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管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管理学范文1
管理学发展至今表明,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融汇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成果才能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如今,随着“新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传统公共行政学派的衰落,公共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在更广阔的定义和更强的使命感的召唤下,必然要追求价值的多元化。作为展现柔性技能知识的行政管理学只有具备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才能产生行之有效、富有开创性并具有影响的理论。所以,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演绎或归纳,而是采用各学科知识后的综合发展。行政管理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着其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成果和分析方法来应对。行政管理学教育离不开处于高级知识层级且与之紧密联系的法学方法论的支撑。我们发现,西方在管理思想发展上颇有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在法律思想上有着不朽的建树,知识的融通和多样性发展说明二者在学科的哲学思维上一脉相承。法学方法论具有规范性,法学的研究和法律的适用都必须进行严格谨慎的推理。具体到可被借鉴的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法律方法上,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建立用法律思考行政管制问题的思维,以法律中的程序正义为追求,树立用法律衡量事物的标杆,还应当深入思考事件和决策的法律意义。其次,还应在追求法治的价值角度上,让学生学会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冲突纠纷的法律技能。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预示着行政管理学需要不断借鉴和参考法学方法论。即不仅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且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都开始运用法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行政管理学摒弃了静态主义研究模式且面临更多待解决问题的今天,其与法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追求民主科学的价值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者需要依赖实体规范。他还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做出不可避免的行政自由裁量决定时必须理解其行为的命令精神。可见,政府的施政追求,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目标不再仅仅根植于效率和效能,其应当与要承担起捍卫人民、个体尊严、社会公正的责任的实践呼应起来。在不断强调民主科学的行政管理的今天,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借鉴法学不断追求从程序性问题上展开思考,让学生理解在行政管理的绩优性之外还要理解程序的正当性和权利义务的合理性。
二、理论知识的融合
在行政管理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知识的融合方面,最容易想到也最具直接互补互促性的当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知识的互动。虽然处在不同的学科划分体系,但是行政管理学教育中必须有行政法学理论的参与。因为从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各自的完善对于彼此的发展程度都有着很大依赖,社会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要求与兼顾法治与管理、公平与效率是不谋而合的。在“法治化行政管理”成为重要课题的当下,行政效率的提高不能离开法律的控制框架。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安排,如何管理内部行政人员以及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行政法学知识的渗透则为行政管理学在保障基本权利上完整覆盖社会公平的含义,行政法学从着手阐释行政权限的范围、行政权力的行使以及对行政侵害的救济。余敏江、杜文娟指出行政程序的合理设计、公共管理的司法审查问题及公共管理的行政法治化问题等都是可以从法律思维角度思考的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公共管理问题。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政府与社会开始呈现划分模糊的趋势,而同时诸如协会、行会等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第三方机构”的出现都需要行政法对相应机构的地位性质、权力来源以及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给出答案。
在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不断被提及和参照的今天,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多方行使已经日益明显而迫切,也都为法学视角下的行政管理学提供了契机。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师队伍结构中有一定比例的法学教师参与,提供包括公法原理、行政法学在内的相关法学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公务员法等作为必修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唐桦指出,应当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建立以行政法学为主,以调整公共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的相关领域的法律学科为辅的公共管理法律知识体系。在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已经采用法律思考途径开设课程的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更应思考将符合中国政府体制的法律理论体系作为公共管理学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法学基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通过法律途径思考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在法律基础上分析公共政策的思维模式,并且懂得以程序和规则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行政管理人才至关重要。除政府行政管理之外,企业行政管理也应在行政管理学中有一席之地,企业行政管理教育同样离不开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内部组织的技能,还需有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这包括关注外部的法律制度,使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外部的法律制度相适应;其次,法律制度制约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的范围和作用,管理的决策不能忽视对法律制度的研究。目前,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已经运用法律方法展开了研究和实践,当代管理者愈加离不开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在未来,企业模式的转变将为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与法学的互动带来挑战。因此,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不能只注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应在教育中融合包括法学在内的多种知识,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需要。
三、实践的多重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用法律思维和应用法律技术对行政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相对于单纯灌输法学理论知识而言,实践课堂注重讨论、发言甚至辩论的形式,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从法律思维角度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精神和技能。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亦可应用管理知识于法律,多角度的思考立法的科学性和效率。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项目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一样,难以突破形式大于内容的瓶颈,更难以看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效果。在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块时,在建立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应将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纳入考虑。李邵平,何晓华在谈到面向公务员的MPA教育中指出的一些理论关注点,值得在行政管理学实践教育中有所思考。比如,多重主体的执法问题、相对集中处罚权问题、职能交叉的执法问题等,必然都不是只有在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闭门造车又自说自话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答案,也不会在纸上谈兵中得到解决。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学科的复杂性必然带来其实践的复杂性,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也许更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创新。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项目中,应当综合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设计有利于此类问题解决的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
四、总结
行政管理学范文2
1.教学方法单调。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授法,即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阐述,其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但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这就是所谓“注入式”教学。”[1]因而导致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枯燥。行政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紧密。这种教材导致教学过程“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2]教学内容形象性和生动性较差,缺乏灵活性,对学生持续性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不够,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懒惰心理,久而久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气氛。同时,由于缺乏人性化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也缺乏对人性化管理的实践。
