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阶段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阶段教育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1

初一在实施整个初中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致关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要切实抓好这一阶段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入手,重视个体人格的塑造,同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其中身心愉悦地接受指导,并快乐成长。具体工作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应注重以下几项教育的实施:信心教育、规范教育、目标教育、品质教育、竞争教育等。

1 信心教育

1.1 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1.2 珍视学生的成功。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1.3 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

2 规范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一切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校办学成功与否也是与班级建设,班风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的。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抓好班级的建设,班风的培养,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必不可少基础工作。搞好班级班风、学风,一定要作到以下几点:

2.1 从小事,细节问题抓起。良好的班风,班集体的培养,要从头开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中学生来说,行为规范的培养,对不良行为和现象,从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不能放松,也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将积重难返,发展成为大问题,形成不良习惯,再抓就困难了。

2.2 发挥班干部队伍的带头作用。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好的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要依靠他们,使用他们。

在班级工作中,民主化,重点化,及时性是使用班干部的重要方法。在布置学校任务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请缨,开展各项工作。在制订计划时班主任只提要求,在执行中进行检查,督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事后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力,又感到老师强有力的支持。

2.3 强化学生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群体意识,集体舆论导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势必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而一个松散,歪风盛行的班级,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温床。因此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起着很大作用。

3 品质教育

3.1 孝顺。曾有过一个测试,问学生一个问题,这一学期下来,大家认为谁最辛苦、谁最累?同学们有的喊“我们”,机灵的马上改口喊“老师”,竟没有一个人说“其实最辛苦的是我们的父母”,其实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悲哀:这一群只知道享受被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的孩子,连他们的父母他们都不懂得去爱,我们还指望他们将来会去关心他人、善待他人吗?

我们应该注重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对学生施以爱的教育,说白了,在学生未能独立之前,我们最直接的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方式就是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或奔波受累。比如:自己调闹表、别让父母给送眼镜等等,从小事中为父母省心,这就是对父母的爱了。正是这些细节的强调,赢得家长更多的拥护和支持,为学校教育赢得了坚强的后盾,而且,学生也更能心平气和地听进父母的劝告和批评,从而客观上也减轻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3.2 诚实。萨克雷曾说过:“在一切使人格堕落的不道德的行为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耻的;在一切使人景仰的品德中,诚实是最可贵的。”因此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中,除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孝顺之外,也更重视引导学生培养诚实的品质,这是具备一切优秀品质的前提。而对中学生而言,诚实品质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对待两个问题的处理,一是考试,一是犯错。努力使学生树立这样一种认识: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必然的,没什么不可原谅的,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不要在同一问题上出现同样的错误,而真正不可原谅的是出现问题、错误后为推托责任或减轻罪责而说谎掩盖事实,导致一错再错。说谎掩饰本身就是懦弱的表现,更何况这也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是在为下次犯错误保留机会。

4 竞争教育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08-01

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打下基础。

农村是块有别于城市的特殊的土壤,特殊的土壤上衍生的是特殊的芽苗,结出的是特殊的果实。农村阅读教学,经教师精心的培植,也会长成亮丽的奇葩。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观点。

一、现状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物少,因而阅读量很少;学生对言情影视作品兴趣浓烈而对阅读文本缺乏兴趣;对老师的课堂阅读教学毫无兴趣;缺乏课外阅读物,达不到新课标的阅读背诵要求;沉迷于网络世界猎奇;缺乏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由于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演练教学、语文知识灌输教学。

二、发展前景

义务教育的免费就读,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学习,都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挥。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使不少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变化。不少学校设置了读报栏、阅览室、图书室,并建立了相关阅读阅览保障制度和图书借还管理制度。很多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学室和电脑教学室,为学生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家长的意识变了,也舍得为学生花钱了。为孩子多买课外阅读物,甘愿花钱请家教为孩子阅读补习。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还征订了大量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读物和生命安全方面的读物,还定期不定期请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问卷检测,请专家举办安全讲座。请专家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和生命安全方面的阅读。

三、我的阅读教学观

七至九年级学生是从小学阶段发展而来,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阅读能力。教师成了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了。

