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体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字体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字体设计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1

(一)汉字定位与艺术设计的形象战略关系

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充分体现了产品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等视觉语言特征。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的整体而简练的概括,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无论表达什么、指示什么,无论是寓意还是象征,含义与企业文化都应是相统一的。在艺术设计中,既可以利用汉字的字体设计作为诠释商品属性的媒介,通过改变字体本身外形和字体的结构进行图形化处理;也可以从版面空间排版关系上进行合理利用与调配,即将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点、线、面元素加以编排设计,使其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但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从文字本身去寻找可以运用的图形元素,根据商品属性进行汉字图形化字再设计,增强商品的视觉表现力,体现出产品品牌的风格形象。

(二)汉字的设计定位与艺术设计的视觉形象关系

有时候主题文字的图形化在艺术设计中占据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这种主题文字本身的图形化设计可以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字体进行增减笔画、添加装饰或改变字体结构来拓展字体形象,强调字体所传达的深刻含义和视觉效果。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汉字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概念上来说,面的形成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产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产生轻松感,也能形成压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视觉动势。主题文字的存在使整个包装版面相当生动饱满。以面构成时,统筹各元素的关系和画面的和谐,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在包装上做出些空白处理,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进行两个平面之间的跨越,增强视觉张力和艺术效果。汉字的字体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书法字呈现书法的笔墨意韵具有一种流动方向性,不可重复的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现,是一个以时间带动空间,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表现方法。如:下图3的茶叶艺术设计就是以书法字呈现,中国文字的古韵将茶叶的绿色韵味充分体现出来,艺术设计是产品投放市场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叶包装给人焕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费者的好感。2.拆分文字笔画将一个或者多个中文字的笔划进行拆分,结构重组,这时文字的识别性降低,但是图形化增强,一般需要注释。拆分后重新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释功能,但新的图形形态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如图4的月饼包装,“回”字的巧妙变换,充分体现了月圆中秋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包装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产品的主体思想。3.文字留白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突出产品的亮点,体现在平面广告的构成要素的差异化创意方面。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形状、大小、色彩、深浅,发散,组合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和不同层次的艺术魅力。近几年来商业广告设计艺术中汉字字体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多角度的视觉效应,显露时代风格。如图“5花开富贵”礼品袋,清新简约的字体和简洁,四周的空白留给消费者适当的想象空间。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应用于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跨越,加强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花开富贵”礼品袋的包装设计中选取具有东方古韵的折扇汉字字体装饰,在外包装上,生机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应了礼品的高雅,在“花开富贵”三个字的运用上,利用不同的字体、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个包装采用文字图像化的设计,除了保留花开富贵文字标志、红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几乎不再运用任何的图案装饰,整体包装效果简约鲜明,达到优雅的视觉效应和心理效应,传达了源远流长、品味生活的一种从容态度。这种充满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使得整个包装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诉求上达到了一个平衡考量。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汉字字体作为网页设计的一种元素,直接影响着网页的整体形象。汉字字体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在隶书与楷体、黑体与宋体之间浓淡变化形成缤纷的色彩层次,字体的线条为虚实相生,字体的大小、粗淡可以随意调整,使网页艺术设计产生出悠远豁达之意境,将中国汉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体传播中。

(三)汉字字体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将汉字字体以标记、点缀、插画形式应用在书籍装帧中,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对汉字字体文化也起着传播的作用。无论从装饰性还是艺术设计的设计运用上,都继承了汉字字体的线条特征表现出来的灵动韵致。书籍中的汉字字体插图,营造了文化、活跃的氛围,使书籍焕发活力。如《星火燎原》一书选用了的狂草,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不用其他元素,仅凭这四个字已经凸显出书籍版式设计的特色。另外,有的书籍装帧采用了书法家的书法来题写书名,由于书法家的知名度和对书的理解与创作,提升了书的艺术个性;有的将书法字体与图书的内容、构图、图案等元素搭配,并在边缘关系处寻找新的灵感融入主观的意念,书籍装帧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汉字字体设计在唱片封套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根据汉字字体提炼出丰富多变的图案,通过线条组合,可运用到与中国的唱片卡套设计中,如图6的唱片卡套设计不仅仅要是汉字字体的引用,还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随着音乐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艺术设计的开发,汉字字体文化开始以唱片卡套这种形式随着唱片的热卖以更快更新的渠道传播,使汉字字体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接轨,实现音乐与画的和谐共存,让唱片外观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不失时尚气息,既反映出唱片音乐的主题,又使唱片封套充满了文化底蕴。

三、结论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2

关键词:汉字;字体设计;平面设计;美感

平面设计,即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受众传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不单只是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更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文字、图形、色彩是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三要素,而文字设计,即字体设计则是这三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体设计的功能是视觉审美,目的是信息传递,同时也就表现出其应用性和艺术性,这种特性在现代字体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尤为明显。同时,设计出的字体既要符合视觉审美规律,又应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传递文字信息的同时获得最佳效果(如图1)。

因而可以说,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是集传播信息、视觉审美、情感表达于一体的视觉表现形式,是平面设计中最直接、最明了、最迅速的信息载体。

一 字体设计中蕴含的视觉语言

若以视觉语言设计的理念为出发点,则字体设计包含了文字形态视觉语言的语意、语性、语式、语境等全面且整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因而必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

