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呵护心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呵护心灵范文1
关键词:细节;绿色教育理念;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95-01
新课改曾让我们如沐春风,好不得意――学生自主探讨,媒体激趣助兴。当我们揭开“繁荣”的面纱才发觉我们已忽略了某些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即“细小的环节”。在文学作品中它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如同人体细胞。成功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鲁迅笔下的“细小伶仃的圆规”便是极好的例子。让我们先来对照一组课堂镜头。
镜头一:在一堂拼音课上,老师为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声母C,便问学生C像什么。当学生依次答出像香蕉、小船、刺猬、眉毛等时,那位老师连连夸赞学生想象力丰富。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嘛!或许是受到了感染,一向言语不多、生性怯懦的一位小女孩憋红了小脸高高举起了手,老师喜出望外。“C像我的屁股瓣。”多么新奇而妥帖的比喻!谁知她的这一回答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在脑内极速地分析原因: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会教导我们露屁股不文雅,屁股经常与臭联系在一起。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教生字“拉”时,一学生组词“拉屎”也同样引起了学生的笑。看到小女孩的神情由晴变阴几乎要哭了,那位老师信步走近她,用近乎夸张的语调肯定了她的回答并向全班同学科学解释了我们的人体部位。见她的眸子里晶莹的一闪动,我感到宽慰:明日的她定会更积极主动。后来问及她的老师,她老师说她的性格如五月的晴空一样亮丽了。而班内的学生也变得更会思考,更尊重他人了。
镜头二:数学课上,一老师为巩固0――9的认识,让学生在桌上用卡片摆自家的电话号码。大家兴致勃勃,唯有一个小男孩无动于衷,老师发现了他,小男孩说没记住他家的电话号码。老师大火,七个数字都记不下来,还是头天晚上布置的作业,明摆着不学!老师小声呵斥道:“连这都记不住,丢了白丢!”望着老师渐远的背影,小男孩伸长了舌头“呸”了一下。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像镜头一中的老师那样做过吗?很显然,同样关注细节,前者以宽容的姿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树立了学生的自信,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后者的批评让人感觉牵强附会,难道因为记不住电话号码就会丢?这虽是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无意表达,但在学生心中会埋下一颗不友善的种子。想想我们从小到大,是不是喜欢哪位老师就会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所以我们的新课改也一再强调人文关怀,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与句子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待于老师真正从细节入手,呵护学生的心灵做起,追求一种绿色教育理念。
一、用宽容的心态赞美学生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所用的人,那么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美。这一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心灵,维护他们稚嫩而纯洁的自尊,这让我想到了倡导绿色教育的陈立红在他的著作《打开心灵的窗户》中指出的一句话:“哪怕天下人都看不起我的学生,我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在此摘录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此点。
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泥块砸同学,就当即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小男孩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拿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又拿出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时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送到他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孩子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说:“你能正确认识你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二、允许学生有个性差异
有人形象地形容,小学一年级时40个学生中有40个爱迪生,而小学毕业时却成了流水线上的等价产品。这无疑暴露了我们现行教育的弊端:齐步走!不信你听有教师批评考试分数差的同学:“你看你,长得比人家高,穿得比人家好,怎么脑子比不过人家?好好反省反省!”啧啧!既然吃穿长相有差异,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容许有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承认差异才能正确对待差异,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关注细节,心平气和地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卓有成效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难道我们还将漠视学生的这一个性差异,搞一刀切?其实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暂差生,做家长的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犯错会一犯再犯;有时会偏偏在你强调之后闯红灯;而有时又恰恰在不应该的场合捅漏子……于是体罚讽刺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家常便饭。做一个孩子的家长如此,更何况是整天面对四五十个学生的老师呢?所以老师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呵护心灵范文2
