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四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四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范文1
**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9镇1乡2街道、*个村(社区)、*个自然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魔芋和**乌猪两个地方品牌享誉全国,**乌猪是国家两个地方生猪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3元。
2014年以来,**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728户111138人,深入落实五个精准、六个一批,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至2018年末,实现22861户100821人稳定脱贫,11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1%降至1.5%,2019年4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系列。2017年以来,上海市**区结对帮扶**县,在为期3年的沪滇协作扶贫工作中,在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帮扶、劳务对接等方面给予了**县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一、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农村建设、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行动六个方面,密切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区张庙街道、淞南镇以及**区合作交流办、教育局、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协作。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62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13个;**扶贫干部、党政干部、专技人员等共13批70人次到**参加培训、6名年轻干部到**挂职锻炼,7名专业人才到上海进修;组织了58个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专场,进行了2234人“订单式”劳动技能精准培训,连续两年设置1000个公共服务岗位,实现了2650人劳动力输出;**区张庙街道与**县后所镇连续两年签订“携手奔小康”协议,上海市**区淞南镇、上海电气集团等16家企业与**县3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携手奔小康”帮扶对子;组织搭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对口帮扶地区展销会,召开上海电商企业与帮扶地区企业座谈会,为**县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在上海打开销路,已实现销售总额达600余万元。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以来,惠及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户22321户95887人,帮助8600人(含残疾贫困户953人)实现脱贫,为全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沪滇扶贫协作“十三五”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典型案例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县2018年成立**县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对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专题研究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制定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进沪滇扶贫机制的不断健全,协作领域不断扩展,**县把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教育扶贫、贫困村提升、携手奔小康作为工作重点,全面编制《**县沪滇扶贫协作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逐年逐项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内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落实考核要求。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的通知(国开发﹝2019﹞13号)要求,将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6个方面19项指标、5项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信息系统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督查检查,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沪滇扶贫协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管理办法》、《**区关于对口支援“自选动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出台《**县援滇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2018年沪滇扶贫资金“以奖代补”温氏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公示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科学、规范、安全使用和管理沪滇项目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化统筹安排,高效推进落实,按照确定的协作项目内容,严格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倒逼、任务倒逼,确保项目早建成、早受益。
(五)促进消费扶贫。主动“走出去”,积极主动联系上海电商和企业,做好**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积极搭建组织化转移就业平台,精准对接上海市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性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务输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群众到上海就业增收。积极“引进来”,以沪滇扶贫协作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上海企业到**投资兴业,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典型案例—**镇沪滇扶贫协作黄桃种植项目成效显著。为破解贫困户无种植技术、市场销售难、增收难等问题,**镇2018年立足本地优势,在新铺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发展黄桃种植2200亩,分两年实施。经县级多方评审论证,决定从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中安排680万元用于发展**镇黄桃种植项目。该项目两年计划总投资1520万元,采取“贫困户+农业龙头企业+镇扶贫开发分公司+村服务社”运行模式,贫困户以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村集体参与协调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收益分红可带动建档立卡贫户1133户4740人增收,壮大18个村集体经济。
根据入股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投资占比分红当年净收益46.2%(村集体经济占10%),当年净收益53.8%为公司(合作社)盈利。为了杜绝贫困户坐等“分红”现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根据贫困户务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身发展脱贫等挣积分方式实行积分制分红, 2018年起铺、挑担、党恩佳园贫困户533户分红26.43万元,户分红0至1000元不等;57户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500元,75名贫困人口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项目见效后,所带动的贫困户户均增收可达5000元以上。同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继续扩大黄桃种植规模,力争达到万亩黄桃种植基地规模,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
我县在开展沪滇扶贫协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产业扶贫方面。受自然极端天气、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部分扶贫产业出现绝收、减产等现象,或因市场价格偏低,销售困难,导致产业扶贫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
