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1
音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使儿童在学龄前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其日后的全面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大中城市音乐教育的繁荣发展,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仍较为落后,尤其是硬件设施不足,音乐师资力量薄弱。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交流和学习越来越方便,这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适当结合本地特色是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方向。
二、对农村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过程的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普遍在3~6岁左右,其特点是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自我控制力薄弱。将游戏运用到音乐教学当中来,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在音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
1.从教学形式来讲,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方式,不能过度使用,更切忌教条化、形式化。对于音乐游戏教学,老师首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要和孩子们多进行有效的互动。要因时因地的采用唱歌、做音乐游戏、歌伴舞、听音乐、看音乐短片等等各种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有所收获。
2. 从教学模式来讲,可采用导入听音乐教唱做游戏的模式,但并不限于此,且不能为了这个模式去死搬硬套。引导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老师描述,要注意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否被吸引,然后再播放音乐,或者音乐短片让孩子们很快地投入进来。对于教唱和游戏不一定非要区分开来,完全可以在做游戏的同时带领孩子们边玩边跟着一句一句的唱。老师要明白音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精神愉悦,感受音乐之美,而不是非要把音乐学会。
3.在音乐的选用方面,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选取经典的儿童歌曲,歌词健康大方;也可以是时下电视媒体或网络流行的幼儿歌曲,如动画片的主题曲、儿童节目的主题曲等;还可以结合一些地方的音乐特色,如在河南地区很流行的传统艺术形式豫剧,将其中的经典曲目节选出来跟孩子们一起听唱、做游戏。
4.在游戏的编排内容上,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结合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比如模拟做家务、做饭、摘果子、抓鱼等等。这不仅容易开展,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模拟做家务可以让孩子们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摘果子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5.从教学时间上来讲,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不宜长时间的进行教学或者游戏,一方面,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另一方面,体力不足。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小班要控制在15~20分钟,中班要控制在20~25分钟,大班要控制在25~30分钟。
6.从与孩子的互动来讲,幼儿园教师要密切注意孩子对于教学内容和游学方式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并及时调整。比如做游戏时,游戏规则要尽量简单一些,且孩子们的参与度要尽量大一些,游戏过程中,老师是指导者和节奏控制者,孩子才是游戏的主体。游戏之后要鼓励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或者自己的小伙伴发表看法,这也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总结能力的一种极佳途径。
7.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少训斥、少命令,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园的孩子处于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对待新事物很好奇,做事也很有积极性,多进行鼓励和启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对于不对的地方,老师也不要上纲上线,加以训斥,而是要通过讲道理,将心比心的方式告诉他们做的不对,不对在哪里。另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要少一些命令式的语言,命令式的语言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可能会变得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这是家长、老师和孩子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2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23-04
近年来,幼师院校本科毕业生走向幼儿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在与幼师、中师毕业生同台竞技时,面临无法发挥专业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境遇。为此,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都在加紧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挖掘本科生理论性、问题意识较强等优势,提出科研管理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思路。一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甚至直接提出要进行“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1〕
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与理解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对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和教育等产生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必要性
提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则首先需要完成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一系列转变。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只有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会思考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并发展成为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素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
(二)弥补幼儿园教师群体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目前,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入职时的学历以幼师、中师学历居多,本科学历较少。尽管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后都进行了后续学习,拿到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但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而去深造,真正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仍较弱。一方面,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幼师、中师学校接受艺体技能培养较多,在实践中也十分重视唱歌、画画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却不太善于对幼儿及各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反思;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后续学习多为成人大专或自考性质,其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幼儿园日常工作琐碎、繁多,各种检查评比应接不暇,许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没有多余精力投入反思、科研工作。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又能弥补当前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三)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生与幼师、中师毕业生相比,其明显不足在于艺体技能较弱。幼师、中师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尚处于发育状态,可塑性较强,适合对其进行艺体技能的培养。而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型,再进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在艺体技能方面对本科生提出过高要求显然是不适合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对而言,本科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综合和全面的教育,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要思考、分析,加之有机会参与学校或本专业教师开展的某些课题研究,因此,他们普遍比幼师、中师毕业生有更强的问题意识、逻辑性以及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优势。不少幼儿园负责人也指出,之所以聘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看重其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优势,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积极带动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看出,将本科生培养着眼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园的实践需求,更可以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专业优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
