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芭蕾公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二芭蕾公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二芭蕾公主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1

2、芭比之蝴蝶仙子;

3、芭比之胡桃夹子;

4、芭比之彩虹仙子;

5、芭比之梦幻仙境;

6、芭比之钻石城堡;

7、芭比彩虹仙子之魔法彩虹;

8、芭比彩虹仙子之人鱼公主;

9、芭比之十二芭蕾公主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2

在通往饰演黑天鹅的道路上,意大利芭蕾舞者皮瑞娜・莱格纳尼苦练数十载基本功,最终在1892年成就了那蜚声舞坛的“三十二转”。在通往网坛“黑天鹅”这一个至高位置的竞争中,亦有女孩在年少时忍耐孤独和辛酸,以“不疯魔不成活”的决心誓要在网坛史册留名。

“Perf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control.It’s also aboutletting go.”

完美不是控制出来的,是爆发出来的。

电影《黑天鹅》

玛利亚・莎拉波娃出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那里四处都是冰天雪地的荒原。她四岁时第一次拿起网球拍,父亲尤里・沙拉波夫是她的启蒙教练。六岁时,在莫斯科的一次小规模表演赛中,网坛女金刚纳芙拉蒂洛娃发现了这位小女孩惊人的网球天赋,并向她父亲建议去寻找一所著名的网球学校,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对她的发展会有大有裨益。

于是,年幼的玛利亚跟父亲怀揣着几百美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启动父女二人追逐网球梦想的旅程。彼时刚刚九岁的她和父亲奔赴闻名遐迩的尼克・波利泰利网球学校,几经波折,最后通过帮助和借贷,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网球人生。由于签证限制跟资金上的窘迫,玛利亚的母亲伊莲娜并没有跟他们一同前往美国。对于一个尚处在需要母爱呵护跟引导的年纪的小女孩来说,跟母亲相隔千里之遥,这无疑是她心头的一块阴郁之疤。

孤独、枯燥、疲累、严厉父亲呵斥……一切的负面能量都被年少的玛利亚转换为她在球场上更为刻苦的训练。她知道自己没有后路可退,家中的一切积蓄已倾注在她的身上。她只有不停地在网球场上挥洒汗水,拼命击打飞速袭来的网球,才有可能在这个网球精英层出不穷之地立足。作为最好的反馈礼物,她的网球技艺进步神速。在十岁出头时玛利亚已经可以轻易地击败同年龄段的男孩子。当在网校进行短训的小威旁观她的击球后,不由得发出感叹:“她的击球力量太大了,每个球仿佛都使出全身的力量,而且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玛利亚的美貌为她赢得了众多同校男生的好感,不过她对此皆是置若罔闻,甚少与其他孩子交流。玛利亚独行于球场与住处之间,练球目的确而直接,她需要的是命运的改变,她亦明白成功需要的牺牲和代价。对于自己的出众面容和高挑身材,玛利亚深谙自知,她只是不愿意成为第二个库尔尼科娃:无任何突出战绩的花瓶美人,她野心勃勃的期冀一次爆发,在球场和商业上取得完美双赢。

公主奥杰塔被邪恶的巫师罗特巴特施咒,她白天是一只孤哀的天鹅,夜晚则化身为少女。直至王子齐格弗里德的出现,用爱情的力量打破这股魔咒。奥吉利亚则是罗特巴特的女儿,她施法变身为奥杰塔的模样,以黑色装束现身,企图夺走公主所爱。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

《天鹅湖》

“surprise yourself so you can surprise the audience.”

超越自己才能征服观众。

时光如梭,没有人想到17岁的她在全英俱乐部的呐喊会如此的迅捷而敞彻;夜凉如水,亦无人能预言女单决战之夜打破法拉盛公园沉寂的会是19岁的她;气势如虹,20岁的她在澳网以不失一盘的骄人战绩登顶,为那年的墨尔本之夏划下最完满的一道彩虹。无人能够否认一位三届大满贯得主的职业成就,可玛利亚却说:“如果有法网(冠军)那会更好。”

玛利亚意识到自己离那名垂史册的黑天鹅之“三十二转”仅距一步之遥,那便是永远猩红得耀眼的罗兰・加罗斯,征服那片土地对于常年在佛罗里达硬地训练的她来说,无疑是荆棘密布。但永远保持斗志昂扬的莎拉波娃却依然雄心勃勃:“我才24岁而已,如果现在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总结,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了。”

“Every great career has to come an end.”

每一项完美的事业都会有终结之时。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3

关键词:电影;舞蹈题材;舞段;《黑天鹅》

以舞蹈为题材的电影在近几年的银幕上虽不能与传统的好莱坞大片相媲美,但是依托舞蹈这门“元艺术”的艺术魅力,舞蹈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如1999年上映的电影《中央舞台》,以及其后相继上映的《舞出我人生》《最后的舞者》等。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中《黑天鹅》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共12项提名,这也预示着舞蹈题材的电影不再是边缘化,而逐渐因其独特的视角和双重的艺术叙述方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作为专业舞人不仅对《黑天鹅》导演独到的艺术视角和深入的心理刻画所折服,更是对电影当中出现的舞段颇感兴趣。通常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电影镜头向观众传达的信息量要高于舞蹈表演所传达的信息量。那么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钟的影片里,舞段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特殊含义,运用舞段也对影片主题的表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中笔者以电影《黑天鹅》当中运用的舞段为例,探讨舞蹈题材的影片当中舞段的选择和运用舞段的作用。

