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著名物理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著名物理学家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1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 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 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 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 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 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 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 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 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3.3 合作与宽容精神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2

【关键词】物理学;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

The Appreciat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Beauty in Physics

MA Li-qi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

【Abstract】The physicists have found out the scientific beauty strongly while they have explored the natural laws. The scientific beauty in physics theory was analyzed. The scientific beauty of physics comes down to the beauty of succinctness, symmetry, harmony and unity. The founding process of physics theory is that of scientific beauty was sought by physicists. The spirit that they seek the beauty has driving impellent roles in the physics development.

【Key words】Physics; Scientific beauty; Succinct beauty; Symmetrical beauty; Harmonious beauty; Unified beauty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不仅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理,而且其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出科学美的意境。科学美是潜藏在感性美背后的理性美,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对美的热烈追求,他们追求科学美的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物理学中的科学美。

1 简洁美

简洁美是以简单、洁净呈现其美感。自然界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背后隐藏的规律却是简单的。因此研究的方法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应是简单的,也就是说物理理论在体系上呈现出高度的简洁美。科学家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少的符号、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知识及自然规律。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真实的世界在逻辑上总是简单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所以那种最简洁的物理理论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物理理论的简洁并不是指物理内容本身简单,而是物理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简洁。例如经典力学建立在牛顿三定律之上,由牛顿三定律可以推导出全部经典力学理论,简单的物理关系式,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揭示的规律无比奥妙。从发现摩擦琥珀可以吸引小物体开始,在2400多年的岁月里,人们掌握了丰富的有关电与磁的知识以及规律。所有这些麦克斯韦只用一组简单的方程式就概括了,这就是简洁性带来的美。

2 对称美

对称美是指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相称与对应。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有着对称性,既有空间对称也有时间对称,还有与时空坐标无关的更复杂的对称。因此作为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运动与结构的物理理论,自然会浸透着对称美。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既有物理现象的对称美,例如引力与斥力、粒子与反粒子等。又有物理规律的对称美,例如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光与波的反射等。还有公式的对称美,例动量守恒定律、洛伦兹变换式等。麦克斯韦方程组更是具有完美的对称形式。十九世纪,人们意识到对称性是结晶分子结构的重要特征。著名结晶学家和几何学家费多罗夫,舍弃了晶体的全部物理性质,用几何体的规则系统来代替晶体的原子系统,从而将物理学问题转化为几何学中的美学问题,并借助几何学框架使晶体学问题得到了圆满地解决。近年来,由于把群论应用到物理学中,终于明确了对称性与守恒律之间的关系。一个守恒律的存在常常是宇宙中某种基本对称性的结果。

3 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性、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及各种守恒性都给人以和谐美之感。著名科学家庞加莱说:“世界的普遍和谐是众美之源”。著名物理学家英费尔德也曾说过:当我领悟到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公式时,我会像聆听巴赫的乐曲一样的感受。原子世界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核外电子绕着核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在宇宙领域中,各种星系、各种天体尽管进行着复杂的运动,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星体的运动轨道又是有规则的,例如月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地球公转,旋转的速度和轨道也几乎没有差错,宇宙太空中各天体的运动配合得如此默契和谐,像是在合奏一首雄伟壮丽的交响曲。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用优美的数学形式把电磁场的四个物理量联系起来,并把电学中的重要常数和磁学中的重要常数与光速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和谐无矛盾的电磁场理论。

4 统一美

物理学中的统一美除指理论体系的统一还有真与美的统一。理论的统一就是要求理论在不附加太多的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前后一致地解释更多的物理现象。例如通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统一,电学与磁学规律的统一,时间与空间的统一,物质与能量的统一,实物粒子与场等几次大的综合与统一,建立起如今的物理大厦。统一美还包括真与美的统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真和美的理解是:美的事物一定是真的即美比真更本质。当他们还不知道天体的具体运动轨道时,即还不了解“真”的时候就敢于从美的愿望出发,设定天体运动的轨道是圆的。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就是在美比真更本质的观点指导下的结果。从真的角度来看日心说和地心说很难判断出哪一个理论更正确,因为根据这两种理论制定的历法相差无几。但日心说具有无与伦比的对称性和统一性,毕达哥拉斯的科学美学思想成为这两种理论审美评价的标准。

物理学家对美的追求,在物理理论的发现、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爱因斯坦对对称美的坚定信念引导他走向相对论,他对和谐美更是近乎宗教般地相信,他说:“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法拉第由于相信对称性,由电生磁现象发现了磁生电现象。狄拉克向来追求美,把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统一。正是对科学美的追求,麦克斯韦提出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进而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奠定了无线电通讯的基础。物理学家对美的追求,强烈地影响着物理学成果的内容与形式,物理学中处处蕴含着科学美。

