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1
一、古代的“车”以及它的变形器物“辇”和“舆”
中国上古时代的“车”有“兵车”与“乘车”之分,据《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记载齐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通过这段话可知,齐桓公曾三次参与“兵车之会”,六次参与“乘车之会”,而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中国上古时代的“车”经常用来作战,兵车驰骋沙场,乘车为官员贵族提供出行之便。
后来由于骑兵的出现,“兵车”才退出了战场,于是除了运送货物之外,“乘车”供贵人乘坐的功能逐渐加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国人在不断地改变着车的结构与功能,先是令其专门用于宫廷,弃马用人来挽车而行,人力扶持,前呼后拥,号称为“辇”;之后,达官贵人竞相效仿,后来竟然弃轮改用人抬而行,借以抬高乘坐者的身份,号称为“舆”。
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出舆入辇”,它的意思是出行与归来都要乘坐“舆”或者“辇”,可见“舆”和“辇”在这个成语中都是表示交通工具的意思。“舆”和“辇”都是由车演变来的,其实它们并没有严格的区别界限,只是早期的“辇”还有轮轴,而称作“舆”的交通工具已经彻底抛弃了轮轴。也就是说,“辇”还可以“扶”(扶辇下除),而“舆”就必须用肩来抬了。
这些都是咱们国人的发明,在“车”脱离作战功用以后,中国人看中的已经不是“车”的速度,有“轮”有“马”跑得快,而是“车”的气势,有“轩”有“辕”才威风。“辇”和“舆”的使用乃显示皇权的身份,后来发展到“官轿”“舆驾”那就更是一路顺风了。真可谓先秦将十兵车之会,汉唐皇族出舆入辇,明清以降官轿盛行,车的权力色彩日益抬升。
本文就来谈谈汉字中“车、辇、舆”这三个字的字形字义演变过程,先来谈“车”字。
二、“车”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先来看“车”字的古文字字形:
“车”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第一个字形含有两个车轮、一个横向的轮轴、车轮两端的轮轴上有防止车轮滑脱的辖(车轭)、两轮之间的竖线条代表车舆(车箱)、前端有车辕,这是一个完整的车形。第二个字形有所省略,只画了两个车轮、一个横向的轮轴以及车轮两端轮轴上的辖。第三个字形在第二个字形的基础上又突出了车箱(两轮之间的一个方形范围)的形象轮廓。金文字形的方向旋转了90度,并且强调了车箱(两轮之间类似于车轮的一个圆形范围)和车辕部位(增加了两个拉车的人形)的特征。而小篆的字形则进一步简化,只保留了一个车轮及其相P的设施。今文字的“车”(繁体)字是由小篆字形楷化而成的,至于简化字的“车”已经破坏了构字的理据,不再像一辆车了。
“车”的本义是一种在陆地行驶的有轮子的交通工具,人类发明制造了车,延伸强化了腿脚的功能,使人类能够快速至远而不疲惫,运载重物而不艰辛,驱车作战而易于制胜。《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许慎将“车”解为“舆轮之总名”,并说它是象形字,这是不错的,然而说“夏后时奚仲所造”,这里的“造”当为“创造”的意思,说“车”是华夏祖先发明创造的,另有传说是夏后时奚仲所造,或云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但这些传说终归于史无据,难以在正史中找到可信的记载。
三、“车”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车”的本义是陆地行驶的有轮子的交通工具,是古代最常用而便捷的交通工具。据《考工记・舆人》载:“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b,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这一段话对上古时代的“车”的种类(大车、柏车、羊车、田车、兵车、乘车)、形制(两辕、一b/驾牛、驾马)、功用(平地任载车、山车、善车、小车)等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
“车”这种交通工具历代都在使用,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又如唐・白居易《卖炭翁》所云:“晓驾炭车辗冰辙。”由于古代的“车”多为两轮车,故将“两”字添加一个“车”字旁,造出一个新字“辆”用作称呼“车”的量词。
古代的车经常用来作战,故又引申为特指战车、兵车的意思,例如《史记・陈涉世家》所载:“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又如唐・杜甫《兵车行》所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两例中的“车”都是指的战车或兵车。
后来又将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不一定属于交通工具)也都叫做“车”,例如:水车、纺车、风车、车床等。
再进一步引申,可以将利用轮轴旋转做的功也叫做“车”,这就是动词意义的“车”了,例如:“用水车车水”,“用车床车零件”等,这两例中的第二个“车”字就都是用作动词的“车”。
另外,古人还将牙床也叫做“车”,例如:有个成语叫“辅车相依”,它的意思是说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借以比喻事物互相依存。《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除此之外,“车”有时还可以被借用作量词,作为计算一辆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根据上面对“车”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车”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车”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车”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最多的文化含义是作为交通工具的“车”,大致有三类情形:
其一是指作战的车,例如:有个成语叫“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会盟,齐国都带有军队,史称“兵车之会”。这个成语出自《梁传・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还有个成语叫“车无退表”,“表”是标志的意思。意思是兵车没有后退的标志(相当于今天说“这辆车没有倒挡”),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其二是指民用的车,例如:成语“杯水车薪”的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源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而“闭门造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语本出自宋・朱熹《四书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还有个成语叫“安步当车”,它的意思是安详地不慌不忙地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语本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其三是与“马”对举的车,例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源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有个成语叫“车殆马烦”,语本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殆”通“怠”,是疲乏的意思;“烦”是烦躁的意思,形容旅途劳顿。还有个成语叫“宝马香车”,意思是名贵的马,华丽的车,特指考究的车骑,语本出自唐・沈缙凇渡纤热侦痨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谈过了“车”,接着来谈“辇”(读作niǎn),有个成语叫“扶辇下除”,何谓“扶辇下除”?古文常常“阶除”连用,“除”就是台阶,可知“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辇”走下台阶。“辇”,字从车,可见其与车同类,“车”如何下得了台阶?若以马拉车,可要人仰马翻的,可见此“辇”即便是车,也不是马拉的车。那么“辇”究为何物?这就需要考察“辇”字的形义源流了。
五、“辇”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先来看“辇”字的古文字字形:
“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为合体会意字,从二人从车会意,象二人挽车之形,意思是用人力拉动的车。小篆的构字原理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将两个人形写作两个“夫”字,位于字形的上部,下部为车,从二夫从车会意。
从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来看,“辇”最初应该是有两轮的,只是不用马来拉,而用人来“扶”,(挽车);而从《唐太宗步辇图》的画面形象以及唐代传入日本专供日本王室之用的“葱花辇”图来看,唐代的“辇”是没有轮子的,是用人来抬的,这正是有身份的人的乘舆从“车”向“轿”的过渡。从后来创造的“轿”字的构形来看,从“车”从“乔”,“乔”是高的意思(比如“乔木”就是高大的植物,“乔迁”就是往高贵之处搬迁),可知“轿”就是没有轮子的用人来抬高的“车”。那么“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
既然“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那么“辇”字的造字本义应为人拉的车,《说文・车部》:“辇,挽车也。从车,从夫夫,在车前引之。”《说文》的解释与造字原理一致,故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谓人挽以行之也。”
六、“辇”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辇”的本义为人拉的车,例如《诗・小雅・黍苗》所云:“我任我辇,我任我辇。”又如《左传・襄公十年》所载:“辇重如役。”这两例中的“辇”都是用的本义。
“辇”逐渐成为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人力便车。这种人拉的车都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乘坐的,它应该是轿子的早期形态,故引申为特指国君、帝王、皇后等的乘驾,例如《战国策・赵策》所云:“老妇恃辇而行。”《通典・礼・嘉》称“辇”为“夏氏末代制辇,秦以辇为人君之乘,汉因之”。
又可引申为贵族乘车的动词义,例如唐人杜牧《阿房宫赋》所云:“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根据上面对“辇”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辇”字字义的发展脉络概括如下:
人拉的车――特指国君、帝王、皇后等的乘驾――贵族乘车。
谈过了“车”和“辇”,古代还有一个跟“车”和“辇”功能接近的交通工具,那就是“舆”。“舆”字内含一个部件为“车”,那么“舆”字的本义是否为“车”呢?这也要依据古文字字形来解读。
七、“舆”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先来看“舆”字的古文字字形:
“舆”字的甲骨文为合体会意字,中间一物,四方各有一只手,表示四个人每人一只手或者两个人每人两只手,意谓用四只手共同抬起中间一物;中间的构件,依据甲骨文字形来看像是“”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据此可知“舆”的含义为众人抬一物。另有解释认为中间的构件不是“”,而是“车”,被誉为“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罗雪堂)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认为:“象众手造车之形”。
然而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中间的构件确实不是“车”,只是后来的小篆将其讹变为“车”了。诅楚文(秦国人篆)就已经将“”字的上下斜画讹变为横画了,小篆字形与之一脉相承,后世文字便都一律写作“车”了。但即便是“众手造车”,也有众人将车抬起来之义,因此将“舆”的字形字义解释为“象众人抬物之形”是符合造字原理的。
“舆”的造字本义为众人抬物。《说文・车部》:“舆,车舆也。从车舁声。”由于甲骨文早在殷商末年就已经被黄河泛滥的泥沙所埋没,东汉时代的许慎没有机会全面接触甲骨文字,故《说文》依据小篆字形将其看作是一个形声字,并将其解释为“从车舁声”,这跟“舆”字最初的造字原理不完全相符。其实“舁”就是由四方各有一只手的四个构件隶变而成的今文字,因此“舁”仍然是表意的形旁,而不是所谓“舁声”的声旁,也就是说,“舆”字确实是个会意字。
八、“舆”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舆”的本义为众人抬物,例如《礼记・曾子问》所载:“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途迩故也。”这里的“机”是抬尸之床,这里用指出殡,“舆机”的意思就是把尸体放到“机”上抬着。又如《左传・哀公十五年》所载:“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与五人介,舆j从之。”这段话的大意是:已经吃过饭之后,孔伯姬便亲手操着利戈,走在前面带路去逼迫担任执政大臣的儿子就范。大子蒯聩和五个帮手都身披着皮甲(“介”是皮质的甲衣),用车拉上一只猪,紧随其后。可见,“舆j”的意思就是抬着猪的意思。以上两例中的“舆”,都适用于“众人抬物”的造字本义。
