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捕蛇者说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捕蛇者说翻译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1

综观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考查题,所选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课内外兼而有之。即便是比较阅读,也是课内课外兼顾的比较阅读,其考查内容涉及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断句、特殊句式、文言翻译、原文填空、文章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含开放性试题,主要由客观向主观表述题发展,近年来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创新题应运而生。要想在短短的中考总复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复习备考策略尤为重要,下面简要谈几点复习备考策略。

【方法导航】

一、立足教材,归纳梳理,夯实基础

无论阅读材料来自于课内还是课外,读懂一段文言文所需的知识都跟课内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因此复习时要立足于教材,以课内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归纳,积累文言知识,形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文言实词的积累

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上面,其中考题中要求解释的实词多数又是书下的注释,因此应熟记书下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

1.一词多义。这是文言文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家应对七~九年级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结合语境去判断它的含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很突出。如《桃花源记》中的“舍”“志”“寻”,《捕蛇者说》中的“毒”“悲”“已”等。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类词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且临时作为另一类词来使用的一种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不仅是文言文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根据语境推断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为有效的一把钥匙。常见的活用情况:(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衣素衣而出(穿着)(《杨布打狗》);(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出师表》);(3)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马)(《三峡》);(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出师表》);(5)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6)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使……受苦;劳,使……劳累)(《孟子・告天下》);(7)意动用法,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觉得少;轻,觉得轻)(《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3.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不仅是理解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命题者的关注点。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出师表》);(2)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隆中对》)。

4.通假字。初中三年的文言文中通假字有几十个,应当熟记,并且要掌握通假字读音规律。如甲字通乙字,则读乙音。比如“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见”通“现”,读作“xiàn”,并且还要有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是否是通假字的能力。

(二)文言虚词的积累

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重点虚词有:之、而、以、于、则、乎、虽、焉、因、其、然、且、为、者等等。如:(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于”在这里是一个连词,可以解释为“对,对…来说”)(《说苑・敬慎》);(2)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土(因为……就……)(《韩诗外传》);(3)夫君子之行(主谓之间的“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诫子书》);(4)险躁则不能冶性(就)(《诫子书》)。

此外,“而”字在古文中出现几率很高,也是应重点掌握的虚词。(1)表并列。如: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表转折。如:而乡邻之生日(《捕蛇者说》)。(3)表承接。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4)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时,表示偏正关系)。如: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5)表因果。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6)表递进。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三)文言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它们和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要着重复习。

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为“……者……也”,有的在主谓之用“即”“乃”“则”等词表示判断。如: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2.被动句。古汉语多用“为……所……”,“于”“被”等表示,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v室铭》)。(4)介宾短语后置。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省略句。文言文省略比较多,例如:(蛇)触草木,(草和树)尽死;以啮人,无(能够)御之者。(《捕蛇者说》)。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

(四)文言文名句的积累

积累文言名句不仅是完成默写类试题的需要,也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对于教材中那些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语句,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背诵,还要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尽量不在这上面丢分。

(五)文化常识

这些内容不一定直接考查,但是在文言文阅读中会以不同形式出现,比如古代礼俗名目、人物典故、名号称谓、历法时节、历史地理、官职科举等,因此复习时需注意积累。

二、强化积累,重视翻译,掌握规律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等,找出要点,总结规律,要逐篇过关,并形成运用能力。

1.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大部分考生失分多的地方。如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评分说明中有:如“躬、于、闻、达、于”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这说明中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评分要求很严格,不仅仅要求准确、通顺,尽量做到语句优美,符合原文风格,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还特别强调落实到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上,可以说是所有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文言文翻译可以采取“留”“换”“补”“增”“删”“调”“扩”等方法,把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另外对三类特殊句子要重点强化记忆:(1)课文注释里整句翻译的句子。这类句子很容易成为命题的内容,复习时应该注意。(2)本身有特点的句子。如: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变化的句子;文中的名言警句;含有特殊实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3)特殊句式的句子。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2.妙用诵读,培养理解和感悟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功夫到位了,默写、断句、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理解和感悟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应养成反复诵读课文的习惯。

