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书画展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书画展方案范文1
中文旅游网站策划书需要注意的:
一:中文旅游网站策划中,对旅游产品页面的布局和细节处理,比如旅游产品的价格随季节性变化很快,有的产品都是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所以价格上一定要做多重设定,其次是产品内容,行程是最重要的,但没有多少网站能把行程做好,统一的模式都是第一天到哪 玩什么 晚上住什么,一片文字,没有可读性,应该添加景点、酒店的图片说明,让人更加直观。关于产品页面设计细节,如果有需要合作的向我要完整版策划书,这里过多的细节不在多说;
二:中文旅游网站策划中,对关联处理非常差,比如景点与线路的关联、风俗与线路的关联、周边国内出境等线路页面与推荐促销旅游产品广告的关联,自助游与半自助游中间的对比关联等等,关联的重点在于提高转换,根据测试数据,有效关联的站点比没有关联的站点转化率会高出10%到20%,可见关联的重要性;
书画展方案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R187+.7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1.1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简介
数字化变电站是指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实现数字化通信,数字化一次设备和二次智能装置均按照全站统一的标准平台(IEC61850标准)进行数据建模及通信,并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相互之间的互操作性。
数字化变电站应该具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数字化的一次电气设备、全数字化的二次装置和全站统一的标准平台。
数字化的一次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型断路器/隔离开关;智能型变压器;其它数字化的电气辅助设备。全数字化的二次装置是指二次装置能够实现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二次装置之间、二次装置和站控层设备之间、二次装置和一次电气设备之间均以数字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传递。如果一、二次设备之间实现数字化通信,变电站内智能装置的数量急剧增加,因此全站智能装置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建模及数据通信平台(IEC61850标准),确保实现互操作性。见图1所示。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有利于变电站降低成本:
(1)新型电子式互感器的运用,避免了传统常规电磁式互感器的磁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电子式互感器可以使得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完全隔离。
(2)可以大量减少站内二次电缆的数量,简化站内二次接线。
(3)数字化的一次电气设备一般体积偏小,二次电缆被光缆代替又可以节省电缆层和电缆沟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变电站空间布置的紧凑化。
(4)站内智能装置基于IEC61850标准建模并通信,有效的缩短设备调试周期,节省人工成本。
1.2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现况及应用分析
在数字化的一次电气设备方面,智能型断路器/隔离开关、智能型变压器、以及其它数字化的电气辅助设备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尚没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应用,因此暂不考虑。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处于产品试用推广阶段,国内新上的典型220kV以上数字化变电站已有实际运行的工程实例,但还不具备局面应用。
相对来说,全数字化的二次装置和IEC61850标准的应用更加成熟。国外几大公司均有系列的支持IEC61850的二次产品,而且具备较为丰富的运行经验。国内一线的二次厂家也陆续开发出基于IEC61850的二次产品。因此如果在110kV变电站工程新建及改造中,全站的微机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全部采用IEC61850建模并通信,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是可以实现的。
尽管国内外屡有“数字化变电站”投运的报道,客观地讲,这些实际工程只是初步具备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局部特征。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想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尝试:1、应用电子式互感器;2、二次设备应用IEC61850建模并通信。
2 设计方案
2.1 过程层
过程层设备包括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操作箱等设备。
