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快乐体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快乐体验范文1
少先队是广大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她更应该把“创造儿童快乐,追求儿童幸福”的口号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她更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成员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
一、快乐目标的设定
1. 快乐目标设定的载体
作为快乐目标的载体,应融队员身心发展的心理需要和时代对队员素质的要求于一体,并能在不断传递过程中带给队员快乐与追求。比如:中队公约、行动口号、中队名称、中队标记(吉祥物)、中队自编的队歌以及板报、队角、自设奖章等,都可以成为快乐目标设定的载体。
2. 快乐目标设定的原则
(1)目标应满足成长需要。凡是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愿望,满足他们某种强烈需求的目标,总是能极大地调动他们为达标而奋斗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触摸儿童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你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们,孩子是具有个性、富有生气、充满活力的人,他们的话语、行为都反映了自己的愿望和心理。
(2)目标应激起情感体验。从我校五(5)班“绿茵中队”的快乐目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五分享:
分享自主的快乐;分享给予的快乐;分享沟通的快乐;分享挫折的快乐;分享友谊的快乐。
四心情:
让我们永远保持着乐观的心情;
让我们永远洋溢着快乐的表情;
让我们永远拥有助人为乐的热情;
让我们永远释放勇往直前的激情。
(3)目标应贴近现实生活。目标应是看得见、摸得着、贴近队员生活实际的东西,并能诱之以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如以下快乐公约:
快乐需要制约:遵守学校各项常规,做合格的小公民;
快乐需要友谊:让我们手牵手,建立深厚的友谊;
快乐需要奉献:献出自己的爱心,换来喜悦的果实;
快乐需要自主:我们是小主人,自己的事自己做;
快乐需要满足: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合理的愿望;
快乐需要乐观: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抛在脑后。
为此,作为辅导员要关心、了解孩子们平时的生活,快乐目标的设定首先就着眼于队员的生活,从而真正走进队员的世界!
(4)目标应体现鼓舞激励作用。把达标生动形象地同某种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收获结合起来,能起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以上四条,可以说是快乐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四者之间有机统一,体现出了目标的艺术性、实效性和整体性。快乐目标以队员们的发展需要为圆心,以辅导员的引领为半径,共同画出“快乐之圆”,让队员们成为快乐目标设定和实施的主人。
3. 目标设定的特点――体现“四性”
首先要有童趣性。快乐目标要充满少年浪漫的色彩,引导少年儿童满怀兴趣地追求、探索、学习、活动,积极地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其次是发展性。快乐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因为它需要大家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才能达到,但是过了这段时间,随着目标的一一达成,新的目标也应逐步提出,以此引导队员们为达到新的目标而奋斗。另外,目标的设定应循序渐进,不断向前运动,不断发展变化。不仅为实现今天的美好,还要为明天、后天更美好的目标而努力,这样的目标才会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再次要体现互补性。快乐中队的形成首先需要有共同一致的,大家都为之奋斗的目标。由于中队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为此,目标的设定应有机地整合两种群体的优势,不断协同互补发展。最后还要体现差异性。快乐目标的设定首先就要从真正走进学生世界开始。了解他们的差异,体现他们的差异,承认他们的差异,在设定目标时,给予其引导,促进其发展。
二、快乐生活的创设
1. 以兴趣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产生快乐的源泉。所以,我们将“组织快乐学习”的切入口落在“学习兴趣”上。以“兴趣”为首,探索适用于所有学生,并能引导队员快乐学习的有效策略。
2. 以自主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快乐活动
“自主”是个性解放、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将“活动自主”作为切入口,尽量提供学生自由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设计、自由交往的“自主空间”,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快乐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以自主性、选择性、民主性为教育特点的“菜单式”活动形式;第二,一系列主题活动。
3. 以团结友爱为核心,创建快乐中队集体
友爱,是儿童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孩子们才能得到快乐的发展,它是创建快乐集体的首要标准。快乐中队创建包括:第一,以友爱团结为核心,制定中队目标、组建中队组织机构;第二,以友爱自主为动力,开展中队活动;第三,以友爱信任为纽带,改善中队辅导员与队员关系;第四,以友爱尊重为驱动,形成中队凝聚力与向心力。
4. 以民主为核心,营造快乐家庭
快乐体验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快乐习得;体验养成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快乐习得,体验养成。以培养兴趣为核心,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运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乐学”,培养兴趣,在情境的体验中实现语言的习得和能力的养成,为走向职场打下基础。
