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1
而与教材匹配教参上却表明:此诗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面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显露出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却道:“此诗以简洁的景物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在宁静的诗境中,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理由是韦应物《咏声》诗所云:“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因而说:“诗人的情感归结于静穆空寂的诗歌情调,表现出某种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
这就让人费解了,这两种观点并存似乎都近情理,教者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主体情感呢?不过《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意志的。从这一点上说作者借景述意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不如联系诗人的一生来展开分析总结,让广大师生从情感上去认同一种更为贴切的解说方式,进而去理解作者作品的情感。
诗开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幽草、深树、黄鹂并提,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大,根基牢固;黄鹂叫声婉转动听,在此似乎给了人一种哗众取宠,招摇轻浮的感觉。故此诗人鄙弃它们转而去喜欢生活中极平凡、常见,让人感觉生命力顽强的幽草,由此可见诗人显现的是甘于平淡,不居高自媚的胸襟;这确实让人感觉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但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到底是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呢?还是传达一种淡漠遁世的心理倾向,教者以为是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加以解析:从肃宗广德二年(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地方任官,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里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省,为自已没有尽到责任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沈德潜评论说:“是不负心语”。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其享年约在五十五、六岁。
综上所述,韦应物该无愧于“勤政爱民”,“先忧后乐”的称誉。在逆境中而不自弃,为官清正廉洁,看不出有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反倒可领悟到他经世济民的广博情怀。此诗只能说作者春游滁州西涧所见,感怀身世,忧伤情怀淡然而生。何也?《旧唐书》中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而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只能说在诗中可以感受到韦应物自负才学出众,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一个时代创建光辉的业绩。“春潮带雨晚来急”似乎说水急河宽,本该是渡船大显身手之时。隐喻时代变幻风起云涌,有识之士正好建功立业,一展雄才。“野渡无人舟自横”又不遗憾的传达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忧伤的情怀。为什么呢?渡船本该放置在车水马龙的渡口,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含蓄地表达诗人渴望得到与之才华相匹配的职位,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然而渡船却闲置野外,英雄无用武之地。识贤、纳贤的贤明的君主已经无处可寻,那么,我的满腹才华又有谁来赏识呢?这是诗人感慨、衰伤的原因之所在,其中更寄托着诗人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而无处施展的愁苦与愤懑。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2
听水声,揽明月,山川壮丽险峻,人文荟萃浓郁。而曾在记忆中逐渐淡忘的“小桥、流水、人家”,又复在江边的斜坡林影之中,不经意地一幕幕重现。除了钦羡山居生活的悠闲之外,也深深地感受到几许“古道、西风、瘦马”的凄凉。
畅游长江三峡,悠闲体验船上生活,每天总是在欣赏两岸风光、上岸浏览景色中度过。晚饭过后,傍晚时分,大伙儿便会不约而同地齐聚船头,谈天论地,发抒情怀。迎清风、观夕照,捕捉在那双峰夹峙、一带流水之中,晚霞黄昏的瞬间风华。
平素就对于国画中的渔夫扁舟意境特别欣赏,此次的长江三峡之旅,总算有缘将画境转化成实景。无论是在长江水域或是小三峡中,我都会刻意扫瞄和捕捉那梦境般的渔舟芳踪,不管是在江边独系,或是在水中而渔皆然。每当遇到画中的扁舟出现于眼前之际,那份心灵的悸动,着实绝非一般笔墨所能形容。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四时意境,巧妙不同。从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春潮、张志和〈渔歌子〉的夏雨、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的秋江、以至于柳宗元〈江雪〉的冬雪,主角渔翁总是若隐若现,或在春潮雨后,或在斜风细雨;或在秋江独酌,或在寒江钓雪。
长江三峡之旅,由于时维季夏七月,在这属于华中地区的长江,本来就无柳宗元〈江雪〉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大地白茫茫的景致。由于当时虽属多雨夏季,却也并未遇着斜风细雨的天气,所以也无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番情怀。由于未见渔夫悠闲地在江中垂钓,因之也无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那番闲情雅致了。
不论是春潮急湍,或是江河流淌,诗人似乎总能随境运转、挥洒自如。在你我不知不觉之中,恣意彩绘江河的水光天色,点妆几许扁舟的一叶幽情,并且尽情地建构出无限孤独的绵绵场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在这浩瀚无垠的大自然之中,韦应物非常内敛地选择一条长江的小支流──滁河,作为心情挥洒的舞台背景。这条小河流,不仅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派,也缺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情,却只是谦卑地以大地为纸,以山川、深树为色,以幽草、黄鹂为笔,平实地展现这么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自然礼赞。平实心境,神来之笔,的确令人赞叹与激赏!
