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名人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1
1.A 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 (H.B.Adams, American historian)
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深远。(美国历史学家 亚当斯)
2.And gladly would learn, and gladly teach. (Chaucer, British poet)
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英国诗人 乔叟)
3.Better be unboun than untaught, for ignorance is the root of misfortune. (Plato, Ancient Greek phiosopher)
与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4.Dancing in all its forms can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curriculum of all noble education: dancing with the feet, with ideas, with works, and ,need I add that one must also be able to dance with the pen? (Friedrich W.Nietzsche, German philosopher)
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德国哲学家 尼采)
5.Education commences at the mother's knee, and every word spoken within the hearsay of children tends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Hosea Ballou British cducator)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 巴卢)
6.Educaton does not mean teaching people to kow what they do not know ; it means teachng them to behave as they do not behave. (John Ruskin, British art critic)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英国艺术评论家 园斯金)
7.Education 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ignorance. (Durant, American historian)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美国历史学家 杜兰特)
8.Education is a admirable thing, but it is well to remember from time to time that nothing worth knowing can be taught. (Oscar Wilde, British dramatist)
教育是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是要不时地记住: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英国剧作家 王尔得)
9.Education has for its object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Herbert Spencer, British philosopher)
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英国哲学家 斯宾塞)
10.Education has produced a vast population able to read but unable to distinguish what is worth reading.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British historian)
教育造就了一大批人,他们会读书,但是不会区别什么书值得读。(英国历史学家 特里维廉)
11.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William Butler Yeats, lrish poet)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爱尔兰诗人 叶芝)
12.Education is the chief defence of nations. (Edmund Bruke, British statesman)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英国政治家 伯克)
13.Education is the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 (Will Drant, American historian and essayist)
教育传播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杜兰特)
14.Education makes a people easy to lead, but difficult to drive ; easy to govern but imposible to slave. (Brougham, British statesman)
教育使一个民族容易领导,但是难于驱使;容易管理,却不可能奴役。(英国政治家 布罗马汉姆)
15.Every person has two education, one which he receives from others, and one , more important, which he gives himself. (Edward Gibbon, British historian)
每个人都受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别人,另一种更重要的是来自自己。(英国历史学家 吉朋)
教育的名人名言
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2、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华罗庚
5、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春秋政治家
10、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11、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12、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1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4、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乌申斯基
15、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苏霍姆林斯基
16、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18、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
19、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20、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21、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
2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轲
24、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颜之推《颜氏家训》
25、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
26、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方孝孺
27、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2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3
1、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2、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塞内加
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5、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6、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恰普曼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8、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9、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0、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
11、三人行,必有我师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1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4、圣人无常师。 ——韩愈
1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1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1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8、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佚名
1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20、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佚名