本工程在110kV电压等级推荐使用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学原理电子式互感器;考虑到成本和工程实用综合因素,在10kV电压等级推荐使用基于罗氏线圈或低功率线圈原理的小信号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根据产品研发现状,推荐使用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智能操作箱实现对一个间隔(含断路器及相关刀闸)的遥信/遥控进行处理:智能操作箱采集间隔内遥信信息,通过GOOSE通信网传送给二次设备;二次设备跳合闸命令通过GOOSE通信网传送给智能操作箱,智能操作箱完成出口跳合闸。
合并单元(MU)主要功能是同步采集电子式CT/PT输出的信号后并按照IEC61850-9-1规定的格式发送给二次设备。
本工程间隔层具体配置如下:
(1)110kV线路纵差保护用的CT、PT均沿用原传统电磁式互感器;110kV线路故障录波、后备保护、测控用的CT可采用纯光学的电子式CT,电流信号经MU数字化后,送相应二次设备;110kV线路电压经MU数字化后,送相应二次设备。
(2)主变高压侧CT采用纯光学的电子式CT,电流信号经MU数字化后,送相应二次设备;主变低压侧采用模拟小信号输出的一体化电子式CT/PT,其输出通过模拟MU数字化后,转发至相应二次设备。
(3)10kV馈线、电容器、站用变间隔,可采用模拟小信号输出的一体化电子式CT/PT,其模拟小信号直接输出至相应开关柜上10kV测控保护装置;10kV分段采用模拟小信号输出、分体式电子式CT、PT,电压电流信号经MU数字化后,送相应二次设备。
(4)110kV线路及变压器间隔配置智能操作箱,就地下放到GIS控制柜;主变低压侧的智能操作箱,放置于开关柜上。
2.2间隔层
本工程间隔层设备基于IEC 61850建模并通信。
(1)110kV线路保护及测控装置:
110kV线路后备保护完成保护和测控功能,装置完全支持IEC 61850,支持GOOSE方式实现间隔层防误闭锁功能,电压电流量采用数字接口输入,于主控室集中组屏。
110kV线路配置光纤纵差保护装置,于主控室集中组屏。但鉴于目前尚无支持IEC61850的光差保护装置,故建议采用传统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2)主变保护及测控装置:
主变差动保护采用数字接口,完全支持IEC 61850。其开出通过主变GOOSE控制网由智能操作箱实施。
主变除了配置电子式互感器+新型数字接口的主变差动保护外,另外配置一套常规电磁型电流互感器+常规典型配置的主变差动保护,两套装置并列运行。常规差动保护高压侧采用主变套管CT,低压侧采用加装1组10kV保护CT(安装于低压侧进线柜内)的方式实现。常规差动保护装置采用典型设计中的配置。
主变后备保护采用数字接口的主变后备保护装置,完全支持IEC 61850。其开出通过主变GOOSE控制网由智能操作箱实施。
主变高、低压侧设置独立的主变低压侧零序保护装置,完全支持IEC 61850,采用常规模拟量输入的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其开出采用硬接线通过主变智能操作箱实施。
主变本体保护采用智能本体保护装置,完全支持IEC 61850。本体重瓦斯、有载重瓦斯通过电缆接至主控室主变本体保护装置,装置通过GOOSE网实现控制功能。为保证其绝对可靠,考虑将本体重瓦斯、有载重瓦斯加装重动装置,经硬接点至主变双侧智能操作箱实施动作。
主变差动、后备、零序、本体保护装置于主控室集中组屏。
所有主变差动/后备/零序/本体保护装置、双侧智能操作箱、主变智能操作箱等,组成独立的、面向过程层的、基于GOOSE机制的主变控制网(双网架构),以实现相应遥信、遥测和保护控制,并实现与其它应用交互信息。
主变测控装置采用完全支持IEC 61850的测控装置。实现轻瓦斯、温度(油温及绕组)、压力释放、油位、超温报警、有载档位中性点地刀等其它非电量信号的硬接入及测量,并上报后台和主控单元。此装置就地下放主变旁安装。
主变高压侧零序保护通过接收由集控站/调度发出的主变运行方式改变遥控令(中性点地刀投切令)及中性点地刀位置,决定投零序或间隙保护。
主变双侧电流、电压、功率等模拟量测量,由主变高、低后备装置完成。
主变高、低侧的遥控,可由主变高、低后备装置完成。
(3)10kV 测控保护装置:
10kV自切装置按照分段来配置,自切逻辑遵循典型设计。自切出口用GOOSE控制网实现。电压电流采用值和开入信息用IEC61850通信实现。
10kV馈线、电容器、分段间隔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完全支持IEC 61850,按照点对点面向间隔配置。采用下放10kV继电小室于开关柜上分散布置。低周、低压减载功能由10kV馈线保护测控合一装置完成。
(4)计量部分:
110kV进线、主变高低压侧采用支持数字输入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在主控室集中组屏。
10kV馈线和站用变计量功能由测控保护装置完成。
(5)故障录波器:
采用新型数字式故障录波器,110kV线路、主变高低压侧电流电压值由相应MU以IEC 61850-9-1格式传送至故障录波器,遥信量由二次装置以GOOSE报文传送至故障录波器。
(6)小电流接地选线设备:
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由10kV测控保护装置和计算机监控后台配合实现,后台可集中显示所有上送的接地信息,并进行分析、诊断与排序,供用户判断试跳接地线路。
2.3 站控层
根据本站规模,配置如下:
配置站控层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各一台;
配置远动工作站一台,实现向调度或集控中心进行数据的远传;
配置公用接口单元、公用测控单元各一台,用于接入其他非IEC61850装置(如直流、消防、视频等)。
后台监控系统采用NS3100计算机监控系统(Win版)。NS3100计算机监控系统参加了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IEC 61850互操作试验,与国内主流厂家以及国外知名厂家的设备实现了互连互通、及互操作试验。同时,NS3100计算机监控系统集成“五防”系统。
