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1
关键词:歌剧;咏叹调;《苍原》;《情歌》
咏叹调是歌剧中富有抒情和戏剧性的独唱曲,它能集中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旋律富有抒情性,歌词强调情感的真挚表达,结构形式精炼,注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结合。
对一首咏叹调逻辑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在演唱咏叹调时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下面我将以歌剧《苍原》中《情歌》的咏叹调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 剧情分析
分析一首咏叹调首先要从分析剧情开始。《苍原》这部歌剧述说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清乾隆年间,寄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中国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为了民族生存和对自由的追求,在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毅然举族东归,行程万余里,历时七个月,付出重大牺牲,终于回到中国故乡天山,这一民族大迁徙曾被一位英国史学家称为震撼世界的壮举。回归的历程是艰险的,沙皇军队的围追堵截,部族内的奸细艾培雷在中间阻挠破坏,舍愣、娜仁高娃与渥巴锡曾有过利益上的恩怨,种种个人间的矛盾冲突与民族大义的取舍,让土尔扈特人在血与火,情感与理智间交战,英雄的生命在回归的路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二、《情歌》三次出现的情感变化
《苍原》的唱词充满了高度的文学性,其中女主人公的主题曲《情歌》带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柔美而深情,充分体现了《苍原》的音乐所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
歌词如下:
“送哥送到太阳升,送哥送到星儿落,叫声远行的人儿呦,阿妹有话对你说:如果你是辽阔的草原,我就化作蜿蜒的小河;如果你是蜿蜒的小河,我就化作河上的清波,从你的胸膛轻轻流过……如果你是河上的清波,我就化作渴饮的马;如果你是牧马的人,我就化作悠长的牧歌,带给你唱也唱不完的欢乐!”
《情歌》在《苍原》中演唱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角娜仁高娃误以为情郎去世,带着对过去两人相恋的美好追忆及对逝去爱人深切的惋惜之情,以绵绵悲情独唱了一遍;第二次是重唱,娜仁高娃与舍愣久别重逢又陷入到新的矛盾中,无法决绝的痛苦表白,部分再现地演唱人物心理,体现为抉择的矛盾;第三次是娜仁高娃为了正义而牺牲,族人以混声合唱的形式出现,曲调之悲切充分烘托了土尔扈特人民对娜仁高娃的同情与赞美,这种由个人情感与部族情感发生矛盾时,女主人公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精神激励其部族更加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归乡的信念。
三、从音乐素材角度分析
(一)特有的民族风味
《情歌》是具有浓郁蒙古族音乐特征的歌曲,蒙古族长调的引用使节奏自由、宽广、绵长,从而呈现出极大的张力,旋律的大跳与流动缠绵的长线条的结合,集中体现了高亢、豪迈、流畅、抒情的音乐风格。
1.《情歌》的旋律
在演唱《情歌》这首曲子时,首先就应重视分析旋律的结构、语汇和特征及所体现的形象上的含义,这样才能唱出它应有的风格和效果。
例1:
这条旋律属于优美、委婉的抒情性风格。它的主题是以三连音构成的,单从音乐上来看,演唱这一旋律时,首先要突出它的线条,唱得既要连贯,又要掌握它的生动地节奏美,而这一切都不能脱离这一旋律最本质的东西――抒情性,深刻地体现了娜仁高娃绵绵的情意。
例2:
这条旋律属于流畅、抑扬婉转的长线条的创作风格。采用了蒙古族音乐中音程跳进的方式,旋律的幅度宽、节奏规整、速度平稳,表现出一种开阔、肃穆的气质。连续不段的5小节的乐句均以长音符结尾,更加强了旋律的豪放气度和他的歌颂性。歌唱时,要根据歌词的含义体现出《情歌》的柔美和深情。
2.有律动的节奏
自由性是蒙古族音乐体现出来的特点,在《情歌》的半终止、全终止或遇到某些长音时可根据演唱者的情绪,演唱习惯等自由处理这些印的节奏、节拍。
《情歌》中有些乐句所表现出的是感怀、询问和思考的意境,例如“叫声远行的人儿呦!”这里面的“叫”字是后半拍起的,这个作为乐句起音的后半拍音,应起的非常轻柔,富有流动感,呈不稳定性,当这个起音很轻柔地流向正拍时,再把声音放出,在正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感。
(二)《情歌》的调式及转调
《情歌》的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十八小节为引子,剩下的部分则是《情歌》的主题。
《情歌》的引子是降B大调,结束音停留在降B大调的属音F上。以4/4的节拍型,很好的体现出引子所表现出的叙事性,它的叙述起到了旋律展开的目的。
在进入主题之后,旋律由降B大调转到了f小调上,随着节奏型也由4/4拍变成了3/8拍。小调的旋律婉转、活泼,与引子形成鲜明对比,《情歌》在这里很好的利用小调的作用体现出了曲子的抒情性。进入主题后,曲子又分为两个段落,这两个段落旋律基本相同,只是歌词有所不同。主题中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如果…就…”的假设句,从歌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美丽深情的姑娘娜仁高娃对情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三)《情歌》中伴奏及和弦的使用
整首歌曲,旋律与伴奏相辅相成,从歌曲开始直至最后结束,成为完整的统一体,但在统一体中亦有不同枝节,即和声上的变化和过程中的起伏,的抵达,戏剧性的间歇等。
歌曲前奏部分,右手以蒙古族长调的音乐特色,演奏出主旋律;左手为分解和弦。引子部分为叙述性的歌唱,唱词进入后,伴奏音型改为琶音。