3.教学目标模糊。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就业方向往往不明确。教师不知道以掌握理论知识为重点还是以掌握实践技能为重点,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缺少实践技能的掌握。考核以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评价学习的效果,忽视实践技能的检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实践能力差。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1.革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讲授法仍然是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不应弃如敝屣,而应优化发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捕捉身边的事物,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更为自主。不仅如此,利用学生年龄特征和课程实践性特点,还应该将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如组织公司经营沙盘模拟赛、市场调查、信息等方式。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法,目前“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教学方法就是实践教学法的重要发展。应开展企业经营仿真决策训练,使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进行实践性尝试。通过干任务、做项目,提高感性认识,增强理性理解,应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建立实习基地,让学去顶岗实习,亲身体验行政管理工作。邀请企业家来校讲课,安排学生和企业家交谈对话,使学生更加清楚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向性。
2.改革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是适应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首先,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其次,教学内容要反映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的现实、热点问题,跟踪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发展,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现象和实质。通过一个热点的分析,一个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理性的思考,促使学生深入的辩论。最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前接受实践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逻辑力、思维力有待提高,作为辅助、补充的教学方法不应过多,否则会使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难以锻炼和展示出自身的能力素质。
行政管理学范文3
一、方法论的借鉴
管理学发展至今表明,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融汇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成果才能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如今,随着“新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传统公共行政学派的衰落,公共管理学包括行政管理学在更广阔的定义和更强的使命感的召唤下,必然要追求价值的多元化。0022作为展现柔性技能知识的行政管理学只有具备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才能产生行之有效、富有开创性并具有影响的理论。所以,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演绎或归纳,而是采用各学科知识后的综合发展。行政管理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着其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成果和分析方法来应对。行政管理学教育离不开处于高级知识层级且与之紧密联系的法学方法论的支撑。我们发现,西方在管理思想发展上颇有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在法律思想上有着不朽的建树,知识的融通和多样性发展说明二者在学科的哲学思维上一脉相承。
法学方法论具有规范性,法学的研究和法律的适用都必须进行严格谨慎的推理。具体到可被借鉴的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法律方法上,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建立用法律思考行政管制问题的思维,以法律中的程序正义为追求,树立用法律衡量事物的标杆,还应当深入思考事件和决策的法律意义。其次,还应在追求法治的价值角度上,让学生学会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冲突纠纷的法律技能。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预示着行政管理学需要不断借鉴和参考法学方法论。即不仅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且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都开始运用法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在行政管理学摒弃了静态主义研究模式且面临更多待解决问题的今天,其与法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追求民主科学的价值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者需要依赖实体规范。他还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做出不可避免的行政自由裁量决定时必须理解其行为的命令精神。可见,政府的施政追求,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目标不再仅仅根植于效率和效能,其应当与要承担起捍卫人民主权、个体尊严、社会公正的责任的实践呼应起来。在不断强调民主科学的行政管理的今天,行政管理学教育应当借鉴法学不断追求从程序性问题上展开思考,让学生理解在行政管理的绩优性之外还要理解程序的正当性和权利义务的合理性。
二、理论知识的融合
在行政管理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知识的融合方面,最容易想到也最具直接互补互促性的当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知识的互动。虽然处在不同的学科划分体系,但是行政管理学教育中必须有行政法学理论的参与。因为从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各自的完善对于彼此的发展程度都有着很大依赖,社会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要求与兼顾法治与管理、公平与效率是不谋而合的。在“法治化行政管理”成为重要课题的当下,行政效率的提高不能离开法律的控制框架。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安排,如何管理内部行政人员以及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行政法学知识的渗透则为行政管理学在保障基本权利上完整覆盖社会公平的含义,行政法学从外围着手阐释行政权限的范围、行政权力的行使以及对行政侵害的救济。余敏江、杜文娟指出行政程序的合理设计、公共管理的司法审查问题及公共管理的行政法治化问题等都是可以从法律思维角度思考的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公共管理问题。H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政府与社会开始呈现划分模糊的趋势,而同时诸如协会、行会等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第三方机构”的出现都需要行政法对相应机构的地位性质、权力来源以及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给出答案。4在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不断被提及和参照的今天,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多方行使已经日益明显而迫切,也都为法学视角下的行政管理学提供了契机。
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师队伍结构中有一定比例的法学教师参与,提供包括公法原理、行政法学在内的相关法学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公务员法等作为必修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唐桦指出,应当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建立以行政法学为主,以调整公共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的相关领域的法律学科为辅的公共管理法律知识体系。在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已经采用法律思考途径开设课程的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更应思考将符合中国政府体制的法律理论体系作为公共管理学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法学基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通过法律途径思考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在法律基础上分析公共政策的思维模式,并且懂得以程序和规则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行政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除政府行政管理之外,企业行政管理也应在行政管理学中有一席之地,企业行政管理教育同样离不开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内部组织的技能,还需有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这包括关注外部的法律制度,使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外部的法律制度相适应;其次,法律制度制约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的范围和作用,管理的决策不能忽视对法律制度的研究。目前,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已经运用法律方法展开了研究和实践,当代管理者愈加离不开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在未来,企业模式的转变将为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与法学的互动带来挑战。因此,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不能只注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应在教育中融合包括法学在内的多种知识,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需要。
