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理论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理论试题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题化教学 创新研究

专题化教学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增强教学效果而探索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它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并结合社会热点整合教学内容、提炼教学专题、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创新和完善专题化教学模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式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独特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针对性,但是时间跨度大,结论性语言较多,理论性较强,案例较少,涉及内容宽泛,没有体现出知识难度的纵向递进。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章节按部就班地讲授,重点则很难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并精简提炼,重新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形成具有实践特色和主}鲜明的专题,才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特点。

(二)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师的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相对于本科院校教师来说,学术视野相对狭小,理论教学深度比较欠缺,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有待提高。针对高职教师的这些特点,专题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扬长避短。首先,可以促使教师更专心地组织教学。由于每位教师只负责几个专题,教师有更多精力用于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艺术的探究。其次,学生对不同老师的比较评价,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老师的监督和激励,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次,专题化教学能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在专题化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专题大都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备课压力相对减轻,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教学与科研间上的冲突,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生相对于本科生更加注重形象性思维,学习自控能力和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对课堂趣味性要求比较高。专题教学能够以点带面,为案例的延伸和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留出更大空间,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形象教学内容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同时,在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和多位教师接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希望感受教师不同风采的愿望,避免审美疲劳。

二、我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我校在专题化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初步探索。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专题化教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以“问题”或专题线索为导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设计,制订相关的专题化教学方案并严格执行,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度和兴趣。现将我校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上的一些做法总结归纳如下:

(一)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题教学内容取之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活于教材,我们在专题教学内容设计上坚持三个原则,就是求精、求新、求实。

以《概论》课为例,我们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四大模块,形成既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十八至二十个专题,如下:

(二)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

1.教师与专题的合理搭配。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采用“多人一课”的形式,教师队伍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在课程开设前,课程组老师就要进行协商沟通,根据自己的学识擅长和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每人申报七个或八个专题,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协调,合理确定专题内容和搭档人员。

2.集体备课制度的建立。

课程组教师针对专题教学定期集体备课,并形成相关制度,认真执行。为保证专题教学质量,大家集思广益,每个教师都要为自己负责的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交初稿,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评议,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同时,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借鉴和学习非自己主讲的专题内容,以使理论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影像视频、情境教学、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多种方法,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合堂教学,班级人数多、教材理论性强、内容枯燥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通过课程组教师的努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成为我校精品课程,我们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上传了大量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平台。此外,通过QQ空间、电子邮件、人人网、博客微博、校园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4.理论专题和实践教学关系的恰当处理。

我们在专题化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有计划地开展本土教学基地的现场教学,制订了详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教学主题逐一对应,在校内外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分期分批带领学生开展现场教育。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专题理论内容形成直观感性认识,从总体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5.课程反馈机制的建立。

专题化教学的改进有赖于在课程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中总结得失,我们非常重视专题化教学的中期控制和后期反馈。教师完成一个阶段专题的讲授并不是教学任务的完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会持续,教学专题间的逻辑关系需衔接,专题化教学在教学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和不足,需要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我们在这方面经过一系列摸索,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专题化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如“即教即评”这种信息反馈形式,学生在专题讲授后当周内评教,任课教师即时查看学生评教情况,评教反馈内容包括专题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对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学生的到课率等。相比传统期末评教,“即教即评”可以更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和改进专题教学。

(三)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

专题式教学由数位老师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课程考核操作难度必然增加。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与该模式配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课程考核会商机制。

由于班级固定,教师轮流,教师在学生成绩判定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组对学生成绩考核形成会商机制,首先,在每个学期初,课程组老师通过协商,先在学生成绩影响因素如出勤、作业、课堂问答等方面给出统一标准,并严格执行。其次,期末由最先给此班级上课的老师按一定量化标准给定成绩,而其他给此班级上课老师要提出意见,必要时由不同老师给学生打分,取平均分,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实行过程性考核,强化综合评价。

