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掠夺舅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掠夺舅舅范文1
关键词:多品牌;品牌定位;品牌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在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消费潮流里,企业若能在深入的、科学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发展出多个品牌,每个品牌都针对某一细分群体进行产品设计、形象定位、分销规划和广告活动,那么各品牌的个性和产品利益点便能更吻合、更照顾到自己所针对的那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自然能获取这一消费群体的信赖和品牌忠诚。
一、多品牌概念
多品牌策略就是给每一种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或是给每一类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多品牌策略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对同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二是在同一市场上,对某种产品同时或连续使用不同的品牌。例如,宝洁公司在中国推出了四个品牌洗发水: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每一品牌都以基本功能以上的某一特殊功能为诉求点,吸引着不同需要的消费者。希望自己“免去头屑烦恼”的人会选择海飞丝;希望自己头发“营养、乌黑亮泽”的人会选择潘婷;希望自己头发“舒爽、柔顺、飘逸潇洒”的人会选择飘柔;希望自己头发“保湿、富有弹性”的人会选择沙宣。
二、多品牌策略的优点
多品牌策略在实践中屡见不鲜,多品牌策略的优点很多,主要有:
(一)多品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没有一种产品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市场是无懈可击的。浩瀚的市场海洋,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平等竞争的机会,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及时抓住机遇,在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见缝插针就是多品牌灵活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多品牌能充分适应市场的差异性。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追求,等等。
(三)多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多品牌策略最大的优势便是通过给每一品牌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占领各个细分市场。如果企业原先单一目标顾客范围较窄,难以满足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此时可以考虑推出不同档次的品牌,采取不同的价格水平,形成不同的品牌形象,以抓住不同偏好的消费者。
多品牌策略不仅仅是企业满足消费需求的被动选择,也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主动选择。对市场攻击者和挑战者而言,其抢占市场的一个惯用伎俩就是发展出一个专门针对某一细分市场的品牌来逐渐蚕食;对市场领导者而言,与其坐等对手来占据某一细分市场,不如自己先发展出一个品牌去抢占,实施有效防御,从而锁定不同目标消费群。
三、多品牌策略的不足
当然,每个策略都不是完美的,多品牌策略也存在着缺陷,企业若在同一市场中发展多个品牌,成本成长的速度会比收入还快,在零售商与内部资源分配上,也会遇上复杂的管理难题。在推出一项品牌之前,企业通常会比较它们预期会产生的额外收入以及行销该品牌的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超乎主管的想像,因为“多品牌”策略有一项严重的限制;它会因不具规模经济而受害。一家公司会因在一个市场中推出数个品牌,而招致隐藏的成本,而且在事情发展超过某一点之后,就会有绑手绑脚之苦。
尽管隐藏成本的累积速度相当缓慢,但如果公司将太多品牌塞入这个产品类别,隐藏的成本就出现了。隐藏成本有四种可能呈现方式:
(一)成本重叠。当企业无法透过独一无二的方式为每一个品牌进行定位时,成本就会攀升。通常,品牌会在特色、属性或价格方面出现重叠,只是企业主管未意识到罢了。这些品牌彼此竞争的程度,和它们与对手品牌之间的竞争程度不相上下,而且最后通常演变为彼此互相吞噬。如此一来,公司成本的上升速度会比收入成长速度还快。
(二)效率不彰。很多公司已经运用自己的品牌开创出几项显然有利可图、但规模很小的利基。缺乏数量上的优势并未让他们的行销人员担心,因为他们力图达成的是整个品牌组合的销售最大化,而不是个别品牌的销售最大化。但是,这类的公司迟迟才了解,维持一大群品牌(而且每项品牌的运营规模都相对较小)的成本,相对而言,比推销几项大品牌的成本要高。例如,要制造各式各样的产品,工产方面需要大量的装备成本以及较长的机器停工时间,从而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成本。
(三)零售商利润高昂。当企业推出多项品牌时,要为这些品牌取得零售上架空间,上架成本会高得让你不得不打退堂鼓。大型零售厂商,如美国的沃尔玛百货与欧洲的家乐福,一般在每项产品分类中只将前两大或前十大品牌上架。零售商运用领导品牌吸引顾客上门,但随后就向购物者推销自有品牌。