3 其它
3.1 站内网络
站控层网络:采用总线型双以太网,构成站控层网络。
对时网:实现全站IED对时。
同步采样网:实现全站分布式采样同步。
主变控制网:全站主变相关IED及相关智能操作箱组成一个主变控制GOOSE网(双网结构)。
3.2 网络设备
对于站控层网络,采用常规工业级工作组网络交换设备,构成站控层双以太网;对于10kV系统,采用常规工业级工作组网络交换设备,构成10kV继电小室面向站控层信息集总,通过光纤接入站控层;对于GOOSE控制网,采用符合IEC61850的工业级网络交换设备构成针对主变的控制网。
对网络交换机的要求如下:数字化变电站的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应具备QOS、优先级、组播等功能,开放SNMP服务,电磁兼容性指标必须满足较高的IEC标准(如快速瞬变4级等),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如-25℃到55℃),支持直流供电,并且是无风扇设计,应具备告警、按端口配置流量功能。
对于构成GOOSE控制网的工业级网络交换设备,应能支持GOOSE技术。
3.3 公用接口
本工程配置公用接口装置,接入其他非IEC61850装置(如直流、消防、视频等)。
4 结论
根据11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方案,在本辖区选择1座110kV变电站,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实践证明,该方案对于传统110kV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是比较可行的,相对改造周期及成本费用均较低,在现阶段是可以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丁书文,史志鸿.数字化变电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继电器,2008(10).
[2] 朱永利,邸剑,翟学明.数字化变电站中的通信网关[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4).
[3] 马临超,倪艳荣,齐山成.数字化变电站浅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书画展方案范文3
关键词:35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方案
一、引言
数字化变电站在国内发展很快,省市一级的供电企业都在积极试点。新安县电业公司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借助创建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企业的契机,2010至2012年已改造三个原综自系统的35KV变电站为数字化系统。这项工作,首先是新安县电网发展的迫切需要,原站均已有10年的寿命,而且老化严重、问题不断,严重影响安全可靠运行。这些改造后的数字化站最长已运行2年,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易操维的,获得网、省公司和检修、操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也使新安电网的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的前列。
二、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特征、优势、结构
1.定义。根据“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说明: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是指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以网络数据为基础,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等自动化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
2. 特征。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
3. 优势。解决事故隐患、简化二次回路、优化保护功能、智能监测维护。常规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缆接地误动、压板切换出错等,采用光纤网络通信后,简化和集成二次回路,减少保护压板,减少运维人员的“三误”,光纤的可靠应用避免电缆老化和电磁干扰。
4.结构。数字化变电站从结构上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 。由于相关资料很多就不再赘述。
三、改造工作任务书、施工合同、施工方案、施工三措、开工报告
1. 工作任务书。一般由生产技术部牵头下达工作任务书进行指令性安排:施工单位安排人员,组织施工;检修公司负责配合设备调试、定值输入工作,另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人跟班学习;调度运行中心负责停电计划安排、运行方式调整,定值调整及远动设备的调试;计量中心负责施工期间计量装置施工改造中的配合工作;安全监察部负责对该工程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农电工作部、供电所负责停电期间公用线路重要用户的停电协调、通知;配电所负责做好停电期间的线路消缺工作;操作队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管理,设备安全运行等工作。
