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节的三个神话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节的三个神话故事范文1
2019年中秋节主题班会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我们班有些是留守生,中秋节在家里,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
2019年中秋节主题班会二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活动过程:
中队长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中队长: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中队长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队长: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讲。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二、 中秋佳节话月饼
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中队长:你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2、举办月饼宴
中队长: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队辅导员总结
中秋节的三个神话故事范文2
月亮崇拜与中秋祭月
自然崇拜属于人类早期的宗教形式。在自然界中,日月星辰最为人们看重。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更是把它们神秘化。太阳和月亮分别作为白昼和夜间发光的最明亮天体,便被赋予了神的力量,成为人们崇拜的日神和月神。月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为狄安娜、阿耳忒弥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为常羲、嫦娥和西王母。
远古的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都与农牧业的形成有关,19世纪西方太阳神话学派认为,太阳崇拜早于月亮崇拜,但对于许多原始民族来说,月亮才是丰收的赐予者。在原始人类看来,有一种比人所具有的任何力量都要强烈的威力存在,它就隐藏于月亮之中,没有月亮,植物与种子就不会生长,动物和女人就不可能怀孕生子。月相的周期性变化,使人们认为它支配着所有生命的变化。
在中国,月亮崇拜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相关器物上遗存的月神徽铭表明,这片土地上曾存在过世界上最古老的月亮崇拜仪轨。甲骨文中有“东母西母若”的句子,这“东母”与“西母”相对,分别指日神和月神。甲骨文中又有“帝于东方曰析”,“析”就是东方太阳神羲(伏羲),即东母,后来称东王公。“西母”则应是神话中闻名于世的西王母本名。据各种古书揭示,月神是天上的光明神之一,是原始信仰中母性生育的代表,同时又是掌握死亡的阴性天神。她与太阳神相配,相反太阳神主宰东方、白天、光明、春天、生长,她则主宰西方、夜晚、黑暗、秋天、生育和死亡,她因此是丰产、丰收的女神,又是凶神、刑神和死神。
我国古代文献《礼记·祭义》中记载了上古社会祭日配月的宗教仪式:“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这就是说,古人在春分时节的早晨于东方祭日,在秋分时节的傍晚于西方祭月。在高坛上祭日,而在坑穴中祭月。之所以在秋分时节“祭月”,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生命力开始弱化,“阴气”开始兴盛起来,气温由暖转寒,植物开始衰枯死亡,月亮作为“太阴之精”,正是“阴气”的象征。《周礼·春官》载有“中秋,夜迎寒”的习俗,“寒”即“阴”,即被称为“广寒宫”、“太阴之精”的月亮,“夜迎寒”就是在中秋之夜、在此“阳衰阴盛”的转换之际举行祭月仪式。这也正是后世延续至今的中秋拜月赏月风俗的起源。
我国古代拜月的方式很多,人们把木雕月姑等月神像供在月出的方向,设起供案,摆上月饼等供品,焚烧月光纸;月亮升起后妇女们要燃起香火,对着月亮跪拜。晚上老年人还要给儿童们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有关月亮的故事。吃月饼更是不可少的,是取其“团圆”之意。男人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子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天各一方的亲人则愿阖家团圆,共度良宵。
各民族的拜月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盛行拜月、祭月的风俗。如苗族的“跳月”,每逢中秋之夜,月光洒满山寨,村民们在全家团聚之后便都要到山村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仪式,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倾慕的伙伴,倾吐爱慕之情,永结百年之好。
我国彝族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也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批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到为之动情。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敌人,赢得了乡亲的爱戴。他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这天,小伙子们一清早便带上火药枪上山猎取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米,做各种的食物。四只脚桌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升起来,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的时候,山头寨尾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葫芦笙之声,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生活在广西西部的壮族同胞有“祭月请神”的习俗。