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鼾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爸爸的鼾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爸爸的鼾声范文1

在我刚要睡着时

开来一辆火车,

把我的睡意带走了,

我又调整好自己,

继续睡觉,

又要睡着的时候,

好像来了两辆火车,

又把我惊醒了。

这使我想起两个人吵架,

装作吵完了,

在关键时刻又吵了起来,

把别人吓个半死。

爸爸的鼾声范文2

一、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既有传统的继承性,又有跟随时代进步的发展性。古往今来,大众期望教师教书育人,传承师德。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应有适应时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和先进的道德意识。

1、师品,师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要有为祖国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才智。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不是死水,应该是常流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广博的知识,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前沿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一要有科学的系统的知识,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整地统一起来。二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探索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科研中开拓视野,在实践中提高师技,在总结中提炼师艺。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示范者。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以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师德建设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协调性、发展性的工作,为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虚实结合原则,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激励、考核、监督机制。

1、精心制定一个方案。学校要生存发展,关键在质量;质量要提高,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应该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具体步骤是:一是召开师生座谈会,通过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收集师德存在的问题;二是大会动员,宣传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纠正模糊认识,动员教职工自觉参与,努力提高师德水平;三是明确师德教育目的、内容和要求;四是结合师德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加强学习,开展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六是自我反省,检查对照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纠正偏差,努力提高师德水平;七是结合年度考核,总结交流师德体会,评选师德标兵,巩固发展教育成果。

2、充分运用两个载体。一是充分运用活动载体。道德建设重在实践,要让教师把师德规范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贯穿于全部实践,就必须抓活动,如开展“创新教育、尊重教育”观念大讨论,举行师德事迹报告会,开展红旗班级评比活动,评选师德标兵,开展争创“四个一流”和“四有”活动:即敬业一流、师表一流、业务一流、合作一流;对学生有爱的感情、爱的行为、爱的语言、爱的艺术。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提升师德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网络,收集师德建设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开辟“德育工作”专栏,鼓励师生利用网络开展师德评议活动,对师德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教师完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修养。

爸爸的鼾声范文3

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中的函数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函数是一种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学生从常量学习进入到变量学习的一大飞跃。对函数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明确的数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关于函数的研究从中学一直延伸到大学,所以一定要在现阶段打好基础。对于八年级中学生所要掌握的函数知识,主要包括函数的定义、变量与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简单的一次函数和函数图象等,同时还包括对反比例函数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本章的学习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为以后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应用意识。

本章的难点在于函数定义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中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这部分内容一些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可能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本章时改进教学方法,就此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关于函数的定义,每一个x值对应唯一的一个y值的对应关系。定义中的对应关系即我们要探索和研究的现实问题的变化规律,并在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数学关系和模型、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函数是用来刻画和表现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其次,要鼓励学生多画图、多思考,借助实际问题情境,从抽象到具体地认识和掌握函数,通过画图和思考,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动手操作,经历和体会规律的形成过程。最后,因为本章的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简单、直观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在多举例、多画图、多结合实际的同时使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了解和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下面是对函数的应用教学分析。

1.学习前的准备

在正式进入函数的学习之前,列举生活中常见及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在自身的理解和体会下,了解并掌握函数的定义。并能够通过归纳和总结,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逐步形成运用函数的数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实际运用能力。

问题一:当乘坐摩天轮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及摩天轮的转动,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二:未关严的水龙头,每小时流失的水是0.15升,一天中流失的水量是多少?

2 . 对深层次的问题的探究

通过对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在基本掌握和理解函数的概念后,通过上面的例子,了解常量及变量,并体会变化与对应的关系,初步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即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函数解析式在对应坐标系中的图象。

问题一: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计算相应长方形的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问题二: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2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求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且画出图象。

3. 运用新知

在经历探索实际问题和初步认识函数解析式与图表、图象的关系后,接下来要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画图,结合图形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建立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模式。

问题一:某种活期储蓄的月利率为0.16%,存入10000元本金,按国家规定,取款时,应缴纳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税,求这种活期储蓄扣除利息税后实得的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式。

4. 反馈与练习

通过上面的问题做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加深的目的,巩固教学及学习效果。

问题一: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y(元)的关系为y=2.5x.在坐标系中画出表示该关系的图形。

问题二: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为y=0.4n.

