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体

智能体范文1

的身体运动智能

家长都想让孩子的智能高,可是孩子出生后智能的表现方式不同,有些只能在初期就已非常显著,也有些是在孩子成长中不断凸显。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并且要加以指导,让孩子充分发挥。

孩子的行为表现

1坐、翻身、爬、走等与之相关的身体动作早于同龄伙伴

2双手灵巧,能够学会用剪刀、扣纽扣、绑鞋带等精细动作

3比同龄伙伴容易学会接球、抛球、跳绳、踏自行车等大肌肉运动

4体力充沛,活动量大,乐于跑跑跳跳

5喜欢玩体力消耗大的游戏,跑步、跳马等

6喜欢舞蹈、体操等身体协调的活动

7喜欢敲敲打打的玩具和游戏,工具箱、乐高玩具

8肢体运动敏捷灵活,并学习起来比同龄伙伴快速

9对于某些肢体动作表现出特殊的兴趣,舞蹈动作的学习、或是模仿他人动作

10享受肢体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日常指导方法:

1.养成喜欢运动得好习惯,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过于小心不让孩子跑、跳或爬高,反而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在安全的活动场所中,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不同的运动。

3.不要替孩子代劳太多,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生活自理,自己动手做;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帮忙做家事。

4.有机会让孩子触摸不同材质的东西,像海边的沙子,花园里的泥土,增加孩子的触觉刺激。即便洗澡时,也可以常换些不同的用具,如海绵、刷子等,同样可增加孩子触觉的灵敏度。

5.与孩子一起玩橡皮泥或是动手制作小手工品。

智能体范文2

当时的他很清楚地知道,公司缺乏业界最好的业务实践,包括如何做仓库,如何做检获,如何做分销等。但具体什么样的软件能满足其需求,他并不清楚。

这并非是其一个人的尴尬,尤其是现在,德国工业4.0带来的智能制造浪潮风起云涌,与之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敏捷制造、互联网制造等概念也是此起彼伏。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在谋求转型,但具体应该怎么转、朝哪转,以及如何为企业设计一条通向智能制造的路,未必所有公司都能说清楚。

“中国的企业千差万别,无论是各细分行业还是具体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行业积累和发展状况也完全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能够帮助所有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而是要根据其所处的行业、公司体量、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量体裁衣制定规划。”全球第三大企业级应用软件及服务供应商 Infor大中国区商业总监鹿崇试图从细分行业解决方案 的角度做出解释。

工业4.0并非万能

CEI: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都把信息物理技术的融合推向一个很高的战略层面,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转型浪潮,为传统制造业提供软件支持的Infor无疑也一定是智能制造革命的忠实参与者,公司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鹿崇:工业4.0概念是德国为了适应现代工业革命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理念,这个理念背后是一整套的逻辑内涵。众所周知,从刚开始的手工劳动到历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在的工业4.0,每次都是一场生产制造领域的重大变革。

智能制造的核心包括利用最新的现代制造技术和IT技术的融合,来实现人机融合和自动化的生产,但这更多的是一个未来的制造趋势,包括德国在内也仅仅是正在变革之中。和德国以及欧美相比,中国制造业整体可能稍显弱势,但在有些领域已经非常领先,比如机器人的利用,已经渗入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

对于中国来说,制造业不可或缺,朝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当然也是必然之势。虽然工业4.0概念源于德国,但中国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借鉴吸收,逐步地去实现。

Infor的客户大多数也都是制造业企业,公司关注的12个行业里,有8个属于制造业。我们全球的研发团队,也早已经开始对智能制造理念深入分析和研究,力图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多的智能化产品。比如说互联网技术架构,这是工业4.0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应用之间,都需要互联。为了配合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用户公司,我们正在尝试通过现有的技术实现互联网技术架构上的互联,这能够帮助用户企业更快地朝着工业4.0的方向前进。同时,我们也有专门的从事大数据管理的客户,为了实现其数据进库和企业内容搜索以及智能化数据分析,我们也在为此努力尝试。

CEI:Infor在与客户对接为客户设计软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按照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设计软件,还是会根据其转型方向提供一些符合工业4.0和智能制造需求的前瞻性的咨询设计?

