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桥的俗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1
[关键词]国俗词语 国俗语义 电影片名 逐词时译 直译 意译 补述
一、国俗词语
现代语义学关于语义分类的说法很多,但概括起来,语言的意义可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三大类。它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是一种语言全民公认的。其中,语言单位的修辞分化,如表彩、语体色彩,虽然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但已在语言体系中形成客观的分化。从修辞意义过渡到话语领域,产生出语境意义,又分出上下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两类。以下形式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国俗语义在语义中的位置(见划线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层面的意义有。
1,词汇意义:是语言单位的理性意义。
2语法意义:一整类语言单位具有的抽象的关系意义。
3,修辞意义:语言单位的表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话语层面的意义:
4,语境意义:
(1)上下文意义:同具体的上下文情景有关。
(2)社会文化意义:同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其中修辞联想色彩和社会文化意义多半与民族文化有关,它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国俗语义。一个词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有该民族特有的修辞文化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它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王德春,1998)国俗语义是抽象的,它以国俗词语为形式,也就是说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就是国俗词语。
国俗语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修辞联想也会不同。如汉语中的“猫”,它的国俗语义是“温顺”,比如人们用“她象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形容温柔乖巧的女孩。但英语中cat的国俗语义却是“心地恶毒的女人”、“爱说人坏话的女人”,由于社会心理的缘故,西方人厌恶猫,出门遇到黑猫认为是不祥之兆:以猫打比方,也含有贬斥色彩,如cat like意为“像猫一样的、偷偷摸摸的”。因此如果你对一位女士说“You are aperfect cat,”决不是赞美的话,而是骂人家“真是个地地道道的长舌妇(泼妇)”!
同时,因为国俗语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不同的民族对事物的概念属性的认识也有相同之处,这是国俗语义同义性的依据。比如,汉语中的“狐狸”和英语中的fox都有“狡猾”的国俗语义。
二、电影的片名及其翻译
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而言,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接受程度是潜在的,因为它不像书籍或报纸那样可以陈列在案,让观众先睹为快。一部影片想要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要有精彩的内容、演员的精湛表演、灯光色彩音乐等的恰到好处的运用等等之外,还应有一个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
那么怎样的电影片名才能起到一个电影标签的作用、或者甚至“导视”的作用呢?首先,它必须能够概括影片的内容、揭示影片主题:其次,用语要简洁凝练、言简意赅:再是寓意深刻、激发想象。包惠南(2003)认为“好的片名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统一,能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电影片名的翻译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不但要符合译语的语言规范,还要讲究艺术的魅力;既要忠实于影片的内容,也要照顾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以及电影片名的规律。由于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片名的翻译更需讲究译名的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雅俗共赏、文情并茂的译名,不仅能吸引观众,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而且也会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包惠南,2003)。