初中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注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阅读中,重在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议论,教师要肯定学生有创造性的新异的观点。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配合引导启发,共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见解、疑问、观点写下来,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探讨,这样阅读和写作就适时地结合起来了。

2、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让学生多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作品的背景。让学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努力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触动灵魂的弦,产生精神上的震撼。这样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才能联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独立评价。

3、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区分常见的文学样式。多读文章,读得越多,就越能区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表达的内容上不同,在语言的生动形象、简明准确、质朴精炼等方面,也大不相同。多读文章,多动脑筋去比较,不同的文章,在外在样式上,也就是文学样式上的不同,自然就区分开了。还有,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关键还是要进行常用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这一学段,要加强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议论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写一般的“摆观点,再用论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的议论文,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4、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在这一学段已涉及,引导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找出文中观点与材料(论据),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5、科技作品及科幻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通过阅读,认真体味,作品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就会慢慢明晰。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阶段;基础性作用;学习能力

1)初中物理教学的含义及其要求

1.1坚持以学生自身为主体

当代的教育要主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一切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为依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教师讲授,学生理解的过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阻碍,但对于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而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学生们的探究性和思维能力拓展性又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物理教育过程中要适当放宽限制,给予学生们问相应的学习自由度,便于让学生们自由的探索物理知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凸显出学生们的主体性,使学生们积极展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个人的学习特长。

1.2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探索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物理学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在物理学科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物理对于探索能力拥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应予以着重的培养,运用探究的方式将物理知识向学生们灌输。要提倡学生们具有质疑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将知识定义为权威科学,让教材中的知识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使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去探索发现物理知识的奥秘。教育学家施瓦布就曾提出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

2)初中物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

2.1为学生们指明物理上的常识

物理知识具有多重性的作用,它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的角度,在生活中更有许多实际的事例需要用物理的知识进行解答和理解。通过对物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了解生活中的许多现象,知道为什么冷饮的冷气体流向总是向下的,知道了眼睛近视的度数到底应如何计算,也知道了医院中治疗结石的手段是运用的是什么原理。虽然对于这些物理性常识并不一定就会得到学生们的应用,但对于我国培养全方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如多大的电压是在人体的承受范围内,电路故障的处理等电力方面的安全常识也会进行适当的教育,间接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教会给学生们更多的生活实践技巧。

2.2为初中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最初阶段,初中物理教育对于学生们未来的物理方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常在在初中教育的时期,相关的物理教育主要向学生们灌输的是物理的最基础性知识,而这些基础性知识正是学生们进行物理学科领域的关键,只有熟练的掌握了相关物理知识基础才能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也才能具备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相关素质和能力。同时,大多数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是由于对物理有着很强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激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而物理兴趣的培养往往都是从开始就形成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育时期一定要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提升学生们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3)如何更好地发挥初中物理在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作用

3.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更好的发挥初中物理知识在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的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们将知识面不要仅仅拘泥于书本教材中,要怀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并从自身的质疑角度出发,为之不断地进行相关的探求。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大胆的设想,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促使学生们掌握一套科学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其指导下不断地在物理学科的道路上前行。

3.2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与此同时,初中物理的教育要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接轨;针对于过去我国培养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物理由于其自身的相关特性所以可以与创新实践能力做到完美的对接,其中学生们是物理未来发展的希望,创新又是物理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和物理学科来说都具有颇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3.3在物理的教学中使学生们强化协作精神

其次,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还要渗透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学习;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们通过合作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又在遇到困惑而得不到解决时寻求老师的协助,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将得以提升,同时学生们的独立性也将得到极大的培养,减轻了学生们对老师的过度依赖。培养了学生们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学生知识理论丰富而动手实践能力差的局面。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4要使学生们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

最后,在初中物理的教育中一定要树立起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在相关的物理实验中或者实践教学中,要向学生们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在学习物理的相关拓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发展等诸多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初中物理学科是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得到许多物理方面的收获,通过这种学习思维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初中物理在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普通师范大学课本,高等教育出版,1998年.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育教学 兴趣 方法 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53-01