不少研究者认为,研究型教师主要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指那些在教育领域较擅长做研究的教师,是“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
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备哪些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有研究者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品质与态度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沟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的能力;从专业品质与态度角度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独立意识强,勤于实践和反思,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平易近人,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等。〔4〕还有研究者指出,研究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问题更敏锐、更有主见,能够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自觉、主动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摆脱被动盲目的状态。〔5〕
由上可见,以往诸多研究都对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颇具启发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对“研究型教师”的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澄清。
首先,关于“科研”还是“教研”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以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让教师做“科研”――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研究,去研究和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规律、原则等。事实上,这种研究往往不适合幼儿园教师,不是他们所需,更不是他们所长。实际上,研究型教师中“研究”的准确定位不是苛求每位教师都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做“教研”“教学研究”,即让幼儿园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别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是适合幼儿园教师进行的。
其次,关于研究型教师和具有研究型特质的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给学生提前定位、贴标签,搞“一刀切”,而应该首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培养学生,注意逐步培养更多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善于钻研的意识,保持对学前教育各种问题和现象的高度敏感性、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学会观察和反思。因此,与其说是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如说是培养具有研究型特质的幼儿园教师,这种提法可能更为恰当、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盲目化和模式化。①
最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明确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在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时,应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素养。一是要对幼儿教育现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积极发现,勇于提问和探索。二是要善于观察和反思。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心去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带着眼睛去看。三是要具有较强的问题研究意识。要鼓励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究,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四是要具有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基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观察和了解,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宜的、有创见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三、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途径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
(一)日常教学
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具有问题研究意识,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做法,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另一方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利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设置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因此,上好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如何做研究。
(二)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任何幼儿教育研究都始于对幼儿及相关教育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幼儿园见习与实习。见习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幼儿及教师的日常活动,而实习往往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参与、介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见习与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幼儿、深入教育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及各种教育现象。一般而言,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大多会安排大量的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机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各种观察任务,提供观察框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真正学会如何做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教研实习
教研实习是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幼儿园教研一线,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在实际参与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做教研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这种实习相比较于教学实习,在高等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实际上,教研实习非常有利于职前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学研究的现状,能促进他们学会在真实的教学研究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培养研究型教师、塑造具有研究意识的职前教师时,应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研。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研讨活动,带领他们观摩幼儿园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在职幼儿园教师的活动评析与反思过程。
(四)本科生科研立项
本科生科研立项是指利用大学校园的科研资源,鼓励本科生运用所学理论,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或现象展开研究。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开展,并不苛求研究的绝对规范性和严谨性,目的是要让学生提前介入研究活动,感受和体验整个研究的实施过程,学习如何做研究,体现了“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思想。目前,不少高师院校都设有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对科研立项及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积极鼓励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申报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申请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结束后还需提交研究报告。可以说,这种科研立项活动为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流程并最终提升科研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完成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相当敏感,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因素等,形成研究思路与框架,并尝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一次综合而全面的考察。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方案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最终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应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机会,感受和学习如何做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9.
〔2〕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39.
