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1
一、更新育人观念,育人先正师
欲教学生,先正师德。教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教师的道德观念、育人水平以及他们本身所掌握的育人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及其成败,因此,我校首先广泛开展了"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师"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师德演讲,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宣传到全体教师中去,让老师们学习、借鉴,让学生感知教师崇高师德,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言行,锤练品质,陶冶情操。其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学校加大了德育工作领导力度,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全文学习了《纲要》、《意见》,开展了讨论,制定我校的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了《未成年保护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新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材料。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校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观念进一步更新,方法不断改进、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明显,一批执教有方,育人有术的德育工作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与壮大。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要想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我们的做法有两点:一是制定并落实了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目标责任制,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做人、做事方面的引导,把教师执教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情况作为推荐优质课、评价教学能力、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开展寓德育教育到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每个教研组都要定期对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讨论,每周二的业务学习时间,由学校进行统一指导,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予以指导解决。每月的班主任例会汇报各班级上一月的德育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布置下一月的工作。
三、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积极通过听、写、看、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诚信教育和学习新守则活动,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进行创新实践,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在听、写、看、讲中进行传统教育。听:组织学生听传统故事。学校先后以故事会的形式讲革命故事。看:组织学生看《闪闪红星》、《小兵张嘎》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写:组织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讲:注重抓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开展"雷锋在身边","少先队志愿者"行动,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民族美德。
二是在"行"中开展诚信教育。学校注重在诚信教育上下功夫。以"不说谎话"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三是在"学、背、做"中开展讲守则活动。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小学生守则》学、背、做活动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新《守则》颁布以来,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了"学、背、做"活动,将新守则内容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学生规范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
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标语引导、挂像感召、图片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战斗堡垒作用,办好"红领巾广播站",通过播出爱国主义、诚信守法、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等方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好理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广泛开展读优秀书刊,看优秀电影、电视,唱优秀歌曲,做优秀小公民活动,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注重对特殊学生的教育
作为一所学校,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特别是有些特殊学生,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教育措施:一是对品行较差学生采取集中教育、个别谈话、真情感动等办法进行帮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吃上了"小灶",进步较大。二是对"学困生"采取了多作鼓励、单独辅导、区别作业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减轻了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学习上找到了自信心。三是对单亲生、孤儿学生,采取多给机会、消除阴影、爱心帮助、心理矫正、申请课本、杂费减免等方法,使他们感受到班级和学校温暖,防止了他们自暴自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行。
六、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齐抓共管
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深知,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争取主动,不辱"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这一使命,我们主动争取了家庭、社会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一是与家长配合,广泛宣传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2
我们凤祥社区现有居民户人,有所学校、,所幼儿园,共有教职工人,在校学生多人。社区有工作人员名、爱心群众多名。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育人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育、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链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了全方位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构筑载体,拓宽社区教育渠道
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育人载体作保障。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我们辟建出了富有社区特色的育人渠道。
一是着眼家教水平提高,共同创办社区家长学校。我们针对学生家长职业成份复杂、缺乏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实际,与区一小学联系创办了大庆第一所社区家长学校,聘请知名老教育工作者邹玉书担任学校顾问,传授包括平等交流、习惯培养等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家长孟凡学,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无计可施,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她变更多批评指责为更多赏识鼓励,使孩子消除了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大幅提高。几年来,我们已培训家长多人次,有人被评为省、市级好家长。
二是着眼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开设教育辅导站。根据一些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生活境遇坎坷的实际,我们成立了社区教育辅导站,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担任义务辅导员,组建了理想信念引导组、“问题”娃娃帮教组、贫困娃娃帮扶组,定期为他们讲革命故事、忆创业历史、谈人生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做“问题”娃娃的思想引导工作,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积极帮助贫困娃娃解决实际困难、度过生活难关。中学生李丹以前一直想的是考大学出国,“五爱”意识淡薄,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很快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像李丹一样,其他多名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在老人们的帮助下,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是着眼意志品质磨砺,共同辟建农事体验基地。针对未成年人多为家中“独苗”,受宠爱有加、受挫折不足的实际,我们积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联系,辟建了农事体验基地。每逢假期和农忙时节,都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体验农村生活。今年,我们先后组织多名学生,到体验基地耕种农田多亩、植树多棵、育蔬菜秧苗多株。经过锻炼,孩子们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和增强。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以前,孩子干点活就喊累,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愿洗,经过锻炼,也愿做家务了。”