(二)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一是劳务培训组织难度大。由于在家务农的群众年龄偏大,平均在50岁以上,大部分是妇女为主,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对技能培训意愿不强烈,培训后效果不明显;二是培训后转移输出难。大部分培训后输出到上海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受家乡观念、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当地扎根务工,输出后回流比例较大;三是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可以让贫困群众不用外出务工也有稳定收入,同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但由于部分村、组的管理不到位,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安排的岗位人员未能全面履职,实施的效益不够理想。如安排的村保洁员未能按时打扫,打扫时敷衍了事,村内人居环境难以彻底得到改变。
(三)在消费扶贫方面。一是有好产品卖不出去。虽然多次以对接会、展销会等方式在上海推销本地农特产品,但受品牌效应弱,产品包装简单,产量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物流成本过高等方面的影响,本地农特产品对外销规模依然偏低,难以彻底打开上海市场;二是发展观念滞后。当地企业家在发展的观念、理念上依然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同一产品多种小散品牌,各吹各打,未能抱团发展,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商机稍纵即逝,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极低。通过消费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十四五”期间沪滇扶贫协作的主要目标、方向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导,健全协作机制、细化协作内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东西部扶贫考评各项指标体系,全力抓好沪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将沪滇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培育一批能形成规摸、减贫带贫机制明显、能长期见效的产业。对能形成固定资产的明确产权、股权,避免资金损失浪费。
(二)强化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组织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强的贫困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对接周边、省内及上海市企业,实行劳动力转移输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解决外出务工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深入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继续实施36个深度贫困村、2个深度贫困镇的结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解决特殊贫困家庭、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携手共进奔小康。
(四)进一步拓展消费扶贫领域。通过资金、政策的支持鼓励,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加强宣传对接,引导政府机关食堂、学校、医院、企业等机构采购使用贫困户农产品。引进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销售、电商平台销售拓展消费扶贫领域。
(五)“十四五”期间各类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额以及需要上海对口支援额度。根据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基本要求,"十四五"期间预计需投入58.08亿元,其中产业发展5.17亿元,农村建设7.56亿元。由于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希望上海能每年对口支援4000万元左右,五年支援2亿元。
五、完善沪滇扶贫协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交流与对接,为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有效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努力改进和学习的同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意见:
一是加强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我县的农特产品大部分属于初加工阶段,产品利润不高。在深入开展企业交流对接时,不仅要加强本县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品牌及合作意识培训和引导,更希望能引进**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科技企业到我县考察,合作投资。
十四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范文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对全市住房工作的重要批示,以及×市长在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工作会议上有关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动员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凝心聚力,强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全市物业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幸福宜居×做出新贡献。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对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作总结部署。
一、近年来全市物业管理工作回顾
近年来,物业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稳中求进、难中向好,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一是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物业服务企业总数达到×家,其中本地一级×家、二级×家、三级×家、暂定三级×家、外地来连企业×家,物业管理项目达到×个,管理总面积突破×万平方米,从业人员×万人。去年全市新增物业服务企业×家(含外地来连×家),新增物业管理项目×个。
二是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拟定工作,并组织行业专家集中修改,广泛征求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等相关主体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讨论。同时还启动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修订,完成了一批制度办法起草工作。
三是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资质过期的×家本地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予以资质注销,对×家备案过期的外地企业清理出我市物业服务市场。为整顿市场环境,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主动履职,先后组织海州、连云区等就小区管理服务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责成属地主管部门和街道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去年各县区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余次,进一步增强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契约意识和服务意识,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总体有所提升。
四是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在市区×个物管小区开展了园林绿化提档升级活动,新栽树木×余株,种植草皮×万平方米。开展物管小区排水系统专项整治,确保汛期物管小区安全。认真开展物管小区市优达标创建活动,×个物管小区达到市优管理服务标准,涌现出一批创建先进单位和物管示范小区。同科汇丰国际、苍梧三期、金鹰国际城等小区始终保持较高管理水平,经得住检查,受到业主好评。