(四)管理难度加大。“多品牌”策略需要进行协调,包括从产品创新与包装改变,到经销商关系与零售商促销的。大型的品牌组合也需要经常进行价格变动与库存调整,这些工作会消耗所费不赀的管理资源。
此外,品牌扩增为企业带来最大成本的时候,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那些在市场中具有大型品牌组合的公司,经理人不断挂念在心的,往往是品牌之间的经费配置,而不是公司前途或有关竞争对手的问题。这类冲突的阴影常使企业组织挥之不去,让他们在面临更加专注的对手竞争时,显得脆弱不堪。
四、多品牌策略的应用
(一)明确品牌定位。定位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有所不为,而企业的扩张又希望无所不为。企业在完成资本积累开始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若坚持统一品牌策略,让所有开发的新产品都套用原品牌,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进行品牌延伸,尽管极为谨慎行事,采取了防范措施,但也可能出现品牌形象淡化、每一种产品都缺乏个性而被对手各个击破的风险;若放弃某些领域的品牌延伸,则意味着必须放弃一部分市场。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要采取产品定位的多品牌策略。
(二)建立内在相关性。品牌管理涉及到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力等各个环节。对多品牌企业而言,不能只关注单个品牌,而必须注意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内在相关性主要是指,在实施多品牌策略时必须能够在几个品牌之间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内外资源,可以成立完善的研发、采购公共平台,同时在渠道资源方面也实现良好的品牌互动和共享,并以完全不同的渠道策略来实现品牌间的良性竞争。品牌之间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是欧莱雅取得成功的关键,其主要体现在技术和渠道这两个兼容性极强的方面。在技术方面,欧莱雅尽量发挥技术平台的相关效应。
(三)发挥企业品牌对多品牌策略的杠杆作用。多品牌策略中,品牌关系的管理还包括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关系的管理。企业品牌用于维护企业整体形象,对现有和潜在的员工来说,它是一种激励;对投资者而言,它意味着信心;对于产品品牌,它提供的是承诺。企业品牌代表的是企业的外部形象,对产品品牌有很强的杠杆作用。欧莱雅深知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将其营销推广跨越个别产品线的产品品牌宣传,将光芒聚焦到企业品牌上来,最终形成一股激化不同产品品牌的能量。
综上所述,企业要使用多品牌策略进行市场竞争,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品牌定位时要注意各品牌之间的关系,使各个品牌互相不冲突,并且协调各个品牌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重点培育的品牌,以重点品牌促进其他品牌的发展,同时又需要防止那些做得不成功的品牌影响重点品牌的价值。在培育各个品牌的同时注意隐藏成本的增加,尽量减少隐藏成本,避免因为隐藏成本拖垮了各个品牌的扩张,做到了这些才能使企业的多个品牌健康地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巨天中.品牌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
掠夺舅舅范文2
关键词:投资溢出;多委托-多;研发外包;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2-0061-03
Research on R&D Outsourcing Policy of Multi-principal and Multi-agent with Input Spillovers
HANG Wei,ZHANG Wei-gu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put spillovers, this paper developes a multi-principal and multi-agent R&D outsourcing model to study the R&D outsourcing policy of outsourcers and suppliers. The optimal outsourcing policies of outsourcer and the optimal commitment policies of suppliers are obtained and the impact of input spillovers on the commitment policies is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upplier with higher R&D capability or bigger market return from R&D achievement will raise its R&D commitment as the input spillovers get bigger, and the total R&D commitment will be rai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input spillovers of supplier with lower R&D capability or smaller market return from R&D achievement.
