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雨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1
【设计思想】
郭枫的《空山鸟语》既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又有诗的意境和韵味,是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也正因为本文具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浓郁的诗意,怎样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哲理,这是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着重思考的。
我在备课的时候注意从两条线来思考,一是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指导学生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二是简介作者的人生经历,探寻作者创作的思想根源,更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
1.将文章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用分析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诗意。
2.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体会文章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寂静的山林中鸟鸣声的课件,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并想象此时山中的景象。
(二)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刚才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
空山中的鸟鸣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想象和思考,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台湾作家郭枫的散文《空山鸟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听老师范读课文。(师配乐朗读)
(二)请大家思考,刚才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有意思的画面,请用一段话描述,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请同学们想象一分钟左右,然后试着描述。
2.请几名学生试着回答,学生、老师作点评。
看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文章。
三、研读课文,探究哲理:
(一)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刚才同学们听读了全文,对文题有没有疑问?
1.请同学们稍作思考,然后学生回答:
2.重点问题是:
(1)山是空的么?
(2)鸟儿说了些什么?
(二)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思考,山是空的么?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寻找有关句子作为思考的依据。
2.请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文中的有关文字论证自己的观点。
3.作者为什么说是“空山”呢?
(此处,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师适当提示)
提示:佛家云:“情不附物,物岂碍我”。意思是:人的心思不投入到这些事物上,这些事物和我有什么相干呢?
(1)从“空”的意思上看:找文中有关语句,体会文中的“空”的意思?
——“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
可以将“空”理解为环境的幽静、心灵的安宁、纯净。
(2)从关注的对象看:找文中有关语句,体会作者迷恋的是什么呢?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说明作者不迷恋优美的自然美景而是神迷“鸟叫”,所以山间的其他物对作者来说似乎是不存在的。
所以“空山”是“鸟语”的环境或条件,阅读本文的重点是体会鸟语。
(三)下面让我们来听听“鸟语”。看看哪些鸟在说话,都说了些什么?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划出相关的句子。
2.请学生回答:
什么鸟在说话?——(1)有红喙的鸟。(2)声音像鹧鸪的鸟。
怎么说的,说的是什么?
(1)有红喙的鸟: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划出描写他们“说的样子”的相关的句子,在书上批注“说”的实质内容。
2)请学生回答:(提示:寻找文中的关键词体会)
“缠缠绵绵”“反反复复”“依偎”“厮磨”用叠词、动词写出了两只鸟儿感情的浓烈,像如漆似胶的恋人。
(2)声音像鹧鸪的鸟:
1)请同学们思考声音像鹧鸪的鸟“说”的实质内容。
(提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闻大雁、鹧鸪声音意味着思家。)
所以在这时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情绪?——思家。
2)因为思家,作者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家是怎样的呢?
(文中的哪些文字作了描绘呢?)
我把这段文字重新编排了一下,请看屏幕——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
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
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
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
“咕——咕一—”,
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
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
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3)重新编排后,同学们感觉这是什么体裁?——一首诗。
诗歌讲究意境美,同学们能说说这首诗营造的是怎样的意境么?
——古朴、宁静、又有些寂寥
4)下面我们就试着通过诵读来体会这种意境
朗读要注意语速、语调。
请同学们先试读——请一位同学读——学生点评。
师范读——学生再次试读——师生齐读。
5)本文还有许多意境优美的文字,建议大家课后练习朗诵。
6)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应当理解到:鸟语的内容是爱情和思家。但是,大家想想:真的是鸟儿在诉说爱情和思家么?
(提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有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鸟语是诗人感情的投射,心灵的诉说,所以,鸟语即作者的心语。
(四)小结:请同学们思考文章最后一节:“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作者想做一只鸟,为什么是山中的,而不是其他地方的呢?
(提示:不是公园里的鸟、不是鸟笼里的鸟。)
(1)从全文来看:山里有什么好呢?