引子以下行的分解和弦结束,引入间奏以及曲子的主题。歌曲的间奏部分的伴奏音型为柱式和弦,在进入主题后,节奏变为3/8拍,左手的伴奏音型均为分解和弦,而每个段落在结尾部分都归到了2/4的拍子上。
无论是引子、间奏和各节的伴奏形式和表现要求,都根据歌词内容,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成熟的技巧,充分发挥了伴奏的作用。
四、在表演形式方面的把握
(一)声音的运用
《情歌》的引子部分,声音要求具有高亢、嘹亮、豪放的特点,以展现少数民族那种原始质朴的激情。
进入主题后,拍子由4/4转为3/8、2/4混合拍子,演唱时不要太强并富有弹性,同时又要注意保持民族风格。演唱中,咬字、吐字也要清晰,声音圆润,做到声情并茂。演唱尾声时,声音做由强渐弱处理,主人公带着回忆渐渐远去的伤感,表情应凝望远方虚视,以使人感到她仍沉浸在回忆中。
在艺术创作中,声音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该重视声音这一艺术元素,并努力探索它的艺术表现语言规律,以此来增添作品的魅力。
(二)肢体语言要到位
歌唱中动作姿态的运用要到位,人类情感无法仅仅用声音完全表达,在演唱时,动作、手势、姿态等主要用于强化歌曲的内在情感表达,而且应作到恰如其分,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太过则虚张声势,反而有损于情感表达;不及则难以充分的表达情感内容。
比如《情歌》中,在演唱第一段落时,女主人公似乎对整个草原呼喊“叫声远行的人儿呦!”手势应该舒展,然后声音弱下来,手一并收回。而在演唱第二段落时,歌词进入情感表达的主题,“从你的胸膛轻轻流过,让你紧紧地拥抱着我”在表达这样一种甜蜜快乐的情感时,歌者的眼神里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舞台动作也应舒展自如,让人有种美的感受。
结论
歌剧《苍原》是一部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而又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史诗性正剧,是中国现代歌剧创作中屈指可数的作品之一。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2
阎维文老师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3岁进入山西省歌舞团,15岁参军入伍。这个如今以歌唱为终生事业的歌唱家,最初的艺术生涯却有九年是在舞蹈里度过的。当他找到歌唱的艺术方位后,便开始调整自己,并且执著地走下去。他拜魏金荣、金铁林、程志等名家为师,成功地把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为《末代皇帝》、《海灯法师》、《战将》等四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电视音乐片、录制了主题歌和插曲。中国唱片公司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汕头的音像出版社分别为他制作了《两地书,母子情》、《峨嵋酒家》、《说句心里话》、《东北民歌专辑》、《西域情歌》、《黄土情歌》、《黑土情歌》、《红土情歌》等个人独唱专辑。他的山西民歌《牧歌》,让人听来土味十足、乡风淳厚;而《汾河水哗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又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陕西民歌《赶牲灵》,风格的《高原春光》、川味浓厚的《峨嵋酒家》,都把各类民歌的演唱技巧推向了极致。
阎维文老师唱响了数十首歌曲,像《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峨眉酒家》、《一二三四歌》、《母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人间第一情》、《父母恩情》、《红叶寄情》、《永恒的承诺》、《洒向人间都是爱》、《阳光路上》、《手拉手》等。尤其是:《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母亲》这四首歌在部队里,几乎和五、六十年代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一样,到了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境地。他的歌曲之所以受部队军人和老百姓的欢迎,除了作词、作曲的功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歌曲是由阎维文老师唱出来的,并持之以恒地把这些歌通过电视、广播、晚会等各种传媒手段传到了广大观众和干部战士的心里去。他以他独特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演唱倾倒了许多观众。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这些歌时,从声音到吐字咬文、动作表演都极力模仿阎维文老师,这说明他的演唱已被广大观众认可。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一位声乐教授看后,禁不住对东方国度的歌手所表现出来的演唱水平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民歌歌手有这么好的功底,有这么好的气息和共鸣。”
阎维文老师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有着很大的抱负,他曾说:“民族音乐在我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时代是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永远不抛弃民族的东西,始终把根扎在故土上,要为民族声乐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维文老师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典范和舵手,他把中国民族男高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时代!