Key words:input spillovers;multi-principal and multi-agent;R&D outsourcing;commitment policy
1 引言
研发外包因其具备有效利用外部优势研发资源,缩短研发周期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研发活动外包给企业外部的研发机构(高校或科研院所)[1]。多个承包方同时进行相同或相近研发活动的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这些承包方之间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着研发人员的沟通、交流或流动,或研发信息、技术的交换等导致的投资溢出[2]。因此,有必要研究存在投资溢出下的多委托-多研发外包策略。
国内外学者运用委托-理论对研发外包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曹兴和石中华[3]分析了研发外包中委托关系的特点,并运用米尔利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研究了研发外包中最优契约的特征;Crama等[4]考虑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是承包方的私人信息,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发包方如何通过最优外包契约的设计,促使承包方如实告知其私人信息并付出应有努力;鲁若愚、傅家骥和王念星[5]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校企在合作研发不同阶段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黄波、孟卫东和李宇雨[6]研究了发包方如何在研发外包中通过现实中常用利益分配方式的优化设计来防范承包方的道德风险;黄波、孟卫东和皮星[7]运用委托理论,设计出一种产出分享加固定转移支付的研发外包利益分配方式,同时防范研发外包中的双边道德风险和双边逆向选择问题。以上研究的均是单个发包方与单个承包方间进行的研发外包。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多委托-多模型对多个发包方或一和多个承包方间的研发外包进行研究,如:骆品亮和周勇[8]构建了一个盟主两个成员的多人委托模型,研究了如何在研发外包中将利益分配和激励手段相结合,提高承包方的研发投入。Goldfain[9]研究了一个发包方和两个承包方的研发外包中,如何通过组织设计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但这些研究都忽略了研发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投资溢出[10],而投资溢出会对研发外包双方的策略均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多个发包方与多个承包方的研发外包中有必要对投资溢出加以考虑。
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存在投资溢出下的多委托-多研发外包模型,研究发包方的研发外包决策和承包方的研发投资决策,得出研发外包双方的最优策略,并分析投资溢出对双方最优策略的影响,为发包方和承包方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 问题描述
同一产品市场上有两家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为了获取外部优势研发资源,两家企业均决定进行研发外包,将产品研发活动各自交由不同的外部独立研发机构(高校或科研院所)完成。因此,企业成为了研发活动的发包方,外部独立研发机构则成为研发活动的承包方。发包方与承包方商定,承包方研发成功后,由发包方一次性向承包方支付研发成果转让费,且支付金额与研发成果量相关。
两个承包方之间由于存在着研发人员的沟通、交流或流动,或研发信息、技术的交换等情况,因此承包方的研发活动存在研发投资溢出,及承包方的研发投入不仅仅被其用于增加研发成果,还会被另一位承包方加以利用,使其额外增加了一定的研发投入量,即其有效研发投入为其实际研发投入与研发投资溢出之和。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合作时序如下:首先由发包方确定支付给承包方的每单位研发成果的转让费,接着由承包方决定是否与发包方合作,以及最优研发投入和相应的研发成果;承包方研发成功后,由发包方验收研发成果,确定研发成果量,并按契约规定支付给承包方技术转让费,承包方则将研发成果转让给发包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合作时序如图1所示。
本文将研究发包方与承包方该如何进行决策,以及研发投资溢出到底是增加还是降低承包方的研发投入。
3 模型建立
同一产品市场上有两个发包方(即委托人,以Pi表示,i=1,2)计划开发新产品,为了获取外部优势研发资源,发包方均决定将产品研发活动外包给外部独立研发机构(高校或科研院所)。承包方(即人,以Ai表示,i=1,2)分别承担发包方Pi的产品研发活动。由于承包方Ai间存在着研发人员的沟通、交流或流动,或研发信息、技术的交换等导致的研发投资溢出,这使得承包方Ai的研发投入得到额外增加,即,其有效研发投入为其实际研发投入ei(i=1,2)与另一个承包方的研发投资溢出s3-ie3-i之和。存在投资溢出下,发包方Pi与承包方Ai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于投资溢出的存在,承包方Ai(i=1,2)的研发成果为双方的研发投入e1和e2的函数,即xi=fie1,e2。其中,xi=fi0,0=0,x′i=fie1,e2ei>0,x″i=2fie1,e2e2i
发包方Pi(i=1,2)与承包方Ai约定,发包方以一次性支付研发报酬的形式买断承包方的研发成果,且按研发成果量支付转让费用,则承包方Ai的研发收益为:ri=wixi,其中wi为发包方Pi支付给承包方Ai的单位研发成果转让费(以下简称“单位转让费”),即承包方Ai每单位研发成果所得到的报酬。
发包方Pi(i=1,2)的市场收益为承包方Ai(i=1,2)的研发成果xi的函数,即Ri=mixi,其中mi为发包方Pi的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即发包方Pi从承包方Ai处到一个单位的研发成果所获得的市场收益。
由此可得,发包方Pi(i=1,2)的利润为:
Πi=mi-wifie1,e2,i=1,2(1)
承包方Ai(i=1,2)的利润为:
πi=wifie1,e2-ei,i=1,2(2)
发包方Pi(i=1,2)和承包方Ai的利润函数及其各项参数均为共同知识。
4 模型分析
4.1 最优解分析
由于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决策顺序是,首先由发包方确定单位转让费,接着由承包方决定最优研发投入,因此,本文采用逆向归纳法,首先确定在给定的单位转让费下,承包方的最优研发投入。
求解πiei=0可得:
fie1,e2ei=1wi,i=1,2(3)
由此可得,在给定的单位转让费下,承包方Ai(i=1,2)最优研发投入e*i(i=1,2)为式(3)的解。
由式(3)可以看出,e*i(i=1,2)为w1和w2的函数。不失一般性,命e*i=Eiw1,w2,将e*i=Eiw1,w2代入承包方Ai的研发成果函数可得其最优研发成果为x*i=fiE1w1,w2,E2w1,w2=Fiw1,w2。则Fiw1,w2为承包方最优研发成果的反应函数。由于承包方Ai的利润函数及其各项参数为共同知识,因此发包方Pi知道其最优研发成果的反应函数,并根据反应函数确定其最优单位转让费。
将x*i=Fiw1,w2,i=1,2,代入式(1),并求解Πiwi=0可得:
mi-wiFiw1,w2wi-Fiw1,w2=0,i=1,2(4)
求解式(4)可得发包方Pi(i=1,2)的最优单位转让费w*i。
4.2 投资溢出对最优解的影响
命承包方Ai(i=1,2)间投资溢出效应系数为βi(0≤βi≤1),即承包方Ai每投入一个单位的研发资源,承包方A3-i将额外增加研发投入βi,则研发投资溢出函数为siei=βiei。由此可得,承包方Ai的实际研发投入为ei+β3-ie3-i。
承包方Ai(i=1,2)的研发成果函数为xi=kiei+β3-ie3-i,其中ki为承包方Ai的研发能力系数,即ki越大承包方Ai的研发能力越强,相同研发投入下,其研发成果越大。
将承包方Ai(i=1,2)的研发成果函数代入式(1)和式(2),并求解πiei=0可得承包方Ai的反应函数为:
e*i=k2iw2i-k23-iw23-iβ3-i41-β1β2,i=1,2(5)
将式(5)代入式(2),并求解Πiwi=0,i=1,2,可得发包方Pi(i=1,2)的最优单位转让费w*i为:
w*i=mi2,i=1,2(6)
将式(6)代入式(2),可得承包方Ai(i=1,2)最优研发投入为:
e*i=k2im2i-k23-im23-iβ3-i161-β1β2,i=1,2(7)
定理1:当k2im2iβi>k23-im23-i、i=1,2时,承包方Ai最优研发投入e*i随承包方A3-i的投资溢出系数β3-i的变大而增加;反之,则随β3-i的变大而减少。
证明:求承包方Ai(i=1,2)最优研发投入e*i关于承包方A3-i的投资溢出系数β3-i的一阶导数可得,当k2im2iβi>k23-im23-i时,de*idβ3-i>0,因此e*i是β3-i的严格递增函数,即承包方Ai最优研发投入随承包方A3-i的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反之de*idβ3-i
定理1表明,当承包方Ai(i=1,2)的研发能力较强,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其最优研发投入会随着另一位承包方A3-i的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承包方研发能力较强时,其单位研发投入会带来更高的研发成果,进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和利润;同理,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其单位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和利润更高,承包方Ai更愿意随着另一位承包方A3-i投资溢出的增加而提高其研发投入。
定理2:当k2im2i>k23-im23-iβ3-i、i=1,2时,承包方Ai最优研发投入e*i随其投资溢出系数βi的变大而增加;反之,则随βi的变大而减少。
证明:求承包方Ai(i=1,2)最优研发投入e*i关于其投资溢出系数βi的一阶导数可得,当k2im2i>k23-im23-iβ3-i时,de*idβi>0,因此e*i是βi的严格递增函数,即承包方Ai最优研发投入随其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反之,de*idβi
定理2表明,当承包方Ai(i=1,2)的研发能力较强,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其最优研发投入会随其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承包方Ai研发能力较强时,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其单位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和利润更高;同时由定理1可知,另一位承包方A3-i会随承包方Ai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降低研发投入,因此承包方Ai为了提高其收益和利润,就会随其投资溢出的增加而提高研发投入。
定理3:当k2im2i
证明:求承包方最优研发总投入e*1+e*2关于承包方Ai(i=1,2)投资溢出系数βi的一阶导数可得,当k2im2i0,因此e*1+e*2是βi的严格递增函数,即承包方最优研发总投入随该承包方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反之de*idβi
定理3表明,当承包方Ai(i=1,2)的研发能力较弱,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时,承包方最优研发总投入会随其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承包方Ai研发能力较弱时,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时,其研发投入会随其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减少,但是承包方A3-i会随承包方Ai投资溢出系数的变大而增加研发投入,且其增加量大于承包方Ai的减少量,因此承包方最优研发总投入会随承包方Ai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增加。
由定理1、定理2和定理3可以看出,承包方研发能力较强,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承包方会随研发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增加研发投入;反之,就会随研发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减少研发投入。此外,研发能力较弱或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的承包方的研发投资溢出变大时,其减少的研发投入小于另一位承包方增加的研发投入,从而使得承包方研发总投入得以提高,因此应该鼓励研发能力较弱或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的承包方提高其研发投资溢出,以提高研发总投入。
5 算例分析
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各项参数如下:发包方的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分别为12和10;承包方的研发投资溢出函数分别为s1e1=0.3e1和s2e2=0.5e2,承包方的研发成果函数分别为x1=2.5e1+0.5e2和x2=2e2+0.3e1。
将各参数分别代入式(6)和式(7)并求解可得,发包方的最优单位转让费分别为w*1=6和w*2=5,承包方的最优研发投入分别为e*1=51.47和e*2=9.56。
将最优解及各参数分别代入式(1)和式(2)并求解可得,发包方的最大利润分别为Π*1=112.5和Π*2=50,承包方的最大利润分别为π*1=61.03和π*2=40.44。
6 结论
本文构建了研发存在投资溢出环境下的多委托-多研发外包模型,研究了发包方与承包方的研发外包决策,以及研发投资对承包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承包方研发能力较强,或其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时,承包方会随研发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增加研发投入;反之,就会随研发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减少研发投入。承包方研发总投入会随着研发能力较弱或单位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的承包方的研发投资溢出变大而提高,因此应该鼓励这类承包方提高其研发投资溢出,从而提高研发总投入和利润。
参考文献:
[1]黄波,孟卫东,李宇雨.基于双边激励的产学研合作最优利益分配方式[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7):31-42.
[2]Liu H L,Lin H Y,Peng S K.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R&D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aiwan′s Metropolitan Area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5(3):519-546.
[3]曹兴,石中华.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企业技术委托开发道德风险防范研究[J].系统工程,2005,23(11):85-90.
[4]Crama P,Reyck B D,Degraeve Z.Milestone Payments or Royalties? Contract Design for R&D Licensing[J].Operations Research,2008,56(6):1539-1552.
[5]鲁若愚,傅家骥,王念星.校企合作创新的属性演化及对分配方式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3(10):153-160.
[6]黄波,孟卫东,李宇雨.基于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利益分配方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16-19.
[7]黄波,孟卫东,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激励机制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2):178-185.
