、电源单元、传感器检测单元、气动机械手搬运单元、井式供料单元、传输带单元、有轨小车单元、龙门式加工单元、多工位装配单元、气动控制单元、自动化仓库单元、电气接口单元、载货台单元、抽屉式操作台等组成,其中,变频器、旋转编码器、交流电动机与PLC组成带位置反馈的速度控制系统,传感器包括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光电开关[2]。
图1运动控制技术的6要素组成示意图各模块、单元又构成行走气动机械手机构、平面仓储机构、传送机构、料块供给机构、传感器检测分拣机构、气动控制机构、加工机构、装配机构等。
各机构能够通过选择不同单元及单元位置变化进行重组,构成多工位加工系统,多工位装配系统,加工装配系统,物流仓储系统,柔性生产系统,生产物流系统,从而可构成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让培训内容从基本模块、单元到各种小机构,再到综合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逐步由简单、基础的训练到复杂、综合的培训。
2平台技术特点
培训平台采用开放式结构。有PLC主机接口开放、控制单元接口开放,能让职工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使其不仅会编程,而且要熟悉各种传感器、电机、变频器、气缸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线方式,学习设计系统的思路与方法。
培训平台可使用于多种控制器,如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松下、AB、GE等PLC。
培训平台模型模块均采用工业典型控制过程,并且简繁有序,使职工在了解各种生产工艺后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各工艺流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利于职工进行有梯度的训练,同时,也方便因材施教,使接受能力较强的职工学习较复杂的控制工艺[3]。
培训平台配备上位计算机,能够完成数据通信、网络管理、人机界面(HMI)和数据处理等功能[4]。
培训平台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可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5]。
图2PLC运动控制技术工厂培训平台整体结构外貌培训平台涵盖技术广泛,使职工不仅能进行基本指令训练,而且提供特殊生产控制工艺流程,使职工能进行高速脉冲输出(PTO)、高速计数(HSC)、 网络以及PID算法研究等高级功能应用与训练。
培训平台中五大单元均采用独立的机电集成设计,单元中所涉及的各类传感器、电机、电磁阀、传感器、执行器都采用就近原则汇总到带保护装置的接线端子排中,便于各模块单元之间的灵活组合,系统可以采用工业网络进行整个培训系统的控制,同时进行上位机管理和监控。
培训平台设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急停保护、隔离保护、智能保护等各种保护功能,一旦运行中出现故障,培训系统能够自动诊断停止,在培训的过程中可确保人身与设备的安全。
3平台的调试说明
系统的调试步骤:
(1) 确认系统电源进行正确、直流24 V输出电压正常。
(2) 按照系统的接线规范,进行接线,并用万用表检测有无接线短路现象。
(3) 正确接线后,给系统上电,合上电源单元的空气开关,如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无异常,接通气路,则可进行单元模块的调试。
(4) 由于下载程序后龙门式加工单元会自动回原点,所以应先对龙门式加工单元的传感器进行调试,使其均能正常工作。
(5) 由于下载程序后多工位装配单元会自检,所以应对多工位装配单元的传感器进行调试,使其均能正常工作。
(6) 下载PLC程序到相应PLC中,下载触摸屏程序到触摸屏中。
(7) 连接网络通信电缆,用电缆将PLC、触摸屏连接。
(8) 设置变频器参数,首先将变频器恢复出厂设置,参数为P03=3,P10=30,P970=1;然后设置参数\[6\]P0003=3,P0004=0,P0700=2,P0701=17,P0702=17,P0703=17,P1000=3,P1001=30,P1002=40,P1003=-40,P1004=45,P1120=0.2,P1121=0.2。
(9) 进行井式供料单元调试,当有工件放入井式出料塔内时有信号输出。
(10) 进行传送检测、分拣单元调试,调节三个气缸,使其能顺畅推出与缩回;调节到位传感器,当料块运动到位时有信号输出,调节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当料块内装有铝质或铁质料柱时,均有信号输出;调节光纤传感器,当黄色工件在其下经过时,有信号输出,蓝色工件在其下经过时,无信号输出。调节滑槽库满传感器使当库满时有信号输出;确认传送带能顺畅移动。
(11) 进行机械手搬运、仓储单元调试,调节气缸,确保气缸能正常工作。调节接近开关,使行走机械手运动到位时,有信号输出,使仓库中有工件时,传感器有输出,用触摸屏试教各点坐标。触摸屏启动后,进入如图3所示画面,点击参数设置,出现如图4所示试教画面,试教方法如下:
点击“当前值”旁边的“+”、“―”可控制行走机械手的移动,首先让行走机械手运动到原点处,这时“当前值”为0,移动机械手到“线坐标”即传送带取物处,点击“线坐标”旁边的“校对”,线坐标的值即被确定,同理确定1#,2#,3#,4#库坐标,加工、缓存、装配点坐标,点击夹手下面的“+”、“―”按钮,可使旋转气缸旋转,点击夹紧可使夹紧气缸“夹紧”/“伸开”,点击下降按钮,可使升降气缸“上升”/“下降”,以此配合坐标点的确定[7]。
图3触摸屏初始画面图4触摸屏试教画面(12) 进行龙门式加工单元调试,调节接近开关,使其能正常工作,调节步进电机电流、细分,确保丝杠滑动顺畅。
(13) 进行多工位装配单调试,调节传感器使其均能正常工作,气缸均能顺畅推出与缩回。确认伺服电机没有报警。
系统调试过程完毕。
4结语
PLC运动控制技术工厂培训平台涵盖技术全面、设计结构合理,能够实现与工厂应用技术的无缝对接,递进、灵活的培训模式和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了职工的学习兴趣,让职工能够更好的在培训平台上进行创新,达到了理论转化为动手实操的目的,有利于促进工厂培训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全利.运动控制技术应用设计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常斗南.PLC运动控制实例及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李春华.职业技术教育自动化类课程教学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陈学瑾,张婷.三菱Q02PLC实验台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