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自然的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自然的规律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1

产生中医学的自然基础

医学应是人类的医学。它离不开人类,只能由人类在现实中创造。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用不同的自然资源维护着自己的生存繁延。但大自然的洪水寒暑,雷电火山,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些必然给人类造成疾病伤害。这就是说,人类的生存中出现了痛苦,存在着疾病。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侧然遇到一些能减轻、消除疾病的条件和几种能减轻伤痛的物质,渐渐能辨别出什么可用,什么不可用;什么能减轻痛苦,什么能增加痛苦。逐渐形成了痛苦、疾病、医学的概念,掌握了更多的物质和技能。经过漫长的时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把环境、疾病、药物结合起来,形成最初的医学。

在我国有一部分被文字记载而传下来的称为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鲜明代表。这种医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人类用自身的自然器官作为工具,去直接观察接触大自然的外露现象;直接利用大自然的现成现有物质;把疾病与大自然溶为一体;其开成、存在、发展受地域方位的限制,这个水平上的医学,笔者称其为第一医学。

中医学挑战大自然的工具,方式和程度

在没有先进工具的年代里,在千万年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中,人类只能用自身的器官加上勇气去挑战大自然。凭着目、耳、鼻、口舌等肉体器官,人类认识了大自然的外层面貌。靠这些基本工具开掘利用大自然。中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大自然的结果。看到了风寒暑湿燥火对人类造成威胁。看到了七情六欲,饮食劳倦对人类造成伤害。发现不同的季节时令,方位高低对人类不同影响。木痛痒、昏花眩晕。总之用自然感官和自身体验,去认识、描述病因的痛苦。这是一种直接体验的方式。其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达到这个极限。

阴阳造天地

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只需要有两件东西就能组成。一是实体、一个是空间。中医学的阴阳,就是两种物质的存在形成。

这是中医学的第一块基石。

天地造人

阴阳的物质基础就是实体和空间,它们以不同的配比、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造成了人类的出现。对于生命的形成,物种的起源,千百年来人类都在思考推测。中医学认为,生命来源于大自然,是天地精气所化,其气通于天。

这个假说,地之表一实体粒子。天之气一空间力量。阴阳齐备、阳动阴静,相互作用,造就了生命,造就了人类。

这是中医学的第二块基石。

万物化通

阴阳的抽象规律,是表示两个性质不同的物体,相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为探索阴阳更深的规律,中医学提出一个五行学说,用自然现象来喻意、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所谓五行:高山岩石以金代之;流动液体以水代之;气体显形见于火,以火代之;生命密集于林以木代之;万物着落之处,以土代之。

发病原理

疾病本来是没有的。疾病的形成,也只有两类,一是实体的形成或增减,二是空间的残缺和紊乱。一切灾难均来自体外,必先有外部失衡,才会引起体内的波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体

战而降, 或相对量超过体内最大抵抗力--退而降。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发生。所谓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疾病是大自然的产物。外贼遇上软家丁,灾祸顿然生。这是发病原理。

药性原理

中医学用于治病的材料也是对应三种病因而得:一是无生界中的矿物金石,二是有生界中的动植物体三是人体自身的组织。

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发现了许多能弥补纠正人体失衡状态的自然物质,形成了中草药体系。把药物与疾病对应起来,就描出了药性。中药学以他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这是大自然平衡规律的具体应用。这是药性的基本原理。这就是中医学调整阴阳平衡的精髓含义,实为调整实体和空间的平衡关系。

中草药不仅含有实体的偏性,还含有空间的偏性。正是这一生物本质,奠定了它在保健强身,延年益寿,扶正祛病方面应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中草药进军功能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亚健康状况,多种综合症备足了军火。正是这一药性原理,一旦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化,将震撼山岳。