鹿崇:Infor对自身的定位是一家应用软件公司,我们不把自己定位为咨询公司。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分析师,同时也会对智能制造方向做深入的研究,包括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性的东西,我们认同的一些内容都会在我们的软件产品中有所体现。我们在给客户服务过程中,以客户服务为导向,同时结合我们的行业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客户的实际的情况,为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不同行业我们有不同程度地渗透。比如说汽车行业的组装线计划管理,是我们尤其关注的。

而在其他一些行业,特别是个性化生产的领域,可能涉及到产品的配制管理等等。Infor开始引入了PCM概念,就是产品配制管理器,供客户在下单的时候选择,然后我们根据其选择来设计软件产品。

CEI:工业4.0带来的是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Infor在设计软件过程中如何适应客户的转型需求?

鹿崇: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千变万化,无论是各细分行业还是具体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行业积累和发展状况也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为对方设计一款统一的软件。而是要根据客户所处的行业、公司体量、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量体裁衣来为其设计软件。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制药业为例,美国几大制药公司统治着全球大多数的药品市场,而中国有4000多家制药厂,但公司体量大小不一,每个企业区别很大。我们在设计软件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些。不能用一个标杆或者模式把它的软件移植到云上去,或者是放在我们所说的一个套件里面。我们肯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设计,甚至根据其资金情况,给它做合适的IT规划和产品配制。

立足本土才能发展

CEI:从创立之初,Infor就一直强调通过横向并购来拓展业务,仅仅在10年之内,Infor的并购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并购之后必然需要业务整合,Infor有什么经验可借鉴?

鹿崇:首先,Infor的并购并不是乱买,我们的每一笔收购都是有选择的,目的也是打造更好的生态系统,打造更好的子行业套件。Infor选择收购目标之前首先会做整体衡量,被收购的企业一定要符合我们的产品三大战略。

其次,完成每一笔收购之后,我们都并非只是简单地产品累计,而是切实进行融合。Infor每年都会在产品研发方面有大量的投入,这其中有一部分的研发投入本身就是产品整合。具体来说,我们会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我们搭建了ION平台,我们做过的产品,通过这个平台,能为客户做很好的整合,包括对方以前用的老旧系统甚至第三方软件,我们都可以做好整合。

CEI:Infor进行收购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是通过ION平台架构发现自身的不足,还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的?

鹿崇: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笔收购肯定是要符合公司战略方向的。从具体执行层面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永远是以客户为导向。

Infor一般来说都是看到客户有哪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恰恰是我们的不足,然后我们会在市场上寻找相应的产品。当下,整个世界都在强调个性化,我们的消费者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企业希望根据自身需求打造出个性化的软件。如果客户需要的我们不能满足,自然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拓展公司的业务。

Infor非常注重与客户的交流,这恰恰也是我们的一个强项。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平台,客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无论有什么问题,还是有什么样的期望,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给我们反映。Infor的首席技术官时刻都会关注这个平台。他们会找出哪些需求是客户最看重的,然后交给行业分析师参与分析和改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邀请客户直接参与,帮助我们改进。

CEI: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在与中国用户沟通过程中,你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对软件的需求相对于以前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

鹿崇:我以前也是从甲方转变过来的,进入Infor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同时也是我的顾问反馈给我的最直接感受,就是中国每个用户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每个个体之间的需求差异性很大。

相对与之前,现在中国客户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之前,客户对我们的要求都停留在具体的功能层面,比如操作某条产品线怎么做,界面的平整如何保证,公司年末结账怎么实现等。即便有些客户觉得我们的软件有缺陷,也只是停留在为不好用阶段。

但是现在,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国这么多年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进,客户对我们的软件需求日益具体化。不仅仅是把我们的产品买回去以后能够满足公司的现状就可以了。他希望我们的应用软件能够真正实现其最佳的业务实践,甚至引导企业往前走,使其利润更大化。

CEI:在Infor内部,已经细分到针对2000多个行业分别制作相应软件,那么这些软件用到企业以后是一种被割离的形态吗?

鹿崇:不是的,我们的产品只是说对行业研究透,实际上我们的产品是专注行业,同时Infor也强调扩展性和包容性。有些企业,甚至说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只做一个产品,后续又引入其他产品。在这个过中,我们会为其做扩展,而不是让其各类软件支离破碎。我们更重要的还是强调套件概念,即最终形成一个行业的套件。

CEI:Infor把行业细分做得相当极致,并且也一直在强调对业务的专注和熟悉是公司的制胜法宝。那么是否可以说Infor凭借细分和专注已经建立起了足够高的行业门槛?是否存在一种情况,只要花钱挖走公司在相关行业的员工就可以再造一个Infor?

