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串联电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串联电路范文1

1、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

3、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进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series connection)。一种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是只有一条支路。

4、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来源:文章屋网 )

串联电路范文2

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2、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3、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串联电路范文3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它的基本特征是整个电路只有一条回路,没有“分支点”.电流的方向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通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猜想:

(1)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后可能越来越小;

(2)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后可能越来越大;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通过用电器后可能不变.

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呢?

(1)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若测A处电流就把该处接线断开,把电流表串联接入A处,选择合适的量程,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闭合开关S,测出A处的电流为IA.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B、C处的电流分别为IB、IC,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2)换上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至少测量3组数据.若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根据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分析,即可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A=IB=IC(或I1=I2,I1、I2分别表示为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所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它的基本特征是由两条及以上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都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条回路.那么在并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再猜想:

(1)干路上的电流与各支路上的电流可能相等;

(2)干路上的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

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呢?

(1)按图2所示电路连接好电路.在电路中的A、B、C处先后串联接入电流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测出各处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A、IB、IC,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同表一,略).

(2)换上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再测量几组数据.

根据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分析,即可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A

=IB+IC(或I=I1+I2).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电压类比为水压(水位差),猜想: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可能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呢?

(1)按图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先将电压表并联在L1的两端(即连接在A、B两点间),选择合适的量程,注意电压表“+”“-”接线柱接法正确.闭合开关S,测出L1两端的电压为U1.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U2和A、C两点间的电压为U,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2)换上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几组数据.

分析测得的实验数据,即可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跟总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猜想: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可能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呢?

(1)按图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先将电压表并联在L1的两端,测出L1两端的电压U1.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U2和A、B两点间的电压U,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基本同表二,略).

(2)换上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几组数据.

分析测得的实验数据,即可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为:U=U1=U2.

三、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特点

1.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

如图5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R1两端的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U.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通过R1和R2的电流相同,都为I.由欧姆定律得I=■=■,故■=■,这个公式称为分压公式.即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分配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此规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获得.

例1 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0Ω,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分析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V,而电源电压为12V,高于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故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上.我们应该想到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用一个电阻和小灯泡串联,分担多余的电压,就可以保证小灯泡正常工作.串联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呢?直接利用分压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进行计算.

解答 方法一:应串联一个电阻R,它应分担的电压为UR=U-UL=12V-8V=4V,

利用分压公式,得:■=■,

故R=■RL=■×20Ω=10Ω.

方法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L=8V,串联电阻分担的电压为UR=U-UL=12V-8V=4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I=■=■

=0.4A,而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故应串联一个阻值为R=■=■=10Ω的电阻.

2.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如图6所示,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设通过R1支路的电流为I1,通过R2支路的电流为I2.

因为并联电路中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故U=U1=U2.由欧姆定律得I1R1=I2R2,故■=■,这个公式称为分流公式.即并联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此规律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获得.

例2 一只量程为500mA的电流表表头,它的内阻只有0.2Ω,若要把它的量程扩大为3A,该怎样做?

分析 电流表表头的量程和内阻一般都很小,直接使用只能测量较小的电流.若要测量较大的电流,必须将表头和一个电阻并联.我们知道,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通过与一个电阻并联,可以分走多余的电流,从而确保电流表表头的安全.我们使用的双量程电流表,就是将同一个表头和不同的电阻并联,从而扩大为不同的量程.

