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经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经论文

道德经论文范文1

人的正常生活包括两个方面,心理和生理,生理上会出现疾病,同样心理上也会有疾病,对待两个方面的疾病不可用同样的方式方法来对待,精神病患者也是人,也存在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不管临床表现如何,都存在尊严,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当然前提条件是在不伤害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的情况下。精神病患者一般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当威胁到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时,作为精神科医务工作者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进行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心患者,对待患者向自己的亲人一样,不可侮辱、虐待以及讽刺患者。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给予满足,这样才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对患者的变化及时掌握,这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2培养心理素质,树立专业美德

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要始终提醒自己,护理的患者是心理有缺陷、失去理智的患者,因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具备顽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坚强的信念,同时还要纠正社会对患者的偏见,同情和理解患者,耐心的与患者交流,每天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当出现突发事件时,不可慌乱,要认真寻求解决方法,在与患者接触时掩藏自身的不良情绪。因精神病患者随时可能被疾病所影响,一些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作出冲动的行为,这是护理人员心理所表现出的反应会不同,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有效控制,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自我进行调节。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工作作风严谨

精神病患者主要是因精神因素引起的,选择治疗的切入口也应从精神疾病开始,因此,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语言要温和、态度要和蔼,思想作风上要审慎适度,精神病患者不仅会表现出道德沦丧、行为紊乱以及人格障碍,同时还会表现出一些不自觉的行为,这些会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出现矛盾、敌意、压力升高以及冲突等不良情绪,当患者的自控能力不佳时就会表现出来。精神患者的行为与社会规范和道德多有不符,因而社会上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和理解,但是我们既然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务工作者,就要对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了解,注意其言行变化,无法用社会的准则和规范对其进行衡量,因而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面带微笑、态度和蔼,用自己美好的心态去感染患者,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多为患者考虑,争取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4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由于大部分人不理解精神病患者,对其存在错误的观念,思想上认为精神病人很可怕、危险和可耻,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大多数患者的家属不愿意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周围人,但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治疗,患者及其家属不得已的将患者的病情如实的告知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医生才可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才能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秘密严格遵守,当涉及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时,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5追求慎独

道德经论文范文2

造成道路交通拥挤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根本的是有限的交通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供给1.城市道路交通的公共性。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用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笔者认为,城市道路属于准公共物品,即具有有限的竞用性和排他性。对城市道路的使用存在一个最优规模,超过这个规模以后,原有使用者的效用将受到影响。道路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由于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供给短缺长期存在。2.供给因素。(1)意愿不足。城市道路具有准公共性,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其投资主体为政府。目前,太原市道路交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建设资金的匮乏导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2)能力有限。一是交通运输网络。前文已述,太原市道路系统结构为方格网式道路网,交通特征为平面混合交通,通行效率较低,立交桥结构简单、功能欠完备。快速路系统尚未完善,中环路通车之前,太原只有滨河东路、西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另外,太原市道路建设较为滞后,道路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速。道路交通的供给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城市空间结构。太原市目前仍为单中心的城市结构,中心区集中在汾河以东中部老城区,柳巷为太原传统的商业中心,具有很强的向心交通吸引力。太原市城市形态停留于单中心圈层结构,呈现出同心圆式向外蔓延的特点。这种“摊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交通流大量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另外,停车位设计不合理也是造成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城区内停车场建设不到位,缺乏专业的标准停车场。有资料显示,城区近90%的车辆面临无泊位停车的窘境,导致占道停车现象较为普遍。

(二)需求1.对公共品的需求过度。如图1所示(见下页),出行者按照私人行车成本(PMC)与私人边际收益(即需求D)进行决策,在二者的交点Q2达到了平衡。而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交通量应为社会行车成本交点与需求曲线的交点Q1。由于道路正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出行者对道路交通的需求过度,产生“公地悲剧”。2.需求因素。(1)私人交通出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见下页),近年来太原市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私人汽车占民用汽车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小汽车的道路负荷是公共交通的5—6倍,在承担相同出行量的情况下,小汽车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道路资源。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增长较快。(2)其他运输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运输、农副产品运输、日常需求品运输等需求不断增加,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三)其他因素道路瓶颈、天气原因、信号配时不当、突发交通事件、道路施工等偶然因素易造成临时性和局部性的交通拥挤,不容忽视。