五是物业维修资金、物业服务用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立了市区电梯、消防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适时调整了市区物业维修资金缴存模式,提高了维修资金交存率。去年市区共拨付使用物业维修资金×万元,涉及×个小区,惠及业主×万户,同比增长×%。加强物业服务用房配置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多家未按规定配置或违规使用物业服务用房的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采取了限期整改措施,切实维护了广大业主的权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物业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宜居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与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与我市“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物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物业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热点难点问题亟待破解等等。
二、下步物业管理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对于全市物业管理行业来说,要转变思维方式,抓住关键举措,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物业管理工作良好开局。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物业管理法制化建设。
推动出台《×市物业管理办法》,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八个配套文件: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会同市规划局制定《×市物业服务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市物业应急维修管理暂行办法》;会同市工商局修改印发《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市物业服务质量考评细则》《×市物业管理项目经理等级考核办法》《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规程》《×市物业服务保证金管理办法》。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实现有法可依,为依法监管打牢基础。
(二)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效能。
一要推进建立属地管理、综合管理和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物业管理体制,健全“指导监督在市级,主体责任在县区,具体负责在街道,矛盾化解在社区”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二要推进县区、街道、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机构、经费和人员“三落实”。年内市区及各县要全部完成街道物业服务窗口的设立,年底全市将统一组织检查考核。
三要推动相关部门职责进小区。在各物管小区统一设置“物业管理公示栏”,公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及联系人、联系电话,接受业主监督和投诉,及时查处小区违法违规行为。四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前期物业招投标管理、物业服务质量保证金管理、物业服务用房交付使用监管、限额以下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审批等权限下放到各区,充分调动基层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五要优化行业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已建成的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行业发展的各类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一要继续开展市优物管小区达标创建活动。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确保全市×%以上物管小区达到市优标准,为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树立更多典型。二要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努力打造干净物管小区。在小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标语,在小区出入口悬挂创建横幅。各县区要结合“干净、方便、顺畅”×建设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干净物管小区”专项行动。
三要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做好后续管理服务。×月×日前全面完成全市×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努力改善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条件。四要强化执法检查,净化市场环境。县区物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职,主动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度,及时将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投诉问题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列入黑名单。要加强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突出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业监管措施。
一要尽快完成物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各县区、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做好数据整理报送,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项目和项目经理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系统录入。二要完善信用考评机制。按照企业自评、县区初评、市局评定的程序和信用评定办法逐级审核确认,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三要做好数据成果运用。今年年底前要全市第一期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报告。从明年开始做到每季度一次,促进守法守信经营。
(五)强化公众监督和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一是举办“最美物业人”“最美物管小区”公众评选活动和物业管理行业三个“十佳”评选活动,努力提升业主依法维权适度维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履职履约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二是制定行业自律规则,组织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行业自律承诺书,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服务素质。扎实开展项目经理培训,培优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岗位先锋。同时,扎实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加大一线作业人员培训力度。
主要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考核管理。积极发挥市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牵头制定各部门物业管理工作考核问责办法,将各部门物业管理工作履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底考核。
十四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范文3
小时候,在看过的书中,一位科学家说过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要想得到永久的实在的东西,范围须力求其小,研究须力求其精,这是成功的秘诀。
我想“至简”一方面说的是形式的简单,这是入门阶段:另一方面是指有悟性的人会在很少的、甚至是在偶然的信息中得到真正的收获。如艺术大师们,他们会在万事万物中得到关于艺术的启迪,这是深造的阶段了。
说到中国武术,人们都爱用博大精深四个字,让人自然会联想到流传下来的数万套拳法,联想到浩如烟海的武术著作,但那其中又有多少真正的金子呢?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论:即一种拳术在开始时是真的,形式是非常简单的,到了后来,人们对它开始进行演绎,把它展开为一门丰富而复杂的学问之后,这门拳术就逐渐地消亡了,没有了什么实际的、实战的价值。
历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就是所谓的“至简”,拳击很简单,所以就容易入门和掌握,但即使是多年练习拳击的人,也不能说他真正地掌握了这门功夫,把它研究透了。不敢说吧?中国人学习拳击几十年了,有哪一个中国教练敢说他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了?不敢。谁敢说至简就是简单?