串联电路范文4

一、定义法

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直接判断。串联电路是用电器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并联电路是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此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例1:如图所示,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两灯泡联;当S2断开,S1、S3闭合,两灯泡 联。

解析: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将S2连接上,S1、S3部分用小硬纸片遮住,这时候只看剩余部分电路,再去分析电路。根据定义很容易判断出两灯泡串联。

当开关S2,断开S1、S3闭合,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将S1、S3连接上,S2部分用小硬纸片遮住,这时候只看剩余部分电路,再去分析电路。现在根据定义很容易判断出两灯泡并联。

二、电流流向法

该方法是: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例2:试判断图1与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如图1所示,故甲、乙两灯为串联。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灯为并联。

三、断路观察法

该方法是:在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把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如去掉该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如电灯不发光了)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的。该方法的依据是:串联电路各元件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各元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例3:试判断图中三只灯的连接方法。

解析:如图3所示电路,用“断路观察法”来判断,可以发现有“断二通一”或“断一通二”的特点,即在L1、L2、L3中任意断开两个(或一个),其他一个(或两个)能构成通路。故知L1、L2、L3为并联。

四、去表法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可以去掉它们。去掉的方法为: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因电压表内阻很大,几乎无电流通过);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因电流表内阻很小,电阻可视为零)。此法适合于有电表的电路。

例4:所示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4电路中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可以用小硬纸片将电压表位置盖住;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出电路中两灯泡为串联。图5电路中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可以用小硬纸片将电压表位置盖住;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出电路中两灯泡为并联。

五、节点跟踪法

“节点法”即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连接的共同点,以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例5:判断如图6所示的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在图6中定义点,把共线(线中没有任何用电器)的点用同一字母表示,图中交点虽多,但实际上可看成只有两个节点a和b,且a为“+”,b为“-”。

将图6该画成与之相应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可知L1、L2和L3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串联电路范文5

关键词:串联;并联;电压;误差;实验

一、背景分析

在八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本中,有许多不同的实验,在这些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而如何在课余时间科学合理地探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成为我们在课后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是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电学部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实验,此实验所得的结论与欧姆定律相结合的题目是此学期科学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而当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室中按课本上的指示进行此实验、记录实验所得数据时,发现在串联电路实验时U1+U2

二、实验探究

我们知道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异。在物理实验中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在不考虑温度因素的情况下,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不可能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前中学物理实验室所用的直流电表大部分都是磁电式电表,由于自身制造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根据技术标准为2.5级的电表,每次测量电表自身允许误差不超过量程的2.5%,即允许的最大误差≤量程×2.5%。超过这一误差就是误差比较大了,如用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允许的最大误差是3×2.5%=0.075V,在实验时在两个量程都能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往往要选择小量程,因为当指针越靠近量程时,测出来的值越精确。而我们在做串、并联电路的实验过程中,由实验数据发现存在误差,得到以下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串联电路实验数据

表二 并联电路实验所测得的数据

根据表一中实验三测得的数据U1=1.5V,U2=1.3V,即使再加每次电表允许产生的最大误差0.075V,U1+U2+误差值=2.95V,与U电源3.5V比仍然小0.55V,这个值也远远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误差,对比这五组实验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都存在着与实验一相类似的规律,而由表二并联电路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中,也存在U1不等于U2不等于U电源,且误差很大的现象。在实验中发现,当用电器为灯泡时的实验误差值普遍要比用电器为电阻时的误差值要大得多,而使用有夹子的铜导线做实验时的误差值普遍要比使用无夹子的铜导线要大得多。为此,我们对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存在的巨大误差展开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种猜测:

(1)串、并联电路中造成电压特点与理论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与导线的长短有关。

(2)串、并联电路中造成电压特点与理论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承担了一部分电压。

(3)串、并联电路中造成各用电压特点与理论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导线承担了一部分电压。

(4)串、并联电路中造成各用电压特点与理论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与导线接线柱线头所拧得松紧有关。

1.串联电路实验

串联电路的电源电压以及各用电器电压的测量。

【实验器材】:电压表1只、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10Ω电阻2个、干电池3节、开关1只、导线若干。

【改进后的实验过程】

注:(以下实验电源电压都是由电压表测量所得的数值,为保持实验的一致性,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两根导线始终为带夹子的铜导线。)

(1)将电压表接在开关两端,闭合开关,两小灯泡均发光,观察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2)选用长度为30cm及60cm的两种无夹子的铜导线记下U1,U2及电源电压的值。