一、舞蹈类题材电影作品中舞段的选取

电影是以叙事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舞蹈通常被认为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舞蹈题材的电影当中运用电影的镜头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是有利于整个电影剧情的推进和主题的呈现。然而舞蹈题材的电影中舞段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也不是仅仅用于表现舞者舞蹈的进行时态就够了,而是要通过舞段的表演给电影剧情的推进添加助推力。因此,舞蹈题材的电影中舞段的选择是有一定倾向性的。

电影《黑天鹅》是以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从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在电影中所选择的舞段不仅具有审美的意义,更有推动剧情发展、象征及预示的含义。在《黑天鹅》中电影刚开始就是芭蕾舞剧第一幕当中的一段舞蹈:王子打猎时遇到了美丽的奥杰塔公主,而公主被魔王罗特巴特施了魔咒,她白天是一只天鹅,夜晚才能变回美丽的少女。只有当一位男子真正的爱上他才能够解除这个可怕的魔咒。当影片对于这只天鹅命运的伏笔埋下之后,影片进入了一个舞蹈演员日常的舞蹈训练之中。笔者通过对于影片的赏析,认为《黑天鹅》中对于芭蕾舞剧《天鹅湖》舞段的选择具有以下两个倾向:

第一,经典性。由于该影片是针对女主人公妮娜挑战一个演员分饰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角色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压力、承受和突破自身心理障碍,最终走向在艺术中达到终极完美的故事情节而展开,因此,在电影的中多次出现了芭蕾舞剧中的白天鹅变奏和黑天鹅变奏的两个舞段。尤其是对黑天鹅三十二个挥鞭转的特写镜头,既出现在女主人公妮娜在家里的刻苦训练中,也出现在舞台上的表演中。因为黑天鹅的变奏是最考验舞者功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是女主人公妮娜最难突破自己的一点就是黑天鹅的表演部分。因此,通过不同阶段对于同一经典舞段的呈现,展现了妮娜历练成熟的过程。也正是印证了导演告诉妮娜的那句话:“完美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妮娜最终超越了自我,实现了黑、白天鹅两体的合一。因此,选取观众熟悉的经典舞段,易于加深记忆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并让观众体味到电影镜头下的相同舞段与现实演出中的舞段相比,更增添了一层导演赋予它的意味。

第二,象征性。舞剧《天鹅湖》中的最后一幕是魔王罗特巴特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王子齐格弗里德。而白天鹅奥杰塔为了挽救他心爱的王子纵身跃入湖中。在电影当中女主人公妮娜在剧场的排练过程中纵深跃下高台的动作还有很多犹豫,没有真正的表现出白天鹅的那种决绝。实际上这一阶段对于“跃湖”舞段的运用是有一定象征性的。妮娜不够决绝是因为她还没能充分理解黑天鹅这个角色,从而就不能理解白天鹅在那种情景下的心态。因此,在影片尾声的正式演出时,每一次台上与台下状态的对比都是妮娜自己心理褪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看似妮娜像着了魔的黑天鹅,实际上她的骨子里还是那个崇尚完美、纯然于一身的白天鹅。舞台上对于“跃湖”舞段的呈现,是对前一次该舞段的呼应,更是象征着妮娜回归了天性中的本真,实现了舞我合一,纵身一跃既是白天鹅生命的终结,也是舞者本身生命的终结。

二、舞蹈题材电影中舞段运用的作用

(一)突出舞蹈题材的特点。电影作品选择了舞蹈作为电影的题材就要围绕舞蹈本身的艺术特征展开情节并推进剧情发展。在舞蹈电影当中例如《黑天鹅》、《中央舞台》、《舞出我人生》都是以一个舞剧的排练过程为线索,从选取演员到排练中遇到瓶颈,最终舞者会用自己的意志力超越自我,呈现艺术的真谛。通过对舞者、舞蹈训练以及舞者人生的关照,呈现一个舞蹈背后的故事。电影《黑天鹅》中,编导以《天鹅湖》排练为线索,通过妮娜的两面性来揭示人性当中的两面性。而在表现这种两面性时,导演巧妙地选取了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角色,并设计剧情让它出现在一个演员的身上。在运用黑、白天鹅两个性格迥异的艺术角色、运用风格鲜明的舞段表演的基础上,实现双重角色和双重人格角色的塑造。用舞段和舞蹈角色的对比道出了舞台就是人生的道理。

(二)调整电影的叙事节奏。单一的叙事节奏会使观众无法感受到剧情的起伏感。在舞蹈题材的电影当中舞段的运用也是调整电影叙事节奏的一种手段。电影当中的舞段不同于舞台上的舞段,因为镜头中的舞段是导演为观众选择了观看的视角和重点,观众没有自主选择的可能。因此导演用镜头语言描述下的舞段来叙事,改变了常规叙事的结构。让观众看似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读到了导演的意图。舞段最终是为剧情服务的。例如,在女主人公妮娜在选拔后胜出的第一次排练中,导演选取的是舞剧中第一幕王子打猎遇到了白天鹅公主的舞段。舞蹈编导一直担心的是双人舞的部分看不到爱情与激情的迸发,而仅凭借舞蹈编导用台词和表演来批评妮娜是不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的,因此在叙述这一段的时候用舞段放慢叙事节奏,留给观众感受这个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使整个的叙事风格更加自然。

(三)突出剧情的矛盾冲突。笔者认为电影的剧情推进大多是通过矛盾冲突的发生和解决而实现的。而舞蹈题材电影当中的矛盾冲突往往蕴含在舞段当中,最终也是在舞段的演绎中解决的。例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女主人公妮娜在芭蕾的世界里处于纠结状态,感受到压抑与束缚的时候。她甚至无法进入状态表现角色时,妮娜在朋友的带领下去了酒吧,在酒吧中的那段舞蹈是摆脱芭蕾教条束缚,完全释放身心的舞蹈。也许在此之前妮娜从没有感受过舞蹈带给她的快乐和释放,但是在此之后,妮娜对舞蹈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刻了。通过此情节下的舞段展示解决了部分矛盾冲突同时也推进了剧情发展。