(一)“语意”

所谓“语意”,即从文字表面上看就能了解到的信息内涵。它包含:文字固有的字义或语义信息,通常情况下为理性的文字概念性语意和文学性语言艺术的语意; 也包括文字形态本身在造形与结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意蕴信息,这一般是感性的视觉表现性意蕴信息。如“义”,繁体字为“”。《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这就是“文字概念性语意”的最佳体现(如图2)。

文字设计所要做的,不仅包括对文字固有信息的优化设计,更包括文字形态本身的形态语言信息的开发设计,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和统一在总设计目标之中。故文字语意设计是关于文字设计信息的整体设计与全面优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与概念文字、语言文字、文学文字,以及与造形表现均相关的设计意蕴信息作全面整体的综合性设计。

(二)“语性”

所谓“语性”,即文字语言的性质或属性。它包括了文字语言的感性与理性、概念性与形象性、审美艺术性、传达设计性、文学性等等不同性质的文字语言。

文字语性的设计要服从于设计信息视觉传达的需要,要以文字语言本身的固有条件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到传达对象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作出全面的整体思考。不同语性的文字语言,其视觉形态特征、语意表现和传达形式规律有异,需要设计者周密分析,作出最佳选择或组合。

文字设计作品(如图3)在对“仁”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相对比较合适的素材――水波纹进行设计。仁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衍生出“仁政”的思想。提到政治,我们就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朝服,上面大多都绣有“水波纹式”。为了更好的表达“仁”的内涵体现,以“仁政”思想为基础,做出相应的设计。

(三)“语式”

所谓“语式”,即文字语言传达的形式。如:直观形式、隐喻形式、文字形式、图形形式、抽象形式、写实形式、写意形式、单独形式、综合形式等。

“仁”(如图4)、“信”(如图5)二字其本身就极具内涵。因而作品中充分利用其文字注解作设计元素,采用镶嵌、平铺等表现手法,将其内涵直接用文字表现出来。这是文字语言传达形式的一种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是是设计艺术表现的重要方面,因其形式本身就具有独立的表现性价值意义。开发不同语式的表现功能,并创造新的文字视觉语言形式,同样是文字设计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语境”

所谓“语境”,即设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环境主要指设计本体在图、文、空间、色彩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中所构成的视觉环境氛围,以及文字设计所处的外部视觉环境氛围。

字体设计中尤其应注意对受众的视觉接受心理环境的有效把握和调控。为此,文字设计信息传达的语言环境不但应当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环境内涵,而且更应以设计受众主观接受心理环境为主。

文字设计作品(如图6)以蓝色为视觉中心,四周是文字排版出的一个空心圆,整体感觉清新素雅,配以白梅的外背景,整体基调淡雅别致,是个相对比较整体的环境,与作品本身交相呼应,在视觉与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也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感受出,现代文字设计是一种关乎科学、心理和艺术的综合的理智性的表现活动,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互相碰撞的设计创造活动。

文字设计的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必须服从于视觉传达各个方面的设计需要和规范,不逾矩,同时又不刻板。在现代设计文化背景下,文字设计既需要有科学的理性分析,去引导设计者客观的进行设计的思考,也需要设计者将自己感性的艺术感觉表达出来,去充实、丰富、提高文字视觉信息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品质,提升视觉传达中文字形态的视觉语言品质。

二 字体设计中的汉字美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汉字形体优美,整体天然质朴,而结构也相当巧妙巧妙、意蕴丰富、读音悦耳,它由点、线构成偏旁,又由偏旁构成字体。

由于汉字的出现比纸张的出现早,因而早期的文字多在竹简上书写而成。由于材料的限制,在书写时形成了汉字“纵式长方”的特点。在后来的不断演化中,通过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形成了如今方块形汉字,因此汉字的美在于稳重、端庄、典雅。

(一)“结构美”

汉字本身的方块字形就给我们一种稳固实在的情感,从汉字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宇宙伟大的奥妙,我们透过汉字的结构,会发现世间万物流露出的诸多美学因素都可以从汉字结构中找到原型,如,对称美、平衡美、错综美、曲线美、圆润美、流动美、意向美、神韵美等等。而故宫(如图7)便是对称美最典型的表达。

这种汉字的结构美,会引发我们的创作思想,将汉字结构和其他主题相结合能找到一条设计之路,例如,将汉字的结构美和家具的结构造势联系起来会创造出很多生动的作品。

“信”是现在我们身边提起的比较多的一个字,例如词语有“诚信”、“信用”等,可见,“信”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信”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我们必须付出行动,因为要真正做到“言而有信”,是不容易的,可以说,“信”字,内在包含太多。在设计作品(如图8)中,将“信”的结构进行区分,用最简单的圆形将其一一展现,不仅表达出自己对“信”的理解,还从平面设计的角度进行了设计。

由此可见,基于我国汉字的方块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客观的字形结构与主观的创造对象以较为合适,较为美感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表达我们的创作思想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形体美”

汉字的形体是和审美是结合在一起的,形体不一,气韵各异,传神也就迥然有别。或生动形象,或惟妙惟肖,或灵气十足。因此字体的形体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让我们的心时而静如止水,时而波澜壮阔。