说到“至简”,我想起了一件往事:余拳高手余建华和余德泉有一年在大足县龙水湖边的一个小村庄里认识了一对十七八岁的堂兄弟。两人都长得虎头虎脑,他们的家长说是希望得到武术方面的指点,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余建华从来不轻易传授真东西。何况这样的一面之交。再说,今后再见的机会相当少,学武术怎么可能?没有想到余建华听了对方的要求后,童心未泯,居然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突然提出要和德泉每人教一个。时间十分钟,马上进行较量。大家都说好。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教法,想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这一场较量就这样决定了,由我记录时间。
于是他们就分开两处开始进行紧张的训练,我当然也好奇,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以他们两个人如此广博的武学,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如何指导两个从来没有练过功夫的人。我一边记录时间,一边两面都看。先看德泉的,原来他教的是“五花炮捶”,在川、康一带藏族地区非常流行,不禁暗暗叫绝。的确,没有比它更容易掌握的拳术了,只有五个动作,严格说来只有三种简单的合手用力的手法,步法则和走路差不多。动作要领极其简单。我又去看建华指导的那位,我极想知道在这样的极短的时间里,精通差不多所有门派功夫的建华会传授什么绝技,我早就听说过余拳中最高的境界是“疯魔拳”,可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以我当时的武术基础,只能把这种拳理解为某些绝招而已,现在看来,估计是达到的某种境界,而不可能仅仅是某些动作的变化。所以当时我想,说不定会有希望看到真正的“疯魔拳”,可是,等我到那边,才看到他传授的却也是“五花炮捶”,只不过,德泉讲了三种用法,而建华只讲了一种用法――砸捶,他的方法更是绝了,因为,在五花炮捶的三种用法中,只有砸捶是几乎没有什么技巧的。
十分钟很快就到了。于是,两个小伙子开始较量,他们都按照指导所提的要求,只攻不守,因为,进攻最不需要所谓的技术,一个从来就没有打过架的人也会进攻对手的。双方很快就扭打在一起。开始还不相上下,后来,建华指导的那位终于占了上风,看来,在沉重的砸捶面前,谁都不可能支持得太久。
我想,两个“教练”都明白在武术指导中“简”的原则,而建华的“简之又简”,当然略胜一筹。
我后来没有再见过那两位可爱的小伙子,但如果他们有悟性,能从这短短的十多分钟里有所感悟的话,将来他们练习武术,应该会走正确方向了。
说到五花炮捶,以前德泉教我的时候,我并不在意,因为,在我看来,它的打法实在过于简单,对于我们这样学习了多年武术、接触了众多门派的人来说,似乎层次太浅了一点,我当年曾经拒绝学习拳击,也不学形意拳,也是因为动作太简单,没有什么难度,后来才改变了这种偏见。五花炮捶呢,却是因一件事的发生才彻底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
1983年,我在康定中考阅卷时结识了一位姓常的老师,他是泸定县人,也爱好武术,大家一说即合,当晚就动手切磋。我和他切磋时德泉也在场,我们一交手,我就被他的进攻打乱了节奏,接连退了四五步。他的手法和身法有点复杂,出手飞快,又似曾相识,我没能很快适应,虽然没有打到身上,但已经处于下风,德泉在旁边点了一句:炮捶!我突然明白过来,其实他打的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梅丝拳,只不过变化更加复杂一点罢了。我一咬牙,在中路接连三个炮捶,最后一招挑捶,加上他在败退,打得他腾空而起,撞在背后两米多远的墙上,他大声叫着,不打了,你一定要把这一招传给我。我答应着,不知为什么心里一动,居然没有舍得教他,竟然用了另一招苏派的变步滚肘敷衍过去了,真有点对不起人家的诚意。他后来又找过我几次,我有点后悔,但撒谎已经在先。不好意思把真的说出来,所以到最后我们分手时,我仍然没有机会传他,后来才知道,他的师傅是解放前泸定县里有名的大盗,的确是学的梅丝拳。
德泉教过我梅丝拳,我们对它总的评价是:一、打法太阴毒,不宜乱教,出手就是专门打人家的面门和下身,他的一个小师弟个子小小的,只有一米六五左右,却在火车站候车室里用暗腿打断了一个想要教训他的、个子超过一米八的大汉的小腿。二、要破这拳并不难,只要能稳稳地控制中路就行,即形意拳的“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虽然梅丝拳专门抢两边,但对真正凌厉的中路攻势,却真的无可奈何。所以,像炮捶这样简单而且连贯的中路反攻就成了它的克星。
五花炮捶呢,我也曾经对它再次地质疑过,它似乎只适合于比较复杂的群斗和对付功夫不怎么样的对手,但我不能否认它在防身方面的价值,我的小儿子今年11岁,心血来潮了,想学武功,我不希望他费太多的时间练功,于是,就传他五花炮捶,练好了,对付一般几个人应该够了。炮捶就这么简单,聪明人也许只要一分钟就学会,但要说到精通,就像围棋,一辈子也许都是不够的。
其实练五花炮捶有点像站桩,到了不同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手法、身法和步法方面的感悟。特别是要达到身手步法合一,用力时没有一定的方向,这样的层次,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应感而发,在任何武术的领域里都应该是相当高的境界了。
我对武术的理解其实相当简单,表面的肌肉力量并不太重要,不必死练气力。人都天生具备了足够
