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教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教师论文范文1
摘要 智障儿童语由于智力缺陷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其语言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智障儿童智力上的缺陷,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再加上认知能力低下,知识经验缺乏,语言的内容就会受到制约,从而造成表达能力低,与人的交流就会遭遇挫折,这种挫折又会造成他们失去与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兴趣,没有足够的语言刺激,导致语言发展的迟缓。本文针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巧妙运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学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智障 语言 鼓励 交往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维果茨基说过:“思想不只是在话语中表现,而且也在话语中完成。”语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与其他心里活动密切关联。智障儿童智力上的缺陷,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再加上认知能力低下,知识经验缺乏,语言的内容就会受到制约,从而造成表达能力低,与人的交流就会遭遇挫折,这种挫折又会造成他们失去与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兴趣,没有足够的语言刺激,导致语言发展的迟缓。针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巧妙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一.创设语言环境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丰富的语言环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环境和语言的交往环境。儿童的语言是在与成人的交谈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与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分不开的。
通过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多种多样的语言刺激,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比如学习《钉纽扣》一课时,我带学生来到“家政室”主题教室,通过实实在在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常见物品的语言刺激,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角色中学、妈妈、哥哥姐姐、钉纽扣、缝衣服等词语,学简单的句子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再比如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扮演商店老板、顾客、以及家长和孩子等角色,亲身体验生活中买卖商品的体验从而学会生活语言。这种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巧用个别化训练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智障儿童的病因很复杂,对于言语有障碍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强化教育。如:我班的陶某由于智力残疾、大舌头等原因导致语言障碍,他能理解和表述单字、 单词、单句,但是往往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含糊,不分音调四声。我就为他制定了一份个人语言训练计划:首先是听觉训练,每天课间十分钟让他听录音机,并且内容是变化多端的,有故事、有歌曲、有儿歌,让其听正确的发音。其次是舌操训练,进行舌操训练可以使舌肌得到相应的锻炼,因为舌头是否灵活,是发音准确的关键。
三.强化语言刺激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刺激训练,让孩子通过实践自然地积累语言表达经验。孩子听得多了,看的多了,自然说的就多了。真正的语言表达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有的学生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从单字发音到说句子只需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学会,这说明只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他们得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老师要经常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或者孩子正在做的事给孩子听。让孩子能明白这个动作和代表这个动作的词联系起来,丰富孩子的经验。如孩子在玩球时,可是说谁谁在玩球,老师在写字时,可是说老师在写字,说的时候要加强名词和动词的语调,增加强度,学生就会形成印象,时间长了就理解了会说了。
四.给予信心与鼓励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孩子信心,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智障孩子平日里缺少的就是成功感的体验,而教师及时的肯定,对他们来说则是最大的成功。此时,教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被肯定的成功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就拿班上的小程来说,长时间的接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甜甜的、阳光般的笑容。印象同样深刻的就是这孩子你跟他说什么,要他做什么,他的招牌动作就是原地不动。别的孩子聊天、游戏,他就在一边看着。但从测试以及平时简单的对话中了解到孩子的发音器官没有任何问题。那也就是说造成孩子如此表现的除了环境,就是孩子自身的心理问题。偶然有一天的晨会课,看到孩子拿着《诗韵三百六》念得有模有样,我激动地翘起大拇指送给他。孩子回报给我的依旧是那甜甜的笑容。接触中,也了解到这孩子很喜欢朗读,于是乎,我又如获至宝,诸多教育家的实践证明,孩子都有渴望被肯定的心理。从朗读中去给孩子更多的信心与鼓励,带他走出自我的世界,融入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从拿着书本朗读古诗,到在全校师生以及家长面前的朗诵古诗,孩子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他所克服的困难,让人欣慰。
五.在交往中学习语言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人类语言是在沟通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其社会交 往和思想交流,要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想用言语来交往的动机,鼓励学生开口说 话,如:学生想吃糖、喝水时,引导鼓励他先说吃糖等词,提供和运用语言刺激,然后再予以实现其目的,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跟着老师说,逐渐教学生 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往。不过有个别学生不喜欢跟老师说却喜欢跟同学说,那 就让他跟着同学说,先培养他的兴趣,老师再进行正确的引导。
六.恰当的运用比赛或合作的方式
智障儿童之间也喜欢竞争、比较、合作或支持,恰当地运用比赛或合作的方 式,建立他们互相仿效、互相激励的态度,增加“我要做得更好”的动机。需要 注意的是,在进行两人组比赛时,要有针对性的为其选择伙伴,两个孩子的语言 表达能力应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因为常赢或常输而引起自满或自卑的不良情绪。 七、 运动当小老师的动机 智障儿童很喜欢模仿成人当小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诱发智障儿童学习,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谁做得好,我请他当小老师教同学说话、在前面讲 故事、唱歌表演” ,这不但能令该小孩做一个标准榜样,也让其它小朋友努力,希望也可以当小老师。 个别训练”和 一帮一训练 有机结合。 一帮一训练”有机结合八、 “个别训练 和“一帮一训练 有机结合 个别训练 在一个班级中会存在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可采取个别训练和一帮一 训练,这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语言矫正,发音正确、发展语言,同时在一帮一 相互的交往中,有利于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七.应用游戏 提高智障儿语言能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游戏对于正常儿童而言,可以是自发产生的,而残疾儿童就需要我们为其创造机会、积极鼓励他们游戏,帮助他们做游戏,这样的情况下,游戏是目的。在游戏中,让孩子的语言、体能、社交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小青蛙时,我尝试了“小青蛙捉害 虫”的游戏,把运