二、太原市道路交通拥挤改善路径探究

(一)改善主体解决道路交通拥挤问题,需要市场和政府同时发挥作用。市场在交通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道路交通供求,解决交通供求不平衡这一根本矛盾。同时,由于道路交通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政府必须发挥一定的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监督制裁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通过机制设计,为市场配置交通资源提供良好的环境。

道德经论文范文3

一、我国媒体竞争的两个阶段和特点

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原先所有开支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时,同行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是这种媒体竞争是比较规范的、在道德约束之下的竞争。并不伤筋动骨,是一种良性的的竞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对新闻单位实行了改革,虽然新闻媒体还是国有事业单位,受党政机关领导。但绝大多数媒体的所需经费已由原来的全部财政支付,变为财政差额拨款或者完全自收自支。在这种情况下,各新闻媒体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重要目标,以适应媒体自身发展和增加职工收人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新闻媒体开展了全新意义上的竞争:加强了受众意识,开始了对受众的争夺。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等于取得市场、等于取得了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新闻媒体竞争尚未建立与公司法相类似的事业法人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等制度规范,客观上为新闻媒体对社会不正当行使新闻报道权利以及不正当竞争提供了可能。近年来,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并出现了恶意的、违背道德规范的竞争行为。

二、媒体竞争中不道德行为的主要表现

新闻媒体竞争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个人行为。常见的有:为完成业务指标抄袭新闻作品、造假新闻以求轰动效果等。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个人利用新闻报道牟取“好处”的各种或明或暗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一些记者在参加采访或新闻会等活动时,接受采访对象以“车马费”、“误餐费”、“劳务费”等名义发放的钱物。还有一些记者利用休息时间私自组团采访或进行新闻活动,或私自参加企业组织的“三包”采访和旅游、娱乐等活动。更有记者明目张胆收受报酬,搞有偿新闻,。如2002年6月22日,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了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当场遇难。全国各大媒体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报道与披露。但在事件发生后一年,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出人意料地,以惊人的勇气向外界披露:有11名记者在繁峙矿难采访过程中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收受当地有关人员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的严重经济违纪行为金额高达7.46万人民币,令人震惊。

2、新闻单位的集体行为以及由核心管理层默认的行为。与从业人员个人行为相比,这个层面的不道德行为更应该引起关注,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个层面的不道德竞争行为显得越来越显著。这个层面的不道德竞争为又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为争夺广告市场,利用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大搞有偿新闻。有偿新闻的特点,就是一条新闻被刊登,不是凭新闻价值来决定,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单位“好处”来决定。一些新闻媒体将广告演变成新闻消息、人物专访、企业或产品通讯、生活专题、科学常识等形式进行传播,有的地方新闻媒体包括地方党报时常大篇幅地登载此类文章。其次,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和优势,强行拉赞助费。对于拒绝给予“好处”的,则利用媒体影响力“封杀”或“搞臭”对方。如今年1月底到2月初,某地方报纸到一家企业拉广告遭到拒绝,就抓住卫生监督部门在这家商品零售企业偶然发现不合格商品为由头,在所属的早晚两份报纸上连篇累犊的进行所谓“曝光”、“后续报道”、“评论”。再如今年1月中下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披露了鄂东晚报从2003年开始,在晚报领导的授意下,采取威胁暴光等非法手段,违公德,强拉所在地区学校的赞助费,为报社牟利。在当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企业造成伤害。再次,或明或暗地封杀、贬低竞争对手。所有媒体都有自身的优势,受众群体是交叉的。有的新闻媒体为了竞争,“封杀”竞争对手的一切新闻,对于有的事关大局、不得不报的新闻事件,则采取只报事件,不报道主体或者更换主体的手段。例如:对于“广播电视进村人户工程”,有的报纸采取只报数字不报过程、只报出席会议的党政首脑不报召开会议的广电机关等含混手法进行处理;有的报纸甚至将“广播线路故障”、“电视信号中断”等事件作为重要的社会新闻安排在显著位置津津乐道。前不久,某地广播电台主办了一个知名歌手的“歌友见面会”,整个演出过程十分成功但在演出结束时,因场地提供方违约以及一名歌友的过分热情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前往采访的报纸记者就在领导授意下,以“某某歌友见面会草草收场”为题,大肆宣扬活动的“不成功”,随意夸大“不成功”的细节。诸如此类的在媒体竞争中的不道德行为不但误导了受众、对批评对象和竞争对手造成了伤害,还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媒体竞争中的道德约束及评判