从字形中四只手形符号来看,抬物需要两人、四人或更多的人,因此“舆”字便引申出“众、众多”的意思,例如古代字书《广雅》的解释:“舆,多也。”又如近现代所说的:“舆情不洽”就是众人反映不好的意思,“舆议咸冤”就是众人都认为冤枉的意思,“舆望”就是众人所望,“社会舆论”就是社会中众人之论。
以上为“舆”字字义演变的一个源流,但“舆”字自从在小篆字形中写入了“车”这个部件之后,其字义演变还有另一个源流需要梳理。那就是“舆”可以表示“车箱”的意思。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舆,车舆也”,可见“车舆”不等于车,而是指车中受物 (装载东西)之处,即车箱,例如《潜夫论》所载:“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这里是说弯曲的木材适合做车轮,端直的木材适合做车箱。
后来由“车箱”的意思引申为泛指整辆的车,例如《老子》八十章所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当然也还有另一种解释,例如《一切经音义》认为:“车无轮曰舆”,据清人王筠《说文句读》称:“无轮则人舁之矣”。这里提到“人舁之”,就是用人抬的意思,那么这就又回到“舆”字的第一个字形字义的源头上来了。
用人抬的没有轮子的“车”,已经不是车了,那是轿子,因此“舆”又有轿子的意思,后来在民间使用的时候就叫作“轿子”了,而皇宫贵族还是称作“舆”。例如《世说新语・简傲》所载:“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这里的“肩舆”指的是用肩抬的轿子。另外跟“舆” 有关的词语还有一些,诸如:“彩舆”就是彩绘的或者彩装的轿子,“舆士”就是抬轿子的男人,“舆夫”就是轿夫。
根据上面对“舆”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舆”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九、含有“舆”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舆”字本是众人抬起的意思,跟“车”并无关系,但由于字形的历史错讹,便同“车、车箱”发生了联系,在常用成语中其文化含义大致有四类情形:
其一是表示动词义的“抬起”的意思,例如:“舆死扶伤”这个成语是说抬运死者,扶持伤者,形容死伤之众。
其二是表示形容词义的“众多”的意思,例如:“舆论哗然”这个成语是说众人的言论杂乱,议论纷纷,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其三是表示名词义的“车箱”的意思,例如:有个成语叫“梓匠轮舆”,其中的“梓”和“匠”是两种木工:梓人造器具,匠人主建筑。“轮”和“舆”也是两种木工:轮人是制造车轮的人,舆人是制造车箱的人。用这四个字代指古代造器物造房屋造车辆的木工,进而泛指有手艺的人,比喻有才干的人。还有个成语叫“面缚舆榇”,源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其中的“面缚”的意思是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chèn)”是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之投降仪式的场景。
其四是表示名~义的“整辆车”的意思,例如:“连舆接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明察秋毫,不见舆薪”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意思是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却看不到整整一辆车的柴草,借以比喻为人虽然精明,然而只能看到小节,却看不到大处。
“舆”字源流既明,再来附缀一点相关的信息:
被称为繁体字的正体字中还有两个字与它形体近似,那就是“c”字和“d”字,现已简化为“与”和“兴”,简直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是“舆”字没有简化,故“舆论”不能写成“与论”。“舆”字有抬高的意思,“c”(与)字和“d”(兴)字的本义也有抬高的意思。“d”(兴)字自不必说,“d起”(兴起)、“d盛”(兴盛)、“d旺”(兴旺)不都是往高处发展吗?至于“c”(与)字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连词,还有两个用它来做构件的汉字呢,那就是“e”(位置抬高)和“u”(声望抬高),现在也被简化成“举”和“誉”了。其本是“c”字头,却变成“d”字头,丧失了这两个字原来的理据。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2
[关键词]陋室铭 苔 草 颜色
[中图分类号]1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52-01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脍炙人口,但学生在翻译课文时,这两句有点拗口,问题出在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上。两个动词即“上”与“人”,两个形容词即“绿”和“青”。就这两句话字面意思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困难,难就难在语序如何理顺。要理顺语序就要解决“绿”和“青”的意思。个人以为这两个形容词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做补语,强调结果。译成“苔藓的痕迹长到台阶上,把台阶铺绿了;草色映入门帘里,把屋内也映青了。”第二,做定语,修饰主语。译成“碧绿的苔藓的痕迹长到台阶上,青翠的草色映入门帘里。”两种理解对语句的意思并没有影响,只要能把句子说通顺就可以了。这两句是对偶句,为了对仗的工整,调整语序也是可能的。
对这两句的理解,有些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描写自然环境清幽。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比拟生动。而且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陋室的自然环境,显得别致优雅,宛若“世外桃源”。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比较浅显,对这两句还可以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琢磨描写的对象,“苔痕上阶绿”,描写苔藓长满台阶的情形,乍一看,环境清幽啊。是的,但深一点想呢?苔藓都长满台阶了,这房子该有多破旧啊?这地方肯定是人迹罕至啊!再有,这地方够阴暗潮湿的。看来这主人肯定没有钱,没有势,也没有地位,甚至连朋友也没有。你想啊,有钱有势有地位的老爷员外门前,那还不车水马龙啊,那拜访的人多得把门槛都踩平了,那上面长得了苔藓吗?只有穷困潦倒,举目无亲,令人遗忘的角落里,苔藓才会这么“茂盛”,门口几乎就没什么人进出,这倒给苔藓一个安静睡觉的地方,用不着写什么“苔藓在睡觉,请勿打扰”这类的标语了。
