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规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管理规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管理规程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1

关键词:城市消防规划;消防安全;科学管理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工作的“源头”,是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纲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城市消防规划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妨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城市消防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谈如下看法,以利于今后更好的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1. 城市总体建设中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的意义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消防设施建设计划。按程序所审批通过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它是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城市总体布局中消防安全布局的合理性,城市消防站覆盖率,城市消防水源、供水系统、城市消防电源、输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城市消防道路的设置是否满足消防作战的需要,城市有线、无线消防通讯设施设置的先进性,城市消防报警系统的可行性,城市总体规划中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预算及实施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有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科学预见和科学计划,这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投资安全环境以及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 当前城市消防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城市消防规划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消防规划方面的立法还十分薄弱,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与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匹配,极不利于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正规化建设。

2.2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处于畸型状态

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正是处于新城与旧城,城区与工业区、商业区与棚户区共存,相当一部份城市还遗留有历史原因建成的不符合消防规范标准的加油气站、易燃易爆品生产储存点等,城市格局处于畸型状态。

2.3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欠账严重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设施。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历史性欠账太多,导致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积重难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尽管各地近年来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增长的速度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2.4是小城镇消防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在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总体上也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区、县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空白点较多。

2.5消防队站建设、装备不能满足形势需要

随着高层地下建筑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远远大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站的主战车辆吨位小、性能差、供水距离短、灭火效能低,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不足尤其是特勤装备的缺乏;另外,部分官兵对新装备及其作用了解不够,再加上训练、使用和管理跟不上,影响了消防部队灭火效能的提高。

2.6城市消防规划的建设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经批准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然而在规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管理失控。

3. 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科学管理的对策分析

3.1从政府制度管理层面作好城市消防规划和建设的管理

城市的消防规划和建设管理,国家消防条例和一委三部颁发的《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怂等法律法规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职能不明、责任不清、建设不力、管理不严的现象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各级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保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从未来城市整体功能配置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上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来说,城市规划部门要主动商请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对城市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通道等城市公用消防设施,应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规划,为城市消防建设有章可循提供重要依据。城市建设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和落实规划,切实做好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改造和维护管理工作。

3.2必须加快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把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逐步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其次是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巩固消防规划建设成果。要保证消防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城市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最后是拓宽消防经费渠道,加快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装备数量不足、功能不全的现状,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增加消防投人,努力改善社会消防安全条件。

3.3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消防安全意识

城市消防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火灾损失,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众的公益事业。要赢得民众对城市公共消防建设的支持,职能部门必须依据《消防法》和地方消防法规的规定,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本着“人民消防人民办、办好消防为人民”的指导思想,提高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民众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形成消防工作处处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真正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消防规划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并完善城市消防规划,强化城市消防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城市消防规划实施政策的研究,切实指导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对于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2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在中小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常态实施,首要问题是学校能否规划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就如同建楼必先设计一张图纸一样,没有图纸楼房是无法建造的。同样没有实施方案,没有整体实施计划,年级和班级,老师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陷入盲目的实验状态中,这不仅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而且难于取得实效。

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方案呢?

1、由学校教科处牵头,从学校校级、中层领导以及骨干教师中,选择在教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组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着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校本研训、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目标性、实用性、计划性以及可操作性。另外还要注意方案要详实、具体,如,课时的具体使用,教师的人员安排等。最终集大家的智慧,形成实施方案。

2、将实施方案,发放给广大教师,甚至一些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关心学校发展的人士,广泛争求大家的意见,再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特别提一下,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校情分析、课程的长远和短期实施目标、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详细计划(包括年级活动主题、指导教师安排、具体课时使用方式等)、课程的校本研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课程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课程评价方法和要求等。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把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校情分析放在方案前边,且必须要写,是因为这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基础和背景,也是以下项目内容的制订依据。而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一的详尽的完成。只有各个项目内容详实,才能便于指导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二、为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还须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光有方案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与课程相关管理配套制度,才能保证方案能够落到实处。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

1、教师任课制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依赖学科教师兼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做个合理的调配和安排,比如: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一学年中或两学年内,至少要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承担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承担课时不少于9个课时(3周时间基本能完成一个小的活动主题)。先由教师填写申报表,申报活动主题,再由学校进行审定,最终确立年度或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承担教师。未申报成功或未申报的教师,要在下一学年或学期继续申报。这样用制度来保证教师既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又不影响做学科的教学任务。

2、奖励制度。学校可对承担综合实践的教师,尤其是开展活动质量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要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而超出课时规定的教师,按课时量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不能给于补偿的,能否在年底考核、评优评先中适当加分和给予奖励。用这样的奖励制度来鼓励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就会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许多教师还是很有积极性和能力的,就看学校的制度能否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训制度。这一制度可以仿照学科教学再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适度修改,目的是为更好的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指导能力的提高。