汉字笔画的长短、曲直、粗细、方圆、急缓、浓淡都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也会在观者心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跌宕。汉字构件的整体外观的繁简、扁圆、集散、断联、楷形之分在设计中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传达。汉字在组合方面,通过对字的打破,形成或横列、或堆盈、或相依、或相背,或婀娜多姿,或现对立之势,表现出“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之感。

“义”,可以将其理解为“侠义”、“义气”,给人波澜壮阔之感,文字设计作品(如图9)中就将其表现出一种正气凌然的感受。整幅作品厚重、庄严,90%的灰,透气又不失重量感,在组合方面,将“”字对半拆分,重新以相背的形式放置,意境深远。红色的“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是从“义”字本身的文学内涵上来讲的,正好点出“义”的简单却真实的理解,而从平面设计角度来说,这也是平衡视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神韵美”

汉字是传神的,可以通过他的结构、形态来达到传神的目的。“画龙点睛“之说,便是通过对字体的结构形态景象再设计,可以使作品栩栩如生,活龙活现,这就是神韵的传达。

通过字体的不同组合,或字体笔画的长短、曲直、粗细、方圆、急缓、浓淡等的变化,就可以达到传神的功效。时而稳重,时而轻巧,时而静止,时而运动,时而刚硬,时而柔和,时而机械,时而自然,时而古典,时而现代的种种神韵皆可传达,从而由字体不同风格样式给观者造成的心理感受也是迥然有别的。

在文字设计作品(如图10)中,设计者将“设”、“计”两字重新打破组合,将两者皆有的“言字旁”置于中间在,并且最巧妙的是将“言字旁”以“花鸟字体”进行重新设计创作,不仅将结构体现得别具一格,而且色彩上得到了丰富,使整个作品富有朝气与现代感。

三 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

虽说字体设计在现今发展还算迅速,但在这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利的现象,若是不考虑对象的性质特征,务必就会造成空洞陈旧的设计。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字体设计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外形特征不同的字体设计带给我们的视觉动向也是不一样的,在字体运用之前我们得好好审视字体的字形结构,分析它结构间流露出得气质。合理地运用文字的视觉动向,突出设计的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流动。

不同的字体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情感。如篆体的流畅古朴、魏碑的刻骨凝重、楷体的文质彬彬、隶书的工整活泼、综艺体的庄重大方、广告体的活泼浪漫、古印体的古香古色、倩体的优雅大方等,每一种字体不论是字体的轻重、笔形的变化和塑造方面,还是给人的感觉都变化丰富的。因而依据不同的字体进行创作出的字体设计也会给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分析、理解不同字体设计带给受众的不同的情感心理,在设计中把握好这种字体设计将给受众带来的情感,在使字体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内容韵味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字体设计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更能体现出设计师在设计中体现出对广大受众的情感关怀。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各种对汉字的优美的文字表达,充分了解到了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汉字给受众,给设计者带来的独特享受。

设计者可以运用各种平面表现手法,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笔画、涵义等因素,创作出优秀的平面作品。而受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首先从感官上得到视觉上的冲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在细细品味的时候,慢慢渗透进作品的创作内涵上去,使受众能感受到设计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从而进行自己的思考与揣摩。

参考文献

[1] 刘西省. 字体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A].1996.8

[2] 曹方. 现代汉字艺术设计 江苏美术出版社[A].2007.6

[3] 王汀、张力平. 现代设计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A].2006.3

[4] 吕曦. 文字设计新意象.重庆出版社[A].2004.11

[5]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A] .2000

[6] 戚跃青. 平面设计中文字的图形特征.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A].2001

[7] 柳林.字体设计与创意.武汉大学出版社[A].2006.3

[8] 王雪青、陈华沙. 字体创造设计.上海画报出版社[M].2003.10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3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不断的演化和变革中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方块字。方块字在形体上由图形转变为笔画构成。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一个平面型方块体,其笔画有序分布在一个平面性的方框里,这是汉字从外观上看最明显的特点。然而正是这样明显的方块特征造就了汉字在字体设计中产生一系列的错觉。

纵观汉字,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形成以下几种错觉:

一、外形的错觉

汉字是方块字,这是从宏观角度而言,具体细化到每个汉字,则可以分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和其它不规则的外形。例如方形字有:国、圆、田等;三角形字有:上、下、人等;菱形字有:十、中、小等。外形的不同对视觉大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同样大小的三个正方形方格内描绘出三个宽和高相等的图形(如图1中上排图形),看起来大小不一样,其中正方形显得特别大,而菱形则显得特别小。

而(如图1)下一排图形做了一些调整,把正方形的长宽调整小一些,而三角形菱形的宽和高则适当加大到超出方格,这样视觉上大小才感觉比较均匀。具体到每个字后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加区别的每个字都写满格,国、圆、田等方形字则显得特别大,十、中、小等外形为菱形的字必然显得特别小(如图2中上排文字)。而下一排图因在书写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不易产生错觉,达到视觉上的均衡。

图1 图2

二、线条的错觉

线条方向对文字的视觉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同样我们先来看(图3),通过图中的横竖线条,我们可以看到竖线的方格显得宽一些,横线方格显得高一些。同样大小的两个方格,由于横线和竖线的作用而显得不一样大小了。这就是眼动理论,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

