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滑雪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滑雪技巧范文1
1、包裹感:鞋穿上后脚背要有很好的包裹感,扣子系上后,脚背没有明显的压迫感,但是脚背也不能有随意翻转的空间。
2、扣子与加强带:一般来说价格贵的鞋用料到位,扣子和加强带的质量都很好,可以长期使用。但是遇到质量稍差的扣子和加强带,长期使用后或者用力扣了后会变形,加强带的塑料扣长期使用后,粘着度减小,一用力就会松开,不仅让你高速滑行时突然泄力,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事故受伤。
3、鞋的硬度:男士初学者选择60-90都不过分,技术高超的,体力超强的,尤其是玩卡宾的,建议最好90-130,如果是女士,尤其想轻松滑雪的女士,70度左右的就足够了,如果你想打败猛男,你可以选择更硬的鞋。
(来源:文章屋网 )
滑雪技巧范文2
关键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季训练;生理生化指标;机能;监控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集技术性、危险性于一身的高水平雪上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又有很高的表演性和观赏性,高难且华丽的技术动作是这个项目特有的魅力。该项目对运动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无论训练还是比赛,始终有很高的危险系数,同时随着难度系数增高,危险系数也会显著增大。运动员在运动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甚至造成损伤或意外。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以及疲劳后的恢复状况,可以使损伤和危险降到最低,同时也是提高成绩的理论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运动员在2015年夏训期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情况和恢复情况,并及时向教练员反馈,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情况调整相应的训练计划,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夏训的训练效果,为冬训打好体能和技术基础。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国家队训练基地的2015夏训期间10名男子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在26.34±2.76岁,均为国际运动健将。
1.2测试的指标与仪器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运动员在2015年夏训期间,每半个月采血1次,采集日期为:7月11日、7月26日、8月8日、8月22日、9月5日、9月19,共计采集6次,均为指尖采血,每次采血时间在清晨6:30~7:30。测试指标为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采用Reflotron Plus-全血干式生化分析仪(德国)进行测定。
1.3数据处理与统计
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运算并整理,全部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实验结果
2.1夏训监测期间男运动员血液指标的均值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夏训监测期间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均值在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六次监测的时候略高于正常值上限。第三次监测的数据标准差最大,表明个体差异较大,机能状况存在差异性。血尿素均值都没有超过正常值上限,表明大部分男运动员的蛋白质代谢平衡相对稳定,整体上看,运动员对运动量的适应状况较好。血清肌酸激酶均值只有在第三次监测时处于正常范围内,且接近正常范围上限。由于血清肌酸激酶个体差异性较大,需具体分析,同时提示,在夏训期间,由于运动负荷强度的变化,机体对运动负荷强度适应情况,不同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异。
2.2夏训监测期间个别男运动员血液指标自身对比
个别男运动员在夏训监测期间的血液指标波动较大或超出正常范围。图1是郭某某、王某某、刘某某(1)3名运动员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图,这3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在监测期间有明显下降且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图2是王某某、吴某某、刘某某(2)、周某4名运动员血尿素值的变化图,这4名运动员的血尿素值在监测期间都曾超过正常值上限。图3是王某某、吴某某2名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值的变化图,这2名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值始终高于正常值上限。
运动员王某某在各项监测指标中均有些许问题,需要结合各项监测指标以及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分析。运动员吴某某在血尿素和血清肌酸激酶两项指标上出现些许问题,需要各项监测指标相互结合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分析。
3分析与讨论
3.1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运动员2015夏训血红蛋白变化的分析
血红蛋白(Hb),俗称血红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可作为判定身体机能状况好坏的指标。一般认为男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的正常范围是120~160g/L。血红蛋白含量高,其结合的氧量多,但不能认为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越好。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夏训期间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略高于正常值上线或在正常值上线附近。从监测期的整体水平来看,大部分男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或略高于正常值,Hb值处于正常值中上水平时,说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氧转运系统的能力较高,有利于其有氧工作能力的发挥,即使存在对训练负荷的不适,也能很好促进机体运动训练后的恢复。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郭某某、王某某、刘某某(1)在2015年8月8日第三次监测中Hb值虽处在正常值范围,但有大幅度下降,在随后监测中有回升,这个现象可能是运动员在某段时期膳食不平衡或对施加的运动负荷不适应所导致。调查发现,王某某和刘某某(1)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膳食摄入不平衡,随后的几次监测结果也显示出这两名运动员的Hb值不稳定,尤其王某某的监测结果存在浮动。而郭某某则是对运动负荷不适应,引起血红蛋白一时性下降,经过休息后Hb值逐渐回升,说明郭某某虽然对训练负荷的不适,但状态恢复得较好。
3.2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运动员2015夏训血尿素变化的分析