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这种活动保存了最古老的月亮神话元素。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中秋之夜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在中秋之夜,侗家姑娘们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就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已婚妇女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摘到一个最肥的瓜或是一把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毛豆的谐音,指小孩)的健康。小伙子们也“偷月亮菜”,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一丝神奇色彩。
我国东北赫哲族聚居地有“祭月”的传统,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因为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收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彪悍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就“追月”不止。
我国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则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孩子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游览,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我国南北各地的汉族人民也有各具特色的月亮文化。
山东农家在八月十五会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有的地区除了祭月外,还得上坟祭祖;在即墨县,中秋节还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的农家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在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陕西农家的中秋夜,女子安排佳宴,有吹鼓手沿门鼓吹讨赏钱。
江南一带的民间中秋节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也叫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在狮子山下筑朝月楼,供人赏月。在无锡,中秋夜人们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在江西吉安,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农历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过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座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在塔内外都点上灯烛。
在安徽绩溪,中秋节儿童要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其发出响声。另外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吃鸭肉、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在福建,浦城县的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饼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似是源于元代末年时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在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等地,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语。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设案当空祷拜,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语:“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
在宝岛台湾,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女人们要设香案、奉瓜果拜祭月亮。祭祀过后,女人们会将祭拜过月亮的柚子皮剥下来擦脸。在她们的眼中,月亮其实是青春之神——嫦娥。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到了月宫之后,虽然过着寂寞的生活,可美丽与青春却保住了,所以台湾女人相信嫦娥会将自己的美丽和青春之灵气散发到祭品上。
月亮的“性别”
说起月亮的形象,除了太阳,在天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天体能够呈现月亮表面这样丰富的结构了。在中国历史中,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蟾蜍蚀月、月下老人等神话故事。那么在民间传说中,月亮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呢?
其实,国外文化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都显示月亮是女人。南美洲波哥大的Muyscas人说月亮名为Huythaca,原是太阳不规矩的儿媳,后被丈夫放逐到空中作了月亮。
此外马来人不仅将日月都看作是女人,而且对日出月息,日落月出的现象用很别致的神话故事来解释。传说太阳和月亮各自孕育着很多的孩子,就是星星。每天早晚,她们与孩子们一起散发光和热。可是人类开始承受不了,每天都有人被晒死。善良的太阳和月亮不忍心,于是约定将各自的孩子吃净。太阳按照约定吃掉了所有的孩子,月亮却在这时改变了主意。她不忍心将自己的孩子吃掉,偷偷地将自己的孩子藏了起来。这个秘密最终还是被太阳发现了,太阳勃然大怒要杀死月亮。月亮只得领着孩子向西方逃去。太阳紧紧在后追赶着,至今还在追逐不息。
