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报告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报告书

研究报告书范文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7年“互联网+”指数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总指数位居前五。

数字经济快速渗透。根据“互联网+”指数估算,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0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2.77万亿元增长17.24%。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30.61%上升至32.28%。

数字中国脉动地图显示数字技术渗透呈现明显的区域辐射特点,国家级和区域级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数字化先行城市和数字后线城市发展阶段不同。数字一、二线城市的数字化过程已经深层次地进入到产业领域,而在后线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仍然停留在高频刚需的政务服务和文化生活等领域。

数字发展不均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2017年,中国的数字化基尼系数为0.59,属于相对不均衡的状态,但相较2016年的0.62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数字后线城市正在发力赶超。(来源:腾讯研究院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书范文2

摘 要 借助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统计系统”,采用文献资料、文献计量、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2015年的论文进行等距抽样调查。从多个角度反应沈阳体育学报的发展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是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发掘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以下称沈体学报]的生命力和内涵。另一方面是推动体育科研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建立起体育科研强国而奋斗。

关键词 中国知网 分析 影响力 发展

一、引言

总所周知,学术影响力是一种科学评价研究领域里特别关注的问题,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一个体育期刊发展情况的评定一直是一种是较为主观的判断方法,以专家学者的评价为主,很少有量化的数据来填补主观评价的不足,很难做到客观和科学。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产生的客观数据从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这三个个角度来分析沈体学报1995年到2015年的学术影响力的发展,揭示沈体学报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同时,也为广大体育工作了解沈体学报从省级期刊到核心期刊的演变提供量化依据。

二、沈体学报研究影响力分析

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给出的“中国W术期刊文献统计系统”与体育学研究相关的沈体学报数据,试图超越主流研究体育影响力的web指数等方面,运用全新的视角,研究沈体学报内部能力的异质性对沈体学报外部发展优势的决定作用。根据论文的内部能力,文献综述划分为叙述性、评论性、专题研究报告类,理论研究划分为文化、历史、哲学,而实证研究划分为数理实证、案例实证[二级指标]。本文对沈体学报的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等距抽取969篇论文的概况分析,结论真是建筑在这些基础之上。

(一)沈体学报一级指标研究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1995-2015年间中国知网共等距收录沈体学报论文969篇,其中文献综述类392篇、实证研究480篇、理论研究92篇。可得出沈体学报的发刊量逐年递增。特别是2000年以后论文数量上有了质的突破,实证研究类的超越文献综述类独占鳌头。说明沈体学报正在走向规范和严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沈体学报,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宽广。

1.二级指标下的文献综述类研究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所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进行划分,而从深度上划分一般为叙述性、评论性和专题研究报告性文献综述。叙述性综述是客观的综合分析、无撰写者的评论。评论性综述是从横向或纵向对比,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可以启发思路,引导人们寻找醒的研究方向。专题研究报告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策略、趋热预测。

文献综述类的论文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者对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反映了学科研究受到国家调控、学者理念,对学报成果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中以2005年为基本点,从各项数值来看,叙述性开始走下坡路,评论性对比之前有较快的增长,专题研究报告在这一年出现了历史新高。这也表明沈体学报越来越有发散性思维,体育学者已经开始迈步创新之路。

2.二级指标下的实证研究类对比

从一个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它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基本原则,通过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精心归纳为理论,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按照实证研究方法的特征,把它分为数理实证、案例实证研究。数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对数据质量相对要求较高。而案例实证研究从个案调查得出问题结论,广泛而真实的个案可以从现实中获取灵感源泉。

从量的角度上看,1995-2015年的480篇实证研究类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案例分析类在2005年出现了鼎盛时期,说明案例分析论文是此时期学者写的最多的论文之一,此时面对一些体育事业的相关对策,学者们特别具有深度,有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把体育行业获得的实感和理论结构完美的结合起来,数理实证研究也是从2005年逐年递增,并在2010年反超一种保持着增长的状态,数理统计的相关数据并不一定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上升,说明体育研究已经从实物到理论上产生的飞跃性的突破。