强的杀伤力,只要通过正确的训练把它挖掘出来就行了。自卫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才是真正武术的核心目标。前不久,一位学截拳道的朋友同我讲起李小龙的功夫,我说,我最佩服的人中他算一个。我最佩服他的叛逆和创新精神,也练过一段时间截拳道,但如果叫我从头开始,我不会选择练截拳道。他问为什么,不是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都把它作为格斗课的首选,认为它见效最快,实战能力最强吗?我说是的,但我不会选,因为截拳道在我看来有两个缺点,一是和泰国拳一样,不利于健康,泰国拳手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李小龙本人也是,寿命远远低于正常人。这说明过分挖掘人的体能,对人的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包括许多的体育项目,为了金牌,付出了过多的健康的代价其实并不是体育的真谛。二是它仅仅适合于个对个的决斗和较量,并不适合在我们生活中最多的群斗、最有实用价值的生死搏斗。他爱用高腿,不爱用肘,在人多的场合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危险,打擂台用它可以,但真正的自卫用它就不太好。他问,你练什么?我说,我的不如他的好。我的功夫也肯定不如他,但我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不是一个目标。他的目标是进攻,打败敌人,不惜一切手段:我的目标是自卫,保护自己,也追求身体的健康。
进攻是最容易掌握的,因为在进攻中。经过训练的人用的是本能的速度或者是接近了本能和自然的速度,力量也容易掌握,自卫就要难得多了,因为自卫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对手的速度和力量,用的是相对来说慢了几倍的反应速度。所以,几乎所有的世界上有名的格斗专家们都特别强调进攻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干脆对他的学生说:让对手抢先进攻无异于自杀!但他们也不能不承认,防守和反击的能力,才是格斗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的阶段。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我在其他的文章里说过,我从来没有授徒。是指我没有过正式的教武术的经历,只偶尔为朋友的武馆临时训练一些打擂台的学生,他馆里有二百多枚擂台奖牌,从全国到地方。金银铜都不少,他的一些学生也破格被录取为特警队员,有的是体育院校的尖子,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武术,对教拳提不起兴趣来。
也许我这样说并不准确,因为我也曾经有过一次不太成功的教武功的经历,那次给我的感触太多,有时甚至我觉得自己根本不知道怎样教拳,掌握不了某些重要的分寸,所以,直到今天,我都再也没有了传授武术的心情。
1994年,我准备照顾家庭,要调离一个学校,那里有几个学生和我关系不错,有了一定的感情吧,所以我就心血来潮,想传给他们一点防身的技能。想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给他们留一点纪念。
听说我要教他们武功,他们都感到意外和惊喜,因为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会武功。于是我们就凑钱买了拳套,自制了简单的护具和沙袋。我就利用学校的体育保管室,开始了对他们的训练。由于时间少,我不教专门的拳打脚踢,只针对体能,特别是力量和速度进行强化训练,技术呢,只教简单的防守反击。因为,我只希望他们在将来能有自卫的能力就行了。不同的体形和身体素质的人,我教不同的动作,只练了三天动作,就练习对打了。我希望通过对打来强化动作要领和要求。我这样免费教了近四个星期,共指导了八至十节课吧,但却因为一件事情而被迫中断。
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姓杨,中途找到我要求学习,我看他还不错,态度也坚决和诚恳,就答应了他,指导了他两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教了一个动作,是专门为他这样的小个子设计的一个苏派防守反击动作,当时只是因为这动作我和哥哥都曾经多次用于实战,效果好,后来我学过形意拳,才知道是形意的龙形实用中的一个变化。他在我这里每次都练得很认真和刻苦,然后回去再练。我没有安排他练对打,只要求他至少练一百次动作,简单喂了几次招,让他体会实战状态。没有想到偏偏就在他身上出事了。他在平时上课的课堂上和一位老师起了冲突,那老师爱出手,比他高了整整一个头,他就正好用上我教的那一招,把老师打倒在操场上。
后来那位老师对我说,当时,他并没有来得及真正出手,可是。还没有看清什么,就失去了知觉,直到被抬回办公室才醒过来。校长调查这件事情,找到了我问情况,当他知道那学生只在我这里学了两节课,就说,太可怕了!你这样教学生太危险,如果这样学上两个月。空手杀人恐怕都轻而易举了。我无言以对,因_为这正是我计划中要达到的目标,也因为真正的武术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空手杀人,单纯的防守是没有的。还因为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普通人,都具备能空手杀人的能力,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还不能做到给威胁你生命安全的敌人以致命的反击,那武术不是白练了?
