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古诗

高考古诗范文1

一、认真备考,意义不凡

1.默写的好坏容易影响考生心理。相对于其他题型,默写是否得分考生更容易心中有数,一旦失分,会使其心生遗憾,再加上语文又是第一科,简单默写题的失利势必影响考生情绪;反之,默写无误,定能增强信心。

2.默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高考古诗文默写严格要求考生能准确无误地书写,不能出现添字、漏字或错字的情况,这势必要求考生平时就必须养成并保持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读文、规范书写、细心作答。

3.默写有益于学生练笔撰文、陶冶情操。高中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都是名家名篇,文章语言优美、思想深邃,是学生写作学习的范本。认真复习默写,不仅仅是考生拿到8分的保障,更是提高古诗文鉴赏水平及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考题分析,心中有数

自2005年江西卷自主命题以来,其中“默写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题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发展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上:提醒考生复习不能投机,光靠猜题押题是不行的,平时就得“地毯式”复习,稳扎稳打,达到“篇篇落实,句句正确”的要求,特别留意名篇中的非名句,非名篇中的名句。

2.选文上:虽然所有篇章都在课本要求背诵的范畴之内,但是跳跃性大,诗词文赋均有涉及,考生备考时不能只盯着易背的诗词,更要重视经典散文,以防因遗漏而失分。

3.题量上:因分值的增大,题量由最先的“3题任选2题”变为“4题任选3题”、近6年稳定的 “5题限选4题”。这种形式给了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方向。

4.分值上:4分6分8分,江西卷在全国的同类题目(古诗文默写题)中赋分最高,高考这根指挥棒,引导考生关注中国古典文化的现实意义显然值得深省。

三、备考策略,有的放矢

1.领悟含义,区分同音异义字。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尤其要重点把握,结合其特定的语境,不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理性的思考,更能有效区分同音异义字,降低出错率。

(2013・江西高考)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形骸:人的形体、形迹,记住了此点,那么“形”就不会写成“行”。

2.记准字形,区分同义异形、形近异义字。同义异形、形近异义字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在复习时尤其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恰恰又是命题者设陷所在的。

(2008・江西高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荫”易误写成“阴”。

3.读准字音,牢记字形。考生读文,最基本的应该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声调,谨防因读错音而写错字。

(2011・江西高考)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很多学生因“既”“即”不分而失分。

4.熟悉文言现象,留意通假字。通假字虽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但是在默写中,若把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不得分。

(2012・江西高考)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畔”易写成“叛”。

5.留心语序。一部分考生读文往往只是观其大略,背诵有口无心,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颠倒,白白地丢了分。

(2006・江西高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玉生烟”易写成“生玉烟”。

6.关注细枝末节。一部分考生常常粗心大意,因邻字而受干扰或是遗漏虚词。默写要求恰恰又非常严格,所以提醒考生复习时,须字字看清楚,不写错别字,尤其不能忽略句首和句末虚词。若因细节错或漏而导致失分,遗憾无穷。

(2009・江西高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霭”形旁是“雨”,而非“艹”。

高考古诗范文2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在古诗文鉴赏上失分。其实,如果我们能找到其规律和方法的话,就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从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近十多年来高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氛围特点、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等。具体方法如下:

一、通读纵览,整体感知

如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我们通过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沙暖等意象可整体感知到诗人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可感知诗人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并处处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二、寻找意象,联想想象意境,分析意境的氛围特点

如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的“缺”“疏桐”“幽人”“孤鸿”“寒枝”就是诗词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再加上“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倾向还有“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词句,我们不难概括其氛围特点是孤独,凄凉,萧索等。

三、借助景物,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

如上面所举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借助缺月、疏桐、孤鸿、寒枝、沙洲等景物来表明自己尽管处于孤独凄凉的氛围之中,但自己的信念却非常坚定,进而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的品格。