[8]骆品亮,周勇.虚拟研发组织利益分配的分成制与团队惩罚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5):127-131.
掠夺舅舅范文3
关键词:主题墙;幼儿;互动性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环境创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而主题墙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方面,受到了来自一线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的高度关注,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这些研究或阐发主题墙的重要性,或对主题墙利用的现状进行批判性分析,或提出一些主题墙创设的原则。对于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墙创设,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体验。本文认为,主题墙创设应注重互动性,方能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主题墙的概念与功能
主题墙,又称主题墙饰,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里运用色彩、线条、构图等方式塑造出来的表现主题内容的艺术形式,它是幼儿园各个班级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内容所创设的墙面。其应当是由教师或幼儿围绕中心议题或与之关的内容来创设墙面环境,它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与课程主题相辅相成,具有教育和审美的功能。鲜明的主题、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是主题墙的美学特色,它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身心全面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审美教育质量,优化审美教育手段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美化,轻教育,主题墙的教育力量难以凸显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就是要将孩子已获得的能力经验当成新能力的发起处,促使孩子在已获得能力中“发展”成自发形成的从未接触和拥有过的能力和经验。可实践中很大一部分幼儿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墙面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大多以浮浅的各式各样的卡通造型大面积大范围的布置装点着幼儿园的墙面,甚是精美好看,无可厚非的是,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的一部分,承载着多种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作为幼儿园主题墙的更重要的价值――教育价值。很多幼儿园在制作主题墙时尚未足够重视周围效应的不可替代性,看中扮靓而做,有的其实已不符合孩子的需求与兴趣,而且也未能与课程等相配合,如此一来使得主题墙环境的教育价值凸显不够。
(二)创设过程中幼儿自主性发挥欠缺
在主题墙创设中,很多时候,幼儿常常被排除在外,造成教师一方忙前忙后,出力不少但,由于儿童很少参与其中,兴趣缺失,故而更谈不上引导幼儿与墙面互动,从中得到发展。如果可以换个角度,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知识建构方面考虑,多听幼儿心声,让幼儿更多的参与其中,与他人合作,手脑并用,操作一切可利用的材料与资源,他们定能从中收获更多的东西,难道不是学前教育实用主义主张的吗?要做到听取幼儿心声,首先要做到,尊重幼儿,让它们真正而成为环境的主人。关注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包括游戏里,捕捉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兴趣点,结合当前幼儿发展水平和教学(主题)活动进行作以有机生成,为墙面的创设不断引来素材。另外不可忽略的,我们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使它们的所需所想能够得以满足,创设主题墙时,使不同层次幼儿的意见得到采纳,投入主题墙创设中,让每个幼儿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三)家园联系不够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课室教育环境的规划中,主题墙就归根于肤浅的美化部分,不够重视它的辅助教学力量、包括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程度的反馈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必须将家庭的力量发挥融入到幼儿园墙面教育中,让家庭理解课室墙面内容对孩子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真正调动家长积极性,提高家庭参与度,真正发挥来自家庭的教育力量!
(四)过分看形式,忽略参与价值,孩子与主题墙交互作用不够
在主题墙的创设中,很多时候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的材料来确定内容,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教育活动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教育活动来确定。是为了墙面的布置,纯粹为了完成任务。尽管墙面五彩缤纷,内容大多以童话故事,小红帽,或者以花草树木为主,点缀一些昆虫,动物等,这样的主题墙形式比较单一,也比较孤立,缺乏教育性和与幼儿的互动性,不利于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五)长时间固定不变,更新缓慢
一些幼儿园因为多种原因,墙饰的布置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更新,长久下去,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可以想象,这样的墙饰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幼儿只会对这些墙饰视若无睹,那么它的存在也就毫无价值了。
三、如何让主题墙真正实现其价值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想让主题墙真正发挥其独特而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首先应从以幼儿为主体,进行主题墙创设为切入点,而后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该内容应来自幼儿生活且融入生活),充分发挥各参与成员(幼儿、教师、家长)之间,所设计墙面前后时期内容之间以及墙面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多方有机联动作用,共同创设幼儿喜爱,可与之产生积极互动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教学活动深入推进的立体化主题墙环境。
(一)在主题墙创设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
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对周围环境的创设应加入孩子的思想与做法。有了孩子的大脑和想法所制作的课室主题墙能够让他们对主题墙多多熟知、多多喜爱、多多参与其中。”课室中主题墙制作经常将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作为为宗旨与方向,然后加以课程所需来制作主题墙的时候,老师应跟随课程发展地导向,以老师指向,培养孩子自主融入、体验、思考、和孩子一起构想和主题想联的主题墙。
在主题墙制作中,要非常重视尊重孩子,让它们成为环境的主人。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需要,这样一来,在原有课程学习过程中快速有效得挖掘孩子有闪光点的内容,合成高效的墙面创设灵感,为课室环境质量的提升与发展给予源泉。