在中国的历史上,月神从一开始就以女性的姿态登场亮相。西王母、嫦娥、女娲等等都是月神的不同形象,其祖型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中的西母。《山海经·大荒南经》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
羲和、常羲其实是由太阳神羲的名号读音分化出来的,虽然这里改成是另一太阳神帝俊的妻子,但月神的身份并没有变化。作为母性大神,日、月俱为其所出,显现了月神强盛的生育力。
我国神话故事里著名的女娲,就是一位手中拥有黄土、芦灰和五色石而身兼地母的准月神(太阳神伏羲之妻),她在“天地开辟,未有人民”时“抟黄土作人”,这样月神通过其大地母亲的身份,成为了人类的创造者。
中国的月亮女神诸如人们熟知的西王母、羲和、常羲、女娲,或者嫘祖、华胥、附宝、纤阿、女魃等等,可以举出一大串,她们同质而异形、同体而异事,或缘于神话起源的不同,或出自不同的部族文化,蔚成中国远古月亮女神信仰中一道神秘的光彩。
至于为什么月亮会被认为是女人?这主要是受到了母系社会的影响。
在母系社会中,女性居支配地位,很自然地人们会将主宰白天和黑夜的太阳与月亮想象为女性。在父系社会初期,日月为女性的观念也不会立即改变。至上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又把太阳和月亮视为至上神的两个妻子。如前述殷商时期的东母和西母,都是上帝的妻子。
历史上,太阳和月亮神的性别也会随着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有说日月是姐妹的,也有说日是夫月是妻,总之是众说纷纭。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用神话故事解释不能解释的事物。直至今天,神话故事还能给我们带来畅想的空间。
月亮文化的哲学底蕴
中国月亮文化的思想渊源之一便是道家哲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崇阴贵柔,强调虚静、守弱、无为,这正是中国月亮文化中蕴含着的哲学精神。《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经典,在其短短五千言中有多处表现老子贵阴重柔的思想。如“守弱曰强”,“致虚静,守静笃”……老子贵阴重柔的思想与月亮文化的阴性特征无疑是正相吻合的,从中我们可以品味月亮文化中的道家哲学底蕴。
中国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观念。《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阳”的本意是指太阳或光亮、开放的状态,“阴”的本意则是指月亮或昏暗、闭塞的状态。“阳”从“日”,“阴”则从“月”;“太阳”为日,“太阴”为月。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月者,阴之宗也”。许慎《说文解字》指出月为“太阴之精”,这些代表了东汉前人们对月亮的哲学认识。至《隋书·天文志》“月者,阴之精也”、《宋史·天文志》“月为太阴之精”,到元人问“太阴在何重天”,直到清人《幼学琼林》时还说“月乃太阴之象”。月亮在古代被称作太阴,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共识。
现在我们知道,月亮其实不会出现所谓缺陷,只是由于地球、月亮、太阳之间位置发生变化的关系,导致地球上观月者看到月亮的圆缺变化。但正是由于这种“月亏月圆”,使富于哲学思维的人们悟到了人生当中的盈亏哲理。
自汉代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更是为人处世的金针。《尚书·大禹谟》中所谓的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便是《中庸》的精髓,不偏不倚,追求中和,《周易》的“亢龙有悔”、孔子的“过犹不及”,都是“中庸”思想的注脚。而月亮的圆缺现象正好可以被借用来诠释“中庸”思想,满得过度就会开始亏损,所以“满招损”,因此要戒盈、戒满、戒骄。提倡谦虚、谦和、适度,凡事不过度,在分寸中行事,谨守谦逊的品格,做人做事才能圆满。因月亮而启发的哲理成为许多人尊奉的人生智慧。
在远古人的眼中,月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万物既然都有灵魂,那么月亮就同样有生命。而且月亮的生命被赋予了神的力量,成为月神。月亮的生命虽然也会短暂地“死去”,但这种死亡同时就意味着再生,月亮生命不同于人的生命的地方就在于这种奇异的再生,在于这“缺”与“圆”的永恒交替,在于这死与生的无限轮回。难怪屈原在《天问》中感叹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夜光”即指月光、月亮。
中秋节的三个神话故事范文3
中秋节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从古代就有赏月的习俗,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1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_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儿童电影《啊!摇篮》中小朋友们一起唱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了那与圆月相映生辉的片片月饼,更为了我们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轮圆月如金轮玉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甜丝丝的月饼,吃茶、饮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遥祝着远方的亲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载体。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了中国人多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人大校长纪宝成说:“花好月圆是中国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既象徵着团圆合满,也给人一种恬静、温和、安定的美感”。
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2各位同志,各位员工朋友们:
大家好!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月的喜庆之时,更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将中秋月夜点缀得浪漫迷人。对于我们公司来说,随着中秋节的来临,旺季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旺季是忙碌的,可能每一位经历过旺季洗礼的老员工对此都深有体会。工作量的加大,心理压力的增加,可以说,旺季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神经。如何合理安排销售任务,如何确保物流送货及时,如何尽可能的促成团购的实现,如何安排促销活动,这些事情接踵而至。我想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做好面临一切挑战的准备,让中秋的月饼变成大力水手口中的菠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启航了。我们只有比别人更早的有所行动,我们才能抢占先机。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虽然我们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经常的聚会,但是我相信,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时节里,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信念是一致的,我们都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卯足了劲。愿大家在中秋假日里都能休息的好,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转眼间我们迎来了__年的中秋节,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普天同庆、人圆、月圆、梦圆的佳节里,我谨代表总办,向酒店全体员工和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来参加联欢会的公司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__年前三个季度,酒店围绕公司年度战略目标,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使酒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经营业绩不断增长、团队建设不断进步,截止8月我们已累计完成年度目标的73%,按此进度,我们有信心超额完成集团公司制定的年度营业目标,为__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秋节是我们员工的节日,2个月前曾有位阿姨问我:_总,今年会举办中秋联欢会吗?望着她企盼的眼神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9月份虽然不是旺季,酒店的生意却蒸蒸日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各部门仍精心组织,我们的演职人员、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放弃个人休息时间认真演练,积极彩排,为的是给同事们带来欢乐,为的是给部门争得荣誉,本场联欢会不仅是各大部门员工才艺的一次大展示,也将会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借此机会,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今天参加演出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我们虽天各一方,但是缘分让我们汇聚到___酒店,我们像亲人、朋友一样互相尊重,我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一起工作,一起成长。回首过去,你们为酒店的兴隆付出了许多的辛苦,为酒店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2件大事让我记忆犹新,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___员工团队,(第一件事是)_月_日的那场特大暴雨,为确保酒店的财产不受损失,我们的勇士不怕雨淋、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向外界证明了我们是一支无坚不摧、具有战斗力的团队;(第二件事是)刚刚过去的_月_日,中餐接待了自开业以来单的酒席宴会,面对着酒席众多、人员紧缺的状况下,各部门帮工积极支援,发挥了我们___人的那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酒店的发展道路上有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足迹,你们是酒店的骄傲,我以你们为荣!
最后,让我们共同举杯,再次祝大家中秋节快乐,祝我们的酒店明天更美好!
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4员工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季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人历来把团圆看得弥足珍贵,月圆人有缘,相聚在,此时此刻,员工朋友们!你们放弃了与家人、与亲人共祝佳节美好时光,仍然坚守岗位、辛勤工作在销售第一线,我代表公司向你们表示感谢!员工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时光飞逝,我们一起共同走过这些年,正因为有你和你们这些可敬、可爱员工的不懈努力,才会如旭日东升,销售业绩年年攀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与成就。的发展需要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员工朋友们的共同的努力,才会做强、做大,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员工朋友们,你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饱满的热情、辛勤的汗水和优质的服务,正在谱写壮丽的诗篇;你们如同一滴滴雨露,滋润着这片沃土。如今,销售旺季已经到来,愿员工朋友们抓住商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努力吧!员工朋友们,我为你们喝彩!我为你们加油!我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员工朋友们拥有更多快乐和更大的收获!
祝愿员工朋友们中秋佳节愉快、阖家幸福!