对于上面所谈到的在媒体竞争中出现的种种有违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给出了一些大同小异的界定。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新闻腐败,有的称之为新闻道德沦丧或传媒操守问题。但无论如何界定这一现象,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对于在媒体竞争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违背道德的现象,社会必须作出反应,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l、建立规范媒体行为的机制并设立评判监督机关。媒体监督社会但谁来监督媒体?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主要靠人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舆论来保障实施。确实社会舆论是道德准则最有效的持有者、是对反道德行为的最有效的评判和监督者。但是,社会舆论最有效和最广泛的传播途径却恰恰是媒体。如果由媒体来互相监督,很可能让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当前,地方的新闻工作者协会(记协组织)由于种种原因,在调停、监督媒体竞争行为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设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评判机制,同时合理配置强化记协组织监督管理的权力。

2、新闻道德的法律化。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标准多元化的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舆论的强制力不足以防止媒体竞争中的反道德行为发生。一些行为不仅需要有道德调整,还需要有更大强制力的行为规则和原则予以调整,这个具有更大强制力的行为规则和原则就是法律。利用法律手段可以使部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予以强制执行,这是维护媒体竞争基本秩序的必须手段。

道德经论文范文4

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正确的道德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的道德情操是应坚持倡导的。其次,在孩子的幼儿教育时期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双向协调。学校与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完善信息沟通的途径,通过家长座谈会等交流方式来与家长们一同研究素质教育的方法,共同提高德育水平,加深对素质教育和德育的理解,使家长们能充分意识到德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规范完善校园道德环境

“高校德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需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创建品位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道德环境应建立在正确的德育工作的准则上,认真制定、完善教育准则,将创建优质的校园道德环境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德育水平相结合,为更好地规范校园道德环境提供保障。

3.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大学生全面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从而坚定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方法和内容,加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和效果,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加信心,增强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奉献社会。

4.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关注,为大学生德育营造出优质的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信息纷繁庞杂,有精华,亦有糟粕。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供大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来宣传和弘扬积极的社会行为,对消极的、不健康的社会现象要予以严厉的抨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警示世人避免再次发生。这不但可以为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我们大学生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模范的作用。

道德经论文范文5

一 从追新逐后到寻求差异

西方是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一个“他者镜像”,只有在这个镜像当中,我们才能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推进到哪一步,学术增长到哪一步,而哪些是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空白。当代文论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中国一个世纪以来不断的“追新逐后”的持续理论热情,这种理论热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尤其是以二十世纪后半叶为重;对这种学术史的清理,在当代成为新的学术思想生长点的关键。

当代文中国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文艺理论思想几乎共时态的涌入,中国的接受语境的复杂化。一般认为,文艺理论包括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作家论如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作品论如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读者论如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社会文化分析新趋势,如西马、女权、解构主义,都不能说太新了,像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思潮,已是明日黄花。而后殖民主义已把后现代主义关于差异性的理论和话语权力理论,应用到国别之间的国际关系文化权力模式研究中,做出了新意。当前,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其实它也仅仅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互动研究。再有就是少数话语,其实也与我们第三世界文学、第三世界身份紧密相关。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快找到最新资料,并且同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这里,我想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最近二十年来西方这些新理论一下子涌入中国,中国知识界接受了什么,已经消化了什么?什么样的东西与我们的肌体产生了一种共振、共鸣,生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哪些东西被我们清除了、排斥了、拒绝了?