二、丰富活动,突出社区教育针对性
参加社区活动是未成年人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社区特点,认真设计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一是围绕增强主人意识,开展公益活动。我们把社区内的凤二路辟建为“红领巾一条街”,由区一小学少先队负责这条路的卫生清洁和绿化管理。还在居住老年人较多、楼道卫生较差的个单元开展了“青年文明楼道”创建活动,由十九中学的团员青年每周到共建楼道捡拾垃圾、清除张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那里的卫生环境,而且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增强了公益意识和主人意识。
二是围绕培养传统美德,开展关爱行动。以“雷锋精神在社区扎根,雷锋行动在社区闪光”为主题,组建社区送欢乐和送温暖小分队,利用节假日,为名残疾人和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尊老爱老、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也逐渐在孩子们心理扎下了根。队员刘小峰,看到班级残疾学生宋小丽腿脚不灵便,就主动陪伴她一起上下学,解除了宋小丽父母的担忧。
三是围绕激发爱乡情感,开展感受活动。我们积极与驻区大企业生产车间、万宝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大项目基地联系,利用节假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游家乡,看变化”参观活动,以此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一位中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现代的龙凤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繁荣了这片沃土,作为未来的龙凤建设者,我怎能不努力、怎能不作为!”至今,“游家乡、看变化”活动已经开展五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未成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三、活化方式,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键在于适合“胃口”。几年来,我们积极改进育人方法,坚持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做孩子们最盼望的,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一是因需施教,给孩子自由学习和特长发挥的空间。我们与辖区学校联合开展了“金色双休日”活动,全天候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活动场所。同时开设足球、文艺、手工制作等假日课堂,由有特长的爱心群众担任教师,孩子们完全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参加。我们还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大家演、书画技能大家赛、科技制作大家比”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才艺风采,激发参与社区活动热情。目前,我们已开设假日课堂个,多名未成年人参加,许多过去迷恋上网的学生也加入进来。
二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社区“大家乐”活动,先后组织家庭越野赛、拔河赛、卡拉ok赛等活动余次。作为家庭一员的广大未成年人大多数踊跃参加比赛,有的父母本不想参加,但在孩子们的鼓动下,也加入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活泼爱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身心得到了放松,情趣得到了陶冶。同时也领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友谊比竞赛更重要等人生哲理。
三是情景再现,使孩子们在换位思考中改正不足。今年,我们社区居民楼全部安装了可视电话,在小饭桌寄托的一些小学生出于好奇,经常在午休期间,到居民区按门铃玩耍,居民反映强烈。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我们没有采取蹲坑抓人、揪住批评的办法,而是由教育辅导站的老同志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通过开展“你演我,我扮你”生活角色换位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居民的烦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再没有居民反映这一问题。
四、优化环境,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育人环境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牢牢抓在手上。
一是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积极协调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和辖区派出所等单位,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仅今年就清理违法经营的书店和音像制品零售摊点个,没收各类不健康书刊多册、音像制品多盘,清除距学校米以内的营业网吧家、歌舞厅家,消除了不规范经营和不健康文化制品对广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是强化整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借助“改树塑”活动开展,坚持把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环境清洁日”,发动居民家家行动、人人动手,集中清理家庭和社区内的垃圾、杂物、小广告,清除卫生死角,美化家庭环境,净化小区卫生。同时,积极协调环保局等部门,加大对辖区饮食娱乐场所噪声和油烟污染治理力度,为孩子们营造出了一个安静、清洁的居住环境。社区年被评为大庆市“十佳绿色社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思想道德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价值观产生多样化的当今时代,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培养既要用好网络资源,又要加强教育引导,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进而健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使网络成为青少年成长进步的阶梯而不是陷阱,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当然也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一、要突出《信息技术》课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关键。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除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增强信息意识,提高网络能力外,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推动学习,拓展知识面。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职责,就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理性对待互联网信息,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消除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了,电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消费品,而是一个知识与能力的倍增器。因此,未成年人上网不可避免,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互联网推动人们学习,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不可将未成年人与网络彻底离开,否则会与西方青少年形成数字鸿沟。我们要一方面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为其上网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坚决取缔不健康非法网吧,净化社会环境。互联网带来的问题,根源不是互联网本身,而在人们如何把握和使用。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对待互联网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权。我们通过对学生摸底调查发现,学生上网的有“五多五少”,即喜欢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查找有用资料的少;网上交友多,有益交友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开心的多,认识到上网中释放出的丑恶、危害的少。学生上网存在的“五多五少”现象,表明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掌握思想道德工作主动权。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带着“五多五少”现象,有针对性的入课堂,入脑入心的解决上网思想认识问题和道德规范问题。学校要发挥教育预防作用。各科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积极引导未成年人从网络中吸收有益的知识,使之无暇理会也不愿去理会网络中无益的东西;学校在寒暑假《须知》中,要明确提出,学生不准进营业性网吧,在家里上网,一定要在家长的指导下,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注意上网内容,予以有效监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办网络特色班,发挥学生的网络知识优势。
二、要发挥家庭上网的引导控制作用
家庭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寄托地,家庭教育既是基础,又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未成年人上网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引导力和控制力的作用。