不论是舞段的选择还是舞段选择之后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实际上都是在为影片主题的陈述而服务。网络上对于介绍《黑天鹅》这部影片评价的关键词是“悬疑”、“惊悚”、“心理片”等,但是笔者认为《黑天鹅》更多的是在展现舞者一路艰辛的心路历程。笔者认为妮娜在舞台上、在自己最璀璨的时候结束生命,也与看到了前任女主角在光环之后被替代的没落有关。舞蹈是一个年轻的职业,她既需要年轻的身体,又需要用生活中积淀的丰富阅历来支撑舞台的表现力。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影片《黑天鹅》真正要传达给观众的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下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一个舞蹈演员成长和历练的艰辛过程。这让笔者不禁想到编导王玫在舞剧《天鹅湖记》开始之前的那段话“舞蹈美丽而壮烈,成功所以美丽,失败所以壮烈,于舞蹈人而言失败者就是失败者,曾经的失败者就是成功者,失败的曾经和永远就是所有舞蹈人刻骨铭心的成长印记。”①

注释:

①《中国当代原创精品舞剧系列―天鹅湖记》(DVD) 中

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ISRC CN-A49-06-

0164-0/V.J7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4

“如果你走进罗腾堡,就会发现自己走进了另一个世纪――中古世纪。”有关罗腾堡的介绍是这样说的。

我们下了火车,走出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干净、宁静的小城景象,虽谈不上多么现代,但如何也寻不到古城的迹象。陆陆续续地有人开始往车站的左边走,不用问任何人,这一定是进城的路。在德国的中小城市,街上的行人都少得可怜,人汇集的地方多半是游客们游览的景点。

我们沿着一条马路向前,走过一个拐弯,像“绿野仙踪”里的四个小伙伴看见OZ国一样,在面前出现了一个童话中的古堡。童话中的王国不是大人国就是小人国,似乎不合正常比例才是童话。罗腾堡王国的入口是一个略显低矮的大拱门,进了门是一条环城的护城河,过了桥,谷仓一样圆圆的带尖顶的城堡连接着“城墙”,把这座城与尘世隔绝开来。所谓的城墙,只是从外面看,整体倒像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墙面上有发射箭弩的缺口,墙后面有用木板铺成的走廊,走一段会有阶梯下到城内,大约有二层楼的高度。城墙不可谓不高,但没有那种雄伟的印象,倒是有一种怪诞和奇异的感觉。进了罗腾堡的城门,现代的东西几乎全消失了。比小巷宽不了多少的街道,曲曲折折;用小石块垒成的马路上,响着达达的马蹄声和马车轮辚辚的颠簸声。马路两旁没几步就是一家卖玩具的小店铺,透过橱窗,里面是一个微缩的童话王国:跳着芭蕾舞的小天鹅,睡眼朦胧的小鸭子,会动下巴的小兵人,变成青蛙的白马王子,长着蜻蜓薄翅的小天使,有着大红鼻子的小矮人……每个店内都很拥挤,抬眼就蹦出一个小家伙吓你一跳,你简直就像是从大人国来的怪物。店内售货的小姑娘,不是打扮成小红帽,就是白雪公主,巴伐利亚州那种特有的连衣裙,让穿戴它的姑娘们散发着古典的浪漫和梦幻的美。

罗腾堡绕来绕去的小街道,不论怎么走都能走到市中心,而且在路上都要经过“塔门”。那是四四方方的一座高塔,尖尖的塔顶,塔基下街道从拱门中穿过。塔正面大墙上,镶嵌着一面钟表,表盘上是罗马数字,望着它不禁让人担心,十二点敲响的时候,灰姑娘的马车会不会变成南瓜,马儿会不会变成小老鼠……在德国有许多城市都声称自己是中世纪古城,但是唯独罗腾堡的两座塔门才是中世纪古建筑最精典的象征。

罗腾堡的市中心是一座小广场,一座古香古色的喷泉,市政厅和一座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小楼。我们到达市中心的时候恰好是正点,小楼顶上的钟自动摇摆起来,开始打点,随着一声声洪亮的钟声,小楼最上层的两个窗户突然自动打开,坐在窗边留着大胡子的两位贵族,机械地摇着臂膀喝起了啤酒。钟声停了,窗户也自动关闭,不用说两个贵族是玩偶。游客们在新奇之余,也有些见怪不怪,别忘了这是怎样的一个王国,所有想象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哟!从市中心出发向东,沿路来到了一座精美的小花园,从这里可以眺望远处尖峰林立的中世纪古建筑。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在靠台伯河(Tauber)边的一个小巷中,找到一家小酒馆,酒馆的外墙粉刷成黄色,门前放着一个棕褐色的大酒桶,因为是夏天,酒店的座位全都散落在街边。我要了一杯当地产的啤酒,一边呷着那一丝清爽,一边和女儿、妻子聊天,渐渐觉得眼前模糊起来……女儿和妻子的哂笑唤醒了我,原来短短的几分钟里去了一趟“大槐安国”。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5

“我最仰慕的前辈,一个是已经去世的李赫特尔,另一个是还在世的索科洛夫。两个人的精神能量非常强大。”