3.二级指标下的理论研究的对比

理论研究是体育学科内使用最少的研究方法,它是以理论为基础,并且以理论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研究方法。表4的数据至少可以说明两个个问题:1,体育类论文在理论分析这个层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理论研究得以反映我国体育科研、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它需要高水平的理论研究类论文来支撑。2,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理论研究方面从最开始的一年9篇到鼎盛时期的一年26篇,即年指标综述有逐年增加趋势。

研究报告书范文3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80-03

1 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解和具体化,并对实施重点和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从本校实际出发,课题研究选择初中语文、生物、地理、化学、信息技术、一到两个学段(年级)开展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构建易于实现学科课程与教育技术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2)利用教育技术优化各科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研究。

(3)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构建各学科知识的研究。

(4)应用教育技术实现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5)学科教学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资源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整合的研究,以优化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的难点:应用教育技术实现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2 实施办法与步骤

实施办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个案分析法、教育叙事法。

实施步骤:

2.1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5月至12月

(1)成立由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参加的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写好课题论证报告,设计课题的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组织课题申报。

(2)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

(3)评审、确认课题项目,编制和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课题开题。建立好课题研究档案。

2.2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6月

(1)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开始实施研究方案,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组织交流、研讨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2)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原则、方法、模式、层次,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数据,建立实验资料档案。

(3)开展优秀论文的征集、交流、评优,总结、展示中期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阶段性自我评价,从而深化课题研究。

2.3 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1年6月至5月

(1)提出课题研究结题鉴定申请,进一步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汇编实验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对课题研究效果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做好课题结题相关准备工作。

(2)评选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展示和推广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迎接专家结题。

3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分析

《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因此强调学生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创设情境,强调问题探究,强调资源提供,强调协作活动,强调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强调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的对象。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他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他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五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会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5)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4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支撑的研究数据

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主要得出了五个的结论:

4.1 开展实验有利于学科课程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适当性使学科课程成多样化的“教”与“学”载体,能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学习资源,具有交互性、超文本特征、网络特征,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对参与研究的四个学科的评价统计分析见表1(表中数字是指认为整合了其他学科教学资源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比)。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运用信息技术后,促进了各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整合和渗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4.2 研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网络特性和教学资源的开阔性、丰富性、共享性、创造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情境的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和综合性,极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学生都自己动手创立网站,搜集积累、整合、应用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习空间,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分析、检索和评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阅读、倾听、观察、鉴别、批判等能力,尤其是能把信息技能灵活地动应用于自主学习与使用学习、探究学习上。

根据对参与研究的四个学科的评价统计分析见表2(表中数字是指各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条件下占整个学科教学中的百分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整个学科的学习中达到较高的比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3 开展实验研究有利于为学生学习创造主动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整合学习的开放性、合作性、智能性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方式和条件。把学生的互动探究学习推向深入,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主动参与的准确方式和优越条件,把课内、课外的师生互动推向了极致。

根据对参与研究的四个学科的评价统计分析见下页表3(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开展师生互动方式学习交流所占全部学生人数的比例较高,有利于为学生学习创造主动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4.4 开展实验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整合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从能力结构看,综合性集中表现为认知、情感(态度)、操作(实践)等多种智力因素的综合;从内容来看,综合性涉及跨学科知识、技能等的应用。实践性是指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等现实生活的体验,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感和态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性,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质疑和批判,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入探究,提出独到的见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5 开展实验研究有利于实行学习评价类型和方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整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员参与、协作、互动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既存在差异性,又呈现出全面性的特征。据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是发展性评价,也可以是表现评价,更可以是学习成长袋记录的评价,并由学生自己保管。

根据对参与研究的四个学科的评价统计分析见下页表4(四种学习评价方式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四种评价都是积极、平衡的状态。

5 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近两年来,为了落实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定和全国总课题组的课改精神,结合信息化中心的具体要求,在我校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安排下,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很多实验教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6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为了提高本实验研究的质量和效益,我校课题组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做文章。

6.1 更新观念

课题申报成功后,学校迅速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在保证资料、时间到位的前提下,每年根据各教学改革研究学校的发展趋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观念,调整课题试验的具体方案,从而保证课题试验研究的先进性、前瞻性。

6.2 明确目标

我校每年制定好实验方案后,还要根据各学科、各教师的具体特点,每学期为每位教师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具体目标,学期、学年结束后由教科研室牵头,对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试验研究量化评分,评出先进,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进行激励表彰。