血尿素(Bu),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产物,能反应机体在运动时蛋白质代谢的状况。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代谢处于平衡状态,但训练过后会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此时运动员的Bu值会处于正常范围的上限或略超出正常范围。通常认为Bu值保持在8.3mmoL/L以下为最佳。有诸多因素会导致Bu值升高,例如高蛋白饮食,睡眠不足,饮食不当,外伤等。因此,在用血尿素评价训练负荷时,也要结合日常生活,排除非训练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才能使结果更准确。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夏训期间大部分男运动员Bu值均在正常范围中。说明运动员体内的氨基代谢水平正常,运动负荷安排相对合理,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可以适应。
从图2中的个体的角度来看,王某某在2015年7月11日第一次监测的Bu值为8。87mmol/L;吴某某、周某在2015年7月26日第二次监测的Bu值均为8.67mmol/L;刘某某(2)在2015年8月8日第三次监测的Bu值为8.54mmol/L,均超过了最佳值8.3mmol/L。经过调查,由于这几人在监测期间有失眠、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从而导致血尿素值略高于最佳值,并非是因为对运动负荷不适所致的血尿素值严重超标,经过相应的调整,在随后的监测中,各运动员的血尿素值均已恢复正常。
3.3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运动员2015夏训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分析
肌酸激酶(CK),CK是短时间内激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ATP恢复反应的催化酶,与运动前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着密切关系,CK是细胞内酶,血液中含量很少,大强度训练或力量训练会导致肌肉为损伤,肌细胞膜破损,肌细胞内的CK释放入血,引起血液CK浓度增加。但CK的个体差异较大,监控中尽量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夏训期男运动员血清CK的平均值只有在第三次监测的时候处于正常值。其中未参加出国集训的运动员CK值超出正常值范围,经过调查,并没有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的状况,说明虽然大负荷训练使CK值出现偏高的情况,但运动员主观上并没有感觉训练任务繁重,已经适应了训练负荷。
值得注意的是图3中王某某、吴某某2名运动员在所有测试中,CK值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经过仔细观察这两名运动员训练中的训练状态,并没有出现与测试结果对应的过度疲劳以及训练不适的状况,并且其他指标可以恢复正常范围。由此可推断两名运动员CK值过高的情况是因为非训练因素如饮食、睡眠或骨骼肌微损伤等因素导致的,研究发现,饮食睡眠不好使机体恢复欠佳的现象是这两名运动员CK值偏高的主要原因。
3.4对个别男运动员监测指标波动较大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定
3.4.1对王某某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个人分析从表2中可以发现,王某某血红蛋白值有些下降,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血尿素值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虽然血清肌酸激酶一直高于正常范围,但是相对稳定,波动频率并不剧烈,数据离散程度并不大,并且经过对王某某的个人关注并没发现有过度疲劳以及训练不适等状况。这说明王某某训练后有疲劳现象,但恢复状态良好可以适应训练负荷,同时经过调查发现王某某睡眠和饮食在监测期间有不规律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各项指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4.2对吴某某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个人分析从表3中可以发现,吴某某的血红蛋白值略高于正常范围,这表示他的氧转运系统较好,有氧工作能力较好,有助于疲劳后的恢复。血尿素出现一次偏高的情况,但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表明其蛋白质代谢基本平衡。只有血清肌酸激酶值高出正常范围,其值略有波动,但是经过对吴某某训练的仔细观察并没发现有过度疲劳以及训练不适等状况出现。可以推断出血清肌酸激酶值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运动强度较大,但机体还是能够基本适应,说明运动负荷对于其本人基本适宜。但是7月26日测试,无论是血尿素,还是磷酸肌酸激酶都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的上线,说明前两周的运动负荷较大,存在一定疲劳的累积。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总体身体机能、生理状态相对较好,说明运动动员对该阶段的运动负荷较为适应,饮食营养也较丰富,能够满足运动的消耗。
(2)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个别运动员的血液指标波动较大或超出正常范围,尤其在血尿素和血清肌酸激酶这两个指标较为明显,结合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的安排,教练员的反馈,以及运动员主诉的饮食和睡眠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推测该运动员对训练强度和负荷出现了不适应。
(3)引起部分运动员血液指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日常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使得运动员训练后恢复不充分而且有疲劳积累,从而导致血液指标大幅度波动或超标。
4.2建议
(1)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个别运动员应根据测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员训练表现及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的不同,教练员应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负荷调整,才能更好地使不同状态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2)应加强运动员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管理,定期对训练进行观察并记录,对运动员做多指标监测,以及访谈。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和机体恢复情况,防止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滑雪技巧范文3
【摘 要】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和入门阶段,所学习的知识虽然都比较基础,但在结构上显得比较零散。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仍然是教学的重点,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很多学生觉得化学很难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知识点记不住,知识的记忆同样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掌握好了记忆的技巧,那么,化学将会变得更简单。
关键词 初中化学;记忆技巧;课堂教学;学习方法