不容否认,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让学生存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为完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迸而提高信息技术深漯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作为一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笔者对于新时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优质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优质教学要从兴趣培养开始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进步的动力。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其学科的特殊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学生的兴趣培养呢?在教学中,我们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强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上网聊天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而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教师可以开放聊天室让学生尽情聊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同时,我们可以使用比喻的方法。所谓比喻法就是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来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生动性和积极性。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实物比喻法,即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常用的物体联系起来,以加强无意识中的记忆的一种教学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捕捉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去引导学生不由的想起课本的知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引导法。所谓引导法就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的方法。引导法可分为理论引导法和实践引导法。通过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2 重视教学方法指导,优化课堂格局

过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局域网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人机交互双向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还在课堂上应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由几个兴趣、个性、学习倾向、学业成绩等几个方面相近的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科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优质方法的合理指导。优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说要将所有好的教学方法都运用到课本的教学中来,不能进入这样的误区,而是要依据本课的内容,有选择性的,来选择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如在教Excel时,笔者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提出把该班本次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用计算机来处理,计算每人各科成绩的总分,还要按总分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函数、公式、排序的使用方法,通过Excel来完成这类任务,既轻松又准确。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及应用极广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以此看出,优质教学方法的重要。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交流总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营造欢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世纪的优质课堂,不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让学生感到痛苦的事让他们去负担。而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更是愉快的课堂。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在心情愉快欢乐的氛围下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他们的思维和行动都处于活跃期,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一改以往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特别是这样的信息技术课,要让同学们处于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以愉悦的心情去接受、参与到知识的汲取中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以一种启发学生思维的形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因为思考提问都能使学生充分开启大脑思维,主动吸纳知识。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授内容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要设置新颖、能激发学生探知兴趣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创设愉快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渗入一些闪现智慧的幽默的健康的兴趣,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溶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中国内地;英语课程标准;比较;中国香港

当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而课程改革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我国大陆的外语课程也先后进行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革。2001 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称“标准”)[1],香港地区课程发展会议也于2002年编订了《英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以下称“指引”)[2],它的提出满足了学习者不同兴趣、能力及多样化的需求,为九年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提供了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对内地和香港课程的目标和评价进行比较,相互借鉴。

1. 课程目标比较

内地的英语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香港则包括总目标和学习目标(分阶段)。在总体目标上面内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香港则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的工具性,以及较高的利用性。由于内地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习,而香港则是作为第二语言,因而英语在这两个不同地区的地位也决定了“指引”的目标比“标准”的要求更高。

在分级目标上面,“标准”和“指引”都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的增强,文化知识的互通,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做准备。不同的是,内地的初中生只需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是为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香港的初中生则需要培养分析,推理能力,还要求在英语学习中发挥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标准”中提到了合作学习,合理安排学习等简单策略,便于学生接受,但是描述过于笼统,没有评估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并且合作也只是学习英语的策略之一。“指引”则强调了在英语学习中人际关系的确立。在文化方面,“标准”只笼统地要求学生发现文化差异和理解文化差异;“指引”则具体指出在一系列语言活动中增强自身体验。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在内地即使是发达沿海地区,也不具备真正的英语交流语境,学生只能通过教学,媒体接触西方文化。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是亚太地区联络欧美大洋洲的枢纽,商贸金融发达,有“东方之珠”之称。英语也是官方语言之一,西方文化深入社会。香港在1997回归以来发展“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透过架构与社会环境,培养整体的文化发展方向,容许并鼓励对内容的多元诠释和不同表达方式[3]。与此同时,两地课程标准目标都应该意识到在体会西方文化的同时,要保留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弘扬中华文明。

2. 课程内容比较

“标准”着重强调知识的掌握,对各级各语言学习方面的要求也过于刻板。如“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要求对已初三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不符合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指引”在具体的语音技能和知识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给各个社区,学校以及教师以自由的空间,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享受教学自由。听说技能是人与人的交流中互动的两个要素,而“标准”中将其分开描述,虽然具体可行,但是不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指引”中则通过“交流技能”将二者合并,在结合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运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香港在英国殖民者西学强于中学思想的灌输下,英语为越来越多的港人所注重。学生们对外语的兴趣,来自强烈的自我动力。英语逐步演化为人们上大学、出国深造、进入商界和政界管理层、成为社会名流等方面的敲门砖[4]。因而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远远高于内地。