爸爸的鼾声范文4

【关键词】 焊接球 拱形网壳 累积提升 同步

1 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结构型式

双层网壳落地拱结构,两端设山墙,墙上预留皮带廊洞口及通道口。

(1)网架形式:焊接球节点正放四角锥网架,网格尺寸为4m×4m,网架矢高为3.0m;

(2)网架尺寸:跨度94m,纵向长度128m,拱高34.095m,覆盖面积12032m2;

(3)支承形式:上下弦对边多点支承,支座与埋件焊接,为刚性连接。

1.2 本工程特点及难点

(1)本工程跨度较大,结构用钢量较大,焊接量大,施工工期短,综合技术难度较大。

(2)解决办法及措施:本工程拟采用分单元地面拼装、累积提升、高空对接法进行安装。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空作业量,确保网架焊接质量,缩短工期,取得最大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

2 方案确定

2.1 本工程采用的方案及特点

(1)本工程拟采用分单元地面拼装、累积提升、高空对接法进行安装。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空作业量,确保网架焊接质量,缩短工期,取得最大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

(2)传统安装方法是先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由支座向跨中安装,最后合拢于跨中。本方法充分利用拱形网壳的结构稳定性特点(包含局部结构稳定性),由拱形网壳结构顶部开始起拼、焊接,采用拔杆系统提升并依次向两侧延伸安装,中部拱顶逐次抬高,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支座就位,完成单元网壳安装。其特点如下:(a)网壳拼装、焊接大部分在地面进行,无须搭设大型脚手架,能够确保安装质量;(b)减少高空作业量,有效降低安全风险;(c)网壳提升采用拔杆系统,对整个场地要求相对较低;(d)结构安装工期大幅缩短;(e)降低工程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2.2 本工程主要提升方法简介

(1)根据网架结构特点、外形尺寸、现场场地情况及拔杆系统提升技术要求,本工程计划将两个干煤棚网架沿纵向各划分为两个单元,(1)---(16)轴线、(17)---(33)轴线,共4个单元进行提升安装,单元尺寸分别为94m×60m两个、94m×64m两个。

(2)每个单元重量不超过300吨,经验算宜采用8根Φ820×14拔杆(靠近拱中心线四根拔杆高度为38.5米,靠近两侧基础轴线的四根拔杆高度为28.5米),分单元提升安装。

(3)首先在网架拱中心两侧约20米各设置2根主拔杆,在拱中心约38.5米位置各设立2根主拔杆,共计8根主拔杆。

(4)起步网架(网架中部弧度平滑段)在砖垛基础胎膜拼装焊接完成后,先用辅助拔杆提升,拼装提升到两侧高度38.5米主拔杆位置时改用主拔杆进行提升,边拼装边提升到高度28.5米主拔杆,改用8根Φ820×14主拔杆同时提升。

(5)直至全部拼装完成,在提升至就位标高后进行支座就位,然后卸载拆除拔杆,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吊装。

(6)提升动力采用5吨慢速卷扬机通过走两组6门滑轮组实现。

3 施工操作要点

3.1 操作要点

3.1.1 确定提升方案

(1)单元划分(2#干煤棚网架为例):沿纵向划分1轴---16轴,17轴---33轴两个单元,平面尺寸为94m×64m、94m×60m,最大单元提升重量约300t,即包括部分主次檩条及维修马道件重量;(2)起步网架平面尺寸为22.782m×64m、22.782m×60m,测放网架下弦球纵横轴线,设置砖垛基础胎膜,拼装、焊接起步网架(基准网架),然后采用4组Φ420×10辅助拔杆提升拼装;(3)主提升设备采用8组Φ820×14拔杆,提升动力采用5吨慢速卷扬机走滑轮组,随着网架不断拼装延伸,重量不断增大,拔杆数量对称增加调整,满足提升重量要求。

3.1.2 施工现场准备

(1)网壳投影面以下为主要拼装场地,所以要求无影响施工的障碍物;(2)地面要平整压实,有条件的情况下垫铺砂子并硬化地面(采用机械压实),便于施工和小雨天气抢工期;(3)根据施工方案对现场进行测量放线,包括基础预埋件的标高、轴线位置定位,确定拼装起始位置;(4)对拔杆位置、缆风绳锚固点、卷扬机锚固点进行特殊处理,满足其承载力要求。

3.1.3 提升系统确定

(1)吊装设备制作与组合:拔杆拼装,拔杆拼装前应对吊点位置再次检测。依据吊点设置,先检查地基承载能力并固定安装拔杆专用底盘(如不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处理。拟在扒杆立足位置挖长2米,宽2米,深1米的基坑,用三七灰土换填,分层夯实进行处理)。然后将扒杆从地面开始进行对接组装。安装时检查各连接处的焊接质量,并需保证上下拔杆中心对齐,焊接完成后,根据焊缝长度加设4-6块钢板,以增强焊缝强度。焊接处必须由专职焊工按工艺施焊。