三、国俗词语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作用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传播一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电影的交流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要时刻注意帮助人们理解影片、了解异域文化。国俗语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国俗词语体现一个国家的语言中某些概念的文化内涵,所以针对影片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国俗词语来翻译,那将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将分析国俗词语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些现象。
1、国俗词语及片名逐词对译
(1)有些电影片名本身是一个国俗词语,译者就直接把作为片名的国俗词语直译过来,如Sunflower(韩)讲述了一个黑帮组织中传说般的一个男子泰植,十年的监狱生活让他幡然悔悟,和一直帮助他的向日葵饭店的母女开始了新生活。向日葵让人联想起“温暖”和“希望”,因此在汉语中也直译成《向日葵》,这样保留了原片名的寓意,一是“向日葵饭店”的母女给了泰植以温暖;--是泰植又有了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电影片名Dandelion(美)也被直译为《蒲公英》,该片讲述的是在一个蓝天碧野的小镇,孤独的16岁梅森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和缺乏爱的家中,后来他邂逅了丹妮,他们的恋情让他发现了超越生活之外的世界。但她是一个既敏感又难弄的女孩,他们脆弱的感情不久就在一次致命车祸中受到了考验,之后一系列的烦心事使得梅森毅然离去,当他再次回到她身边时,他们俩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但仍然逃避不了悲惨结局。这部明艳的电影就描述了青春期的骚动与矛盾,以及初恋的残酷结局。“蒲公英”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会随风而逝并且永远不再”意思。
因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向日葵”和“蒲公英”的认识的一致性,它们在英语、汉语、甚至韩语中的国俗语义都相同,因此在片名翻译时中英文对译并不影响理解,反而能保留原片名的一些含义。
(2)还有些电影片名中含有国俗词语,可以逐字对译,如《与狼共舞》(大陆、香港、台湾)直译为Dances with Wolves,因为英语和汉语中的“狼”都有“凶狠的”和“狡诈的”等国俗语义。所以这种逐词对译能和原片名保持一致,又不影响理解。
还有如香港电影《狗咬狗》被直译为DogBites Dog。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它们的所指一样都指一种家畜,但是它们的国俗语义不一样。汉语中“狗”的国俗语义是贬的多,如“狗腿子”、“丧家犬”、“狗改不了吃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嘴吐不 出象牙”、“狗咬吕洞宾”、“狗咬狗”、“狗急跳墙”、“狗屎(指卑劣的人)”、“狗屎堆(令人深恶痛绝者)”、“狗拿耗子”、“猪狗不如”、“狗头军师”、“狗头鼠脑”、“狗胆包天”、“狗屁”、“狐朋狗友”、“打落水狗”等等。英语中dog的国俗语义虽然也有贬义的,比如dog具有“卑鄙小人,禽兽般的人”的国俗语义,如
Nobody but a dog would evict hisown mother
(只有禽兽一般的人才会把亲生母亲逐出家门。)
但它的国俗语义多为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指“爱屋及乌”,lucky dog更是指“幸运儿”。
值得注意的是。国俗词语dog-eat-dog与“狗咬狗”形似之至,但国俗语义不同。“狗咬狗”指的是坏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争斗:而dog-eat-dog是指“(竞争)残酷无情的、激烈的”。它可以指企业之间的竞争、体育竞赛、乃至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因此,此片名不能翻译成Dog Eats Dog。
2,片名中的国俗词语意译
一种语言中的国俗词语的文化含义有时很难让非本族语的人理解,因此在翻译片名时有必要对国俗语义进行意译才能让人理解电影片名的含义,并进一步了解电影内容。
如电影The Scarlet Empress(美),Scarlet本义是“猩红的”,同时又有“放荡的”国俗语义,源自美国作家Nathaniel Hawthorne所著小说The Scarlet Letter(《红字》),书中描述女主人公因犯通奸罪而被迫在胸口戴上猩红A字的耻辱标志。因此,Scarlet woman意指“”。把该片名翻译成《放荡的女皇》更容易让人理解原片名的所指。
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美)在台湾被直译为《飞越杜鹃窝》,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叫麦克默菲的男子在疯人院的遭遇,这一翻译显然未能反映Cuckoo'sNest在英语中所具有“疯人院”的国俗语义。它在大陆的译名是《飞越疯人院》。比较准确贴切。
还有如Dark Reality(美),Dark指“可怕的”,如据说耶酥是在星期五遇难的,所以英语中有“Dark Friday”之说。因此把它翻译成《可怕现实》比《黑色现实》意思更清楚明白。
Trois:The Escort(美)的故事情节是:当特兰特・梅耶尔(Brian Whiter)组织的一场rap音乐会失败并赔了一大笔钱以后,他被迫成为了一名“高价陪同”以偿还他欠犯罪集团成员班尼・葛瑞尔的高额债务。但是特兰特卷入与他美丽而强有力的女老板的桃色事件,与此同时他却爱上了一名迷人的女郎。在危险的海市蜃楼中,他很快发现爱情的代价可能来的太高了!在港台地区,“牛郎”被用来指“从事工作”的男性,译名《三人游戏之牛郎》揭示了电影的内容,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3,国俗词语补述+片名直译