“标准”在情感态度方面,即规定个人的微观感情态度,也要求了宏观的爱国情怀,多维度,多角度的进行描述,但是缺乏明确的层次的划分显得片面和空洞。“指引”则通过价值观和态度两个方面、从社会和个人的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全面具体。值得借鉴的是“指引”的规定饱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持续发展,公平公正的愿景,以及完善人格、积极人生的追求。相比之下,“标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显得过于单薄,对学生的要求也较低,难以应对21世纪对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

“标准”的学习策略通过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四个方面展开。主要是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手法,促进英语学习,但总体来说要求都是基本易行的。“指引”通过“批判性思维”提出训练思维,而不是简单地提出学习英语单词,或者语法的方法。“标准”的调控策略中也提供多种途径改善学习。“指引”则在“自我管理”中提出了多种自我控制的策略来改善学习。两者分类不同,但具体内容大体一致,都是英语学习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标准”交际策略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策略途径,同时“指引”也通过“合作技能”指导学生通过如何进行有效合作。不同的是双方目的和手段的倒置。“标准”中交际是手段,学好英语是目的;而“指引”中学英语是手段,学会合作是目的。由此可见“指引”更强调英语的工具。“标准”的资源策略中提供多种策略,多途径的扩展英语学习资源。在香港,学生完成中三课程后,只需通过校内成绩评核,便能决定能否继续升学,而毋须参加中三淘汰测试。约有85%的中三毕业生在官立及各类资助学校升读中四,其中6%的学生则入读职业学校[4]。因此,相较于内地中考的升学压力而言,香港课程标准几乎无需考虑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掌握的语言知识,能够把重点放在学生语言技能的应用上面。

文化意识方面,“标准”做了全面的规定,而“指引”的课程内容中并没有所体现。这和两地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内地沉淀五千年华夏文明,对外开放不过30年,对西方的文化的了解度和接受度都较低,因而在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有所强调。香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资本的多样化、国际化,决定了香港必然具备国际化都市的特点,也决定了香港文化的多元化的特点[5]。因而西方文明已渗透香港社会的各个方面,学生已经对文化有所内化,无需过多强调。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指引”别提出了“创造力”和“数理能力”体现社会高速发达的今天,创新能力和文理兼备的决定性意义。

3.课程评价比较

“标准”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指引”鼓励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强调执行时需要家长、学校和教师三方配合,从而行之有效地通过评价促进发展。

两地的课程文件都提到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多种评价的功能, 取向上趋于一致。不仅重视测试等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评价采用的具体方法上,香港和内地都很多样, 例如纸笔及口头问答,测验,游戏, 演讲, 方案研究, 学习档案, 过程写作等。

“标准”中提炼出的七个要求,较为全面总结了教学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标准使用者反思。“指引”则概括出了有效的评价形式,教师则可以按这些形式有效评价学生学习。

“标准”还列出听力, 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 问卷调查, 访谈, 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等, 它们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便于教师做实际参考,但缺乏启发性思考的部分。“标准”在终结性评价的细节问题上也做出了规定,例如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的比例不得少于 20%;避免单纯语音知识和语法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性试题, 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 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香港“指引”也为教师进行评估提供了具体指导,教师应通过哪些方式开展进展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课程指引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但不如内地的具体完善。在这一方面,“指引”还有待改善,有必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提供不同的评价模式应对的评价对象,从而促进教师对“指引”正确使用。

4.总结

内地和香港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是课程改革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由于两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不同,课程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异。本论文通过对内地和香港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评价的比较,发现两个课程标准共同点和差异性,促进课程标准内容改革完整,充实信息量,为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清晰、完整、丰富的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Secondary 3) [M]. HongKong, 2002.