四、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分析诗歌的技巧与手法

技巧手法可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类。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类。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设问、反问、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常见的有用典、联想与想象、衬托或烘托、对比或对照、抑扬、动静结合、渲染、正侧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五、牢记语言特色的一些术语,准确答题

能用来答语言特色的术语一般有清新自然、质朴无华、含蓄委婉、明白如话、明白晓畅、善于用典、苍劲豪放、简洁生动、多用口语等等。我们要针对具体的诗歌来分析它们各自的语言特色,调动我们蓄备的知识,从而做到准确答题。

六、看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区域与方向

做诗歌鉴赏题,我们一定要看清题的要求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带着问题来锁定答题区间,才能确定思考的主方向。如苏轼的《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问题: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

上片写春景,写登台时所见城中的景象,以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将眼前之景铺排开来,表明春天依然充满春意,依然生机勃勃;下片触景生情,联想自己老大无成,春未老而人空老,由下面所抒的故乡之情可看出上片写的是异乡之景。而下片所抒之情则是由眼前之景而触发的。

七、规范化地组织答案,做到精确答题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高考古诗范文3

笔者从近三年语文高考试题古诗歌鉴赏部分涉及到“表达技巧”的考题中抽取部分典型试题,分别就“设问方式”“考查角度”及“核心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现列表如下: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抒情方式”“描写方式”等表达方式,“虚实关系”“情景关系”“动静关系”“烘托”“渲染”“象征”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比拟(拟人、拟物)”“用典”“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常见的命题切入点。因此,就命题范围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考卷中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以上所列的这些表达技巧还应该继续被重点关注。

另外,通过梳理我们还发现近些年对“表达技巧”设题的角度也相对稳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明察”“暗访”“比较”“探究”四大类。然而,许多考生在答题中往往会出现似是而非、沾边挂角的情况,要么扣题不准,要么要素不全,在答题中存在不少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表达技巧概念分辨不清,二是对具体手法的效果分析不透。(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为了让备考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下面结合实例来具体分析答题误区的纠偏策略。

一、“明察”类

所谓“明察”,就是指命题者对考生进行表达技巧的直接考查,典型设题方式通常为“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或某联的表现手法”“分析某种手法的妙用”。常见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某句(或某联)使用了何种技巧,再结合诗句阐述使用这种技巧所取得的表达效果。2015年高考以这种方式设题的试卷有天津卷、安徽卷。

【高考真题】(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v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误答典型】使用了对仗的艺术手法,把雨中春天的景色描绘的十分生动。

【思路纠偏】答题切忌急于求成,审题不细、思虑不周、赏析不透,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因素。此类题目如果从单一角度入手答题即使分析的再具体、再翔实,也不可能得全分。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品读全诗三到四遍,列出捕捉到的艺术手法,再结合全诗进行推敲验证。另外,在答出艺术手法的同时,还要结合诗句稍加分析,而不仅是列出各种抽象的手法概念。

【答案要点】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提分要点】对表达技巧类题目而言,答题时首先就应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看看使用了哪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然后再从情景、动静、虚实、点面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二、“暗访”类

所谓“暗访”,即不直接设题,而是通过“炼字”或“度句(炼句)”等方式来考查表达技巧,因为这些字句的背后一般都暗含着某种表达技巧。典型设题方式通常有:“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某联”或“对某联中的‘某’‘某’字(或妙处)作简要赏析”等。答题步骤为:反复品味所选的字(句)的妙处,列出所使用的表现技巧,再回原诗句看其是如何使用的,最后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15年高考以这种方式设题的试卷有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重庆卷。

【高考真题】(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误答典型】诗句中的“软”与“轻”相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把江水的柔波写得非常形象。

【思路纠偏】本题中的“软”字应该是“柔软”的意思,可推知是使动用法,既写了风很柔软,又写了这种柔软的风使得一江之水也变得温柔起来,进而可以体会到此字使用了拟人、双关或通感的艺术手法。