第一,在歌唱技法上,他是中西方声乐技法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声乐技术与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技巧,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两者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从而回答了一直存在争议的民族男高音应该怎么唱?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奠定了他个人唱法的崇高地位。在最新的专辑中,他把声乐技巧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在咬字吐字上,他堪称民族男高音的活标准,他真正做到了咬字吐字的统一,不论是哪个音区,哪个汉字,无不字正腔圆、圆润自如。
第三,在情感和风格处理上,在演绎创作歌曲上,他深情内敛、收放自如;在演绎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时,又惟妙惟肖、风情万种。
第四,在舞台表演上,他高贵潇洒不失朴实亲切,大气磅礴不失深情细腻,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表演与作品表达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第五,在个人形象上,他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体现出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也像普通人那样爱护自己的家庭,亲人。多年来,他作为著名的歌唱家,没有骄傲自满,没有负面新闻,他与夫人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
就民族唱法而言,阎维文老师是总政歌舞团乃至全军的“男一号”,但凡重要的演出,他都是台柱子。谈到一个人的艺术,往往和他的人分不开,所谓“听其声观其人”。阎维文老师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他一生的成长分不开的。
阎维文老师的爷爷在解放前是个手工业者,克勤克俭,开了个小作坊,雇了几个伙计,解放后就被划为资本家;而父亲在解放前夕为了逃避抓壮丁,花钱买了个员的身份。这样的出生,在那个“唯成分”的年代里是受歧视的,在他就学的太原矿山机械厂子弟小学里,一开始他就被排除在少先队的组织之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歧视”养成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执着、倔强、不服输。
唱歌不仅要有好的嗓子,更要有情,阎维文老师的歌就有情。歌曲《母亲》,许多歌手都唱过,但听来听去,只有阎维文老师的原唱最有情。
民族唱法向来以歌颂赞美祖国、亲情、友情为主要内容,唱法也是细腻大气,这首《母亲》亦无例外。首先是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沿袭了赞美母亲的用词朴实的风格,用一些很能体现母爱的细节娓娓道来,让每个人都会想起亲切的母亲的形象,而阎维文大气细腻的唱功,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表达得更是淋漓尽致,可以让很多人感动的潸然泪下,在这个亲情都变得有些冷漠的社会,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内心的善良和感激,让我们关爱回报自己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
近年,阎维文老师出了一张集萃山西经典民歌的专辑《黄土情歌》,作为一名从山西走出去的歌唱家,他会对民歌,尤其是家乡的民歌进行怎样的诠释?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对阎维文老师来说,做这个民歌系列有几个动力:一是作为一个男高音歌唱家来说,现在无论在演唱方法、经验、社会阅历都是最成熟、最好的时期,他希望能在这个最好的时期把自己最好的、最钟情的东西留下。二是他在世界各地演出时,常常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并没有进入其他国家的主流,来看演出的更多的是华人、华侨、留学生和驻外机构人员。为什么我们民族这么好的东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认为是因为缺少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好的载体,民族要成为世界的需要一个中间载体。譬如意大利民歌没有帕瓦罗蒂、多明戈这样世界级的歌唱家去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流传到世界各地。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阎维文老师常常感到时间的压力。他说:“《黄土情歌》这张专辑用了很多的时间,但仍然想如果再年轻十岁,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做到更好。对中国民歌来说,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传承到我们这代人身上,应该留下我们这代人对民歌的理解痕迹。”也因此,他更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他希望我们的民歌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认可和社会的支持。阎维文有一个座右铭:“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有关注和引导观众和听众的义务,而绝对没有迎合的权利。”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去关注民歌,爱上民歌。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3
至今,许多在音乐圈行走多年的音乐人也说不清楚《香水有毒》的演唱者究竟是何许人。有人说她是行走在音乐之外的“音乐毒药”,悄然地用流行的文火霸占了众多歌迷感性的耳朵。
原来,《香水有毒》的原唱是名为胡杨林的女歌手,她出生在湖北宜昌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学毕业后,胡杨林进入媒体界,成为记者并在CCTV-6任电视编导,而后在音乐界久经打磨的她因熟唱邓丽君、林忆莲、陈淑桦、柯以敏等人的歌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走进原创,此后因歌唱一首《香水有毒》在网上开始大肆流行并熟为人知。
“每次听《香水有毒》我都掉眼泪,你唱得太感人了……”“《香水有毒》唱得这么动情,歌声中是你真实感受吗……”“为什么学美术的你,最后却选择了音乐……”胡杨林,这个因“香水”味而火得一塌糊涂的女人,也因为歌声中的幽怨在歌迷眼中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近日,她接受《文化月刊》的专访,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胡杨林,一个远比歌声中阳光的女人,一个娇小却有着坚定信念的歌者。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音乐的殿堂?