如果一个孩子孤独了,游离于社会之外,今后将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因为他们不能与人正常的交往,不能与别人合作,只能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里,不能成为社会的一员。
5岁的蓉蓉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妈妈在她1岁时发现,教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东张西望,最终只能说些简单含混的词;而且她从来不爱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如果有小朋友靠近,她就推别人。上幼儿园后,老师告诉蓉蓉的妈妈,她不合群、多动、上课精力总不集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目光都不与别人对视。妈妈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小的缘故,长大后就好了,就没很在意,但因为蓉蓉的行为越来越古怪,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孤独症”。
19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次确立了“儿童孤独症”的概念。在随后的60多年里,这一儿童发育疾病被越来越多的医生了解和认识,并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孤独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目前基本不能治愈,然而他们不足绝对意义上的傻子或痴呆者。他们有明显的语言障碍,却又截然不同于聋哑人;但他们在理解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困难重重又与简单的弱智儿童难归一类。
儿童孤独症的三大诱因
1 家庭气氛和环境
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尤其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态度粗暴,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孤独倾向,父母却因他表现不如别的孩子,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倾向演变成真正的孤独症。据调查,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训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2 生物体自身的发展
科学家在神经病理学方面,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边缘系统可能与孤独症有密切关系。边缘系统中主要是杏仁核和海马回与孤独症有关,杏仁核呈杏仁形状,是控制人类情感和攻击行为的皮层下中枢。社会行为退缩、强迫行为、不了解危险处境、不能从记忆库存中提取信息、不能调节自己以适应新事件或环境与海马回受损有关。
海马回是负责学习和记忆的一个中枢。孤独症儿童在遇到新情况时不能运用已往储存的信息可能与海马回有关。损伤海马回可以在动物身上重现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和多动行为。
3 第二代独生子女更加孤独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多年前,一曲《童年》讲述了这样的孤独。爸爸妈妈要上班,爷爷奶奶不放心让孩子到外面玩,独生子女没有玩伴。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有近1亿被戏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其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也陆续结婚生子,而这些孩子成为继他们父母之后的第二代独牛子女。人口研究专家指出,随着“80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结构将进一步缩小,亲属关系将更单一化。第二代独生子女将面临更孤独寂寞,幸福与悲伤难与人分享的状况。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孤独症儿童主要行为特征: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刻板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尽快带孩子就诊:
语言发育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同时缺乏用肢体语言交流能力。例如不会用手指指物体给大人看或用眼神交流来表示需求,而更喜欢直接拖大人的手去拿需要的东西。
喜欢单独玩耍,跟其他儿童难以相处。
不喜欢目光接触。
喜爱转动物体,如自己转圈,或看转动的电风扇和轮子。
不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对真正的危险没有恐惧感。
对周围的事或人漠不关心。
听力没有问题,但对外来声音,如叫他名字、简单指令,没有反应。
对玩具不感兴趣,极度迷恋自已的手。
不正常地特别喜欢某一物件。
不懂得回答简单的问题,只会重复别人的话语。
不会好好地玩玩具,拿到玩具就放嘴里咬、嗅,或拿在手里不停地转动,排列所有的玩具。
极度喜欢广告、天气预报,却对一般动画片不感兴趣。
孤独症儿童的预防与治疗
自50年前孤独症定名以来,全球的医疗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孤独症的病因,但至今还是个谜。1982年,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的陶国泰教授,在南京确认并首次向全世界披露了中国第一例幼儿“孤独症”患者,中国才逐渐引起对“儿童孤独症”的重视和研究。
专家认为,在为孩子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免造成终生遗憾。由于病因不清楚,目前教育训练被证实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可行的办法。训练内容主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行为缺陷,作出弥补措施。
2至5岁是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最佳时期,但训练过程十分艰难,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外,还要注重从多方面对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的养育。