环境优美宁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探究诗人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郭枫,生于江苏徐州,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47年为南京“国军遗族学校”所收容,后随校赴台。他在台湾四十余年,目睹政治腐败的社会现象,洁身自好,执意以教书和写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3)作者的追求:没有世事的羁绊,无须世俗的媚骨,做真正自由、幸福的人。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要耕耘一片宁静而和平的净土”,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设计内容体系由于本课程暂无固定教材,授课内容由本项目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材,并参照《中医饮食调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郭瑞华主编)的章节设计,对整理后的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本课程共分为四大部分:“一、回族饮食养生理念”、“二、常用食材、药材的分类、性质、功用、现代研究”、“三、回族药膳、民间食疗方的类型、功用、制作方法及现代营养分析”、“四、常见病症饮食调护方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主线,讲授药膳的具体应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新体例设计每章内容均以实例或现象、或民俗谚语为引导,提出问题,然后引出正文内容。“正文”先以回医回药理论进行阐释,要有理有据,有明确的文献来源;对相关内容进行中医中药论证、现代营养学论证。本部分内容应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编写时应注重知识的深度,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食膳举例”部分应紧密贴合正文内容,列举的食谱应具有可操作性,在食材选择、调味剂使用、烹饪方法等方面,应具有显著的“回族”、“清真”特色。“知识小链接”部分是对上述内容的补充,相对独立,可以插放在任何需要知识补充之处。此部分内容应纳入相关的回族文化、生活习惯、养生谚语、、斋戒习俗等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回族文化的熏陶,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的体现,突出趣味性,富有启迪性,使本课程更具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思考问题”的设置,不应是对重点知识的提问,而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目的,贴合实际生活。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授课以“课堂讨论”为主,“以问题为主导”,追求“亲力亲为,以身探索”。教师只对关键性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一般性、容易理解的内容,则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去理解回族饮食文化,思考在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方面的考究及蕴含的养生理念,等等“;课堂讨论”还包括生活现象讨论、药膳分析讨论、疾病食疗讨论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提出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并分析原因,最后由轮流小组组长以“报告”形式书面总结上交。本课程这样设计可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增进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视频教学所选内容多为公众媒体或专业网站上提供的素材,涵盖回族烹饪、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使本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色香味俱全”的公共课、文化课,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丰富课堂活动,更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实施成绩综合评价
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撰写的“报告”纳入本课程考查范围,占成绩考核的30%。“试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药膳方的使用、食谱分析能力,占成绩考核的30%。“实践调研”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生活,对身边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常用食物进行调研分析,以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成绩考核的15%。在“动手能力”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自身、家人的体质特点,或者对某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痤疮等)的易感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自拟或自选药膳,在家操作,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呈交,并对药膳的功效进行口头阐述,对药膳的实际功效、服用时间以及体会进行如实记录,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结果纳入本课程考核内容,占成绩考核的25%。这也是本课程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全面考察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理论的讲述上,以“够用,会用”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始终贯穿“以应用为主线”,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是反应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方面,以评价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另外,学生的出勤率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爱好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最直接而简单的风向标。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授课方式灵活、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都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出勤率。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及课间学生咨询问题的多少等等,都可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所以应纳入教学效果的评估范围。本次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一个班大约为50名学生。
根据学生签到表、课堂互动情况、小组讨论及提交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气氛热烈而轻松,加深了学生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具备了鉴别“美食与营养美食”的能力,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和精神。“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是本项目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备批判精神。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显得愈发渺小,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本项目开设的“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其内容取自回族古今相关书籍,如《回回药方》《饮膳正要》《回族清真美食文化》《汤瓶八诊》系列丛书等,以及回族民俗、饮食习惯、烹饪习惯、伊斯兰经等大众通俗的内容。所以在作为一门课程讲授给学生时,教师必须首先要保证所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批判某些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内容,发扬真正对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而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谓的批判精神,是指对既定的学说或理论进行思考与质疑,有自己独到的、科学合理的见解和判断,它是建立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正确的批判态度,与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完全不同[2]。