2. 施工合同。在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后要对工程概况、工程期限、工程合同总价、材料、设备供应、工程质量和检查验收、施工设计变更、双方负责事项、工程价款的支付与结算、违约责任与奖励规定、争议的解决方式、特殊条款、附则进行详尽规定。
3.施工方案(依据35KV郭峪变改造项目)。包括项目概述、施工地点、施工时间、施工内容以及相应分工、施工原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控制、施工中的难点、可能出现影响进度的困难以及控制措施。需要重点说明的是:
项目概述:本次采用上海天正明日公司数字化设备代替原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为数字化变电站。其中,一次设备保留原有模式,对二次设备的保护、计量、监控等进行系统改造,保留原有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式。改造后,10KV线路保护、10KV电容器保护、10KV母联保护以及主变低后备保护、10KVPT智能装置、10kVPT并列装置(安装于郭10站用柜)等数字化设备就地安装于相应开关柜间隔;35KV线路保护装置、35KVPT智能装置、350保护装置、主变高压侧智能单元、主变本体保护就地安装于户外端子箱内;主变差动保护、主变高后备保护安装于主控室主变保护屏上;通信管理机、对时装置、光纤交换机安装于主控室综合屏上。站内各保护设备之间采用光纤直连通信网络汇集于交换机,各设备之间采用61850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互换。由于本站开关柜、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均为传统类型设备,故本站技术改造后,就地设备和传统一次设备之间的连接将依然采用电缆电线连接。
施工原则:整个施工方案以尽量保电为原则,10KV改造时可以在完成PT和并列智能装置的光纤熔接和调试后,首先改造备用出线柜,备用设备调试完毕后,可将下一条需要改造的出线柜的负荷转移到改造完的备用柜,然后对需要改造的线路进行改造,完成后将本线路的负荷恢复到本线路。35KV设备及主变的改造,按照郭35南PT、郭35北PT、35KV进线、郭1#主变、郭2#主变、郭350的顺序依次进行。
4. 施工三措。即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措施。下面将有关数字化改造特点的内容列出。
组织措施:在10KV开关柜、电容器柜、PT柜上安装保护智能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开孔、配线、敷设融接专用光纤以及装置调试工作。其中开孔和配线工作以及装置调试由施工单位完成,厂家负责实施光纤敷设、融接。制作户外端子箱基础,安装就位户外端子箱,敷设光纤至主控室以及10kV高压室,并进行相应的配线工作由施工单位完成。融接光纤、制作后台软件、制作通信服务器数据库由厂家完成,调度中心负责提供四遥信息数据表。联合调试,由调度、检修公司、施工单位和厂家共同完成。
技术措施:抬高原控制屏进行新数字化屏就位时,应做好防震措施,必要时可申请临时退出相应的保护压板。敷设光纤时要做到不损伤、有裕度。开始改造时由于并列设备需要熔接的光纤比较多,速度比较慢,后续改造每个间隔的光纤熔接数量较少,速度会相应较快。改造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配线工作可能进度缓慢,配线工作至少2人同时进行。光缆的融接工作是精细活,如果光缆融接不顺利,则将造成调试工作的时间延后。
安全措施:进行放光缆施工时,应有专人监护,施工人员不得走错间隔,不得乱动与布线无关的运行设备。每天放完光缆后,都必须对孔洞进行临时封堵,全部完工后按要求进行防火封堵。室外智能终端端子箱的安装调试要充分考虑底座高度和端子箱内部温控设备的可靠性。
5. 开工报告。包括工程主要内容、工程文件完成情况、会签单位意见等,作为开工前最后一项检查。
四、验收以及投运方案、注意事项
书画展方案范文4
为迎接**60周年,庆祝我局建局***周年,推动企业文化的开展,展示职工各方面才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工会特举办书画摄影十字绣展。现在我们将向**全体职工征集此次活动作品。希望各基层工会积极配合,鼓励本单位职工踊跃参与。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2年 月至 月
二、活动地点
**机关大楼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㈠作品征集对象:
参加此次活动人员必须为**职工,要求参赛作品均属职工自行创作,不得外请或者盗用他人作品。
㈡作品征集要求:
⒈绘画类:绘画种类不限(漫画除外);国画作品不超过4尺宣纸,其他画类作品控制在1开纸以内。
⒉书法类:包括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要求统一用白色宣纸,横幅不超过4尺,条幅不超过6尺整宣,硬笔书法要求统一使用8开方格纸。
⒊摄影类:包括黑白照和彩色照,要求反映我州建州60年及我局建局50年来内容积极向上,展现**职工健康乐观的各类作品;照片大小统一为420mm×297mm。
⒋摄影类十字绣题材内容不限,作品大小不限(但篇幅不宜超过2米)。
所有参赛作品在提交前,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正楷字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部门)、联系电话。
四、活动安排
㈠宣传阶段
本次活动宣传时间:2012年 月 日—— 月 日。
各单位要及时将此次活动具体内容传达到每名职工,充分利用好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动员的艺术氛围,同时,要求每个单位至少提供优秀作品 份。