〔3〕〔5〕冯宇红.论研究型教师〔J〕.成人教育,2005,(8):14.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评价认证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3-0051-06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质量,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及认证机构相继成立,例如,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eredit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NCATE),州际新教师评估援助联合会(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INTASC),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tion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1〕其中,NBPTS是在职教师教育质量认证机构,于1987年成立,是一个独立无党派、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NBPTS认为,更高的教师标准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学习。NBPTS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严格且高要求的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为符合该标准的教师提供全国性的自愿认证,整合美国国家委员会的相关教师认证等。〔2〕为此,NBPTS研发并实施了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为全美各州建立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NBPTS《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包含25个认证领域,涵盖4个年龄阶段16个学科领域,不同年龄段教师、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从事3~8岁幼儿教育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各个学科综合的专业能力;从事7~12岁儿童早期到青年初期教育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艺术、语言、音乐、体育等领域的专业能力。〔3〕本文主要介绍NBPTS《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版)及其认证体系(2014~2015),以期对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一、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
(一)五大核心原则
NBPTS于1989年发表了《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到什么》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开展教学实践的五大核心原则。NBPTS《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就建立在这五大核心原则基础之上。
1.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
优秀教师应致力于让所有学生获得知识,相信所有学生都具备学习能力;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到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差异;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动机以及同伴关系;关注学生性格以及公民责任感的发展。
2.具备所教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优秀教师应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知识,全面了解学科历史和学科结构,具有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具有相应学科的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熟悉学生的学习差异等。
3.有责任管理与监督学生的学习
优秀教师应具备有效教学的能力,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并知道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技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知道如何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并能向学生家长清楚地说明学生的表现。
4.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从经验中获得学习
优秀教师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典范,喜欢学习、善于质疑、具有创造力、乐于尝试新事物;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加深知识理解、完善教学技能,并将新的发现运用于教学实践。
5.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优秀教师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懂得如何寻求和建立与社区等的伙伴关系,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等工作;能够促进学校的进步,以实现教育目标;知道如何与家长合作,使家长有效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
(二)制定流程与主体
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下设5个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认证委员会、标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4〕《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流程如下:首先,认证委员会提议进行优秀幼儿园教师标准的研发,经指导委员会同意后,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并任命标准委员会研发成员;然后,标准委员会以五大核心原则为依据,研发标准制定过程中会反复研讨,初稿完成后,向公众公布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标准委员会根据公众意见进行再次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标准交由认证委员会与指导委员会审核,如果两个委员会都通过,标准就能够被采用,如果其中一个委员会没有通过标准的审核,标准委员会会再次组织修改,直到审核通过(见下图)。
NBPTS《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坚持的是“由教师研发,为了教师的发展”的原则,因此,其标准委员会的成员由该领域优秀教育者组成。标准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约2/3)是优秀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其他的是儿童发展领域、教师教育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标准委员会成员的选择需考虑成员的教育背景、地域、种族、性别等因素,以力求保证委员会成员的代表性与均衡性。〔5〕
二、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容〔6〕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共10条,具体阐释了优秀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标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标准陈述与标准阐释。标准陈述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影响儿童发展的可观察行为。标准阐释提供了每条标准的适用情境,以及达到该标准所需了解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较长,笔者只将其概括为10条标准陈述与标准阐释(见表1)。
三、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通过丰富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标准的具体内容,但没有对每条标准进行权重分析。该标准试图详尽地说明优秀幼儿园教师应该并能够做到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导向,是幼儿园教师审视自己有没有能力申请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的重要参考,可以帮助拟申请认证的幼儿园教师了解需要收集哪些证据以及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等。因此,标准不是用来直接认证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依据。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需要在标准的基础上研发出更加具体、可操作、可统计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从文本标准到可操作评价标准的过渡。为此,NBPTS聘请了专业测试机构、研究机构、大学与地方实验室与标准委员会成员共同组成评价认证体系研发小组,共同制定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体系。〔7〕过去的25年间,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体系在不断完善,以符合不同时代的特点与需求。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主要有两种形式:档案袋形式的表现性评价与在线测试形式的情境评价。档案袋形式的表现性评价有机结合了“线上线下”两种评价途径,要求教师记录真实的教学情境,收集幼儿的学习作品,真实反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在线测试形式的情境评价通过计算机情境测试的方式考察教师的学科知识、幼儿学习与发展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观等内容,以评价教师是否真正达到了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
NBPTS于2014年了最新版本的《优秀幼儿园教师认证指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测评中心的计算机评价任务,主要对教师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第二个部分是3个档案袋任务,主要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8〕由于整个认证过程具有较强的周期性,NBPTS规定教师可在3年内完成所有认证任务。根据NBPTS统计,教师一般在12~18个月之内完成所有认证任务。
(一)计算机测评任务〔9〕:在线情境测评
测评中心开发了一套优秀幼儿园教师计算机测评软件,用以评价教师在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与教学实践情况。参与认证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完成45道单项选择题和3个建构反应测试。
单项选择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儿童发展,公平、平等,尊重多样性;理解与整合学科知识:语言与识字、技术、资源;理解与整合学科知识:科学、社会性学习、艺术、健康与生理教育,详见表2。
单项选择题不是简单考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题目中设定了问题情境,根据教师所选择的应对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作出判断。以其中一题为例。
一名新入园幼儿有视觉障碍,需要一个单目镜来辅助学习。班级中很多幼儿都很好奇这一辅助技术。以下哪种教师行为是处理这种情况的最佳选择?
