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岳阳楼记中考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岳阳楼记中考题范文1

[关键词]古诗文;复习;高效

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经7年,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显著提高。结合语文新课标和近几年中考的实际情况,我对古诗文复习的方法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之达到高效。

一、古诗复习方法

1.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强化古诗的背诵和默写。要求学生从诗名、作者(包括朝代)、诗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背诵。了解诗名和作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和主题,所以应要求学生正确地背出诗名和作者以及作者的朝代,老师用提问、抽查、默写等方式进行检查,引导学生循环记忆。背诵情况可以通过笔试进行检测,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默写中经常出现的错字,重点标注出来,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作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很多学生把“海日生残夜”的“生”写成“升”,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渐”写成了“溅”,把“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近”写成“进”,这就是理解的偏差造成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是“诞生”的意思,“升”是“升起”的意思,也就是说海日是在残夜中诞生的;“渐”是逐渐的意思,“溅”是迸溅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岸边的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近”是“靠近”的意思,“进”是“进入”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靠近酒家,而不是进入酒家。这样一理解,学生就不会出错了。

其次,让学生寻找规律。比如,关于“雁”和“燕”的用法,有学生总结:与秋天有关的诗句一般都是“雁”字,与春天有关的诗一般都是“燕”字;带“雁”字的诗作一般都含有淡淡的哀愁,含“燕”的诗作一般都春意暖暖,如“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来时新社”“木落雁南度”“长风万里送秋雁”“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再如,“阑”字,古诗词中出现好几处,但多数都是“阑”而不是“澜”,如“瀚海阑干百丈冰”“夜阑卧听风吹雨”等。这样让学生找到规律,记起来就容易很多。

再次,杜绝错字、别字现象。例如,把“断肠人在天涯”的“涯”写成“崖”,把“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郎”写成“朗”,把“赢,都变做了土”的“做”写成“作”等,这些情况都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反复强调,勤加练习,避免考试丢分。

2.在第二轮古诗复习中,强调重点诗句的整理和归纳。归纳分为横向归纳和纵向归纳。横向归纳是把同一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理解比较。例如,初中阶段有李白的古诗8首、苏轼的词4首,把这些诗放在一起感受其风格和情感,就容易把握诗作的主题。纵向归纳是把相同题材和思想的诗作放在一起理解,可以分为蕴含哲理、治学金言、济世情怀、沙场建功、青云之志、人间真情、无限风光等几个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他们喜欢用什么样的思维去归纳都可以,只要觉得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就是好方法。

3.在第三轮古诗复习中,强调灵活运用古诗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竞赛的方式组织学生做一些典型试题,或者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加强巩固练习。例如,在班级里举行诗歌朗诵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古诗接力”,可以要求同学们将所给诗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完成下面的接力: ,水村山郭酒旗风, ;或者,让学生进行古诗板书竞赛,看谁的准确率高;或者,让学生用五句古诗写一段短文,看谁写的最棒。之,学习形式要灵活多变,注重古诗词的应用。

古诗文的复习内容以语文教材为主,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也要适当补充课外内容,还要结合教材上“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例如,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中要求积累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老师可以借此补充同类的中考试题,如写一句关于“雪”的诗句,写一句带“花”的诗句等等,以此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二、课内文言文复习方法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的考点有:填充文学常识、默写名言警句、划分朗读节奏、解释实词含义、默写句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比较阅读、开放性试题等。那么,如何让学生收获高分呢?

首先,根据考点,结合我校的课改实际,找对学习的途径。我校的课堂模式包含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如果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复习基础知识,就一定能够全面且深入。

1.在预习环节,从文学常识、重点实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延伸拓展六个方面进行复习。让学生自己整理预习本,找出重点字词和句子并标注解释。每个学生整理的重点可能都不一样,可以引导每组组员完成对学和群学,在自己的预习本上查缺补漏,然后在全班展示。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适当地拓展某些环节的内容,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讲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属”的意义时,有学生想到了《三峡》中“属引凄异”的“属”的意思,还有学生想到了《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三个“属”分别是“类”“连续”“通嘱,嘱咐”的意思。

2.在展示课上,给学生留有思考、交流和展示的空间。先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小展示,这样可以使简单的问题在小组内部解决,避免出现简单的问题重复展示的问题。展示可以分为几个小版块,如“中考必考”“温故知新”“旁征博引”“中考题型”等,由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中考的要点,然后再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大家共同讨论、互相补充,最后将内容都整理到笔记本上。