各种各样的生活,无论是什么计划,如果始终给它留一个位置,以后就会发生。

2010年的1月21日,陈萨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钢琴协奏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举行。在音乐会现场,陈萨演奏的《艾格蒙特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将气氛推上。这位被媒体称为“中国最杰出的女钢琴家”的女孩,时年仅30岁。

20世纪著名钢琴家乔治・波雷曾告诫他的学生:“当今时世,年轻音乐家要干成一番事业,实在太艰难。你们选择的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个职业,成功的机会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你要么是特别有天赋,要么是睁着眼睛走错路。”

这位差一年就跻身80后的中国年轻女钢琴家,却以她令人信服的实力而锥出囊中,在经历了十几年异乡求学漂泊人生后,如今已经站在了世界乐坛的最前沿。人气十足的《越狱》男星温特沃什・米勒,都是其忠实FANS,得知陈萨在北京演出,他便立刻让助手订了16张贵宾票,请来好莱坞的同行助阵。有人说:“看陈萨弹琴很舒服,她的音乐像自然流淌的山泉,于平和从容中诠释音乐的美,叫人在浑然不觉中被音乐打动。”

从吃苦中学会感激

陈萨是如此的幸运和完美。而现实中的“钢琴公主”,其成长和成才经历,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路充满阳光。

5岁时,在重庆歌舞团工作的爸爸看到女儿乐感好,有灵气,便让她学提小提琴。两年后,因为孩子不喜欢,开明的父母便同意让她转学钢琴。

如同如今所有望女成凤的父母一样,陈萨的父母也将所有的希望和爱都寄托在了这唯一的女儿身上。虽然练琴很苦,但女儿喜欢,父母便全力支持。第一台钢琴,花了1973元,这在当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为了孩子,父母硬是省出牙缝里的钱,去把家里的录音机卖了买了回来。

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爱下的陈萨,也是懂得爱人的。小小的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钢琴练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9岁那年,当母亲带着小陈萨到成都找到但昭仪老师时,她并不确定这位音乐界的泰斗,会收下自己的孩子。但诚意也许真的能感动上天,见到乐感如此出色的孩子,教授答应收小陈萨做学生,同时也向陈萨母女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每周来上一堂课。

激动之余,是辗转反侧的颠沛流离。彼时,重庆和成都之间,一趟火车要走十多个小时。每个周六的黄昏,母亲一下班就赶到陈萨学校接她。母女俩背着书包,提着几个馒头赶下午6:50的火车,到成都后,是第二天凌晨6点左右。因为距离上课还有近2个小时,母女俩无处可去,只好在火车站候车室里等着。

“在候车室,冬天很阴冷,夏天很闷热,实在是困,但又怕睡过头。每次,妈妈都坐长椅上,让我可以靠着她多睡一会儿。”上完一节课,因为回去的火车也要到傍晚才有,余下的时间,妈妈就陪着陈萨在音乐学院的石桌子上做作业。下午5点钟开始,母女俩预备回重庆,碰上客运高峰期别说买票,就连挤上火车都难。“后来有一班过路车,可以中午就从成都回来,但条件是妈妈得带着我在十分钟之内挤上去”。母亲那时带齐“装备”,拿出自己跳芭蕾舞的看家本领,看准敞开的车窗抱起女儿就往里送。那时总有好心人把陈萨接住,母亲随后也一脚跨进窗口,再请后面的人推她一把。

车厢的连接处和过道,经过母亲“全副武装”的一改良,就是一间临时休息室。大张的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毛毯再往陈萨身上一裹,女儿就能勉强睡个“好”觉。

一下火车,就是星期一了,母女俩从火车站分头往学校和单位赶,就这样跑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教授看不过去了,对陈萨说:“你别跑了,你看你妈都跑老了,让我来跑吧。”这才结束了她的火车游荡。

儿时的磨砺是陈萨在困难时赖以傍身的财富。刚留学那会儿,陈萨不会做饭,但煮鸡蛋和火腿肠吃到腻也不抱怨。大使馆的王燕生叔叔偶尔擀面皮给她吃,她也乐呵呵地说是“改善伙食”。

生活就如有苦有乐的乐章,而陈萨,早已从“吃苦”中学会感激。

1990年10月,父亲身患胃癌去世。“我生活最大的转变不是出国,而是父亲的去世。那一天后生活完全不一样了,妈妈说如果没有我,她都可能轻生。我的父母是恩爱得让人嫉妒的类型,我的婚恋观也和家庭有关。很长时间我和妈妈都互相支持,‘与生活抗争’……”

不难理解,失去父亲对于一个11岁的小女孩意味着什么。如今的她,却多少次直言不讳地说没关系,因为生活和音乐同样需要真实。“现在的孩子都太幸福了,太幸福了是会有幸福的,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太多的东西随手可得,就没有自省的过程。虽然父亲去世是很不幸的灾难,但不是任何人的错。痛苦的经历是福,这很有道理。”

淡泊名利,愉悦内心

许多人会好奇,钢琴家的业余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拉开陈萨生活的真实面目,你们也许会十分地失望。她的生活,出奇地单调、孤独,每个月要开4、5场音乐会,一年中大多数时光都是在“飞机―酒店―音乐会”三点一线中度过。

作为职业钢琴演奏家,她在每次音乐会之后,很久都无法从音乐中跳脱出来,必须靠安眠药入睡。如果是连续密度大的巡演,倒时差、强迫睡眠、起床练琴、再倒时差、再演奏……这样的情况连续数日后,恐怕谁都会觉得受够了。“我曾经也抱怨。不过,职业钢琴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一种职业,在很长的时间内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钻研,而不去设想为什么没有正常人的生活。”