中西医的区别

前文已论述了中医的四大特点:一、工具特点。人类挑战大自然,靠工具。工具是人体功能延伸,决定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力量,决定对大自然开垦的量度。中医学靠人类的五官四肢去直接挑战大自然,对大自然的认识,必定局限在工具所能及到的范围内。凭肉体凡胎,只能触及大自然的表层。二、对象特点。大自然是个多维立体结构。它有多层次、区域性。它首先映入人类眼帘的是外表风貌,是显性规律。人类的手足,只能获取大自然的表层物质。三、把疾病与自然统一为一体认为一切生物和疾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重在整体,从大自然中寻得感官病因和宏观疗法。四、地域特点。中医学来源于大自然。物质上、环境上、认识上必然受当时当地的限制。同样,西医也有四大特点:一、工具特点,所用工具,已不是人类的自然感官,而是大大延伸了的器官一仪器、器械。用这些工具去间接的挑战大自然。能到达肉体器官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二、对象特点,这时的大自然表现给人类的面貌,已不是表层,而是更深一层的景观了。细胞、通道、细菌、病毒、分子、原子、离子都上台表演。三、把疾病个体化,病因单纯化,重显微镜看不到那个两米大汉的风采。只能看到一些细胞。四、地域特点。西医是工业化生产,人工合成制造。它的取材不受地域限制,所以易为全人类拥有。

从以上四个特点可以看出,中西医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是在相联续的两个不同阶段,对大自然的两个不同层面,用不同工具方法,所获得的不同成果。从中医学到西医学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阶梯,是人类历史的两个步骤。是两个层次、两个范围、两个水平,遵循着自然规律的程序。

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医学的过去已成定形。仁者见二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必须澄清中医学的本质。首先它是中国人创造的,民族性、地域性医学。其次,它是用肉体器官为工具,尽最大能力描成的一幅医学作品。再次,它画尽了大自然和社会关于健康的全部外露风貌,凝结成一颗精美至真的科学化石。因而,中医学在人体的感官自然功能和大自然的地表外貌这一层次上,完成了它的一段历史使命。

中医学还有发展,提高的希望和必要吗?

科学的产生是人类凭借自身的能力,利用大自然的原料,经过创造的过程,而得到的有用成果,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中医学的将来,是否符合这三要素的新要求呢?道首先,科学技术大大延伸了人的五官功能,使得人类具有更大的战斗力。其次,人类的健康,并非西医能伺侯周到,那边的活多着呢丨再次,就看用什么方式去为人类服务了。这个过程,就是创造第二中医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哪里开始呢?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2

(贺州学院 外语系,广西 贺州 542800)

摘 要:随着世界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描写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生活态度以及他与大海和大自然的关系。本文以生态批评主义为指导思想对《老人与海》进行了分析,从而呼吁人们保护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关键词 :《老人与海》;生态批评主义;自然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69-02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人们也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生态批评主义也应运而生。1978年,威廉·鲁克特首次提出了生态批评的概念。生态批评就是指研究自然环境和文学之间关系的,并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文学批评理论,从而确定文学、大自然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文学作品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被重新解读分析,从而了解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意义,进而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的意识,本文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成功塑造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并在文中阐述了渔夫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和大海和大自然的关系。其实,海明威何尝不是将自己写进了作品中。海明威是一位喜爱自然的伟大作家,因此,大自然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狂奔的河水,浪花飞溅,波涛汹涌的大海,古老而茂密的森林,悬崖峭壁这些都成为了海明威创作的源泉。滑雪、钓鱼、打猎等更是成为他一生用来接近自然的活动。海明威,一位厌倦了世俗生活和战争的勇士,开始从大自然山水之间寻求慰藉。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所具有的保护大自然生态的意识。他在文中阐述的生态意识思想主要是指人类仅仅是自然界组成部分的一个群体,并且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万物是相互依存和关联的。因此,人不仅要与人建立联系,还要在此基础上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去,与万物相互联系。