2021个人中秋佳节演讲稿5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中秋节的三个神话故事范文4
[关键词] 少儿美术教育 民族文化 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民间文化有价值的东西正在流失,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卡通、动漫、电子游戏、电视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在一些地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穿自己民族的服饰,而更向往牛仔裤、KTV等现代生活方式。这些表浅的文化冲击了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也改变了人的伦理、道德。
一、树立多元文化观,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
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例如,法国政府为保护法语词汇,规定在重要的文化场所,只运用本国的文字;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抢先申报胜利而告终。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在树立多元文化观的同时更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教育。
二、在美术教育中关注视觉霸权现象
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海报、广告、报纸、影碟、动漫、电视、公共雕塑、霓虹灯,铺天盖地,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
图像的泛滥同时也剥夺了文字语言带来的丰富的联想空间,在学生心目中只留下平面化的图像,而把握不住深层的意义,更谈不上思想上的深层体验、思考和想象了。
这些图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漫艺术现象,大多具有暴力色彩、充满了阴谋、流血和复仇;二是网络及网络游戏盛行,负面影响明显;三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广告的影响,追逐时尚,崇尚名牌,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影响了身心健康。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还很大程度的体现了西方的一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影响了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
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
一种文化,决定一种思想与行为的模式。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而艺术鉴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1.艺术作品的欣赏
不仅包括技法的学习,还包括对思想内容的挖掘。例如,欣赏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学生不仅可以从技法上学习到散点透视的构图法,体会作者如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的巧妙的笔墨章法。还可以了解到北宋的清明时节,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自然风光和当时的风土人情。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了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但这画面中绝非单单只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是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
在欣赏作品当中,必须提到的是中国的写意画。纵观中国千年的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张大千,无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这正是体现了我国古代老庄哲学思想的一种文化。通过欣赏学习中国画,学生明白了中国画写的是意象,写的是意境。要想画好中国画,还得有诗、书、画、印各方面的修养。
2.对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
在上四年级七册《炊具与餐具》这一课时,本来只是一次技法训练课。但备课时我就在思索,能否从中挖掘出更深一层的东西呢?于是我查阅了炊具与餐具的来历,从中国的饮食文化入手来上此课。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没有考究过中国人何时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何时开始用炉灶煮食?常吃的水饺、云吞何时出现?又怎样由分餐制度演化为围桌而食?
通过学习此课,学生知道了“灰陶釜”是中国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鼎最开始其实是中国古代炊食器皿。鼎上多装饰饕餮纹,“饕餮之徒”这一成语的来历原来是来自于传说别贪食的兽。
上到五年级九册《门画》此课时,通过故事讲述了门画的来历。古人对门户的看重,产生了门神崇拜。于是产生了农历新年张贴门神画(年画)的民间习俗。因此诞生了我国四大著名的历史年画产地: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苏州的桃花坞、河南开封的朱仙镇。
一幅年画就是一个历史,就是一个故事,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改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很多同学还利用兴趣小组自己动手制作年画。
3.传统工艺的学习
把民间美术带进课堂,能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和认识民族、家乡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我开设了剪纸、泥塑、雕刻、陶艺、染纸、京剧脸谱等课程。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剪纸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了解它和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的传统习俗息息相关,又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对时间、生命的深刻认识。
2008年奥运来临之际,还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现场剪纸活动,剪与奥运相关的题材,指导学生将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结合,有机地将传承与创造融为一体。
通过开设画京剧脸谱和中国传统家具欣赏课,学生了解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认识了红木家具的灵魂就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都让学生啧啧称奇,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4.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透过节日,可以洞悉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性格,展示特色的民族习俗传统。
在美术课中我通过中秋节让学生用橡皮泥做月饼,画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端午节画龙舟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习俗和象征意义,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四、关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美术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跨学科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
随着杜甫的《咏柳》,学生体会着《春天的消息》;吟诵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学生又感受到江南的诗情画意;欣赏着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篆书、隶书,又使人体会到书法之美。
在美术教学中,还无处不隐含着数学之美。透视、平面设计中的重复、发散、螺旋,剪纸团花剪扇形、剪三折花、四折花、五折花,这些无不包含着数学原理。
在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远近、色彩的冷暖,点的聚集、线的长短、面的转折以及画面的虚实等都构成了画面视觉上的节奏。在李可染的山水画中依稀可闻山泉汩汩之声;看了徐悲鸿的《奔马图》仿佛听见骏马自远而近的狂奔;凡是看过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的人,都不会忘怀那途中小为悠扬笛声所陶醉的神情。
参考文献:
[1]郭祥超.学校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新论――视觉文化反思和图文文化建构的视角.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2]涤非荭.“视觉文化”和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