三、实践的多重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用法律思维和应用法律技术对行政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相对于单纯灌输法学理论知识而言,实践课堂注重讨论、发言甚至辩论的形式,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从法律思维角度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精神和技能。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亦可应用管理知识于法律,多角度的思考立法的科学性和效率。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项目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一样,难以突破形式大于内容的瓶颈,更难以看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效果。在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教学模块时,在建立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应将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纳入考虑。李邵平,何晓华在谈到面向公务员的MPA教育中指出的一些理论关注点,值得在行政管理学实践教育中有所思考。比如,多重主体的执法问题、相对集中处罚权问题、职能交叉的执法问题等2116,必然都不是只有在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闭门造车又自说自话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答案,也不会在纸上谈兵中得到解决。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学科的复杂性必然带来其实践的复杂性,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也许更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创新。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育实践项目中,应当综合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设计有利于此类问题解决的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
行政管理学范文4
一、PBL教学法的改革
(1)在PBL教学法中,以教学过程的原动力为问题,教师通过提出有真实情景的问题,让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自主掌握蕴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和学习。在PBL教学法中,问题是教师教学过程的起点。(2)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法。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性地参与主动地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自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最终掌握知识。(3)在PBL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达到学习目的。在PBL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主要扮演引导的作用,负责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是不能直接回答的,而是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很多个小问题,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4)在PBL教学法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由多名学生和一名教师组成小组,小组通过讨论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PBL教学法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一个人的思考很难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不断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取长补短,从而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探讨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从而培养出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性非常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面对行政管理学的学习表现出一定的恐惧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在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涨的学习兴趣下,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问题教学法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学教学模式下,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一些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演练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很容易走神,行政管理学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参与,对学习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学生掌握的只是死知识,并不能提高对行政管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学习效果不理想,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不利的。通过PBL教学法,教师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探究,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问题教学法,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行政管理学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生动有趣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还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一个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此外,教师给出背景材料和问题之后,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在课后查阅知识,并进行分析和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也在提高。
三、基于PBL教学法对行政管理学进行改革的措施
(一)合理的设置问题情境
PBL教学法立足于问题,首先通过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促进行政管理学知识的运用。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教师将复杂的行政管理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问题情境中,不但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还能有效地与课本中的知识联系,完成教学。这一教学方法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设置合理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出发,特别是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行政管理的技能和基础理论,需要创设具体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解析与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情境,降低学生对情境的陌生感。在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收集背景资料,并编写一定的场景,编写的场景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中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开展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情境中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中,学生都是要参与其中的,包括资料的收集、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收集行政管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其中。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导论性质的学科,往往应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介绍行政管理的理论,在行政管理学教材中,很多章节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例如,行政伦理学和人事行政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是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收集、查阅资料。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求教师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例如在成立小组的时候,每个小组的学生应该包括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学生的性格和气质应该是互补的。
(三)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
PBL教学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更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就必须增加一些硬件教学条件。首先,学校应该建设一个专门的PBL教室,在PBL教室进行专业的PBL教学,添置一些必要的教学器材。此外,为了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文献,学校应该不断扩大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可以在PBL教室安装电脑,并配置网络,让学生方便参阅资料。此外,在PBL教学中,经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一般是10名左右的学生配置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扩大学校教师的数量,如果仅仅只有一名教师,很难对一个班或者几个班的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指导。在很多高校,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足,经常采取上大课的方式,往往一百多个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PBL教学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强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教学资源的配置。
PBL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将PBL教学法运用到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需要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PBL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芡,汤质如,颜理伦.PBL教学法在《保险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3).