【答案要点】“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提分要点】重点关注句中的形容词、动词、数词和虚词,这些词往往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点睛之笔。炼字(度句)题应首先明确试题要求,然后指出此字(句)的意思,分析此字(句)的所使用的手法,接着分析“这个意思”在全句(诗)的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比较类

比较的表达技巧题信息含量丰富、题型灵活、难度相对较大,应该在平时学习中多加练习。典型的命题方式通常为:两首(或以上)的诗歌就写景角度、抒情手法及表达效果等进行比较,或者是同一诗歌中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答题步骤为:先分别指出比较对象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再分别结合所属诗句分析表达效果,进而对二者进行比较。2015年高考以这种方式设题的试卷有全国新课标卷Ⅰ、北京卷、浙江卷。

【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误答典型】两首诗都写出了边关塞外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所不同的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重点描写了雪势之大,而本诗歌则强调塞外的荒凉。

【思路纠偏】本题强调的是“不同”,所以答相同纯属多余;其次,所比较的内容简单含糊。从本诗标题中的“将”字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未到达边塞,只是“闻说”,可见诗中的景物描写应该是凭听闻所得,当属间接描写;再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即可。

【答案要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描绘眼前所见之景,属直接描写,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句描绘出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本诗则是通过联想想象进行间接描写,用“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绘出连年飞雪的恶劣环境。

【提分要点】按照试题要求,找准比较角度,重点从修辞手法、肖像、语言、动作行为、心理变化、动静关系、虚实角度、正侧描写(或直接间接描写)、环境作用、意象选择、格调氛围、时间先后(如晨昏冬夏等)、远近高低、点面结合、声色描绘等方面寻找比较点。

四、探究类

“探究能力”在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颇受重视,一般对考查内容只从答题角度作简单提示,并不限定具体范围。在2015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对此进行设题的试卷有全国新课标卷Ⅱ、江苏卷、福建卷、四川卷、上海卷。典型的命题方式通常为:“简要赏析某联的写景艺术”“从某某角度,赏析某某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或表达效果如何)”。通常答题步骤为:细读全诗三到四遍,按照试题要求,确定表达技巧的探究点,分析其作用,再用具体诗句简单阐释表达效果。

【高考真题】(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误答典型】诗人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仔细描摹,把环境的幽美、心情的闲适描绘得淋漓尽致。

【思路纠偏】写景艺术是个笼统的概念,许多同学受知识储备所限,对艺术手法的探究只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简单梳理几个意象,再拼凑一些大而无当的术语,得分当然不高。就此诗歌而言,可从描写和抒情两个角度来分析幽美的环境是怎样描绘出来的,闲适的心情又是如何抒发的,在“知其然”的前提下,要尽量答出“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探究才能深入。

【答案要点】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高考古诗范文4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类提问,学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以下词语选择:清新淡雅、简洁明练、平淡自然、沉郁顿挫、明快浅显、浑厚雄壮、辞藻华丽、委婉含蓄、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1),“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2)。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3)。

第二种: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也可用一个双音节。如幽静、萧瑟、孤清、恬静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1)。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2)。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3)。

第三种: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答分析:这种问题,着重考查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应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映衬(又分为正衬与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1)。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2)。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3)。

第四种: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把该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1)。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2)。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3)。

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2)。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 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 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 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_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1)(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2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3)

第七种: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 认真审题

2 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 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高考古诗范文5

关键词: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重要性 难点 教学方法

当前,古典诗词教学受到高考命题的影响十分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单就从好的方面而言,高考古典诗词命题的出现、探索发展和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工作者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推进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考作为一种考试,命题者带有一种浓郁的权威者的色彩,自身带有的导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考古典诗词命题及评分,所有教师在平时古典诗词的教学和考试中都必须服从命题者的思想,这无形中禁锢了对诗词内涵的开放性思考,并制约了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发展。