出书,唱歌,当编导
1981年2月,胡杨林出生在湖北宜昌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胡杨林不到两岁时,电视剧《上海滩》正在全国热播,胡杨林最爱听《上海滩》的主题歌。她的妈妈惊奇地发现,不到两岁的胡杨林仅仅听了两遍《上海滩》的主题歌,她就会哼《上海滩》的曲调,那种韵味和电视里很相像。
胡杨林和姨妈一起居住了几年,姨妈是她的班主任,对她要求很严格,使胡杨林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但是,对胡杨林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她的舅舅杨均林。杨均林在单位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颇有艺术天赋。他不仅身怀绘画绝技,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二胡、手风琴,歌唱得也很棒。正是舅舅杨均林把胡杨林引上音乐、美术这条艺术之路。
胡杨林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尽管胡杨林很喜欢唱歌和画画,父母亲还是希望她好好学习文化课,没有特意想培养她走艺术之路。所以,胡杨林小时候还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上初中二年级之前并没有考艺术学院的打算。
直到读初三马上面临上什么样的高中时,父母才开始为她以后的前途规划。那时胡杨林爱好广泛,除了绘画和音乐,她还喜欢文学,想成为文学家。她不喜欢跳橡皮筋,不喜欢和人接触,不喜欢捉迷藏,除了擅长和人吵架打架外,她唯一的爱好,就是呆在家中看大人看的电视连续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初中。
1996年,读到初三的胡杨林期待着父母的转变,然而一次次的失望致使她的性格越来越怪,无端生气,到处得罪人,不和任何人说话,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为了挽救“无可救药”的胡杨林,家人轮番给她做思想工作,舅舅成了唯一理解她的人。“和父母的唠叨相比,舅舅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我决定好好读书,但那时已临近中考。”经过近两个月的冲刺,胡杨林考上了一所艺术高中开始学习美术,但专业老师却认为她不是学习美术的料,一番刺激的言语让她的内心受到严重伤害,胡杨林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
1999年,胡杨林“意外”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评论系。或许是远离了父母,胡杨林的文学才华渐渐显露,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广。“那段时间的我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远离了封闭多年的小家,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唱自己喜欢的歌,每天都很充实,整个人也变得轻松起来。”胡杨林是美术专业毕业,画画创作自然是她的强项,在“涂鸦”这个环节中,胡杨林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了一幅抽象画,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作品虽然不错,可胡杨林奇特的涂鸦方式,却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原来在涂鸦时,喷漆一般要离物品很近进行喷绘,而胡杨林却离物品很远喷的,因此,被谢娜形容像“杀蚊子”。
胡杨林在校期间组建乐队并担任主唱,并在学校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中登台献艺,加上娇俏的外型,以一首民谣歌曲《虫子》享誉校园、一直被视为年轻学子们追捧的偶像;同时,热爱戏剧、音乐与文学的她,也一直在尝试着词曲的创作,在文学方面,建有私人的文学网站,她的许多篇文章,在各类文学刊物上频频发表,并且自己创作了 20 集电视剧剧本《动感乒乓》及同名小说意欲发表。这样一位兼备音乐、美术、创作、文学为一身的女孩,实为演艺界不可多得的才女佳人。在音乐中,她找到了曾经属于自己的快乐。而为了追逐音乐,她还暗暗许下诺言:“毕业后到北京寻梦。”
2003年9月,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胡杨林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然而,还没能开始音乐之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央视电影频道的一位女编导,“我们正缺一个写文案的编导,我看了你的文章感觉不错,来试试吧!”经过层层筛选,胡杨林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央视,成为电影频道的一名文案编导。第一次,父母乐了,胡杨林笑了,特别是看着自己操刀编辑的一期期节目在荧屏中播出,胡杨林心中的那份喜悦比吃了蜜还甜。“我每天很早起床,写文案,策划提纲,进机房编带子……虽然忙得是昏天黑地,但很快乐、很值得。”可不到一年,胡杨林对编导工作开始厌倦,原因是由她创作的长篇小说《动感乒乓》被上海某出版社相中,出版社欲与她合作,将这部小说拍摄成20集电视剧。
2004年11月她辞职离开了央视。可当她拖着大包行李到达上海时,出版社却婉转将她拒绝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了这份挑战,我放弃了央视,我后悔,但已经迟了。”说起这事,胡杨林至今犹痛。
意外“中毒”唱出名
2005年,胡杨林《有故事的女人――胡杨林・香水有毒》个人专辑还没有正式发行,由好友王启文制作的《香水有毒》小样,便在网络上传播,很快便进入诸多知名音乐网站的排行榜,成绩惊人,人气极佳。她柔美的声线,真假声间游走的幽幽气息,完全的真情流露,疑似天籁,牢牢地抓住了听者的心,让人跟随着起伏的旋律沉迷在爱情香水的迷雾之中。
8月,《香水有毒》在市场上已经有十几种盗版收录在一些畅销合辑拼盘里销售。 而胡杨林倾情演绎的《香水有毒》更是得到多方肯定和赞誉,被诸多业内及业外人士预言将成为比《老鼠爱大米》更流行的网络歌曲和国内少有的女声歌曲。
“当初就是觉得这首歌好听,想唱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就很用心演绎这首《香水有毒》,现在,音乐真的已融入我的生活,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总会让人大吃一惊。”当人们对爱情充满希望,对生活满怀憧憬时,纵然享受在爱情的香水迷雾里面;就在《香水有毒》歌曲上传短短不到一个月,网络上就出现了惊人的点击率,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有人用她的歌曲,只是换了一个名字,一张照片就在网络上据为己有,用来参加网络歌曲的比赛,这一切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征兆呢?
《香水有毒》是否也会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的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呢,最终会不会成为一种已经开始蔓延的毒药?
“香水”到底有毒没毒?