江上之清风、天空之明月、涧边之幽草、树间之黄鹂,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以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自然之赐予,也是人生的无尽藏。因此,如能经由内在清澄的心灵,善体宇宙变易之道,顿悟人生恒常哲理,那么“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田野风光、以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生意境,都将可资成为心影投射的最佳脚注。
苏轼的两篇〈赤壁赋〉,都是以长江为背景。在〈前赤壁赋〉中尝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好一句“物与我皆无尽也”,它总是让人能够于永恒与变易的哲理中,在扁舟与泽影之幻化里,恣意泼洒有缘人生的无穷意境。
想象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场景,虽然当时系身处夏季风韵轻拂之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景致,在江边的山林坡岸上,曾经多次出现。只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那番悲凉心境,却总是在每天黄昏“钓得晚霞满渔船”之思绪中,早被落日余晖下的长江风华所掩盖了。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3
2、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3、唐代杜牧《清明》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4
一、注意标题的信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该诗词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了它的感情基调。如果抓住题目,注意思考,很容易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脉络。例如《枫桥夜泊》:题目中的“枫桥”交代了地点,“夜”交代了时间,从此可推知诗歌描绘的为枫桥的夜晚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又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曾被誉为老杜“生命第一首快诗也”,而标题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安史之乱以后,杜甫饱尝漂泊之苦,如今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其惊喜之情,溢于全诗。
二、注意作者的经历
“文如其人”,“诗言志”。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人生经历不同,他们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每首诗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从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方面来鉴赏诗的思想内容。例如,杜甫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关心民生疾苦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而李白主要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多富有浪漫气息。再如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都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南宋,金人南侵,中原沦丧,朝廷昏聩,一腔抗金抱负,却报国无门,词中于是迸发出“忠愤”――一种壮志难酬的情怀。解读诗歌,就要求我们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真正读懂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三、注意意象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意象上,久而久之,有许多意象就有了共通的审美意义,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意象蕴含丰富的意旨、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才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对于把握意象,不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学会分类、对应,例如:酒与愁,月与离,羁旅与思乡,战乱与忧国忧民,离别与亲情、爱情、友情,怀古与沧桑变迁、怀才不遇,名山大川、田园寺庙与仕途失意、超凡归隐,草木枯荣、花谢春去与人生易老、变化无常等等,都是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一般对应关系。心中有了这些对应关系,再去鉴赏诗词,差不多就可以明确诗词的主旨。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词的起笔就以“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组合一体,不仅暗示了送别的地点,也点染出送别的气氛,离情的凄楚也就跃然纸上。之所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缘于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样最能触动人们离绪的意象,合成一幅凄清意味十分鲜明的画,也写满了词的别离之情。
四、注意意境的“情韵”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诗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代诗词中,诗人就是借助某些语句描写的景致来抒发感情,感染读者。“境”与“情”彼此依靠,相互渗透。或触景生情,缘情写景,或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见到的情景,诗人的描绘创造出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情怀。再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融情于景,以“萧萧”拟落木簌簌之声,用“滚滚”绘长江汹涌之状,无形中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五、注意蕴含的哲理
有些诗句常常富含哲理,虽历时长久,但仍鲜活有生命力,成为千古名句。赏析时,要注意从诗的本意出发,结合语境,再根据它隐含的深意来理解。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作者说不害怕任何东西遮住自己远望的视线,只因为自己站在最高的地方。即表明作者不惧怕任何反对势力的阻挠,大胆改革的决心,又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的远的道理。这和杜甫《登高》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人世间常有悲欢离合之时,这种事自古以来都难以两全。此句即表明了作者豁达的襟怀,也说明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乐观地看待的道理。
六、注意典故的意蕴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5