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课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本课程“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或可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作为全国回民比例最多的宁夏地区,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较多的回族食物,对回族食物较为熟悉,学生往往可以根据亲身体会对日常饮食进行初步评价,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这是本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从长远来看,本课程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汉族学生了解回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促进民族融合,共建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丁月玲.从回族的节食习俗谈养生长寿[J].中国穆斯林,2001,(6).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3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和落实,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同时给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创新,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新课改视角下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中学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中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学体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改课给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只有创新才能够实现中学体育教学向新时代的转变,因此,各个中学要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加快对体育教学的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
一、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
新课改提出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发现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全面落实。在长时间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很多中学体育教师要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思维的创新,且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丧失,无法实现新课改提出的全新理念。中学体育教学创新的制约因素还表现在对体育教材的选择以及使用方面,故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改变。
(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长时间运用中形成了一定的定律,基本上所遵循的就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理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信息的传递,然而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不能适用,如果继续沿用只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更好的互动和沟通,使本该充满乐趣的体育课堂变得一片沉寂。刻板的教学内容只是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制,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有趣的要求,从而逐渐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良好发展。
(二)教学场地欠缺,设施不先进
很多校园由于自身原因或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各种不足存在,如场地不充足,设施不先进,这都阻碍了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加之学校对体育设施的不重视,导致设施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升级,导致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三)体育教师素质及能力不足
教师素质及能力不足就会阻碍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目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学历较低、专业水平较低等不足,自身素质的缺失就无法承担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更无法创新教学方式。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的完善策略
(一)明确学生课堂主置,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
国家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断地创新在创新,这样才能够持续发展和存活下去,而教育教学领域也是如此,只有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创新设计,能够开阔了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活跃、发展的机会。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以获得更好地体育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让学生展和兴趣爱好设计出可行的教学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线,教师加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自觉融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悦舒适的学习
学习环境是否良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那么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要做出合适的激励,以保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用自己的耐心和热情填补学生的情绪,不断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拥有继续学习的信心,拥有面对困难的决心。
(三)确保所选教材及辅导方案的合理有效性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而教师则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学习,从而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及技能。但前提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与“健康第一”的理念相符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引用一些小游颍既满足课前准备活动的要求,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中不断去探索、去创新、去想象,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创新的体育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和多元化,但是每个项目的时间要把握好,不适宜过长,而且教学要紧凑,即便是同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以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式。
三、总结
总之,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不管是任何学科在实施教育教学时都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和理念,扩展体育教材获得渠道,将各种合理的能够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以设计创新出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翻转课堂;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15-02
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近几年在国内广泛推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涌现出一批示范性的成功案例。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主旨是基于互联网通讯技术将“课上教学,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过程进行彻底的翻转。首先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资料、信息自查及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课前学习;然后,教师把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讨论与答疑,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与小组互动活动;最后,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共同作用的评教面上[1-3]。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因课前、课间、课后均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4-5]。教师在具体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内化基本原理,根据课型、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6]。但也有不少老师表示:自己的课堂翻转不过来。如何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法背后的教学原理,探究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经验和秘诀,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翻转课堂是当前多数老师的面临的直接问题。
数字化矿山是采矿工程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上机时不足、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等教学条件限制,以及受限于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参与软件操作及交流的机会少,导致软件操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数字化矿山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学习老师分配的视频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控制学习进度。课前学习布置的教学视频材料对于不同学生建立相应的课程初始认识,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习惯安排学习进度,当进入课间学习时就能快速和高效地切入到教学讨论过程中[7]。同时通过在视频学习中增加提问与测试,提升学生观看视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8]。学生通过在课前完成课前知识学习,从而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和获得教师的指导,以解决学生上机时间少、讨论交流时间不足的问题。