6.3 整合“技术”

为了有效地开展本试验研究,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添置了许多设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硬件环境。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学校鼓励试验教师有效地进行“技术”整合,即学科教师和电脑教师共同设计、制作课件。

6.4 成果共享

课题试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多出有推广价值的成果,让大家共享。由于网络传输的快速方便,我校利用自己建立的网站(http:///),让试验教师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以便及时将自己的试验成果、感想等及时,便于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

7 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及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实验研究,根据对参与研究的四个学科的教师进行评价统计分析见表5(认为有促进作用的教师占调查教师的百分比)。

从表5中可以看到开展本实验研究的必要性。

8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与通用性受到限制,课件有利于教师的“辅教”,但就如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助学”以及师生的互动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在今后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教与助学的工具,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情感激励的工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2)由于实验的科学性强,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既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要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并具备选择及熟练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因此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研究报告书范文4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 The key topics about the movie studies in 2007-2008 are mainly focused on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 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was launched in 1978. The refinement of movie industry system and reform of theater chain management are also widely discussed. The studies of television art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s of television drama, and the research makes progress in the filed of television art columns and documentary.

Key words: China; Movie; Television Ar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nual 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 彰显人性 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 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 《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 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 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研究报告书范文5

【关键词】 企业环境报告; 规范体系; 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6-0046-03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环境报告研究与实践受到业界高度重视。企业建立环境报告机制可提升其公众形象,调解其与相关利益者间的关系(Davis,1999);增强组织透明性,改变企业经营方式,便于环境绩效交流(Nola,2002);投资者可通过企业环境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Douglas和Christopher,1999)。

环保部2008年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0年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并于2011年实施《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该类政策的实施加大了业界对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关注,加速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拟对现阶段企业环境报告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给予回顾和评价。

二、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综述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企业环境报告发展历程研究、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现状与评价研究、企业环境报告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三方面。

(一)企业环境报告发展历程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发展阶段与趋势研究

李海英等(2010)认为环境报告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外多数大企业已经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但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发展到第三阶段。岳全化(2000)指出环境报告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企业的环境信息通过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形式来展现;(2)一次性环境报告书的出现;(3)描述性环境报告书的出现;(4)出现含有技术性的环境报告书;(5)可持续环境报告书。关于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趋势,Kolk(1999)指出虽然企业环境报告在现有的披露经验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但未来的报告将具有可比性、可量化性和可验证性。孙振清(2004)认为企业可持续报告是环境报告的终结也是环境报告的新生。

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已经看到了企业环境报告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向独立环境报告发展;二是向融合“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绩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

2.企业环境报告推动力量研究

岳全化(2000)认为企业环境报告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明显,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加,对企业环境信息和环保行为的关注,要求企业公开披露环境信息的意愿增强;二是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鼓励企业将环境信息公开。王立彦等(2001)指出,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除了依靠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以及各国政府的推动外,企业自身的觉悟也起了一定作用,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表明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学界从政府规制、公众意识、公众参与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环境报告的推动力量,但对于市场机制及其与政府规制的配合等推动因素研究较少。

(二)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评价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现状研究

李建发等(2002)研究发现当前企业环境报告披露处于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局面,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从披露企业环境影响信息扩展为环境绩效和环境会计信息,取得了明显进步。王立彦(2009)研究发现国内大多数环境报告是重信息数量轻信息质量。胡立新等(2011)指出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存在内容上的较大差异,他们更偏好选择对于自己企业形象有利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即披露存在选择性。常宁等(2008)认为环境报告的披露存在着信息透明度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其中在数量上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环境报告;在内容上披露有限,缺乏对例如环境支出等因素的披露;在披露质量上有待加强,普遍以披露定性信息为主,缺乏对定量信息的披露;在披露形式上各异,不易于收集处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中也指出大多数环境报告没有充分给出对于特定公司来说关系最重大的环境问题的一般性说明,与产品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等重大问题往往被忽略,而且对所有要素都以同等详细程度介绍。

