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比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舍本逐末比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舍本逐末比喻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1

1、舍本逐末: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

2、原本穷末:追溯事物的由来。

3、背本趋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4、降本流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5、重本抑末:本,农业,末,商业。即重农轻商。

6、舍本问末:意思是分不清主次,抛弃了主要的。

7、进本退末: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8、忘本逐末: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9、德本财末:德本财末,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2

造句:

1、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

2、她小小年纪,却为反裘负刍的家里打拼了三年。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3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当时,七雄纷争,战事不断,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最后来到齐国。

当时,齐宣王想通过发动战争来扩张领土,树立威信,使自己称霸于天下。有一次,齐宣王请孟子去做客,孟子问齐宣王:“大王动员全国的军队,让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攻打别的国家,难道打败了别的国家,你的心里才痛快吗?”

“不!不是打败了别的国家我才感到痛快。我这样做,不过为了满足我最大的欲望罢了。”齐宣王说。

“那大王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呢?”孟子说。

齐宣王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是聪明的孟子已经知道了大王的欲望。他对齐宣王说:“大王是想用战争征服天下,这是不可取的方法。要想使天下都归顺自己,就必须先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员、农人、商人,甚至旅行者都愿意到你这儿来。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就好比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那肯定是徒劳的。根本达不到目的。”

“事情竟有这样的严重?”齐宣王问。

“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呢,爬到树上去捉鱼,最多就是抓不到,还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想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招来祸害。”孟子回答道。

齐宣王听了之后,说:“您的主张不错,我会试试。希望您能辅佐我治理国家。”

孟子为什么这样说呢?缘木能求鱼吗?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4

[关键词] 教师;教育;追求;创新

教师似技师,课堂教学的一颦一笑、一言半语、提问板书、教学内容、基本流程、节奏疏密都要精当无误?确实,这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刚刚入门的青年教师,在花大气力观摩学习、模仿追求的。

但是,教学的大气象在于眼盯着现实,心追寻着理想,执着而顽强地。这是综观钱梦龙、赵谦翔、程红兵、杨先武、邓彤等名师的教学艺术给予我的最大启发。

是的,上下求索、不懈创新的名师们,并不生活在真空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有一种“流行病毒”正在侵害中小学生的肌体:“只重应试升学,不思修身做人;只重投机取巧,不思求真务实;只重感官刺激,不思呵护心灵;只重混过眼前,不思未来发展。察其病毒来源,不外三种:某些唯分是图的家长纵容的,某些唯考是图的老师误导的,某些唯利是图的媒体诱惑的。三者归一:舍本逐末、急功近利。”

但是,他们没有匍匐在分数的压力下,没有迷失于课堂的“出彩”上,他们始终关注的是学生成为“人”的健康与未来!所以,钱梦龙先生给“教学”下的定义是:“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他理解的教学艺术“应该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艺术。因此,对‘人’的关切,对‘人’的心灵的关切,对‘人’的未来命运的关切,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程红兵老师也说:新语文,就是把“人”字写得更大些。

无论是钱梦龙先生的导读艺术、赵谦翔先生的绿色语文,还是程红兵老师的人格教育、邓彤老师的素读教学,都是在当下并不乐观的教育形势下,执着于教育的品格,忠实于自己的本心,坚定地守护理想,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他们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更是脚踏实地、勤勉耕耘的实践者。

对于当下屡遭诟病但依然流行的粗鄙教学做法,即强化标准答案、扩张学习时间,名师们无一不是自觉放弃其带来的简单便宜,而忧心于其对学生的误导与摧残,以不懈的探索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钱梦龙先生提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怎样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在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所积淀的真切体验。” 据此,钱老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理论基础,以“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为基本课式的“语文导读法”。而杨先武老师“从不搞套路训练,而把表达真情实感放在首位……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他坚持“三不”原则:不加班加点、不搞题海战术、不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作业(语文练习当堂完成)。范锦荣老师则一句话点破了新课程的要义:“在新理念中,最主要的就是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台前的主讲变为幕后的主导,其次涉及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完成认知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想烛照下的求实创新,也成就了名师的自我发展,他们成功突破了因过度劳累和机械重复而导致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职业倦怠,创造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的诗意生活。他们博览群书,涵养文气;他们开拓“语文自留地”(程红兵语),在自己的班级做有意义的实验;他们忠实于自己,做着自己乐意做和喜欢做的事情;他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肖川语)。

所以,将教师比喻为埋头苦干的农民、操作课堂的技师,恰恰失落了教育的本心和最高追求。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正是因为他们怀着对教育虔诚的爱、对“人”的深切关怀、对教育品格的清醒认识、对自我理想的执着追求,艺术地教书、诗意的栖息。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5

一、出示明确的活动要求,引领学生自学

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抓住文本线索,提炼出能辐射全文的纲领性问题,引领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文本。整堂课的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落脚点准,能够引领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细细揣摩,在心灵碰撞中感受文本要义,领会文本内涵。

如教学《望月》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赏江中月,感受月夜之美好

1.轻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品味,画下令你心动的词句,可在相应的词句旁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光,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品诗中月,体验月诗之内涵

1.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读一读,体会诗人借明月来表达的情感,并尝试把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2.你眼中的小外甥是个怎样的男孩?