在化学的学习中,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记忆同样是平时的教学目标之一,如果连知识点都记不住,谈何应用呢?而知识的记忆却又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障碍,要突破这个障碍,让学生提高记忆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的,化学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对化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我相信,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也是很容易的。因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而恰好学生对化学实验又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率。教师除了要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做好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小实验,可以在课堂上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动手。总之,多实验、多探究,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变换教学方式来达到提高记忆效率的目的。比如说在一堂课上,我们可以在学生精神比较集中的时候讲解重点、难点。当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或适当的布置讨论和交流等探究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重新把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学习以及记忆的效果当然会更好。
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就可以把课本上原定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是否相等,学生经历过整个操作过程,对质量守恒定律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该知识的记忆也将更加牢固。
二、掌握有效的识记方法
记忆是有方法和技巧的,盲目和机械的记忆不但达不到好的记忆效果,还容易使人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并倡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记忆方法。
有效的复习,能帮助记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只有对所记忆的知识不断的重复和巩固,才能有效防止遗忘。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在内容的讲解中也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学过的知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精心的设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新记忆和巩固原来的知识,并学习新知识。比如在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引入要讲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再一次进行复习和巩固,防止学生遗忘。
总结和归纳,也可以有效地优化记忆方法。有关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机械记忆的方式对人脑形成的刺激并不够强烈,也就是说记忆的效果并不会很好。而理解性的记忆却不一样,它是全身心参与的一种记忆过程,对人脑可以产生比较强烈的刺激,人脑会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一系列的加工,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将在人脑中形成深刻的认知,记忆也会比较牢固,效果更好。因此,在化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比如,在学习有关离子反应的概念时,首先要理解到,并非一定要所有的物质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来参加反应,才是离子反应。而是只有一种既可,在这样的基础上,概念就可以形容成“只要化学反应中包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这样记起来就容易些了。
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那么对事物的印象也能更加深刻,在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知识记忆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就会更加集中精神听讲。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演示实验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全方面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比如听、说、读、写、想,如果学生能把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和活动中,增强记忆的效果。
例如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相关计算题时,教材上所讲的方法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析问题的一套方法记下来,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
在化学学习中,有些概念或其他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像这种学生易错的地方,教师要重点提醒,并指出学生的错误形式,让学生记下来。比如说“溶解度”,很多学生不知道是指100克溶剂的情况下,单位是克。这些就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巩固,强化记忆。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学好化学,记忆是必须要迈出的一步。记忆是有方法可循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和学习,不要机械盲目地记忆,记忆要讲究实效。用科学的方法记忆,不但记得牢固,还可以逐渐提高记忆力,进一步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力。
参考文献
[1]马永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
[2]马先武.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15期
滑雪技巧范文4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滑雪技巧范文5
关键词:记忆法 化学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40
学生升入初中二年级后,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规律,基本是按照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设置内容的。所以,教材前面的内容是基础,比较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理解,而重点要求学生做的是,对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记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所谓记忆,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当时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反复记忆,直至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当需要运用的时候,不用特别在脑海中搜寻,它就会自动跳出来,这是记忆的最高状态。
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知识,增强记忆能力呢?