防治儿童孤独症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锻炼,多参与社交和集体活动。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应及时请教医生,或者和医生配合一起进行诱导训练,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有关药物。
1 “三心”唤醒孤独儿童的心灵
作为父母、老师,更应该以最大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对待孩子。孤独症儿童中的绝大部分儿童是足以体会到亲切、、关心等情感的,对他所接受的人所发出的指令基本上都能较好地执行,爱不仅使孤独症儿童得到温暖,同时对他们智力发展和身心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孤独儿童存在种种的障碍,也强调了我们教育的细致和耐心。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贝特尔海姆认为:“孤独的孩子只有在受到像对待人那样的充分尊重时,病情才会减轻。只有在感受到爱和被理解时,才会摆脱孤独的困境。”
成人不能因为孤独症儿童有种种问题和缺陷,而否定尊重其人格的必要性。作为孤独者儿童的家长,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孤独症儿童,他们尽管言行与正常儿童有较大差异,他们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是正在成长、发育着的儿童。所以,每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都必须清楚儿童的共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过分强调他们的缺陷,才不至于把无端的溺爱当成关心,才不至于把一切不良行为都归结为不可查明的病因上。孩子的心理发展也遵循着与一般儿童相同的规律,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着自己的基本情感需要,需要别人爱护自己,尊重自己,容纳自己。我们要善于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让他们受到爱护和尊重,享受同龄人的平等待遇。
3 反复强化,建立条件反射,形成习惯
从最简单的点头、摇头、拍手等动作开始训练,对每一个动作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跟着做。例如3岁的贝贝平时喜欢吃瓜子、巧克力,那么在教她学点头、摇头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取一粒放在她面前问她要不要吃?她见了马上用手来抓,我们说这样不行,要吃就要点点头,如果她不会点,我们可以用手扶着她的头,边示范,边教她学点头,当她学得略有一点像了,就奖励了她一粒,就这样反反复复训练,使她学会了点头、摇头,并知道了每个动作的含意。
再例如,为了让孤独症的孩子学会注视别人的眼睛,家长可以分“三步走”。先告诉他“宝宝,看妈妈的眼睛”,并将一块糖放在两眼之间,吸引他注意,等到他抬头的时候,就把糖给他作为奖励;完成这一步后,将糖放进口袋里,同样等孩子抬头之后,掏出糖给他,渐渐地,家长会发现,即使不给糖,孩子也已经会在你呼唤他名字的时候有反应。
4 引导孩子学习交往技能
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或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之一。他们对身边的事或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是独处一隅。他们缺乏正式的社交反应。这些缺陷使得孤独症儿童难以和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孤独症儿童学习、掌握与人交往和参与团体生活的技能。
例如刻意教导孤独症患儿在听别人讲话时有目光接触。开始时,孩子可能只是眼角一瞟,但这是很好的开端。孩子有目光接触后,可通过模仿,教导他用手势示意与别人沟通。利用每一个自然环境,如进食、穿衣、便溺、玩耍,要求孩子先有目光接触和手势示意,再给他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学会用手势示意后,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教他学习用声音配合手势示意,慢慢再引导他用口语表达意思。
时常的交谈与是亲子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我们除了询问孩子“吃饱了吗”,“还想要什么”之外,还要学会用“今天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你高兴吗”等问句提问,学会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甚至,在你真的不得不忙于其它事务时,也别忘了给孩子一个歉意的抚摸。
5 制订计划,持之以恒。
有时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生活基本技能和习惯,患儿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抚育他们,是对父母爱心的极大考验。有些孩子不适宜长期住院,那么父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严格执行计划,不要放弃孩子,只有父母付出加倍的努力,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出问题的症结,定出目标与计划,精诚合作,才能帮助孩子踏上成长发展的道路。
呵护心灵范文3
关键词:教师; 教书育人;师表
星期一,我刚到教室门口,小丽妈妈就迎上来说:“沈老师,您可来了!小丽的数学书又丢了。”我说:“上个星期我不是刚给了她一本吗?”小丽妈妈说:“被人偷了。”“每个同学都有数学书,怎么可能去偷她的书?”我不相信小丽妈妈的话。“真的,上星期五中午我去食堂的时候还在,等我吃完饭回到教室就不见了。”站在妈妈身后的小丽肯定地说。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要好好地查一查了。
首先,我把小丽周围的同学逐个叫到办公室来询问,大家把矛头直指小强(化名),因为小强有拿别人东西的毛病。而小强却说:“我没有,我拿她书有啥用!”
小强的话提醒了我,拿书的人一定是和小丽有过节,拿走的书既然不用,那肯定是扔了。我忽然醒悟过来,快步走到教室里小丽的座位旁。小丽的座位紧靠窗户。我扒着窗户伸出头向外一看,教学楼后面是学校堆放杂物的地方,在一堆旧桌凳中间,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一本书。我赶紧找到钥匙打开教学楼后面的铁门,挪开旧桌凳,终于找到了一本数学书,在离这本书不远处,又找到了另一本。
书是找到了,可问题好像是更严重了。
“你和谁有矛盾吗?”我问小丽。小丽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地说:“没有啊。”“你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和人吵过架?”小丽说:“我和小雪吵过架,但我敢肯定那不是小雪干的。”我赶紧追问:“为什么?”“因为那天小雪比我先去食堂,我回教室的时候,小雪还在食堂帮同学打饭呢。”小丽的回答严丝合缝,那会是谁呢?