二、《老人与海》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通过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研究分析,大致可以将该书体现的生态意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批判人类征服自然的行为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威力,人类是不可能真正的征服自然的。即便人类征服了自然,那也只是暂时性的而已。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说,就是批判人类对自然无情的征服。为了使人类在自然界中生长繁衍下去,就要更好的融入自然界中去。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即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所谓的生态美就是指人类和自然界之间是相互关联并且相互影响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他虽然想要征服大海,但同时他也不吝对大海进行赞美。这说明他对大自然的规律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在认同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他同样的热爱大自然。在文中还写道老人睡着后梦见狮子们在海滩上嬉戏的场景,并爱着它们。即使老人征服了代表大自然威力的鲨鱼和马林鱼,但他仍对大自然存在着深深的爱和崇敬。但是,老人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利用他自己的力气和智慧打败马林鱼。在战斗前,老人将马林鱼看做自己的亲朋,并对它进行赞美。战争时,老人将马林鱼看做自己强大的对手,并坚定不屈的同它进行战斗,并通过两者的对比,找出把彼此之间的差异。这无不体现着作者海明威对人类征服自然愚蠢行为的极大的讽刺,更坚信人类没有武器的帮助是战胜不了大自然的,即使运用武器战胜了自然,也是不能长久的胜利下去。因为人类无视自然地规律,盲目的改造自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去的更多,甚至导致人类的灭绝。老人虽然战胜了马林鱼,但是却被鲨鱼打败。虽然老人对自己征服自然地欲望进行了反省进而自责,但是最终还是选择杀死马林鱼。老人就通过这种自我救赎的方式自我安慰,最终,自己被自己打败,而不是自然。

(二)批判人类中心价值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地手段也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人类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大自然威力的生态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分为三个层面:生物学层面、认识论层面以及价值论层面。而生态伦理学反对的价值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中心论。在《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这篇文章中对人类中心论进行了阐述。简单来说人类中心论崇尚的价值观就是人类根据其对人类自己的了解以及对人进行全面的关心而构建成的意义世界,它是人类塑造自我形象,并确认还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在这种价值观下,认为人的利益或好处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的起始点。在这种观念下,人类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将自然规律弃掷一旁,不予以理会和观察,对自然肆意的征伐和践踏。海明威认为随着征服自然的物质化欲望一直膨胀,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人类文明被完全的毁灭。并隐晦的阐述着人类在征服自然,获得精神胜利的同时,还要实现人类的自我价值。而这种硬汉式的精神上的胜利却违反和背弃了精神生态。而生态的价值观则是指从道德或宗教类的角度出发,促使人类在人性培养的过程中形成对大自然的憧憬和热爱。换句话说,就是降低甚至是放弃人类过度追求物质的欲望,并从精神上接受并融入到自然界中去。而海明威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完全寄托在实现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中去,忽略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胜利,反而追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胜利,这种观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价值观上的体现。老渔夫圣地亚哥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一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歉疚,转而又对自己进行催眠式的安慰,认为他自己天生就是从事这种活动的。老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捕获了马林鱼以及凶狠的大鲨鱼,从而确定了老渔夫自己的社会价值,完成了上帝赋予人类的职责和使命。并把那场与马哈鱼和鲨鱼的斗争看做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令老渔夫感到格外的骄傲和自信。而这场人鱼大战,就像老渔夫自己说的,他是为了赢得自己的尊严,最终他战胜了马林鱼,杀死了鲨鱼。而也正是这样让更多的人明白和相信只要勇敢前行,你永远都可以的。也让大自然领悟到,人类是多麽的有能耐,多么的能将磨难化为前行的力量。然而,坚持人类中心论却必然会导致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数量也大幅度上升,以至于以空前强大的规模和速度作用于大自然,从而取得生存所需,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随着近两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在人类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时候,人们开始尝到了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果。大自然开始进行反抗,向人们敲响警钟: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臭氧空洞、紫外线增强、资源减少甚至枯竭,河流污染等情况逐渐出现,并越发严重,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生态批评主义将批评的焦点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渐转变到人与自然的研究方向上来,并同时将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人类归结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此时,生态批评理论不断的思考、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断地提出改善措施。格伦·洛佛也认为海明威这篇《老人与海》体现出了生态意识,并提出了以下观点:首先,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既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同一的一面,对立中包含着统一,统一中又含有对立面。因此,我们要平衡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远的发展下去。而生态文学批评的最终理想就是重返大自然的怀抱。在人类出现之处,人类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彼此之间维持着和谐的关系。此时,随着但前世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与大自然重新建立里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才能继续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就是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原始居民的化身。他是生活在墨西哥海域的一位撑着古老渔船的,拉着古老的纤绳的老渔夫,正是古老的原始渔夫的形象。他不仅对大自然充满热爱,还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在《老人与海》中,作者多次描绘了渔夫在杀死马林鱼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当渔夫和大鱼首次较量时,渔夫对大鱼说:“很敬畏你”。其后随着加量的继续,老渔夫对大鱼的敬畏之情愈来愈浓烈,对他的赞美程度也愈加的深厚。他将大鱼看作是自己的兄弟、朋友,不断地赞美它的伟大、美丽、从容、崇高,并且与大鱼的厮杀愈加的无畏,说道“来吧,杀了我,我不在乎咱们谁杀谁”。老渔夫拥有最原始的自然观,而自然又是高尚伟大的,生物物种之间是平等的,它通过与人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维持着人的生存和繁衍。因马林鱼那无畏的勇气,在它死后老人却觉得没有人配的上吃大鱼,也没有人配得上毁灭大自然。老人为杀死大鱼而感到罪过,但有为自己开解,自我安慰。老人通过辩解使得自己的内心不再受到良心的谴责,心理逐渐平衡。随着文章达到结尾,老人出现了梦境,而梦境也充分的表达了老人希望回归自然的渴望。老人梦见自己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完全的融入了自然。这不仅是老渔夫圣地亚哥的梦境和心愿,也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想所在。而要真正的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就要摆脱社会关系所建立的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对异己力量进行征服所涉及到的一切实现方法的价值观。