我不敢告诉校长,三年级的几个学生比小杨厉害得多,训练欲望更加强烈,摔打和擒拿的练习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定计划。在对练中,尽管是最厚的拳套,并且戴了我自己特制的厚厚的护具,光两个女生在反击中就不止一次把男生击昏在地,男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每次对练都要男生手下留情,并且紧靠在他们身边,严密控制对打的过程,生怕出一点差错。教他们时间虽然不长,但的确累得我够呛。比我当年自己练功困难多了。
校长对我说,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强烈要求我停止教学生武功,我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次短暂的教学尝试就这样夭折了,我承认了失败。因为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的心智和控制能力都还不太成熟,不应该对他们传授这样的纯粹而危险的技术。我根本不能保证这些孩子不会用学到的技术还击别人,就连大人也难以做到吧?更不可能让他们做到在还手时有收放自如的功夫和手下留情的修养。
如果真的要教,不如保守一点,教一点表演的(在我看来,除了套路,现代散手擂台也不过是以表演为主要目的)健身为主的东西。如一般武馆那样,可是又实在太无聊,我于是就再也没有了那种心情,所以从此再未授徒。但回忆起来。那次尝试也并非全无收获,一个女孩后来对我说,她在深圳深夜回家时,就空手打跑了几个抢劫的暴徒,几个男生也希望有机会再接受当年我那种强化训练,但已经不可能了。
我当时教他们重在因材施教,强调简单实用并且容易掌握。虽然时间的确是太短了,但基本已经实现了最初的目标,如果他们有毅力和悟性,按我说的要求去练,防身的技能已经有了。
回顾上世纪30年代,西方拳击手横扫上海滩,打败了众多国术高手,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拳击的内容简单易学,技术容易掌握,攻防意图容易完美地实现,而我们的国术呢,总的说来内容太丰富和复杂,叫我看,实战的内容少了一些。浪漫的成分多了一些,神秘色彩过分浓厚,很多功夫都仅仅停留在想当然的阶段而已,少有经过实战的检验,
最主要的攻防技术也不够简洁,所以导致了大面积的惨败。
我的教拳设想和我的武术经历有关,我最早是从爸爸那里学的旧军队和军校里的格斗术,还不满十四岁,我就曾经夺下过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手中的刀并把他刺伤,对方是“”期间的武斗人员,我算是惹了大祸,也因此而差点丢了命。后来,一个上过朝鲜战场的警卫排长和一位上世纪70年代的侦察部队教官也对我影响很大,我对军队里所用的高效实用的武术特点印象相当深。
在学习了许多其他门派的武术后,我对武术的理解又回到简单的路上来,在多次的实战经验中,我得出一个结论:进攻的技术是最复杂而且丰富的,同时却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为了追求表面效果,一般的武馆都主要在进攻、特别是组合进攻动作和能力上下工夫,而进攻这一块却正是最没有实用价值的武术。因为要说进攻,有许多远比武术厉害的手段,比如武器。防守的技术呢,内容很少,所以大多的武术老师都不会去过多强调它。从擂台上就可以看出防守技术普遍薄弱,但实际上这却正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武术内容。我认为只有防守和反击才体现了武术的最大魅力。
所以,我在那次短短的教学中,基本砍掉了纯进攻的内容。我也看到了军队所用的技术中太粗糙的缺点,所以对动作进行了我所能及的改造,加了一些普通的教官可能不会的技术,如截法的战斗意识,余拳和苏派、梅丝的某些少为人知的、特别是有些擂台严格禁止的打法。
在我看来。真正的实战武术必须具备简练实用的特点。可是,我所看到的武学却真的是浩如烟海,要学完这些东西,可能比读十个博士还要难,并且学了就有实用的价值吗?在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对一位中年武师盲目崇拜得五体投地,因为据他自己说能打200多个套路。后来,他全国闻名,在大学体育武术教材上,我看到过他的功法介绍,我也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才知道,光是“”前,就整理出了近四万个套路。后来就更不用说了,更多了,并且大家都能编了。形式的,表面上的武术内容更是数不胜数,有点像今天的知识增长速度!