A.当有视觉障碍幼儿走出教室时,向班里其他幼儿展示并使用这种用以辅助学习的单目镜。
B.和大家一起讨论可以用以辅助学习的其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请眼科专家来展示这项视觉辅助技术。
D.请有视觉障碍的幼儿向全班展示这项辅助技术,并允许其他幼儿试试这项辅助技术。
答案:D
在建构反应测试中,测试者将回答关于幼儿读写能力、幼儿数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与幼儿游戏三个情境中的问题。受测者需在30分钟内完成一项测试任务,每项测试都设有相应的4级评分量表。
测试1:幼儿的读写能力
测试中,教师将运用自己关于幼儿阅读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案例中的幼儿制定一个适宜的阅读学习方案,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测试2:幼儿的数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测试中,教师将运用自己关于数学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找出案例中幼儿在数学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确定幼儿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或技能,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陈述相应的基本原理。
测试3:幼儿的游戏
测试中,教师将运用自己关于幼儿游戏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例中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支持性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档案袋任务〔10〕
任务1:因材施教的教学
该档案袋任务主要涉及幼儿的读写,需要教师展示在分析幼儿读写方面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开展因材施教的能力。在该档案袋任务中,教师需要选择、收集并提交两名幼儿读写方面的作业样本以及相应的书面评论,具体包括:幼儿读写方面的作业样本、教学策略的分析与书面评论、评价幼儿发展需求和发展水平的方法、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与实施不同的教学。
任务2:教学实践
在该档案袋任务中,教师需要提交15分钟的教学视频,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的开展、师幼互动与幼幼互动、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如何让幼儿投入活动等,以尽可能真实、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需递交书面总结,以描述、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递交的视频与书面总结都需展示教师是如何激发并影响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任务3:高效且反思型的实践者
在该档案袋任务中,教师需要提供体现其工作有效性的证据,主要涉及教师与幼儿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关系、教师作为学习者与合作者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教师需递交相应的书面材料。
四、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的启示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与认证的结合
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三个维度,对合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NBPTS《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的经验显示,为了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将理念上的专业标准转化为具体、科学、可操作的认证体系。因此,基于《专业标准》建立与实施相应的评价体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励幼儿园教师更加认真地践行《专业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评价,了解每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促进我国幼儿园教师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注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研发主体的专业性与多元化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主体由全国范围内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儿童发展领域的专家、教师教育工作者等组成,标准初稿形成后,向公众公布并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历经层层修订与审核。在认证体系的的研发过程中,除了标准委员会成员,更是集结了专业测试机构、研究机构、大学与地方实验室等多方力量,保障了认证体系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因此,我国如果要开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研发工作,也应注重研发主体的专业性与多元化,一方面要组织从事教育质量评价与教师专业评价研究的相关专家参与研发,另一方面要本着“来自教师、为了教师、服务教师”的原则,吸纳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幼儿园教师加入研发团队,并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与建议。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的“逐层深入”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已较为成熟,但它仍遵循“逐层深入”原则。《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根植于五大核心原则基础之上。五大核心原则体现了NBPTS对优秀幼儿园教师的期望,根植于五大核心原则的《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认证体系开发与实施的基础。
为什么我国的一些教育评价工具难以被广泛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背后的理念问题。因此,如果要开展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研发工作,应从“理念”到“标准”,再到“认证”逐层深入,只有理念科学、适宜,才能保证“标准”与“认证”有牢固的根基。
(四)注重幼儿园教师专业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与表现性
美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认证的评价方式多元且注重过程,包括档案袋评价、测评中心的在线情境测评等。档案袋评价允许教师搜集多样化的素材,包括教育录像、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的自我反思、家长的评价等。同时,认证材料递交后的三年内,允许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幼儿的发展、家园互动等情况,对照《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不断完善认证材料。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园教师自我反思并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同时,档案袋评价与测评中心的评价均呈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表现与想法,以更灵活的形式代替了呆板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与师德等方面的考试。当下的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一方面重视教师的“资历”,例如学历、教龄等,另一方面重视以书面测试的形式考察教师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和师德,相对较为呆板。