(二)开展制作多方有机联动的主题墙
在这里我所倡导的是一种参与者、墙面内容和教学活动有机互动的主题墙创设模式。首先,着眼与参与者,在主题墙创设中主要涉及到的主体为教师、幼儿、家长,为了让主题墙扎实有效的为幼儿发展服务,应当使主题墙实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家园共育真正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1.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总的说,主题墙的制作常常将课程发生作指引,在协同课程需求制作课室环境时,老依照主题发生的要求,以教师提示,放手孩子主动融入、构想、设计、和孩子一起制作与主题联系的墙饰。
2.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为了丰富墙饰的知识面,我们还可经常请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给与家长与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发现问题,挖掘资料能够伴随亲子互动学习的全路线,爸爸妈妈可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使得幼儿可以对这些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内容投入不少的研究,探寻,摆弄,从而收获领悟,加强幼儿与同伴沟通想法和信息勇气。
3.教师与家长的互动
主题墙创设可以家长开放日的形式,让家长与教师在一起,围绕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孩子们一起,在做做、玩玩、画画、贴贴的欢快气氛中,完成主题墙的主体布置,在教师、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中,慢慢形成更丰富的信息交往与沟通。
4.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通过主题墙,可以激发幼幼互动,是直接、间接满足每一个幼儿需求的好方法。由于主题墙饰会保存一段时间,每一个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与主题墙互动,并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在强势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想象和经验等等。
5.墙面内容间的互动
班级主题墙往往是处于动态的建设中,幼儿在墙饰与教学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有时,教师可将所要学的知识,下一阶段主题墙的部分内容,或是在与墙面互动中和教学(主题)活动中由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等等。
四、结语
要想让主题墙真正发挥其独特而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首先应从以幼儿为主体,进行主题墙创设为切入点,而后,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该内容应来自幼儿生活且融入生活),充分发挥各参与成员(幼儿、教师、家长)之间,所设计墙面前后时期内容之间以及墙面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多方有机联动作用,共同创设幼儿喜爱,可与之产生积极互动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教学活动深入推进的立体化主题墙环境。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学校应当为我们的学生准备一种恰当的环境,使它们通过做事而学习”由于该主张的传播,欧洲各国在学前孩童教育文件里已写到:“应为儿童创造最佳环境。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墙面环境能为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此,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提高对幼儿园主题墙创设重要性的认识。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儿童全面的和墙面环境接触,互动,享受其中,活动室墙面环境不仅仅是美化,尤其该是指导鼓励孩子“发展”更高一些的各方面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将墙面环境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詹国芬.承载幼儿教育理想与智慧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饰创设的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2(02).
[2]赵怡蓉.幼儿园主题墙饰审美性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张林.长沙市岳麓区幼儿园班级主题墙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杨冬梅.个性・互动・多样・动态 创设班级主题墙饰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2(02).
掠夺舅舅范文4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问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产品单一已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国外大企业投资逐渐向中国渗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是一条走向发展壮大的道路。
二、多元化经营战略概述
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多元化经营分为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价值富裕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分散单一产品、行业技术、市场风险。利用独特的企业文化、质量享誉的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用其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业务拉动其他产业领域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竞争力的有效经营战略。但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面临风险多。如果多元化的发展范围、规模和速度超出了经营者能够有效管理、运营自如的能力极限,就有爆发生存危机的巨大风险。因此实行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要加强风险管理。
三、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分析新进行业的外部环境,该行业的供求矛盾和市场竞争程度
它是企业制度和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因为企业分处不同的行业,外部环境也不相同。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经营甚至无利、亏损经营,企业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企业战线过长,只会适得其反,一败涂地。
2.企业要预测或判断行业或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位置