我叫来了坐在小丽身后的小青,小青是个文静的女孩,个头比一般人稍矮。我试探着问:“小青,你看到小丽的书了吗?”“没有。”小青淡淡地回答。我又问:“你和小丽的关系怎样?”“还行。”小青依然很平静,似乎是在回答一件和她毫不相干的事。
我感觉这事儿大概和小青没什么关系了,于是话锋一转,问起了她的家庭情况,原来小青的父亲是个残疾人,家庭生活很困难,她说她要好好学习来改善家庭条件,我听了很是感动,随口说了一句,“有什么困难给老师说,谁欺侮你了告诉老师!”没想到小青一听眼泪立刻哗哗地流了出来。我赶紧问:“是有人欺侮你吗?”小青使劲地点点头。“谁欺侮你了?告诉我。”我问。“她们几个都欺侮我,小丽还给我起外号。”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小青是严重的“O形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小丽给她起个外号叫“跛哥”,其他人也跟着叫,小青感到非常自卑。我心疼地问:“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我不敢,我一说,她们就会打我,我恨她们!”小青哽咽地说。
“那书是你扔的了?”“嗯。”“你怎么会想出这个办法?”我不解地问。“有一次,小丽的勺子丢了,吃不成饭,都快急哭了,我心里很高兴。我想,只要把她的东西扔了,她就会生气,她一生气,我就高兴。”
听了小青的话,我不禁毛骨悚然,这件事情在成人看来简直是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奇耻大辱,从她的行为中我似乎看到了复旦投毒案的影子,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我等小青尽情地宣泄完之后,把那几个“肇事者”叫来,当着小青的面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她们以后多关心、帮助小青。然后又安慰小青:“你现在心里是不是感觉好受了?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不能憋在心里,这样会伤身体,更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还有要主动地和同学打交道,才能被大家所接纳……”
事后,之前欺负过小青的同学就经常帮助小青打水、打饭、洗碗。有一次,我偶然走进教室,看见小丽和小青正面对面哈哈大笑。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有时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会扼杀一个人才。”做教师的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才,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岳爱红.让爱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浅谈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08(21).
[2]郭剑波.习惯成就完美 细节铸就质量――城郊小学班务管理摭谈[J]. 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呵护心灵范文4
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与老师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优秀”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那些有“差异”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无私的爱,需要老师更多关注和引导。作为教师,必须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真心喜欢他们,想办法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让他们能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班级里有个男生,个子高大,长得胖些。也许就是因为这“胖”,让孩子有些自卑,觉得自己不是很优秀,十分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相处时有些怯懦,害怕同学不喜欢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我在教学和生活中常常寻找他的闪光点,一旦他做了好人好事或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完成得好,就在班级里表扬和鼓励他,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通过与他的接触,我发现他十分喜欢表演魔术。于是,我就让他表演给我看,并叫上其他学生一起当观众,在欣赏了他的表演后,我会为他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长此以往,每当他学会一个新魔术,就急着跑到我面前,带着骄傲的神情,笑着对我说:“老师,你快看,我又学会了一个新魔术。”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暖暖的,我知道是爱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渐渐地,班级里的学生也开始愿意接近他,他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并和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笑容时常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有什么话都不和她说,无论是高兴的事情还是不高兴的事情,都不会讲给妈妈听。我就建议她要经常和孩子交谈,经常陪孩子玩耍,慢慢地,孩子把心中所想告诉了妈妈,母子俩的心贴得更近了。如今,他变得非常自信,能勇敢、快乐地迎接每一天,愿孩子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班级里有一个女生,在一年级的时候胆子很小,甚至不敢回答问题,说话声音很小。课上,我很难看到她高举的小手。为此,我总是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她不敢张嘴说话,我就鼓励她说:“你能行。”她的声音小,我就让她再说一遍。慢慢地,课上她敢抬头看我了,眼神里也渐渐有了光亮,我猜想这个问题她想回答,果真她知道答案,在我表扬她后,她开心地笑了。之后,我便总能看到她举高的小手,回答问题时声音也洪亮了,说话完整了,我知道孩子长大了、进步了,心里很高兴。三年级的时候,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班队会的小主持人,当得有模有样,每个环节都处理得很好,看着她自信的笑脸,我的内心激动不已。