例如(图4)上排中的川、册、三、王未进行压缩,结构显得松散,并且宽和高好像不一样,这就是线条上的视觉错误。下排中竖划和横划向中靠拢,所以结构合理,宽高一致。根据这种视觉规律,我们在书写竖划较多的字应左右收拢写瘦一点,这样才不会显得过宽。而横划较多的字则要上下挤紧些,才不会显得过高。

图3 图4

三、笔划的错觉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有“疏者丰之,密者匀之”的说法。汉字的笔划多少不一,少则一两划,多二三十划,因而笔划多的字黑面积大、空间大、显得拥挤。笔划少的字则黑面积小、空间小、显得松散。在印刷字体的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意整幅字体的大小与黑白关系。所以印刷字体黑白比较均匀,笔划多的字不显得过黑过大,而笔划少的字又不显得过白过小。在设计中不但可以把字的笔划粗细加以调整,有时还应该把字的外形适当放大缩小。书法上所说的“满收虚放,内空外缩”也就是以求视觉上的平衡。

如(图5)所示,在上一排字中笔画都是一样的粗细,相比之下笔划多的字显得大而挤,笔划少的字则显得小而松散。下一排做相应的调整,感觉就不一样了。

图5 图6

四、黑白错觉

如(图6)所示,这两个黑白方形大小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在视觉上,白色方形显得大一些,黑色方形显得小一些。这是由于白视觉张力较强,显大。生理学上的解释:视网膜由许多小的光敏神经细胞组成。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激活单独一个细胞是不可能的,某个细胞的激活总会影响邻近的细胞。他们发现,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反应时,再刺激它邻近细胞,反应会减弱。也就是说,周围的细胞抑制了它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侧抑制”,它发生在视网膜上一种叫做侧细胞丛的结构上。换成文字如(图7)也是同样的效果,白色的字看起来就会比黑色的字大一些。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4

为了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推广,而文字则是记录和传达信息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单纯的运用传统的汉字则起不到明显的推广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将汉字图形化,进行创新设计。本文主要分析了图形汉字的本源,阐述了图形汉字的设计现状,并针对汉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图形汉字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相关设计作品和推广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字体设计;图形汉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推广,文字在设计作品和广告作品中的运用越来也多元化,其中将汉字以图形的形式表现是最常见的方法。汉字是通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而象形文字主要表现形式是事物的图形,因此汉字的本源就是图形。将汉字图形化能够增强视觉效果,加强文字的表达意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字体表现方式。汉字和图形有效的融合起来,能加强文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给人们以直观的感受。

一、图形汉字的本源

中国汉字是目前唯一还在运用的象形文字,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基础。汉字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经过无数次的变化和改革,最终发展成如今我国使用的主要字体。汉字是方块形,且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中国人对汉字的认知,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而且承载着情感和审美情趣。汉字的字体具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格调和不同的形式,因此同一个汉字采用不同的字体,所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象形字是通过图形表达事物,是图形汉字的表现形式之一。最初的汉字是将一个事件或一个物体画出来,只能表达一些较为简单的事物,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象形文字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汉字。

二、图形汉字设计现状

中国汉字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图形,将汉字通过具象的图形展现出来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如“树”字,人们可以根据树本身的特点,将“树”字写的枝繁叶茂,使它像一棵真实的树,但又保有本身结构。这样的字是将正规汉字具象化,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和直观表现力。图形文字是对正规汉字的创新,是一种符号。人们在对图形汉字的运用上已经非常广泛,而且所蕴含的意义越来越深。图形汉字虽然是将汉字图形化,但它想表达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意义,而是基于图形上的全新意义。图形汉字是字也是图,但它着重于人们对图的理解。

三、汉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

图形汉字的样式多变,要想使图形汉字的达到较好的宣传和推广效果,必须对图形汉字的运用方法加以研究。想要创作出使人们一目了然,且引人入胜的图形汉字作品,则需要灵活利用图形汉字的表现形式。

(一)汉字部分笔划图形化

汉字部分图形化是比较常用的图形汉字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创作比较简单,则是将汉字某一部分具象化或夸张化。我国主要的印刷字体是宋体和黑体,因此人们会在这些标准字体上下功夫,再不改便整体字形的情况,对字体进行设计和改变,使它更具有美观性,并能将意义表达出来。如“杯”字,可以“杯”的半边“不”进行设计,如将“不”字两边延长并弯曲,使它像一个倒立的杯子的形状。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装饰品来加强和延伸文字的字面意义,如“寿”字,可以将该字的一长“丿”转化为冲天而飞的仙鹤,将它具有“鹤寿延年”的意义,只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比较复杂的意义。

(二)汉字完全图形化

汉字除了传达信息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在宣传画册或设计作品中。将汉字作为装饰品,不仅可以利用汉字本身的意义,还可以增强设计版面的美观性。而为了更加融洽的将汉字融入在设计作品中,单单将汉字部分图形化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将汉字完全图形化成为设计人员主要的运用方式。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我们会经常看到北京的“京”字变换成一个奔跑的小人,其生动的表达了运动会的运动精神和北京的热情。皇宫的“宫”则改变两个“口”字的书写方式,如皇宫建筑中常见的云朵图案,此外还可以延长宝盖头,使其变成一个门,如图1所示。图形汉字不仅仅只可以运用在某一个字上,还可以运用在一些词组上。将一个词组或一句话用改变字形的方式,使之变成一个字或一幅图。如长命百岁,可以将该词组设计成一个老人头像的图案,“长”是眼睛和鼻子,“命”是头发和颈椎,“百”是嘴和胡子“,岁”是脖子,如图2所示。