鹿崇:这个问题可以用苹果公司来举例说明。试想一下,我们是不是从苹果公司挖走一部分员工,就可以再造一个苹果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它的灵魂,而灵魂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公司的人员、产品,同时更包括他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Infor的产品有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早的ERP软件,这些都是不能通过随便挖几个员工就能拷贝走的。

CEI:在当前的中国软件市场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包括第三方快递、物流等行业在内的诸多公司纷纷在尝试自己开发软件系统,这对于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鹿崇:在某些特殊行业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我觉得这是客户自己的选择,每个客户对自己的定位、公司战略和运营理念都不同。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公司有能力和意愿去搭建自己的软件系统。但如果所有公司都这么做是不现实的。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够有能力来养几十个人的软件团队。

我们在全球大概有7000名员工,其中绝大部分是技术和顾问人员。我们有这样的力量,不断地来做一些产品的研发,这得益于背后的庞大投资实力。如果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养二三十名IT人员可能就已经成为不小的负担。况且软件研发是一项周期很长的事,企业产生了某方面的发展需求再去研发相应软件,时间上是不可能满足的。所以相对而言,我觉得选择一家更好的、成熟的、行业专注的软件公司来完成,对于企业的帮助会更好。

信息安全是底线

CEI:进入2014年以来,整个世界掀起一场事关信息安全的巨大浪潮,包括中国在内,信息安全成为很多国家和公司选购软硬件的优先考量因素,这对于来自美国的Infor意味着什么?

鹿崇:在我们看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一家美国公司,Infor要在中国立足和发展,首先要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这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在其他国家也一样。

Infor是一家企业级软件公司,对我们而言,信息安全就是软件安全。这是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的,这一点从我们的客户构成就足以证明。目前Infor是服务全球超过 7.3万家客户的全球领先商业应用软件供应商,这些客户囊括了航空航天、制药、汽车、高新技术等诸多制造行业。其中,全球范围内前10家航空公司中的8家;前1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的9家;前10家制药公司中的9家;前10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80家;前35家零售商中的19家;前20家电力公司中的9家都在应用Infor的软件,这些公司不仅来自欧美,更是遍布全世界。如果我们的软件有安全隐患,我相信至少不会得到如此多国际巨头的认可。

当然,Infor本身也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和软件安全,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我们会反复的验证和检测每一款软件的安全性。这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Infor自身负责。

CEI:在信息安全的大背景下,当前的中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都在强调国产化,这对于包括Infor在内的国外软件公司构成了多大的生存压力?

鹿崇:推行软件国产化是当前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实际上,我觉得在政府的这个导向里,并不是要彻底的排外、完全剔除外国软件公司,而是在强调软件公司和软件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形态,客观地要求我们这些为制造业提供软件支撑的公司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尤其是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以及丰富多样的用户体验的需求。

以Infor为例,这几年来,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软件行业需求的变化,我们一直在强调向本土化转变,无论是客户业务流程方面的特殊需求,还是软件本身的个性化体验,都是我们的工作和研究重点。此外,我们还专门建立了上海和大连两个研发中心,目的就在于加强我们的本地化研发,适应当下市场的新需求。

Infor也在尝试和本土的一些软件商开展合作。今年3月份,Infor正式与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两家公司从资产管理、仓储物流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等几个领域出发,整合双方资源和优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完善和更全面的应用及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智能体范文3

毫无门槛的选择

LiveView应该算是智能手表早期的产品,诞生于Android 2.X时代的它通过liveview这款应用就能实现它与智能手机的连接,在手机连接后就能实现众多便利的功能,例如短信、邮件(需第三方插件)以及RSS订阅等,特别是这款手表还能控制手机音乐播放以及相机快门等特殊功能。得益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还能在GooglePlay中下载更多的插件配合LiveView使用,240元左右的淘宝价,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让自己为移动数字生活添加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呢?