吊具组合。拔杆组合完成后,将滑轮组固定在拔杆上并穿入牵引绳。并将缆风绳按联系角度连接卡固。全部就绪后用缆风绳固定垂直,并将拔杆的缆风绳互相联系张紧。缆风绳根据现场情况具体确定设置位置,按照验算确定的吊点位置卡固角度绳,并保证各吊点均衡受力。

(2)卷扬机安装:卷扬机的固定:卷扬机牢固安装于专设地锚上,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拟开挖地锚长度4米、宽1.4米、深1.2米用混凝土浇筑,设置埋件,埋件顶部用160槽钢焊接找平。一组地锚安装两台卷扬机,共四组。安装时要保证卷扬机卷筒的中心对准拔杆底部的导向滑轮,避免吊装时速度不同,卷扬机底盘要求平整,不允许倾斜,主绳通过的道路要求畅通无阻,如有障碍必须拆除。

3.1.4 网架单元拼装提升

网架组装:组装前依据设计图纸和土建轴线精确放线,确定网架球节点投影位置,并确定提升支架的安装位置。组装前砌筑网架组装砖垛平台,每个砖垛平台平面尺寸为370mmx370mm,高度根据网架弧度设定,砖垛用水泥砂浆找平。砖垛平台也可用钢管或其它材料代用,但必须有足够强度与稳定性。

精确放线,砖垛平台砌筑完成后,要根据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和土建提供的轴线精确放线,确定网架节点投影位置,同时用水平仪进行找平,以确保位置的正确。

3.1.5 整体结构就位固定

根据现场场地实际情况、网架几何尺寸及基础与网架的相对位置,考虑网架杆件与基础干涉,网架就位前采取以下措施:(1)网架提升到基础附近时由于杆件和基础干涉,网架单元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采取刚性支撑在单元四角及两侧中间部位设置支撑点。由于本工程地处海边,大风天气较多,在网架单元提升及焊接固定时,在单元四角及两侧部位均匀对称设置倒链进行固定,增加单元的稳定性。(2)网架单元全部拼装完成后按照设计位置固定好支座,通过调整周围的倒链调整网架单元与支座位置的相对尺寸,通过调整中部四组主拔杆及外侧四组主拔杆提升力调整网架单元跨度尺寸,使得两侧网架支座球同时就位。

3.2 操作注意事项

3.2.1 吊索的绑扎

(1)吊索绑扎在下弦球节点上,分4点绑扎,吊点反力经过设计验算满足要求,提升吊点位置及数量见文中所述。

(2)吊具检查:在各受力吊索具初步受力状态下,对所有的吊具,卡具及吊点位置进行全面复查,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3)试吊:各节点、吊具安装就绪,吊装过程障碍物全部清除后,进行网架试吊。在整体网架提升离开支承点200mm高时,测量各吊点标高,调整到一致,锚固各活动点并卡牢。检查各吊具受力后的工作状态,在确保各受力点万无一失后方可正式起吊。

(4)正式起吊:由吊装总指挥发出正式起吊信号,同步控制台操作人员启动控制开关,提升开始。各个吊点运行要同步,提升速度45mm/分钟。相邻吊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100mm。提升至预定高度后,将牵引绳与扒杆底部固定。就位封边构件安装完后,先将卷扬机主绳收紧,打开拔杆底部锁卡,同步徐徐下降,同时倒链配合,使网架准确就位。完成后即可依次拆除吊装设备。

3.2.2 网壳提升及卸载时的同步性要求

(1)网壳在整体提升过程中要保证各个提升点均匀受力,要求各提升点速度均匀、同步;(2)提升前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对提升注意事项讲解到位,使各相关人员明晰提升时的沟通方式及代表意义;(3)人员设置总指挥,观察员,各提升组组长。由总指挥下达提升命令,观察员负责对拔杆工作状态、网架提升状态密切监测,及时向总指挥报告;(4)网架结构的提升,同步控制是关键环节。在提升过程中,网架的偏移和倾斜对拔杆的受力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影响网架结构自身的受力状况,使构件应力产生重新分布,对结构吊装和结构自身都极为不利。因此,必须保证在吊装过程中同步提升,相邻吊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100mm。控制方法:在结构下部四角设置标尺,采用水平仪随时监控同步性,随时调整过大的偏差,每提升1m控制性的调整一次各拔杆的提升高度。