总之,翻转课堂作为一个集成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翻转课堂实践者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数字化矿山课程的特点,设计并实现适合与工科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课程的翻转。
一、《数字化矿山》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概述
1.实施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设计。研究《数字化矿山》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架构,尤其注重对知识层次的划分,以及对各部分知识关联性的描述。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法特点,明确《数字化矿山》课程实施翻转过程的学习主题及最终达成目标;《数字化矿山》课程翻转课堂课前学习计划设计包含:学体指南、学前资料制作、学前任务设计、学前要点测试、成绩汇总与分析等。
2.翻转课堂资源制作及课上活动组织形式设计与研究。基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个体学习习惯差异可以自行控制教学视频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在上课前完成课前知识的学习,确保课堂讨论的效果。课间活动设计的主旨是积极组织课堂,增强学生互动讨论。课堂内主要目的是设计高质量的学习讨论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讨论中学习及帮助同学答疑,实现学用结合。
3.《数字化矿山》翻转课程的实施。研究翻转课堂与学生自主学习关系,旨在观察统计学生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总结出典型的自主学习方法。针对翻转课程教学的诸环节,分析研究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形成有效的翻转教学效果评估及反馈体系,最终真正实现《数字化矿山》课程的有效翻转。
二、数字化矿山翻转课堂教学法设计步骤
广泛调研分析《数字化矿山》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困惑与教学心得及学生学习过程的难点与期望。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设计。《数字化矿山》翻转课堂的核心仍然是以学生自主为主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答疑者和学习伙伴。其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1.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和教学大纲制定整个学期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2.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贡献:掌握数字矿山课程基本概念及重要理论原理。
2)技能贡献:通过数字化矿山软件学习,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
3)素质贡献: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兴趣,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3.学习者特征分析。授课对象是大三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了部分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已经具备了矿山开采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矿山空间信息,比较容易接受。大三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固化被动学习、准确复现教学内容,到注重个人见解的主动学习的方向转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又沉默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自己理解的信息持批评态度。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生质疑、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课后,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知识。
4.课前任务设计。活动设计中采用同伴教学方法,授课对象是大三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了部分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已经具备了矿山开采的基础知识。老师在讨论中过多参与会影响学生表达欲望,他们自己相互讨论解惑效果更好,对最终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中答疑能加强学习效果。通过制作课前学习视屏资料,同时附上简要的问答测试,使学生在课前掌握预备性知识。
5.课上任务设计。让学生进入讨论式教学,学生提交的课前任务作业,课前网上学习答疑。制定两套课内讨论方案,一套为备选方案,确保课堂的学习效果,该过程以老师引导为辅,学生相互答疑为主。为了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在学习环境设计上,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分组,自己分配组员角色,老师充当引导解惑、控制进度角色,尽量形成咖啡吧式讨论环境。
学习效果评价:学生互评,学生分组计分,并由学生阐述某一问题的解题过程计分,老师最后做总评。打分考虑3部分: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课间讨论参与度和活跃度;课后总结与作业。
6.教学设计反思。分组互评讨论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和老师启发,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真正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
三、数字化矿山翻转课堂教学法思考与总结
1.《数字化矿山》学习任务计划设计,重点在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教师在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制作涵盖主旨吸引力强的教学视频。优秀的学习任务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学习进度,实现自主学习。
2.课间创设平等放松的课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通过提供放松的课堂环境,通过对课前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的目的。有限组织课堂讨论活动,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外已有初步了解,那么在课堂内通过学习活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有机会在积极环境中交流并应用其所学知识。
3.课后复习内容设计。学习评测、问题归纳分析和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测,最终达到能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互助学习。
参考文献:
[1]Bergmann,J.,&Sams,A. 2012.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20.
[3]徐妲,钟绍春,马相春.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112
[4]汪琼,王宇.英语学科如何做翻转,英语学习,2015,(10):10-12.
[5]汪琼,张桐.2014年美国慕课发展回顾,教育信息化,2015,(264)4:35-43.
[6]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5
鲁迅先生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①,佛山民间艺术正是有个性、有特色的艺术,他特有的
>> 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借鉴 论唐山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民间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民间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探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民间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民间布艺制作技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体现 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述民间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试析地域文化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湘西民间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民间艺术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民族民间艺术的探索实践 南通民间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曹伟.论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DB/OL].陕西省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设计系,,2010-01-29.
[3]湛慧铭.佛山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运用研究[D].江西赣南师范学院,2013.
