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心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范文1

一、爱,师爱的重要性:

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对于教育,爱是一个悠久的的话题,就谈我校吧,新海实验中学是由历史悠久的普爱中学转化而来,普爱,源自对自身传统的承传与升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之“泛爱众”思想,即与普爱思想一脉同源。学校将“普爱”熔铸为一种精神与气度,内蕴了解、尊重、责任、关怀和给予,实现了自己华丽地转身,化为根植自身,提示教育真谛的育人思想。

教师根植于爱,普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师德的核心与灵魂,要求教师有爱的思想,具备创造爱的能力,将教育温情播撒到每一寸心田,勇担百年树人之重任;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学生的心灵需要爱来滋润,学生的品格需要爱来铸造,学生的智慧需要爱来激发,学生的素质养成需要在爱心教育中培养,唯有普爱育人,才能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

自我反思:从事教师工作我已十六年了,别人说:刘老师,你怎么那么高的热情,那么多的干劲,都中年人,还跟一个小伙子似的,青春朝气?我说,对工作,核心是对学生,热情积极工作的根源在于我爱学生,因为我能理解师爱的深远意义;理解“普爱”精神之于我校的精神内涵;我因爱我的学生,得到学生们的拥戴,家长们的赞许;我体会到了爱的“回赠”的快乐,这比金杯、银杯、奖杯意义大的多。所以,我从事教育工作,我的第一个出发点,指导思想就是“用一颗心培育四种心”。这一颗心就是师爱之心,我认为: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关爱每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作为教师,爱自己的教师事业,爱自己的学生,义不容辞!

二、用爱心来抚育学生的四种心:

1、呵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人无论其地位高低、年龄大小、胖瘦美丑他都应该有获得别人尊重的权利,他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都有与别人平等并渴望别人尊重的自尊心。学会尊重别人,这是与人交往的起码准则。中学生,他们是一群未成年人,但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这一个幼小的心灵正在成长,他们需要爱需要关怀,他们需要得到应有的尊严。而因为未成年,这种尚在成长的自尊更需要呵护!

有的老师对教育产生急躁心理,甚至急于求成,为了什么班级利益荣誉,对学生简单粗暴,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恶语相加,甚至动以拳脚相向。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有违爱为基点的师德修养,上纲上线的话就是违法行为,侵犯学生人格及身体的权利,当然,本人也应反思,脾气火暴,克制力不强,曾几何时也有过过激的行为。

随着年龄步入中年,教龄十六年了。我的耐心和方法也在积累成长,我感觉人的尊重是相互的,孩子也不例外,谁的孩子谁不疼,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工作深入人的精神,老师就应该是“神”的工作者啊!

现在我能心平气和的和家长说: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家长也和我说:刘老师,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我认为,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就要尊重爱护全体学生,维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师生人格平等,老师不能体罚、变相体罚,特别是人格尊严的侵犯,“罚心”有罪啊!

我爱学生,尊重学生,表现在行动上,对班级工作身先士卒、带头示范,也坚持经常的与学生谈心,集体的班会课上、平时的课间、个别的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尝试走近每个学生,平等的象朋友,“亦师亦友”,个性化的工作细心的思想交流,赢得的是学生的信任,学生深切的感觉到我的爱。

2、提升每个孩子的自信心

人,就怕心里没有了自己,当一个人心中看不到自己的“伟岸”、“超能”、“前景”,那他心中的“小太阳”就是黯淡的,他就充满了自卑。人啊,还是需要一些不过分的“自恋”与“自大”。

而有的孩子之所以成绩退步、欠佳,更表现为违纪,扰乱班级秩序,根源在于他对自己的主业——学习,失去了目标,失去了自信,他看不到自己的希望——他“堕落”了。

怎么办,细心的老师就会辅以更多的关注,让他体会到还有人关心他,爱他,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提升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才能走向成功。我的作法是: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自我展示平台,相信每个孩子会对班级有所作为,都会对学业有所作为。

如:任选班级干部上,我不仅用“优生”,还大胆启用那些所谓的“差生“,甚至委以重任,关注他,他才有信心,人有事做了,才有动力有激情,自信就会培养起来。

学业为学生之本业,怎么样让学生学而有进呢?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只有性别性格之差,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也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唯成绩论”,要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一个自我上进的动力。其次,开展学习竞赛,结合每次大考,考前人人有目标,人人有竞争对手,分小组分层次科学制定奖罚条例,开展好考前造氛围,考后兑现奖罚表彰,使每个孩子意识到:我可能在班里年级里不优秀,但我可以超越自己!实现竞争的优胜,进而树立起他那久久深藏的自信心,我是最努力的!我是好学生!