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往往是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及教育方式、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当孩子孤立无助而沉溺于网络时,首先反思的应该是家长。实践证明,当父母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跟父母沟通良好的孩子迷恋上网、游戏的可能性会减少许多,学校加强同家长的沟通,举办家长培训班,解决怎样引导、控制孩子上网问题。提醒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紧学习一些网络使用的知识、上网道德规范,是家长的迫切任务。只有做一个懂电脑、会上网的现代人,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孩子上网、上好网;才能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孩子认清互联网的虚拟性、复杂性,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帮助孩子从网络中获取丰富而有益的知识,为孩子开阔视野,努力学习和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注意随时察看孩子登录过的网站,掌握上网情况,坚决禁止孩子在上聊天漫游;禁止孩子与网上的陌生人对话;禁止孩子在网上随意发送个人或家庭信息等。三是要指导孩子合理分配学习和上网时间。必须完成当天作业和阅读任务;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四是告诉家长,未成年人犯法,其监护人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五是有条件的家长,可使用技术成熟的内容过滤软件,过滤不良信息等。只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的好家长,孩子也一定会在学习成绩、品德和身心健康上得到全面发展。
三、要动员社会力量管理监督网吧
目前,我国大部分网络终端都分散分布在社会中,管理监督难度大。加之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匿名性及“双刃剑”特点,对分辨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在网络问题的综合治理中,社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起着保证和监督器的作用。
充分发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组建以老同志为主体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配合文化、工商、公安等 行政执法部门,佩戴几个部分共同颁发的“网吧义务监督员”证上岗。对网吧依法进行义务监督,不定期巡回检查。重要检查:网吧是否接纳未成年人,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营业,是否实行实名登记,是否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标志等。尽管“网吧义务监督员”并不具备执法职能,不处理有关违规,但起到了向行政执法部门传播信息、反映违规、震慑教育网吧经营者的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特别是未成年人家长的拥护,得到行政执法部门的充分肯定,起到了“配合补充,拾遗补缺”的作用。建立网吧经营者,定期学习交流制度,关工委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主动配合地方行政执法部门,每年召开1-2次行业会议。制作行业自律公约,交流经营经验。做到合法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社区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建立“假期家长课堂”“假期学生俱乐部”。由社区、街道或关工委出面,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志愿者免费向家长传授网络知识、青少年心理知识及有关经验,老、小还可以同堂听课,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积极有效。利用社区活动场所、设备让出每天一定时间,为青少年提供体育锻炼。如组织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棋类等小队,开展竞赛活动,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使学生有在学校生活的感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以宽带接入的网民数和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网民的逐年增长,对未成年人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未成年的健康成长,一方面需要加强净化网络空间,过滤不良信息,加大开发远程教育系统,丰富网络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做到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证。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社区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探讨
我国的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发展起来,在之前也存在有社区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当时的社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仍然以单位人为主。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家先生对我国解放前的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等作品,先生通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实地考察后发现,中国现代教育和乡土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同步和背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主张现代教育在保持其现代性的情况下要尽量融合并扎根于中国的传统和乡土文化,满足当地人们生活文化的迫切需要。二十世纪初,面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陶行知为代表的从事“乡村教育运动”的学者们,强调以教育先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社会改造。这一切都为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其研究奠定了基石。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5
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特别是样板和身边先进模范的影响力、感召力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该县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中,聘用了一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并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不仅明确了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而且阐明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多样性和艰巨性。从而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县级领导干部。县级领导干部一方面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职责,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自身的基本素质较高、知识较丰富、观念较进步,能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经历启迪未成年人的思维,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先进模范代表。这部分人都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的省、市劳动模范和典型人物,有着从曲折到辉煌的人生历程。有感人肺腑的创业奋斗故事。人生和事业的成功最能激发未成年人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激情。三是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专家和带头人。这部分人在科学知识领域有着特殊贡献,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也能成为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
二、构筑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给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该县结合县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命名了一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基地这个窗口和平台,使未成年人不确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__县命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有下列类型:一是县内知名企业。通过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的展示,让未成年人了解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教育他们学科学、运用科学,从小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二是县内的文明生态村。确定文明生态村为实践教育基地,可以让未成年人学会更多的农村知识,更加珍惜农民朋友的辛勤劳动成果,教育他们从小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增强环保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观。三是县城社区。让未成年人到社区去,了解社情、民意。树立未成年人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四是县级机关。让未成年人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情况,从小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五是县内重要场馆。教育未成年人弘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六是县内景区。让未成年人了解自己家乡秀美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家乡、建家乡的意识。七是学校。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
三、建立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机制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既要有持之以恒的正面教育的客观内容,又要确立主题鲜明、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意识付诸实践后变为现实。该县从这一实际出发,把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了实践育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近、远结合的实践模式。辅导员、实践基地特别是学校把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突破口,着眼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由浅入深,由低层向高层递进,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科学制定出分月、分期的教学辅导计划,使之做到辅导有内容、教学有进度、实践有效果。