三、遵循规律,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考试大纲》规定,要有计划地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遵循我们自身的认知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先事例后归纳等。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提高翻译能力,培养理解和感悟能力之后,还要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短小、浅显的课外文言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求灵活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对于课外文言文应该按照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进行模拟训练。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内容的理解;开放性试题。对课外选文中的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或是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对课外文言文的内容,要能按要求进行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真积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从课内积累、延伸、迁移、反复训练中得来的。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阅读,我们都应当学会通过文中的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学会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至于文言文比较阅读,对同学们来讲有一定难度,建议同学们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四个关键点:一是正确解读材料,尤其是相关的课外材料(一定要借助注释读懂);二是认真审题,按题干要求逐一比较作答;三是要确定两文的内在联系,明确两文的异同点;四是积累相关知识。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2

(1)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3)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2)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4)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

(5)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一词多义】

(1)策:A.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

B.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

C.策勋十二转(记载)(《木兰诗》)

(2)食:A.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

B.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喂养)

C.主人日再食(提供伙食)(《送东阳马生序》)

(3)其:A.其真无马耶(“岂”,难道,表反诘)

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

C.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D.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助词,不译)(《捕蛇者说》)

E.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岳阳楼记》)

F.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它的)(《岳阳楼记》)

G.常蹲其身(自己的)(《童趣》/《幼时记趣》)

H.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的,与数词连用)(《口技》)

I.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捕蛇者说》)

J.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那个)(《捕蛇者说》)

(4)意: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醉翁亭记》)

C.目似瞑,意暇甚(神情 )(《狼》)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内容 )(《伤仲永》)

E.宾客意少舒(心情)(《口技》)

(5)道:A.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B.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陈涉世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今异义】

(1)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2)执策而临之(古义: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

【重要句式】

马之千里者(千里马,定语后置)

【重要词语】

(1)故虽有名马(所以)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仆役)

(3)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重要句子】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使它的才能充分发挥,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呜呼,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文法提示】

(1)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2)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伯乐: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中考链接】

(2012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题。(12分,30题4分每小题2分,其他每题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文略)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能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 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3

一、作为实词

所谓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且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

古代汉语中,“而”作为实词使用,一般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翻译为“你”“你的”。比如:

《聊斋志异・促织》中,成的妻子这样责骂他的儿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句话“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也是这种用法。

当然,“而”作代词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这”“这样”。在《孔雀东南飞》中,面对焦仲卿的质责,刘兰芝无奈地说:“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二、作为虚词

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即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作虚词使用时一般只做连词。连词,即起连接作用的词。它连接短语或者句子,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连词“而”表示什么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关于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判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既无先后顺序,也无轻重主次之分,二者地位相当,可以前后互换位置。

像“黑质而白章”改为“白章而黑质”、“蟹六跪而二螯”改为“蟹二螯而六跪”,意思表达仍然一样。

2.表示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侍坐》)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这种用法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往往都是动词,一个动作在前,一个动作在后,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产生。此时“而”作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而”表递进关系往往是指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中,后一个成分比前一个成分意思上更近一层,更深一步。二者之间意义上逐步加重。

比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相较于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对于自己的言行每日反省”这样的品行修养对君子来说则更为重要。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转折关系非常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意思上发生了突转。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辙《六国论》)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假设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而”连接的前一个成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成分虚拟一种结果。例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也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存在因果关系,前一个成分为因,后一个成分为果。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用来”“目的是”。“而”表目的关系,即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前一个是途径、是方法、是手段,后一个成分是期望获得的结果――最终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8.表示修饰关系

译为“着”“地”。修饰关系一般有三种:定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代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补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而”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是指第三种修饰关系,即其连接的前一个成分作状语修饰后一个动词性谓语成分。比如:

①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除了作连词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而”还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短语使用。具体说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而后,可以翻译:为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4.既而,可以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4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 注入 新的 活力

