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经验;“以身作则”;教师队伍
“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描述校长的工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校之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本人担任农村小学校长一职已经有了几年的时间,虽没有立下什么丰功伟绩,但也自诩在促进学校更好发展方面总结了部分经验,下面就结合我本人的管理实践对于这些管理工作中得出的体会和看法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践行“以身作则”的原则
《论语・子路》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描述。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管理者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和管理者,其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必须要充分做到这一点,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教职工做的,自己也不能做,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态度,践行“以身作则”的管理原则,真正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这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条件。
学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最本质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奉献实现学生健康、茁长的成长,我深知这一点,因此工作时也是兢兢业业、专心致志,丝毫不敢有所放松,为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周末、节假日加班更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我坚信,只有我自己认真对待教育这项事业,才能感染广大教职工也真正投入到伟大教育事业中,用心经营教育、用心进行教学。
校长只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教职工,做好大家的表率,才能在广大教师队伍中间树立起强大的威信,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身具备强大的号召力、感染力,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管理效果。
二、发展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学校发展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否。而教师队伍则是发展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与主要力量。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教育教学水平与城市地区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教师的水平以及质量更是参差不齐,相差悬殊。以这样的状态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快速成长呢?对此,我采取了如下三个措施:
1.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
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呈现学历低、知识结构陈旧、师资水平低这三个明显的特点,他们特别需要了解和接受外界更多、更新的教育信息。就拿我来说吧,我会组织学校的教师定期去市级或者省级优秀的学校进行参观、培训,吸收和引进他们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并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还会诚恳邀请教育专家莅临我校进行参观、指导……这些都为提高本校教师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业务水平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2.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实现广大教师的共同进步
我校教师人员众多,老教师由于自身年龄因素的限制,对于一些教育方式或者手段做不到充分的理解和吸收,使得教学中处处受到制约;年轻教师则由于资历较浅,经验不足,在教学方面同样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我在学校中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政策,鼓励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了解等,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3.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激励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对于某件事物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认真地完成自身的各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果与成绩的最优化。因此,激励下属,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者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模范标兵”以及各项评选工作,获选的教师则会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其实,物质奖励只是一种手段,教师真正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接受与认可,这样也能大大提高他们自身的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性的工作,作为校长来讲,一定不能死板、墨守成规地沿用落后的管理方法,这对学校的发展来说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应当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既切合学校实际又能推动学校良好发展的管理模式,为促进学校平而稳的进步与成长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炜,杨东.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化胜任特征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
[2]李春山,杨雪梅.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的有效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7-11.
[3]王锭城,王个棉,肖建彬.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03.
[4]吴继光.中小学校校长管理典范.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10.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2
一、建立一套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因此,我们以《**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关于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依据,统一制订了《**镇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包括“中小学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小学会计人员工作权限”、“物品购买制度”、“会审会签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八个部分,对学校财务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制定了“**镇学校报账员工作流程”,对较为敏感的招待费和差旅费、培训费、运动会等费用的报销及自制票据等方面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严格规定,通过这一系列规定的实施,学校管理中一直存在的支出混乱现象得到了遏制,切实推进了学校财务规范化建设。大家都照章办事,这样管理起来非常轻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公开,我们不但公开收支情况,而且公开一些新的财务管理知识、票据鉴别知识、教职工调资结果等,同时将热点问题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费、个人所得税等的扣缴标准进行公示,在教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减少了误解和矛盾,增强了互信和团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搞好两个培训
光有制度,没有落实等于纸上谈兵。要想全面落实制度,必须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报账员培训。报账员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关键,其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经济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多次组织全体报账员认真学习“教育经费核算中心”成立后的有关文件、制度及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学习发票鉴别常识,并归纳整理成册,使他们操作起来更加顺手。除此以外,我还经常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新的发票识别知识、发票报销常识、财务法规政策等,整理成册,让广大财务人员学习。
、校长培训。学校校长是学校财务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由于校长的事情较多,以前往往不把票据鉴别等小事放在心上,等到发票递到报账员手中,如果是不合格票据就已经晚了。财务人员也不好意思回绝,只有自己去更换,有时还会造成误会。因此,我十分重视学校对校长进行财务方面的专业培训。我的办法是把报账知识、发票鉴别知识、操作流程等制成材料、卡片等,利用多媒体进行培训,提高校长的业务和管理水平。避免了盲目支出等浪费现象,提高了报账效率。
三、完善三个测评
为了避免财务管理流于形式,我们还十分重视财务工作的监测考评。
、预决算管理测评
各学校年初统一编制当年的财务预算方案,对当年的各项收入、支出做一个全面的计划,重大项目必须经教代会讨论。预算一旦经教体局批复,我们就开始对学校的预算编制进行测评。从商品服务支出的比例到其他资本性支出的比例,从培训费、招待费的比例,再到水电费、办公费的生均、师均数额等等,均给予量化评价。这样做,有效的控制了学校的随意性开支。另外,我们还规定每半年对实际支出情况进行一次测评,督促学校严格执行预算。
、日常管理测评
为了搞好日常财务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镇中小学校财务工作考评方案》,把票据的鉴别、会审会签、粘贴、报账单填制、报账时间及质量、及时对账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考评,这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保证了财务管理的质量。