(三)汉字图形兼备

汉字的辨别特征本来就比较明显,传达的信息比较明确,因此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轻微改变字形或加上相应的图形来增强文字表达的意义。在进行设计时,要保持图形与汉字的融合性。如人们结婚时经常运用的“囍”字,可以在字的“口”字形中,画上简单的喜鹊图案,让“囍”增加了喜悦感和祝福意义。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颜色的方式加强文字的表现力,如“青花瓷”,可以将三个字设计有弧度,使它像是包裹在瓷器上,然后给字涂上青色,最后可以在三个字上描绘一些花纹,最终使它表现出青花瓷的形状和韵味。

四、图形汉字的设计应用

图形汉字是现今主要的宣传推广方式之一,将汉字图形化以加强视觉冲击和宣传效果。现在人们逐渐加深和增多对图形汉字的运用。如北京奥运会时期对“京”字的运用。其中北京国际拍卖会的标志就是典型的图形汉字,设计人员将拍卖会的“拍”字结合拍卖会中的常见的锤子,使整个字传神的表达了拍卖会的特点。另外在一些舞蹈表演会上,宣传画册将舞蹈的“舞”字与人体形态结合起来,使之具有具有舞蹈的韵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字作为人们用于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在宣传和推广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而将文字和图形结合起来,更加具有视觉效果和延伸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图形汉字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并且能够增强文字的表达意义,使之加强宣传作用和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傅小龙,赵源,石晶.汉字字体设计中图形化意味的营造[J].美术大观,2012,11:136.

[2]王擒龙.字体设计中的图形化设计研究——以汉字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3,09:110.

[3]王敏.浅析汉字中的图形设计运用[J].成功(教育),2010,02:274.

[4]洪雄珺婕.浅析汉字图形化在标志造型设计中的手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9:152-153.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时代;汉字设计

当信息时代全球趋于一体化,地区的隔阂被打破,东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以致失去了中国设计应有的民族面貌。汉字是中国特有的信息交流的语言符号,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的精神。汉字的造型和构成是又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 ,其发展和延续凝聚了中华民族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模式和文化理念。然而,在多媒体时代,汉字设计却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新问题。

一、汉字设计的现状

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种汉字输入法代替了优雅的书写方式,汉字之美在人们心里逐渐式微了。在这个“无书写”时代,汉字设计水平的提高跟推动汉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目前在文字的应用层面上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字的“字母化”。比如我们时常用“看报ing”代替“正在看报”,用“PF”表示“佩服”。这类词构成的网络字典,已经有八九千条了,用这些符号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实际上,在设计的诸多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在中文网页中,常常会用“SEARCH”的图标来表示搜索引擎、 用“MORE”表示点击了解详情的等等。像汉字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在今天的设计潮流中为何不占主流呢?如何通过汉字设计让年轻一代更加热爱汉字,已是我们设计师的职责。

如今许多青年设计师在汉字设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依赖电脑软件,离开电脑似乎就无法进行汉字设计了。他们一般都用电脑软件生成某种字体,再稍加调整就成了所谓的新字体。但其基本形态并无大异,也就是说字的骨架没有变化。我认为对文字美的理解主要靠修养,要根据文字传达内容来决定字体的形态。在做汉字设计时须挖掘它自身的美,而大多数设计师只会将电脑字库里的字改来改去,如今对传统书法有研究的设计师寥寥无几,他们已经无法理解汉字之美。只有通过设计教学更多的锻炼学生的手写能力,更多的好字体才可能被创造出来。

二、如何改善汉字设计的文化生态

中国汉字设计要想走出尴尬,推广汉字文化迫在眉睫。如果年轻人不喜欢汉字,那汉字做得再漂亮又有何意义?如果能让汉字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以汉字为主题设计T恤衫、手表、海报,汉字就可能会成为一种时髦文化。创意最能调动人们的兴趣,所以在做汉字设计时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创意。归纳起来,提高汉字的影响力有两个方向,一条路线是做汉字设计研究,另一条路线是推动汉字文化。如果汉字能够让外国人接受并喜欢,就一定能受到中国的年轻人的推崇。在美国掀起的汉字热潮就是充分的体现。原先他做《天书》是将汉字打乱,后来他在媒体上说他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建立文化之间的障碍,但近些年他改变创作思路,他试图以汉字作为寻求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在外国人眼里,汉字书法可能就像鬼画符一样难以理解,所以要想让他们喜欢汉字并不容易。又是怎样做到的呢?他先设计字体,然后建立一套系统,只要美国人报出自己的英文名字,系统就会蹦出相应的汉字。因此,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于推动汉字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积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从事设计工作的我们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修养,让抽象的汉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更大的魅力。