诚然,高考对当前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是究其客观原因,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目前古典诗词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全归咎于高考的存在。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依托于高考背景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文本判读和文本拓展能力,即所谓的“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师,可以养心”,由此带来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一、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诗词教学自古以来就受到极高的重视。春秋时期,孔子把《诗》作为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教材。《论语·阳货》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孔子对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可使人兴起感发;“观”,可观察风俗民情;“群”,可使人际关系和谐;“怨”,可调和人的情感,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兴、观、群、怨概括了诗歌的主要作用。重视诗教及其繁盛的古诗词成就,是我国优良的教育、文化传统,它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熠熠生辉,体现了民族的精神风貌和聪明睿智与创造力。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并加强古代诗词的教学,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1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就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虽然历经二十余年,全国各地高考的考试模式在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对考试命题的指导方向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在古典诗词鉴赏方面,《考试说明》对考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对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作出鉴赏和评价”。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理解古典诗词中字词的含义;其二,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尚书·虞书》有言:“诗言志,歌咏言。”朱自清在《诗言志辩》中说:“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如好《晨风》而慈父感悟,将《鹿鸣》而兄弟同食,其为得之。董子曰:‘诗无达怙’,此物之质也。”简而言之,古典诗词都存在“诗言志”这样一种特性。

综上,纵观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加强古典诗词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前人将自己对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浓缩在精炼的诗词文字当中,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抒发百折不挠的民族气概,或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如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或如秋瑾“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

(二)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活和陶冶情操。

诗词中蕴藏积极乐观的处事心态,珍爱生活的思想,朋友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恋人之间真挚笃厚的爱情,游子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或如《诗经·关雎》中所吟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如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或如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中学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加强语言熏陶。

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及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学量的古诗词,不但能够积累大量的语言词汇,而且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逐步促使学生体会诗中意境,使自己得到熏陶。古诗凝练、韵律化的语言影响了学生语言的表达习惯,学习掌握古诗词必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

二、诗歌教学的难点

笔者通过近段时间对相关论文的研读,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现象,现将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归纳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披文——“言”了什么。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就是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披文”对于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注意以诗题、诗句、小序、注释为切入点,把分析古典诗词的重心放在“言了什么”这个问题上。

例如天津卷中选取的宋代杨万里的《野菊》一诗,设问:“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野菊形象。又如山东卷在《吴松道中二首(其二)》问到关于“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和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这两例属于试图引导学生作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刻画了怎样的形象”,如安徽卷中阅读完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后提问关于这首诗中的诗人的形象。

古典诗词画面(形象)鉴赏是不论是实际的课堂教学,还是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试题考查都是作为重点。其中所谓的画面(形象)就是意象。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都是预先设定好了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再选取相关的意象进行创作,所以这种题目实际上就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过程。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这一部分不是高考考试的重点,对此不甚重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这个部分恰恰是古典诗词鉴赏的关键,因为其具有帮助把握古典诗词的中心内涵的关键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应该重视这一部分,这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的主旨大有裨益。

(二)缘景——为什么“言”。

中国古代诗人似乎有一种共性,即:登高必望远,怀古必伤今。前者遥岑远目,思接千载;后者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诗人总是在用最简练的词语表达内心深处最丰富、最浓烈的情感,从而写出最好的诗。诗人情感的迸发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直接表露的,或者说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是不便于直接流露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诗人总会借助某种意象抒发自身的情感,这种意象并不是那种抽象的,诗人总是会挑选出最常见的具体物象,将自己的思想活动寄托在这些物象上,抒感,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笔者结合授业恩师李雁南的实际教学经验,现将此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些具体的物象和情感,以清晰直观的表格形式总结如下,给其他中学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表格如下:

阅读古典诗词,了解作者为什么“言”,不仅是学习知识,了解古典诗词的作者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样的条件实现和作者心灵的对话与碰撞。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教育时,要注重学生能够明确志向,完善品德修养。这一阶段的学生多处于青春叛逆时期,也是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渠道对学生作引导和教育。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谈道:“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还在于它使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一首传承千百年的古典诗词是先人留存下的最好的精神食粮,这其中蕴含着一份最真挚、最浓厚的情感,承载着诗人最高尚、最坚贞的人格。任何时候应付课堂教学和考试都不应该是唯一的目的,这一阶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诗词向学生传达立志、养德、修身的品质才是中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最终归宿。