电影片名的翻译中还有一种形式是“国俗词语补述+片名直译”,见下例:
电影Twins(美)讲述的是在35年前,科学家在进行一项创造完美人类的实验,没想到实验过程中因细胞分裂不均匀,产下了一对最不可能的双胞兄弟,一个是德智体美兼具的朱利斯,他被送往一个南海的小岛上,被科学家所抚养长大:另外一个则是集所有缺点为一身的文生,被送往孤儿院。两人从出生后就遭分离,直到35岁才得知对方的消息,于是。英勇的大个子朱利斯,与双胞胎兄弟――肤浅的矮冬瓜文生决定重聚,开始寻找他们失踪多年的母亲。但是,一辆失窃的凯迪拉克轿车,与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赃款,将使兄弟俩的生命陷入危险……。汉译该片名为《龙兄鼠弟》。“龙”的国俗语义是“才俊之士”(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鼠”的国俗语义为“卑微不足称道的人”。如直译该片名为“(孪生)兄弟”,则容易让人联想到兄弟俩的相同相似之处。而用了“龙”、“鼠”国俗词语进行补述之后。“龙兄鼠弟”显示了兄弟俩的强烈对比,反映了影片的内容,在结构上是由两个双音节的并列词组组成,显得很平衡。
4、国俗片名直译+补述
国俗片名指的是电影原片名本身是一个国俗词语或者由国俗词语构成。如电影Butterflies(美),讲述的是年轻貌美又不安于现状的丹尼丝再也不能忍受农场的生活和她在乡下的男友了。她梦想通过捷径过上时髦的生活。因此打点行装去了城里,决心尝试她想象的所有刺激和。不久她认识了弗兰克,一个做得不错且能说会道的夜总会老板,弗兰克接纳了她并给了她一心想要的生活同时满足了她最大的欲望。然而,弗兰克并不是一个专一的男人,丹尼丝也发现了他很多美妙性感的、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无论何时何地)的女伴,丹尼丝感觉被骗,就在弗兰克好色的搭档怀中寻求安慰,他让她见识了激情欲和令人窒息的,但丹尼丝还得面对弗兰克和他的情人们,谁知道她为了让她的最狂热的梦想成真的话还会做出什么事来。
英语中的Butterfly和汉语中的“蝴蝶”具有“(好买弄风情的)女子”的国俗语义,如英语social butterfly指的是“交际花”、汉语中有“招蜂引蝶”等。从故事情节来看,丹尼丝其实只是弗兰克的“蝴蝶”之一,通过“国俗片名直译+补述”的方法翻译的片名《蝴蝶纷飞》与原片名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在语义上体现了Butterflies的复数概念。相似的例子还有美国影片Reds,其译名为《赤色分子》。
5,补述+国俗片名意译
在片名的翻译中,还有一种形式是“补述+国俗片名意译”,如Venus(英)译名《末路爱神》。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是:两位七十多岁的老退休戏剧演员伊恩和莫里斯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伊恩甚至对莫里斯怀有同性之爱。伊恩侄女的十几岁的女儿杰茜从英国北部来他这儿生活一阵子。但是。初来乍道的她对这里的生活并不很习惯,还经常做噩梦,总是在夜里哭着醒来,伊恩为此事而发愁。好友莫里斯决定帮助伊恩,把杰茜接到他身边来照顾,并带她到伦敦各处去玩,去画展看他最喜欢的画――维拉斯奎兹的大作《维纳斯》,还带她去戏院看由他亲自演出的小角色。莫里斯对杰茜的种种爱护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觉得杰茜这个性格乖张的小女孩是自己心中真正的维纳斯。他的病没有治,却好的差不多了。莫里斯内心的这种感觉,被杰茜察觉到了,她开始亲近莫里斯,让莫里斯抚摸她并亲吻她的脖子。莫里斯沉浸在一片温馨与感动之中。但是,杰茜去见了一位年轻残暴的男人,并且他们还向莫里斯要钱。指责他的忠诚度,莫里斯这份苦涩的甜蜜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莫里斯去看望自己的前妻。两人 说了许多以往没有谈过的话题。其实,莫里斯清楚地知道他对杰茜的爱完全是徒劳的,但是。他不能放弃杰茜带给他的从未有过的青春冲动和感觉……。
Venus的国俗语义是“爱与美的女神”,影片以“维纳斯”为主题。如维纳斯画,以及杰茜在莫里斯心目中的形象等,片名翻译中“补述+国俗片名意译”方法的使用点出了故事的“徒劳的爱”的结局。
6,利用国俗词语意译片名
(1)原语中没有出现国俗词语,在翻译时可以选择相应的国俗词语对整个片名进行意译,如电影The Prime of Miss JeanBrodie(英)讲述的是简・布罗迪的未婚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此后她一直独身。简・布罗迪在玛西娅女子学校任教,她总是一副冷冰冰的神态,同事们都很讨厌她。学生桑迪・莫尼卡和珍尼,还有新生玛丽是简・布罗迪的宠儿,她常和他们在一起,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在一次拜访音乐教师戈登时,孩子们发现简・布罗迪同戈登有染。而后,他们又发现,简・布罗迪有意要嫁给美术教师泰迪。桑迪和珍尼于是模仿简・布罗迪的笔迹,伪造了一封给戈登的情书,并让校长麦凯小姐发现了这封信。生气的麦凯小姐要简・布罗迪辞职,简没有答应。后来,简・布罗迪让孩子们给泰迪当模特,此时,校方也终于以宣传法西斯的罪名而将简・布罗迪强行解雇。该片名汉译是《春风不化雨》,“春”有“”的国俗语义,如南唐牛希济《临江仙》词:“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春”在该片名的翻译中具有双关的手法。因此。“春风不化雨”揭示了女主人公简的没有结果的情爱,这一翻译很有文学艺术性。