可见,企业现有环境报告披露数量和质量都亟待提升,学者倾向于要求企业强制披露环境报告,但究竟应披露何种层次数量和质量的环境报告,学界并未给出完美答案。

2.企业环境报告的评价体系研究

国内外评价企业环境报告质量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内容分析法、原则分析法、标杆研究法和评分法。Morhardt(2001)在评价美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报告中,将评价环境报告综合性的测量清单中加入微观注解、文字分析、主题百分比分配以及数值评分的因素。Douglas等(1999)指出,美国企业环境报告虽有第三方鉴证,但因缺乏审核服务标准,并未将鉴证结果在环境报告中一并披露,建议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内部评价体系。钟朝宏等(2007)采用德勤会计公司制定的计分卡对宝钢公司的环境报告进行全面评价,并指出环境报告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在于可以使各行业不同的环境报告具有可比性、可参考性,加强信息沟通的质量。尽管多数文献对环境报告评价体系持肯定意见,但有一点值得注意,Matthias(2012)曾在研究中指出,如果环境报告编制者已经适应了评分体系,那么这些评分体系将丧失其原来的评价功能。

无论是自愿披露还是强制披露,企业环境报告鉴证和审计在提升其信息含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环境报告评价标准尚未统一,环境报告审计研究需要跟进。

(三)企业环境报告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实证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行业属性、企业相关利益者。Barros等(2012)发现,公司环境报告披露是企业业务合法化的一种方式,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增加,与同期环保法规数量增加和企业相关利益者的驱动有关。Salamaetal等(2012)以英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其所处的行业对环境越敏感,其越可能披露环境报告。内部因素则集中在企业特征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Sumiani等(2007)以马来西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ISO认证对马来西亚公司环境报告披露的自愿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减排”环境信息的披露。舒岳(2010)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有显著影响。

2.企业环境报告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报告经济后果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环境报告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Staden(2007)发现,企业的环境报告与企业的环境绩效排名正相关。Roberts(2010)指出,企业的环境报告和企业的环境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环境绩效越差的企业更容易提供内容丰富的环境报告。Wagner(2005)研究发现,较好的环境报告质量不一定导致较好的环境绩效,两者没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环境报告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环境管理工具。吕峻、焦淑艳(2011)以2007―2009年造纸业和建材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环境报告的披露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此外,吕峻(2012)在研究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中也得到环境报告披露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相似结论。

三、评价与展望

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学界已跟踪到企业环境报告的实践发展轨迹,注意到“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绩效与环境报告的耦合问题,并及时将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由单纯环境信息转变到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信息披露。(2)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内容及范围比较全面。在环境报告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既涉及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历程和原因,又涉及企业环境报告在不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理论依据,以及对近年来企业环境报告的披露问题和措施的研究,此外,还探讨了其评价体系和经济后果。(3)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缺乏综合性。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都只针对环境报告的某一部分内容,少有研究从整体的角度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研究方法而言,实证性研究较少。(4)企业环境报告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研究成果虽然涉及评价体系和经济后果方面,但大多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明确的结果,其借鉴意义缩水。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1)企业环境报告第三方审核研究。环境报告信息内容多且杂,这要求第三方机构审核报告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更加专业的知识指导。环境报告的特性不仅提高了审核工作的要求,还加大了审核的风险。审核工作的完备有利于提高环境报告的信息质量。(2)企业环境报告的可比性研究。不同行业乃至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企业出具的环境报告都可能在形式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现状的长久存在不易于环境报告披露的本质目的,也不利于信息交流和比对。(3)企业环境报告的驱动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从多方面找寻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站在实践的角度发现研究成果对企业披露环境报告具有一定推动意义,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觉披露性,完善环境报告的理论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常宁,刘建勇.关于我国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构想[J].统计与决策,2008(15):175-176.

[2] 何丽梅.基于独立环境报告的中日石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97-102.

[3] 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29):42-47.

[4] 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9(12):1856-1863.

[5] 舒岳.公司治理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0(1):81-84.

[6] 孙振清.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4(8):46-50.

[7] 王立彦.环境会计与报告:具有信息含量吗?[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5):20-26.

[8] 钟朝宏,干胜道,邱英.钢铁企业首份环境报告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18-121.

[9] 周竹梅.会计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编制[J].财会月刊,2011(12):51-52.

[10] Aly Salama, Robert Dixon, Murya Habbash. An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UK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2, 19(1):19-42.

[11] Ans Kolk. Evaluat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1999(8):225-237.