[3]许思文, 王维刚, 刘成文. 连云港文化论[M].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初中阶段教育范文6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初始阶段教学 导入环节

由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其学习活动而言,学习科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知识的幅度和深度呈螺旋式上升的数学、语文外,又一种新语言——英语,走进了课堂。初一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有一定的好奇心,一般是一种较短暂的直接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初二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英语任课教师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初始阶段的导入问题,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境地,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经过实践和努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处理初中英语初始阶段教学的导入问题。

一、培养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其不断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中,乐于探索知识,充分调动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对学生学英语至关重要,在初始阶段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让同学们了解英语被广泛使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时髦的语言。比如日常用品中的英文说明,新词语如fans(粉丝),网络语言,如CUL(再见),让同学们在流行趋势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现代气息。

2.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把各种各样的实物、自制的教具、挂图、简笔画、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等结合起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教学容量更大,知识面更广,知识呈现更生动、直接,教学更直观、有趣。

3.英语教学与文化介绍相结合。比如12月24日晚是圣诞前夕,即平安夜,每年该晚,我班师生都欢聚一堂,叫一个学生扮成圣诞老人,备上圣诞树,用肥皂泡沫和各种雪花、彩带模拟下雪的情形,在放完歌曲Silent Night,Holy Night之后,学生们进行交换礼物活动,互相祝贺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说实在的,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其文化风俗很有趣。

二、英语教学与心理教育并行,做到人性化教学

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动力型困难的学生,其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机和态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教育非常有必要。

1.背单词。首先给他们减压、分析“忘记”是大脑活动的一种普遍现象,单词记住又忘了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让同学们对记忆力有较科学的认知。引导学生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过渡,养成背诵的习惯,通过背诵培养他们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品德。同时在方法上为他们提供支援,为他们减压,比如帮助他们熟悉语音,利用发音规律背诵单词,通过拼写相似单词词形来背诵,如:nice,rice,mice。引导学生对每天必须掌握的单词分批分期掌握,把所有的单词盘点一下,先把易背的和难背的单词拿开,重点突击背诵中等难度的单词,较难的单词分几批完成,比如早上几个、中午几个、晚上几个,这样一减压,学生就能感觉到完成任务的喜悦。我还有意训练同学们限时限量背诵的能力。

2.小组协作。现在我校每个班级至少有50个学生,每个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而许多英语教学活动必须在小组中实现,在这几年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初一刚开始时对活动很感兴趣,一段时间后兴趣就没了,另外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会无所适从,边缘化,因此现在将3个人分为一个小组,人数比较少,大家的任务量相对平均,参与机会相对平均。有时有的活动小组人数不够,怎么办?向别的小组借几个同学过来客串一下,这样分组对小组活动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还有利于我对个别小组、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及时进行谈心,解决存在的问题。

3.其他方面。比如作业,特别是小作文、考试等尽量因人而异,力求层次化,成绩好的同学完成较难的任务,成绩差的同学完成一些较简单的任务,这样大家都对完成任务有兴趣、有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平时我还会多花些心思,对他们进行鼓励,比如表扬有的同学书写较好,有的同学语音、语调较地道等。在座位方面,有的英语学困生经常上课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针对这种现象,我让他们坐在成绩较好的同学旁边,把课认真听下去。在帮扶学困生方面,在有效原则的前提下,让一些积极向上的学困生自主选择在学习英语方面能够帮助他的同学,然后对双方学生进行协调与沟通,让他们和谐互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策略

1.参与的习惯。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在活动中、在互动中、在做事中学英语的习惯

2.背诵的习惯。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要让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从短的段落到长的段落,在背诵中模仿、在背诵中记忆。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学习英语非常有效的方法,既可改善语音语调,又可帮助记忆单词。

3.自我调节心理情绪的习惯。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英语学习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学习者必须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有耐心、有毅力,善于总结、善于自我鼓励。而中学生往往没有养成自我调节心理情绪的习惯。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4.自学的习惯。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注意培养好的自学习惯,如查字典的习惯,从课外辅导材料摄取知识,并加以整理的习惯,良好的朗读、阅读、书写习惯,敢于张嘴讲英语的习惯及自觉记忆、积累单词的习惯。

总之,初一是人一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奠基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个阶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个阶段的英语教育处理不好,终生学习英语就事倍功半,所以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和发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更快步入学习英语的正轨,对学生们的终身学习英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仁伟.构建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J].教育管理,2002,(6).

[2]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矿产行业

下一篇社区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