电影片名The Man Who Was notThere(美)直译是“不在场的男人”,讲述的是做了飞发佬多年的艾特对小镇的生活、自己的际遇感到不满,就连老婆多丽丝都明目张胆地鬼混,这更令艾特无明火起。直至一日,一名途经小镇的商人闲谈间向艾特讲到干洗业是将来大有前途的生意。谁知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由飞发铺转行到干洗业,竟演变成谋杀奸夫、电椅惊魂、科幻疑团……。原来一场罪与罚的阴险游戏正暗地里展开。该汉译片名是《绿帽离奇勒索》,“绿帽”源自“绿头巾”,元明两朝妓、乐人家中男子都规定戴绿头巾。后俗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国俗词语“绿帽”点出了男主人公的身份,“离奇勒索”点出了故事情节,让人一见片名就对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片名A Woman against a Woman(美)在汉语翻译时用了《桃李争春》这个由国俗词语“桃李”构成的成语,显得非常生动。
(2)有些电影片名较长且深奥难懂,文化背景丰富,在翻译时很难准确表达,这时可以借鉴译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如张艺谋导演在向国外人士介绍他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时,他就说这是“A Chinese Hamlet”。因为其故事大概的情节与沙翁的Hamlet-样,讲述一个王子为母弑君(也是父)的故事,但又有中国的东方特色,让人一听即知。现在这一影片的译名是Curse of the GoldenFlower,用“Golden”而不用“Yellow”译得很妙,“Golden”其实是汉语“黄色”的直译,汉语中的“黄色”在古代是帝王色,如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皇帝的一切用具都以黄色为主,电影中厚重的金黄色尽现皇宫的奢华,因而国俗词语“黄色”也代表皇权。“Golden”又在一定程度上重合了“黄金甲”中的“黄金”,而“Golden Flower”实指“”。但译者并没有用“Curse of the Chrysanthemum”,可见译者的用心。不管是A Chinese Hamlet,还是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都比原片名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还有如香港片《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英译名是A Chinese Odyssey,其翻译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7,补述+用国俗词语替换片名中的原词/用国俗词语替换片名中的原词+补述
(1)补述+用国俗词语替换片名中的原词
Waterloo B ridge(美)《魂断廊桥》:大家都知道Waterloo Battle是导致拿破仑最终失败的著名战役,因此它有“失败、毁灭性打击”的国俗语义。电影“Waterloo Bridge”中的Waterloo Bridge则是英国一个乡村里的一座桥,与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没有关系,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悲剧,中国在引进该片时,用译名《魂断廊桥》。“廊桥”是一桥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的蓝溪之上。相传其地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唐裴o《传奇・裴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廊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后常用作男女约会之处。这一翻译用汉语中的国俗词语“廊桥”替换了“Waterloo Bridge”,再加上补述后点出了悲剧色彩,在韵律上也更整齐,简直是传神之作、引人入胜。
(2)用国俗词语替换片名中的原词+补述
如Lonely Hearts(美)《芳心谋杀案》讲述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一名胖胖的郁郁寡欢的护士贝克,因为在报纸上刊登的“寂寞芳心俱乐部”个人广告而认识了费尔南德兹,一个臭名昭著的骗子。在贝克之前,费尔南德兹就已经多次运用这种应征广告的方法,骗取了许多女人一生的积蓄。但是本来打算同样在贝克身上故伎重施的费尔南德兹这次失败了,因为当他见到了贝克之后,才发觉自己错误地低看了她,甚至渐渐爱上了她。电光火石的相遇之后,他们计划继续以这种在报纸上刊登个人广告的方式来行骗钱财,由费尔南德兹以性感的拉丁情人的形象出现在广告上,而贝克则来扮演他的姐姐。就这样。他们骗取了20多位怀有寂寞芳心的寡妇或单身女子们,甚至残忍地杀掉了其中的12名女性。两人大胆冷血而残忍的犯罪手法使他们渐渐开始民间的一个传奇,名声大噪,也很快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专办命案的警探爱默・罗宾森和查尔斯・海登班特开始对这对“寂寞芳心的杀手”展开调查,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而最重要的则是赶在下次杀人之前出现阻止他们。最后,芳心谋杀案的两位鸳鸯杀手双双落网,被予以电刑处死。
在该片名的翻译中,国俗词语“芳”(表示“女子”)替换了“Lonely”,“Lonely Heart(寂寞之心)”成了“芳心”,再加补述“谋杀案”,译名《芳心谋杀案》比原片名更加具体,让人一见就知道电影内容的大概,而且国俗词语的使用使得影片译名更具文学性。
四、结论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2
下面我以孙双金老师的《春联》和薛法根老师的《谈礼貌》这两课为例,谈一下我的听课体会。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
正像孙双金老师在课后交流时说的那样“语文课要基于课文,超越课文,要向四面八方打开,向中国文化打开,如大江大河,两岸开阔,涛声千里。要有语言材料才能积累语言,才能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才能厚积薄发!”