三、结论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开始对生态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改善措施,保证人类长远的生存发展下去。本文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了解到该篇文章的生态思想意识以及观点。总的来说,《老人与海》是一片蕴含着生态意识,可以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进行评论了解的书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海明威主要的生态思想是人类应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美化自然,而不是按照人的主观意愿进行。除此之外,通过对利用生态批评主义对该文进行分析,从而唤醒人们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促使人们保护大自然,避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来获取经济利益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海荣.生态批评视野中的《老人与海》[J].大众文艺,2009(2):113-114.

(2)卢超群.《老人与海》的人类与自然解读[J].管理学家,2011(8):782.

(3)王霞.生态批评视域下《老人与海》和《白鲸》比较研究[J].学术探索,2013(10):76-80.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3

关键词: 老子哲学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作为哲学家的老子,思索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如何与大自然保持和谐,顺其自然,不破坏自然运行的秩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下面我们就他的“道”概念的提出并围绕这一核心来展开讨论。

一、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道”是什么?道有多重含义,但“道”作为规律运用得最多。“道者万物之奥。”[1]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以道在天下,其鬼不神”(六十章)以规律认识天下,鬼神也不起作用。《道德经》开宗明义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规律是说不出的。因为老子时代还没有规律的概念。对于这点,王弼的解释是对的,他说“夫道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2]又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2]可见“道”乃是万事万物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3]所以,追求规律的人,就应按规律办事。此谓“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二十三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规律无处不在,是用不完的,万物运行,乃规律使然。老子把规律有时也称为“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万物以规律运行就存在,失规律就死灭。老子接着说天无以清,将恐裂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撅”。(同上)在这里老子描述了不按规律办事的可怕后果。当今时代,这样的后果已一再出现,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滥垦乱伐,毁坏森林植被,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这正是“天无以清,地无以宁,谷无以盈,万物无以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类如不善待自然,善待地球,不幸的灾难还会接踵而至,人类的发展是断然不会有持续性的。[4]

老子在二章中说“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是以不去”。在五十二章中又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结果)之毒(成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万物的生长、发育、结果、成熟,都是规律运动的结果,是自然的养生之功。而自然规律却从不显山露水,居功自傲,除非人类的行为违背了它。空气本应是清的,水本应是碧的,山本应是青的,原野本应是绿的,人类却要为一己之利而改变它,破坏它,遭受自然规律的报复是必然的。老子在七十七章中进一步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总是减少有余,用来补给不足,而人类却总是减少不足,用来供给有余的人。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老子对人类社会的这种现象表示强烈抗议,要求人道符合天道,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十五章)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人,总不过分,唯有不过分,才能不断取得成功,他认为古代善为道的人,做事总是非常谨慎,反复考虑,他们的行动总是为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考虑。他深刻地指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段身不殆。”(五十二章)天下一切事物都有源始,也就是有母体,这个母体就是自然界,有了自然界,才有了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既然知道万物来自母体,就要很好地保护母体―自然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母体的庇护。