作为LiveView 的升级版,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将SmartWatch叫为LiveView2代,它与前代在使用功能上差距并不大,具有信息和通讯录读取、天气查询、来电查询以及音乐播放器等传统功能。无论是从应用还是设计上来看SmartWatch比LiveView要强不少,如果你是一个对智能手表外观以及功能有一定需求且预算不太充足的用户,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550元左右的售价并不是一个太高的门槛。

色彩控的选择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I'm Watch color版已经不能算是智能手表,这小玩意其实就是一台微型PC,IMX233处理器、64MB RAM以及4GB存储空间,并且还内置了Android系统。这就让I'm Watch在功能以及应用上领先其他的智能手表一大截。I'm Watch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它能将应用安装在到自身的存储空间内。这款智能手表确实优秀,它几乎能支持所有的手持智能移动终端( iOS,Android 以及 BlackBerry),称它为最全面的智能手表毫不为过,不过待机时间过短以及3000元的过高售价就是它的不足之处。

智能体范文4

一旦用户提交服务请求或是有突发事件出现,企业智能服务台便会自动发送个性化响应,以确认请求或事件信息收到,并提供预计解决问题的大体时间,与此同时,指引用户去知识库快速学习相关的处理手段。整个过程可以在秒级内完成。

笔者在此所描述的智能IT服务台,对于大多数企业的信息服务管理(ITSM)团队而言更多只是一个愿景。人工智能(AI)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支持这些决策,并实现这一切?

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和收益这两个纬度展开。 人工智能无疑是继大数据之后,又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高科技热词。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客户迫不及待地在应用这些最新的科技,力图用这些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运维与企业的数字化变革。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自身的工作也是如此,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智能服务台也是有可能的。

服务台在整个信息服务管理中为用户提供了IT部门的单一联系点,从而可以确保他们找到合适的支持人员,帮助解决问题或请求。在运维管理流程中,管理人员首要关心的就是事件管理与用户的各种请求。

为什么呢?当企业在构建SaaS平台和物联网应用的时候,对创新支持的需求将极大地增长。为使信息服务台可靠运营,ITSM团队必须要有相应的策略与手段,不仅要缓解来自不同渠道的服涨肭笥胪环⑹录处理(其中包括了大量机器自动发出和人工发出的请求),而且还要将成本降到最低。将人工智能融合到现代信息服务管理中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无论从用户还是从企业供应商的角度考虑,各行各业都在大力追求自助服务支持技术,而不是等待人工解决方案。对于服务台,工程们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需要处理的低级事件大大减少,他们的时间安排更加宽松,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忧的是未来他们的工作岗位会大幅度减少。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服务台

要实现自助服务的功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台作为IT系统沟通工作的“绿色通道”,必须倾其所能去了解用户。《孙子・谋攻》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很多人在引用此格言时说成了“知己知彼”,实际是误用。

在孙武看来,知彼知己同样重要。在战争中获胜的概率上,知彼、知己各占“胜之半也”。但是,两者较之,知彼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知己的前提。

为什么“知彼”在前,而“知己”在后呢?首先,知彼要难于知己,知彼要去接触、了解、认知对方,有时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其次,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找一个参照物,唯有如此,才能在比较中正确知己。

“己”是认识“彼”的出发点,“己”在认知“彼”的过程中再正确地认知“己”。IT服务台作为认知服务对象、接纳用户信息、提高服务质量的IT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在“知彼”的过程中,是一个极好的工具。即时智能自服务台解决方案能够以类似故障单的数据和过去客户体验的历史数据为支撑,让系统做到全面实时地知彼知己。

我们把服务台比喻成接纳服务对象各种请求的窗口或者登堂入室的门户,使它发挥绿色通道的便捷功能,只有满足用户的高期望时,用户才会满意。换句话说,如果用户使用的解决方案不符合他们的需求或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很可能将放弃自助服务。

服务台不是单纯的帮助台,它不仅涉及事件流程,而且包含了更广泛的支持活动。服务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IT部门的可达性,而人工智能有助于简化过程与体验,并为终端用户提供找到解决方案的简便方法。

人工智能ITSM的幕后三宝

冯・诺依曼在50年前提出大脑工作的各个机制的同时指出,大脑运行速度其实并不快,但是却拥有大量的平行运算能力。人工智能服务台技术从历史数据中汲取智慧,为用户提供正确的建议,所以根本无需IT专家的帮助,就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问题。