爱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更多地要体现在细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接受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因学生的成绩而区别对待。教师对学生的爱在于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表扬。我时常会为学生精彩的回答兴奋不已,被他们渴望求知的眼神感动,为他们点滴的进步感到高兴。愿我的爱能像清泉般滋润学生的心田,愿每名学生都能在爱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呵护心灵范文5
西奥多曾言:“当善成为财富,开始被消费,精神世界必将走向灭亡。”警言谆谆,发人深省。在如今汤汤洪流中,舆论场思潮日益发酵,朝夕善变的热点我们已司空见惯。但当这一切被强加到一个只有9岁的贫困男孩身上,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人性的淡漠和对孩子心灵极大的伤害!②
呵护孩子心灵,摒弃浮躁还其平静。周国平有言:“人一旦变得浮躁,就难免被功利支配。”诚哉斯言。范小勤过早地走进了舆论场的中央,被追捧、被同情、被消费,对于他的年纪,留下的只能是阴影。这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从景区改名到“蓝瘦香菇”的注册,从男童坠井案的大起大落到如今范小勤因长相倍受关注,这一桩桩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件,折射出的正是当下国人一颗浮躁的内心。在这个舆论场思潮非黑即白的对立发展下,浮躁的人们随波逐流,“心有戚戚”,殊不知,9岁的贫困男孩只会因这一股暂时的关注热潮,而坠入更加难以自拔的自卑之中。还孩子一片平静的天空,更是还给孩子一颗更健全的心。③
呵护孩子心灵,拒绝伪善拥抱温暖。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若善心被玷污,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诚如其是。“大凉山事件”的热浪还未消退,那一个个怀揣着“网红梦”的伪善之人,显得多么卑鄙。贫困的范小勤需要的是真实的关心,是长效的教育机制,是完善的救助制度,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欲望,去换取令人痛心的同情与自卑。被过度消费后的范小勤仍要回到破败的家里,家境未变,心境却大有不同。拒绝伪善,把更加真实的关心留给孩子,让他拥抱到人性的温暖。④
诚然,当炒作大于善良的场景出现,我们理应觉醒――摒弃全民浮躁内心刻不容缓,加强完善救助制度迫在眉睫。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为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提供荫蔽。⑤
当浮躁与喧嚣掩盖了善良的光芒,人性的温婉理应迸发出独有的力量。心如繁华艳照,身似古树不惊,以人性谱写真善美,用人性之美呵护幼小心灵。⑥
尾批 本文说理深刻,富有思想性。针对材料,从小马云的角度入笔,提出“呵护孩子心灵”的论点,准确、鲜明。论证部分,条理清晰。从如何呵护孩子心灵展开,紧扣材料阐释分析,独到而有说服力。分析问题时入理入情,思想有见地,语言有文采,引用广博,彰显底蕴。适度延展现实又不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①概括材料热荩提出中心论点,语言简洁、准确、干净。
②先提出西奥多的观点,名言引路;再结合论点分析材料对:“小马云”的名利消费,有可能使“善”变成“恶”。
③联系现实,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呵护孩子心灵须摒弃浮躁的必要性,要还孩子平静的天空、健全的心灵。
④联系现实,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呵护孩子心灵须拒绝伪善的必要性,让他拥抱人性真正的温暖。
呵护心灵范文6
[关键词] 班主任 尊重 学生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一、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
就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在13岁~16岁之间,世界观已初步形成,自我意识接近“成熟”,独立性和自觉性已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当今社会影视,电话,网络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进入高中后,学习生活已不同于初中时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宽,使他们显得更“成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更强。这个时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二、教师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社会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的“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气候突变,当我们感受寒冷或炎热时,是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或洒上一盆凉水帮助降温;中秋节到了,买上一些学生喜欢吃的糖果、点心,送给住宿生;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印巴核试验的影响,NBA总决赛;在课上和班级管理上,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要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宽容的给其每一个学生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应该看到,高中学生已完全能够理解人格的意义,更懂得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三、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