(3)将电压表依次接在电源负极到L1、L1到L2、L2到开关、开关到电源正极这四条导线上,闭合开关,两小灯泡均发光,观察这四种情况下各电压表的示数。

(4)更换不同类型的导线,再次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数据。

(5)将小灯泡更换为1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2)(3),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表四

数据分析:

由表三数据可知,当连接线路中的导线长度全都由30cm变成60cm时,U1+U2的值与电源电压之间的误差由0.05V提高到了0.1V,说明误差值在偏大,可得到的结论一:导线的长度会影响U1+U2的数值与电源电压间的误差,且导线越长,U1+U2的值越小,误差也就越大。证得猜想一是正确的。在表四实验一中,只有开关到电源正极用的是两端有夹子的导线,其余都是无夹子导线连接,而根据实验一的数据,我们发现无夹子导线两端的电压都为0V,而有夹子导线两端的电压为0.5V。而这个0.5V也正好是实验中电源电压与U1+U2之和的误差值,说明导线分到了电压。对比表四中的这五组实验数据,当连接导线用的是无夹子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基本上都为0,只有实验五有两组测得的是0.05V,而测开关两端的电压有三组为0,两组为0.05V。据数据分析,这个0.05V,也可以说是相当小的电压值。而有夹子导线两端的电压与此相比却要大得多。根据这五组的实验每一组的合计电压与我们测得的U1+U2与电源电压值的误差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实验误差的存在,确实是因为导线与开关会分到电压,对于有夹子的导线分到的电压则会更多。由表四可得结论二:串联电路中,除了用电器分到电压外,导线或开关也会分到电压,而且导线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也就越大,所以实际的U1+U2

结论三: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接线柱的线头连接得松紧也会影响U1+U2的大小,造成实验的误差的存在。而我们平时用的学生电源及干电池不能直接根据旋钮显示数值或干电池节数乘1.5V来做电源电压。

结论:在串联电路中,造成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电压和小于电源电压的原因是由于导线与开关会分到电压,接线柱的线头连接得松紧的影响,及做实验时用的学生电源按显示数值读数,干电池直接用1.5V电压计算造成电源电压不精确。

为了进一步证实猜想,对并联电路也进行了误差探究实验:

2.并联电路实验

【实验器材】

电压表1只、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电阻为10Ω2个,3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选用大量程,用试触法来估测电压的大小,然后确定合适的量程。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完成电路。先用灯泡并联。

(3)分别三次把电压表并联接入线路中:

①测灯L1的电压;②测灯L2的电压;③测电源电压。

(4)换不同类型的导线,再次重复第3步骤,并记下数据。

(5)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重复(3)(4)步骤,并记下数据。

(6)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如下表五所示:

表五

数据分析及结论:

根据表五数据,我们发现在实验中,开关两端的电压只有实验一与实验四为0V,其余三组都分到电压。而且明显地发现,使用无夹子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为0V的有8组数据,有夹子导线两端的电压为0的有两组,因为我们的实验器材及人为读数方面的局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实验四出现的有夹子导线电压为0V,可能是我们实验器材及误读所造成。

并联电路结论:由实验数据可得出分到电压确实与导线的电阻大小及开关的接线柱的电阻有关,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也就越多,造成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电源电压。但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导线两端电压及开关两端电压加起来还是等于电源电压,这与串联电路的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以上的实验,我们大致得出了结论:实验所用的导线、开关并非是我们所假想的0电阻,导线存在较大的电阻,分走了一部分电压,而且我们实验所使用的电压表也并非我们所假象的那样0电阻,电压表也分走了一定的电压。比较实验所得出的数据,我们发现,使用小灯泡实验所得出的数据比使用定值电阻实验所得出的数据误差更大。我们对此也展开了讨论与研究。根据八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上4.4影响导体电阻因素的内容和实验得出的数据,我们意识到:因为小灯泡发光的同时也发热,小灯泡温度升高,导致小灯泡电阻变大,分走了一定的电压,加大了误差。除此之外,我们实验所得的数据仍存在一定的小误差,对这误差的存在有些是无法避免的。但通过实验我们也得到了几种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对今后实验改进的设想:

1.误差产生原因的几种分类

(1)学生电源直接读数电压与实际测出的电压间存在误差,新干电池也不能都以1.5V读数,它们的理论值与测量值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2)由于导线本身存在电阻,或由于导线两端焊锡夹子电阻增大,分走了少量电压。

(3)电键(开关)会分走少量电压。

(4)在连接线路时,由于线头的松紧而造成的误差。

(5)初中阶段实验器材本身局限造成的误差。

(6)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读数所造成的误差。

(7)电表自身也有电阻造成误差。

2.实验后的体会

在初中科学的物理实验中,有些误差在实验中我们是没法避免的,如(5)(6)两种误差,但有些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改进器材,或完善操作过程,在以后的实验中尽可能地设法减小。减小误差的几个方面:

(1)在连接电路时尽量用不带夹子的导线,且导线不能过长,现实生活中导线电阻不可避免,我们只能让它尽量地减小,而带夹子的导线由于经过焊锡会产生比较大的电阻,而我们初中阶段都默认为导线电阻为0,这样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2)在连接导线时,要注意接线头要拧紧,以减小实验误差。

(3)测量电源电压时,不能直接从学生电源或干电池的节数读电压,必须进行测量。

(4)读数时,眼睛正视,要读到估计位,以减小误差。

(5)做好正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串联电路范文6

关键词:电缆;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技术分析

Abstract: the frequency of network (pressure test is using reactor inductance of test and product capacitance realize capacitance resonance, try a product in high voltage, large current, is the current high voltage of the test of a new method and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series resonance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in cable high-voltage test finally discusses

Keywords: cable; voltage resonance; Exchange pressure test; Techn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 言

随着电网的发展,各地都敷设了大量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电缆的电容量是非常大,用工频试验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需要很大的试验容量,对现场电源及试验设备的容量要求很高,用常规设备进行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变频串联谐振技术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它利用电压谐振倍数Q值使电源需求容量下降了Q(几十)倍,使得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得以进行,变频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装置还可以用于SF6气体绝缘组合系统(GIS)、大型发电机组、大型电力变压器等大容量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等试验项目。

2调频串联谐振工作原理

高压试验技术的通用原则是试品上所施加的试验电压场强必须模拟高压电器(电缆)的运行工况。高压试验得出的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要反映被试高压电器是否能适于投入运行。这就意味着试验中的故障机理应与电器运行中的机理有相同的物理过程。按照此原则,用接近工频的电压对XLPE电缆易做耐压试验是保证XLPE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方法即可满足此项要求。调频串联谐振高压试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交流380V,50Hz电源经变频器输出30~300 Hz频率可调的电压,输入励磁变压器T,升压至0~12000 V,再经谐振电抗器L(可以是串并联组合的电抗器)和被试电缆CX,构成高压主谐振回路,电容分压器为纯电容式,用来测量试验电压 ,其中,C1、C2:分别为电容分压器的高压臂和低压臂。工作时,先由变频器经励磁变压器T向主谐振电路

图1调频串联谐振试验原理图

输入一个较低的电压 ,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频串联谐振试验原理的等效电路可由图2所示,高压谐振电抗器的电感值 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包括励磁变压器的电感),高压试验回路等效电阻为R,被试电缆、电容分压器及引线分布电容等综合电容之和简称为试品电容C。在这样的R、L、C串联回路中,当变频电源的频率f逐步升高时,谐振电抗器的感抗XL =2πfL逐步增大,而试品电容的容抗XC=1/(2πfC)随着频率f的增大,反而逐步减小。当达到电容中的某一频率时,回路中的感抗与容抗相等(XL =XC ),电感中的电磁场能量与试品电容中的电场能量相互来回反馈补偿,试品所需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抗器供给,电源只提供回路的有功损耗。此时,电路达到谐振状态,谐振频率为:

f=1/(2π√LC ) XL = Xc 2πfL =1/(2πfC)