三、发现汉字之美

汉字的结构体现了一种精致的抽象美,其点线面的完美组合、偏旁部首的和谐比例,都是严谨而极富美感的。汉字的节奏与韵律、主次与疏密、均衡与对称、阴阳与刚柔、虚实与动静等表现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这些表现形式都是我们设计过程中所追求的形式美准则。

中国传统艺术一向是以形写意、以意传情,汉字也不例外。由于几千年来文化积淀,汉字对中国人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字符号,而且在文字来源之中还包含着一种对万物的认识过程。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及道德标准都放在了这个个的方块字里。这也使得汉字既可以从自身的形态来表达意象,又可以从含义上来传达意象。这种丰富的意象美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形式的多变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无数可能性和切入点。从形式上看,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的物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从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木简、帛书、石刻等物质形式,到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黑体、宋体等表现形式;每一种演变都代表一个时代的进步,每一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美感与力量,凝聚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汉字创意设计既是一种艺术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中国当代设计大师的杰作中寻找创意灵感,开拓创新之路。像靳埭强、陈幼坚、吕敬人、陈绍华等这样的设计大师的汉字创意作品就让人感觉别开生面。他们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闪光的契合点。他们的设计作品从视觉感受到艺术效果,都始终体现了汉字设计的“秩序之美”,其设计理念带给我们一种文字和形式之外的享受与满足。设计与绘画的理性与感性在这里交融,既体现了各自的相对性,又体现了互补的同一性;强调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智性的整理和整体的把握,突破严谨的笔画束缚,挖掘文字的深刻内涵,强调形态要素的重构。所以成功的汉字创意设计来自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设计观念的创新,其难度往往体现于艺术感觉与理性思维的高度统一。

汉字虽不像拉丁字母一样是世界普及的文字,但是汉字字符本身却代表一重或多重含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将汉字直接用于标志设计显然行不通,这样只能使我们的作品显得庸俗而老套。但是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和构成法后,我们把汉字精辟的总结物象特征的方法运用到平面图形设计中,却未尝不可。例如,1992年国际拍卖会标志,主体为一“拍”字,别出心裁的是, “拍”字的撇被替换为一精致小槌,小槌是拍卖会最典型的形象,由此体现出拍卖会的本质。且艺术化的“拍”字被置于略带开口的圆形之中,小槌在开口处超然其外,紧凑而不拘谨,潇洒自如,由此形成汉字与纹饰、图形的完美结合。又如中国邮政的标志,来自于“中”字的古形“中”。其意义指一面有长穗的旌旗随风飘动。邮政的标志将它赋予了新的涵义,一方面保持“中”字的古意,象征中国邮政旗帜性的作用,在公众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将“中” 字变形,像双手托起一封信件交给收件人的形象,寓意中国邮政以服务为本,快捷、安全、礼貌。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加入逻辑思维,既挖掘成语、谚语、俗语等的艺术元素,扩展文化内涵,又要多角度地寻求它的形式美。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新技术的出现,都意味着对汉字形式、风格、审美、等诸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做出不断的努力,才能使汉字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是读的语言,还是看的艺术。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汉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同时我们也要从世界的角度加以考虑,把汉字的潜力发掘出来,走出代表我们中国民族化特色的设计之路,让世界感受到汉文化的魅力和汉字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6

关键词:汉字展示;视觉序列;视觉序列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视觉序列,指的是人们在用眼睛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其中还涉及人们在这个视觉观察过程中的方向和路线。所以视觉序列在某一方面还可以称之为视觉方向和视觉路线。

汉字的视觉序列的脉络,清晰的呈现,“单行的从上到下、整篇的从右到左”。而对于文字展示,这条基本原则的遵循,只是文字展示的一个方面;在对这条原则的把握的同时,视觉序列的设计才是后来精心布局、展示才智的地方。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运用,文字展示形成了大量的形态各异的形式。汉字展示的视觉序列包括着文字、图形这些要素,它们的各种变化和组合,构成画面的表现语汇。以下是对此进行的分类,通过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以往没有关注的方面。

一、汉字展示的视觉序列的设计

1.竖

这类是基本视觉序列的运用。我们看到,竖行的文字布局在版面的各个位置,初期都是安排在版面的右上方,后来就与图片组合,扩散到各个最适合的位置。很显见经过了设计构思后的文字,它们的存在就不是不经意的偶尔为之了。在这些版画图片中,也借鉴了各种绘画形式的文字布局方式――壁画的榜题、国画中的题款。这些简短的话语一般都是对图片的简洁注释,起到点名主旨的作用。对联形式也是属于竖的视觉序列的这类,它们的是两行竖的视觉序列的组合,对偶句分置图两侧,对图片进行简单的情节描绘或评述,而图右上方略小的文字是对图的说明,是处在最后在视觉序列位置。

不过图1的汉字也不是就简单的放置,我们的视觉首先在对图片进行认识之后,就会注意到句首放大的两字,然后才是下面的错开的两行文字注释。这样的视觉序列的产生,很显然是文字大小和位置的变化的缘故。

2.横

单行的从右向左横的视觉序列,是宋朝才出现的。与宋同时期的金承安年间的独幅版画《义勇武安王位》和《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是运用横的视觉序列早期的作品。以后大量的此类视觉序列出现,与图文的结合中,无论是版面中有几幅图片或是图片呈现不同的外轮廓,它们一般都是醒目清晰的处于图的上方。横的视觉序列不是简单的出现的,它们很多时候以横批形式和对联同时出现,这样的运用对小说戏剧场景的描绘中十分出彩。大量使用,体现了这类形式的价值所在。