[12] Charles H. Cho, Robin W. Roberts.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on the Internet by America’s Toxic: Legitimacy and Self Present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11):1-16.

[13] Chris J. van Staden, Jill Hook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nd Responsiveness[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9(39):197-210.

[14] Giovanni Azzone, Michael Brophy, Giufiano Noci, et al. A Stakeholders’ View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J].Long Range Planning, 1997,30(5):699-709.

[15] Jemil Morhardt. Scor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s for Comprehensiveness: A Comparison of Three System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 27(6):881-892.

[16] Nola Buhr. A Structuration View on the Initi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ports[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2(13):17-38.

研究报告书范文6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地球上的垃圾产量迅猛增长,垃圾处理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自1979年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平均每年以6~10%的速度增长。*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已达到18亿吨。

目前,国际上垃圾处理仍然采用填埋、堆肥、焚烧和回收利用四种方法。在我国,由于投入少等原因,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仍是最主要方式,占垃圾总处理量的90%以上。近几年来,垃圾填埋作为单一处置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占地面积大、择址困难、资源化程度低、渗滤液难处理等。于是以焚烧技术为代表的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悄然兴起,成为新兴环保产业。垃圾焚烧技术在从国外引进的基础上在各地具体运用并有所发展。但我国的垃圾焚烧技术同先进国家相比,仍相当落后。由此,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垃圾焚烧技术时,应明确方向,应更有针对性地开发真正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

*市的垃圾处理形势相当严峻,除二妃山外,金口、岱山、紫霞观、北洋桥4座垃圾填埋场在1~4年内将相继封场,新建填埋场的择址遇到征地困难、居民反对、场地条件不适宜等诸多问题,在短期内择址新建4座垃圾填埋场几近不可能。*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提出2010年前我市将新建关山、北洋桥、锅顶山、汉口4座垃圾焚烧厂,总生产规模将超过5000t/d,垃圾焚烧将成为我市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根据我市垃圾特性如何选择焚烧技术,本文从焚烧技术的现状、发展、我市垃圾特性、资源化等多个方面加以探讨。

2垃圾焚烧技术简介

2.1焚烧技术发展简介

早在1870年国外就开始应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经过近120年的发展。垃圾焚烧技术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垃圾焚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垃圾焚烧设备日趋完善,垃圾焚烧能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及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许多发达国家建设了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高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从目前各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而且将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资源化特点已得到了普遍公认,从而促进了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和大型焚烧设施建设的稳步增长,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2.2炉型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垃圾焚烧炉的炉型也由单一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按焚烧炉的构造区分和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主要可分为机械炉排式焚烧炉、流化床式焚烧炉、旋转窑式焚烧炉三大类,其中机械炉排式焚烧炉应用范围最广。另外还有热解焚烧炉等炉型。

2.3炉排焚烧炉处理技术介绍

机械炉排焚烧炉的品种繁多,使用历史长,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是适于处理大容量垃圾的成熟焚烧设备。机械炉排焚烧炉主要分为往复运动炉排焚烧炉及滚动炉排焚烧炉二大类型。下表为目前主要国外机械炉排焚烧炉主要参数比较。

炉排焚烧炉在发达国家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发达国家焚烧的垃圾热值大多在8000ki/kg。炉排焚烧炉是由往复移动部件组成,垃圾经由给料装置推送至倾斜炉排上,在炉内高温加热,使得部分垃圾得以干燥,另经炉排的运动除将垃圾往前推送外,并将垃圾层松化并经历干燥、燃烧及后燃等各阶段,以达完全燃烧。不过转动式炉排汽孔容易堵塞,维修工作量大,大件物品夹住的可能性较大,移动式炉排占地面积大,风道系统复杂,对高水份、低热值的垃圾燃烧不完全,着火较为困难,使用较少;扇形反转式炉排由于燃烧不易控制,炉温较高,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

炉排炉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垃圾预处理,燃烧速度快,可连续运转。其不足之处如下:

1)、炉排必须耐热,在长期连续运行期间,热应力必须不变,炉排对材质要求高。

2)、由于垃圾成份复杂,维持在整个炉排内均匀移动、均匀完全地燃烧是困难的。在炉排的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温区,在高温状态下NOx浓度上升,需要采取脱NOx设备,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很高,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