一、培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是决定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为愉悦的情感体验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撒播在这样的土壤中,才会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更应该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中职学生多数都是外语基础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三种消极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是“不愿学”的思想。这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原本就相对比较弱,对学习的目的,对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不甚明确。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是迫于家长的“一厢情愿”,或是进不了重点学校后的无奈选择。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抱着来看看世界,开开眼界,“潇洒走一回”的心理来上学的。因此对英语学习根本就没有思想意愿,或者说是根本不想学。二是“不敢学”的思想。这类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难情绪,认为英语是外国的语言,难学、难用。自己连本国的语言都学不好,连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等知识都学不好,何况是英语?三是“顾不上”的思想。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二流子”,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一门实用的知识,掌握一门将来谋生就业的职业技术,不是为了上大学,考研究生,出国留洋等,因此,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学好一门本领就不错了,至于英语学习,就暂时“顾不上”了。凡此种种,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苦差事”、一种负担,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因此,引导“乐学”,培养兴趣,显得非常重要。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潜能,切入点首先应该放在情感的培养上。关心学生,以真诚的热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营造平等、互动、融洽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感,使学生由热爱教师转变为热爱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把教师“所提供的东西”当作“一种宝贵的礼品来领受”(爱因斯坦)。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应该重视优化组合、灵活运用以学科课程为主的物质要素、以课堂社会为基础的心理要素、以观念方法和期望为表征的文化要素,营造生动愉快的课堂环境。第一,挖掘英语教材的生动性。生动鲜明、特点突出的课程信息最能刺激人的感官,令人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课程作为人文学科,内容丰富多彩,非常贴近社会生活,贴切学生的心理关注,教材中那些充满传奇的故事,富于异国情调的风情风俗,洋溢着幽默风趣的人物性格,对正处于青春成长期中、好奇而热情的中职学生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英语教学应该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挖掘提炼,形成富于个性、贴切实际的课程知识,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使之与学生的认知背景、家庭社会、性格爱好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满足学生的认知愿望,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第二,倡导教学之间平等合作。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学生间的互动合作是“快乐学习”的社会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心理要素。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顺应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用平和的微笑,亲切的目光,耐心的倾听,褒奖的激励,“在教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活动、互动交流,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建立团结互助的朋友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形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第三,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收获成功。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激励因素”能令人心情舒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灵活运用“适时夸奖”的教育策略,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创造机会,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自我、放飞心灵的舞台。
三、运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
快乐体验范文3
闲暇之时,我们三个人经常结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漫步。在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我们的酒吧之后,每个周末,那间酒吧成了我们这几个外国人的好去处。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的中国青年朋友,印象里中国的青年人好像特别的忙碌,我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叫王娟的酒吧服务员,她一边在酒吧打工,一边上学,王娟是我在扬州结识的第一位中国朋友,到现在,我们还经常通过e-mail联系。
不久,我结束了在扬州的教学工作,和在上海学习中文的女朋友一起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玩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在美丽的昆明石林,我和女朋友在这个喀斯特地貌的公园里整整散步了一天;在云南大理,我和女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洱海穿行。并在一个小饭店里,两个人一边吃着我最喜欢的回锅肉,一边同老板用我所能懂得的中文闲谈。2003年2月,我重返北京,工作至今。