产品的发展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市场的竞争程度供求关系,以及企业经营的难易程度不同。企业多元化经营开拓新领域要适时地进入有发展潜力,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的领域,避免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领域,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企业要积聚企业内部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形成强大核心竞争力就要在核心技术、管理体制、品牌运营、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管理,为企业多元化奠定基础。
(1)创新和改进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减少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之一。名牌产品的共性是不断融进各阶段世界上最先进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原理。谁在高科技的拥有量、使用量上具有优势,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2)建立高效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管理机构的执行效率的高低,决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败。企业必须具有超越具体业务的运营或管理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属于某种具体业务,可以在不同业务中实行转移,如娃哈哈的渠道织网能力、宝洁的品牌管理等。构造一个严密而有效的业务管理系统,保证高层制定的任何战略举措都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业务管理系统可以让企业中不同行业的部门遵从统一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保证信息顺畅和相互协同,避免企业因大而乱。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必须追求卓越的战略控制,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做到数一数二,否则会影响原核心产业。
(3)经营品牌战略。品牌是帆,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品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销售阶段利用品牌战略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可以形成名牌产品系列,促进相关产品的崛起。用品牌效应扩大销售市场,建立起以名牌企业产品为核心,形成“互联网络”。另外品牌背后所承载着企业文化,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协调行动。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可通过品牌战略而培养提高。而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品牌这共享资源提高相关产业和非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用品牌垄断市场。
(4)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能激发员工的热情、统一全体员工的意志,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使企业每个员工以共同的信念为共同追求的目标前进。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管理形象、品牌形象、服务形象有力地整合为一体,它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地重要因素。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就是要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放大产品的品牌效应,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搞好企业文化的定位至关重要,这其中要考虑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5)培育人力资本。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活动要靠人去操作。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趋势。在人才问题上不仅要有量的优势,还要注意其结构和层次性。多元化经营中跨行业跨地区,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要多培养企业独当一面的管理型的人才,应尽量避免让他们形成平面横向搭配,而应注意给他们搞好不同层次的纵向搭配,这样会减少他们之间的平行摩擦,从而提高人才的效率。
四、结束语
现今国内企业正向多元化发展,本文探索多元化经营战略,只希望为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献计献策,不要盲目地进入多元化经营发展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相适应,不断转换经营理念,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经济管理,2002.7
掠夺舅舅范文5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元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完善,因此,教育也不断出现新的要求。学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培养好学生的体能。因而我们要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优化体育教学。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科技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信息技术的完善,这些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非常之大。学生的活动慢慢地从室外转向室内,娱乐慢慢从体育活动转向屏幕或者键盘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好奇心强、叛逆心强,多数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忽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给学生玩的,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体育课是比较特殊的一门课程,它一般是在室外进行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现在的体育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显得枯燥无味。
二、改善体育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体育教学的现状,作为一个有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1.丰富体育课的内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那么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当然是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着手了。数据表明,游戏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时可以引进时下流行的全体参与的游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保证每堂课都引入一个不同的游戏,让学生每堂课都有不同的游戏体验,使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2.多元化体育运动练习