香水真的有毒吗?纯净的香水是不会有毒的,它给人们带来嗅觉上的享受,从生理上的愉悦引起心理上的欢爱。可是劣质的香水、变质的香水,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它像一样腐蚀人们的身心。胡杨林演唱的《香水有毒》哀叹的就是那种有毒的香水,只有经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挫折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出歌曲的内涵。
然而树大招风,先是网友们纷纷在各大论坛猜测:这歌唱得如此婉转悲凉,胡杨林到底遭遇了怎样的感情挫折?而在获得不少都市女性强烈拥护的同时,《香水有毒》引起了很大非议。香水有毒争议“陪你睡”有辱女性?有家长在网上发帖指出,《香水有毒》能流传开来,自然有其魅力之处,但她本人对这首歌却极为反感:“首先,歌词非常不雅,‘陪你睡’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其次,歌词对于女性来讲,即使不算侮辱,也应该算作不尊重,‘陪你睡’显得尤为露骨,更何况还是一位女歌手唱出来的;再次,非常明显,‘陪你睡’是词作者炒作这首歌的一个噱头。好多人哼唱这首歌的时候,都把这一句作为重点。如果这样的不文明噱头被广泛传播的话,大家可以想一想,还有更加露骨的词汇被写进歌曲里面。” 而网名叫“大龄女青年”的网友则认为,这首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残酷现象――夫妻、恋人间的背叛,它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句句令人挣扎和感动,特别是带着淡淡忧伤情绪的女声,更将隐藏在都市女性内心深处的痛唱出了别样风味,让人释然。
《香水有毒》不仅歌词引发争议,演唱者胡杨林本人的“真实面目”更令网友们深感兴趣,有人甚至猜测:胡杨林唱出的,莫非就是她自己的感情挫折?继《香水有毒》“香”卷歌坛后,胡杨林再度为大家送上《有故事的女人――胡杨林・香水有毒》专辑的第二首主打歌,唯美浪漫的《樱花舞》。上一首单曲《香水有毒》取得了不错的好成绩,不仅在各大排行榜高居前位,更是在百度搜索排行榜中获得了连续四周第一的好成绩。在余热未退时《樱花舞》这首由胡杨林亲手填词的歌曲精彩出炉了,歌曲继续延续着“胡式情歌”的柔情。而深厚的填词功底充分展现了这位歌坛小才女的才气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大家感受过《香水有毒》沁人心脾的“香”后,凄美灵动的《樱花舞》会让你闻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香”味,胡杨林依旧是用她独特的音色和空灵的气息式唱腔,和歌曲凄楚的基调完美地合应在一起,为我们讲述了又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或苦涩,或甜蜜,真正的味道只有爱过的人才能懂得并珍惜。《樱花舞》的编曲和作曲依然延续着唯美的POP曲风,比起《香水有毒》的有力诉说,《樱花舞》更多的是一份细细倾吐。几分柔美,几分悲哀,几分幸福都融合在这首“胡氏情歌”当中。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4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乐队始建于1998年,2007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如风往事》,2009年成为四人阵容:主唱小娟、吉他黎强、口琴长笛刘晓光、打击乐荒井壮一郎。他们在创作民谣领域辛勤耕耘,音乐的严谨与山谷的悠然并存,乐评人誉其作品“可以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
来自“山谷”的声音
1998年,“小娟&山谷里的居民”成立,除了小娟,还有黎强和于宙。这是一个轻量级乐队,一把木吉他、一支竹笛、一把口琴,甚至是一串铜钱,简单的器乐组合再配合上小娟的声音,一唱便是十几年。“我们的音乐虽然简单,但不简陋。它很精致,这种精致是含在简单和朴素之下的。”
2005年,小娟演唱的洪启作品《红雪莲》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清新的演绎风格在喧嚣的主流音乐中越发显得灵性十足。
在乐队成立8年后,他们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如风往事》,小娟独特的嗓音在黎强和于宙的伴奏下更显魅力。无论是齐秦、姜育恒,还是蔡琴的歌,被他们演绎出来都另有一番味道。如翻唱《再回首》,颠覆了姜育恒之哀伤和绝望,整个副歌部分清扬飘逸,似喜似悲,没有无奈,唯有洒脱。“好听的歌就是因为它们能传递内心的真实感受,至于是别人的还是专辑的,其实没有区别。” 专辑里收录的原创歌曲《晚霞》,纪念着10年前三人相识的最初,也唤起了人们对宁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2008年,两张翻唱专辑过后,歌迷们终于等来了他们的原创专辑《红布绿花朵》。专辑依旧延续“小娟&山谷里的居民”慢节奏、简单旋律的风格,却少了前两张翻唱专辑中的怀旧、沧桑感,更添了一份悠然与温暖。主打曲《红布绿花朵》更是俘虏一大帮情侣的心,有朋友表示,将来婚礼上要将其作为婚礼进行曲,这是一个女孩子喜悦的、对爱情的向往、对世界的憧憬,那样的恣意和快乐,让人好生羡慕。当我们听腻了那些“所谓情歌”,你或许会喜欢这张最自然和淳朴的专辑。没有撕心裂肺,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淡然和温暖。
在“山谷”里生活
都说乐由心生,作为“中国大陆民谣第一女声”,得有一颗怎样的宁静之心才能唱得出这样空灵的歌声?有人猜,他们一定是居住在世外桃源,不食人间烟火。
事实上,小娟最初“北漂”时,住的是仅9平米的房子。但她仍然会把它布置得特别舒服。“这种舒服跟大小、物质的富裕不一样,它是内心的一种富足和自信。”后来嫌市区太吵,小娟将家搬到了更远的通县。
平常,他们会到家附近一个度假村的会所里驻唱,下午便喝喝茶,浇浇花,晒晒太阳。小娟在家里都种满了花草,还养了鱼。闲时,她喜欢做布艺,她家的装饰,许多都是她手工做出来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在慢慢地过,不希望让自己过得粗心大意,每时每刻你享受到的每一寸阳光、每一口呼吸,它其实都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忽略了它,其实就失去了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的家/是他圈起的一块小地方/到处都是青草/全部是绿的”。
这是《我的家》里头唯一的歌词,也是小娟家的真实写照。伴随着旋律,他们的家如画般地在你眼前铺开:窗台上、书架上,茶几上摆放着各种绿色的植物,就连厨房里、角落里都堆着几盆花草。小娟从不吝啬于表示对这个家的热爱,“自己住的地方也很不错啊,有很多流浪的小猫猫以这里为家,我觉得挺好。我觉得不一定要在山边、水边,你才会感觉到幸福和快乐。”