3.左图右文

这种形式我们从字面就可以得知图文的排布位置。再详尽的文字描述总有不够明了的地方,对于礼仪制度、农业、医药、天文类就更需要有具体的图片来标识来避免谬误的出现及不必要的困扰与损失。有些特意在描述中用大字体标示关键文字,这种在紧急时查找是十分便捷的。在文字的视觉序列上这样一种文字、粗细改变视觉序列的做法,在后来十分普遍。在文学方面的诗歌配图,图文两方面的视觉序列没有先后之分,先后的欣赏都是对诗歌的意境的升华。

4.右图左文

是与上一类的相反。图中往往对于所描绘的事物要进行标识,所以在视觉序列的顺序中又会多上一重。因为它是图的标注信息,对于并列信息而言,先看哪图还之先看文字无关紧要。

在视觉序列上,图片在先,讲述内容主题,然后是反白突出的文字,把关键文字的视觉序列提前了一步,而后再是正常的文字。在文字展示上面的作用与放大字体是一样的。

5.上图下文

上图下文形式在早期的佛教经文的版画中就出现了,通常图片下面是排列的整段的经文,而图的两侧或是一侧会题有菩萨受持供养的文字,在以后的传记小说等也喜欢这样的形式,在视觉序列上图片占据首要的位置。而到后来逐渐出现的书籍扉页中,上图下文的形式更为多见,文字展示的形式因内容而多变,不过书名总是最先看到的。

6.上文下图

这样的形式相对上一类就简单的多,不作扉页出现。各色形式图片之上的文字,都是采用的基本的视觉序列形式,没有突出视觉序列的形式。对图文外框进行的各色形式的装饰,仅在突出图或文的单方面;对文字视觉序列而言,本身没有改变。

7.“上中下”三栏式

上中下三栏式的布局,让视觉序列的变化更多。图片可以安排任何位置,不同栏的文字的视觉序列的变化,使得整体上的视觉序列的更加繁复。

图片是按照图片在上中下的顺序而排列的,一般在整版某一位置安排一张图片,但是如果是两个位置都安排有图片的,总是有文字间隔开来的,或是文字在同一栏中。三栏式的安排是宋版书起始的,日用书、举子场屋书和通俗小说之类的书中,特别常见。这种形式的普及化、大众化可见一斑。这类的扉页视觉序列和上图下文式相近,书页中的视觉序列就迥然不同了。比较常见的说唱话本,图片被安排在上、下栏中间,图上标图目来告知图中场景;三栏都有文字,上下两栏是戏曲选段,而中间较狭的一栏刊有谜语、时调、酒令等之类的别的内容。戏曲内容的文字也是用不同的大小的字体,曲牌还用长框围起,在整版上文字疏密相间,视觉序列随唱词而走。

8.“左中右”三栏式

这三栏式最早是在卷轴装帧中就有了,这是一般都是卷首有图,在后来的经折装中用的也很多。在后来,册页的普通的文字展示中运用就很少了。这类的视觉序列简单清晰,图片处于中间,左右文字,无须多作解释。

9.文绕图

这类图例中的图片,无论放在哪一位置,或是有数张图片,或是分为几栏,始终是同一内容的文字围绕图片,所以视觉序列相对简单。而其余的图例是以不同的文字内容围绕图片,在视觉序列上就有相应的变化。图2这张扉页,属于文绕图的半包围结构,左侧的书名是文字视觉序列之首,而后是图上方的“双峰堂余文台梓行”,图下右方大面积的文字是书中内容目录,左方小字处于视觉序列最弱的位置是一段书铺的广告文字。图3右首书名处于视觉序列的第一位,而后是章节名称,图上首的两栏大字“圣贤遗像”之后,才是下面小字释文,再是左侧的释文,版面上看来很杂,通过分析还是能够分清视觉序列的。

10.图绕文

图版4这样的形式极少。文字按照基本视觉序列被设计包围在图片中,生动活泼。

11.方格

这类的形式是整体把图文各安排到不同的方格中,视觉序列按照格子的纵向而看。此外,有的在图上方有一横项视觉序列的图目,而有的又是在右边有两行释文,也是安排在于整体不同面积的方格中。

这十一类汉字展示方式,它们在原有的基本视觉序列基础上,经过与图文位置变化、字体大小粗细的变异、阴文阳文的对比,以及纹样的装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 视觉序列。视觉具有自动寻找视觉平衡的能力,在人们认读画面时表现为自动在视觉习惯上遵循从重到轻,从大到小的顺序。而信息的主次关系也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信息的探求遵循由主及次的原则,表现在视觉序列上就是观察者凭着自己对信息的重要性的理解,按照由强及弱的顺序去寻求答案。由于纸张及印刷技术的缘故,在文字展示上面造成很多装饰线条,这些线条不仅起着装饰画面的效果,也分割画面改变着视觉序列。它把各种庞杂的设计信息要素分割成若干单元,通过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视觉的停顿作用,保证了视觉运动的平稳性和流畅性。