我决定来中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和冲动无关。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考虑毕业后的去向,我也不例外。经过反复思量,我选择了中国。虽然我也考虑过其他国家,但是朋友们的极力推荐,加上我对汉语的浓厚兴趣,使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毕竟,对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而言,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去过的中国城市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昆明可能是我去过的最漂亮最宜人的城市。但对我而言,北京的意义更特殊,因为我抵达中国的第一站就是北京,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也来自北京。此外,我在北京呆的时间最长,因此最了解这座城市。
比起在老家,我在北京的生活相对要复杂得多。简单来说,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满意。但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和朋友们的交流,我慢慢学会了抱怨“她”的种种不好。我觉得,一个人在真正欣赏某件事物之前,首先应该指正它的缺点。比如,北京到处是工地,害得我星期六睡不成懒觉。北京的交通混乱,方便了汽车,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而且,我期待有一天在北京买三明治能像在老家印第安纳州买鸡蛋炒饭一样容易。不过,当我和城市的喧嚣保持一定距离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座城市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变化,真的让人很振奋。
在我来中国之前,我对这里的生活毫无概念,有很多不现实的期待,但是两年的时光已经让我改变了很多。我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这里的生活、工作和环境。目前我得到的收获比当初预想的要多得多。我不仅能够以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看大千世界,而且体验到自己在不同的文化中一样能有所作为。在这里,我有很多机会学习生活中最鲜活的语言,而且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和我一样来中国一边工作、一边游历的外国人,也是中国人。
当然也有不愉快的时候,比如大多数和我只有一面之交的中国人认为我一点都不懂中文,这在我看来是一种歧视或者排斥――因为我是“老外”。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这种事情,就得不断地重申自己懂中文,这让我觉得很累。要在这里找到一个让我觉得舒服自在的圈子,比我预想的要难。但是,我也遇到一些非常不错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了比我预想要多得多的东西。
提到我学习中文的经历,真是一言难尽。作为十个以英语为母语,以前从没把学习语言当回事的外国人,我一接触到中文才知道不容易,学了一两个月后差点就放弃了。英语和汉语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对我来说尤其不容易,比如那些复杂的字形和没有多少规律可循的语音声调。但对我来说最难的还是听力和理解。我擅长独自坐着默默记单词,一旦北京人开口说话,“倍儿溜”,我就会如坠云雾,找不着北。
我有一些中国朋友,但是不多。总的来说,交流还是比较困难,因为中国人和我交朋友得有耐心。此外,必须对我时好时坏的汉语水平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这两条就已经足以让一些人望而生畏了。至于所谓“文化差异”,我很不以为然,尽管这个话题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我一点都不觉得用刀叉吃饭长大算什么交流障碍。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畏惧陌生事物,因此表现得很谨慎。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我和我象征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旦这种最初的心理障碍坚冰融化,我想我们就会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当然,我也有责任,因为我对生活现状比较满足。我有一些外国朋友,因此找不到什么动力离开这个熟悉的小圈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我和中国朋友在一起只说汉语,有时候我会找不到适当的词表达。不过他们对我很有耐心,哪怕有时候我听起来就像一个11岁的小学生一样。
全世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一样。他们多少有些懒散,受睡懒觉,喜欢体验性和各种新鲜事物带来的快乐。和中国青年相比,美国的年轻人不盲从,勇于质疑权威,对大家认可的事情常常保留自己的意见,这在他们中间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态度。此外,美国鼓励年轻人应该张扬个性。中国的年轻人,对国外的事物更感兴趣,而美国青年却不得不花些心思才能接触到海外的大众文化。去年10月我应聘来《北京周报》,做文字润色工作。办公室的同事和我年纪相仿,大家很谈得来,相处十分融洽。她们很友善,也很热心,争相教我学习中文。在这里,我的口语水平提高得很快。通过这里的工作,我对中国媒体的性质有了很深的认识,发现媒体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意识到作为公民,我们需要注意我们的环境。
2004年,在《北京周报》的聚餐会上,我一边吹口琴、一边弹吉他表演了自己创作的曲子,我的音乐天赋令很多同事大吃一惊。其实,音乐一直是我的最爱。在美国我就经常在酒吧表演。就是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也曾在三里屯酒吧表演节目,那里更多的是一些地下乐队,他们表演的更多的是摇滚和朋克。现在我找到了一间更适合我演唱的地方,它在北京东三环的女人街一间叫“好运”的酒吧里,我每周去那里演唱一次,结识了更多的中国朋友,因为语言的关系,我和中国人沟通机会不多,但我愿意一有机会就和他们交流……
实际上,在这儿的工作改变了我读新闻的习惯。到北京这么长时间(当然也不算很长),我已经不想再赘述哪些期望得到了满足哪些没有得到。我也不再幻想能说服别人什么事情,只能尽量地“”。
工作很辛苦,所以有空的时候,我会尽量放松自己,一般是写写歌,看看书和影碟,星期天睡个懒觉。我还有一大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观察陌生人,大概是因为我不善于表达吧,所以内心很敏锐。
快乐体验范文4
关键词:贴近生活; 变革形式; 开放; 拓展; 体验; 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26-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多关注的是知识的掌握情况即“知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开始思考让学生“好之”“乐之”的策略。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立足引导学生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因“乐之”而自觉努力以求“知之”。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巨大热情。