爱心教育范文2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比较关注孩子们,我立志要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教育。班上的男同学比较调皮,尤其是在课堂纪律问题上,屡教不改。最初,我内心老是油然而生“无名火”,身体中好像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你是老师,你要教育孩子,你要有耐心。”淡定之后,思绪万千:不再责怪,不再冲动发火,我深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与细心、理解和尊重、春风化雨的循循善诱。我们老师更要以一颗平等的爱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后的教学中对待后进生,我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照顾他们;我因材施教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原来倾注了爱心的教育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的内心不再浮躁,增加了更多的是责任和宽容心。

转眼上班十几年了,期间也曾会因学生调皮而埋怨,因学生退步而急躁,因学生违纪而失态,因学生误解而伤心。但泰然处之,坦诚交流,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心中便倍感释然。比如:有一天早上,我经过卫生区,看到一尘不染的地,心里很高兴,就问孩子们“今天哪个组值日,今天很干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高小龙”。“啊”,高小龙是我们班特别调皮的学生,课堂上经常捣乱,课下也经常找同学们打架。最重要的是这孩子比较懒散,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自理能力特别差,在家一定什么事都不做的“小皇帝”。“为什么说是他呢?”我脱口问道。问完之后,我就后悔了,这明显是对小龙的不信任。我赶紧看看高小龙,只见他低下头,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了失望、生气。我的心为之一颤。“因为他扫地很干净,而且下课总是巡视自己的包干区,有纸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有时候别的同学的包干区上有纸,他也会捡起来。”值日组长的一席话让我吃惊不小,这还是我印象中的高小龙吗?或者我那所谓的印象本来就是片面的,或者是自己臆断的,这更让当时的我羞愧难当。我轻轻地走到高小龙跟前,弯下腰,轻轻地拍拍小龙的肩膀,对低着头的他说:“小龙,好样的。”小龙抬起了头,同样诧异地看着我。或许在他的记忆里,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轻声细语,如此和蔼可亲。望着小龙那双黑黑的眼睛,我转身走到了讲台上,对大家说:“不管最后的评选结果如何,高小龙同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完,我带头鼓起掌来,紧接着就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经历了这件事后,以后孩子们值日时我就特别留心观察,我发现有些平时很调皮的孩子值日时干劲特别大,我想或许是这些孩子受到高小龙的感染,想争当“优秀值日生”,但是出于好奇,或者说是想检验一下我的推断,我私下里找了好几个孩子问了问,得到的答案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想法不是为自己,而是希望自己所在的小组能评上最佳值日小组。真没想到,这些孩子有这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突发灵感,于是,我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六个人为一小组,而小组长呢,我则是请那些平时很调皮,学习很懒散,但却很好胜的学生来担任。每星期将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四个“明星小组”,四个优秀小组长。符合“明星小组”的基本条件是:本星期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没有迟到现象,没有打架现象。然后就是看哪个小组课堂上发言最积极,哪个小组最遵守纪律。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那几个我特别培养的“小组长”进步特别大,课下已经很少看到他们打架了,却经常能听到他们对别的同学说:别打架,要不然我们组就评不上“明星小组”了。最让我高兴的是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即使有时会忘记,早上来了一定会尽快补上。看到这些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心中便倍感欣慰。

作为一名老师没有背影佝偻的伤感,没有青灯一盏,伏案深夜的辛劳,仅仅是给予了这些孩子一份尊重与信任,却赢得了幸福的收获。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迎来桃李飘香的季节。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学生,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点燃起每个学生的希望之火,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信只要细心观察,并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全面发展,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

孔子说“有教无类”,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教好的。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充分地相信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去战胜一切困难。

每当我走进教室, 看到充满朝气的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也很有活力。因为年轻,心中便总期待着辉煌,也曾会因学生调皮而埋怨,因学生退步而急躁,因学生违纪而失态,因学生误解而伤心。但泰然处之,坦诚交流,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进步着,茁壮成长着,心中倍感释然。

爱心教育范文3

爱心教育,顾名思义是爱心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爱护、关怀、帮助、尊重为宗旨,创造一种舒适、轻松、有爱的受教育环境,来合理有效的达到教育目的!这里的教育,广义而言是培养受教育者对自然、个人、集体、国家等的爱心。狭义而言也就是学历教育。爱心教育是教育事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比棍棒教育更胜一筹的教育与方式。

首先,以狭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一爱心为对策,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使其主动愉快的接受教育。而棍棒教育下的受教育者大多数是不情愿受胁迫的消极心理状态。据相关资料显示,积极的心理使大脑皮层活跃度大大提高,消极心理则严重滞缓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人体各器官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指挥和支配,长期的消极情绪严重的伤害身体各器官的组织的功能和作用。造成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等一系列疾病!从学习效率上来对比,爱心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另外,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吧。活到老学到老嘛!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后搞成书没读完人没了,糟践自己!

然后,以广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倡导爱。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除了要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这个已经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共识了。爱心教育下的受教育者体会爱、学习爱、并传播爱。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歌词是怎么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永远是美好的明天”。孩子们心智发育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弱。很多时候大人怎么做,他们就会照着学。他们会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对的。你想让下一代孩子们学会这种不理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吗?棍棒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自私、掌控、自我中心的人生态度。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还在震惊于心,深究其原因,就是变态人格惹的祸!希望覆辙不要重蹈。并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无法在社会上活好,大家都对这种人避而远之。心理课上也提到过“自私的人是因为缺爱”。解决方法,爱心教育!孩子们缺爱你就给他们补充爱,让邪恶无处遁形。

综上所述,爱心教育优于棍棒教育!