设回路电流为I,则励磁电压:UT = IR

试品电容的容抗产生的电压,即试验输出电压为: Uc= IXc= I/(2πfC)

品质因数Q即试品所获得的容量与励磁变压器输出容量之比 ,在串联谐振回路中可用试品电容上的电压值与励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值之比代替,则品质因数Q为:Q = Uc/ UT=1/(2πfCR)= √L/C /R则试验输出电压为:Uc= QUT

由上述可知,只要适当增大谐振电抗器的电感量 ,就可以在较小的励磁电压下,使被试电缆CX上产生几十倍于UT的试验输出电压。

3变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的特点

3.1变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主要组件的作用

3.1.1控制器主要作用是把工频380V的正弦交流电转变成为幅值和频率可调的类正弦波,控制输出电压和回路谐振频率,内含过压保护、击穿保护、过流保护等。

3.1.2励磁变压器作用是给谐振电抗器、试品提供能量的变压器。

3.1.3电抗器用于同试品电容进行谐振,以获得高电压或大电流。

3.1.4高压分压器是高电压测量器件,采用电容元件,由高压臂和低压臂组成的转换装置及峰值表组成。通常低压臂的电压控制在交流100伏-200伏。

3.1.5避雷器是为了防止因为试品击穿或电源突然断电时,电抗器低压端电位抬高对励磁变的冲击。

3.2.变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的几个优点

3.2.1变频串联谐振是谐振式电流滤波电路,能改善电源波形畸变,获得较好的正弦电压波形,有效防止谐波峰值对被试品的误击穿。变频串联谐振工作在谐振状态,当被试品的绝缘点被击穿时,电流立即脱谐,回路电流迅速下降为正常试验电流的数十分之一。发生闪络击穿时,因失去谐振条件,除短路电流立即下降外,高电压也立即消失,电弧即可熄灭。其恢复电压的再建立过程很长,很容易在再次达到闪络电压前断开电源,所以适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设备的绝缘耐压试验。

3.2.2变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集调压、调频、控制及保护功能为一体,省去了调压器。系统品质因素Q值较高(30~120),减轻了电源容量不足对现场试验的制约。

3.2.3装置试验频率是采用接近工频的交流电压,无论是在等效性、一致性都与50Hz~60Hz工频电源非常接近,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2.4读数直观,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适合于现场使用。

4实际应用情况

我公司采用调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对10kV和35kV及110kV的XLPE电缆进行变频耐压试验。该装置以调频的方式实现谐振,频率的调节范围为30~300 Hz,这种交流电压可以重现与运行工况下相同的场强,已被证明是对XLPE电缆耐压试验较有效的方法。

2010年11月16日,我公司对鹿鸣变更换两路进线电缆,型号为YJV 8.7/15 kV,3×150 mm2,全长约500 m。敷设完成后采用VFSR调频串联谐振成套试验装置做变频耐压试验,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试验合格,目前运行正常。

表2:高新变电所1号进线电缆交接耐压试验

5 结束语

5.1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模拟XLPE电缆在工频电压运行下的工况,试验效果差,对XLPE电缆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不宜采用直流耐压的方法对XLPE电缆线路进行预防性试验或交接试验。

5.2调频串联谐振试验能够模拟XLPE电缆在工频电压运行下的工况,并且试验设备具有正弦波输出、自动化程度高、保护齐全、噪音小及重量轻等优点,适合现场对XLPE电缆线路进行耐压试验。

参考文献:

[1】慕世友,划 民,冯玉柱。姚金霞.高压交联电缆现场交流耐压

试验[z].山东电力研究院,2004.

[2] 全清,鲍清华.XIXE电缆试验规程及变频谐振试验设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