在专题授课模式下,考核不仅是结果诊断,更是一种过程激励。学生的综合评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平时表现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学生出勤、作业、课堂问答等组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理论知识考核,采用期末开卷笔试的方式,主要由主观试题构成,出题灵活开放,给学生较大发挥空间,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系统认知和掌握。实践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表现、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方面按照不同权重给予综合归纳,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这种形式能够把学生从传统分数中解脱出来,更关注学习过程。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专题式教学的优势特点决定了实施这种方式的必要性,而其面临的潜在问题则决定了实施这种改革的挑战性,如何保障专题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成为极其关键的问题。专题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统筹合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规模的大课,专题化教学是一项涉及学校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专题化教学做好统筹,在上课时间安排和师资配备上予以充分协调,在教师业务培训、社会调研、攻读学位、挂职锻炼、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等方面更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各院系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二)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教师队伍

专题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发挥空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业务素质直接关系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效,专题化教学对每个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专题化教学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思辨和概括能力;专题化教学的跳跃性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章节思维,重塑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专题化教学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对理论涉及的现实问}有及时了解和把握,更应展现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专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教学艺术有更深入的研究,要求教师在各方面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集体协作和沟通

专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教师之间的集体协作和沟通产生的合力。因为课程内容是一个整体,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我们根据讲授的专题内容,建立专门的教学团队,每一个团队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召集自己团队就专题内容的设计、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等展开研讨,并附带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组织。团队之间互相沟通,采用“手拉手”的形式加强合作,即各个团队就每个专题的内容设置彼此交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前一个团队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要求、课程的衔接等问题告知后面的团队,便于其他教师了解教学过程的运作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加强高职院校专题化教学方面的沟通与交流

专题式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得以应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向,高职院校专题化教学各有特色,一些好的做法要通过调查研究、访谈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如我校与潍坊地区其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定期沟通机制,围绕专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保障等方面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使我校专题化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唐业仁.专题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9).

[2]李冠芳.高校思政理论课专题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2

【关键词】治理理论 政府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政府公信力降低的情况,各国都加强了对公信力的建设。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与阶层矛盾突出并存,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制意识提高并存,造成了我国各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公信力降低的情况,直接削弱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损坏了公众形象。我国的政府公信力遭遇寒流,形势不容乐观,这也是政府公信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遭遇和解决的问题。分析政府公信力问题与探讨增强政府公信力的方法,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要求,也是现实需要的选择。政府公信力问题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全方位问题,它的研究与提升涉及到很多学科理论,本文主要是利用行政学理论来予以分析阐述。

当前阶段,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与执法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如“钓鱼执法”、暗箱操作、土地补偿纠纷、等都暴露出一些政府部门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也阻碍了政府效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好好研究“治理理论”,营造正面的政府公信力才能产生足够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使政府和民众能够协调统一、上下一心,确保政府政策的高效实施,增强行政执法的效率,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就会大大改善,假以时日,政府的公信力会逐渐提高,以此实现良性循环。

“治理理论”的界定

“治理理论”,指的是把社会企业、私人部门等的管理方式用于公共部门,如把激励机制用在政府人员的公共服务中来。作为“善治”的治理,其内涵指的是一类高效率的、包容的、权责明确的且能被充分监督的公共服务系统。而从社会控制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指的是政府和社会各层面、政府部门和私人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治理”这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起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关注。其方式和目标不同于以往统治阶级及其同盟者运用政府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后者作用范围相当有限。“治理”所追求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公共治理可以是通过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上下互动等方式来实施,而且其作用范围可普及到国际社会。

“善治”是政府追求的目标。善治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它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进一步法治化的进程。良好的互信关系是政府与国际社会、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合作与互动之上的政府治理模式的社会基础。

政府公信力内涵

政府公信力的定义。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自身行政能力与公众满意程度相作用的结果。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通过公共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被民众承认、服从的能力。通常认为政府公信力有着两个层次:首先是政府自身的信用状态是否良好;其次是政府得到公众信任与服从的能力。信息时代,政府工作的焦点不单单是是否干得好,而是能不能让公众认为它能干得好,执政能力、宣传策略与公关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公信力就是如此,高信用不必然具有高信任度,因此政府不但切实需要有很高的信用水平,同时也需要用恰当的方式让公众知道并且让公众相信自己。总而言之,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的信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的高低是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的,所以,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就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政府公信力主体的辩证关系。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政府和公众;涉及到两种行为,信任和被信任;涉及到一组关系,信用与信任的关系。政府是政府信用的主体,作为被信任方;公众是信任的主体,扮演施信方的角色。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公众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个人和群体。我国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治州等地方政府。