24、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25、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26、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4
【关键词】人学 生命教育 阶段性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关注人的生命,关注影响人的生命的各种问题,这便产生了各界对生命教育的重视。通过生命教育,转变人们对生命的态度,转变人们对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态度,让人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正确对待生命。的人学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笔者将从人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点,从而对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进行研究。
人学思想与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围绕人生、生活、生命等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知识的传授活动。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激荡起生命中积极的因素以实现生命的价值。为此,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内涵、生命知识、生命意义等,从而抵达生命的核心诉求。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其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结合。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看清自己跟社会、跟他人、跟自己的关系,做到理性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学思想。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人学思想也是一种哲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人学思想认为,人是类的存在物,也是种的存在物,前者把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后者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相结合的产物。从人的属性出发,人学的产生是对以往人学理论的历史性革命。它把对人学的研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从人的社会实践及人所处的社会存在的条件中去研究人,这就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人性、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不再囿于西方传统人学中的抽象人性论、抽象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争等。
第一,的人学理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人。马克思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研究人性、个性与个人的发展,这就区别于抽象人性论、机械和庸俗唯物论。
第二,的人学理论从人类的社会化的角度或者说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认识人。他说:“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以社会化了的人类作为考察人的根本出发点,这就使人学和其他唯心主义人学相区别。
第三,人学理论从对世界的改造进程中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认识人。人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这样,不论从人学的出发点或人学的本质特征来看,都使其成为最能从根本意义上充分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学观。
这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对人学理论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启发了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人。人学思想所阐述的人的生命具有“实践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它对人生问题的观照:实事求是、革命进取的人生态度、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人生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生目的。它代表着现代人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为我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合理有效推行生命教育,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征
对生命的关怀。按照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重视对人生命的关怀,将生命关怀渗透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去。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将教育看成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从而仅仅重视学生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其生命价值。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关于生命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人学思想。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实行生命教育必须认识到生命的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客观把握生命存在这一事实,以生命存在与发展为宗旨,为人们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必须积极关怀学生在爱情、生活、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们自觉感受到生命的温暖。遇到挫折的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更为重要。人学思想让人们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追求和发展的方向、规律,这也就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即关心人的生命,关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的关注。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人出发,引导人们了解“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价值”,让人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生命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在人学思想看来,人本质上就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交换、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此,人存在着必然的社会性。那么,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不但需要站在实践的角度考虑人存在的社会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具体到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看到每个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看到学生生命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价值,而不应该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活动的客体或者对象。
对人性完善的要求。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通过促使人的各种属性的完善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其包括人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完善,统称为人性完善。具体的说,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生命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人性的完善,也就是要实现他们在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处理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能彼此包容、互相适应,得到幸福。
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