动室的地板上铺满了用绿色卡纸制成的荷叶,每个荷叶上还有一条或数条小虫(小虫的多少视两片荷叶之间的距离而定) ,训练时孩子们戴着 青蛙头饰,背诵着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抓害虫,保庄稼” ,愉快的参与到活 动中来,他们从这片荷叶跳到那边荷叶,兴高采烈的捕捉着“害虫” ,他们从内 心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与同学一起背儿歌、做游戏,每个孩子的脸上都 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培养智障儿童的言语能力,当然还有许多效果不错的方法,如训练方法多样化、语言训练与日常生活互相联系、变换方式、复合、修改等方法,只要针对智 障儿童的特性和实际能力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参考文献:
1.《教会智残儿童与人交往》高利群 缪晓晴《现代特殊教育》____5.1
2.《帮智障儿童插上交流的翅膀》黄艳婷《现代特殊教育》 ____6.6
新教师论文范文2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中国大陆新闻标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在媒介找不到工作,而业界需要的人才学校又不能提供,产销严重不对路。这表现了新闻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界、业界缺乏沟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参考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发展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新闻系等系、所。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写作能力、文、史、哲素养的培训,强调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实习制度,比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中文为《学生新闻》周刊,由三年级学生轮流负责采、写、编、校、广告、发行等工作,每人实习两个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为《政治前锋报》,由四年级英文组学生担任采、编、校、发行等工作,配合新闻英文课程的教学。政大创办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台供广电组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制作的电台节目每日中午二时至四时向外播出,闭路电视则仅在摄影棚操作,不对外播放。选修新闻摄影的学生可使用摄影部的设备。政大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政大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使用,每人实习两个月。政大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这些台湾知名的媒体和公司,均愿免费为政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新闻事业机构与新闻界人士还为政大捐赠十三种奖学金,显示出当时学界与业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他以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除讲授理论外,特别重视实习。将实习制度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的具体做法是,各专业的学生逐年有实习课程。三年制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从二年级开始实习,五年制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从四年级开始实习。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印刷实习工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小世界》周报每期出版4开1张,经费由学校负责,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大都由该校学生参加,完全是义务性质,包括评论、编辑、采访、副刊,绝大部分是同学执笔,老师只从旁辅导。其他如发行、广告、印刷、校对,也都由同学负责。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和小剧场做节且,这在当时的台湾是一个创举。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而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校外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到各机构实习。世新学校的培养方式在当时颇有影响,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资兴办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摄影棚等,购买最新设备供学生使用,使该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而著称,在台湾的广电专业、电影制作专业中脱颖而出。这也映证了郑贞铭先生说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设备,第一流的仪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干,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培养出第一流人才。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新闻事业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提高。十一年间成立了辅仁大学日间和夜间部大众传播学系、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政治大学广告系和广播电视系,铭传大学大众传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学先后招收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一套完整体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除重视实习之外,各学校都积极筹资购买最新的广电节目制作设备和电脑排版系统投入使用。为解决实务性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各校纷纷聘请在媒介有实践经验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台湾的新闻界学者也积极担负起对媒介监督、建言的角色,和业界人士合作,积极推动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建立与有线电视法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自从在80年代末解除与开放报禁之后,报业、电视、电台均对社会开放,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台湾同时鼓励私立大学的建设。到2001底,台湾共有24校70个传播相关系所(公立26个,私立44个),其中大学部40个,硕士班28个,博士班2个。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台湾新闻院校及时开设了电脑排版与设计、电子媒介原理与制作、多影像媒体和电脑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并积极改进教学实习设备,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世新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较好的体会了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对于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笔者咨询了历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校长和朝阳科技大学教务长、人文学院院长、传播艺术系主任的林念声教授与原铭传大学教师、现任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张彦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况:台湾新闻院系平时十分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络各类传播机构。在实习之前,教学负责人员必须落实每家单位能接纳几位实习学生,最后作出统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广电媒体、网络、报社、广告公关公司等去做各项工作,不会浪费名额。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求写实习日志,记录当天所做事项。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要与每个单位的带实习的人士取得联系,并寄出一份实习鉴定表请其填写打分。当然成绩与评语都承诺保密,以保证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实性。如果实习单位对某一学生的评语和分数过差,学校老师会与实习单位联系。并调查实际情况,因为有时不排除会因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一些学校会召开实习成果汇报会,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一些学校会把实习成绩计人某一科的成绩,比如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励学生抓住实习机会,多出成绩。当然,随着学校的扩招,媒介公司有时也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生,一些学生只能到台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营公司去做实习。