[4]陈星,张磊.传统剪纸元素在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期刊: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01) .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6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主动参与交流讨论活动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正确看待学校规则的作用,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调查、交流,了解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规则。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论。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带来的好处,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导入、合作研究、交流评议、行为辨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了解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学校规则的作用。
重点:强化对规则的认识;发现、体验规则带来的好处。
难点: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从他律到自律的提升。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做游戏用的套圈、大象和红线。课件。板书贴。
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去调查身边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初步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感悟规则。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套圈”游戏,谁能把圈套到小象的鼻子上,谁就是胜利者。孩子们,想参加游戏吗?赶快来拿套圈吧。
(出现混乱,有的同学你挤我推,有的同学争抢套圈,导致游戏无法进)。天呀,孩子们别争了,也别抢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游戏还能进行吗?请大家回到座位上坐好,让我们安静下来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套圈游戏顺利进行呢?
(a.选出两名队员参加比赛,每人拿五个套圈,站在相同距离的位置套圈,投中最多的同学获胜。b.全班同学分成两队,每对选出5名队员参加游戏,每人拿一个套圈,站在相同距离的位置套圈,投中最多的队获胜。)
同学们,你们善于动脑思考,想出来这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像你们刚才所说的参加比赛的人数相等,套圈的数量相等,套圈距离相等,这些就是套圈游戏的规则。(板书:规则)
(2)初步体验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根据同学们制定的游戏规则,我们重新进行套圈游戏。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把全班分成两队,每队选出5名同学参加,选到的队员每人拿一个套圈,站在各队红线的后面套圈,套完后请回到座位上,投中最多的队获胜。最后一名同学把地上的套圈捡拾到桌子上。想参加游戏的同学请举手(选出队员),其他同学当拉拉队员,为本队队员加油,呐喊!
(学生活动)宣布游戏比赛成绩,某某队获胜,让我们响起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共进行了两次套圈游戏,对比两次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a.我感觉开始很乱,并且有的同学都吵起来了,通过有规则的游戏,我觉得很快乐。b.开始不能进行游戏,现在我们不但完成了游戏,还感到很高兴,感到每个人都能快乐相处。)
小结:是呀,你们课下玩的丢沙包、老鹰捉小鸡等等,这些游戏都需要规则,参加这样有规则的游戏,不但公平、顺利,还让我们享受到了快乐!有规则真好!(板书:快乐)
2.寻找学校规则,深刻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1)小组交流,寻找学校规则。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小客人,瞧,小狐狸来了!它要上一年级了,可是对于学校里的规则还是一无所知,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我们上课时、课间活动时、还有参加升旗、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有哪些规则呢?(图片:课堂上课间升旗上学放学)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来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探讨、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过渡:请同学们坐端正,刚大家交流的非常热烈,现在我们来一起分享你们的成果,听一听哪个小组的发言最精彩。谁先来汇报呀!
课堂上:
预设
生:上课认真听讲,同学发言不随便插话。
生:课堂上不能搞小动作。
生:课堂上不能随便下座位。
生:课上不能打扰别人。
生:上课不迟到。
生:课堂上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在发言。
探讨:老师真佩服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交流了这么多课堂的规则,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课堂上遵守这些规则,有哪些好处呢?
预设
生:如果课堂上不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就什么也听不见,上课就无法进行。
生: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的课堂就会很乱,很吵,老师也没法上课。
生:我们认真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正是有了这些课堂规则,才保征了我们的学习秩序,让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规则可真好!(板书:有序)
课间:
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交流课间活动时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预设
生:课间不能在教室里追跑打闹。
生:不能攀爬护栏。
生:不能在走廊里你追我赶,做危险地游戏。
生:上下楼梯时不能你推我挤。
生: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追问: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这个红线内的通道就是我们的楼梯,从上面下来三个并排走的同学,有四名同学也是并排着上楼,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验)
预设
生:如果上下楼梯不靠右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楼道里就会很乱。
生:如果不靠右行,上楼和下楼的人就会撞到一起,要是速度再快一点儿,也许所有人都会受伤。
生:如果课间同学们楼梯上追逐打闹,会发生危险。
再次体验:那同学们给他们提点建议吧!