爸爸的鼾声范文5

塞罕坝;资源保护;生态;对策

塞罕坝机械林场坐落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全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其营造的大面积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和风沙对京津的侵袭,涵养了滦河、辽河水源。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和保护,塞罕坝地区已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目前,共有维管束植物8l科303属618种,陆生脊柱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1]。本文将在介绍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1.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势特点。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全场商品林面积38.3万亩,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117?9′、北纬42?2′~42?6′,林区属冀北山区与蒙古高原交汇区是华北唯一的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海拔1100~1840米。含高原和山地地貌,山地称为坝缘山地,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界地带。

土壤、植被、立地条件。林区内母岩多为玄武岩、凝灰岩,并有少量花岗岩和变质岩。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森林土和山地棕壤,也有部分草甸土、沼泽土,土壤质地多为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2~2.0%之间。林区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山杨、桦木类等为建群种。灌木主要有山刺玫、绣线菊、小叶锦鸡、黄柳、金露梅等;草本主要有针矛类、菊类、蒿类、披碱草、沙打旺、草木犀等。人工栽培种也成多样化,乔木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

2.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

塞罕坝地区属典型的北温带气候。目前有藤本植物9种,木本植物102种,草本植物507种。具体来说,有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自生维管柬植物8l科303属618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2科、4属、10种;被子植物73科、289属、592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227属、462种,单子叶植物10科、62属、13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在河北仅本地区有分布的植物有30余种。该地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野大豆、蒙古黄芪、刺五加和沙芦草;有特有植物1种1变种2变型,即光萼山楂、长柱多裂叶荆芥、围场茶藨子和黄花胭脂花[1];保护区植物群系中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7科,含1~19种的较大科有8科,含5~9种的较小科有13科,含2~4种的小型科有25科,仅含1种的科有28科。含10种以上的大属共有6属,含5~9种的中型属共有13属,含2~4种的小属共有124属,区域单种属163属,真单种属6属[2]。

该地区有陆生野生脊柱动物4纲24目66科261种,鱼类5科24属32种,昆虫12目114科660种大型真菌22科5l属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其中一级保护5种,二级保护42种[3]。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52种、亚种,隶属于4纲21目51科。其中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1目3科4种;鸟纲14目33科118种;哺乳纲5目12科26种[2]。

3.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植物种类较少。当地林地主要以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郁闭度较高,因而林下植被种类较少。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处也未见较多的针阔叶、乔灌木和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种类少,种群密度不高。

野牛植物资源乱采现象严重。不少游人、当地农民和职工在林中任意采挖药材、各种山野菜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减少了物种。

存在次生污染。随着当地旅游的兴旺发展,出现了许多度假村,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度假村建设出现无序状态。垃圾处理不足,在景区内经常见到建筑和生活垃圾,造成次生污染。

4.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A.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以森林公安派出所和林政执法为主,经常性的开展打击破坏林区违法行为的活动,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保护观念,必须宣传到位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把保护植物资源工作提高到全民的高度,使全民具有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一些稀有的金莲花基地,在利益驱使下有村民竟然夜里偷采,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来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离村落近的森林资源包括幼龄林地,要设立防护栏防止牲口践踏。

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新奇特植物资源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塞罕坝地理优势及特殊的气候优势建立繁育基地,扩大繁殖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根据植物特性和市场需求,分类筛选培育不同物种、品种的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发展规模生产的苗木,为植物资源开发和永续利用奠定基础,如坝上白蘑、紫蘑、肉蘑、肉香远销国内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探索其菌种的永久保存方法就可保证这些种质资源永续利用。

加大造林、营林新技术投入力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树种选择上首先以乡土树种为龙头,该地区的乡土树种主要是落叶松、云杉、樟子松,采用这些树种造林是人工更新获得成功最大的保证。挖掘本地植物资源,培育多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实现不同地段、不同树龄、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森林资源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采用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有营养袋造林技术、保水剂造林技术、新型节水容器植树技术、ATP生根粉、抗旱造林粉、土壤强力增墒剂、地膜保水、茎干缠膜法等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质量。

伐区作业严格按照设计执行。伐区管理实行责任到人,管理员应根据伐区设计的数量、要求,在伐中负责监督检查,做到勤上山勤检查,制止违规行为、控制采伐类型,确保伐后林分郁闭度和保留株数达到设计要求,防止越界采伐、超强度采伐和异地采伐。伐区台账登记及时、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应把好伐区验收关,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重视生物防治制剂研发,确立生物措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植物病虫害的检疫和执法力度。对不呈现高发态势的虫种一定要认真细致做好调查监测,以防突起,被动防治。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每年9月15日到次年6月15日为防火期,在期内攀火楼每8分钟嘹望一次全场林火情况,同时增加流动岗对林火进行监控。森林防火设施包括望火楼、检查站、防火线、电话线路、大型防火牌、林道等。防火设备包括:用于防扑火的汽车、摩托车、链轨拖拉机、扑火机具、电台、中继台、电话等防火通道的建设、组建高效善战的专业扑火队伍,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御控制能力。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塞罕坝的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能将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建立补偿机制,实现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确保塞罕坝植物资源稳步增加,使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发展步入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B.加强塞罕坝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强化对群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未来的教育与宣传,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民教育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特别加强对犯罪分子集中区和野生动物分布区周边社区群众的教育,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基层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就地保护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设立森林公安局;在州、地一级设立管理分局,下设森林公安分局;在核心区、缓冲区设立管理站,下设森林公安派出所。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为依托,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科学有效的保护网络,进行就地管护,切实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