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
新教师论文范文3
1.1课程设置体现不出任职教育特点
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岗位经验,有部队工作经历,大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知识和水平,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然而,目前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还主要围绕学科体系,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任职教育学员层次和水平的全面分析。一些学员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还在按部就班地接收教师讲授内容,经常感到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员却听不懂课程内容、跟不上课程进度;一些课程的设置与学员的岗位差异比较大,学员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还是教员用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任职教育,没能针对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要求的不同和岗位任职的个性化差异等特点“因岗施教”。
1.2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任职学员多样化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与针对性不够,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员的岗位特点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差异性大,有强调基本操作的,也有注重应用发展的等,传统的围绕某一本或几本教材内容进行的讲授很难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的要求;二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涌现,也必须要求将这些新的知识内容纳入任职教育的教学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在这两方面还存在不够与时俱进的问题,脱离部队现状的纯技术式课程内容也满足不了学员有针对性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需要。
1.3教学方法满足不了提升能力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理论知识,有限的实践内容也往往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分开进行,可以说还是以围绕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起主导作用。然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设计,突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高综合应用和研究能力,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也要加大研讨式、案例式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2以任职岗位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
2.1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分析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中要想谋求更多“信息优势”,需要用信息化标准培养和造就大批信息化人才和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各类人才。从目前军队干部队伍特别是管理干部的现状分析看,学历、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但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信息意识不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欠缺,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不足,因此结合不同任职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必不可少。信息素养的概念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初提出,其基本解释是“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1]。我们综合考虑军队工作岗位和专业,将信息化人才分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人才4类,针对这几类人才,将信息素养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基本素质是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普遍的素质,专业素质则是信息化人才必须具有的与履行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素质,是对各类型人才信息能力素质的特殊要求[2]。军队信息化人才任职岗位信息素养能力分析见表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新时期军队干部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3方面:①知识层面,即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②技术层面,指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③意识层面,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如果要培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掌握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以计算机课程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计与规划。
2.2计算机课程对提高信息素养的作用
从任职教育学员信息素养分析看,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意识是先导和保证。以计算机课程为主流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素养提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即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得以提升,如在信息的获取方面,现代各类传感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以计算机原理为标志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信息传输方面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尤其是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各类网络传输与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面,离不开高效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最新的云技术等;在信息的加工处理方面涉及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的各种应用技术涉及的层面就更加广泛,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处理、搜索引擎等。从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到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更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因此计算机课程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且不可或缺。与此同时,在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起来也更直接和高效,对信息素质的提高相比其他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通过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升任职教育各层次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2.3以岗位任职能力为驱动的课程体系