在小娟看来,即便在城市里,也是可以回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很“山谷”的状态。“有压力,那是来自于你内在的需求。如果你把自己的需求转化为你内心的一种富足,哪怕你躺在草地上,你也会感觉到天是你的房子,地是你的床。心境的转变,其实是‘山谷’音乐真正要去传达的一种东西。”学会珍惜生命中每一点的拥有,你已经是住在了“山谷”里。
“山谷”是我家
1993年,小强揣着音乐梦来到北京,与小娟一见钟情,从此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小娟说:“小强,在我眼里就是全世界。”
小强说:“就像《两个人》中唱的那样,她是世上最好的,别的都很遥远。”
看过他们现场演唱的,无一不被小娟与小强那种顾盼间的默契所感动。他们的音乐又给他们带来了另外两名成员。晓光初次与小娟合作,当时本来约定录6首钢琴曲,后来录完3首曲子,晓光便说“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加钢琴了”。这种从音乐角度考虑的品质折服了小娟。之后,晓光成了“山谷里的居民”。荒井是最晚加入的,也是乐队里最小的,却是最照顾大家的。“他很温暖,大家很愿意跟他坐得很近,很愿意跟他说话。”
小娟是乐队的主创手,通常都是她写完词曲,大家再聚在一起,商量如何配乐。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慢慢推进这个工作,直到最后,大家觉得通过了就下一首。“我们在一起像是有几千年一样了……大家都不是特别功利,只是把这件事情,简简单单把它做好。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和随性做音乐的态度。”
“有个让你感到快乐的团队比什么都重要。”对家人好,对朋友好,做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是小娟的人生信条。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5
关键词:九仟水族;卯节;音乐;人类学视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28-02
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全国总人口约40万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临近三都的县市,如都匀市、荔波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与云南东部的富源县也有分布。九仟镇,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辖镇,是水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区,因而这里是每年一度的水族卯节举行的主要之地。
卯节,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因而这个节日有着极强的人类学研究价值,其中的音乐的使用情况在近年来也一直为人类学界、音乐学界所关注。卯节,又称做“水历新年”,是按“水历”每年的九、十月间(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择一卯日为节,是为“卯节”。卯节选在农历的六月前后,正值物产茂盛之际,所以,水族书籍上解释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季节”①,在我国很多古字典中,也多将“卯”解释为“茂”,可见,卯节是和生命的繁殖相关的节日。
卯节前一晚,水家人都要清扫房屋,并用有水族特色的神秘仪式祭祀天、祖,水书先生会身着长袍,念诵“水经”祛邪祈福,祈求来年万事如意,人寿年丰。之后,人们邀请远到的客人,斟满自酿的“九阡酒”,敲打着铜鼓,饮酒欢歌。“卯日”这天,水家的青年男女多身着节日盛装结伴去“赶卯坡”②。中午时分,卯坡脚下会聚集千名来自九仟附近的九乡十八寨的水族妇女围聚在稻田周围举行祭稻田仪式,她们手执“草标”,由祭师念诵“水经”后,人们挥动“草标”,齐唱祈福之歌。同时,祭师会将生猪放到稻田边的水塘中,水族青年男子纷纷跳到塘内戏猪,祈求秧苗能战胜灾害,茁壮成长。之后,成群结队的水族青年男女涌向卯坡,用歌声传情,寻找情郎,互倾爱慕之心,并双双相对誓约,私定终身。
一、九仟水族卯节文化所依托的地理环境
九仟镇所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境内山岭连绵,河溪交织,其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和平坝,耕地占总面积的9.4%,林地占55.6%,草甸占29.7%,河溪占1.3%,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
在我国农耕文明的前提下,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面积可以用作耕地的条件下,人们在自然组建村寨时就必须思考这一因素制约带来的问题了,最终的结果也形成了九仟附近村寨之间相距甚远的基本分布面貌。在贵州,人们常这样形容自己生活的环境:“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山地地貌,交通闭塞,加之多雨天气,为不同村寨的人们的交往造成了困扰,由于交往不便,因此人们的婚姻问题造成了麻烦,人们必须为年轻人的婚姻的顺利进行找到解决的途径,于是人们就发起并共同确定了在某段日子里将不同村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节日,好为年轻人创造一个相聚和寻找意中人的机会,在九仟,这个节日就是卯节。
二、九仟水族卯节文化所依托的人文环境
“水族是一个典型的泛神民族,水族信仰的鬼神有七八百个之多,被相邻的布依、侗、苗、瑶、汉等民族成为‘水家的鬼多’。”③水族崇尚万物有灵,世上自然之物与自然现象皆被尊崇,从高山大河、雷鸣闪电到鸡鸭鱼鹅等都被认为有神灵所附,所以,水族既有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也有灵魂崇拜,并且鬼神不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水语称之为“拜霞”,其中的“霞”是指一类人形或猪首型的石头,这种类型的石头被水族人尊为“神石”,并认为是“水神”的化身,这个神不仅管理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且还为人间送子、聚财、保平安。