提高政府公信力与治理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3

【关键词】协同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政府食品监管

我国政府食品监管困境以及严重的“碎片化”现象由来已久,是当前政府监管乃至公共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社会普遍存在的地沟油现象,暴露出政府部门对食品链分段监管时的问题。因政府本身监管体制问题以及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在食品监管中作用的不对称性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政府食品监管举步维艰。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缓解政府食品监管的压力,保障社会的食品安全,成为目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协同理论下政府食品监管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概述

(一)协同理论。在协同理论中所说的协同就是指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共同合作,使整个系统达到一种有序稳定的状态,产生出一个新的结构或是生成一种新的功能。[1]

1.协同效应。如果一个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独立运动,系统就会呈现出无规则的无序运动状态;而如果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占主导地位的是整体运动时,系统则会呈现有规律有序运动状态。[2]

2.自组织原理。在《协同学导论》中,H・哈肯指出:研究一个工人的集体,如果每个工人按照经理发出的外部指示,而以一定的方式活动时,那么就称它为组织,或具有组织的功能。在生产某些产品中所需协作活动,来源于这种协调行为,这是不讲自明的。如果不存在给出的外部指令,而工人们按照互相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协调地工作,那么这种与前面同样的过程,就称为自组织。[3]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的一种修正。针对政府追求效率所带来“碎片化”的一系列问题,在长达20年之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实践与反思之后,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等人提出了一个管理的新概念――“整体性治理”或“整体政府”。其主要内涵是合作的“跨界性”,主张在不消除专业化分工、组织边界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有效的制度化协作,促使社会公共管理各个主体,包括上下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之间、公私部门之间建立多种联系协同行动,以达到发挥整体效能的作用。[4]

二、食品监管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

(一)“相关部门”监管模式。从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调查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相关部门”。所谓“相关部门”监管模式,即是一种多头监管模式。针对地沟油这一现象,可以管理的部门包括工商、质检、药监、卫生、环保、城管、公安等七个部门之多,但是最终为什么只有公安机关出面回应?所谓七个部门管不了一个地沟油,即是这种多头监管的弊病所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行政责任确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垂直领导下的监管难免导致部门或地方政府在行使具体行政行为时的权力间的推诿、扯皮,想要追求一种最优行政效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时,由于利益之间的相互博弈,对于一些部门间跨边界的模糊问题,为了使利益损失最小化,所谓的“相关部门”就会选择不管或是消极监管,这样同样使食品监管陷入为难的境地。谋求部门之间的协同,可以作为政府走出困境的出路。如果政府能够给各行政单位设置一个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研讨出最优的方案。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的跨部门绩效考核,就能很好地避免所谓“相关部门”之间对于监管问题的不作为。所谓的部门利益,这样即可以转化为整体性的利益,“相关部门”为了这一整体利益,也就不得不做出有效的干预。

(二)政府单一化监管难度太大。地沟油死灰复燃,解决多年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实也不能完全将责任推诸于政府之上。单单让政府承担一切,政府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不言而喻,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然而由于市场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很容易导致食品行业内部的混乱。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中的“逆向选择”,使得行业发展举步维艰。企业自然就会选择将损失转嫁给消费者,正如廉价的地沟油生产一样,企业为取得最大化收益,就必须消耗最小的生产资本,这样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普通消费者。那么,单从这一点来说,企业是不是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呢?我们都知道,大凡食品行业,都有具体的行业内部规范。如何将这种规范与政府监管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毕竟单方的力量总显得是相对薄弱的。这样,多方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三、政府食品监管的模式建构

(一)政府横纵向协同监管模式。中央政府作为垂直领导者,需为地方各政府设定一个整体性的治理框架。各行为主体要在整体治理框架之下,明确各自目标。这个目标当然不带有盲目性,需通过各级政府多方协调达到一个最优化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以节约行政资本为目的,各监管主体共同行动,合理配置已有资源,防止监管中出现监管盲区、监管交叉。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部门横向管理上,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应该是不相同的,当然在纵向上总体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横向上的目标不尽相同,亦即每一部门的具体行政目标是不同的。有效的部门管理方法,应当是将跨部门的目标纳入组织绩效考核的指标当中。现实中,往往是采取多部门分环节进行食品监管,这也正是监管不力的原因所在。跨部门目标达成度作为部门绩效考核之后,组织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将得到明显改善,行政过程中的“碎片化”、“部门化”漏洞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围绕在制度本身的管理断层,也可以被重新修复。这样,也就不至于造成部门间责任互相间的推诿、扯皮。