围绕任职岗位能力需求,如何科学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合理规划课程模块和评价机制,提升任职学员信息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任职岗位对信息素养的能力需求层次呈递进结构,而且根据任职培训不同层次岗位的信息素养能力素质要求,可以将计算机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即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操作课程模块、计算机技术课程模块、计算机管理课程模块、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分别对应各类人才岗位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力需求,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设置若干单元,如在计算机指挥课程模块中设置信息作战单元、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设置信息化建设单元、计算机技术模块中设置程序设计单元等,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不同单元进行学习。新课程体系的评价考核主要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和目标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包含完成的质量、完成的效率、学习与工作态度、综合评价等[3]。评价机制分为上机笔试、上机操作、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口试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单元灵活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任职培训层次与计算机课程体系及评价考核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基于任职岗位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主要优势体现在3方面:①针对性强,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岗位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模块学习;②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基于岗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模块与单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进行强化;③促进教师对与部队建设有关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指挥等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3以任职能力提升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教学组织与实施,关键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3.1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员快速学习的能力离不开从大量信息资源中对信息的检索、识别和利用,为此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搭建多层次、多体系的信息素养公共学习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在线信息素养学习,使得信息素养的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平台中除了要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等资料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起到督导作用,同时需要科学研究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最终的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如针对某些信息技能类的课程可以采用上机自动选题的方式,关键是考核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3.2开展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在任职教育各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例如,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单元中可将部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整理成案例,供学员分析研究。在对案例的研究中,学员自然就会对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员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运用等能力得到提升。实施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设计要全面,对能力的训练目标要明确。
3.3运用模拟仿真与实战培训相结合,提高实战能力
“从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从模拟演练场学习战争”已成为当今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2]。计算机课程教学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教师要加大利用模拟系统、模拟环境进行课程教学,构建网上作业、网上训练、网上推演、网上对抗等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员在近实战的实践与演练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能力和素质。
4结语
新教师论文范文4
1、成人教育定位不明确,非学历教育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的共同影响,我国的成人教育一直都是一种被人常年冷落的教育模式。特别是随着近十余年来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成人教育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很多的成人教育机构压缩教师编制、减少教学投资、挤占了成人教育原有的教育资源。而有的成人教育机构只重视经济效益,把学校创收作为办学目的,轻质量、重收入、轻管理、重招生,越来越忽视成人教育的办学初衷,这样的乱象直接导致导致高校成人教育质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2、成人教育的管理质量严重下降,影响成人教育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受到高校扩张和成人教育机构学校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的双重影响,成人教育的管理质量逐年下降。现如今的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大都素质偏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或者是根本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都被聘任为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这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部分成人教育机构和学校干部管理队伍中也存在着学历层次低、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差等的状况,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显露出越来越严重的滞后性,这首先体现在现在的成人教育还大都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而忽略了新时期对于人才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要求的培养;其次,现如今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教育体系都只是在普通高校的相同或类似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上做简单的增减,没有针对于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设计出适合成人教育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再次,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比较简单,一般都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进行中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不融洽,学生越听越没有兴趣,教师也越来越失去讲课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氛围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成人学生上课率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新时期下进行成人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