薛法根老师在上《谈礼貌》这一课时,由质疑生字开始,问学生有没有不会的字,引出了“嫌”字,分析了字根“兼”的来历。薛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根禾苗,再在禾苗的中间画一只手,意思是一只手拿着禾苗,这就是“秉性”的“秉”字的由来,在一棵禾苗的旁边再画一棵禾苗,就是一只手拿两棵禾苗,这当然是会意字“兼”了。由此引申为同时做几件事或者占有几样东西。对“兼”字本义的诠释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对造字的研究兴趣,又由“兼”字引出了“嫌、赚、谦、歉、廉”,教给了学生字根识字法,学生本课识记积累了很多生字。更为巧妙的是薛老师由“嫌”字引出课文中的俗语“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自然过渡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体现了薛老师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令人拍手叫绝。在学生理解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后,薛老师顺势出示了“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见人不施礼,多走二百里”等俗语和有关礼貌的古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以及名言“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钥匙”“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俗语、古训、名言的理解并把它们背下来。可见,在薛老师的课堂,他把积累语言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二、重视语文实践的运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之“根”必定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春联》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孙双金老师没有在思想内容上花时间,关注的是对联的特点。孙老师首先出示了课文中的四副对联,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引导他们总结出对联的四大特点:~性相当、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和平仄相对。之后依托教材,拓展补充诸多风趣的对联。他通过解缙对对联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对联也会“生长”;又通过郑板桥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对联也能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春联的兴趣。孙老师不但让同学们喜欢上了对联,还让学生尝试对对联,比如孙老师出了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在他的启发下,学生对出了“垂耳能听听天下难听之音;开口能诵诵天下难诵之经;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更值得称道的是孙老师让学生为自己的名字找“另一半”,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对对联兴趣,人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名字配对,连台下的老师都受到感染默默找起了自己名字的“另一半”。看大家的兴趣浓厚,孙老师还把为爸爸妈妈的名字配对作为家庭作业,如此巧妙的、趣味十足的作业怎能不让孩子积极完成?怎么能让他们不爱上语文?不在生活中享受语文?
三、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正涛先生在这次研讨会上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他在参加一位评选特级教师的讲读课上,发现学生朗读得抑扬顿挫,回答问题踊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结果这位教师却没有评上特级教师,很多人不解,问李教授。李教授的回答是:这节课有温度却没有深度,有表演活动却没有语文学习。这只是秀学生原来的好――读得好,课前就读得好,只是在课堂展示、再现、表演一番而已,缺少学生的生长感,不是本堂课教出来的好。
教学应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切身感受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跳跃和生长,获得一种生命拔节的感觉。
孩子们在孙双金老师的《春联》课上,不仅积累了许多春联,还知道了春联的对仗写法,更令人欣喜的是还学会了写春联;薛法根老师的课,学生学会了字根识字法,有关礼貌的俗语、古训、名言以及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难能可贵的是还运用了这种写法进行了练笔。在大师们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运用语言改变自己的生活,运用语言幸福成长的快乐!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3
一、以产品为依托,实现烹饪与旅游的联合发展
“食”产品是保证旅游者旅游过程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也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旅游活动。同时,“食”产品是保证餐饮业与旅游业盈利创收的重要渠道。目前,“食”产品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旅游消费中更是高居首位。
1. 药膳烹饪与保健旅游相结合
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共同追求,现代旅游本身就是一项陶冶性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健身娱乐活动,在旅游过程中,现代旅游者十分注重旅游过程中“食”的营养与安全,他们要求旅途中的“食”产品兼具“美食”和“保健”的双重功能。中国烹饪驰名世界,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宝,食疗食养在我国历史悠久,并且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医药学界、营养学界、烹饪学界、旅游学界等的共同参与,根据各地的传统药膳与旅游资源等条件,对应开发不同层次的食疗保健旅游产品。如南京双宝楼宾馆推出的“时珍苑”药膳品尝游,药膳种类多达300多种,菜、粥、点、饮无一不由南京中医学院养生康复系的专家学者精心搭配,再通过名厨的精心烹调,形成了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药膳系列,满足了人们在心理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广泛欢迎。
2. 素斋烹饪与宗教旅游相结合