在智能的ITSM架构设计和工具中,我们依然遵循冯・诺依曼的见解,通过大数据工具把流程数据与IT资产数据的信息进行融合,把历史数据与所有可能收集的技术与运营数据结合,形成解决方案、评价、建议,以及专业的知识库,通过工作流程的并行与改造优化,提供高质量、高速度的信息服务,使客户从中受益。

首先是大数据工具。用户的请求或事件中的每个字段都需要一个数值。让事件或服务请求保持在不同状态的时候,人工智能通过及时地对比当前和以前的故障与服务请求单,为每个字段生成智能建议,使服务台的运营永远领先一步。

其次,预选方案的评估与建议。发明了盲人阅读机、音乐合成器和语音识别系统的雷・库兹韦尔认为,大脑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预见未来。服务台的工程师们也希望可以有一种方式预测未来事件,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服务台专业人员如何才能相信这些机器自动形成的建议呢?每个建议都附带了评估其准确性的评价,以及其他一些选择。如果第一个选择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案,那么服务台人工智能将从中学习,并将之应用到未来的决策中。

最后,知识库作为成功进行事件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除了包含及时更新的问题数据库或已知错误数据库,以便更好地识别事件之外,还可以把服务台专业人员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以图表、视频、网页等不同格式存储入库,以便服务台工程师们找到可即时访问、可定制的专业知识库,从中找到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

用户还可以自助地访问知识库(查找已知错误)和事件记录(检查事件状态等),通过人工智能将历史数据,包括用户喜好等信息综合展现出来。这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终端用户群体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形式。

技术不是孤立的

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我们在处理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都需要融合各种相关科技。在数字转型过程中,我们会强调自适应、自感应、自调理等特征。这一共识是基于无数技术的融合,例如物联网、赛博系统(CPS)、工业物联网、移动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大数据分析等。

大数据分析到最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就是自适应能力的强弱,以及机器自我学习能力的强弱等。

聚焦服务台和服务管理行业,满足客户各种需求是信息服务管理流程快速发展、解决方案更加准确的原因所在。然而,这些改进并不能轻易得来。服务台只有将人工智能融入ITSM软件之中,强化自适应能力与机器自我学习能力,才能使效率最大化。

智能体范文5

1.1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是一个智能化的建筑物多维模型,它能够连接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建筑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它支持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管理,使得生命期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追踪,保证信息从一阶段传递到另一阶段时不会发生信息流失,减少信息歧义和不一致[2]。

1.2IFC标准

标准的建立是解决信息交换与共享问题的关键。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nternationalAllianceforInteroperability,IAI)的建筑业国际工业标准IFC[3],作为建筑行业的数据交换标准,提供了建筑工程实施过程所处理的各种信息描述和定义的规范。这里的信息既可以描述一个真实的物体,如建筑物的构件,也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如空间、组织、关系和过程等。IFC大纲是IFC标准的主要内容,给出了IFC标准中各种实体的具体数据结构定义。IFC大纲的整体由信息资源层、信息核心层、信息共享层和领域层等4个层次构建[4]。在IFC大纲中,物业管理相关信息是IFC模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IFC物业模型分别有IfcShared-FacilitiesElements、IfcProcessExtension、IfcShared-MgmtElements和IfcFacilitiesMgmtDomain4个子模型。这些子模型定义了物业管理相关的共享信息类,提供给应用者使用。

1.3基于IFC的建筑物业信息模型的建立

本系统根据IFC2x2版本大纲定义的描述规则,使用C#语言在系统中定义物业相关标准类。系统实现了物业管理相关4个子模型中的实体类以及建筑三维模型的相关类。其中IfcShared-FacilitiesElements子模型定义了物业管理的基本元素,包括设备信息、设备分组、资产鉴定、对象数量等相关信息。IfcSharedMgmtElements定义了贯穿建筑生命期各个阶段的共有基本信息。IfcFacilitiesMgmtDomain定义了物业管理的基本信息。IfcProcessExtension子模型则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各种扩展信息和根据需求建立起相对应的对象。本系统中的物业管理对象可以三维模型的方式描述,系统通过实现描述三维几何信息的IfcProduct类,定义了物业管理对象的三维几何模型。主要包括:建筑构件实体,如梁(IfcBeam)、板(IfcSlab)、墙(IfcWall)和柱(IfcColumn)等;建筑设施实体,如设备(IfcAsset)、管道(IfcFlowTerminal)等。本系统按照IFC标准定义类的结构和方法,使用C#语言建立物业管理信息和三维模型的相关IFC类,完成了相关物业数据对象的描述,从而建立起建筑物业信息模型。