一、增强自信心,锻炼记忆力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人增强自信,产生积极、奋进的情绪,促进人向着设想的目标努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打击人的信心,使人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望难而退、自暴自弃。
因此,在学生记忆化学知识,遇到复杂的化学现象、化学方程式总是记不住,烦躁不安、意志消沉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首先平静心绪,在心里默念“不着急,不着急”;然后给自己打气,默念“我能行,我能行”;待心绪平静、信心坚定后,回过头来,条分缕析所要记忆的化学现象、化学方程式,直到清楚、明白为止;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加以记忆,并不断进行记忆力的锻炼。
二、保持身心健康,不断增进记忆力
从生理学上来讲,记忆机制的形成是以神经系统作为基础的,只有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够去正常记忆,反之,如果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管我们如何努力,记忆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对学生来说,记忆知识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每天有那么多的知识铺天盖地袭来,要想把全部知识都记住,很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但是,如果大脑长时间地处于记忆状态,就会产生疲劳,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变弱,随着而来的是记忆效果的大打折扣。所以,适当地放松、休息好比给记忆这部机器添加剂,可以加快大脑存储信息的速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劳逸结合。
三、加强理解融会,不断增强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不加理解,机械地记忆,就不会运用。而记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运用,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先对化学现象、方程式等进行理解融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如何才能做到理解融会呢?众所周知,知识是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某一知识时,要条分缕析,把其中蕴含的要点一一列出来,并分析哪些是前提条件、哪些是充分条件、哪些是必要条件,并联系前后知识揭示知识的本质,使学生融会贯通。学生在吃透了知识后,再进行记忆就会轻松得多,也会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如何运用等。
学生在学会了如何理解融会知识后,遇到新的知识,就会有意识地去分析、理解、记忆,不断增强学习和记忆力。
四、浓缩知识精华,择要巧妙记忆
有些知识大可不必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记忆,对于某些相似、相近的知识,共同点一看便知,需要记忆的只是不同点;对于联系紧密的知识,只要掌握了推演的方法,就能够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记住了“彼”就记住了“此”;对于大量的新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提炼、浓缩,着重抓要点和难点,在记忆、掌握了重难点之后,自然会慢慢延展开去,对相关的知识有所理解,不费劲就能够很好地记忆。
此外,对于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也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巧妙记忆,如编顺口溜、记忆口诀等。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要根据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复杂、琐碎的化学知识转变为有韵律的、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例如,令人头痛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如果按顺序一个一个记忆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一定好。于是,很多人创编了顺口溜来帮助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或创编适合自己的顺口溜,解决记忆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和记忆力。
五、定时复习运用,巩固强化记忆
人的记忆具有遗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的知识,如果不定时复习和运用就会遗忘一部分,长时间不复习的话,甚至会全部忘记。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指在当时记住了,而过后却忘记了;短时记忆是指在短时间内记住了,而经过较长时间也忘记了;长时间记忆是指经过长时间后,所记忆的知识还完整地存在。我们学习知识要达到的是长时记忆,只有这样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滑雪技巧范文6
一、课前巧妙预习,汲取更多新知识
预习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是学习者掌握、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对学习者而言,在自主学习中,通过预习能发现很多问题和学习乐趣,如以前未接触过的问题、新奇现象、疑点问题、难点问题等,或学到一些新知识。同时,预习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带着问题继续探索未知问题,会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探究问题,深刻透彻地理解知识。所以,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所讲内容,让同学们把预习中遇到的众多问题带到课堂上,再聆听老师的讲解,那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的探究热情会逐步升级,听课兴趣会更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汲取更多新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预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内容时,为了让同学们汲取更多新知识,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通读教材,搞清楚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节讲了哪些内容,如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读之后,要掩卷而思,思考哪些问题已清楚、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懂、模糊,哪些是重点等,要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并做简单的记录。其次,引导学生在通读基础上,进行精读(细读),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应举出典型的钙和氧气的反应,这里钙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气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同时找到一个划分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另外,在细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思考教材中讲了什么,又要知道“为什么”,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对重要结论、关键词、存在问题或不懂要做好标记和记录,这样一边读、一边思、一边记、一边注,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优化阅读效果,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然,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归纳知识点或方法,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上巧妙听讲,善于动手动脑
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讲解最关键,是掌握知识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首先学生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同学们的思维紧跟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问题。其次,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聆听教师是怎样分析的,如何突破问题的难点,从而探索当时自己为什么没弄清楚的原因所在。这样,同学们不但可以有效理解这部分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汲取知识,学习目标更明确,理解问题透彻,全神贯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巧妙听课,让学生手脑并用,做好演示实验,并认真记好笔记。还要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过程。另外,还应提醒他们注意小组里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尽量让同学们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科学探索,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
例如:在探索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时,为了让同学们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如同学们预习时对化学反应类型不甚理解,他们在老师分析化学反应类型时,会全神贯注听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如在钠和氧气的反应中,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的化合价降低,那么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这样同学们很容易理解该问题,学习信心逐步提高。
三、遇到疑难问题,引导善于联想
新课程教学理念一直倡导我们注重学习方法渗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自主探索学习遇到不懂问题或疑难问题时要退一步思考,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题途径,以便更好地突破解决问题策略。为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不断给学生创造新的环境,“刺激”他们刻苦学习,同时,在自主学习中引导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尤其是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探索解决问题,如运用类比思想、化归思想、联想思想、方程思想,等等。让同学们逐步尝试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达到强化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