我想,以形意为代表的内家拳之所以有生命力,产生过众多的高手,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它的形式比较简单,无论是五行拳、四拳八式,还是十二形。都比其他的拳法简单。王芗斋先生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的,当然有发言权,他说当年的形意拳实际上只有钻、践、裹三招合一的一招而已,最早的太极拳也仅有披身和砸地两个主要动作。他主张“无招”!即使在他晚年里,曾经展出了二十一招断手,仍然强调仅仅是实战回顾和记录而已,千万不能多练,一二式就够了。内容少,所以能够精通,至于学者的领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而今天呢,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大师们都爱把自己所悟出的东西、完全属于个人的独特的东西当作普遍的真理装进各门派的体系里,再加E为了表演,有的人为了学费而延长教学时间所创造的东西。数百年过去了,如今已经发展为一门又一门丰富而且复杂透顶的拳学了,就如当年在李书文、霍殿阁、吴秀峰他们那个时代,八极拳曾经产生了众多的铁老虎,而有些人却因此而任意改造和增加了大量的内容,包括发明了大量有一点用的和完全没有用的拳套,训练体系更复杂许多倍,终于完成了今天由铁老虎到纸老虎的蜕变。
我不知道,当年的武术前辈们是怎样把武学发展到内家的,我小时候看过一些旧的武术书,说武当实际上是少林的一个分支,是发展后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后来才看到清代的黄家父子引证出内家拳,我当时并不以为然,我认为内家的所谓用意,外家也讲究,如少林就有不比形意龙形桩和熊形桩差的一指禅桩功,南少林就有类似大成拳技击桩的拳法精神和战斗意识的内练,并且大多的外家拳都有内功的训练,余拳就有和太极形意一样的“截法”,所以我同意蔡龙云先生的观点,即武术不应该有内外之别。但有一次特殊的经历,却让我对武术有了新的感悟。
那一次,我一个人独自在森林里与一豹子相遇。在康巴地区,豹子是真正的丛林之王!我岳父对我说,他们一群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亲眼看到一只豹扑倒并撕碎了他的一个战友,根本没有人敢开枪或者是来得及开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下子就消失在树林中。我有一位藏族朋友叫贡嘎,是个神,曾经有过在五百米外用苏式步枪一次十枪打倒六只奔跑的盘羊的纪录,但他坦白地对我承认,他没有在豹的对面开枪的胆量,因为哪怕它只剩下一口气,都会把你撕成碎片,有一次他在远处开了枪。豹没有找到他,把一棵不小的树撕得不成样子把旁边的几个猎人都差点吓破了胆,那豹虽然被击中了要害,但临死前,把周围两丈之内的草皮抓得只剩下了泥土。豹比虎和熊凶残得多,也可怕得多。可是,我就这样意外地与一头豹相遇了!它也发现了我,隔了树丛。还不到它一扑的距离,当时,我没有带枪,只能紧紧地靠住一棵树,握住唯一的武器――一把猎刀,我非常清楚地明白,我根本不敢对它进行攻击,如果我冲上去,简直就等于是找死,只有以静制动,才可能有一线生机。豹终于没有扑来,就如它刚才突然出现一样,一下就消失了,我的背被汗水打湿了,全是紧张造成的吧。
豹走了,却给我上了一节重要的武术课。后来我想,当年内家拳放弃了主动进攻,是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明智选择。它简化了武术的内容,产生了武术的质的飞跃,这应该是真的。试想如果要说进攻,有无数的比拳脚更加有力的选择。并且,在严阵以待的对手面前,任何进攻的效果都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为你面对的是完美的防卫阵形,而在你进攻的那一瞬间里,最高明的人都会暴露出弱点,甚至在我看来,任何进攻都实际上是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后发制人,当然就极易奏效了。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有名气的格斗专家们都特别强调进攻是有利的。因为普通人的反应速度不如本能速度,普通有体育运动基础的人本能速度大约是0.05秒,而反应速度却一般都大于0.1秒,大多人做出反应的动作一般都超过了0.2秒。从擂台上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每小时二十五英里的快拳,三十英里的快腿。特别是面对组合进攻,平常我们练习中所用的大多防守动作都根本用不上。更不要说武术在实战中主要面对的并不是正面的攻击,甚至可能更多考虑到突然的无准备的袭击,更是可以说无法从技术层面上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进攻有利。
但一旦进入战斗意识状态后,防守肯定比进攻占便宜,一般擂台都会对只守不攻的拳师进行警告,就是基于防守对相对于有经验的搏击者来说,机会更多一些,并且,内家拳师们通过特殊的精神训练手段,特别是本能反应和“无心”的训练,使自己的速度越来越接近普通人的本能速度,加上运用截法等战术手段,后发先至,这样,当双方接