1、在进行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成人兴趣诊断,强调课前总览
在成人教育的进行过程中,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进行成人教育的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进行课前的总体评估,通过组织兴趣诊断小组,运用面谈、讨论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综合的诊断把脉,通过这个课前总览的过程,准备把握学生的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以便在日后的备课上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选编的适应程度进行全面衡量,适时的评判教学进度与教学难度,提高成人教育的学习效率。
2、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合理的开发成年人的学习潜力
众所周知,所谓真正的学习掌握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在这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适用的策略以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首先,提问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被运用于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提问,成人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帮助下,温故知新,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新更深的了解,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联想法的策略也是成人教学中常常使用的策略,这个策略可以利用联想的直观,帮助学生调动各个器官以帮助学习和巩固学习效果。另外,分组练习法也是一种很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策略,这个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拘束感和紧绷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动手、多交流、多参评,这样的方法既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的不适感,又有助于加深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为教学任务的开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总之,成人教育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多种的教学策略,增加成人学员的参与度,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效率。
3、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客观进行教学评估
由于成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善,以适应成人学生的需要。例如,成人学生大都具有不喜欢盲目忙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的头一天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安排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准备,同时,在课后也需要为成年学生预留足够的消化学习内容的时间。此外,教师在进行任务完成与否的评估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评价的客观公正。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时候应尽快作出肯定性的反馈和强化性的评价,特别是当有的学员完成一项特别困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给予具体的赞扬,不能只是简单地表扬一句“干的很好”,还要及时给予明确客观评价。
4、政府加大对于成人教育的关注与投资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于成人教育历来都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局面,因此政府应该首先担当起应尽的指责,加大舆论引导,让社会更加关注与重视成人教育,也让社会逐渐承认并接受成人教育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政府还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扶植与投资力度,定时定点地开展一些职业教师的训练以及职教的科学研究的活动,同时从资金上予以扶植,以解决成人教育学校办学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根据各类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从而有效的调节成人教育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三、结束语
新教师论文范文5
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而产生这样的种种原因是由于老师的职业要求强度太大了。
一般的公司的上班是从早上8点都傍晚6点,而老师的工作强度可以说是全天候的。早上一般是从6点多就开始起床,然后工作到学生睡觉,一般也要到达晚上23点多。
二、社会适应不良
这个主要表现在那些刚开始工作的教师的身上,有一部分新老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工作的情况以及期望的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良的想法,加上对社会中的现实和理想中的情况不符合,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偏差,就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等不良情绪。
三、关系紧张
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和学生的关系有很大的冲突。现在的新一代的学生受到各方面信息的冲击,思想很很大的波动,自尊心很强,一些老师,特别是新老师,刚从学校出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样,就和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而和同事间、领导间,也由于种种矛盾和原因而不能融洽相处,与同事间发生纷争,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则就会造成关系紧张,本来可以好好完成的工作就会由于这些原因被担搁或不能完成。从而使新教师产生孤独无助、工作郁闷、伤心自卑等不良心态。
四、情绪不稳定
一些教师由于家庭,婚姻,事业等方面的种种原因,情绪经常不稳定。对于学生,可能由于学生的一句话,就马上发脾气,对学生发火;也可能由于一个学生的事情而迁怒到其他学生身上。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
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时候,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就恣意发泄,借题发挥,更甚至在学生之间的火发到同事的身上,造成同事之间关系恶劣。
这些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这些老师长期处于紧张、烦躁、易怒的状态中。
五、心理不健康
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从而造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偏激,抑郁等情绪等。这些情绪慢慢的积累,就有可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行为,就会出现本文前面所发生的恶性的违法事件。
老师都被我们成为“园丁”,“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他们有了问题都不能就解决,又怎么能教好我们下一代呢?所以,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3][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新教师论文范文6