2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建筑设备集成

2.1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

目前建筑领域里,广泛应用着多种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这些楼宇自动化系统包含了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由于各设备子系统所采用的协议可能不同或不能兼容,实现众多设备的集成,成为本研究的一个重点。当前的系统集成通常采用2种方法。一种是应用硬件技术来实现系统的集成,即使用硬件网关来实现通信协议的转变。由于市场上使用的协议太多,硬件网关成本高,推广不现实。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开放的标准协议来规范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然而由于商业利益,导致私有协议仍占据着当前市场[5]。本研究应用中间件技术来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网络上的系统集成,基于软件层面上的系统集成探索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2.2集成平台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COM/DCOM技术作为本集成系统的支撑平台,以减少网络通信方面的开发工作。OPC和WebServices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环境,都是用于系统集成和交互操作的新技术。OPC提供了灵活通用的接口,具备良好的通讯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集成。而WebServices可以实现基于Internet广域网的数据服务[6]。选用OPC作为设备子系统端的接口标准。同时考虑到系统和设备子系统在Internet上连接的需求,则采用WebServices技术支持一些服务的公开调用,并实现Internet上的集成管理。本系统使用中间件技术将COM/DCOM和WebServices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OPC在现场设备集成的优势和WebServices在Internet上提供服务的特点,实现分布式系统的集成以及基于Internet的数据服务。楼宇自动化各设备子系统通过OPC驱动接口接入到本集成平台,由IBServer服务器负责处理从底层设备获取的数据。IBServer服务器通过COM/DCOM的方式提供了一系列服务接口。位于局域网的BMS工作站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接口与各设备子系统通信,形成一个基于局域网的集成管理工作站,为物业管理功能模块提供数据交换。同时WebServices服务器通过调用IBServer的COM/DCOM接口,并将之转换成WebServices接口向外公布,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3智能物业管理系统

3.1系统的总体结构

本研究开发的物业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物业信息模型、IFC解析器以及数据接口,实现了建筑设计、施工与物业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同时应用中间件技术建立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集成平台,实现了建筑设备的监控和集成管理。

3.2系统的数据交换

本智能物业管理系统通过IFC数据文件和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基于IFC标准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和交换。IFC数据文件是专门格式的ASCII码顺序文件,采用WSN(WirthSyntaxNotation)形式化语法,易于计算机处理。IFC标准的对象实体则按照STEP(standardsforexchangeofproductdata)标准在数据文件中进行记录。本系统建立IFC解析器,可实现对IFC数据文件的读取,并在系统中生成基于IFC标准信息模型的数据类实体。同时还可以将信息模型的数据类实体保存为IFC数据文件,其他系统通过读取并识别该文件内容,提取出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3.3系统功能

基于IFC标准和建筑设备集成的物业管理系统,相比一般物业管理系统具备更多优势。系统除具有常规管理功能之外,还具备了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功能。系统的常规物业管理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日常维护、服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其中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的用户管理和权限配置管理;日常维护包括房产资源管理、住户管理、人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等;服务管理包括信息服务、投诉管理、预定代办等;财务管理包括各项收费管理、租赁管理等。本系统基于建筑设备集成的智能化设备管理包括如下主要功能:设备管理及维护、设备数据实时显示、设备控制策略配置、设备任务管理、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管理、历史数据记录、设备故障预警预报、专家知识库。

智能体范文6

华为C8650(电信版)

约900元 |

概括地说

60天销售百万部!你没听错,华为C8650刚推出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它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下惊人成绩。

真的还是胡扯?

华为C8650外观依然保持了浓重的华为气息,直板式机身圆润的边角与此前的U8500十分相似,超薄12.2毫米机身厚度时尚感浓厚。硬件方面,C8650搭载高通MSM7627处理器,虽然定位于中低端智能市场,但C8650非常慷慨地采用了Android2.3系统。它支持3G/WLAN高速上网,双MIC降噪技术保证了通话的质量。华为独有的备份软件,可以随时备份资料、软件、设置,可备份到SD卡或云端。内置了丰富的电信应用程序和第三方程序,网上软件商店国内厂商下载量第一。再加上900元的价格,你不用再去怀疑它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了。

Stuff 点评

Android 2.3系统全新的操作体验让它更加超值。

技术参数

OS Android 2.3

显示屏 3.5英寸,320×480,电容式触控屏

拍照/视频 300万像素、CMOS

存储 256MB

连接 A-GPS、蓝牙2.1+A2DP、USB 2.0、Wi-Fi、3.5mm

电池 1400毫安时锂电池

联想乐Phone A66t

新品上市 |

概括地说

千元智能手机家族中的新成员,A66t是联想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3G智能手机。

真的还是胡扯?