、年终测评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3
学校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精细化管理需要精细,需要全面,对学生的教育要落实在精字上。其中,室内的管理要精,室外的管理也要精,校园内的管理要精,校园外的管理也要精,行为的管理要精,精神的管理更要精。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够实现,整个教育影响的不仅是学生的行为,更是学生的精神。学校的管理机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该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负责范围的交叉影响力,因为部门的管理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所以,各个部门的管理也要落实精细化管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这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才能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当然,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需要全面展开的管理过程,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完成。
二、精细化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
1.校长要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学校的决策者往往是一校之长,校长应该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发挥引领的作用。在管理上要为人们指明方向,在细节上也要提出具体可靠的要求。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因此,校长要重视事情管理细致精致,宣传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培养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培植美好的校园情结。校长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涉及的管理领域也有局限性,所以校长一定要多增加人参与到管理中来,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校长一定要发挥好引领的作用,引出校园的其他领导和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的热情投入和重视管理,引出学校管理更多的金点子,引出众人通力合作创建和谐奋斗的美好校园。
2.教师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发挥好执行和维护的力量
学校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各项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更是需要精确的制度,这些制度最终还需要教师来加以执行。过去的学校管理制度往往是领导层来决定,教师只是执行者,遇到一些教师不那么理解的制度,教师执行起来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教师精心维护制度也就力量单薄了。精细化管理要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制度中来,校长要倾听教师的心声,提高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真正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中了解到学校管理的漏洞和教师们的需要,这样也可以拉近校长和教师的距离,让制度更加合情合理。这样,教师执行起来更加有动力,也能维护制度化,让校园的精细化管理更加和谐。
3.学生应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受益者
学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主体,校长应该努力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拓展学生自我管理的渠道,让管理的过程自觉实现不同角色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最终为人服务,为了学生就应该落实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例如,每个班级安排两名学生负责人关灯,食堂中午就餐安排一个学生纪律委员维持纪律,安静就餐,做到“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时间长了,学生能够达到不管自理的境界,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精细化管理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感受,重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生一起进行校园精细化管理。
三、校园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1.校园精细化管理重点在“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凡事都由细节构成,只要把细节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情做好了,大事就容易完成了。学校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应该有明确细致的管理制度,要细化现有的制度,制度能给教师和学生以明确的指引,因此不能模糊执行。另外,学校的事务复杂多样,管理者一定要细心全面地观察,准确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精细化管理实效,减小执行难度。
2.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是小
精细化管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提醒学生升国旗站立端正,离开教室把椅子推到桌肚里面等,只有将小事情做好,才能够做好大事情。精细化管理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认真落实好教学任务,避免形式主义的嫌疑,一切管理落到实处。
3.精细化管理的亮点在精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操作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等各项工作。而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育人环境,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效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学籍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和科学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它一方面给高职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它又给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我们根据1990年1月24日原国家教委的第七号令《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完善充实修订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这个规定有如下一些特点:
1、适用性
我院的学籍管理规定是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修改制定的。这个规定取消了补考,继而实行重修重考,充分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学籍管理规定中,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考试资格审查方面,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三条“无故旷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并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补考机会。”这条规定对学生的旷课现象有约束作用。但是,另一部分学生虽不常旷课,却不做作业不自习。这是变相旷课,是违反规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影响了学风和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曾在学籍管理规定中作了如下规定:“对无故旷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对缺交作业达到某门课程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该课期末考试资格。对缺交作业未超过三分之一者,在期末考试前必须补交(做),否则,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这一规定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一部分补交(做)作业的学生为了取得期末考试资格,把别人的作业胡乱抄袭,期末考试及格率低。另一部分缺课、旷课的学生,由于缺少课堂学习、自习,参加补考时违纪现象严重,且及格率不高,为了有效的约束学生,督促他们克服旷课厌学的现象,为此,在新的学籍管理规定中,我们要求“期末考试(查)课程总评成绩在49分(含49分)以下的学生,必须参加相应课程的重修,修完规定的学时(每个学分至少修满9个学时)并完成规定的作业量,方可取得重考资格”。这一规定带来了明显的学习管理效果,使得部分旷课、缺交作业、不参加自习的学生人数大为减少。
2、可操作性
学籍管理规定在制定时,要求做到明白具体、界限分明、可操作性强。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1990年1月20日第7号令施行),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对升留级和退学作了如下规定:“一学期或连续两学期累计有三门或两门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应予留降级”。“一学期或连同以前各学期考试成绩不及格课程有四门(含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应予退学。”这一规定对于普通高校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优胜劣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有着制约作用。但是随着教育体制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生源成份发生了变化: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有社会考生等。虽然都是通过了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进来的,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差,按照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升、留级、退学的规定,实行一刀切,执行中也有一定的困难,工作难做,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稳定。为此,我们在新制定的《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中,将因成绩不合格达到留、降级、退学的规定,改为实行重修重考:“凡课程无成绩的学生、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以及虽成绩及格但本人认为现有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均可在规定和允许延长的学习年限(共计5年)内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重修重考、直至毕业或结业。屡次考试的成绩中以最高分记人成绩档案。”这就使一部分知识基础差的学生通过重修重考达到毕业标准,使少数因一时贪玩而耽误了学习的学生在蟠然醒悟后有机会补上功课。这样的规定,便于管理,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稳定与发展。