㈡征集阶段
作品征集时间:2012年 月 日—— 月 日。
㈢展览阶段
作品展览时间:
㈣评选阶段
作品评选时间:
**工会将组成评委团,对此次作品进行评选,并评选出一、二、三等 名,优秀奖 名。
五、领导小组
**将组织此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
评委组成员:
组长
书画展方案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配置方案;探究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一、继电保护概述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一些电气自动化装置便会及时感应并发生相应信号以实现对故障段落的有效切除,降低损失的同时,进一步缩小故障排查范围,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而达成上述目的自动化电气装置就是人们熟知的继电保护装置[1]。
继电保护装置种类繁多,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测量部分实时接收被保护区段的相关信号,并和事先提供的标准值展开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输给逻辑部分。逻辑部分接收之后,对输入量予以综合分析,并判断有无采取动作的需要,假若需要处理,便会向执行部分提供相应信号,使其动作,包括延时、跳闸以及报警等。
二、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原则
在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工作中,主要以《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为依据。结合常规设计标准以及该类变电站的客观需求,基于降低造价、减少能耗、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等原则,以实现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优化设计,使其更加互动化,更加自动化,更加信息化。对配置方案予以设计的过程中,应立足于继承和发展有机结合的原则,即在现有继电保护装置及技术的条件下有机融入最新的装置或者技术;应立足于保护“四性”的原则,即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以及可靠性;应立足于逐步推进的原则;应立足于互操作以及一致性的原则;应立足于保持适当冗余的原则;应立足于稳定性以及实时性兼顾的原则;还应立足于开放性的原则[2]。
三、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方案
一般有两种配置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常规性保护配置,另一种是系统性保护配置,二者各具优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人力、技术以及费用等方面的因素予以综合考虑。以下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一)常规性保护
对于常规性保护而言,其主要是基于对象进行配置,和应用互感器的情况较为类似,尤其要关注需要保留保护的类型以及逻辑图,包括主变保护、线路保护以及开关保护等。对既有插件予以改造,使其成为光纤通信接口,将I/O转化为GOOSE接口,另外,还应对CPU处理方式进行适当改变,使其适用通信接口。应结合压板投退适当保留部分开入,借助智能操作箱对相关部分予以取消操作及转移操作,上述诸多操作均可直接展开而无需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实验模拟方面。由图1可知,常规性保护方案表现出较高的复杂水平,对客观条件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具有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突破了传统保护的束缚而实现了先进的数字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受复杂性以及较高要求的影响,常规性保护并非一种最优状态的配置方案[3]。
图1 常规性保护配置示意图
(二)优化配置方案
1、数字化集成保护配置方案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系统保护配置而言,其意义是,在具有智能化特点的一次装置以及具有网络化特点的二次设备获得普遍应用和IEC61850的前提下[4],帮助变电站实现站内信息的高效共享以及互操作,进而达成对变电站的全方位保护,所谓的系统保护配置正是基于上述目的和理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先进的、高效的保护配置方案。由图2可知,对于系统保护配置而言,其一般遵循双重化配置原则,具体而言,两套系统同时工作,彼此辅助,当然也允许单独运行。两套系统在配置上几乎相同,在原理方面更是完全一致,实际应用并不复杂,且具有全面分析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为保护配置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指引和帮助。