欧阳修到任时已是深秋时节,但滁州琅琊山的景色依然是美丽的。山上林荫草地,秋叶黄花,别有风韵。古开化禅寺(即今琅琊寺)雄踞琅琊山腰,肃穆宏伟;滁城以西,远有清流关,宋太祖曾在那里打过仗;近有西涧水,韦应物有《滁州西涧》一诗流传于世。历史胜迹,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令欧阳修欣喜不已,使他忘却了蒙屈受贬带来的烦恼。他常去琅琊山游览,遍游了开化禅寺的各个景点,他与寺僧交谈,与百姓共话,激情之下便吟诗作词,先后写下了《永阳大雪》、《游琅琊山》、《百子坑赛龙》、《琅琊山六题》等诗篇。他在《游琅琊山》一诗中写道:“……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欧阳修发现了位于丰山脚下的幽谷泉。他亲自前去考察,见泉水涓涓,清澈见人,尝之甘凉可口,喜出望外。再看四周景色,“上有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窃然而深藏”,美不胜收。他“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在那里修建了丰乐亭。之后,他常到丰乐亭饮酒游乐,写诗作文。除了亲自为丰乐亭撰写了《丰乐亭记》外,又先后写下了《丰乐亭游春》、《忆滁州幽谷》等诗篇。在这些诗文里,他都对滁州的山水之美作了深情的描绘和讴歌。如他在《丰乐亭游春》这样写道:“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在《丰乐亭记》里他结论性地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也是在庆历六年这一年,开化禅寺的智仙和尚专门在琅琊山下建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为亭子取名,并作记,欧阳修欣然为之。这时他已多次进山宴饮游乐,对山间的情况多有了解,对山间景色之美感受更为深刻。于是他伏案提笔,运用其特有的古文笔法,浓墨重彩而又轻松流畅地写出了后来千古称颂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对滁州琅琊山的景色进一步作了生动的描述。文章一开头便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略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风光绚丽的大自然画卷。文中,他又对山中的景色作了具体的描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清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他用一连串简明的文字,把琅琊山早晚和四时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秀美诱人。
除了上述诗文外,欧阳修在其他一些诗篇里对滁州山水也多有描写,都写得美妙无限,胜于画卷。如他在《题滁州醉翁亭》中写道:“……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来雨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又如在《幽谷泉》诗中写道:“踏石弄泉流,寻源入幽谷,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溉稻满春畴,鸣渠浇茅屋。行长饮泉甘,荫泉多美木。潺无春冬,日夜响山谷。” 欧阳修描写滁州山水,无论是诗还是文,都简明生动,富有感情。他在《醉翁亭记》里概括琅琊山的景色只用了八个字,即“林壑尤美”,“蔚然深秀”。这八个字把琅琊山的远景如实全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今我们看琅琊山还是这样子。他写琅琊山中的早晚和四时景色,用字也极简练,总共只有五十几个字。山中四时之景,每一时只用一句话,每句话少的四个字,多的也只有六个字。他用的是文言语法,但明白易懂,犹如白话,却又韵味无穷。他的其他一些诗句也多是如此,如“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药红紫树高低”(《画眉鸟》);“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游琅琊山》),“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忆滁州幽谷》)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了生动实在的特点,既是高度的概括,又是具体的描写,更洋溢着深深的情感。
欧阳修笔下的滁州山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阴晴晨昏,都呈现一派无限秀丽的景色。虽无险峻,但清雅动人;虽无奇伟,但绚烂多姿。
欧阳修笔下的滁州山水,无论是诗是文,无论长语短句,所写的景色都是实景,犹如一幅幅写生画,没有虚拟,没有浮夸。
韦应物滁州西涧范文6
众所周知,古诗文的教育渗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大有裨益。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领他们走进如诗如画的优美境界。
一、运用多媒体,以境入诗、情景交融
古诗文的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古诗文的阅读训练也应该是多种模式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单一的课堂结构是难以达到优化古诗文教学的目地的。
因此,我们积极在古诗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欣赏诗文所表达的意境开始,引出所学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首诗时,我首先运用flash课件,把诗中表达的意境,如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等情境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体会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在让学生在这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读古诗,自学清除文字障碍;接着分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各抒己见,并找出不理解的词;然后全班讨论,依靠学生帮助学生,共同辨析不理解的词义;最后达到全体学生理解掌握古诗的目标。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协助者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以趣入诗、感悟诗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的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由于古诗词时空跨度大,意蕴深远,语言有精炼含蓄,这些都给学生读懂古诗文带来不少的障碍。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如运用录音、录像等手段辅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越时光隧道,我们似乎进入到久远的唐朝,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看幻灯片,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伴以抒情的舞蹈发了“我要学”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就进入到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韦应物诗的悠闲恬淡自由自在的风格,陶醉于诗歌飞转流动闲淡宁静的意境中。
三、运用多媒体,以乐入诗、品味诵读
古诗文,或写景、或抒情,因其优美辞藻、和谐的声律让读者朗朗上口。特别是宋词,其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音律美深深吸引着学生反复吟诵,乐此不疲。很多词作还被谱上曲调,供人吟诵。
在教学《但愿人长久》,我特地找来苏轼填词的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讲课前就先放给学生听。看着屏幕上那月光似水的美景,时任举杯邀明月的豪情,时而伴以抒情的舞蹈,听着那典雅优美的歌声,学生都被深深地陶醉了。接着向他们介绍苏轼创作这首词的原因和背景,这时,学生们是“未学古诗先有情”了。他们在诵读诗词时,“何事长向别时圆”,体会到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会到作者豪迈豁达的宽襟。
古诗文不是无情物。学生在诵读时,我还帮他们配上古典优雅的音乐,让他们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以增进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学得更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