【参考文献】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3

大型强子对撞机被科学家称为探索微观世界的“哈勃望远镜”。科学家们用它把粒子的能量提高到140亿年前发生宇宙大爆炸时的程度,然后让粒子发生对撞。观察对撞结果,科学家们可以了解:自然界存在未被发现的粒子吗?物质的起源是什么?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于是,微微知道一些黑洞概念的人很担忧,这么高能量的粒子对撞,有可能产生一种叫黑洞的物质。按照定义,黑洞有极强的引力,足以捕捉包括光线在内的任何物体。这些人认为,用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粒子对撞试验,可能产生的黑洞不仅能吞没整个地球,而且还能吞噬整个星系。据说,就因为这个幻想中的凶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物理学教授还受到死亡威胁。

真正的物理学家对此不以为然。牛津大学著名物理学教授、曾写下著名的《时间简史》的霍金说:“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类似能量级的粒子对撞每天发生几百万次,地球毛发无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物理学家陈和生说:“自1980年起,就有人以对撞机有可能产生黑洞毁灭地球为由,予以反对,并多次诉诸法庭。然而,地球照样旋转。实际上,这些对撞机根本达不到形成黑洞所要求的能量规模,差着不知是多少个数量级呢。”

看来,这台强子对撞机是安全的,我们不必担忧地球会被吞噬。

但面对最大的对撞机,我担忧的是:中国科学界的希望在哪里?

根据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数字,来自全世界各国的9000名科学家齐聚这个巨大的科学项目中。召集、组织、协调这么多国家的这么多科学家一起工作,中国科学界似乎不曾办到过。

在近百亿美元的总费用中,德国出了20%,英国出了17%,法国出了14%,美国出了5%,剩余部分由其他国家分摊。说服这么多国家的政府捐献出这么多钱来制造这台强子对撞机,中国科学界似乎也不曾办到过。

这次物理实验的主要科学理论都是外国人提出的。例如,粒子物理基础――电弱统一理论,就是由Sheldon Glashow、Abdus Salam、Steven Weinber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台强子对撞机所要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国人Peter Higgs提出的。这就是说,中国科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理论创造还亟待努力。

那么,中国科学界的希望在哪里?我想,这既寄托在中国科学家的身上,也寄托在每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上。

因为粒子物理非常艰深,在粒子物理研究中获得成果,就等于摘取科学桂冠上的明珠。中国只有培养出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并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粒子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的科学研究中,中国才有可能接近那颗明珠。而这又离不开每个普通中国人的努力!因为研究粒子物理和加速器物理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只能由所有中国人共同承担。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年生产出的财富只能保证自己的温饱,那么,中国不仅拿不出资金去建造大型粒子加速器,也养不起科学家。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4

北卡罗来纳大学文学和科学院著名物理学教授保罗.法拉姆顿博士和路易斯.J.罗宾及研究生罗伊斯.鲍姆共同提出了一个循环模式,这个循环模式有四个关键部分:膨胀、逆转、收缩和反弹。在膨胀阶段,暗物质(引发宇宙加速膨胀的未知能量)不停的推进,直到所有物质分裂成任何东西都无法连接的碎片。黑洞中释放出来的所有东西都被分裂成了原子。然后在膨胀结束前的一瞬间转入逆向阶段。

逆向阶段,在一次逆大爆炸过程中,碎片没有再重新粘合在一起,而是每一个碎片分裂和个自收缩。这些碎片形成了无数个独立的宇宙,这些宇宙收缩,然后反弹,以类似于大爆炸的方式再次向外部膨胀。其中的一块碎片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这个宇宙。

法拉姆顿说,“这个循环进行了无数次,从而令我们无从了解确切的开始或者结束时间。因此在这种循环中不存在宇宙大爆炸。”

《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将在下一期中刊登阐述这一模式的论文。法拉姆顿说,宇宙学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提出没有开始或者结束的宇宙振荡模式来取代大爆炸理论。但因振荡理论无法与包括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内的物理学吻合,这一理论最终被遗弃。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熵不可能消失。但是假如熵在一个振荡到下一个振荡的过程中增加的话,宇宙每个循环之后就会变得更大。法拉姆顿说,“宇宙就可能像混雪球一样越混越大。每一次振荡的时间同时也会持续更长。从时间上反推,我现在宇宙之前的振荡时间将非常的短暂。这将不可避免地要引发宇宙大爆炸的产生。”