在卯节里,一个重要的仪式内容是“祭稻田”,仪式的过程是:九仟镇附近的九乡十八寨的近千名的水族妇女,身着节日盛装,围聚在稻田周围,手执“草标”默默守候,由水书先生即祭师念“水经”,水经念完之后,妇女们便挥动“草标”,唱祈福歌,歌颂稻田之神、歌颂好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协助祭师将生猪放到稻田边的水塘中,由水族青年男子下塘戏猪,意为祝愿秧苗战胜灾害,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祭稻田显示了人们对于稻田里的神灵赐予食物的感谢,人们也认为稻谷的收获是重要的日子,并在水历中将卯节定为新年之始。
三、九仟水族卯节仪式中的音乐
卯节,又被誉为是水族的“歌节”④,是到处都有歌声的节日。
(一)祭稻田之歌
贵州多雨气候,造就了水族的水稻农业文化。水稻作业是水族人生存的支柱,但是面对干旱、洪涝以及病害、虫害等诸多影响水稻生长的灾害,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不但束手无策且无能为力。面对自然的力量,人们幻化出其神灵的形象并加以崇敬,人们拜服与神灵脚下,以祈求其消除人间灾害保佑人间雨顺年丰。为了得到神灵的帮助与赐予,人们除了拿出丰厚的供品以飨神灵之外,就是歌唱歌颂之词,娱乐神灵,尽力使神灵愉悦、高兴。在整个仪式中,先有水书先生诵经之后,是九乡十八寨之间的相互对歌,哪方唱的好,预示这一村寨来年的稻作会更加风调年丰。
对歌双方的音乐旋律大多较为简单,曲调相近或者基本相同,只是歌词有所变化,这是各民族对歌的基本特征。
祭稻田的歌词,多为颂词,其功能是娱神的,这和音乐在历史上的主要功能相契合。在世界各文化中,如在基督教中,音乐的主要功能就是娱神。这反映了世界文化的趋同性和共通之处。另外,在笔者田野采风的过程中,水语翻译说,人们的歌颂之词除了歌颂神灵的佑护之外,现在人们还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歌颂政府,并请求政府为改善水家人的生活而做出行动。这显示了卯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的与时俱进的极强生命力。
(二)卯坡情歌
卯节之所以被称之为“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就是在“卯日”的下午,九仟附近的九乡十八寨的水族青年男女涌向卯坡,这时的卯坡上犹如人的海洋、歌的海洋、伞的海洋。寻找恋人的男青年在中意的女青年身边唱出对歌的第一句,如女青年对其也中意的话,会对出下一句。之后,这队相互中意的青年男女就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双方都席地而坐,用歌声互诉衷肠,那女青年大多用花伞半遮脸面,时而含情脉脉注视心中的准恋人。此时双方同来的亲朋好友则聚于二人周围会心倾听。卯坡上,一对对青年男女用歌声传情,结识朋友,交流心事,寻找意中人,互倾爱慕之心,最后这些准恋人们双双誓约,私定终身。
结 语
水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由于其历史上主要聚居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大山之中,其文化较少受到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包含水族卯节音乐文化在内的水族文化,具有典型的人类学意义与研究价值。但是,水族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队伍还不够壮大,笔者倡议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水族文化的研究中来,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做出贡献。
注释:
① 潘朝霖,韦宗林主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贵州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8页。
② 九仟镇旁边的一个平缓的山坡,是青年男女相聚对歌
寻找意中人的场所。
③ 潘朝霖,韦宗林主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贵州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页。
④ 潘朝霖,韦宗林主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贵州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页。
作者简介: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6
论文摘要:《最后四首歌》不仅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辞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从尘世中得到解脱、净化,具有高度哲理性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与以往的德国艺术歌曲不同。作曲家将人声器乐化,因此在演唱上也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文章从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演唱者较好地把握作品,对声乐教学也有积极意义。
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1949),是19世纪至20世纪伟大的后浪漫主义作曲家。他出生于德国一个中产阶级音乐家庭,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职业生涯,目睹了世界大战给欧洲社会、政治、文化带来的巨大震荡。这一切都反映在其作品之中,正如他的《在晚霞中》所唱“现在的日子让我疲惫”。战时和战后的一切让他开始对人生和未来感到困惑,很难积极面对这个世界。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施特劳斯把管弦乐队的伴奏用到了艺术歌曲上,选用的题材也是思考自然界中关于死亡意义的诗篇。《最后四首歌》是他晚年的最后一部作品。其创作灵感来源于1946年作曲家在瑞士度假时读到的艾欣朵芙的诗《在夕阳下》。诗中,一对老夫妇对近在咫尺的死亡的沉思,使作曲家产生深深的共鸣,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抒J晴欲望。施特劳斯在1948年完成这首歌曲的创作后,又被赫赛的诗《春天》、《九月》和《进人梦乡时》所吸引,他将它们也改写成了歌曲,这就是著名的《最后四首歌》。