触时,以无懈可击对门户大开,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大家都知道的“犯者立仆”了。
一旦发现了这样的对体能和精神进行完善的训练手段,内家的技术当然比外家更加简洁了,因为它完全绕过了繁琐的进攻技术,直接向武术最核心的目标――防身自卫前进,当然会走得更快了。
其实,这种从精神层面,即用心意练习和提高完善技术的理论,已经在现代体育和艺术训练中得到了证明,如西方教练们在对篮球的重要技术投篮的三星期对比训练中,证实了它比单纯的直接投篮训练效率高了4%左右,懂体育运动的人就知道,这是相当可怕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已经成为许多专业,如篮球、体操、书法、乐器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用“心”练习已经成为高级阶段必不可少的程序。
二十年前。我在反思自己武功的同时,就发现了外家拳的发力不如内家的科学和有效,如要准确地击中一条横向高速振动的橡筋绳,无论你出手有多快,都难以把握,而用内家的粘劲发力,则完全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并且力量、速度等威力毫不逊色,这当然也是内劲整体力和穿透力的奥秘。而更加神奇的是:这种对自己身体的力量控制能力并不会如其它体育运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衰退。反而会在你的有生之年得到一定的增强。如书法、美术等艺术一样。功力不会有明显的减弱。
外家必须在力量和速度,以及招术上下工夫,门派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是招术的差别,差不多每个门派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正宗的,最好的。其实这不现实。我哥哥是个招术决定一切论者,他虽然基本功不怎么样,但会一点余拳的东西,打败过不少人,其中也有有相当功夫的人,但我并不认为他真正懂得武功。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拳叫什么我忘记了,但有一个吓人的口号给我印象很深,叫专打少林!其实就是针对少林拳设计的一些打法,主要是连贯的组合进攻和防守反击,也许对少林这种重点强调基本功、不太讲究严密、大开大合为主的拳的确有效。但是。在我看来,对别的拳比如对现代搏击,效果未必好,它的针对性太窄了。没有在普遍规律方面下工夫,当然是走了弯路了。这肯定也不是武术的真谛。因为他们都仅仅是最浅层次的“用心”下工夫,还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用心”,更不用说“无心”的层次了,郭云深先生说,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方见奇,那才是真正武术应追求的境界。
我也并不认为擂台就决定一切,或者说代表了真正的武术,因为受太多规则的限制,和实战有太远的距离,尽管选手们都经过了大量的超过了人体负荷的训练,有的长达数年,甚至损害了他们的健康,但几乎所有的军事格斗专家都认为,三年的散手训练,其实战的效果还远远不如三个月的特种部队格斗训练。
武术的训练形式似乎应该向部队的格斗训练学习,学习他们迅速入门的训练方法。许多现代特种部队教程中都认为,一个健康人只要通过四个星期以上,最多三个月的训练就基本已经掌握了格斗所需要的种种能力,就是已经入了门了。而这点,我们的武术教学,包括散手训练能做到吗?
其实,实战的武术似乎还可以更简单一些,因为部队里必需的许多格斗的技能。并不是一般人所必需的,一般人只要达到能够给向自己攻击的敌人致命的反击,保护自己就行了。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
当你进入了一定的层次就会发现,悟性远远胜过了艰苦的训练,我当年就曾走过艰苦训练的路,但现在我并不认为那里面所有的吃苦就都是必需的,因为任何人都早就具备杀人的力量,只不过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发掘出来而已。通过正确的训练,这种能力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自然,接近本能,这就是武术!
当然,不同体质的人会武术,有了功夫,他们的具体量化指标,如力量、速度等方面的素质,肯定不同,但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如杀人吧,用手枪子弹和用高射机枪子弹根本没有本质的不同。都能达到致命的效果。无论是多么强壮的人,哪怕是练好排打功的人,你只要冷静地反思自己,全身摸一摸,找一找,就会承认,你的弱点全身都是,除了头部和面部,正面的要害就有超过十三处,背后十五处以上,在这些地方,不超过三十斤力量(这是一个衰弱的老人都具有的能力)就足以让任何强壮的人致残或致命,所以,你的生命力绝对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强大。反之,一个武者,当你面对任何看似强大的敌人,你稍微平静一点就会明白,只要感觉和整力上去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