我校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县,文言文始终是困扰藏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一大障碍,但文言文是必须要学习的,因为当前的现代文是在文言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从中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掌握不了古人语言中"魂"的东西,就不能学好现代文。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和"三贴近"原则,为了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针对藏族学生的实际,我结合这些年来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教学中精心设疑,恰当诱导,把立足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与学相结合,这样既加强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里,就文言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表现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例《蜀道难》,通过诵读,能够疏通文意,体悟到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诵读《祭十二郎文》,文中的悲郁之情便了然于胸;读《六国论》,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便清晰可见;读《齐人有一妻一妾》,品味其中的语言"骄其妻妾""施施从外来",齐人的形象"活"了。当然,教师必须对文言文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掌握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从而体会文言文无穷的魅力。

二、培养记写、查阅、翻译的能力

首先是"记写",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这样做,既疏通了文意,又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复习。

其次是"查阅",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工具书,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相关的文学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疏理、归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再次是"翻译",我所教的藏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可通过指导他们借助相关工具书、文章注释翻译课文。对翻译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口译;对翻译能力差的学生,要求他们笔译。通过翻译,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那些翻译有困难的学生,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三、比较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对词义、读音不同的字,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入朝见威王"的"朝"(读cháo;当"朝廷"讲)、"朝服衣冠"的"朝"(读zhāo,当"早晨"讲),通过比较,便于理解词义,读准字音。

对古今异议词,如《赤壁之战》中"诸人各顾妻子"的"妻子",这里,"妻子"是两个名词,"妻子儿女"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妻子"则专指妻子,通过比较,便于学生掌握"妻子"的古今含义。

换词比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中的"卷"、"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通过对比,"卷"体现了风势之猛,"飞"道出了风吹茅草的快,"洒"写出了茅草散落之广。体现了作者用词之精巧,如改用其它词语就索然无味了。

四、温故知新

很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在讲新课时,我总是引导学生联系文言文教学中已学过的旧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把知识连贯起来,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学生掌握得越多,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我讲到《鸿门宴》中的"默然"、《石钟山记》中的"森然"、《促织》中的"猝然"时,联系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庖丁解牛》中的"怵然"等进行综合列表。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又如,我讲到《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时,让学生温习了《曹刿论战》中的"可以一战"、《捕蛇者说》中的"可以已大风"时,使学生明确"可以"是两个词,其中的"可"相当于能愿动词"能够","以"相当于介词"把、拿、用、凭"等,和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截然不同。而且学习文言文句式,也可采取这种比较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当然,课后的巩固也十分重要,可布置学生做一定量的配套练习来进行复习;也可以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训练,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温故知新",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感性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实在,因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有兴趣。

五、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给上好文言文课注入了活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通过声色影画面,能够拓宽想象空间;通过音乐品味,可以美化内容意境,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5

首先,明确文言知识点。要认真关注每课的异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用实词、常用虚词、文言修辞、文言句式、文体知识等知识点,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夯实文言基础。

其次,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借助注释学文言。阅读文言文时,要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以及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还要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也要学会质疑,对翻译或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要学会使用工具书、网络等加以解决,还可请教老师和同学。古诗文学习中,诵读背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张大嘴,放出声,用好脑,动起手。

再次,培养知人论世的阅读态度。本单元均为文言文,令我们“结识”了历史上一部分杰出人物:有受宫刑之辱却依然认真撰写《史记》的司马迁,他笔下的陈涉熠熠闪光;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他用奇思妙笔描绘出“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有因主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的柳宗元,他怀揣忧国怜民之心,执笔反映当时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推行善政,实现“轻徭薄赋”;有年少时就刻苦读书,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范仲淹,他为官时关心人民疾苦,被贬后还借写《岳阳楼记》之机,称赞好友滕子京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还有作为“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他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借《醉翁亭记》倾吐心系百姓、愿意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捕蛇者说翻译范文6

一、 “之”作代词用,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之:代“他”。

3.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之:代“这”。

4. 代事。

如: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之:代“晏子使楚”这件事。

5. 代物。

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之:代屡。

6. 代军队。

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之:代齐军。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般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 “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 “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陋”提前到了动词前。

5. 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 ① 妻之 ② 市,其子随之 ③ 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④ ,妻止之 ⑤ 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⑥ 教。今子欺之 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