二、《老子》“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相协调的整体感在老子哲学中是异常鲜明的。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从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人也是天地万物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一物,物我一也”。老子的宇宙观认为,人处于宇宙大系统之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万物归根到底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源出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且必须在自然所给与的条件下才能生存。他还认为,“道”这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处不在,肯定了人的一切皆得之于自然,天地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生存环境。老子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还表现在对于“一”的崇尚。[5]

老子认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圣一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

他认为,“一”是道所生,它也可以代表“道”,“得一”也就是“得道”,“抱一”也就是“抱道”,无论是自然界的天地万物还是神灵、侯王、圣人,只要能够得一守道就会朝着最美好、最和谐的方向发展。所以他主张以道观物,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万物,不要伤害自然,不要破坏自然,不要以老眼光改造自然,以达到天人和谐。这种“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各门科学包括环境保护,都有过深远的影响。同样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对生态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意义。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老子在五十九章中指出治人,事天,莫若音。夫唯音,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管理人事、社会、自然,没有比吝音的原则更好的,吝音就是对道德和物资的一种积累,这种不断地积累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本身就是国家深厚的物质基础,才可延长生命,使后代人也能享受前人保护留下的大自然的各种物质资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长生久视之道”这话说得相当深刻,它已包含了今天叫作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萌芽。老子所处的时代,自然环境是相当优美的,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环境保护远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但老子已经看到春秋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而采取各种方法增强物质实力,毁林开田,伐木造物,对大自然的破坏也是随处可见。所以,老子认为对大自然的不作为就是积德,是对后代的积德。老子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所以,他要求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这种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从理论思维的深度上远远超越了管仲。但老子的这种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毕竟只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的保护,是一种纯“自然”主义,他只是歌颂自然,要人们复归自然,并不是要对自然作科学的分析研究,在保护的前提下都是好的,一经人为便不好了,所以,他主张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十九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四十八章)。

老子是一个纯“自然”论者,他要求人们在大自然面前不要作为,这是不可取的,但他打破了殷周以来的统治者思想家只注重治理社会、治理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的思维定式,把眼光投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们“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爱护自然,这就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使春秋时代的理论界面貌为之一新,他的“道”哲学的出现,使哲学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次明显地带上理性思辨的性质。

四、老子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

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老子的“不知常,妄作,凶”的警告,已变成了现实。人类的共识是,如果仍按目前的生产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速率走下去,人类社会断然不能持续下去,这就迫使人类把环境保护列为世纪的主题。当今世界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酸雨污染,水体污染,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导致的恶果。我国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人口问题带来的资源压力要比世界其它国家大得多,大量的农业耕地被非农业生产所占用大量地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不仅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生物链上的断裂,鸟兽被毒死,有些甚至绝迹,而且造成土壤板结,物化性能变劣。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导致荒漠化加快,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8.12%,虽然年年在植树造林,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0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短缺,同时水体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危机的黄牌一再亮起。

今天,我们重读《老子》,真正折服于他那穿透历史的眼光。人类从自然中走来,一刻也不能够离开自然,人类及一切生物是自然之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段身不殆”,才不会吞食苦果,招致危险。对于自然只应辅助、顺应而不是强加和毁坏,这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在人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时候,对于先哲们的教导往往是置之脑后的。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们不理解老子的“道”,导致今天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这正是我们的悲哀之处。

老子对自然的态度是深刻的,他的生态平衡思想对于世纪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是今天我们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可供借鉴和弘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新译(六十二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凡引该书只在文中夹注章数,1985.