3、有针对性
学籍管理制度中的针对性,主要指针对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例如:针对近几年来学生考试由于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考试违纪人数呈上升趋势,我们依据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管理规定》。对于违反考纪的学生,该课考试成绩作零分处理,参加重修重考。并视其违纪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处分材料记人学生档案。取消评先、评优、奖学金、专升本等资格。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考试舞弊之风,确保了考试顺利地进行,对学风好转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必须把学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学籍管理是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编级、转系(专业)、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等一系列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的。而思想教育是正面的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榜样示范、启发引导,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把学籍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的转化首先是思想的转化,大学生一般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理想、性格、兴趣等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会反映在思想、行为上。而很多思想上的问题单凭学籍管理条例是禁止不住的。因此,必须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1)要善于抓住学籍管理的典型事例,对广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以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增强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学籍处理的情况,对少数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把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制性纪律约束相结合,就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针对近几年来考风不好,考试违纪呈上升趋势的情况,我们加强了考风考纪教育,讲考试违纪的危害性及后果。提倡公正、公平竞争,正确对待荣誉、名利,考出真实成绩。对于考试中作弊的学生,视其情节,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该通报批评的就通报批评,该处分的决不姑息迁就。这样做既可挽救违纪学生本人,又教育了广大学生。(3)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混文凭,就业还得靠关系的消极情绪,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他们学好真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现实生活中,那种靠混文凭、靠关系谋取好职位的人确实存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靠本领吃饭必然要代替靠关系生存。
三、必须把激励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之中
在学籍管理中,引人激励机制,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籍管理规定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是实现学籍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根据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学生德智体综合评分考核办法》和《学生奖励条例》,这是对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之一。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引进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1、目标激励。目标是激发人的动机,满足一个人的成就需要的诱因,它能诱导人们朝着一定的方向去追求实现。为此,我们在新生人学教育时,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不仅要制定三年大学生活的长远目标,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制定出阶段性的目标。目标激励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学习、生活的意义,激发学习、生活的热情。
2、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有意识地把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成榜样,使其成为大学生效仿的对象。对他们来讲有一种榜样就在身边的亲近感,有一种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达到的感觉。激励他们去比学赶帮超,争当先进。
3、奖惩激励。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就是用物质和精神需求来满足人们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奖励对学生而言是对其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适时地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奖励,使其产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他们保持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信心百倍地去争取更大的成绩。惩罚也是激励的一种形式。在学籍管理中,批评、处分等惩罚从另一方面实践着学校的教育目标。适当运用惩罚,能够警示本人、教育他人,促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
4、形象激励。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信号给人的视觉刺激最直接、最强烈。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人师表和敬业精神是对学生做出的最好的表率,一种无声的力量。她激励着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发奋学习,努力完成学业,成为“四有”新人。
四、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教育;新课改;教学管理
一、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小学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将以学定教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还要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按照正确的方向开展和实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和素养,老师要根据时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仍需建设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相关的教学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老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教学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小学阶段的老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不断改善,仍然存在一些老师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存在缺陷和疏忽。
(二)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在教学中老师将以学定教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老师的教学理念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存在教条性和盲目性,没有适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教学内容空洞、枯燥的想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模式需要改进
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有明显改善,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对我国的教育有明显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多的关注点还是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将其作为学生评价标准。