从外观上看A66t丝毫没有廉价的影子,圆润的弧形外观搭配钛金灰、梨花白等不同颜色,非常亮眼。A66t采用的3.5英寸电容屏是最适合握持的尺寸,Android 2.2操作系统和Marvell PXA918 TD单芯片解决方案提供了智能体验。在同类产品中A66t首次支持卫星定位导航,内置CMMB数字电视,还有15万免费的海量应用可供下载。

Stuff 点评

它拥有联想的优秀基因,价格更让人无法抗拒。

技术参数

OS Android 2.2

显示屏 3.5英寸,480×320,电容触控屏

拍照/视频 300万像素、CMOS

处理器 Marvell PX918TD

连接 A-GPS、蓝牙2.1+EDR、USB、Wi-Fi、3.5mm

电池 1450毫安时锂电池

中兴Blade V880

约1480元 | .cn

概括地说

中兴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出货厂商,V880在1000元卡位战中打了个漂亮的战役。在欧洲市场,这款名为Blade的机型销售火热。

真的还是胡扯?

单从外形上看,中兴V880也确实配得上刀锋的称谓。600MHz CPU、512MB ROM+256MB RAM能够支撑起Android2.2系统的顺利运行,机身尺寸为56.5mm×115mm×11.8mm,并没有配备前置摄像头。中兴特别设计了精良的定制界面,很厚道地搭配了320万AF相机,内置丰富的Google服务。

Stuff 点评

不愧是刀锋战士,在千元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技术参数

OS Android 2.2

显示屏 3.5英寸,480×800,电容触控屏

拍照/视频 320万像素、CMOS

存储 512MB ROM+256MB RAM

连接 A-GPS、蓝牙2.0、Micro USB v2.0、Wi-Fi

电池 1250毫安时锂电池

酷派W711

约1300元 |

概括地说

酷派W711同样是走大屏触控路线,屏幕尺寸达到3.5英寸,分辨率是中规中矩的HVGA(320x480)。不过重点是屏幕下面的三个物理按键相当实用。

真的还是胡扯?

W711的背面经过了磨砂的处理,只是机身背面的200万像素摄像头比较平庸,不过正面还配备了3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这在很多4000元以上的所谓高端机上都是不多见的。W711是一款由中国联通定制的Android手机,采用二次开发的UI界面,预装有中国联通的增值服务,比如“乐媒”、“手机营业厅”等。

Stuff 点评

一款支持电信EVDO网络的双网双待手机,性价比颇高。

技术参数

OS Android 2.1

显示屏 3.5英寸,320×480,电阻式触控屏

拍照/视频 200万像素、CMOS

存储 256MB ROM+256MB RAM

连接 A-GPS、蓝牙传输、USB 2.0、Wi-Fi、3.5mm

电池 1280毫安时锂电池

诺基亚C5-03

约1388元 | .cn

概括地说

虽然定位于中低端,但诺基亚C5-03的火热程度可一点都不逊色,它是2011年最受关注的低端手机之一。它整体设计轻薄,配置也相当给力。

真的还是胡扯?

诺基亚C5-03的外观打破了5800、5230一贯的风格,采用窄边设计,整体简约,三围尺寸为105.8mm×51mm×13.8mm,93g的重量让它非常轻巧。手机正面配备一块3.2英寸nHD分辨率的电阻触摸屏,采用Symbian 9.4 S60 v5系统,搭载一颗500万像素摄像头。它不仅可以支持多种游戏及程序的安装,在拍照、 音乐等方面的表现也令人满意。

Stuff 点评

不愧为中低端市场中极为火热的街机。

技术参数

OS Symbian 9.4 S60 v5

显示屏 3.2英寸,360×640,电阻式触控屏

拍照/视频 500万像素、CMOS

存储 256MB ROM+128MB 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