[2]王弼.老子指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3]王弼.老子(二十三章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4

从地球的地表容貌上,让我们感受到山岳的雄伟,充满活力的江河,浩瀚海洋的博大形象。这一切展示着美丽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的气魄。通过我们观赏山岳的气魄,欣赏江河的汹涌澎湃,浩瀚海洋的博怀,从而感悟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关系所在。人类是大地的骄子,是大地母亲呵护我们人类快乐成长,从远古走到今天,不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一点:没有大地母亲的哺育,就没有人类的存在。

神奇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了解,以资开启地球的起源,人类社会起源的密码,把地球与人类的发展关系揭示出来,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造福于人类,分享自然给人类创造的福祉,此举乃是万民称颂的功德。生活环境对我们每个人都显得异常重要,环境决定于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中蕴藏着自然的哲理,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对接,逐渐地悟出自然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顺应自然去生活,适应生态环境变化,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只有细心地研究,不断的摸索,才能从自然规律中掌握这些提示自然规律的密码,把它变成人类社会改变生态环境的动力。这才是我们欣赏自然生态环境,观察自然环境的中心目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提升,而且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要把物质生活搞好,还要把文化生活搞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参加野外郊游生活,体验自然的风光,领略山川的神奇,欣赏鬼斧神工造物的妙处,从静谧的湖泊中得到身心的修养,从涓涓细流到湍急的大河大江,再到浩渺烟波的海洋,感受水的神韵,……到草原去陶冶情操,站在郁郁葱葱的辽阔草场上我们倍感天地的宽阔,人的心胸与那自然相比,显得狭小,……凝神观察辽阔草原上的那些生长着的植物,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那直插蓝天的参天大树,擎天立地;岩石缝隙中,裸露沙丘上的小草顽强不息,以独特的方式扎根在那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向世界展示着小草的强劲生命色彩;……一次淋漓痛快的旅游,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对生活更加热爱,对生命的色彩有更多领悟。回到自然环境中,接受大地母亲的呵护,人生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魅力,这就是人生的真实意义。

回归自然,聆听大地母亲的呼唤,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为壮丽的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分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交响曲,愿人生永远充满活力。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5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1]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整个中国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老子的思想虽然有政治的集权主义,宗教的神秘主义……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因此道家在中国科学史上非常重要。”[2]即使在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老子的科技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老子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乱不息、本文由收集整理战乱不止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同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能不说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第一,在经济方面,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的进步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冶金、农业和各种手工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在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道家学派,具有学者和工匠两种知识传统,使得他们有条件对当时的手工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科技思想。

二老子科技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老子的科学思想

1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和自然是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按天地本来的状态生存。只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做事,才是明智的行为。老子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态和谐思想显得尤为可贵,为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而老子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在当今的科学发展也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2适度原则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其一定的度,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因此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把握在正确的范围内,掌握适度原则。《老子》第四十四章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知道满足者不会有耻辱,知道适可而止者不会导致失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老子》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也是提醒人们爱惜资源,物尽其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适时而止,才不至困危,而对可再生资源,一定要做到使其再生,这样才可以长久。老子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无止境的索取,终导致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老子提出的“知足”、“适度”的思想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相当程度的现实意义。

(二)老子的技术思想

老子的技术思想是紧密围绕社会历史的考察和政治理论的阐述形成的。《老子》第五十七章曰:“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会连连发生。技术用于制造兵器,带来的后果更是严重。老子在在肯定技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同时也十分透彻地指出了技术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及矛盾。

1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作为老子提出的一种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自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自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凭借自身的喜好而随意行事,更不可胡作妄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如果说“自然”是老子追求的道和天地人发展的最佳状态,那么“无为”则是人们在对待万物时,通过悟道而实现这种自然状态的不二法则。老子的“无为”其实仍是一种有为,但这种有为绝不是强行作为,肆意妄为,而是在作为时,摸清事物自身的内在本性,顺应事物生灭的变化规律,扶助事物自然发展。

道家反对科学技术的“有为”,倡导“无为”,对“道”即客观规律尊崇。在“有为”与“无为”的辨证之中,老子指出了“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为无为而无不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就很容易看出,他本人还是希望通过“无为”而最后有所“为”的。而这种“为”要以“无为”为前提,也就是人的行动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实现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对“人与自然和谐”意识起到了无形的推动。

2和谐的自然观

“老子认为,天地自然界的万物都是道之所‘生’,所生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秩序运动变化的。”李约瑟曾说过“老子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人要遵循自然法则而善待万物,生养万物,尊重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3]应该说,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等,这就是对老子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创新。我们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就是要切实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要维护生态的稳定与和谐,以保证自