在这里,这不仅是汉字展示的艺术,更是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艺术。

二、近代以来视觉序列发展中的思考

1.解放前的视觉序列情况及思考

之后,中国的近代史开始,大规模的对外商务贸易活动从沿海逐渐遍布全国,与此同时,西方视觉序列的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与中国文字系统完全不同的视觉序列与汉字同时出现的时候,往往在视觉序列上面是十分怪异的。主办地为近现代政治和经济大都会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典范。在它的版面上,我们看到的视觉序列的问题十分突出的。这时期的报刊书籍汉文的视觉序列,还是我们汉字的基本的单行的从上到下、横列的从右向左,报刊文字所给出的信息一样十分清晰明了。但是涉及到英文的时候,因为,英文的视觉序列是从横行左向右的,视觉序列的情况就会十分复杂。在“回力”系列广告中,“回力球鞋”、“回力汽车胎”的中文是从右向左的,而到了英文,又是从左向右的视觉序列,产生的是一对相反的视觉序列。在当时的中英文同时出现时,则还有另一种情况。在船务公司的广告中,它们用的汉字的视觉序列,但是英文没有办法如同中文一般竖向排列,所以他们把英文顺时针九十度旋转,这样在文字编排时,是顺了汉字的视觉序列,但是在阅读英文时,却要翻转报纸,造成了阅读的障碍。

中英文不同视觉序列的情况下导致的矛盾,没有找到统一的方法。庆幸的是,翻阅当时的报刊,需要安排英文内容的不多,不似现在那么“崇洋”,为追求所谓现代感的设计,把拼音也硬充成英文。

2.解放后至今的视觉序列情况

在1955年11月发出《关于书籍、杂志使用字体的原则规定》和《关于汉文书籍、杂志横排的原则规定》,彻底改变了我国的视觉序列,把竖行的从上到下、横列的从右到左的视觉序列推进于历史中。

从现在看来,这中西两种相悖的视觉序列有着各自的优势。古代汉文的视觉序列对于左手握书右手执笔的方式,是极其吻合的。卷于手中的书籍对于竖行的文字的干扰是不大的,但是如果是横行的话,文字就有断行缺失了。另有西方心理学者研究,竖行文字的排列和眼皮上下开合的情况也许有关,如果这样的话,它是更符合我们眼睛生理机制的。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西文的视觉序列,就符合国际惯例,更方便于和世界沟通。

而在地域上,导致了大陆、香港和台湾不同的视觉序列的使用情况。公函。作为一种处理政务的重要文书,在大陆,尤其是在台湾和香港的行政机关中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和较高的利用率。大陆公函只有从左至右横向视觉序列一种方式。台湾公函大多数是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竖向排列。而香港的公函有两种方式:一般公函多用横式视觉序列。而文言公函和传统酬酢书函,大多仍用竖式视觉序列。不仅公函如此。日常人们的生活中的视觉序列一样混乱,特别在台湾。走在台湾的街头,会被横横竖竖不同的霓虹灯晃花眼睛,看书刊杂志,也会看到在同一版上,视觉序列在横竖间不停切换。

对于能否很好的使用中西两种视觉序列来展示我们的汉字,现在我们仍是经常遭遇的尴尬。特别是当年《美术观察》的版面进行设计变革时,引起的视觉序列问题,使得整个设计学术界都关注到此。零四年第一期出来以后,来自各方面的口诛笔伐扑面而来。除了文字大小、版面布置之外,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文字视觉序列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评论对此都相当尖锐。在一期杂志上,对视觉序列设计者作了重大的调整,把文字做成跨页的横栏;甚至是把文字转九十度排列,而同页上图片却是正常的视觉安排。设计者说“制造阅读障碍”,为的是“提高阅读兴趣,至少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还质问。为什么不能改变阅读习惯”。应该说,突破定势的设计思维,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须知不同艺术创作的是,设计是以大众未接受对象的公共实用艺术,它的功能合理性是占据首要位置的。跨页的大长行,对于近距离阅读的杂志是不相适宜的,文字的行栏越长它需要的阅读距离就越远,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远距离阅读的书刊。以往把通栏变为,两栏或是三栏为的就是减轻阅读时的视觉疲劳。这样的视觉序列至少不用麻烦把杂志颠来倒去,图文九十度布局的那几版,更是让人觉得是“视觉骚乱”。多数读者认为,作为一种专业性的重点学术期刊,以开拓和研究性的态度,把探索设计和阅读方式交给了设计师和读者,相当大胆也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说是为了设计的“秩序美”,而破坏了视觉序列的流畅性和阅读的愉悦性,有欠考虑了。设计的创造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给我们的边界就是“可变”与“不可变”。在这里我们不可变的就是人们特定的、合理的视觉序列习惯。

文字的视觉序列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从原则上讲,很简单,就是符合实际的需要来运用,而这一点是很难做好的。我们实践探索的是需要用“不可变”来把握“可变”,再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视觉序列就有着眼点了。那些必须体现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的地方,譬如老街改造、老字号的保护等等。就必须用我们古代汉文的视觉序列,这是汉文化的一种回归的。而其余的就大可按照西文的视觉序列来布,甚至在一些新锐的事物上面,风格样式怪异独特也不是什么不可以。只要这时视觉序列符合它实际的需要,突破就是获得新生命力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