4、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从活动开始,由活动承担教师,注意整理并保留教师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资料,如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计划方案,学生搜集并整理和完成的各项信息资料,教师指导策略与做法,活动成果等,最终整理出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交给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制定出评价制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年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班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作出科学与合理的评价。

6、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安全制度可以在学校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努力使制度更好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如可以制定综合实践校外活动报批制度,其制度,由教师提前申请,学校审定批准。活动组织制度,外出活动必须由哪些教师参与安全管理等等,以保证活动安全并正常开展。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3

【关键词】 数学;才能;生活质量;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01-02

Correlative Study on 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upils in Guiyang City/XIONG Zhen, DENG Bing. 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Health &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with quality of life(QOL) in Guiyang City ,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 further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Chinese Rating Scale of Basic 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and th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QOL scale were administered to a clustered stratified samples of 823 students of grade two to six in Guiyang City.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low-grade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But with grade increas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were found in middle and high grade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P

【Key words】 Methematics;Aptitude;Quality of life;Students;Cities

数学能力是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教学活动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1]。作为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数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儿童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开始形成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时期;数学能力还是决定学习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2]。数学能力的高低可能影响心理的发展以及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的关系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为了解贵阳城区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年级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二至六年级小学生823名,其中男生441名(53.58%),女生382名(46.42%),男、女生以及各年级人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原始数据进行统一筛选后,问卷有效率为100%。

1.2 方法 采用“德国海德堡大学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3]翻译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编制的“儿少生活质量量表”[4]进行团体测试。2个量表经全国范围检验,信、效度均达到统计学要求,设计合理[3-4]。调查前培训调查员,统一指导语和调查方法。首次团体测试4周后进行重测信度检验,随机抽取51名小学生,重复进行第2次调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2。

1.3 资料处理与分析 对所有问卷统一编号,数据进行双份录入并进行合理性检验。经校对后将原始得分根据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全国常模[5]和儿少生活质量量表全国常模[4]转换成标准分进行比较;在Excel下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5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数学能力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相关性 表1表明,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与数学、语文成绩呈正相关(P

2.2 数学基本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得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二年级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三~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1 数学基本能力与社会心理功能的相关性 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主要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相关(P

2.2.2 数学基本能力与生理心理功能的相关性 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主要与作业态度相关(P

3 讨论

研究表明,小学生数学能力与语文、数学成绩均呈正相关,提示数学能力的发展有赖于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及准确、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李丽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

小学生数学能力与总体生活质量存在相关。这可能与成绩好的学生更易得到社会、家庭的肯定,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较高有关。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7],此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特点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8]。如果小学生不能从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和勤奋感,就会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产生自卑感,对自己及外界采取消极评价。已有研究证实,儿童心理状况对其生活质量中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心理问题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9]。由此看来,儿童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10],而数学能力正是反映其心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年级的增加,生活质量中的社会心理功能因子与数学能力的相关性也更加显著。由于小学生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因此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小学生社会心理的重要因素。当前,普遍认同的发展同环境关系理论的核心认为,发展是“个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11-12]。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和同伴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家庭和学校[2],同时,家庭和学校也是影响小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3]。心理动力学模式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有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14],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15-16]。因此,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可能有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能力与生理心理功能条目中的躯体感觉因子存在相关性,这与本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有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青春期,性成熟刺激了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17],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外貌、能力等高度关注,容易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产生心理波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此时父母和教师应该根据各年龄阶段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和积极地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危机”,以更好地适应数学能力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康的心理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评价都将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父母、教师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能力发展空间,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致谢:贵阳市河滨小学、永胜小学、湘雅小学对本调查予以支持与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4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中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35-124.

[2] 李丽,吴汉荣.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91-593.

[3] 吴汉荣,李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473-475.

[4] 吴汉荣,刘普林,蒙衡.儿少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分析及全国常模的制定.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8-21.

[5] 李丽,吴汉荣.中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常模的建立.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32-534.

[6] 戴荣明,沈蕙,李海,等.746名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国校医,2004,18(6):512-513.

[7]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6.

[8]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47.

[9] 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7-338.

[10]王极盛.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42-43.

[11]TW AD. Science and math education in a genomic society. Science Math Educ, 2002,71(2):566-598.

[12]GEARY DC.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mpetencies. Euro Child Adol Psych, 2000,9(1):11-16.

[13]彭宁宁,王丽萍,汪玲,等.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65-268.

[14]徐勇.青少年医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0-131.

[15]陈家麟.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126-127.