除了演出,她会带着行囊,一个人去旅行。

这一生活方式,在常人眼里,显得太过艺术化。但放在陈萨身上,显得再正常不过。在她看来,精神世界,远甚于物质。

2001年,陈萨正式旅居德国汉诺威。起初是为了师从世界著名钢琴大师,两三年后,她干脆将自己在德国的家当作了往返欧洲各地的根据地。在那间租来的房子里,陈萨学会了买菜、做饭、调酒……头一年,她的厨艺长进飞快。虽然此后的日子里,她变得异常忙碌,常常到各地演出交流,在德国停留的时日也不算多,但每次只要一回到汉诺威的家中,倒上一杯红酒,放上一段喜欢的音乐,还是感到无比的享受。

在德国的业余生活,她会选择欧洲的老城区或是自然景区散步。德国是个很安静的国家,保留了许多自然的景色,比如在自己就读的音乐学院旁边,就有一大片漂亮的森林,需要启发创作灵感的时候,陈萨就时常去那里散步,抚摩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宁静,内心觉得十分平和。情绪来了,一时兴起,就脱了鞋子,在石子路上蹦蹦跳跳地颠着脚走路,“我一直梦想在森林里有个房子。没准以后会发生。”

从小到大,她几乎从来没有为钱担心过。“可能我属于那种超现实乐天主义者,我就感觉钱对于自己来说永远都不成为问题!”于是,当年16岁的陈萨,在英国利兹钢琴比赛上一鸣惊人,而后获得丰厚奖学金,进入伦敦乔凯音乐戏剧学院深造时都不知道钱该怎么花。

音乐与她而言,不再是服务于个人的虚荣品。当一些媒体问及她的报酬,她说,“我没有那么市场商业化。我很崇尚小提琴大师克莱默所说,音乐带给人的是愉悦,不应该与名利、财富挂钩。”

1996年,陈萨刚参加完利兹钢琴比赛后,英国有家很大的经纪公司希望与之签约。“那时我处在一种纯学生状态,不明白签约是怎么回事。所以在伦敦的4年中,90%的钢琴家在争取的东西,我却轻易地与之擦肩而过。在8年的国外求学生涯中,虽然错过了一些机会,但现在我看来,或许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也正因为如此,她赢得了乐迷的尊敬。于是,经常会有一批“铁杆FANS”四处追随。有时她在飞机上,会突然收到来自陌生人的生日祝福;一次在英国演出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送给了陈萨一件珍贵的礼品:一部上百年历史的精装《莫扎特奏鸣曲全集》。在给陈萨的信中老人写到:这是我很珍贵的收藏,但您更应该拥有它。“那种温暖尤其在旅途当中会让我有家的感觉。他们让我觉得存在的价值不完全是在大庭广众下演奏,更多的是为了真正在乎我的人。”

音乐里不能缺失感情

素颜、简单的白色T恤,甜美如邻家女孩般的面庞,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有着无数光环的钢琴公主。说话间,你又会发觉,陈萨有着很强的逻辑思辨力,坚定的语气中透着直爽。

谈到个人情感,陈萨笑谈,“我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苦行僧,只知道弹琴。我7岁就知道恋爱了!” 那次经历,至今都令陈萨记忆犹新。“当时我特别喜欢班上的一个小小的Gentleman,他特别可爱,像个小芋头,那是我的第一次恋爱。有一天我偷偷亲了他,他吓得魂都没有似的跑了。当时最好的朋友是个小女孩,居然把这事告诉了老师。结果当然上纲上限,还被妈妈打了一顿。”陈萨说自己从来都有很稳定的感情生活。这可能也是天蝎座女孩特有的魅力,从来无需着意吸引异性。在陈萨看来,音乐是需要用丰富的感情去诠释的,“只用技术搭建的音乐空间,肯定是让我无法忍受的。”

1996年,陈萨由傅聪牵线,赴英国伦敦乔凯音乐学院师从乔安・哈维尔(Joan Havill)学习钢琴,并获得硕士学位。刚离开家,陈萨很兴奋,感觉彻底摆脱了各种束缚,“彻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大胆谈恋爱”。不过,在感情上,又有点儿一根筋,“你可以在各种地方找到喜欢你的人,但是真正的幸福是很挑剔的,很默契的感觉,没有硬件条件。”因此,陈萨没有随波逐流,也不会强迫自己去改变。“孤身在异乡虽然有迷茫的时候,但好在没像周围有些同学那样吸毒、抽大麻、交很多男朋友,过得还是比较简单健康的生活。”

除了恋爱,陈萨坦言自己没有太多朋友,但所交往的朋友一定都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我不太喜欢一大堆朋友,当你与朋友一对一相谈,可能会更客观、更真实!”而谈到恩师但昭义、乔安・哈维尔、傅聪、“钢琴女大祭司”阿格里奇,著名钢琴教授阿里・瓦迪(Arie Vardi),可以感受到陈萨与几位老师保持着特有的默契交流,一封E-MAIL,一次温暖的会面,无不令人羡慕!

对话陈萨

GRACE:除了艺术追求,你未来有没有从事社会事务的打算?