图2 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该种方案表现出诸多优势,可对问题予以及时且准确的分析,还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经过长期反复的优化调整,系统保护配置方案日渐成熟,可实现若干个方案集成使用的效果,相较常规性保护配置而言,其涉及的装置在数量上大幅减少了,且网络结构得以很大简化,然而对装置的性能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并做好相关知识、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2、110kV特殊值和35kV、10kV馈线保护装置
110kV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电压值,国内相当数量的变电站均将其当做额定电压,因此,在优化配置方案的工作中,尤其要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各个工作环节均将其作为重点考量因素。结合对象以实现配置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与应用常规互感器的情况较为相似,应重视并做好保护类型以及逻辑图的有效保留工作,主要包括主变保护、线路保护以及开关保护等。在数据采集方面,借助光线通信接口以实现对传统的交流量输入插件的有机替代。如此一来,便可更加凸显数字化所具有的优势,一方面能够满足继电保护优化配置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能够满足110kV电压的相关要求。对110kV线路段予以保护时,还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设计针对性的保护配置方案。
以数字化变电站为目标对象,开展继电保护工作时,馈线属于极为关键的环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做好馈线问题的处理。以35kV和10kV馈线问题为例,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有必要分清异同,再予以区别对待。一般而言,为满足不同线路的各自需求,将会引入和应用MU合并单元,往往5回35kV出线同电容器便对应着一个合并单元,同时经由一台交换机以实现保护装置的接入。而10kV与35kV存在差异,其与电容器之间不允许应用合并单元,换而言之,仅允许应用具有独立性质的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应采取分段且并列的运行方式,同时分段动作的实现主要借助智能电压切换单元予以达成,从而最终满足运行状态下的数字化切换功能。
3、主变保护配置方案
现阶段,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给供电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而言,如何落实其优化配置工作便显得愈发重要了。对配置方案予以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并做好各个环节工作,落实主变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应给予严谨对待。
对于主变保护配置而言,其通常采用双重化保护方案,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电量保护,另一个是非电量保护。在电量保护配置方面,既有软压板的设置,又有硬压板的设置,前者的功能在于保障投退动作的有效执行。
不可忽视细节问题,无论在配置常规性保护方案时,又或者是在配置系统保护方案时,均需要特别关注。以110kV该特殊值为例,在予以方案配置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配置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参考过去的有关资料和信息,从而方便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防止一时大意或者方案不完善而造成的损失以及危害[5]。
四、结束语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变电站仍旧沿用传统方式以进行继电保护工作,虽然较为稳妥,但其不足之处也开始日益显现,如成本偏高、操作复杂、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亟待提高等。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以其诸多优势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然而若想实现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理想配置,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常见的有数据传输问题、安全风险较大问题、过程层网络稳定性不良问题等。另外,在实际执行中,所涉及的诸多细节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误差往往会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因此,应该重视并做好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工作,且要持续下去,通过不断创新予以不断提高,从而确定当前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凯里.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王超.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张春兰. 简述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配置[J]. 通讯世界,2013,15:78-79.