[16]刘维民,唐久来,,等.城市学龄儿童智商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4):308-309.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反思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40-01

目前出现的“小学化”倾向是指部分幼儿园将小学的教育理念提前应用于幼儿教育,以应试为目标,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过于压抑和模式化,不利于其今后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为了应试而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手段。针对这一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①由此,我们需要综合的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而采取相应策略。

一、在幼儿教育阶段就提倡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本意。“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③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总之,我们需要分别对待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做为指导思想。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才能更加科学的培养幼儿的身心发育。

二、遵循幼儿的教育规律

任何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有顺序和阶段的进行培养的教育。通俗的讲,什么年龄我们传授什么知识,培养相应的习惯。而事实证明,拔苗助长的行为会严重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可能一时在应试上初显成效,但从长远来讲无疑是极为负面的。也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压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从中深刻的反思。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

普遍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都没有从应试的狭隘思维中走出。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或社会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上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错误观念,幼儿教育机构也被迫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记诵英语单词等。家长中间也存在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错误的思想,一些教育机构便开始了拔苗助长的行为,生搬硬套小学的教育模式和课程。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⑤《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⑥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准备教育的办园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总而言之,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⑦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8}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家庭的配合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所在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样极为重要。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比较普遍的出现在国内家庭。这种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⑨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也要积极与幼儿家庭沟通。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注释:

①③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2003]13号.

②⑦⑨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20号.

④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DB/OL].kc.省略/dispbbs.asp?boardid=23,2006-05-06.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5

一、图书管理和图书管理员的内涵定位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是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图书期刊的质量。学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在辅助教育教学,这是其有别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学校图书室要成为教学的好帮手,图书管理员要想教学所想,急教学所需。我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应该是一个爱书、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的人。只有爱书、爱读书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出版市场脉搏,确保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在享受采购和阅读图书乐趣的同时,把好的图书推介给学生。通过逛书店、翻阅多种书评类报刊杂志、关注各种新书推荐榜和销售排行榜、上网浏览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和文化频道、浏览网上书店的分类目录等方式,管理员要全面了解图书市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应把核心工作定位于阅读,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及更进一步的思想和情感需求。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管理员不只是管理图书,图书管理员应该发自内心地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做一个近距离的教育观察者,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扩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二、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现代化

图书管理现代化要求健全图书室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管理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管理实行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学习《图书馆学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有关专业知识,根据图《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要分别制定图书室、阅览室《图书管理借阅规则》、《阅览室的阅读管理》、《图书室的违章管理》等,实行制度化管理。从图书的征订、收件、登记、编号、分类、制卡、装订、上架到借阅,都有章可依,有条不紊。有了这些规章制度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得图书借阅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2、图书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借阅率。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正常开展借书、阅览活动,对新进的图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为每本书登记建卡,为每位老师、学生办理借阅卡,做好图书和资料的出借工作。要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增强服务意识,使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3、及时为教师编写好各种图书和资料索引,一有新书及时提供新信息,以便教师查找、查阅,全面提高学校图书室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学校要大力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切实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管理员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图书软件系统,热情为师生服务,使图书室办公管理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培训好一批小图书管理员,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能,加大图书的借阅与流通,使学校现有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图书管理员要认真遵循《图书室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的工作标准。要努力拓展图书馆育人功能。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图书馆人员的全新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管理员要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比如: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通过这一活动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人的现代化能有效拓展和提升图书管理内涵和质量

小学管理规程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风险源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54-03

1 引言

教育部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中明确指出:“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近年来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大城市中小学普遍建立计算机实验室,且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或已经实现网络化教学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等需求。

计算机实验室发展的同时,对管理、维护特别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面临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三多三大三易”:设备多,软件多,使用人员多;使用人员流动性大,耗电量较大,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病毒容易传播,设备及电路容易老化,个别设备损坏容易被忽略。同时,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备对环境的洁净度、温度、湿度和防电磁干扰都有较高的要求[1]。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实验室的工作在中小学中重视不够,管理者往往更注重硬件设备的扩充,而忽视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管理方法制度落后,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多有存在。

本文试对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这些风险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2 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风险源识别

识别风险源是任何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风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h境污染 计算机实验室人员集中,机器集中。人的呼吸和计算机设备的运转释放的气体会在空间有限的计算机机房内滞留并产生污染。此外,计算机实验室内学生吃零食、抽烟的情况亦有发生,由此产生的食品垃圾、水、烟蒂和烟灰等,会严重影响实验室环境卫生,进入电脑键盘、显示器、主机以及地板等部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易带来设备安全运行隐患,缩短使用寿命。