3)、不适应水份范围较宽的垃圾焚烧。

4)、炉温较难控制,垃圾的熔渣在1000℃以上和1050—1100℃时处于软化和粘性状态,成为特殊的腐蚀性物质,可能腐蚀炉壁。

5)、炉排炉难以实现炉内脱除HCL气体,需要在尾部加装专门的HCL脱除设备。

6)、炉排护的炉排制造较复杂,成本高,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

2.4回转炉焚烧处理技术

回转窑焚烧系统衍生于广泛用于水泥工业中耐火砖衬里回转锻烧窑。垃圾由倾斜且缓慢旋转的旋转窑上方前端送人,用旋转速度控制垃圾前进速度,使垃圾在窑内往前输送过程中完成干燥、焚烧及灰冷却之过程,冷却灰渣由炉窑下方末端排出。

回转窑整个炉体可由冷却水管及有孔钢板焊接形成桶形,也可由钢制圆桶内部加装防火衬组成,炉体向下方倾斜,分成干燥混合、燃烧及后燃烧三区段,并由前后两端滚轮支持,由链轮驱动装转运轮子而旋转炉体,垃圾在炉体上,因旋转而获得良好的翻搅及向前输送,预热空气由底部穿过有孔钢板至窑内,使垃圾能完全燃烧。

特点:回转窑的特点是燃料适应性广,可焚烧不同性能的废弃物,此种炉型机械零件比较少,故障少,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炉体简单运行可靠。但回转窑的热效率低,如需辅助燃料时消耗较多,排出气体的温度低,有恶臭,需要脱臭装置或导人高温后燃室焚烧,由于窑身较长,占地面积大,且后燃室要求较为严格,其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贵。

2.5流化床焚烧炉处理技术

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清洁燃烧技术。采用该技术的焚烧炉的基本特征在于在炉膛下部布置有耐高温的布风板,板上装有载热的惰性颗粒,通过床下布风,使惰性颗粒呈沸腾状,形成流化床段,在流化床段上方设有足够高的燃烬段(即悬浮段)。

流化床的特点是颗粒与气体之间传热和传质速率高,物料投人流化床后,在床层内几乎呈完全混合状态,投向床层的废弃物能迅速分散均匀。流化床炉具有炉体较小、焚烧炉渣的热灼减率低、炉内可动设备少、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宽、污染物排放低、炉内燃烧热强度高、适合燃用低热值燃料、便于每天启动和停炉、投资较小等优点。

与炉排炉比较,流化床焚烧炉有以下缺点:

1)、比炉排炉多设置了流动砂循环系统,且流动砂造成的磨损较大;

2)、燃烧速度快,燃烧空气的平衡较难,容易产生CO,为使燃烧各种不同垃圾时都保持较合适的温度,必须调节空气量和空气温度。

3)、炉内温度控制较难。

2.6综合比较

三种垃圾焚烧技术综合比较见下表。

总的来看,流化床和炉排炉技术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性,回转窑技术在现在水平下尚不宜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

2.7国内应用实例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有关研究单位和企业,不但对国内外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际考察,而且对垃圾焚烧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并结合示范工程对引进的马丁炉炉型进行了国产化研究。从整体上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研究试用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燃物含量提高、经济水平的提升,九十年代末至现在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深圳、珠海、广州、上海、沈阳、北海、厦门、常州等城市都建成了垃圾焚烧厂,一些城市如南京、成都都在筹建垃圾焚烧厂。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和焚烧设施建设在我国的逐步展开,垃圾焚烧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是焚烧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废气的污染防治问题。我国早先建设的几个垃圾焚烧厂其废气处理技术水平低、不成系统,达不到无害化要求。总体来看,我国垃圾焚烧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焚烧炉及其烟气净化、监测设备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焚烧厂主体设备仍以进口为主,但国产化率正逐年提高。

2.7.1炉排炉技术应用

我国目前有深圳、珠海、上海、宁波等城市采用炉排焚烧技术,均已投入运行。具体炉型介绍如下:

(1)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主要应用杭州锅炉厂开发研制的150t/d逆推机械炉排焚烧炉余热锅炉,该锅炉引进了三菱——马丁倾斜逆向推动往复炉排技术。