书画展方案范文6
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包括了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并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人们采取适当的物理防范措施的各种设备。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其全面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2)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形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防范技术体系。
3)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智能化安全防范的构成及应用
2.1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保护对象实际情况。比如居住小区主要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等部位适当地设置摄像机,以达到有效监视的目的。
电视监控系统在小区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安装摄像机,保安中心班人员通过电视墙能全面了解小区发生的情况,通过硬盘录像机能实时记录、以备查证;周界红外报警信号可作为相应区域摄像机报警输入信号,一旦报警,保安中心对可疑点定格、放大、编辑,相应摄像机自动跟踪。
系统控制部分可采用智能数字图像运动跟踪报警器来实现全自动操作控制。人防调度系统是安防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施环节,通讯必须畅通无阻;监控中心主控室人机界面清楚、报警时画面和信息在第一时间自动弹出,且启动声、光报警提示,以赢得最佳处置时间;所有信息资讯保留时间不低于15天,且可回放、查阅、打印、刻录复制;报警系统防止误报、错报,可以实现与监控系统的联动和能够实现远程设防等操作,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具置,监控中心可分别实现对所控区所有监控点的实现同时监视,各主控机均具有手动录像、移动侦测录像、定时录像、报警联动录像功能;控制中心可实现云台、镜头控制操作功能。
2.2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负责对建筑内外各个点、线、面和区域的巡查报警任务。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处理/控制/管理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四部分构成。系统设备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探测器和执行设备,负责探测非法入侵人员。有异常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向区域控制器发送信息。区域控制器负责对下层探测设备的管理,并向控制中心传送区域报警信息。而报警控制中心则监控整个系统工作的设备,通过信道与各区域报警控制器连接。
入侵报警系统以防止非法跨越周界线、路、墙为己任,形成非法入侵触发报警信号,对非法入侵行为实时录像,并对非法入侵者发出声、光等告警信号。常用的入侵报警系统在被保护对象的围栏上,安装户外型红外多光束智能探测器,组成周界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同时,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模糊控制技术,以避免由于树叶,杂物、风雨或飞鸟等小动物穿越围栏所引起的误报。当发生非法入侵时,探测器立即将警情传送到中心值班室,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入侵区域,系统可自动连锁启动周界区域探照灯,切换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中心值班室,对非法侵入过程进行录像,以备公安部门破案查证。控制中心并同时通知保安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
a.系统必须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功能,配备用电源。报警器应装设在入侵者不易到达的位置,连接报警器的线路最好采用暗敷方式。
b.传感器应尽量安装在不显眼处,维护检修时应易于及时发现。
c.连接导线尽量敷设在不显眼处,或装在入侵者不易到达的地方。d.系统所使用的部件应尽量采用标准部件,以便于系统的维护检修。
e.应当符合我国有关的国家标准,采用集散型结构,通过总线方式将报警控制中心与现场控制器连接起来,而探测器则分别连接到现场控制器上。在难干布线的局部区域宜采用无线通信设备。
f.系统采用多层次、立体化防卫方式,目标保护不能有监控盲区。
2.3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门禁系统,其主要用途是时刻自动记录人员的进出情况,限制人员的进出区域和时间,礼貌地拒绝不受欢迎的人员进入,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门禁系统的优越性很明显,它使得权限的控制非常灵活,智能卡的授权可以实现多个门禁的一卡通,也可以限制卡的权限时段,或在人员变动或卡丢失的情况下调整或取消卡的权限,不必更换门锁,但以往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是集中式的管理系统和机即整个楼宇或建筑群统―布线,门禁管理中心(总台)实行集中的授权管理。这种机制在业或经营者掌握全部使用权,集中式运营的情况下行之有效,也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例如宾馆的客房门禁管理,但许多情况下'使用权和管理权实际是需要分割的,例如,写字楼同一楼层能出租给不同的公司。大学同一实验楼的实验室由不同的系或学院管理,并且管理的模式可不一样,有些实验室还实行了开放式管理,学生课外进入实验室的权限需要个别化。集中式管理系统很难满足这些灵活的、个别化的管理需求,事实上这也是门禁管理系统在宾馆以外的智能建筑中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分布式的、可由集团用户(公司或部门)完全控制的门禁管理系统存在现实需求。文中所指“分布式”是相对于“集中式”而言的通俗的解释。一个楼宇中可以存在多个分布式门禁系统,而只能存在一个集中式门禁系统。分布式门禁系统设计与施工中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布线问题,布线很烦,并且会破坏建筑结构或美观,通常也难以取得业主方的认可。况且,办公楼租户变动频繁,学校部门用房也会调整。所以基于经济实用的无线通信方案的分布式门禁系统存在很大在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