其实唐诗中有不少对“苔藓”的描绘,往往都是表现环境的幽深,人迹罕至。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诗中有“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世人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李自在《长干行》中“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更是写出了由于人多日不行走,路上的青苔越长越厚。又如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中有“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意思是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此句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幽深。再如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中用“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侧面烘托常山道人隐居处不为常人所至,与刘禹锡的陋室倒有几分神似。
再看“草色入帘青”这句,房子周围长的是生机盎然的草,多可爱啊,环境多好啊。现代人看来这样的住所,估计绿化面积人均占有率相当高,那生活档次肯定低不了。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否则《陋室铭》也就不会诞生了。所以这里“草”就值得琢磨了。为什么是“草”而不是“花”呢?古人轻视草,重视花,草长在原上,很轻贱,所以白居易有“离离原上草”,所以刘禹锡自己也写“朱雀桥边野草花”,所以老百姓都是下贱的“草民”。官宦人家,有钱大户院子里不专门种草的,而是种花。有钱人爱花,多贵的花也舍得买,所以白居易又写“一束深色花,十户中人税”。房子周围长满了草,肯定是野草,这房子一定地段偏僻,主人肯定清贫。从描写的这两处景物的深度玩味,我们不难看出刘禹锡生活清贫,居所简陋至极,无权无势,很是落魄。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词方法;探究
一、在读中领悟
语感是学生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语言大师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说,“读中自悟”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读通原文为主,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读反复,从而理解一词一句,是不容忽视的。如教学《月光曲》一文第2自然段中的一句:“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对“幽静”一词,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解释是“优雅、安静”,但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时,我采用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法,先让学生反复读这一段话,然后联系上下文,抓住“小镇、夜晚、月光”等词语,突出“小镇”而不是热闹繁华的大镇,“小路”而不是车水马龙的大路,“夜晚”而不是阳光灿烂的白天,有“月光”,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本段话的录音,再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这一特定的环境,学生便很快地领悟到这一词语的意境。通过迁移让学生造句时,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比单独说教好多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和词典是不够的。”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使学生学会词不离句、词不离文,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语,词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精神是一致的。
二、在议中明确
词语教学不仅要正确地理解词义、准确用词,还要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出来。所以,发动学生通过议论来明确词语的特定意思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教学古诗《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句中的“原”时,我先让学生组词,学生利用旧知一下子组出了像“原始人、原子弹、原来、草原……”十多个词。然后,我便告诉学生,古诗中的“原”的意思就在同学们说的词语当中。大家一下子议论起来,很快便找到了“草原”的答案。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此解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对于一词多义的词,或者意思相近的词,我们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希望与愿望”“盼望与渴望”“失望与绝望”这三组词语意思相近,差别细微。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来加以辨析。由此学生很快地理解了《凡卡》中一段话的几个近义词。“凡卡渴望得到幸福,但他受尽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指望了。圣诞节前夜,他偷偷地给乡下爷爷写信,盼望爷爷接他回去,这是他的美好愿望。信寄出以后,他焦急地等待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失望。半年后,乡下捎来信,说爷爷已经死了,凡卡绝望了。”事理越辩越明,何况词语的意思呢!