“能介入社会事务的人应该都有更强的能力,我绝对不属于这一类。我只会做个纯音乐人。”

GRACE:从妈妈那里,获得的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我妈妈是世界上跟我最亲的人。她是一个十足的女人,温柔、善良、忍耐、坚强和乐观。我从她那里收获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人要积极乐观努力地活着。如一根小草,即使在石缝里,也要努力地向外伸展。”

GRACE:很多琴童把你当做偶像,对于她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不要太过功利化,热爱就是最好。比比谁会更爱音乐,那将是最完美的比赛。”

十二芭蕾公主范文6

[关键词] 《黑天鹅》 完美 认同 凝视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26

一、引言

2011年,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凭借在《黑天鹅》中的不俗表现,艳压群芳,分别摘取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第68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两顶桂冠。

《黑天鹅》讲述了一个芭蕾演员为追求“完美”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凄美故事。纽约剧团要重排《天鹅湖》,新一季的排练需要新的打动观众的面孔,总监托马斯换下前领舞贝丝,决定由妮娜担任新领舞,同时要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妮娜被选定为天鹅皇后,但她的本色只适合演白天鹅,却无法传递出黑天鹅身上的特质――诱惑性的、有力量的、自我的、甚至是邪的部分。故事由此在极大的张力下拉开了帷幕,影片主要描述了妮娜为了饰演好黑天鹅的内心痛苦与挣扎。妮娜追求表演完美,完美是妮娜的欲望,妮娜为了完美而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完美地表演了黑天鹅,然而,当成功的掌声响起时,她却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娜塔莉•波特曼曾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饰演那个伴随杀手的“小萝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在《黑天鹅》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堪称完美,让人过目难忘。娜塔莉•波特曼以惊悚的形式,艺术地表达了那个一心想演好天鹅皇后的女孩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折磨、孤独、痛楚以及产生的幻觉与疯狂等种种心灵的磨难。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对于娜塔莉•波特曼来说是实至名归。这不仅归功于娜塔莉•波特曼本人的艺术修养,也归功于她的心理学修养。

二、认同“黑天鹅”

影片《黑天鹅》舞蹈团所排练的《天鹅湖》,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公主奥杰塔被魔法师施了魔法变成白天鹅,只有真爱才能解除她身上的魔咒,王子的到来使她的渴望几乎成真,可就在他要表白真爱之际,邪的黑天鹅施展手段迷惑了王子,白天鹅悲痛欲尽,跳崖自尽,在死亡中得到解脱。白天鹅纯洁、高尚、善良、高贵,黑天鹅邪恶、野蛮、狡诈、贪婪。在《天鹅湖》排练中被选中成为A角天鹅皇后以后,妮娜的艺术目标是既演出白天鹅的纯洁又演出黑天鹅的“邪恶”,她要求自己的表演必须做到完美。妮娜天生具有白天鹅的柔弱和高贵气质,适合演白天鹅而不适合演黑天鹅,莉莉天生具有黑天鹅的桀骜和跋扈。尽管妮娜获得了A角,莉莉只是B角,但她深怕托马斯让莉莉取代自己。黑天鹅并不是彻底的邪恶象征,她代表的是欲望,追求的是原则。如果说妮娜是白天鹅的代表,那么,莉莉就是黑天鹅的代表。妮娜在演好黑天鹅的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中,不仅要挑战可爱、单纯、怯懦的自我,更要挑战具有黑天鹅激情的B角天鹅皇后莉莉,其实,对后者的挑战是一种认同。

电影叙述了妮娜认同“黑天鹅”的过程,认同是欲望的开始,她用一种黑色的绝望的方式,寻找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认同“黑天鹅”,就是想把他人作为对象捕捉其中,就是企图取而代之。但是,妮娜的一切都被压抑到内心深处,其欲望是对缺乏的欲望。妮娜与妈妈一起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妮娜的母亲曾经也是妮娜所在公司的舞者,是个失意的舞者,她将所有自己未曾实现的期望都押在了女儿身上。在永远身着一袭黑衣的妈妈眼里,28岁的妮娜只是一个还未长大没有隐私且需要人照顾的小女孩。事实上,按照妈妈的期待努力地追求着舞蹈完美表现的妮娜,还停留在青春期前的儿童期阶段,自我还没有完全苏醒,这从妮娜放满了各种毛绒玩具,处处皆粉红色的房间布置可见一斑。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妮娜,丧失了自我成长,其心理年龄,还是一个女孩。妮娜的气质适合扮演白天鹅,她就是白天鹅的完美化身,她好像无法诠释鬼魅的黑天鹅。正如托马斯所说的一样:“美丽、怯懦、娇柔,演白天鹅最适合”。然而,妮娜毕竟28岁了,对充满魅力的完美表演的追求,引发了她深层次的焦虑和冲突,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为了成长、独立和拥有自我的力量的渴望,为了“完美”,她最终选择成为一名“黑天鹅”,悲凉、压抑、沉重、死亡气息也跟着充满妮娜的生活。具有“黑天鹅”气质的莉莉第一次在地铁出现,就给不认识她的妮娜带来不安,妮娜本能地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托马斯认为莉莉表演技巧不是很到位,但很有激情,这种激情恰恰是妮娜所缺乏的。她成为妮娜饰演黑天鹅的最大竞争对手,莉莉给妮娜带来了真正的恐惧,她总是担心莉莉会夺去自己的A角天鹅皇后,莉莉的正常举动,也常常会被妮娜看成是威胁。在妮娜的幻觉中,莉莉使出女人的“性”杀手锏,勾引托马斯、勾引男主角,让妮娜苦不堪言,惊恐万分,她觉得一切都指向取代自己,甚至幻觉中把莉莉当成性幻想对象后,面对莉莉正常的排练,她也认为两人(其实是性幻想)是莉莉取代自己的圈套。她向被自己取代的贝丝倾诉痛苦,出车祸受伤的贝丝,依旧具有黑暗激情,使妮娜更加恐惧。贝丝的出局,被取代,这个事实本身也让妮娜既有一份歉意又有十二分的恐惧,担心被取代是妮娜最大的心病。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探讨了徘徊在成功与崩溃边缘的妮娜的内心世界,一个获得女一号的A角演员,已经到达事业的顶峰,却被紧张、恐惧与痛苦包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让观者看到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