生:按照靠右走的规则上下楼。
生:排好队上下楼。
生:我们要做到相互礼让。
探讨: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拥不挤守秩序,这条规则你遵守了吗?你重视了吗?孩子们,我们听一个故事。
孩子们,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它就像一根柔弱的线,很多时候,一个因为不守规则而带来的举动,就能把它断开,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遗憾。
小结:规则,就像一张保险单,时时刻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只有遵守它,才能享受到它给我们的保护。有规则真的很好!(板书:安全)
升旗
过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一项很庄严的活动,哪个小组来汇报呢?
生:我们学校每周周一7点50分升旗,不许迟到。
生:我们要穿校服,带红领巾。
生:升旗时唱国歌,肃立、行注目礼和队礼。
生:升旗时要保持安静。
小结:孩子们遵守这些规则,就是尊重国旗,这些点点滴滴的行动,就是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上学放学:
上学、放学有哪些规则呢?
预设
生:上学、放学我们要靠右边走。
生:我们要在学校南北第一根灯柱下车,自己走进校园。
生:来到校园要在各学区指定的位置排队走进校园。
生:放学时家长接送的同学要站队,有教师护送到指定地点,看到家长后才可以离开。
生:我们乘车的同学要到指定地点等候,等老师点名后,排好队乘车。
师:我们在上学、放学、乘车时为什么要排队呢?
生:如果不排队,就会很乱。
生:如果不排队的话,家长会找不到你。
生:如果不排队,我们学校放学会很乱,家长接不到我们会着急。
生:我们乘校车排队保护了我们的安全。
小结:排队让我们的校园更有序,更安全,同时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我们想说,有规则真好!
3.创设生活情境,拓展规则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
过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小狐狸就从同学们这儿学到了这么多规则,它可真开心。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吧!
课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查了马路上、超市、儿童乐园、坐公共汽车时的规则,并把它们制作成了规则条,现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自己的发现,完成你们的展示板。
(1)我们小组调查的是马路上的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走、不在马路上跑和玩、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小结:规则,就像一张保险单,时时刻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只有遵守它,才能享受到它给我们的保护。有规则真的很好!
(2)我们小组调查的是超市的规则: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不要的东西放回原处,要排队付款。
小结:遵守规则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有规则真好!
(3)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儿童乐园的规则:我们要排队买票,排队玩玩具,游戏时做到相互礼让。
小结:我们共同遵守这些规则,一起享受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序、安全。
(4)我们小组调查的是乘坐公共汽车时的规则:要在公共汽车站牌前等车,先下后上,自觉投币或刷卡。
小结:是呀,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曾经看到因为挤公共汽车发生了一幕幕惨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这些规则,我们就能远离危险。
(2)总结。
同学们,规则无处不在,这些规则就像我们的贴心朋友,它总在悄悄地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规则使我们校园其乐融融,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规则使我们的生活幸福美满,让我们一起说有规则真好。板书:有规则真好。
4.自我评价,实践规则
(1)自评。过渡:孩子们那你们平时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师这里有一张一周规则我遵守自评表,每天观察自己的行为,如果做的非常满意就涂三颗星,如果需要努力涂一颗星。一周以后老师看看谁做的最棒。
(2)实践。小结:希望同学们遵守规则,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应该怎样回教室呢?
(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排好队,整齐、安静有序地回教室吧!同学们,再见。
四、教学反思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关键
本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我做到了三步曲:一是读懂《课标》,课标中 “健康、安全地生活”内容要求是在使用玩具、设备活动中,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二是分析教材内容,我执教的《有规则真好》一课中,教材呈现的内容是小狐狸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再次是小狐狸进城后感受到规则带来的好处。教材还设计了小狐狸回森林的表现。三是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初步形成了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但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觉得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总之,我们要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课标》要求、教材设计理念与学生发展的结合点,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2.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游戏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无规则游戏到有规则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带来的公平、合理、快乐。
(2)有效提问。有效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个环节中,这样的游戏能顺利进行吗?怎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呢?引发学生思考,建立规则意识。第二环节中,课堂上的规则真不少,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的课堂会怎么样?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就餐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孩子们探讨、交流、体会有规则的重要性。
(3)创设情境。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增强品德课教学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因此,我利用小狐狸上一年级不知道规则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我还创设了小狐狸回家这个情境,让孩子们通过提醒、帮助小狐狸回家,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