(2)浙江宁波采用了德国倾斜顺向推动往复炉排焚烧炉。该项目一期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由德国NOELL公司引进3台日处理350吨的垃圾焚烧炉,采用液压自控电顺推阶梯机械炉排,日处理垃圾量为1000吨。

(3)上海浦东生活垃圾发电厂采用法国Alstorm公司的SITY—*倾斜往复阶梯式机械炉排,已于1999年12月开始试运行。全厂平均垃圾日处理能力1000吨,每吨垃圾可发电372度,每年可产生1亿度的电。该厂烟气净化采用石灰脱硫、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等多种方式,该厂烟气净化执行欧洲环保标准。

(4)珠海垃圾焚烧电厂采用从美国底特律炉排公司进口的四阶段顺推式往复炉排(200*3)。

另外我国各地也相继开发了各类垃圾焚烧链条炉排式炉,一般规模均在100t/d以下,如常州三立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其焚烧炉为改进的链条炉排焚烧炉,处理规模为50t/d,作为常州垃圾综合处理厂中堆肥筛上物焚烧装置。国内目前自行开发研制的垃圾炉排焚烧炉尚未能实现高效焚烧和低污染排放。其它的都为引进国外的炉排,焚烧炉价格较昂贵。

2.7.2回转炉技术应用

回转炉目前主要用于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由于回转炉技术对于低热值、高灰分垃圾不适用,因此在我国尚未大规模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

2.7.3流化床技术应用

国内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应用实例有:

(1)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福建漳州*年建成1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处理厂;2001年在浙江绍兴建成一台4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2)清华大学在北京朝阳区*年建成2台

15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厂。

(3)浙江大学开发研制的流化床焚烧技术应用于浙江杭州余杭锦江热电有限公司(150t/d*1)、山东荷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2)、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00t/d*1,300t/d*1)、河南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350t/d*3,2002年10月投入运行)、安徽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3,2003年1月投入运行)。

3焚烧技术发展趋势

3.1主体设备专业化生产

据分析,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制造规模已经逐步由小型规模向大型规模、由单一功能(焚烧处理垃圾)向多功能(资源化回收和循环利用)、由机械型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经过较长期的市场选择,出现了一批技术水平高、产量大、国际性的专业生产供应商。

3.2资源化利用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不仅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垃圾最大限度的减容,而且随着焚烧技术的发展,焚烧产生的热源和能源利用已相当广泛,比如许多城市的垃圾焚烧厂与供热网络和电网系统联网,成为城市能源供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产生了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3.3二次污染防治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废气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焚烧残渣处理技术、噪音及臭气防治技术等,其中废气处理技术难点最多,工艺最为复杂,处理成本最大,危害也最大。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垃圾焚烧废气的危害,尤其是二恶英等有毒元素的危害,近年间,虽然发达国家在解决垃圾焚烧废气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垃圾焚烧设施上配备了的焚烧废气污染防治设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由于废气处理设备的投资一般占焚烧设施投资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也造成在建设大型垃圾焚烧设施时配备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阻力。

如何处理焚烧残渣也是近年间发达国家发展垃圾焚烧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所谓垃圾焚烧残渣(含残渣和集尘灰)的处理技术主要是依靠熔融技术去除残渣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重金属和二恶英等)达到残渣的无害化。残渣的熔融技术分直接熔触技术和间接熔融技术。处理焚烧残渣的目的是既要降低重金属污染,又要实行焚烧残渣的再利用。目前主要的残渣利用途径是制造建材,很多国家都利用焚烧残渣制造筑路材料,建筑骨料、预制板块粒料、陶粒、烧结砖等建筑材料,也有将其用于垃圾填埋场覆盖土的实例。

3.4高科技融入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的融人,现在已经进入实际利用阶段的有:高效垃圾发电技术,焚烧残渣处理和利用技术,废气处理的新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焚烧炉的电脑设计等。高新技术的介入,使如今的垃圾焚烧厂从过去的单一处理型转成含有多种高新技术、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设施。同时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焚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3.5综合性处理

鉴于城市垃圾组分的变化较大,通过综合性处理有利于保持垃圾组分的相对稳定,延长焚烧炉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气、残渣的处理难度,也有利于保证产出物的质重。