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人学思想的最基本观点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着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实践性,生命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首先应明确学生对自己生命认识的目标,也就是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其次,帮助学生正确的对自我进行客观的理解,选择其自我生成的环境,对自我进行真正的认识,并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再次,帮助学生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一面,积极引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失败和挫折中发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并挖掘自我的潜力,使其生命的价值得到提升,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承认,同时追求到自我的幸福。
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根据人学思想,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这主要是由于人相对于动物来说,其生命是一种不特定的,是一种不完善的。人出生时并不具备维持自身生存的任何技能,人要想生存必须自己创造、努力争取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方面的东西。即人从生命降临,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人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创造才能获取其生存所必需的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指导学生自我完善,从而加强其生活品质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属于自己的生活条件,提升其自身的生活品质,寻找属于其自我的幸福。
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生命具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追求生活的意义,实现其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命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们对现代生存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追求其物质上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们在思想上的升华、心灵上的陶冶、智慧上的启发,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超越,提升人生品质。
综上所述,人学思想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中,在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在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在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即在人学视野下展开生命阶段性教育,阶段性、层次化培养学生生存品质、生活品质、人生品质,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5
关键词 双关语 平行研究 平行文本 《红楼梦》人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曹雪芹在其所著的《红楼梦》中,对个中人物赋予了颇有深意的姓名,即使是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也不是读过一次就能完全领会得了的,这大概也是“红学”至今仍旧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曹先生可谓将双关语运用到了极致,这种信手拈来的娴熟在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给《红楼梦》的英译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遗憾,应该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无论是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还是 The Story of the Stone,都无法在所谓的“红楼梦舞曲”的规则下从容起舞,其中,人名双关语的翻译便是一个不算小的障碍。本文从平行研究角度,对《红楼梦》人名双关语的英译进行初步探析。
双关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现象及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英汉语中。而说起“平行研究”这一概念,其属于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之一。通俗地说,平行研究是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化,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而在本文中,笔者拟将《闪灵》(Shining,史蒂芬·金著)、《红字》(The Scarlet,霍桑著)作为平行文本,通过与《红楼梦》人名双关语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进一步开辟其英译策略。
1 REDRUM 与 回文句
“REDRUM”一词出现在《闪灵》中。小男孩丹尼在酒店期间,不断看到奇异的幻觉,然后便在母亲的房间门口写下含义不明的“REDRUM”一词。其实,这个词并不是英文单词,所以温迪(丹尼的妈妈)看了之后也不明白;后来,在丹尼大叫“REDRUM”时,正值失去理智的杰克(丹尼的爸爸)拿起斧头砍向妻子的房门,温迪从镜子中看到丹尼写下的“REDRUM”,反过来竟然是“MURDER”(谋杀)!(注:REDRUM 的音标为 [redr m],若换做中文,即使知晓字的含义,也未必会读,原因在于,英语是字母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只要懂得 48 个音标,基本上便可读出单词,而汉语是由偏旁部首合成的象形文字,会写未必会念。)
而在《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中,针对林黛玉的,便有一句: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其中的“玉带林”若反过来,恰好是林黛玉。因此,在翻译《红楼梦》中人物姓名时可适当运用“回文”的翻译策略,既很好地应用了英语词汇易于灵活创造这一点优势,又能够巧妙含蓄地将《红楼梦》人名的内涵通过游戏这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2 《红字》中的“拆白道字”
将一个字拆成一句话,这便是中国“拆白道字”的意思。在清代钱彩在《说岳全传》中,有此一段故事:那岳爷心中有事,睡在床上,不觉心神恍惚。起身开门一望,但见一片荒郊,蒙陇月色,阴气袭人。走向前去,只见两只黑犬,对面蹲着讲话。
这即是拆白道字的一个精彩例子:两犬对言,影射的是一个“狱”字,便是暗指岳王爷日后入狱,命丧风波亭。
而在霍桑的《红字》中,同样可以找到与之相同的地方。其男主人公亚瑟· 丁梅斯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神学家,如果把他的姓氏 Arthur 与名字 Dimmesadale 的首字母 A 和 D 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两个字母 AD 正好是 Adltery(通奸罪)的两个首字母。这也就是预示丁梅斯代将会是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
另外,对于《红楼梦》中的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与惜春,其寓意“原应叹息”我们都是明了的。因此,或许我们可以依照上述这种拆白字的方式定义“四春”的英文姓名,其中“春”字可遵循粤语的发音 chuen(因许多汉语文化词均依照粤语规则音译为英语,如 tea、coolie、及 tofu 等等,这里作如此处理,既保留了汉语风韵,又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英语构词形态),依次为 Sychuen、Ilychuen、Gychuen 及 Hychuen,如此一来,四人名字的首字母组合到一起,即为“SIGH”,叹息之意。
3 《红字》中的谐音双关语
双关语可分为两种,一为语义双关语(上文即为此种类型),一为谐音双关语,对于这一种双关语,霍桑在其作品《红字》中亦有相关示例。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年轻懵懂时嫁给了嫁给了年老体衰、畸形阴郁的奇林沃斯,而后与激情澎湃的牧师丁梅斯代偷食禁果,产下珠儿。从她的名字 Hester Prynne 的构思中可以发现,其中 Hester 是 Haste 的谐音词,Haste 意味着草率、轻浮,而 Prynne,则与 Prurient(渴望的、的)发音相近。再者,请看Roger Chillingworth(罗杰·齐林沃斯),这个人的道德素质实在不敢恭维,而他的名字 Roger,则与 Rogue(无赖、恶棍)发音相近。
而在《红楼梦》中,那个贾雨村心仪的丫鬟娇杏姑娘,可谓真的是“侥幸”之至,但曹先生却赋予其“娇杏”二字,既衬托出了女子的年少妩媚,亦对其命运作出暗指。而那个抱了甄英莲去看社火花灯,最后致其走失的霍启,其姓名同样别有深意:霍启,即祸起之意。可见中国人对于姓名双关语,总不会像欧美国家那般大张旗鼓地写出来,我们总是喜欢含蓄一些。而霍克斯先生则直接地将霍启译为“Calamity”,其实哪个人能够称自己为“灾祸”呢?即使是阴险奸诈的明朝大宦官李进忠,也要给自己取个光明磊落的好名字“魏忠贤”。故我们或许可以仿效英语谐音词那样,称霍启“Caramidy”,娇杏“Forcheen”。
4 总结
通过上述对平行文本中双关语的分析比较,再结合《红楼梦》中的人名双关语,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人名文化中仍旧有许多共同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因英汉语言构词差异,很多有趣的双关语依旧无法在两种语系中完好地转译,如《搜神记之二五三》中,写道:“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禄也。”而丁往道教授也只能按照字面翻译成:“loss” and “rice”form the word “salary”。英语读者难免会生出疑惑,为什么“大米”加上“失去”就成了“薪水”呢?