三、在演中理解
语言是反映客观规律的,要让儿童真正地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儿童对词语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教《景阳冈》一文“就势”一词时,学生对词典上“顺着动作姿势上的便利,做另一个动作”这种抽象的解释很难理解,我便让学生分别扮演武松和老虎,进行模拟演示。学生有板有眼,当“老虎”向“武松”面前一扑,“武松”正准备揪“老虎”的顶花皮时,我说“暂停”,并告诉学生这种动作状态就叫做“就势”。学生不仅理解了意思,还懂得了武松就什么势。再如像“一眨眼”“一骨碌”“挪动”“匍匐”等词语,我们只要让学生动一动身体、转一转眼珠,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意思,比死记硬背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四、在写中洞悉
对于有些内容丰富的词或成语的意思,学生在老师讲解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一旦运用起来便感觉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让学生在学习词语后用理解的词语写一段话,效果颇佳。比如在教学“鹤发童颜”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先请学生想一想“鹤发童颜”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用几句话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样一箭双雕,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而且练习了写作。有个学生这样写道:一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听见有人敲门,透过门缝,只见一张红扑扑的脸蛋白里透红,我还以为是咱们班上的小胖又在捣鬼邀我去玩呢,便赶紧打开门。猛然间我惊呆了,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找我爸有事。我感到出乎意料,这位老爷爷真是鹤发童颜啊!试想,能写出这样一个细节的学生,能不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像“饱经风霜”“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斩钉截铁”等词语,我们不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吗?
五、在画中明了
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曾说:“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学生也只有发现知识间的相似性,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还原、再现场景的有效方法除了运用电教手段外,就是教师或学生的简笔画。它不仅可以再现文字描述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更清楚地理解词语,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古诗《草》,短短的一首诗,竟运用了十多幅简笔画帮助孩子们理解诗中的词语,堪称教学艺术的珍品。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过尝试,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让学生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在教学《燕子》与《翠鸟》课文前,先要求学生用彩笔画一画这两种小动物,然后再学习课文中对燕子和翠鸟外形描写的语句。
六、在评中升华
词语理解得透彻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词习惯、正确的解词思路,则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加以引导,尤其给学生及时的评价,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良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解释好词语之后,及时对学生予以肯定评价,不仅对理解词语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学好课文带来很大的影响,即意味着这一教学手段产生了效果。比如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方法有的简便易行,有的颇费周折,但我们在给他们评价时都应该先予以肯定,再指出其中存在的偏颇,让学生真正地在理解技巧上作文章。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即一个词语在学生解释后,教师不是急于判断评价,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一评,从而真正形成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体系,为顺利理解课好铺垫。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4
【真题在线】
翠湖留下的心影
文/张 长①
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②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是当年“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尤以雨季,草木繁茂,翠湖的绿树几乎覆盖了全部楼台亭阁。高处望去,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汪曾祺《翠湖心影》)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该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头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栏,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的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翠湖心影》的那份静谧。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注】①张长,白族,原名赵培中,1938年出生于澜沧江畔云龙县一个叫
涧的白族村庄里。曾做过乡村医生。1957年开始创作,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
②汪曾祺先生就读西南联大时,常常穿过翠湖去图书馆看书,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后回忆往事,写下《翠湖心影》一文。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选文主旨的理解。
【链接材料】
【材料一】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发育,等我们倏然领悟到它的变迁时,往昔的一切已如深入泥土中的老酒……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材料二】无论这世界多么大,无论去过多少地方,总有一个地点,让我刻骨铭心,它收藏着我的童年,我的成长。我是它的人,我仍在寻找和它的精神联系。
(王开岭《人出生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云南昆明中考题)
【名师解读】
解题策略:
第1题要求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词语的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解答这类试题先要写出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写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品析出作者借助词语所传达出的感情。常用答题形式为:“××”词语原意是……,文中指……,表达了……的情感。
第2题要求写出作者对翠湖的感受变化,实际上是考查从文中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按照作者的思路,可以筛选出文中能够体现作者感受变化的句子,按照先后顺序表达出来即可。
第3题主要考查在文中引用诗文的作用。引用诗文常见的作用是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表达出作者对所写内容的特殊的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回答。
第4题主要考查想象能力和描绘画面的语言表达能力。描写画面要围绕一个主题,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同时要注意字数和修辞的要求。
第5题是材料探究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情况。探究文章的主旨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和材料来分析。两则材料都选自教材,故结合原文所表达的主旨很容易就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错答探因:上述真题中第1、2、4题失分较多。第1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结合具体内容体会词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只写了作者现在的感受,并没有写出作者感受的变化;第4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考生描写画面时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或者字数太少。
【读写联通】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5
若没有爱迪生两千三百五十八次的失败和两千三百五十九次的坚持,人类世界的夜晚还是一片黑暗,没有灯河,没有闪烁,更没有构成车水马龙的光彩,你只看到了爱因斯坦创造的硕果,你可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为了寻找适合的灯丝,不分日夜,不辞劳苦,试验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如果一个人接连失败三十多次,这个人就不会再有奋斗下去的意志,可爱因斯坦没有这样,他失败了一千次,可他的意志没有变:要为人类造福。两千三百五十九次,他成功了,汗水不会白费,或许多次的失败只是命运给你开的小小的玩笑,因为更大的惊喜是要用失败做基础,不会出现没有基座的雕塑,既然命运要给你成功,它就不会让你轻易成功,它一定会给你开玩笑,让你的意志锐减,不仅仅是考验,也是奠基。
请记住,当你在怨天怨地的时候,也许别人正在悄悄地努力工作,没有人会把自己努力的一面展现给你们看,因为就像没有人会愿意把金钱分给你一半,他们都在暗暗工作呢,而你还以为他们和你一样不努力,到最后,他们有好成就了,而你什么也不是,你恨命运怎么那么不公平,但是你知道吗,他们工作的时候你在干什么,鲁迅为什么是大文豪,因为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你看,只是短短的喝咖啡的时间,就可以让鲁迅成为几代人代代相知的文学人物,那么更不用说别人加班加点挤出来的那些时间会让他们自己成为什么了。时间,是挤出来的,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浪费时间,就是浪费你的生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你当然不陌生,可是看多了,会不会就不去思考它的意思,而是理所当然的把它当做一句话来看,并不去深思它的含义,就好比你每天都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久而久之,你习惯了,于是也不会有什么疑问什么不妥,但是别的事物是不允许你这样看待的,不能泰然自若的看待,你必须学会质疑学会思考。有那么一道题,船上有36头牛和55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多少岁。在法国,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这道题根本没法做,而在中国,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深思熟虑后写下了55-36=19的答案,为什么?因为法国学生更会独立思考,他们不会百分百信任老师出的题都可以做出来,他们更会自己去想,更不会盲目从众的去随着那百分之十的学生得出19的答案,而中国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百分百信任老师出的题都可以做,却从来不会去怀疑,因为大多数中国老师只让学生在考试中填写标准教材答案,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写,长时间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而是一种习惯依赖于老师答案的思想,只会思考怎么做这道题,而不是去思考这道题能不能做。你要成功,必须要先学会质疑,绝对不允许盲目从众,即使你错了,也错的漂亮,至少,那是你自己的决定。卡住,你看到这里,会不会从脑子里一顺就过没有思考?而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于是就以中国人不会独立思考这个理由而不去深思自己?只当这些话没说过,像过眼云烟一样转瞬即逝?如果你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离成功还有距离,所谓成功,就是抓住别人不在乎的,从别人不在乎的这些小东西去创造奇迹,靠你自己的大脑,让这些小东西变为大事物。你可知,你要做的,先是思考,思考每一句话。而不是把它当做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看完就过。
也许爱因斯坦在做实验的时候,他没有只把一种灯丝试一次,也许两次,也许三次,或者更多次,因为有的时候,成功只距离你一步之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随随便便就把某个细节放过,如果所有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就乱了,所以爱因斯坦不会只试一次,因为他不会让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而爱因斯坦能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勤奋。若爱因斯坦不勤奋,他就不会坚持试验下去,而是草草的试验几次就放弃,那么就不会有一千零一次创造的奇迹,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一个年轻人,从乡下来到城里,芳草绿地让他感到舒畅和疲倦,于是他躺在树下睡觉,在他睡熟的时候,一辆马车来到这里,马车夫下车喂马,一对富裕夫妇从车上下来,来到他的身边,这对夫妇的儿子病逝了,而他长得极像他们的儿子,这对夫妇商量着把他叫醒收养他做自己的儿子,好让百万家业得到继承,可是这时,马车夫喂完了马,这对夫妇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匆匆上车离开。于是这个青年人丧失了做富人的机会,成功与他擦肩而过,但是如果他不在那里睡觉,而是眯着眼休息一下赏赏风景,他是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的,但是他贪恋美景的舒适睡了过去,幸运女神也帮不了他了。