失窃风险 计算机设备价值较高,设备内部各板块的分离、高集成度和无螺丝化的发展趋势更为盗窃提供了便利[2]。除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盗窃外,计算机实验室还可能面对部分学生拿走鼠标、键盘和硬盘等部件的风险。一旦失窃,不仅造成实验室的财产损失,影响实验室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造成技术和资料的外泄[3]。

火灾风险 计算机实验室用电负荷较大,超负荷运行、电源线路老化都容易产生火源,为清洁而设置的隔层地板、窗帘等室内附件则是火情蔓延的介质。此外,在机房内吸烟也是火灾隐患的源头之一。

硬件损坏 实验室中计算机硬件损坏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外部可能是因为实验室长期电压不稳、设备损坏导致的突然掉电,或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内部则可能是实验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操作不当,违反有关规程,从而造成计算机损坏。

软件损坏 软件损坏的主体是“人”,主要包括实验人员安装或卸载软件系统过程中操作不当;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移动设备,带来很多感染病毒;学生随意访问恶意网站,导致机器感染木马和病毒;还有个别好奇心强的学生把实验室的保护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利用各种方法解开硬盘保护,设置BIOS密码、更改系统配置、破坏注册表等,从而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

3 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分析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部分中小学的实验室处于从属地位,管理层及师生对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对实验室使用和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不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度性的、充分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3]。

由于认识不足,一些中小学根本就不开展针对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即使开展,也是内容贫乏、形式单一、考核要求不高,远不能达到教育培训的目标。安全教育不足的消极后果必然是师生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工作消极,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实验室的使用者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导致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故障率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4-7]。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中小学都缺少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如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只能由行政人员兼任;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指派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指定,甚至安全员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负责哪些内容;一些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生搬硬套,缺乏考查和论证,容易与实践脱节,还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制定,内容不够严谨、细致;一些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沿用很多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或修订[8];或对已有的安全规章制度不执行或选择性、应付性执行,导致安全隐患日益增加。

实验室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 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学校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缺乏完善的评估和论证,使得建成的实验室利用率低、扩展性差,各方面设施不够全面,从而为改建、扩建带来难度,也埋下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是由教室或其他用途房间改建而成,有些房屋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且改建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消防、环保等安全条例,导致安全隐患多。此外,一些学校对安全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不足,必备的安全设施缺失或者陈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9-10]。

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发展 中小学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问题[9,11-12]。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这不仅要求实验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也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很多中小学对这一问题、对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人才配置不足、管理体制落后、奖励与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都会导致实验室管理及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4 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加强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 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为98%,这说明人作为参与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因。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行为的管理,除了通过规章条例进行约束,让参与者本身具有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行动,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安全事故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理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应在全校层面明确计算机实验室相关主体的责任,避免责任人交叉、责任人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主要领导对全校安全负责,负责统筹安排学校的安全工作,确定安全管理和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批准实施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实验室主任对本实验室安全负责,负责执行学校相关安全规定,指定安全检查员,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漏洞等;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负责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确保实验室门窗、水、电等设施的安全,做好安全记录,及时上报安全问题等。同时,要设立以安全工作为首要职责的管理岗位,安排专人负责,而不再依靠其他岗位的行政人员兼职负责。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及时排查安全漏洞 开展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是有效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首先,中小学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检查的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并上墙,安全责任制是否健全,是否有应急预案,安全问题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有相应的操作规程,消防器材配备是否合理,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实验室卫生状况是否达标,等等;检查的形式包括安全负责人的日常巡查,实验室内部自查自纠,部门经常性检查,学校全面安全检查,各学校间交叉检查,教育部门定期抽查等。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

加强实验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 转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和给予实验室人员在人才培养、待遇、科研立项等方面同其他人才的同等待遇;完善实验室在职人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应面向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人员,并重点解决中小学实验室队伍中部分职工学历较低或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责任、择优聘任,鼓励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技术、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制定和执行考核评价体系,设立安全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管理考核评分结果与职工的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及时补充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验室队伍注入活力。

借鉴成功经验,加大科研力度 目前,实验室安全已逐步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我国中小学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成果,在技术层面,更新知识水平,采用计算机安全的新技术,消除不安全因素;在管理层面,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推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大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研究力度,建立符合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

5 结论

计算机实验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安全、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风险源的识别和安全对策研究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风险,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更规范、更高效地做好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仍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覃毅.开放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62-64.

[2]夏玉宏,孙玉珂.论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3):121-122.

[3]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1-84.

[4]谷长栋,房迪,王育萍,等.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78-180.

[5]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3.

[6]吴林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10-11.

[7]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1-84.

[8]赵赤鸿,武桂珍.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浅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3(3):321-323.

[9]张定贵.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18):51-53.

[10]王枫,严加平,竺建伟.上海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现状调研[J].上海教育科研,2016(1):44-49.

[11]赵旭.关于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