4焚烧技术在*市的应用研究

垃圾焚烧厂投资巨大,环保技术水平高,要求严,因此对垃圾焚烧厂的上马要审慎决策,否则会带来经济损失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按照经济学、环境学、系统学的理论对我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4.1焚烧必要性

我市发展垃圾焚烧技术应该讲是势在必行,目前我市的5座垃圾填埋场已有3座1~3年内面临封场,再找几处合适的填埋场址已经不可能,而堆肥处理在我市因产品销路问题不能上马,别无选择,只能上马垃圾焚烧厂。目前,我市规划建设的有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是:关山环保资源电厂、北洋桥垃圾焚烧发电厂、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汉口垃圾焚烧发电厂。

4.2焚烧可行性

4.2.1垃圾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与垃圾成分有很大关系,而垃圾的成分则与燃料结构、消费水平、收集方式、地域和季节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有机物含量已经大大高于无机物含量。随着天然气的进汉,垃圾组成正由“多灰、多水、低热值”向“较少灰、较高热值”的方向发展,给我市城市垃圾的焚烧处理奠定了基础。一般当垃圾热值高于5000ki/kg,同时土地资源有限时,应优先采用焚烧法处理。2004年我市生活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已超过6000ki/kg,完全符合垃圾焚烧的要求。

4.2.2经济可行性

我市近年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垃圾焚烧厂每1000吨处理能力投资4~6亿元对于我市已不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即便财政投资垃圾焚烧厂,也是可行的。

国家在垃圾焚烧处理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了社会资本投资垃圾焚烧厂的投资回报,因此上马垃圾焚烧厂比垃圾填埋厂更容易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

4.3焚烧炉选择

炉排炉焚烧技术目前较成熟,炉体较大,但设备投资较高;流化床焚烧炉技术在国内正在发展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炉体较小,投资较低。全国各城市垃圾焚烧厂运行结果表明:炉排炉水循环安全可靠,汽温调节性能好,燃烧较稳定。对城市垃圾具有很大宽容性,负荷调节灵活,与其它焚烧技术相比,目前有较大优势。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共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考虑到*的垃圾特性、城市地位及经济技术水平,在焚烧厂建设上宜高起点严要求,应优先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焚烧处理技术。

目前炉排焚烧炉设备主要有进口、国内改进型以及国内简易型三类,三种类型设备造价和环保情况差别很大。鉴于国产焚烧炉大都还存在一定问题,焚烧烟气所含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未能被焚毁,需进行改进,如对炉排、炉体型式和气流模式等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我市在近两年应优先采用国外专业厂家的成套设备。

4.4配套政策

为保证垃圾焚烧厂的上马及正常运行,政府应出台如下政策:

1)、垃圾焚烧厂电力上网政策。要从政策上保证垃圾焚烧发电能顺利上网,核心问题是确定上网电价,根据国家政策及全国其它城市的范例以及垃圾焚烧电厂的处理成本,我市的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应不低于0.50元/度。

2)、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实行垃圾处理收费是垃圾焚烧厂能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出台之前,应由政府给予运营补贴。收费或补贴占标准为60—100元/吨。

3)、集中供热政策。政府组织引导由垃圾焚烧厂向居民区或企业供热,并制定收费标准,以发挥垃圾焚烧的综合效益,提高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有人提出将混合垃圾分选处理后进行焚烧处理,分选处理后热值比较高部分燃烧效率高。美国和加拿大对RDF焚烧炉的焚烧标准给予一定放宽,德国垃圾法规定,当垃圾热值超过13000KJ/kg以上,其处理纳入回收利用范畴。分析国内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可燃物含量低,垃圾热值低,如果将垃圾分选处理的高热值垃圾与流化床等其他工业焚烧炉结合起来也许是相对理想的组合。

国家发改委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7号)指出“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将“用于清洁处理和能源化利用城市固体垃圾,包括燃烧发电和填埋场沼气发电”列入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生产。《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同时指出,“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这些政策的落实将对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生深刻的影响。

六、结束语

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发展要不要沿着发达国家主流发展技术路线值得认真思考,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展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结论是不难得出的。

对于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将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发展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稳妥推进垃圾焚烧厂建设。

上一篇演讲策划书

下一篇村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