[2]李月灵,刘宽浩,王丽华.基于“B-PBL”教学法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4,(16).
[3]宋彧,李巍巍,杨宏慧.基于PBL教学法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2,(6).
[4]胡梦红,刘其根.PBL教学法在生态类课程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行政管理学范文5
一、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原则要求
行政管理学除具备一般管理学科所有的特点外,还具有政治性、实践性、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学科的综合性等特性,在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政治性原则。行政管理学同一般管理学相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行政管理活动是以政治权力为保障,对国家意志执行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巩固政治统治。因此在学习和研宄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的引导。在尊重政治文化前提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运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使学生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活动有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以指导实践活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和现实联系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只依靠理论学习并不能掌握行政管理活动的精髓,必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才会使之得到升华。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该直接面向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中国的改革和建设现状,学习基本理论,并使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后在行政管理活动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义。
3.学科间的关联性呈现原则。由于行政管理学研宄的对象涉及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的学科知识也呈多元化,如果只是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势必会造成学习内容过于松散,因此在学习行政管理学时应注意相关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知识的贯穿,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网。
二、行政管理学常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
(一)行政管理学常用教学方法的分析
1.讲授法。讲授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比较普遍,是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阐述。该方法具有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该方法不仅可以直观、简捷地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政治观,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活动的方向、内容等进行了解,以此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观念,指导实践活动。但该方法易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主体性地位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受到限制。
2.案例法。案例法也是行政管理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是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后,通过一些案例或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便于对抽象概念和原理加强理解;也可以针对某些困境型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提出各自合理解决方案,但方案可以固定标准。案例法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择案例时,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选择结合我国实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通过对已掌握知识进行总结后查询相关资料,通过进行讨论或辩论等活动,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互动性,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起到一定作用。在使用讨论法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但也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对活动进行控制,也要及时总结使知识升华,实现教学目标。
4.自学法。自学法也称为自学辅导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写读书笔记、完成习题等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自学法比较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能够对这些问题通过总结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应该督促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相关性,同时还要及时检查学习情况,保证学习质量。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如情景模拟法、现场观摩法、研讨式教学法等,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这些方法在教学中使用较少。同时各种常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独立存在的,要将这些方法交叉使用,优化组合,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常用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应有不同的组合方案。例如行政职能一章,该章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对行政职能基本知识和一般理论掌握后,能够将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学习和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依据这一教学目的,教学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案方案一体现了一法为主的思想。一法为主”是在教学中经常采取的方案,这种方案中采用的方法较单一,可操作性较强,能够直观的、简明的呈现教学内容,但易使教学形式过于单调,不利于课堂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不明显;相反,方案二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角度来看,学生可以在基本理论讲解后,有针对性地学习,结合案例可以运用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案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收到较好的反馈。从教学效果角度看,使用方案一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有较大帮助,使用方案二则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控制得不得当,就会出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却对知识的掌握不足的现象。还应该注意的是方案二并不意味是各种方法简单的叠加,而是要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将这几种教学方法有机地整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只有固定的几种,但是教无定法”,即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组合,不同组合取得的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关键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再如行政组织一章中具体内容为行政组织概述、行政组织理论和行政组织原则、行政组织改革与编制管理的法制化。由于该章涉及内容较为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并在管理学中已对“组织”有一定了解,在该章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安排学生讨论、自学等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既巩固了原有知识,又通过学习掌握新内容,将理论深化。该章具体教学方案如表2,二者在教学中均适用,学生可以通过发挥其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实践相结合,掌握学习内容。
此外对于多门课程中都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如行政决策、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根据教学侧重点不同则可以采取自学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等组合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温故知新,对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推动作用。