(三)入情——怎么“言”的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缘景”是为了通过古典诗词鉴赏来塑造学生高尚人格,那么“入情”这一阶段更主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内在素养。学生需要回答两个问题:其一,诗人是怎样写景的(用了什么手法,哪个词句好,怎样的结构层次);其二,诗人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抒情方式,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

一首诗词,为了以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会采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师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古典诗词,领会其中蕴藏的魅力,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就必须明确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笔者将这一部分在古典诗词鉴赏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使用的好处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希望能便于理解。

在阅读古典诗词时,除了上表中列举的艺术手法之外,学生能够准确了解运用修辞手法,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古典诗词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中的大体相似,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排比、互文、设问、反问、想象、对偶等。诗词中出现比喻可以使诗词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运用比拟可以表现出诗人的好恶;夸张的使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吸引读者;互文显得语言细腻含蓄,具有对称美;利用双关,语意含蓄,耐人寻味;反问可加强语气语调,反问可引起读者注意……

很多古典诗词中存在在现代汉语学习中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用典、列锦。这种现代汉语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不代表在现代的语言使用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失去的意义,相反更加应该注重这类修辞手法。下面以用典为例,笔者谈谈看法。

用典是用前人的品格、事迹、理想来影射自己的手法。例如我们在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信手拈来与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有关的四个典故,准确生动地表达辛弃疾一心希望南宋政府能够重用他,带领军队收复金人侵占的土地,回归故乡的豪情壮志。这让每一位读者感慨词人熟知历史典故的同时,更能为词人的爱国情感深深感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由于篇幅短小、字数的限制,用典可以传达出诗人更多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折射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当前,多数学生对古典诗词背后的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生平履历,对诗词进行深入的理解,然而,教师在讲课中却忽略不讲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三、诗歌教学的方法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因循守旧,凡事以教学参考书为准,刻板地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上课,让学生感受不到古典诗词之美,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到古典诗词的学习中。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古典诗词鉴赏的平台,在促进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更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更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笔者进行这种诗词鉴赏教学模式探索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要想在高考背景下,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取得较大的突破,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想法。

(一)了解学生,协调方法,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状态,通过实际教学和与学生交流等手段,深入揣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并根据这一现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挖掘古典诗词中蕴藏的中国古典文化,传递诗词背后的文化。在课堂上,教师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这一种方式比传统的说教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诗词。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被人云亦云的文本解读束缚,而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组织互动,推进自主学习

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活化内容,比如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情景再现、表演模仿等途径进行多样化的展示,改变以往单纯死记硬背的模式,错误的把知识孤立的行为。机械重复对于学生而言,会产生烦躁情绪,导致学习效果削弱,更无法掌握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教师就应当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古典诗词的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具有个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兼顾适应不同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做到统筹兼顾,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发挥学生理性思考能力,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第一版.

[2]张学颖.高中古典诗词的艺术鉴赏问题及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5.

[3]赵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4.

[4]雷丽云.高中新课程古典诗词教学建模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8.

[5]李玉国.激趣·审美·入情·迁移——浅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增刊).

[6]陈其元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着眼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5.