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激情,对学习活动有亲切感,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中,笔者把例1做了适当的改动:“小东和小雷兄弟俩一共有邮票400张,如果哥哥小东把40张给弟弟小雷,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这样的问题情境比原例题中果汁“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再配合情境图,不仅容易理解数量关系,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变革形式,体验乐趣
“数学学习是快乐的。”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快乐的事,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学形式,特别是数学练习的形式应充满趣味。当然,我们需要趣味,但不能偏离文本讨好学生,所以娱乐形式必须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案例2: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分数、百分数》
你知道下面句子中说的是哪个数吗?
(1)七上八下( )
(2)百里挑一( )
(3)万无一失( )
以学生较喜欢的抢答竞猜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猜数,学习与娱乐同步,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比较容易调动记忆宝库里的知识储备,学习效果当然好。
案例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
有一个蚂蚁,从南京到了北京,不仅平安无事,竟然只用时1分钟,这是为什么?
一个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这样的数学概念,更把学生深深吸引,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另外,还可以借用故事、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三、开放内容,体验丰富
数学学习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的例题、练习,还应该是开放的。
(一)题型的开放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课本上的或是教师拟好的固定题型,学生被动参与,如果只出示一组场景,让学生自主编写喜欢的题型, 再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能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训练形式,这样得到的练习就是多元的。
(二)问题的开放
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把问题设计得有坡度,有层次,照顾到各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4: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确定“单位1”的量是关键,而“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直接关系到列式解答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这一难关突破,笔者设计成条件、问题都是开放的,让学生在理解了“甲是乙的( )( ) ”这句话之后,通过“900元这一数据可能是什么?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学生束缚在解决某道题上。
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让练习的对比性更强,一题多练,使学生在简单中看到了丰富,让数学教学厚重起来。
但是,开放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放散牛,自由发挥地钻“牛角尖”,它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引导、调控,并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处理许多突发事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收放有度。所以在让学生充分汇报各种情况后,要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步骤、关键,构建解题模型。
(三)解法的开放
一题多解,在数学中是常见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解题思路,呈现多种多样的解题过程,不但能体现数学多姿多彩的美,也让学生从不同解法的比较优化中得到“最佳路径”。
四、适当拓展,体验应用
适当的拓展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机会,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思考,经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
案例5: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
一根圆柱体的木料,横截面的直径是60厘米,(下转58页)(上接26页)长3米,把它平放入河里,正好有一半浸在水中,浸在水中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求圆柱体表面积的一半,但转变为实际问题时,学生的理解上有了困难,这就是生活经验的缺乏,这样的拓展练习,能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坚定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五、结合评价,体验成功
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要舍得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表扬、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让他们得到肯定,享受成功,享受学习。
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会了什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如何?学习过程是否轻松愉快?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活动。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的美需要学生发现,学习数学也是快乐的,这份快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参考文献:
快乐体验范文5
关键词:体验式;生命力;快乐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如何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即在新课程下用体验式进行教学。体验式课堂,它是高效、快乐、有生命力的。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教师从思想上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学习目的、方法和能力上进行引导和训练,真正使学生动起来。