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老子的自然观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宝库重要的理论源头,他认为人类应当平等地尊重所有生物,反对强行干预和破坏自然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同一致。这种科学技术观,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消费观;有利于我们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内涵,尊重大自然的价值,与大自然融通为一,才能在情感和理智上接近它,培养一种忘我精神,从而有效地限制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进攻及其导致的生态危机。”[4]

三老子科技思想的当代启示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以为人类无所不能,以为拥有高新技术就可以为所欲为,结果造成道德沦丧、环境恶化、战乱不断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我们显然应从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人类要科学地认识世界,科学地改造世界,科学地认识人类自身,不破坏大自然的大法则,不挑战大自然的大法则的权威,遵循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应该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使用科技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过分地掠夺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践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才是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指出:“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都看作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并把“万物”看作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5]坚持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反省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局面,一个十分明显的原因就是人们不能够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面对诸如此类种种问题,老子科学技术思想显得尤为可贵,为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1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环境与资源的基础支撑。因此,越是要发展科技,我们就越应该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我们应该依靠科技的力量研发更为合理的资源利用循环系统,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杜绝浪费。不但要提高某一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要多次重复地在不同领域利用该资源。真正地使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大自然的规律范文6

论文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而人类对“自然权利”有了更明确的解析;在“自然权利”运动的推动下,“自然权利”的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它对于今天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今天,为什么要保护自然,又何以能实现,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今天,追本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反思环境保护的渊源,对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自然权利”说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自然权利”这一专业术语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权利”释义的不同。提到“权利”一词时,它总是与人或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即有它的特殊的规定性和特定的使用范畴。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法律关系,还是作为道德关系范畴,特别是就“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时,权利只能局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领域。

1. 1“夭赋权利”的最初途释

“天赋权利”或“天赋人权”是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哲学家洛克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倡导人权解放运动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也就证实了最早的“权利”一词指的就是人权,即人类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其实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就认识到这样的哲理:人是先于政府或其他文明秩序而存在的,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是根据某些基于存在和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他们把这种原则称之为“自然法”。

3世纪时,罗马的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提出“动物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法包括了自然传授给所有动物的生存法则;罗马人也由此推出,假定存在着(除人类以外的)另一种道德体系,即‘动物法’,也是合乎逻辑的[[2]。上面所说的“自然法”或道德体系,也就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动物权利”意识,只不过直至后来出现了“人权”的思想,才有了更明晰的解释.另外,虽然这里只是提到了把动物包括进这种“公正”的概念之中去,但这种微弱的“广延共同体”的思想使在20世纪70年代的“森林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地位”观点的出现就显得不很突然。

而其他意义上的“权利”思想,即和人类社会同等意义上的“权利”范畴内的自然权利,不可能存在于动物生活领域或其他生物生活领域。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认为“权利思想完全不适用于非人类的存在物,人类之外的生命认识不到彼此之间的责任,也没有能力交流对责任的看法,这一事实意味着只有人类道德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荒野只有工具价值,当然人类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加以讨论,也就是说,大自然的确不拥有权利,但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保护大自然,把生态伦理学当作某种人际道德来加以讨论是正确的。”罗国杰认为“所谓动物的权利,并不是他们生而俱有的。而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之所以赋予植物或动物以权利,并不是为了植物或动物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阁。因此,并不否认“自然”权利的存在,而是从人类自身的“权利”问题出发,即谈到自然的权利,不只是权利主体的改变,其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权利”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借用,或类比的用法。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对于“权利”含义的解释也不可能至少不能全部在自然那里找到。

1.2“动物权利”的突破和认识自然的起始

在历史上,很多宗教都倡导“生命意识”,仁慈主义者对任何生命都持有敬畏的态度。他们把对动物的残忍行为视为人所犯下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看是一种罪孽;哲学家纳斯认为,“原则上,动物所拥有的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与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所拥有的权利同样多”[’]。英国的劳伦斯最早提出的“畜类也享有权利”的观念,是伦理上的重大进步。但他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反对激进的仁慈主义者。仁慈主义者的行为在18世纪由民间运动逐渐发展到为保护动物权利立法的斗争。1876年,使用活体解剖成为争论的热门,最后迫使政府立法调节,要求必须用麻醉药把动物实验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的程度。