(二)政府与社会协同监管模式。政府的权力本身来源于社会,当然需要反哺于社会。社会力量对政府监管的外部压力,是推动政府监管改革的强大动力。实现政府与社会在监管上的协同,应当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探寻政府与社会监管之中的平衡点,成为政府与社会监管的核心。企业食品生产,作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最初环节,必须作为政府社会协同监管的第一道防线。行业内的自主监管机制固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政府还需要在宏观上为企业提供总体的监管机制。政府作为监管机制的提供者,无形中决定着食品监管的目标、食品生产的发展方向。这样,企业食品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同时,消费者作为食品的最大消耗群体,该力量融入到监管体系后,一是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另外可以为政府监管提供大量信息来源,能有效解决因信息闭塞导致的监管纰漏或是监管不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监管作为食品监管最强硬、最有效的方式,始终应当把它作为约束行业规范的手段。同时,社会参与也是监管领域不可忽视的组成。诸如企业自律、媒体监督、消费者举报、第三方评估,都可以看做是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政府积极干预与社会协同参与,必然是解决食品行业秩序紊乱的绝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广祥.协同学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外贸竞争力的研究,世界上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包括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我国(地区)外贸竞争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之一。然而,要研究中国外贸竞争力,就不能不对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 (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教师 能力

高中新课程打破了政治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框架,实现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新课改中高中政治实现质的飞跃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新课标在高中政治课程设置上采用了模块建构方式,内含四大必修模块和六大选修模块。这对高中政治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认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师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提升。

1.研究能力。专业成长的途径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研究能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用心搞科研拥有学习热情,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1.1 要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新课程面前没有老教师,大家共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而教师要坚持不懈探索和研究,要掌握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具体内容、评估要求、基本框架和特点等,了解新课程新在何处,使自己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驾驶新教材的能力,使自己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科研成果,不断吸收新知识,加强新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1.2 校本教研制度和实施需要教师增强研究能力。校本教研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学会在对本学科知识通透了解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广泛涉猎其他领域,教师之间加强配合合作,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情境中去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课题合作式教研,学区联片式教研,中心学校辐射式教研等。

1.3 教师要研究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政治教师加强教学针对性,正确决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方法。学生是教学对象,教师必须对学生身心特点全面了解,做到细致深入、准确客观。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以下能力。

2.1 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的能力:包括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确定适度教学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能力。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压抑也不放任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课堂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所有的改革理念和思考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和课堂上,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和课堂重构的研究,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了解新成果的科学价值。

2.2 教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的语言要精练规范,富有感染力,具有启发性,能在关键时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诱导和激发学生思维想象。

2.3 教师的参与和共事能力:这是推进人际和谐发展、促进新课改的保证。高中新课程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教师的良好合作共事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提高这一能力,教师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要通力合作,精诚团结,相互支持。服从学校指挥,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共同一致地教育学生。

2.4 提炼思想政治观点的能力:它包括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综合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将案例等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提炼其中的思想政治观点。

2.5 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淡化了政治课的理论体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生活主题的能力,把学科概念、方法、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不断总结,学习新知,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灵活地在知识中建立联系。用心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在实践中积累和反思,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职业认同,有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学机智,提高综合学养,全面贯彻政治学科的内容标准的要求。

2.6 实践教学能力:新课标之下的课堂是广义的课堂,这要求政治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所关心的有意义的题材,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3.课程的整合实施开发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决策,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新课程充分扩大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可支配空间,要求教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和校本课程为辅,进行课程结构整合优化。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自主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新课程之下,课程资源日益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提高课程活动的质量。

政治理论试题范文6

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消除一些自我阻碍的观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所著的《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指出,“人类总是努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事件。通过对可以控制的领域进行操纵,能够更好地实现理想,防止不如意的事件发生。”因此,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增强我们的效能信念,这种信念是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主观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自我怀疑感

从教学上说,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往往存在自我怀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所要宣讲内容的真实性有所怀疑,自身信念不够坚定。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的怀疑。这种不坚定的信念有时会导致对自身价值、对自己的劳动的一个否定,进而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信念的缺失,产生更多的职业倦怠。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这一部分教师的自身原因,或者是因为看世界的目光过于消极,或者是缺乏大局观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也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中的事物是不完善的,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现象。确定一个观点,也总能为自己的这个观点找到论据。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把握社会的主流,应该看到主流是好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在坚持这一点的前提下,我们讲什么都是理直气壮的,语气也是坚定的。