三、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方式,要使各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机结合,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根据择优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多样化、立体化,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1.增强多元方法的整合性,使得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目前还是理论教学的主流形式,随着教学条件的发展,应引进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形成主体多元化的整体性教学方案,选择和组合各种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程特点,还要考虑到方法本身的特点,根据其各自特点形成互补,从而使得组合方案结构更为紧密、整体性更强,除此还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在方法排序上应注意时机选择,既能符合教学时间安排,也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效能也有所提高。
2.不断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每种方法都存在着利弊,选用时应该扬长避短,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在选择讲授法时,在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简单、直接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其单调性,应该运用生动的语言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鲜活,富有吸引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如案例法的运用,由于我国行政管理学起步较晚,目前采取的案例多是西方行政管理活动的案例或是我国较为陈旧的案例,这使得学生不感兴趣或是分析起来较为困难,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案例的搜集和整理,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使案例教学能够本土化、甚至本地化,贴近日常生活,具有高时效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指导实践。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呈现教学内容。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改进,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方法的同时,也应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其成为教学方法效果体现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远程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运用PowerPoint取代板书形式或是有了网页,而是要在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下,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语音、图像、文字、视频等素材有机的组合,从而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行政管理学范文6
引言
随着当前高校扩张势头的延续,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努力从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不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所有管理者都要面临现在高校生与过去大学生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要想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迫切需要一套新的方法。行政管理学无论在政府机关还是大型企业亦或是很多高校都已经证明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工作管理方式,因此将其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来非常有意义,更是一种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的提升。
1.行政管理学概述
行政管理学从诞生至今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说,其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寻找其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而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除了在内容上的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也不断的与其他学科互相交叉,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在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等领域都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影子。通过其自身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深入发展。
2.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
2.1指导和制定学生工作部门日常规章制度建设
作为大学生行为管理的约束机制,规章制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约束形式。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管理工作同样是在常规问题中寻找规律和解决之道,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从整体角度来说,每年的学生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一些不同而已,所以根据其中的共性问题制定规章制度,具有大范围内的指导作用。利用行政管理方法,也为高校在学生管理上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由收集整理
2.2指导学生管理部门的文化职能的拓展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的学风建设、文化氛围营造,是文化开展的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后盾。
(1)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行政管理工作与高校学生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统一的有机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工作中的基础,而行政管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途径。
(2)学生工作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管理文化职能中人文科学发展、学风建设、文化氛围创造、体育素质教育等事业的管理,都在高校文化等多方面教育实施以及改革方面提供了建设、实施方案,防止和制止那些不健康的、有害于校园环境氛围的劣性文化现象的出现和蔓延,促进整个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3.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实现“服务型”的学生管理部门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其对外界对自身的认同感也非常关注。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层来说,工作方式应该从“指令学生”变为“服务学生”,实现“服务型”的学生管理部门。
3.1深入贯彻行政管理的“服务型”部门的理念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管理部门到企业,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才是高校最应该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种种需求,满足其正常利益,这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这个理念虽然与过去不同,但必将成为未来高效管理的主要工作模式,全世界的高校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强化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建立和实现“服务型”的学生管理部门是必然要做的工作环节。
3.2逐步完善相应的服务体制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前提,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学生就会对学校的工作提出质疑,对于学生管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高校学生部门应该从制度完善着手,推动部门服务职能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只要关系到学生成长的大事或者制定与学生发展相关的重大决策时,应该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职员工的意见,尽可能的做到公正、透明、民主。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沟通与回应机制。既然要与社会、学生、家长适时沟通,就应该具备完善的沟通机制,确保每一方都能得到完整的信息并及时反馈,进而保证策略的有效性。
再次要建立健全服务评估监督体系。好的策略需要良好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缺乏监督的工作永远不会持久。本文认为,可以就学校学生部门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等进行监督,主体就由学生来担当,以此来督促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工作的开展。
3.3建立相应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弹性化的运行机制
弹性化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行政部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学生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为此,可考虑实行弹性化的管理机制,即开展相关工作任务时,集合有各种知识、能力的工作人员,形成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协调一致的专门任务团体或日常工作团队,共同完成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