一、问题化课堂——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提出宏观的问题,解答疑问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商量,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在已知经验的触碰下,共同合作探讨出来的,老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不用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他们不同的知识概念,只是让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引入《密度》这节新课时,我拿出四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和四个圆柱体,让学生区分鉴别。学生的思维远比我们预设的更有深度和广度。当学生很轻松地判断出木块、铜块、铁块和铝块时,我问了一句“为什么”让学生炸开了锅。“为什么黄色的是铜块不是金块?”“因为金块太贵重了,老师不可能拿来做实验。”我说“如果是金块的话,值多少钱呢?我们能不能算出来呢?”作为课后质疑作业。“那铁块和铝块是怎么鉴别的?”学生说:“铁块重。”“为什么呢?体积和质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具体什么关系呢?我们能通过具体数据体现吗?”环环相扣的问题,不经意间引领着学生走向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学生的思路一步步打开,脑子在不停地高速运转。有了探究问题,学生立即分组合作,四个人一小组,每组甲同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以便计算体积;乙同学正确使用天平测质量,并正确读数;丙同学记录结果进行准确计算;丁同学总指挥兼督察长,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学生手脑并用,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这哪里是老师在讲课,分明是学生在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探究真理。
二、民主化课堂——尊重不同观点,让学生的嘴动起来
学生拥有愉快的心境和自由的氛围才能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才能时时迸发智慧的火花,所以在我的物理课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允许学生“插嘴”,因为这些不在意的“插嘴”,不时会迸发学生灵性的火花。至于发言,则不拘泥形式,允许回头修改,相互更正,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并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分析铜块和金块时,一位同学说,金子做的东西都比较精致,块状的肯定不是。我们暂且不说她表述得对与错,是否严谨等,但是她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做工精致的都一定是纯金的吗?如何判断是镀金的还是纯金的?区别在哪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素材。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散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犯错,我们教师只是个启迪者、引导者,只要我们善于捕捉问题,合理引导,每一个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贡献,每个学生都会为有自己独特的付出而喜悦。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见解,都需要得到尊重认可。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聪慧之处,教师要“蹲下身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其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让每一个生命体得到最佳的发展空间。
三、艺术化课堂——追求真善美,让生命彰显活力
爱因斯坦说:“知识的最高境界就是美学。”虽然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但物理学通体闪耀着科学与美的光辉,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的科学之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的科学之美的陶冶。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具体物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平面镜成像,让学生体会照镜子时的一些特点,为每日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
借助传统文化,彰显物理学魅力。歌曲、歇后语、诗、词、饮食等包含着极丰富的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机械运动时,让学生体会“坐地日行八万里”;讲分子运动理论时,让学生感受桂花飘香等等。在物理教学中,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以美怡情,让生命彰显活力。
四、快乐课堂——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享受快乐课堂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不能把分数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正确的生命观,重视每一个生命体的发展。
快乐体验范文6
体验快乐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我的小伙伴打羽毛球。
我们先各自拿好羽毛球拍,我发球,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把球“啪”地打了过去,结果,我打得太远了,她没接到,我在一旁幸灾乐祸,自言自语道:“哈哈,我好厉害呀!”但是,没想到她仍不放弃,拿出了她的“张家绝技—趁人之危”的绝招把球打了过来,我还没看见,幸好,我的拍子举着,而球正好落在了我的无知“陷阱”里,我就暗喜,把牌子一扫,哈哈,球过去啦!对方只在垂头丧气,这次我没有像上次那样幸灾乐祸,我专心致志着,球飞过来,我就得心应手啦!这次我又赢啦!她又发球过来,这时候,我明明看准了球的位置,打过去却是一场空,球依旧落在了我的旁边,对方捧腹大笑。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管他的,我像往常一样发球,结果,她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飞”不动了,原来,她是被我笑成这样的,可见我的笑声的威力多大呀!
在这次打羽毛球的亲身体验中,我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骄傲使人落后。我想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但是,它的意义许多人都是不会明白的,因为他没有亲身体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