2.消除一种好大喜空、急于求成的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在教学上没有重点,面面俱到,反而没有什么实效。在育人方面,总想建立一个完善的方案,总想影响所有的人,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实际上,不管是教学还是育人,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必须循序渐进。任何一套方案,也不可能影响所有的人,过分的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失去机会。

3.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对自己的成果应该进行客观的、积极的归因

在进行归因的时候,感性的个体容易把自己成败的原因归于运气、外因环境、身心状态、任务难度等消极的因素,这样的归因会导致教学效能感的下降。如果归为能力、努力程度等积极的因素,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更加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中。自我效能的发展需要在长期的个人控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要具有高尚的师德。面对成败,要保持理性的认识,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只能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成功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能感,而这种效能感又能带来更大的成功,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4.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

“个人效能信念是构成人类动因的关键因素。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引起一定后果,他们将不会尝试使事件发生。”“人们为了塑造自己的社会未来,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重要的社会变革,虽然变革很少是轻而易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必须相信自己具有成功的进行改革的能力,这种效能感不是和你所具有的技能多少有关,而是与你相信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你能做什么有关。只能拥有这样的效能感,才能拿出改革的勇气。既然是改革,就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中的事物总是不完美的,在试与闯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没有这种勇气和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除教学之外,还承担着很强的育人功能,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评估要从教学与育人两个方面入手,一般的评估仅仅局限于教学方面,把育人方面仅作为教学的一个指标。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这种评估,目前主要是由教师自评、同行评估、领导和专家评估、学生评估等组成,各部分量化后都占一定的分值比例。目前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方面还比较容易评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方面所达到的效果是难以评定的,一方面这种效果短时期内难以显现出来,而且很难量化;另一方面,学生思想的转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功劳。现在要把这种仅仅局限于教学的做法改过来,实现评估重点向育人的倾斜,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从结果上难以看出,因此,我们更主要的要从行为本身来看。可以由校方组成评审团,对行为本身的影响程度、可能带来的效果等进行评定,评审团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的看法并作为参考意见。这种从行为本身来评估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积极性,只要大的方向是对的,必将形成积极的后果。

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定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评估的周期过长,常常是一学期期中评定一次、期末评定一次,这样的评估没有及时反映真实发现的情况,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再次,形式主义过重,没有将评估真正与物质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吃大锅饭现象严重,除优秀的以外,其他的也都是合格。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在这种氛围下,大家容易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批判性态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要求高,不仅仅要教学,还要育人,另一方面又习惯于低估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成绩,这样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效能感从何而来。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不仅需要物质奖励,而且需要精神奖励,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他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强烈。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理解与尊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缺乏教学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专业课老师甚至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门科学。因此,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或育人活动中取得成效时,领导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物质奖励方面,学校可抽出一点资金,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奖、实践奖等,激励老师在这方面作出贡献,但要注意,这种奖不要轻易颁发,不符合条件,就不颁发,宁缺毋滥,必须要保证质量,太容易得到的奖反而不利于调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积极性。而且这种奖是面向全校教师来设立的,作为教师都有育人的功能,这样有利于营造重视育人的整体氛围,当然可以适当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斜。

另外,学校总体上要营造出一种自由、民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学校支持系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的整体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呈正相关的关系,学校的客观环境越好、校风越正、制度越合理、校领导越有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就会越高。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集体教学效能感

“自我”与“集体”是相对而言的,这种划分是建立在问题的一致性假设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复杂的、多元的,“自我”与“集体”密不可分,在提高“自我教学效能感”的同时也要提高“集体教学效能感”。

“集体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在有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迫切,第一,当个体行为所带来的效能感的提高达到或接近最高限度时,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感,就必须借助于集体的力量。第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自己“品牌”的需要,做同样一件事,一个人去做,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去做,其影响就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影响的进一步增强,就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品牌”。第三,消除改革障碍的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先由下而上,为了形成强有力的自下由上的呼声,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有广泛而具体的调查研究,拿出有效的执行方案,这也需要集体教学效能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