体育运动是体育课的重要项目。因此,我们可以在体育运动的练习方式上做一些改善,不要束缚在一种练习方式,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影响学生的运动热情。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运动练习时,需要采取多样的练习方式。如分组比赛、游戏运动、奖惩比赛等。总之,进行不同的体育运动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激情。
3.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可见,运动是多么的重要。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释放青少年体内多余的精力,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
综上分析,体育教学是初中生成长阶段的重要部分,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是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掠夺舅舅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100-01
近年来,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机械、僵化、死板,无疑已经成为传统作业设计的鲜明标签。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近年来我不断地对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展开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受益匪浅。那么,应如何设计多元化的小学语文作业呢?下面,重点探讨几种非常有效的设计方式。
一、实验型作业的设计
所谓实验型作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实验的方式而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科学知识,适当设计一些实验型作业,则显得十分必要。例如,执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型作业:要求同学们回家之后,寻找一些小石子和一个瓶子,然后依照课文所述的乌鸦喝水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看看事实是否与课文所述相符。作业布置之后,同学们为了验证这一情况,积极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乌鸦喝水》中乌鸦喝水的方式是可行的。通过这个实验型作业的完成,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说,实验型作业的设计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课文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开动脑筋,为学生设计出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型作业,让语文作业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绘画型作业的设计
对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很难将绘画和语文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绘画型作业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当中,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绘画,而语文课堂正好可以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绘画的同时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例如,执教《画鸡蛋》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绘画型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若干个鸡蛋,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将鸡蛋涂上颜色或进行其他装饰。然后观察一下在其所画的鸡蛋当中,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第二天同学们将作业交上来,我审阅完大家的绘画作业后,发现同学们画的鸡蛋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在完成这幅绘画作业的同时,同学们也理解了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绘画型作业的设计是小学生所喜爱的,在语文教学中完成绘画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颖别致的,在享受绘画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学习上的“福音”。
三、制作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设计一些制作型作业。制作型作业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也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执教《贺年片》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制作型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张贺年片。制作时,可以仿照现成的贺年片,也可以自由创作。在贺年片上需要配有图案和贺词。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展示和介绍自己制作的贺年片,整个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制作型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丰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让语文作业设计不再那么死板、机械。所以,适当地设计制作型语文作业,是非常有益的。
四、活动型作业的设计
活动型作业,是指教师通过组织某项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一种作业设计形式。这种作业设计形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还可以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植树的季节》一课时,正值春天,于是我要求同学们每人准备至少一棵小树苗,然后带领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认真地植下小树,再精心地为其浇水,事后还经常护理、照看。看到同学们的积极表现,我也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了。事实上,活动型作业的设计并不难,只要教师肯花费时间、付出辛苦。但是这一点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作业太浪费时间。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适当地设计一些活动型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也要搞好作业设计。殊不知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吝其行,积极地设计多元化的语文作业,让小学语文作业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如此,学生才能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这也正是所有语文教师所期盼着的。
参考文献:
[1]黄伟,王国兵.让语文作业也精彩[J].科学大众,2009(10).
[2]曹丽丽.还语文作业以生命色彩[J].读与写,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