因此,我们若要研制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认证体系,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与表现性。一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知识问答”形式,融入在线情境测评、档案袋、现场考察、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只要符合《专业标准》,新、老教师都可申请认证,同时要避免让教龄虽长、学历虽高的不合格教师获得认证 。另一方面,重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即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多次对教师进行评价,给予教师不断反思与提升的机会,以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除此之外,将情境测评方法运用到专业知识的测查中去,设置专门的教学情境,让教师通过解决教学问题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红艳.美国优秀教师标准与评估〔J〕.上海教育科研,2001,(2).
〔2〕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EB/OL〕.〔2015-02-12〕.http://.
〔3〕SERAFINI F.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The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2,53(4):316-327.
〔4〕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王亚凤.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Early childhood generalist standards(third edition,for candidates applying 2012 or later)〔EB/OL〕.〔2015-01-10〕.http://.
〔7〕陈德云,周南照.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开发:以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认证为例〔J〕.教育研究,2013,(7).
〔8〕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Guide to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for candidates beginning the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process in 2014-15)〔EB/OL〕.〔2015-01-10〕.http://.
〔9〕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Early childhood/generalist:Sample items and scoring rubrics component 1:Content knowledge〔EB/OL〕.〔2015-01-12〕.http://.
〔10〕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Early childhood/generalist:Portfolio instructions and scoring rubric component 2:Differentiation in instruction〔EB/OL〕.〔2015-01-10〕.http://.
American Early Childhood Generalist Standards and Its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
Liu Kun, Guo Liping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5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实施保教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二)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制定幼儿园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幼儿园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幼儿园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6
问题的针对性。丛书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师如何做研究、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指导、家园沟通、幼儿成长的观察与指导、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6个方面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基本包含了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全部专业素养,符合“国十条”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研修体系。同时,每本书都贯彻“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宗旨,密切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比如,《幼儿成长及发展个案研究》选择了幼儿园最常见的六类孩子在园发生的真实故事,一方面呈现了孩子富有生命力的成长历程和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呵护与“因材关爱”。
内容的专题性。丛书摒弃了章节式的教科书或学术性著作的编排方式,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每篇独立成文。比如,《家园沟通实用技巧》中的36篇文章从5个层面――幼儿园层面、班级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矛盾发生层面探讨如何建设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育儿共同体”,基本覆盖了家园工作的主要内容。
过程的行动性。丛书中很多文章采用教育叙事的手法,将鲜活典型的故事案例娓娓道来。在文章中,教师聚焦教育现场――发现问题,形成问题;立足教育现场――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应用于教育现场――构建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形成行为改进模式。在“实践――发现――学习――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些故事案例既是教育的范例,又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范例;这些故事案例来源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幼儿园教师的视角来诠释日常教学生活中平实而温暖的教科研,用实践的温度去除方法的刚性,把教科研从艰涩遥远的语境还原到真实亲近的教学现场”。
人员的多元性。丛书中文章的作者有高校教师,有省市教研员,有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不同岗位的学前教育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共同体,优势互补。尤其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平时处处留心、实时观察、积极反思、及时整理,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说起,说给同伴听,说给同行听;写给自己看,写给同行看。在这说说写写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理论,在专家引领之下慢慢与专家的理论交融了,产生了“草根”成长理论,研究者的专业之路也就开阔平坦了。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肯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