《最后四首歌》的演唱顺序是后人根据季节转换而定的,每两首分成一组。在第一组中,《春天》赞美了春季的景象、声音和芬芳;((九月》描写了从夏季到秋季的转变,花园走到了它一年的尽头。第二组表现的是对睡眠的渴望。女高音在《进人梦乡时》唱道:“现在的日子让我疲惫,我所有的感观都沉醉在睡眠里。”《在晚霞中》呈现出的是夜晚将至时的寂静景象。“它把我们带到了旅途的尽头。我们游荡得多么劳累。这会不会就是死亡”。随着英国管奏出理想的主题,这最后一句歌词又把我们带回到《死与净化》的世界中。《最后四首歌》是施特劳斯的辞世之作,自然率直地表现出临死前的一种心境,在斯特劳斯的作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艺术创作特征
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贯穿于斯特劳斯的整个艺术生涯,同时体现了他创作的几个重要转折点。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为他所钟爱的女高音声部而写的大型管弦乐伴奏的艺术歌曲,不如说是一部交响音诗,它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配器中将人声器乐化了。我们在这部作品中能看到斯特劳斯的思想受到了尼采的影响。虽然他知道自己接近死亡,但却始终相信神圣的东西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在艺术、理想和创作行为中,而死亡只不过是走向了更美好的进化。他的作品,始终有一种戏剧性的力量贯穿于充满诗意的抒情歌曲中,在曲式结构和写作手法上与以往的艺术歌曲不同。我们所习惯的对称的乐句、通谱歌、分节歌的形式在本作品中很少能够看见,旋律与歌词之间较自由,转调较频繁,旋律级进采用主导动机将四首曲子联系起来。配器上都采用法国号的独奏旋律作为每首歌曲结束的尾声。四首乐曲总的倾向是由较为动荡的开头走向安详的结束。
1.第一首:《春天》
选自赫赛20世纪前后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充满着对春天的喜悦与惊讶。赫赛的诗风在斯特劳斯的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再现,歌声经常跟歌词的一个音节对应,展现出一字多音的柔和动态。尽管是描写春天,但我们在这首歌曲中也能感受到犹豫不安的情绪,沉思暗淡的音响。
全曲是稍快板(Allegretto)六八拍。乐曲以c小调的主和弦与”a小调的主和弦频繁的转调造成近乎无调性效果的前奏开始,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低音声部是三和弦上行的琶行所组成的音型构成的和声基础,类似于威尼斯船歌风味的伴奏有一种不停向前的推动力。(见谱例1)
此后旋律的调性更不稳定了,先后有E,A,G调的感觉,最后在第一段结束时停在了bE大调上。(见谱例2)
尽管转调频繁,但全曲还是较统一的。作曲家在此用了主导动机以及动机的变形来推动音乐的发展,使得女高音声部与各段之间和谐统一。在此曲中,作曲家采用的是一种下行的音阶,开始是三四个,后面越来越频繁。(见谱例3)
2.第二首:《九月》
此曲是献给捷克的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耶莉扎夫妇的。此曲创作于《春天》之后,描述的是从夏天到秋天的转换,金黄色树叶的下落,晚夏后虚弱的微笑,都是生命逐渐消失的迹象。
全曲是行板(Andante),是一个单三部曲式,一开始由木管和小提琴奏出的A段的主旋律及节奏音型b贯穿全曲。(见谱例4)
主导动机X是《春天》中的动机,不仅在本曲中出现,也出现在后面的几首当中,起着统一性的作用。
以D大调为中心,B段出现了另一个旋律主题,即新的动机旋律,非常优美动听。它采用模进的手法将情绪一步步地推向,A’是A段的变化再现,伴奏上又回到第一段的织体。乐曲最后的尾声在圆号的独奏中封住朦胧的气氛。
3.第三首:《进入梦乡时》
赫赛的诗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创作的。当时赫赛因妻子患精神病而受到强烈的打击,生活终日笼罩在沉重气氛当中,不久他也患上精神衰弱。这首诗唱出了进人梦乡后的无处可逃的心声,这使预感到死亡的施特劳斯深有同感。
此曲是行板((Andante),一开始是f小调。乐曲前奏以弦乐从低音部开始,以模进方式进行到动机之后,歌唱声部以变形前奏主题的方式加人。此动机有个特征:第二个音有一个七度的大跳。(见谱例5)
歌词中的第三段旋律也是以此动机为变奏的。A段仿佛是一声疲惫的叹息,预示着独唱的进人,加上急促的钢片琴,把对静谧的渴望化成迫切的期待。
乐曲的B段转为降D大调,乐曲更为缓慢,由小提琴独奏出崭新明亮的旋律,仿佛要将人带人临睡前的梦中去。在这一段当中,虽然旋律是新的,但我们不难看出他采用的还是第一段的动机的主题,然后又加人人声变化重复小提琴声部的主旋律。整个乐队配器上、声部上的加厚,通过旋律中的几个模进,把音乐逐步的通过降A、降G推向H辉煌的降B,随后乐曲在又回到了前奏的主题的尾声中结束。在整个乐曲中充满着温柔以及咏叹似的冥想基调,心灵随着令人心醉神往的歌声而放飞,把人带人梦境。
4.第四首:《在晚霞中》
这首是根据艾辛多夫的诗谱成的歌曲,是施特劳斯自1941年以来经过漫长岁月再度创作的大型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全曲以行板(Andante)开始,最初由木管、小提琴与中提琴采用复调对位的手法勾勒出庄严的诀别,这一主题类似于作曲家《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日落场景,开始的高声部奏出全曲的动机。(见谱例6)
歌声加人后,管弦乐则转人伴奏织体。在间奏时我们又能听到前奏的主题响起。长笛将浓荫下的云雀模仿得惟妙惟肖,然后速度渐渐放缓。随着疲倦代替了原先的欢腾,乐曲转向阴暗,仍然不断地出现前奏的主题旋律。正如旋律中唱道的“深深的沉浸在晚霞中”一样,也许是作者预感到死亡的缘故,在歌中最后以朗诵的风格唱道:“我们已经徘徊疲倦,难道这就是死亡。”作曲家在此采用了一个远距离的离调来表达。
随后一段bG调的旋律由法国号奏出.把我们带回到五十年前作者的《死与净化》的主题中。随着乐曲的逐渐放慢,耳边再次出现长笛奏出的大三度云雀咐鸣声,乐曲回到bE调的主和弦上。
二、演唱处理
一部艺术歌曲或一段浓缩的精神生活是作曲家和诗人有感而发的创作,而艺术歌曲的演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歌唱者只有通过对作品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诊释作品,形成作曲家、诗人、表演者三者的统一。艺术歌曲虽不及歌剧那样宏大,要借助人物、道具布景来完成,但是却要在一首歌曲中完成诗人、作曲家的创作。这就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声音技巧,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准确的语音。这在演唱艺术歌曲中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