三、新课改背景下解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措施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就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首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式和步骤。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和要求,按照以学定教的核心内容,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严格按照要求和规定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并且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模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其次,老师队伍的素质和观念需要完善,为了能够满足新课改各项活动的要求和目标,教师队伍需要不断完善和建设,提高老师的知识理论,完善老师的教学素质和人格品质。同时还要对老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使老师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用技能,不断更新教学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再次,老师要切实落实相关的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学习相关新课改的要求和核心内容,按照新课改的标准进行观念更新,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考核平体系和评价标准,不能只在考试分数上判断学生的品质,还应该要在学生的素养方面评判学生。最后,学校要为小学教育教学提供较完善的教学环境。一般说来,教学环境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小学教育教学中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该要为老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配置必需的硬件教学设备,使其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尤其是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能够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老师要对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在布置教室、形成优良的班级风气、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方面,老师要继续加强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学习风气的教学环境。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能够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该要看清楚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探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同时还应该要注重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品质。老师也应该要以身作则,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振权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歧岭教学点
参考文献: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6
关键词:经营 管理 精细化 院校
一、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开始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既懂理论又有实践基础的人才,宽理论、厚实践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追捧。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近年来,经管类院校都把实验实训教学作为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抓手,在实验实践教学的投入上有了大幅度增加,实验教学有了迅速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实验教学中还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效能发挥大打折扣。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在借鉴其他领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努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本文以A大学经管实验中心为例,探讨经管类院校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和取得的效果。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汪中求认为,精细化是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逐渐被移植到其他领域中,要求做到“精、准、细、严”四个字。“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事情做精,也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工作细致和具有针对性;“严”就是严格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致的行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以“精”和“细”为核心的管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知识传播为载体”的目标,注重强调以信息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方式为基础展开工作。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从本质上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2008年,A大学成立经管实验中心,中心整合了8个院系14个实验室的资源,在管理上,推行“矩阵管理+联席会议”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凝聚资源力量,提升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四、A大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1.实验队伍建设精细化
中心由实验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技术队伍三支队伍组成,学校高度重视中心队伍建设,人事处、教务处、校工会、OTA等多部门联动,协同建设,制定鼓励实验教学规章制度,按照“专、兼、聘”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强化实验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定编设岗、岗位竞聘、绩效考核、奖励培训等政策,制定实验教学进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强化实验教学地位,鼓励理论课教室从事实验教学,落实多元化的实验教师发展体系。
在建设规划上,紧贴实战,层层递进。2008年以来,学校整体规划,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重视实训项目、实验课程、实战项目开发,项目化支持,吸引教师参与,稳步发展实验教学、管理队伍。为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中心根据专业、课程和教师个人实际,统筹安排实验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参加各种交流,便于及时掌握实验教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以中心所属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队伍为例,2008年以来,先后安排16批40人次参加各种培训,24批51人次到知名企业(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等)、院校(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协会(中注协、北京市注协、香港会计师公会)参观、交流,在这些老师返校后,会按照要求通过中心网站,将参观、交流的成果进行分享,有效推进了中心的全面建设。经过5年的发展,实验队伍由原来的75人,扩大到107人,实验教师也由2008年的64人增加到93人,副教授职称以上占79.6%,硕士学历以上占97.8%,博士学历占66.7%,较2008年提高13.6%,队伍层次、结构、水平较2008年均有实质性提升,有效促进了实验实训教学的开展。在政策措施上,量化考核,突出激励。制定《A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教学工作量上浮0.3的系数;制定《A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奖励实验教学成果、课程、教材等,奖励在各种竞赛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指导教师或团队。在培养培训上,内外结合,系统提升。按照“短期培训为主、系统学习为辅”的原则,加大校内外培训力度,2008年以来,中心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技术培训、业务培训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累计达到161人次,覆盖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提升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2.课程体系建设精细化
在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上,中心按照“围绕目标,培养能力,统筹规划,分层教学”的原则,综合考虑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计划系统地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统筹规划和开发各专业和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为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实验教学氛围基础型实验教学、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三个层次。这些实验项目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型实验教学主要验证型和操作型的实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例如:GPS的应用、C语言教程等实验课程、会计软件应用、计算机财务管理等。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创业者电子沙盘、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设计、模拟商务谈判、期货模拟交易、股票仿真交易、国际贸易流程模拟操作、金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数量软件QSB、经济统计软件SPSS等。创新型实验教学侧重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财会综合实验课程、经济学数学建模、企业竞争模拟等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与理论课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管理工作制度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