宗教旅游自古就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典型代表,俗语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在我国29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完全是宗教文化内容的就有6项,部分是宗教文化内容约有7项;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5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完全是宗教文化内容的157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有3 000多处。在我国的旅游发展历史中,“宗教旅游热”从来就不曾消减,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五岳等迄今依然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我们可以结合各地的宗教旅游资源与地方菜系的烹饪特色,运用不同的烹饪原料与烹饪方法,开发相应的素食烹饪产品,并将其整合到当地的宗教旅游产品之中。例如:福建推出的妈祖素食系列,妈祖面、妈祖糕、妈祖宴等。
3. 风味烹饪与民俗旅游相结合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由于我国各地物产、气候、习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方口味、各具自身特色的“菜系”,以及品种丰富多样、风味多姿多彩的各种地方小吃。几乎对所有旅游者而言,品尝各地不同的风味食品是其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例如:逛长沙要尝臭豆腐,游天津要吃狗不理包子,到西安要品羊肉泡馍,到重庆要吃正宗的重庆火锅,去少数民族地区要品当地的民族风味食品等等。由此,可以根据各地的民俗与美食资源,针对旅游者的美食要求,开发各种地方风味的烹饪产品,并将其整合到各地的旅游产品之中,让游客在“吃得高兴”中体验各地的民俗风情。
4. 农家饭菜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近年来,“农家乐”乡村旅游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在周末闲暇时间,带上家人或约几个好友,吃农家饭、游农家园、住农家舍已成为很多现代城市人身心休闲、自由惬意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可以大力开发农家饭菜烹饪产品,为农民、农业、旅游业的增收创利开凿先机。
二、以文化为桥梁,实现烹饪与旅游的联合发展
中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烹饪文化与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餐饮需求已从“果腹之需”转向“口福满足”,从“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因此,以文化为桥梁,以烹饪文化与饮食文化为切入点,以美食为依托,联合发展烹饪产业与旅游产业,让游客在吃好玩好的同时,也感受到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通过菜肴中的烹饪故事与旅游相结合
人在旅途,故事无数。可以在各种经史、方志、笔记、农书、医籍、诗词、歌赋、食经以及小说名著文献中,寻找有关饮食、烹饪的故事,然后对其进行整理、仿制和改良,以此创造出新菜品。例如:西安的“仿唐菜”,山东的“孔府菜”,杭州的“仿宋菜”。
2. 通过菜名的主题创意与旅游相结合
许多不同菜肴的菜名里,都蕴藏着中国文化的踪迹,烹饪学界还可以与其他各界相互学习与沟通,富有创意地另行开发出一些富有地方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的新品牌的菜品,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品尝到这样的菜品,这必将会使整个旅游活动变得更加新鲜与有趣,从而促进烹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合发展。
3. 通过菜肴中所表现出的饮食民俗与旅游相结合
食风食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烹饪文化、饮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西北地区的饮食民俗与畜牧业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北人民喜欢吃牛羊肉,用牛羊的头、蹄、内脏加调料煮熟而成的杂碎汤、涮羊肉等是他们的风味食品;新疆的哈萨克族人习惯用手抓羊肉来招待客人。目前,我国烹饪和旅游的这种结合虽然已经存在,但尚不够完好,烹饪与旅游产业应该进一步共同努力,针对原料的选择、进食的方式、就餐的环境以及服务的水平与方式等方面,开发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提高地方旅游吸引力。
4. 通过菜肴的表现形式与旅游相结合
中国菜肴历来讲究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内在美包括质、味、香、营养,是菜肴的内在本质,外在美包括色、形、器、名等,是菜肴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借菜肴的造型、装盘、菜名等菜肴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寄寓和表现某些相关的旅游胜地、旅游景观等。例如:西湖十景宴由十景拼盘、浙江十大名菜和四大点心组成,尤其是十个象形冷拼的衬托,它把美食与美境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旅游者能在大快朵颐之时,领略西湖的秀色,抒发思古的情愫,体验“人在天堂”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俗语说:“出门在外,吃好玩好。”由此可见,“吃好”历来就是人们出游的一个重要动机与目的。众所周知,“好吃”的食物来源于精美的烹饪,可以说,没有美食的旅游肯定是不完整的旅游,而这样的旅游也难免给游客带来旅游感受的缺憾。目前,我国烹饪和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各行其事的孤立状态中,烹饪尚未能很好地为旅游业服务,旅游也没能为烹饪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好烹饪与旅游的联合发展问题,才能取得烹饪和旅游两个产业相得益彰、合作共赢的结果。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4
复习的内容一般为上一节课的主要知识或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它们都必须与本节课的新授知识有效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故复习是一座架设在学生旧的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结构之间的桥梁。复习应巩固与铺垫并重,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因此复习必须找到并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牢牢抓住并根据这一联结点出题设问,使学生已学知识能快速迁移,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高中地理“地壳运动”一课可以从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一节中的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引入,并提出地壳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地表形态又有什么影响呢?这样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知,表现得自然、流畅,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跟上了老师的思路学习新课内容,这关键当然在于要找准联结点。通过找准联结点,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使教学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而且由于引导学生从已知着手去探求未知,既减少了难度,又容易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且易于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使零散的知识连成线、接成块。类似上例的导入尽管只有几句话,却能使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