法拉姆顿和鲍姆通过假定在逆向阶段所有碎片中残留的熵都相隔太远而无法相互产生作用来避开大爆炸。每一个分裂碎片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宇宙,每个宇宙都可以收缩基本为空的物质和熵。法拉姆顿说,“任何物质的出现都会对收缩产生无法克服的困难。返回为空的观点是这一新循环模式的最重要部分。”当去年10月份他突然想到这一观点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惊。他说,“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解决这个看似无法解决难题的新方法。我座在椅子上,把腿放在桌子上,半睡半醒地苦思这一问题。当我发现这一非常简单的可能性后几乎从椅子上摔下来。”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5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学史作用

1物理学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难就难在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太抽象、太深奥,物理知识点之间横向、纵向联系十分紧密。要解决“物理难学”这一课题,有效提高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效果,首要的问题必须想办法提高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物理学的学习动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同学们讲授物理学发展历程,给他们讲述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研究历史故事,历史上人们是如何研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其实是学习生活中一项其乐无穷的工作,这样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维持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教学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并且这种观点在历史上一直统治人类思想有一千多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意大利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敢于大胆质疑,假设了理想斜面实验,提出用理想化方法可以推断:运动物体在没有摩擦的光滑的水平面上,就会以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可以推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后来由此他又提出了惯性原理。上课时物理教师既传授物理知识,又有意识地穿插真实的生活化的物理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生活化的物理学发展史感兴趣,听课的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这样学生既十分轻松自然就理解了“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这一命题,又学会了一种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想化方法。

2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物理教学过程中讲清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有利于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历史渊源,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开展物理科学创造和发展物理科学的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学习光的本性问题,通过串讲十七世纪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两种观点: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物理学家,从“光的直线传播”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光是一种“实体’,主张光的微粒说;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另一批物理学家则从“光束在传播过程中互相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光是一种“作用”,主张光的波动说。两种观点一提出就会给学生产生一个悬念:光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落到“光的本性”问题上。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光具有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得出光是一种波;又通过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这一事实,学生就能自觉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接着组织学生学习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准确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是一种光子”。这样学生认识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它是电磁波),又具有粒子性(它是光子),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

3物理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会物理学研究方法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动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又要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习知识可以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学生才真正受益终身。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历史上人们是如何研究物理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会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相关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比如,学习“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一问题,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资料和自己多年的天文观测及潜心研究,吸收地球运动思想,敢于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提出了符合科学的“日心说”,直接挑战神学;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还因为主张和宣传“日心说”而遭受基督教教会的残酷迫害;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为宣传“日心说”受到教会的审讯和囚禁。通过这一段关于行星运动观察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学史学习,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家始终坚持科学真理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和捍卫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始终坚持科学真理来源于实践的的科学研究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基础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特别是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位物理家的奋斗经历,可以培养学生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勤奋爱学的品质。物理课程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德育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探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1.以对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为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介绍物理学家发现原理及定律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知、敢于革新的科学品质。例如在讲到欧姆定律时,要首先介绍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姆是如何利用十年的艰辛探索得出欧姆定律的。同时,要结合着教材安排的课后阅读文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与教育,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下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勤学善思的良好品质。

2.以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为中心内容

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对世界物理学做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宣扬我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物理学家发愤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崇高的热爱之情。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著名物理学家的发明与创造以及当今的科技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以对学生辩证法的教育为辅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和人类哲学的最高成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思想内容与科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阐述和分析物理现象与规律,用哲学的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思想方法与观点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对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

二、把握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原则

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对其深刻地挖掘、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发展智力、学习知识的同时,在品德、思想以及其他心理素质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与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强调德育渗透中的五大原则,即有意原则、有机原则、有度原则、有序原则、有效原则。其中有意原则,指物理教材与德育目标的同步性、一致性和相关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实行对德育目标的控制。有机原则,指选择好德育与物理教学最佳的结合点,找准某一训练点和知识的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有度原则,指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分寸要适当,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对物理事实的教学做到不偏不倚、不缩小也不扩大。有序原则,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必须符合认识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出发。有效原则,指在物理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的整体出发,对德育进行系统筹划,使之成为最优组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三、把学生和教材进行有机结合

在德育因素比较集中和突出的物理教材中,应该集中的渗透德育。例如在讲到火箭的发明时,要详细介绍我国系列的运载火箭以它使用方便、适应性强、价格低廉、可靠性好、继承性强以及技术成熟等特征已经步入了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行列。由此可见,对于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基石。通过实践可以充分证明,感情的陶冶比其他的教育方式更加牢固可靠。

另外,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学生和教材进行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好的德育渗透方式。活动和游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四、结语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只要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在教学中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做到优化教材中的思想因素,就会获得很好的整体效应,能够真正的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桂兰,蒋苏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