2、静、动结合的实践模式。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在注重正面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有的放矢地组织未成年人到社会中去,感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为谁而学、怎样能真正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从而激发未成年人的潜能。
3、点、面结合的实践模式。注重多层面、代表性,特别是聘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为辅导员,增进了辅导员与未成年人地亲近感。同时,选择好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让未成年人到农村的田间区、到企业的车间去、到社区的贫困家庭中去,充实生活、熏陶情感、提高境界。
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效果。
__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探索,从具体的细节、现实的生活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在需要入手,遵循了青少年认知的科学规律,主题鲜明、内容鲜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扩大了影响面。__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运行,在全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各社区、学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服务。比如县农业局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深入到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开佛乡羊午生态村,利用假期集中向该乡的学生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使学生们了解、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弥补了课堂的不足。
2、增强了感召力。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一改过去实践就是带上学生上街扫扫地、搞搞卫生的单一形式。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__镇三社区开设了“家长学校”,定期对所辖区域的家长进行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专题培训。并围绕“共读 一本好书”、“举办一个讨论”、“做好一次交流”、“组织一期竞赛”的“四个一”活动,掀起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七社区以净化周边环境为重点,积极向社区商店、摊点进行宣传,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烈酒以及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同时对“四类家庭”,即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建立未成年人登记卡,随时给予帮助。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家庭;学校 社会
【中图分类号】G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71-01
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逐渐长大成人,其思想道德建设应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相互配合,循序渐进。
1 重视家庭的基础作用,匡正家长的成才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今为人父母者谁人不盼。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这有来自教育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为人父母者如果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就能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给子女以陶冶,使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全面关怀中通向德智体全面发展。
1.1 家庭道德要立足于关爱,坚持正面教育。一些父母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对子女放任自流,或以充裕的物质条件代替必要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流动人口家庭中的未成年人,长期处于“托管”状态,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还有一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珍重,纵容、迁就子女的过分要求和缺点错误,致使子女养成好逸恶劳、惟我独尊、贪婪自私、骄横无理等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除了给子女以必要的生活上的呵护外,还要向他们灌输做人的道理,严格把好思想道德关,给子女多一些思想道德上的关爱,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要因“望子成龙”心切而让子女“超负荷运转”。教育方法上,要尊重子女的自尊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要力戒简单粗暴、强迫命令,搞“一言堂”。此外,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注意保持和谐一致。父辈与祖辈及其亲属,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标准应保持统一,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德育要求应保持和谐一致。
1.2 家庭德育应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对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家长应根据其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进行启蒙教育。通过家长的耐心教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培养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逐步形成尊老、诚实、谦让、礼貌、勇敢的行为习惯,克服孤傲、自私、娇贵等不良心理。入学阶段,未成年人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较完备的行为能力,社会接触面逐渐扩大,求知欲强、精力旺盛,朝气蓬勃,但又因涉世不深,单纯、稚嫩、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在这一阶段,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不能以孩子由老师教育为由推卸自己的责任。家长应与学校互通情报,根据学校反馈的意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也要主动把子女在家庭中的表现如实向学校反映,以利于学校进行针对性工作,共同教育未成年人。
2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矫正教育的“指挥棒”
2.1 学校德育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对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产生的道德困惑,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通过教师的正面引导,取得正确认识。德育内容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加强科学价值观、网络伦理观、生态环境伦理、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要广泛吸收、利用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丰富的德育资源,为我所用。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也要更多地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
2.2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希望所在。教师必须努力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尤其是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悉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错综复杂的道德现象,热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此外,应加强伦理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修养,通过对道德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的掌握,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3 激活社会的熏染作用,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3.1 净化社会环境。通过褒扬先进,针砭时弊,激发未成年人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导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此外,必须切实加强对黄、赌、毒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丑恶现象的查处力度,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污染滋生蔓延。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主题公园、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影剧院等的建设和完善,以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为未成年人陶冶情操、全面发展提供优美的外部环境。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应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作为广大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