高考古诗范文6

关键词:古实词;推断法;语境;成语佐证;结构;词性;通假推断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58-01

高考古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翻译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形式上一般由三道选择题和一道翻译题组成,三道选择题中有一道直接考查古实词,翻译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跟古实词也密切相关。古实词是古文的构成主体,包括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正确理解古实词的意义是阅读古文的关键,是做好翻译题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疏的或者虽然熟悉但难以确定其含义的古实词,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推断的方法解决问题。

1.结合语境推断法

确定古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结合语境来推断。《考试说明》"理解常见古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要求特别提出"主要考查常见古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见语境的重要性。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本身(内部语境)和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外部语境)。文章阅读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对某个词语的解释要结合句子及段落篇章的意思来进行。

例如2013年天津卷《姚敬恒先生事略》第9题B项"访以海上事",解释"访"为"询问",是否正确呢?我们就可以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前句"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是说(姚敬恒)曾经出游到闽地,闽督姚公盛请他做客;下文姚敬恒谈了自己的看法,让姚公盛点头同意。结合这两处语境,可以推断"访"解释为"询问"完全正确。

2.成语佐证推断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古实词的意义可以在成语中找到佐证,所以在推断古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学课文中有很多。例如:

2.1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2.2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2.3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廉颇蔺相如列传》)

2.4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1)句中的"彰"字,可借助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彰"字来推断,"欲盖弥彰"中的"彰"为"清楚"之意,那么此句中的"彰"字也可用"清楚"试解。(2)句中的"易"可据成语"移风易俗"而解释为"改变"。(3)句中的"倨"字,可借助成语"前倨后恭"推断出是"傲慢"的意思。(4)句中的"克"可由成语"克勤克俭"推知是"能够"之意。

2013年广东卷《宋史・张咏传》第5题C项"不痛绳之"解释"绳"为"捆绑"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绳之以法"的"绳"推断其意义是"约束,制裁","不痛绳之"意思是"不严厉地制裁他们",进而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就是C项。

3.根据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喜作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前后句位置相同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断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由"疾痛"(病字头)和"惨怛"(竖心旁)并列而成且二字意义相近,那么就可以推断"劳苦倦极"是由"劳苦"和"倦极"并列的,二字意义也相近,"极"就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极点"来解释,应该与"倦"同义。

即便是一个短语,我们也可以根据其结构进行推断。例如"文过饰非","文过"与"饰非"结构相同,"过"与"非"义同,我们可以根据"饰"推断"文"是"掩饰"的意思。2013年安徽卷《史记・南越前传》第4题C项"人众车舆",解释"舆"为"众多",是正确的,因为"人众"与"车舆"结构相同,由"众"可以推知"舆"的词义。

4.联系旧知推断法

所谓联系旧知推断法,就是通过联系课本中学过的实词来推断词义。高考古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大多能在课本中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牢固掌握所学古实词的意义,又要善于联想,根据学过的知识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所要理解的古实词的意义。

2013年湖北卷和湖南卷古文阅读都考到了"诣"字,该字有"到,往"和"拜访"二义,中学教材都已学过,前者见《指南录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句,后者见《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因而我们可以推断湖北卷第9题D项"明日当诣政事堂"(诣:前往)、湖南卷第5题D项"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都是正确选项;再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李揆传》第4题B项:"少聪敏好学,善属文",解释"属"为"撰写",我们可以联系《屈原列传》中的"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一句,推断是正确选项。

5.确定词性推断法

根据词语在古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这就涉及词类活用的问题。词类活用是古实词的特有现象,有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等。

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沛公"是人名,"霸上"是地名,"军"是名词,此句缺少谓语动词,我们就可以推断"军"这里用作动词,"驻军,驻扎"意。又如《狼》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不能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因为"犬"不是文中出现的对象,《狼》一文中出现的对象只有屠夫和两只狼。因此这里"犬"就成了状语,具有了副词的性质,译为"像犬一样"。

2013年湖南卷第5题A项"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解释"次"为"驻军"。"次"在古文中有此义项,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但是在"亮知荆州次当受敌"句中并非此义,因为从句子看,"次"充当"当受敌"的状语,有"依次"意,如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之"次"。

6.是否通假推断法

如果一个古词汇无法从它本身去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是不是通假字。如《鸿门宴》中的"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的意思是"跳蚤",如按此义代入文句,就无法理解。结合句意思考,这应是读音相同的通假字,通"早"字。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详"解释成"详细"不通,原来"详"是通假字,通"佯","假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