所以,你们何必贪恋一时的舒服呢,若你们在自己学生时代的时候勤奋一些,你们现在的处境绝对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做学生的时候你们嘲笑那些学习的人是傻子,他们不解释什么也不说,二十年后,你再看看你们,当年那些被你们称之为傻子的人成了高新工作人员,而你们呢,不学习的你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没有固定的工作,甚至饥一顿饿一顿,连固定住所都没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是你们说的最多的话,可是你们敢说老师没有劝过你们让你们好好学习吗?难道老师没有说过你们是给自己学的吗?你们必须知道,老师校长只是你们成长路上的一道小风景,你们不会永远呆在学校里,你们只是在为自己的以后铺垫,之所以你们会在学校里肆无忌惮,是因为从你们记事起你们就在学校里,从你们记事起老师就管你们让你们学习,于是到了你们叛逆的年纪,你们就以为自己不学习老师会很生气,可是你们为什么不想想,老师为什么要生气,就算生气,也只是为了你们不能顺利考学所以他们拿不到奖学金而已,也只是因为你们在外面惹事给他们抹黑而已,你们真的以为你们是学给他们看的吗?你学到的就是你的,不是他们的,老师,只是负责管理,没有任何责任而已,仅此而已。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之所以有那么多话要说,只能说是我太过淡然,像坡那样,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把所有事都看淡,不要庸人自扰之,渐渐地你会看清,也会看轻,更会发现,那些大不了的事,也只是人把小小的事做了小小的改变。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6
关键词: 动物词汇 词汇意义 文化内涵 对比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也反映着语言,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彼此不可分割[1](P5-6)。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承载着文化的信息[2](P21-22)。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3]。因此,对于词汇学习与使用者来说,不但要掌握它的字面意义,更要了解其丰富的文化意义。母语相同的人,由于民族文化行为与模式一样,对于某个词的文化意义不需要别人言明也能理解。但是他们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词汇时,即使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不了解其文化背景,也很难认识它的联想意义[4]。由此可见,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语言的教学、学习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经过长期的驯化、使用与观察,创造了丰富的、形象的、直观的及独具文化特征的动物语汇,因此,探讨动物语汇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对其他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产生
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词汇意义常常有三个层次[4-5]: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又称外延意义(denotation),指词与客观或虚拟世界中的现象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即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内涵意义(connotation),表示人们对该词所指的事物所具有的感情和所持的态度,内涵意义含有感彩;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指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和引申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从猎物、家畜、观赏动物到宠物,动物词汇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对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在许多的神话故事里,动物还被拟人化了,人们把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甚至一些事件及自然现象都与各种动物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动物被认为是像人一样代表不同性格。在人们看来,动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也反映在了语言里,在这一过程中,动物词汇逐渐在语言中也有了自己的涵义[3]。对同一民族来说,往往对于某种动物产生相类似的认识,会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类似的联想,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一代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就形成了独具本族社会文化特征的丰富动物词汇和相对应的语义体系。但是各民族由于地域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所以,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6]。
二、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动物词汇,如龙、虎、狮、鹰、狗、马、牛等为代表,来探讨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原因[4,6-8]。
1.龙
龙在我国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能上天、入地,在陆上走、水里游、空中飞的本领。对中国人来说,龙是神圣的象征,它一直以来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叫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封建君主被称为“真龙天子”,穿着“龙袍”,住在以龙为装饰物的宫殿里。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大多都是褒扬之词,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英语里的dragon和汉语里的龙一样都是人们假想的动物,但却有着不同的涵义。在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韦伯斯特大百科全书辞典》)中,龙(dragon)被解释为“a fulgurous monster variously represented,generally as a huge,winged reptile with crested head and terrible claws and teeth and spouting fire”。许多中国人都会“望子成龙”,但它的字面翻译“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讲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dragon是一种嘴里喷火、有三至九个头的邪恶的妖怪。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Bible(《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2.虎和狮