3.小组内分角色对诗。

活动三:读幻想中的月,享受月儿之有趣

1.默读14-19自然段,用“■”画出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想想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会使我惊讶。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个活动的设计都紧扣文本结构特点和本课“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到月夜之美”的学习目标。每个活动都是从学生的自读感悟开始,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拓展,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认识的升华。学生的展示、教师的引领穿插于课堂教学法中。可以说,本课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和安排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课堂的有效活动中得以提升。

二、以朗读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读中感悟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获得独特而深刻的阅读体验。而在活动导学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不敢太多,生怕过多的点拨、评价会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优美语言示范,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升?

因此,在《望月》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朗读贯穿全文。在教学活动一时,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仅用了四句话就把月下江景描述得美轮美奂,学生们都被这美好的月色所吸引了。所以,在学生交流感受后,我就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节,让学生真正感受月夜的美好。在活动二中,我扣住涉月诗句,采用表演法,让学生分别来扮演文中的“我”和活泼聪明的小外甥,让他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诗句积累,尽情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古诗句中月的含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而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沉醉的不仅仅是月光,而是中国的月文化。同时,我让学生抓住小外甥与“我”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体会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天真活泼。正是这种聪明好学,才让小外甥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的诗句,也正是这些有关月的优美的诗句让他沉醉。

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外显。读进去,读明白,学生才会有各自独特的体验。所以,活动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仍应是书声琅琅的。

三、在迁移创作中放飞想象之美,实现“双基”的落实

舍本逐末比喻范文6

关键词: 惠栋;戴震;乾嘉汉学;识字审音;理欲相兼

惠栋(1697-1758),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幼承祖训,潜心家学,独树一帜地倡导汉学故训,将个性、家学和整个时代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终成清乾嘉吴派汉学的典范性人物。正如惠栋再传弟子江藩指出的那样,“本朝为汉学者,始于元和惠氏,”[1]惠栋对于乾嘉学术尤其是乾嘉汉学起到了发凡起例之作用。近三十多年来,在继承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钱穆等人的早期清代学术研究之后,惠栋研究开始趋于活跃并走向纵深,成果较为丰硕。除了日本近藤光男等人对惠氏“学人之诗”的文学研究之外,[2]近年来学界主要集中在其汉学范式、易学思想以其对戴震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首先,在惠栋奠立朴学范式方面,李开的《惠栋评传》、漆永祥的《乾嘉考据学研究》以及王应宪的《清代吴派学术研究》等专论都清楚地指出:虽然惠氏具有泥古、博杂和缺少义理阐发的缺陷,但仍不失为乾嘉学术典范转移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其“尊汉抑宋”、“惟汉为是”的尊古立场、“经之义存乎训”的故训研究方法等对乾嘉汉学皆有着创派性影响。[3]其次,易学作为惠栋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一直备受学界重视,近来涌现出《述易微言》等代表性研究成果。郑朝晖在该书中指出,惠栋的易学理论呈现出以汉易卦气说为基础的取象说、升降说、明堂论三位一体的结构,“关注的中心不是中国传统的不脱离时空背景的‘事实’,而是事物之‘理’,”由此不仅发挥出一套理情成善的礼治理论,而且形成了一套类似于西方近代概念演绎性质的逻辑化方法,为清代儒学的转型提供了思想与方法上的双重支持。[4]再次,关于惠栋对戴震的影响,大多研究也都指出戴震由前期尊重宋儒开始向后期“大反程朱”的思想转变与惠栋的直接影响有关。[5]本文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重新疏理总结惠栋在“若经学则断推两汉的经学立场”、“识字审音乃知其义”的训诂方法以及别立经籍注疏新体例等三个方面的创派性贡献,并进一步指出惠栋影响戴震之关键在于其形成了一套以“理欲相兼”之理欲观为核心的新义理学思想。

一、尊经好古:“若经学则断推两汉”

经典,是任何文化传统和思想派别都不可或缺的文本载体。对于儒家来说:“经”是永远行之有效的和不会改变的普遍精神法则和思想精髓。当然,有经典就有对其进行注疏、解释和发挥等研究的“经学”。经学的历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6]明末清初之际,经学已然开始弃虚妄返朴实,形成了一股回归经典的潮流。顾炎武“舍经学无理学”的断言,无疑是吹响了有清一代经学复兴和通经致用的号角。然而,清初以降学者重新强调经学的重要性以返本开新、寻求普遍共识的尊经行为导致了两个连锁反应:一个是对经典的不同解释必然会引起经学内部不同历史形态之间的冲突,另一个是尊经会引起与经学并驾齐驱的史学、子学和文学研究者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