二、找准兴奋点,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由于复习一般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而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尚未完全集中,因而复习又担负着转移兴奋方向、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任务。教师,作为一名“导演”,不仅要有这个能力,更重要的要有方法,尤其复习中提出的问题、引入的内容要有趣味性,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很快兴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艺术,又是方法,更是能力。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之下就会主动渴求知识。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宁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把握好学生的兴奋点尤为重要,不夸张地说,一节课的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如学习地下水一节时,先复习地表水,然后将俗语“井水不犯河水”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去寻找地下水和地表水关系的答案,从而对该俗语提出质疑。再如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引用“一山不能容二虎”,激发学生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进而引用“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导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律。当然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学生易接受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如漫画、电影、电视镜头、新闻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践找准兴奋点,特别是提出的一些疑问,学生在课堂上总不断地想找到答案,揭示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把握难度,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因为复习法导入新课不是单纯地为复习而复习,而是担负着“铺路”、“架桥”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复习的难度要适宜,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问题、引用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够得着”,又要“不易够”,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住学生,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良好的铺垫。若难度把握不好,则学生或者感到索然无味,或者挫伤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同时也要考虑到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同学的差异,故复习的内容又应是难易的统一。如讲授气温时空分布规律时,可提问学生气温时空分布的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说出一些现象,当然优等生会说得更具体、更全面。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导入气温时空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所以把握准难度也是复习法导入新课至关重要的方面。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5
一、运用考级,进行定量评价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又因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于是,结合我校指定的阅读书目及计划,从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文、科普读物等方面制定出了相关的定量考级制度,并设计课外阅读考级申报、审批表(篇幅所限,表略)。申报、申批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阅读类型;②原级别与申报级别;③评价意见:包括家长、同学、老师的意见;④学校意见。比如,课外阅读的类型包括: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文、科普读物、其他。具体考核方法以诗词为例:让学生见缝插针进行课外阅读古诗的活动,背出10首古诗为一级,20首为二级,以此类推,100首为十级,110首为特一级,以此类推。这样,不同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都有了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都会得到满足。
二、借用表格,进行定性评价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我常常借用普普通通表格的无限魅力,采用自评、组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篇幅所限,表略)。比如,“小小读书卡自评表”的内容包括:自评项目、自评内容、我的收获、我的不足、我对自己的评价。“小小读书卡小组评价表”的内容包括:评价项目、阅读内容(①阅读量、阅读完成情况、笔记情况;②发言情况、读书情况、有无创见)。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估、反思;组评充分发挥评价的互动性,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保鲜。
三、活用教材,进行运用评价
现行语文教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对学生课外阅读起着极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与课文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其他文章等),并能结合教材适当做一些迁移性练习,把课外知识应用到课内,从而考查评价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四、妙用舞台,进行整合评价