对于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身上长着漂亮的条纹的虎,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人们认为老虎体格健壮、性格勇敢,因此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男孩身体健康结实。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同时中国人也认为它代表着尊严、高贵,因为老虎被称作是“兽中之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就是说明老虎王者地位的,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用武和雄心胆量等,诸如“虎将”、“虎威”、“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行虎步”、“猛虎添翼”、“虎背熊腰”、“虎啸风生”、“将门虎子”、“麟角虎翅”等。英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都认为老虎代表着凶猛,但是,狮子也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在许多西方神话故事里,狮子是百兽之王,在英语中百兽之王不是老虎而是狮子,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将“lion”一词解说为“a person or a country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strong and powerful,and which other people respect or fear”,如the lion’s share(狮子的一份最大的一份),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太岁头上动土)等,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狮子代表着高贵和权利。因此,人们用狮来形容一个人或国家强大有力,让人感到尊敬或恐惧。例如“the British Lion”就是英国的别称,“Lion”用来指国王查理一世。
3.鹰
鹰是一种掠食鸟类。由于它凶残的本性,中国人经常把它和邪恶、凶残的人联系在一起。比如“鹰犬”就是指被雇佣来的像猎鹰和猎犬一样的暴徒,“鹰鼻鹞眼”用来描述一个人长着鹰勾鼻、秃鹫眼,一副阴险残暴的样子。在西方文化中鹰代表无畏和力量,它是美国的国鸟,秃头鹰则是美国民族的象征,美国人称勇敢的战斗机飞行员为鹰。
4.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一种另人讨厌的动物。由于汉民族对“狗”这一动物的思维定势和联想习惯,汉语的“狗”在直指意义的基础上粘附上了明显的汉民族文化心理色彩,蕴含着国俗语义:“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浑身上下一无是处。凡与“狗”组成的词语也往往给人“卑贱恶劣”等的联想,在大多数汉语词语里狗都有贬损之义,比如“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然而,狗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爱畜、宠物,常作“忠诚的人类朋友”的同义语。在英美等国,许多人爱狗如命,有的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如为狗立户口,买食品、玩具,甚至还有人买墓地,社会上有专门为狗服务的机构,如宠物商店、餐馆、诊所、美容院、旅社等,爱狗已成为他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短语,如:luck dog(幸运儿),doglike(忠实于主人的),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行家),Every dog has its own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5.马和牛
马是中西方国家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动物。在汉语中关于马的词汇不少,而且多用来表达美好的意思,比如古人常用“千里马”来称呼杰出的人才。千里马在古代又被称为“骥”,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说人老却壮心不已的杰出之士;“驹”指幼马,汉语中的“千里驹”指年轻少壮的杰出人才;“黑马”指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还有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千军万马”、“天马行空”、“汗马功劳”、“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许多英语国家都起源于游牧民族,马在其历史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英国人嗜好马,马的使用频率很高,当然就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说法。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ge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 mouth(据可靠信息)。horse也可用来喻指身体强壮的人,如as strong as a horse。中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牛是农民的主要耕作工具之一,所以牛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也不少,如“牛力气”、“牛脾气”、“执牛耳”、“初生牛犊”、“牛刀小试”、“牛高马大”、“牛角书生”、“老牛舐犊”。然而,由于牛毕竟是人驯化劳作的动物,所以又有“老黄牛”,用以指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而如今“牛”字又可表示神气、有派头、棒极了等意义,活跃在现代口语中。英语中的bull常用以喻指“健壮的汉子”、“彪形大汉”,英美人常用a bull in the china shop来形容举止粗鲁、行为莽撞、招惹麻烦的粗人。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可看出要很好地学习与使用某些词汇,必须要对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作全面的了解。对词汇深层的文化内涵不解或误解,极有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甚至会造成交际失败[4]。因此,只有将词汇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王丽.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对等及翻译策略[J].考试周刊,2008,(35):224-225.
[4]张继红.从词汇的内涵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02-103.
[5]郑帅.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理解与处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105-106.
[6]尚秀叶.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29(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