1.道德信仰的淡漠化和价值取向的世俗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服务社会的不断深入,加之高校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利益结构及心理状态等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道德信仰的淡漠化和价值取向的世俗化等现象。仅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有多位领导因经济问题被落案调查。高校中一些教师淡漠政治,信仰错位,过分看重功绩利益和物质实惠,滋生了剽窃、弄虚作假等多种不良道德现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统计,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已经传出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被点名或被质疑卷进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的学者教授不下百人。部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内在科学精神支撑,投机取巧,不能恪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产生学术腐败,成就感和责任心逐渐淡化,学术精神和治学动力日渐衰竭。
2.组织认同的薄弱化和教育精神的片面化
部分高校教师把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手段,对所在学校的组织认同感下降、群体归属感缺失、责任使命感沦丧。以固定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为条件,忙于其他兼职或创办自有企业,无暇备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些教师甚至指派学生到自己公司工作,以“研究”为名,无偿占用学生劳动,挤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部分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方面等出现了问题,甚至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某些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和语言,更不会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引导教育,师生间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
3.评价制度的标准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化
高校教师的劳动本应该是充满了创造、灵性和个体魅力的智力劳动,是教师生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应从中体会到身为教育者的自豪感和精神愉悦感。然而,目前高校的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着考核定位不准、评价指标不科学、教学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结果运用不合理等普遍问题,停留在奖惩性层面,直接与薪酬、聘任、晋升挂钩,易导致功利化的同时,也无法让教师把外在激励转化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另外,评估考核靠外部行政压力推进,主要参照主管部门文件标准和兄弟院校做法,还没有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制度和措施。
二、心理学“知情意行”视域下建构高校教师文化的有效对策
1.晓之以“理”,理想信念引领价值认同
教师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是教师群体共有的一种信仰、价值和期待。我们首先要从认知上入手,晓之以理,即思想引领,从理想信念的主动教育过渡到理念精神的潜移默化。第一,高校教师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当示范引领。高校应通过强化和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和宣传形势政策教育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群体的思想教育引导,引导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自觉把核心价值观和办学根本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正确分析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实际和形势,增强组织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第二,凝练内化以校训为核心的学校传统和大学精神,文化熏陶引导教师践行办学和教育理念。学校传统、大学精神及校园软硬环境等都对教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基础性导向作用和使其迅速成长的同化功能。随着教学和研究的深入,教师群体在专业成长中逐渐将个体愿景、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整合融汇,将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化为内在的默认值。第三,促进高校教师形成全新的价值信仰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德育观、学生观、幸福观,笃信教师职业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服务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职业。让高校教师产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较高的专业认同感等心理特征,使其成为教师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2.动之以“情”,人文关怀激发自我动力
教师群体是连接学校主体和学生群体的纽带,用“情感”架起沟通的桥梁。学校也需用“情”至深才能激发教师群体的自我动力,构建优秀的教师文化。第一,人本化高校教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教师的愿望、意见和建议,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压力、舒缓专业倦怠。第二,建立健全联系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教师群体,尤其是特殊群体面临的各种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教师住房、收入、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看似微小的工作内容,却是不容忽视的人文关怀细节。第三,充分尊重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尊重学术生命价值,加强业务发展上的指导,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等。尽管薪酬可以刺激人,制度可以约束人,但情感更能感化人。只有以诚相待,通过优质的服务品质和浓重的人文关怀,才能让教师动“情”,让教师对学校产生“精神家园”的归属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提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们才会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科研和实践服务,把个体愿望和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的实现有机统一,更好地促进教师文化的和谐发展。
3.笃之以“意”,制度创新促动专业成长
第一,重视并做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树立资源开发意识,将教师的自我职业认知和自我价值取向转化为教师资源开发的动力,帮助教师明确人生和专业发展方向,完善自我,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性,这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成长帮助,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成立专门发展机构、完善用人和激励制度、营造终身学习的校园氛围、加大各种培训力度等,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发展平台。第二,创新组织制度,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开展发展性评估,结合述职叙事等自我评估和访谈对话座谈等外部评估等多种形式,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角度,发掘教师潜能,促动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凝聚力、情感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CDM)”,以全新的组织方式引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通过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方式,立足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建立全新的政、资、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体,完成跨界复合文创制造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组织和制度的改革创新,给高校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广阔平台,为培育发展优秀的教师文化夯实了基础。
4.导之以“行”,师德师风追求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