(1)引入竞争,各显神通。语言的积淀,需要大量的阅读,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以坚持长期不懈。因此,我平时教学中就引入竞争,经常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把学生要达到的阅读要求融合在其中。由于爱炫耀自己的天性,学生们兴趣高涨,竞技场上,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2)展示成果,感受成功。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和“小作家作品专栏”的方式,记录、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成长袋和醒目的小作家作品专栏里,记录了学生独特的心灵独白,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感受着成功的乐趣。这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每位学生深入持久地阅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有关桥的俗语范文6
【关键词】英汉翻译;意象;转换与变通
英汉翻译在汉诗英译、习语、典籍翻译等大多都涉及到意象的翻译。意象指的是在读者脑中所形成的心象,文化意象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带来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众多差异,同一意象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意象在英汉中转换的好坏,决定了翻译的成败。
一、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优美、精炼,其中的意象更是反应出中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意象的塑造,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还将抽象的思想情感具体化,将诗人个人的主观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作为诗眼,无疑是诗歌翻译的关键。在古诗翻译中,若只注重翻译后的通顺,而放弃诗歌的形式和意境,那么就会导致意象尽失。若只注重诗歌的形式,而曲解作者的内容,也会导致意象缺损。只有兼顾诗的形式和意境,尽量保持原作的诗味才能保持意象的完整。下面一起体会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寥寥数语,前两句描写出了水光山色、晴好雨奇。后两句将西湖人格化,将西湖美景与东方人特有的秀美相联系,西湖的美景便带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从而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接着看丁衡祁的翻译是如何保持意象完整的:
Indulgence on West Lake
The West Lake is shimmering in sunny rays;
The dotted hills are misting over in rainy haze.
Like Beauty Xi Shi the lake is always at her best;
Whether colorfully or plainly she is dressed.
丁衡祁翻译的精彩之处在于:第一,将题目译为Indulgence,指边欣赏山水风景边和美人相伴饮酒作乐,可见译者对创作背景的把握是很到位的。第二,将西子译成Xi shi并加上注释,处理文化意象得当,并使Beauty一词更加形象。其他如shimmering, misting , haze,colorfully 及plainly等词的使用,一幅生动形象的西湖全景图跃然纸上。
二、习语中的意象转换
习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意象。翻译时人们缺乏对习语中意象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舍弃或改变原文中的意象,或者加进一些新东西,最终导致原文的一些涵义丢失。笔者考虑到读者对译文具有期待视野,且读者的接受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试着将接受美学引入翻译中,意在表明习语翻译的关键是文化意象的传达,所以应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而不是舍弃或改变文化意象。
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翻译为例:Translation:(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像这种翻译,的确是把中国俗语翻译成西方人便于理解的西方俗语,但是俗语中的臭皮匠和诸葛亮就完全丢失了,翻译后丢掉了原俗语中的很多信息。(2)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一the master mind.这种翻译就保留了原来的意象,读者可以得到习语中的全部意思。西方人刚接触这句话时可能会有很多疑问,正是这些疑问,会带领他们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体会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虽生在中国,但其精神却属于世界,故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古代典籍的典型代表《道德经》为例,几千年前那些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吸引着无数专家与其爱好者不断探索。
众所周知古代汉字以象形字为主。象形字与拼音文字的一大不同特征即是:象形文字在人们头脑中容易产生意象。老子用单个字产生的意象进行组合来说明他心中的“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不能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本来的那个“道”了。《道德经》作为公认的除《圣经》以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其中英文译本对于道也有多种译法,例如:辜正坤把“道”翻译成Tao,Bahm将“道”译成Nature,而Waley 将“道”翻译成the Way。这几种译法中,第一种取“道”不可说之意,第二种是根据译者的理解,“道”就是自然的意思,第三种取“道”字本身与路有关之意。
在中国文化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尤其是在中国典籍中,这些多维度的意象又有着深远的意境。译者想要成功的体现原作中的内容,就必须走进文本内部对原文进行分析,但这还远远不够,译者还须亲身体验,感知作者要表达的意象和通过意象所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翻译过程中的保留和传达,为了使翻译最大程度上不改变原文的内容,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选用对等的意象来表达文意。
四、结语
意象作为连接语言和意义的桥梁,它是帮助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途径。热爱翻译事业的译者们不仅要使读者能品尝鱼的美味,也要让读者享受到熊掌的精华。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学习,与大家分享了英汉翻译中意象转换问题的一些认识。有些观点尚不成熟,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本文能对英汉翻译中意象转换问题的解决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 廖敏.试析翻译的多样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