3.在反馈课上,检测方式要多样,逐层递进。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检测或在“学习对子”之间进行检测,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补漏的机会。然后老师对全体同学进行检测、抽查,可用试卷形式考查,也可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展示,这样就会把问题暴露出来,使全班同学都记忆深刻。还可以让学生按照中考命题的形式和难度互相出题检测,然后互评,这样就相当于出了一套试卷,做了一套试卷,又批了一套试卷,三遍过后,学生自然会受益匪浅。

其次,关注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近几年中考阅读题的新题型。教师在复习时要侧重相同体裁、相同主旨、相同写作特点的古文的比较性复习。如涉及山水、环境、景物描写的文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三峡》等,可以把这些课文放在一起复习,同时概括它们在写景抒情中的异同点。

比较阅读的要领可用八个字概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都重在描写人物形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都重在写景抒情,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有利于发现问题、增强思考能力。

还有其他角度的比较,如《岳阳楼记》《爱莲说》的比较阅读中,可以比较两篇文章某些段落的表达方式的相同点和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在《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中可以考查两篇文章借景抒情表现手法的运用和对写景句子的赏析等。

古诗文复习环节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使低效的复习课堂变得高效,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岳阳楼记中考题范文2

在谈初中文言文信息性阅读的训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初中文言文的特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1.写景状物类(大致是15-20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2.史传类(《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等)3.诸子散文类(主要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等,文体有语录体、故事、议论文等)。我们把这三类选文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文章是侧重记叙描写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论述,我再把它们大致分为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议论类只有2-3篇,本文暂不涉及)来讨论。

显然从阅读理解、积累的角度及教学策略看,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文章是有较明显区别的。写景抒情类散文着重指导学生诵读体情,如《醉翁亭记》,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叹句调,来抒发太守乐而忘返的复杂心绪。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三个虚词“而”,有的句子中运用了状语和谓语,以便于更好地描述动作状态使动作更加直观、形象。例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句子是利用的主谓结构,把两个因果关系的词联系起来。例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还有的句子直接用一个谓语把因果关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例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给人描绘出了漫山野花香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后半句就仿佛是在烈日的树荫下,给人营造了一个乘凉赏花的美妙场景。这些美妙的景色描写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范文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景色,然后用这些在文中学到的种种句式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想,用自己的方式把看到的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些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后续的文言文学习中能够信手拈来,更容易地理解类似的句式。另外,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散文时,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抓住了景物描写,才能缘景悟情。

叙事类的文章中,重点是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的则要明了历史背景,知人论事。这种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作用的。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障碍。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好材料。从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上边提到的两类文章中的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阅读测试理论把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欣赏、评价三个层面。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体现在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几个方面。下边我就结合文言文阅读测试谈谈什么是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推断、信息的分析及整合。

1.信息的确认。把比较难的句子翻译成白话,让学生辨认对错,就是信息的确认。

例:找出下列句子不符合《孟子二章》原文意思的是一项。

A.若要征服天下,首先就要征服人民的心,而不是用武力去践踏他们。B.一个国家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才能不断发展,如果总是沉浸在一片安逸享乐的氛围中那么早晚会被灭完的。C.在这种情况下,是地利不如人和啊。D.人们总会犯错,但是他们犯错是为了改正错误。

2.信息的提取。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知道文章的关键点,一边阅读一边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在掌握这些重要信息的前提下理解全文。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技能。例如,在《核舟记》一文中,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掌握核桃上一共刻了几个人,他们都分别在做什么?这些基本信息的掌握是理解、掌握文章的前提。

3.信息的补充。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与重要信息相关的内容以对重要内容作相应的补充说明,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全文。《岳阳楼记》中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4.信息的推断。在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后,我们就要对文章中一些不理解或存在疑惑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推断。先猜测其大概意思然后再通过阅读来验证自己推测的是否正确。这是全面理解文章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最重要的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推断能力就会逐渐得到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文章中需要推断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

5.信息的分析、整合:根据要求从原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做分析后概括回答,就是信息的分析、整合。请看下边的一道中考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问题:从这个语段中,你认为唐太宗作为一位君主他表现出了怎样的君主态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唐太宗是一个十分关心百姓的皇帝。原文中“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正体现了这一点。在理解到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还要理解“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这句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唐太宗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