增强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投入的保障机制。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交接处,地理坐标:北纬42?3′~42?7,′东经117?6′~117?5′。地貌上界于两个一级单元即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南北长25.5km,东西宽27km,区域海拔高1500~1939.6m[3]。

经国务院批准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29.8公顷。保护区目前的管理部门装备落后、设施陈旧,不仅严重影响着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打击。因此,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投入的保障机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坚持依法保护,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中心,以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配套法规为补充的法制体系,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甚至采取公审、公判的形式,达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并且,我们每一个执法者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用法律利剑来保护林区野生动物。

[1]刘春延,聂鸿飞.塞罕坝植物区系组成的分析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8.06

爸爸的鼾声范文6

关键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优势与前景

生态旅游的概念来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最初指的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而正式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独立术语是由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的,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生态旅游就是去往相对来说没有干扰或没有污染的自然地区的旅行活动,为了研究、欣赏和品味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存在的文化表现组成的特殊目的。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和旅游的持续发展。

1.塞罕坝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1.1地理条件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北邻,距北京460km,距承德避暑山庄近240km,位于北京——天津——承德黄金旅游城的延长线上,离北京、天津不到1天的车程,交通便利,客源充足。

1.2历史文化蕴涵

塞罕坝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就是狩猎之所,直到清朝仍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闻名于世。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至今保留着20余处历史古迹、遗址,流传着诸多的传说典故。在塞罕坝可以寻觅秋猕文化的根源,体验满蒙汉等多民族文化的和谐交融。因此,到塞罕坝旅游、参观的人无一例外地要领略一下塞罕坝特有的历史遗迹、传说典故和乡土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展各种示范教育活动,使塞罕坝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弘扬,这是塞罕坝重要的社会影响。

1.3自然气候独特

塞罕坝按地形分坝上、坝下2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39.6m;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m。年均气温-1.5%,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3.4%和-43.2℃,年均无霜期60d,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虽地处华北,靠近京津,但其气候特点与东北大兴安岭相近。夏季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冬季寒冷,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如此独特的气候,再加上优美壮观的森林草原景观,在整个华北地区均属罕见,实为夏季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冬季滑雪狩猎的理想之地。

1.4自然景观优势

塞罕坝森林公园内可同时看到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等多种景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如以白桦天然林与云杉、落叶松林为主体的森林景观,以五花草甸、金莲花草塘为特征的草甸景观、以百里香群落和二色补血草群落为代表的干旱草原,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草原景观及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景观,白桦天然林与落叶松林,连绵起伏,横无际涯,每到秋日,层林尽染,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平坦的草甸,如锦的五花草塘,适合观赏和摄影,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毗邻,蔚然壮观;森林公园西部的沙地与沙丘姿态万千,荒漠沙地景观独特,魅力非凡;区内吐力根河和撅尾巴河两岸,草甸沼泽相连,逶迤的河道穿行其中,美不胜收。

1.5人文景观优势

保护区所在地是原清王朝“木兰围场”皇家猎苑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其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区内的12座联营遗址、扣垦坟、塞罕敖包、康熙亮兵台、塞北佛石庙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1.6生物景观优势

景观斑块复杂,生物多样性与众不同,极具生态旅游价值。植物景观以五花草甸、百里香群落和二色补血草群落最为独特;花色缤纷,枝叶滴翠,连片分布且随处可见,面积上百公顷的天然二色补血草群落,花团锦簇,堪称塞罕坝一绝。引人注目的还有连片分布的天然百里香群落和面积相当可观的蓝刺头群落;随处可见的柳兰、黄花菜、金莲花群落;令人目不暇接的山韭、委陵菜、翠雀群落等。

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中常有马鹿、青羊、豹猫等出没,白头鹞、苍鹰、红隼等在蓝天白云中盘旋,俯首近视,蓝马鸡、黄羊、狍子等在灌木丛中游憩,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塞罕坝开展生态旅游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