她认同于自己的表现对象“黑天鹅”,并渴望成为“完美”身份的象征。黑天鹅的魅力是欲望、激情、冲动。认同“黑天鹅”的过程是内驱力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也是里比多能量释放和升华的过程,这无疑有助于她把握黑天鹅充满“性”的诱惑角色特征。托马斯郑重地对妮娜说:“你最大的障碍就是你自己,是时候放开自己了,释放你自己!” 妮娜为了追求表演的完美,努力将自己从幼年时期一直压制的欲望用另一种身份来得到满足和发泄。公演时,化妆间里,妮娜幻觉中看到了等待取代自己的“莉莉”,两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妮娜杀死了“莉莉”,她成了激情的“黑天鹅”,成功地演出了邪的“黑天鹅”,再次回到化妆间,掩盖住“莉莉”的汩汩流淌的血时,真实的莉莉来敲门,真诚地向她祝贺演出成功,回望“莉莉”血迹,荡然无存,恰在此时,妮娜发现自己腹部的疼痛和刀口,血迹斑斑。事实上,莉莉是妮娜的理想,妮娜喜欢莉莉又惧怕莉莉。与其说,妮娜在与B角莉莉竞争,不如说是妮娜在与自己幻觉中的对手莉莉竞争,或者不如说妮娜是在与自己竞争。而这一切又都缘于妮娜对艺术完美的执著。白天鹅和黑天鹅,一个是白昼,一个是黑夜;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两者不能分割,分别代表了人的精神领域的不同侧面,白天鹅和黑天鹅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矛盾的天性,人的多种精神组成了整体的人的精神世界。然而,妮娜认同“黑天鹅”,深陷于“黑天鹅”文化中并被这种文化构造和颠覆,其行为动因不再是理性而是无意识的欲望,妮娜人格分裂为白天鹅和黑天鹅两种人格。过多的“黑天鹅”元素压倒了圣洁的白天鹅,她的眼中布满血丝,脸上写满惊恐、黑惑,她几近疯狂地幻觉中长出黑色羽毛、黑色翅膀、黑天鹅颈项,她已不再是那个天使般的纯真的女孩妮娜,她是个带有欲望的女人妮娜。妮娜将自身的欲望和焦虑投射到“黑天鹅”上,完成了成长任务,由女孩成长为女人。叔本华说,欲望按其实质来说是痛苦的。这种行为的结果使得她胜任黑天鹅角色,但同时却因此而更加孤独,因为被物化,被幻象包围,白色的幽灵、纯洁的风采注定以湖水为伴,从而失去了自己,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让人想起了马拉美《天鹅》中的诗句:“它将用颀长的脖子摇撼这白色的苦痛/这不是出自它身困尘埃的烦苦/而是来自它不忍放弃的长天。”观众在妮娜的幻想与现实生活中来回穿梭,亦真亦假,真假难辨。只有面临死亡时,天使与魔鬼都流动于妮娜的内心,完成了她人格的统整的过程,一个丰富的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一个天使般的妮娜,一个感到完美的妮娜,又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托马斯的凝视

凝视就是指向欲望的满足。他者的凝视给主体的形成加入了“应该”的成分,有一个声音会时刻提醒你:“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像某某那样,你不应该怎么样”等等,这种作用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他者凝视功能。在总监托马斯的凝视之下,妮娜最终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己的自我欲望。就他者凝视来讲,托马斯的凝视对于妮娜来说,指代了一种价值权力,包含着妮娜艺术创造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期待。

影片中真正了解妮娜并给予妮娜成长力量的人是托马斯。托马斯指出:“四年了,每次你跳舞,每一步都很完美无瑕,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你释放感情,从来没有。完美不是只靠控制出来的,它同样要求释放,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惊艳观众。”当妮娜想得到新天鹅皇后的角色,涂上偷来的前天鹅皇后贝丝的口红去见托马斯时,托马斯强行吻了她,他希望用最原始的“性”,解放这个压抑许久的女孩。妮娜反而咬了他,妮娜的强硬使托马斯看到了她“黑天鹅”的潜质,最终决定起用妮娜担纲A角天鹅皇后。他用各种方式来不断引导妮娜释放自己,他不但布置作业让妮娜去“”,甚至披挂上阵“诱惑”妮娜,让妮娜体验诱惑的力量。正因为托马斯凝视的作用,才使妮娜在欲望的表达中产生恐惧和焦虑。人作为主体是被语言文化或知识构造出来的,妮娜的意识也是被“完美”表现获得成功所构筑的。托马斯的凝视显示了妮娜无意识的在场,她的意识实际上已从中心位置上被驱逐了出去。拉康认为,世界万物是可见的,但不是呈现的,因为它并没有引起我们凝视。当看既而引起凝视时,奇特的感觉也就开始产生了。凝视需要反思、需要中介的一种间接的感知方式,这种中介就是他者以及他者凝视。“他者”凝视作为一种无意识,使妮娜陷入的焦虑,未获得女主角前,妮娜焦虑,获得女主角后,她依然处在内心的恐惧与焦虑中,从一个焦虑陷入到另一个焦虑和恐慌之中。焦虑与恐惧变成一种奋进的动力,促使妮娜上进,妮娜全身心地投入到黑天鹅的排练中。本来,妮娜在担纲主角前一直在拒绝成长,这从她的房间布置中可以看出。这不仅仅由于母亲在家庭环境中的支配权与欲望,使妮娜丧失了自我成长,还由于妮娜本身也拒绝成长。她恐惧承担一个成年女人为自己和家庭所假定的责任。似乎不愿走出她珍藏的女孩记忆并尽力用延缓来避免变化。她恐惧的根本原因是担心变成像母亲一样独自承担责任、一生在艺术上跑龙套的人。由于妮娜不是出于被迫的需要,而是自愿自觉地受制于托马斯作为他者的凝视,因而,托马斯的凝视促进了妮娜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价值,同时,托马斯的凝视又使作为“主体”的妮娜成为被语言文化所构造的“主体”,或者说,她是语言文化所追求的“完美”艺术的构造物,她已经失去了实体式主体。