语言学家萨佩尔说过,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的一些审美因素,如语音、节奏、象征及形态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因此,我们能够做的,应该是通过将语言文字与本民族的民俗、传统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证研究,将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共同点无限放大,以便尽可能地为这种语言游戏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 潘文国.从英汉语“嵌字诗”说起——谈文字游戏对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3(4).
[2] 王玲.《红字》中的人名寓意解析[J].时代文学,2010(1).
[3] 陈煜.谐音文化与言语交际[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4):123-124,127.
[4] 杨仕章.论谐音及其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1998(3):30-35.
[5] 李华.言语谐音现象初探[J].深圳大学学报,2002(4):110-114.
[6] 李晋荃,王希杰.谐音:从修辞到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100-106.
[7] 黄雷.中英文广告“双关”修辞法探析[J].西江大学学报,2000(1): 56-59,69.
教育名人名言范文6
关键词: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50-01
提高国民素质,完善人格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农村职校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农村职校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阶段。要抓住关键时期进行培养,使其早日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本文对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一、知识教育
要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首先必须让职校生知道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以文明礼仪知识作为根本。任何人的知书达理不是先天带来的,都是从学校、社会生活中学习和实践得到的。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农村职校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对于农村职校生来说,文明礼仪习惯应该是:在家里,尊老爱幼,善待家庭中每个成员;在人际交往时,知道谦恭礼让、谅解宽容,做到与人为善;在社会中,遵从社会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部分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可能受到一些歧视,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上有待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因此,要依据职校生的个性特点,确定适当的教育目标。例如,与他人见面时要知道说声“您好”,在和别人分别时要知道说声“再见”,打扰他人或无意中得罪别人时应该说声“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农村职校生的理解和遵循。
二、行为示范
在生活中,行为的作用往往比语言的作用大得多,尤其是良好的示范教育必不可少。班主任要加强对职校生的正面形象教育,用优秀人物的思想情操和模范行为教育职校生。正面的示范,会给职校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和具有感染性。
(1)教者行为。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对职校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者是文明礼仪知识教育的主体,往往是职校生直接崇拜仿效的榜样。教育者如果谈吐文雅、穿戴端庄,对职校生文明礼仪的养成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反之,如果教育者要求职校生在升旗仪式时庄重严肃,自己却在一边随便说笑,要求职校生严守课堂纪律,自己上课却经常迟到,又怎样去教育好职校生呢?因此,教育者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树立文明礼仪形象,用自身巨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够让职校生信服,从而促使职校生提高道德修养。
(2)学生榜样。学生身边的榜样离学生最近,最具有说服力,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在对职校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每月竞选一名礼仪标兵。竞选时,学生采取民主投票的形式,结合职业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请“文明礼仪标兵”介绍自己的事迹,使其他同学有自知之明,有自律自强的意识,促进全体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每月定期进行全班学生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识别先进与落后,弥补不足,不断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提高所有职校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活动养成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现问题,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解决问题。同时,文明礼仪行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够得到锻炼和巩固。职校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让职校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学生班委会作用,让学生自己组织值周,在道德、纪律等班级文明监督检查中自我监督、自我批评,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组织职校生到农村和企业去参观、研究和实践,让他们多多接触社会,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工作的辛苦,感受人们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这样,不仅使职校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而且能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四、规范养成
制度是养成教育付诸实践的有效措施,是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养成教育有方向,职校生行为有规范,教育者执行有力度。以《农村职校生守则》《农村职校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基本目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切实维护规章制度的威信。这样,用法规增强对职校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加强职校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性。
五、结束语
“言谈举止文雅、礼仪形象儒雅、行为规范优雅”是每一个公民应该追求的行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素。要用优秀榜样来感染学生,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合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农村职校生在生活中体验文明礼仪,感悟文明道德,完善人格修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优秀班主任的做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