爱心教育范文4

一、后进生的成因

⑴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⑵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⑶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不善交流,喜欢独处,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⑷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过多,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⑴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

⑵诚心是教育的保证

和后进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后进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其实后进生们大多都很“肝胆”,如果能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那你离成功很近了。如果他们犯错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保证。

⑶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后进生的工作,因为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是后进生的特点,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充许犯错”的想法,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爱心教育范文5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爱心,不是孝。任何一个人,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与自己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与其他一切人的关系。

一个教育别人的老师也好,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好,互相没有爱心的话,什么都教育不了。教导孩子认识父母之辛劳,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以此为第一步,孩子自可慢慢体会出爱同学、爱老师的滋味,再逐步引导至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这样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

一个家庭把爱心教育好了,家庭自然就和睦相处。推广到朋友――朋友们也讲爱心,就推广到五伦关系。这个五伦关系协调好了,我们的家庭、社会才真正和谐了,才真正快乐。一个老师不要经常给学生讲“要尊敬师长”,你经常给他们讲尊敬,他们认为你这个老师也是自私自利的人。父母千万不要给儿孙们讲“要孝顺”,你经常给他们讲孝顺,他们认为父母太自私了,越听越产生叛逆心。老师们应给学生多讲爱心的故事,孝顺父母的故事,为家为国奉献的故事,去教育改变学生,教师要尊重师长;父母应该给儿孙们多讲善良好报的故事,尊敬师长好报的故事等来教育儿孙,也要孝顺父母,这样容易让人接受。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在社会上因不关心他人而受到同样的冷遇时,他们也会埋怨父母,为什么没有教会他们应怎样做人。应让孩子从感恩做起,从感谢身边每一个为他服务的人开始,学会爱,有善良的心。因为“仁者爱人”,有爱心的人家庭才会和睦,社会才会和谐。爱家庭才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地球!

爱心教育范文6

忽然又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家境困难,孩子喜欢吃虾,于是咬咬牙买来了虾。做好了端上桌,母亲坐在一边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眼看着孩子把虾都要吃完了,母亲忍不住想品尝一下剩下的虾,手刚伸过去——“别动!”她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这位母亲在讲述这件事时眼含泪水。

作为听者,心中也万分沉重。

是孩子心中没有爱吗?不,只是父母在孩子的心里所占的比重实在太少,那些自认为为孩子付出很多的父母并未得到大部分孩子的认可,也不用说让孩子去体会父母付出的辛劳,更不用说让孩子去爱父母了。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吗?不,是父母极度的关爱、过分的溺爱、无限的纵容,让孩子只会接受,不会付出;只知享受,不知奉献;只关注自己得到多少,不体会别人付出多少;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有人形象地把现在的孩子比喻成“草莓族”,外表看起来色彩鲜艳,里面却苍白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表面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

其实,他们欠缺的是感恩的心和爱的能力。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感恩的心和爱的能力呢?

先让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庭教育吧!

现在的孩子在父辈和祖辈的双重呵护下成长,他们习惯于被爱,习惯于接受爱,却疏于给予,少于付出。家长把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却忽视了品德的教育与要求。家长总是一味地给予孩子爱,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这种过度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不会想到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谈不上关心周围的人乃至报效国家。

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责任呢?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追求升学率,许多老师着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爱的情感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只剩下信息的流动,教师忙于作出种种刺激以激发学生,学生忙于作出种种反应以回答老师,课堂成了一个冷冰冰、机械而又紧张的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的需要归属于“缺失性”需要,他说,一个人如果缺少对别人的爱,容易形成的人格。

而我们的孩子在过度溺爱的家庭教育和冷漠机械的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下,情感缺失日益严重。

看看我们的孩子缺少什么情感吧!

1. 体会不到爱。在学习、生活中,只求索取,不求回报,在别人给予自己爱与帮助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真正理解爱的含义,没有意识到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义,没有感受到爱的温暖,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2. 不会爱别人。在生活中,缺少爱的能力,吝于表达爱,羞于表达爱,甚至不知如何表达爱。这就是所谓的“爱无力”。

3. 不会与同伴相处。与同伴相处时,少有谦让和合作,面对同伴的困难漠不关心或不知所措,习惯用拳头解决一切问题,缺少真正的朋友。

4. 不会真正爱自己。不能正确认清自己,或过于自信,甚至自大,或过于谦虚,甚至自卑;面对困难,不敢挑战,怕不成功,面对挫折,缺乏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的勇气;对待表扬,容易飘飘然,无法把握前进的方向,对待批评,不知所措,垂头丧气。正如温室里的花朵,强烈的阳光晒不得,凛冽的寒风吹不得。

这样看来,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的教育,而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