妮娜在与托马斯的关系中得以建构自身,即她只有在与托马斯的间性关系中,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场所,与托马斯的间性关系是在对黑天鹅的“完美”塑造中建立起来的,她被托马斯凝视着,实际上她也在凝视着托马斯,妮娜从小缺失父爱,她在托马斯身上找到父亲般的异性关爱,潜意识中的恋父情结和追求完美的艺术情结一起使她凝视着托马斯,她的潜意识渴望着托马斯的爱。当妮娜被选为主角,涉世很深的母亲十分高兴,同时又十分担心,提醒说,别让托马斯占了便宜,妮娜默然无语。莉莉看出了妮娜的心事――暗恋上老师了,莉莉诙谐地说,等他上妮娜的床再好好教训他,妮娜报以微笑。托马斯亲自披挂上阵让妮娜体验诱惑的力量时,我们看到了妮娜的情不自禁,托马斯点到为止止住诱惑脚步时,妮娜非常难过。演出成功,妮娜主动地深情地热吻了托马斯。这些说明妮娜已经爱上了托马斯。但是,对托马斯的爱又与对艺术完美的追求交织一起,或者说,前者是附丽于后者,后者才是妮娜真正的欲望。

影片中出现了镜子、浴缸、床等意象,这些意象表现了妮娜的心理焦虑。镜子的意象,镜子是她自恋的媒介,镜子是妮娜自恋的反照物,也是她的一个虚设的对话者。在镜子中,她打量着身体,她迷恋的始终是镜子中的自我,而这个自我就是能变成“黑天鹅”的自我,既孤独又焦虑的内心世界只有在幻象的世界中才能相对地得到安慰。另外,镜子之中我的意象也是一个他者的意象,镜子也假设了一个代表菲勒斯的男性社会大他者的存在,主人公渴望得到托马斯的认同。浴缸、床中的妮娜,显然有一个性幻想对象,或许这个性幻想对象就是托马斯。影片中反复呈现妮娜焦虑时就抓后背,后背出血和手指甲带血的画面,对身体的侵凌,正表现了妮娜对身体的关注。抓破后背,不仅仅反映了妮娜想成长的焦虑,而是反映了妮娜变成“黑天鹅”的幻想。视觉的刺激是最为直接的身体的欲望表达,身体首先是作为看与凝视的“黑天鹅”来满足妮娜实现完美追求的需求。拉康欲望理论认为,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这是他继承黑格尔“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另一个自我意识的认可”的思想之后得出的观点。其身体总是希望得到他者认可,得到他者的赞美和欣赏。在妮娜的潜意识中,托马斯有时是王子,是贝丝的王子,是莉莉要去抢夺的王子,也是她的王子,有时还是魔法师。幻觉中,妮娜看到与莉莉的托马斯的“真面目”,是长出翅膀的狰狞的魔法师。不难看出,妮娜不仅爱着托马斯也惧怕着托马斯。她通过托马斯凝视的角度来自我凝视,妮娜的反凝视也促进着她的成长。凝视就指向她欲望的满足,凝视却是对世界之本质的洞见。妮娜在托马斯的凝视与自我凝视的间隙中生存,妮娜过分关注托马斯的凝视,而且诚惶诚恐、患得患失,结果,使自己处于深层的焦虑中,妮娜具有一种悲剧意识的焦虑。说到底,妮娜对托马斯的朦胧的爱缘于对艺术完美的追求,对艺术完美的追求才是妮娜的真正的欲望。追求“黑天鹅”完美表现,呈现了她与她的欲望客体的那种最密切、最隐晦的关系,如同莫里哀剧中的吝啬鬼与其钱匣子的关系一样,反映了妮娜欲望客体的物恋性质――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物恋,为艺术而献身,把生命全部投入艺术。

四、结语

妮娜在影片中好几次都表白着自己的愿望:“我只是想完美”。电影结束时,妮娜走出幻觉,眼睛褪去血丝、焦虑和恐惧重新明亮起来,意识清醒,心境平和,她欣慰地说:“我感觉到了,完美”。妮娜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莉莉,栩栩如生地激情释放地完成了“黑天鹅”,然后死去,在她看来应该是最完美的了。否则,总有一天像会像贝丝一样被新人代替,无奈、寂寞、空虚充满心中,将是一大悲哀。更重要的是妮娜用自己的激情、执着表现了完美。对理想他者的欲望,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追寻理想的自我,完整的自我。妮娜在幻想中用死亡的手段完成了她对自我的追寻。妮娜的结局与毕飞宇《青衣》中的筱燕秋的结局一样,在流淌着鲜血的夜晚为艺术献出了生命。艺术似乎不仅需要执着与激情,还需要把自己交给魔鬼和黑暗的本能。影片至此,主人公以生命演绎了完美,我们也感受到了导演对人生的解释。我们热烈地追寻完美,然而,人生没有完美,即使获得成功的完美,也是付出生命代价的完美,或许因其付出生命而不能算完美;或许主体借以自我确证的最高限量就是死亡,付出生命才能达到自我确保,这也算是一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