事实上,西方文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平台,这个平台足以使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感到自己方法的落后、思想的僵化、和行文话语的边缘化,但是否我们抓住了这些最新话语就可以走向中心,就不再僵化,就可以表现得十分灵动呢?我认为,完全追新可能是一个本体论的误区,它将使我们永远追不上西方,使我们在新世纪还要重复二十世纪的一系列错误。所以,我们的文艺理论不可能完全从西方借鉴,但是不可能不对西方加以观照。在我看来,只能把西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参照,要在本体论上发掘我们的本土资源。毕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的文化方法研究与西方基本同步,像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时还显得很新,但今天女权主义、文化研究在国外刚刚出现一、二年,我们这里已经广泛应用了。既然是基本同步,追新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时学术竞争不以量胜,不以万花筒的不断转动取胜,相反,是一种本质力量的学术较量。我们必须走出赶超心理,深层次地总结自身经验并寻求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东西有可能成为我们新世纪经过拿来主义走向输出主义的主角。我想强调的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应该走出拿来主义模式,走向输出主义。 二 从文化拿来走向文化输出

但是,我们在强调文化输出的时候,首先得弄清楚应如何输出?中国文论有没有这种文化权力机制,它是否处在话语的边缘,因而文化输出只是一种妄想?在我看来,当代中国问题已经在西方引起关注。二十年前从事汉学研究的西方人及日本人、韩国人大抵只研究中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因为他们认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一无所看,一无所得,是一片空白,甚至著《中国文学理论》的刘若愚也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不能称为“中国”文学理论。这种看法在20世纪末已经极大的改变,日本近两届全国性汉学大会,已经将当代中国问题尤其是文化转型问题看成重中之重。

这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21世纪前一、二十年成为西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文化上。这使得我们自己关注中国文化问题将产生一个新的动向,即寻求国际性审美共识框架,装入我们中国本士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中国的东西如果不与国际性统一的审美共识挂钩,中国的东西如果仍是极端本土的,当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寻找审美共识就是要寻找一种共识性的审美形式,这种审美形式负载着中华民族的的审美内涵。

我不赞成一味地对中国传统加以质疑,这只是在后人不太能干时,面对祖父的财产发出的怅叹。我们应当自我反省而不应自嘲自虐。当传统在历史的岁月中已经成为经典时,我们当前遭遇到的是决裂与选择的双重困惑。我们决裂了什么,是决裂祖先吗?我们选择了什么,是选择西方吗?这是一个忽略不得的问题。

三 从文学理论泛化到文化理论

文论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海外汉学家处身性策略左右国内知识界的动向。国外汉学家有可能受到西方某些权力的压制,甚至一些具体细微的生存环境的不顺心,都可能导致其形而上的情绪化反拨。而这种情绪传到国内就可能被人们误以为某种新趋势出现了。同时,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解读往往充满误读或误导。

其实,理论的播撒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中心向边缘的播撒,理论旅行也不是单方面的,即便是一个声波传过来也还会有回声。我们第三世界理论也要向中心播撒,因为理论旅行是互动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在新世纪必得思考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当文化研究达到一个很高水平时,文学理论是否会消失?在我看来,在前现代时期,理论不太重要--它是对经验的总结,经验高于理论;在现代时期,理论与经验并置互动;在后现代时代,理论会在相当程度上超前,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先行建构、先行见到。

道德经论文范文6

(一)把握好人的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存在的一般性基础之上,具有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发展体现出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忽视一般性,或者一味强调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这些一般规律之上。一方面,开展广泛的职业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训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每名警员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建立广泛的认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具有不同特点、执行不同任务的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确保任务执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职业道德践履进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二)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5]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6]此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加快理论途径与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入警、晋升的重要标准。[7]二要结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入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三)实现职业道德的常德化和教育对象的层次化

上一篇电视剧论文

下一篇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