另外还有素食主义者的禁猎行为等,他们和宗教的仁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动物权利的保护和动物权利解放运动;虽然还只是局限于动物的范畴,但它促进了人类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向“开明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化,这是人类伦理思想的重大进步。

2自然权利的基本特征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伦理思想的诞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在曲折的发展中发现大自然同样存在“权利”,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综观各个时期的自然权利理论,人们发现“自然权利”有以下特征:

2.1自然性

自然权利是自然意志的表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任何违抗自然意志,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对自然权利的侵犯行为,最终都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报复与打击。自然性是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

2.2一致性

所有生物按照生态规律的存在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任何生物都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存在权利,同时,也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义务、自然意志、自然法则。自然力量是不允许任何生物只行使生存的权利而不履行存在的义务;也不要求任何生物只履行存在的义务而不行使存在的权利。

2.3平等性

在自然权利上,所有的生物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分异,决不因其数量的多少,出现时间的早晚,拥有力量的大小,进化层次的高低而不同;自然这一伟大的造物主既不偏爱也不歧视任何一个成员,任何生物都不可能长期获得超越生态学规律之上的生物生活特权。

2. 4相对性

在人类出现之后,自然中的其他权利主体行为能力受到了限制。在生态系统中,面对着自卫的、能动的人类,其他的生物往往无法通过自发的活动直接实现对人类的权利要求,而必须通过作为自然义务主体的人类的配合才能实现,人类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对于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勿庸讳言,人类作为自然道德的义务主体,在自然活动中意味着对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扭曲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人类自然生活史的悲剧,是人类社会史悲剧的延伸。因此,人类的社会文化存在方式必须和自然的存在方式相适应,人类的社会文化运演规律必须服从自然的运演规律。

3“自然权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关于“自然权利”的理论也发展起来,它既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供理论的指导,同时它也在人类认识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和发展,使“自然权利”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深化。

1}世纪初期,笛卡儿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思想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普遍认识程度,他把人由于具有灵魂和意识能够思考而与动物区分开来;提出了动物感觉不到痛苦的理论,认为动物只是一种机械的“自动机”,他坚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sl。笛卡儿因此还成了活体解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是对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享有人类平等的权利思想的真实反映。在笛卡儿主义盛行的同时,另一种与其截然相反的,新的理论也在发展,这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观。即动物是有感觉的,它能够体验痛苦,感受快乐。他倡导仁慈对待动物,尽量减少动物所遭受的痛苦的思想;他反洁道,“问题的关键不是,它们能推理或说话吗?而是它们能感觉苦乐吗?",(67但他同样认为,动物低于人类,不值得人去尊重和关心,动物的利益是可以牺牲的。他们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层面。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雷根则全面地阐述了“动物权利主义”思想。第一,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天赋价值,人类与动物最关键最基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是生命的体验主体。第二,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权利论不仅局限于人类的范围,动物与人类具有同等的权利。因此,动物应该获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同等权利。这样,雷根把动物的权利与人类的权利等同起来,这是人类在道义上对动物的最大平等,是对动物权利的大解放。

而与此同时,被称为“自然权利运动的先驱”的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史怀泽,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敬畏生命”理论。他认为万物都是可受尊敬的生命,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与人类一样,具有同样受到尊敬的权利。他把自然万物归结到同等生命的集合,从而使人类的视野得到巨大的扩大。而罗尔斯顿的“自然权利观”则显得更明了、更彻底,他对“自然权利”的解释更具体,更丰富。他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自然权利”的产生以及表现形式。

第一,“权利观”。罗尔斯顿认为权利产生于关系。人之所以存在权利,享有权利,就是因为人类生存的社会处于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之中[f}l。而同样如果没有人类与自然、自然界各个组成部分内部之间发生关系,也就不存在“自然权利”之说;权利不存在于自发性的大自然中,权利附着在感觉之上,在人们关心自发性的大自然时,动物的权利对人类不具有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动物的权利不是天赋的;因此,不管人类对有感觉的生命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我们都必须承认,任何生命都拥有某种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