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随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随笔范文1
文/陶红松
我是个路盲,对深圳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头疼得很,坐的士往往只能说出目的地而说不清行走路线。看着朋友们驾车熟练地穿梭于各大街小巷,我忍不住叹息:“如果我开车怎么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找路。”朋友安慰道:“没事,等开车了自然就记路了,何况还有导航呢!”
今年我家买车了,装了导航。虽然驾照拿到一年有余,但其实并无上路经验,我便请朋友春梅陪驾。我们决定去书城,因为我不小心错过路口,不好走春梅知道的路线了。她建议换一种走法,上新洲路,但是她也不能确定怎么上。我说用导航吧,她阻止了:“自己摸吧,这样才记得住。导航只是在自己实在弄不清楚路线时起提示作用,不能完全依赖。”我们还真摸到了新洲路上,并成功地转到红荔路。
但在红荔路转向的时候,我走入了进儿童医院的安全岛旁的小路上。那个塞车啊,走两步要等五到十分钟。我开始埋怨自己傻,自找麻烦。春梅却轻快地说:“没事啊,这样我们就知道以后不能这么走了。本身就是学习嘛!”听她这么一说,我那浮躁的情绪也就散了,笑着说:“你说得对,自己摸得路记得住。下回来书城,我绝对不会错。”
“开车也是,最好是靠自己慢慢摸索,遇到实际问题想办法解决,技能自然增长。教练是需要的,但到一定程度必须放手,否则永远无法单独上路。”
回去的时候,我们又换了另一种走法,一路顺畅,很开心。回到家里,我还兴致勃勃地拿出深圳地图,研究今天走过的路线。下次,不用导航我也知道怎么去书城了,而且是两种路线!
合上地图后,作为教师的我又浮想联翩——
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找路如此,学习更是如此。只有自己摸索的才最能为自己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如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还是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看似我们是“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实则是剥夺了学生本该自主学习的时间,更是一条又一条捆绑学生手脚的绳索,使得他们不能自由生长,而他们本该茁壮成长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被扼杀在摇篮里。这种教学方式,轻点说我们是方法不对,重点说那就是误人子弟!
我们必须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引导,在重要的路口予以指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并在自己摸索中体会到发现和成长的快乐。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中,或许有许多不完美,有许多差错,但那是成长的必须,也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城市随笔范文2
朋友,到底是什么?
真正的友谊还是利益!
朋友,是幸福!
在生活中有朋友相伴是幸福的!
在成功时有朋友一起分享是幸福的!
朋友,是依靠!
在困难时朋友是依靠!
在悲伤时朋友是依靠!
朋友,是导航灯!
在狂风巨浪中朋友是导航灯!
在你迷茫时朋友是你人生的导航灯!
朋友,是避风的港湾!
在狂风骤雨中朋友是你最好的避风港!
朋友,是精神支柱!
当你濒临崩溃时总是朋友在支持你!
当你绝望时总是朋友在你身边使你坚强!
朋友,也是伤心的源头!
当面对朋友的欺骗时你的心也被灼伤!
当面对朋友的背叛时你的心也已绝望!
朋友,究竟是什么?
朋友对你的意义
城市随笔范文3
由我单位承建的云桂铁路(广西段)四标坡录元隧道工程总长度11.926KM,进口车站段为三线大断面隧道,净空尺寸20.24m*15.56m,长度557m;由于隧道进口存在偏压,设计要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本隧道根据勘探资料显示,主要是砂岩夹泥岩,实际施工过程中,岩层性质同勘察资料相符。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
(见下图)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超前支护(管棚施工/超前小导管) 左(右)侧导坑上部开挖(爆破)左(右)侧导坑上部支护(钢拱架+临时横撑、网片、喷砼)左(右)侧导坑下部开挖(爆破)左(右)侧导坑下部支护成环(钢拱架、网片、喷砼)中槽拱部开挖
中槽拱部初期支护与左右Ⅱ闭合中槽中部开挖(临时横撑)
中槽下部开挖中槽下部初期支护与左右Ⅲ闭合拆除临时支撑仰拱及填充二衬施工。
2.2、技术总结
1、开挖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2、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根据经验,临时支撑中槽宽度一般均为4.2m左右,剩余宽度两侧均分,本隧道设计为,中间宽度4.2m,两侧宽度各为7.6m;
3、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距离应根据隧道埋深,断面大小,结构类型等选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4、两侧壁导坑应超前中槽10~15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根据图纸要求前后开挖进尺错开10~15m,中槽部位宜采用台阶法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
5、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链接是施工中的难点,因此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钢架架设连接后在同一垂直断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
6、小炮开挖或人工开挖,应严格控制装药量,①②③部开挖中,应根据超前支护施工间距,利用上一循环家里的钢架施工隧道侧壁小导管及导坑侧壁的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7、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在钢架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锁脚锚杆(一般为两根,长度4.5m,角度分别为20°和45°)施工;
8、施工临时支护时应加强地质情况及支护稳定情况监测,必要时对导坑侧壁采用2m长Φ22砂浆锚杆进行加固,另外拱架底部(拱架拱脚以上约10cm处)设置一道临时横撑,进行加强支护,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钢价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锚固。
三、中槽开挖施工工艺
中槽开挖在施工中,由于场地狭小(两侧有临时支撑),施工高度高,不能采用常规的台车开挖(中间尺寸4.2m),只能使用挖机进行纵向边退边挖出渣,其中还应考虑边坡平顺,有利于施工人员上下行走。(详见示意图)
3.1 施工工艺流程
3.2 技术总结
1、中槽开挖,上台阶施工高度应控制在人身高度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且有利于安装拱架,一般为2m。
2、中槽阶或下台阶施工进尺长度应一致,这样才能始终形成流线型顺坡,便于施工。
3、中槽在施工前,左右导坑向前推进至少30m,才能满足中槽开挖长度,形成顺坡坡率为1:0.3。
四、双侧壁导坑施工中临时支撑的拆除工艺
4.1、施工中的难点
双侧壁导坑施工中,临时支撑的拆除是整个施工中的难度比较大工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难点:
跨度大,拆除时应考虑隧道周边岩层的应力平衡;
高度大,坡录元隧道开挖断面高度为15.56m,拆除临时竖撑时,主要依靠机械(挖机),掉块方向不好控制;
安全可靠性差,因为没有位置做施工平台,高空作业,只能依靠简单的支架,人工操作时,没有安全防范措施施展不开。
成品破坏比较大,掉下的岩块或拱架很容易损坏临近的仰拱填充面。
施工进度慢,断面大、支护体系复杂,支撑拆除等影响。
4.2、施工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1)在临时横撑上搭设简易牢靠的支架做为平台;
(2)两名气割工人、氧气、乙炔气瓶准备到位;
(3)挖机及司机就位。
(4)紧前仰拱及填充已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可做挖机平台。
2)工艺流程
3)技术要求
1、临时支撑应在主体结构的初期支护完成且根据监控量测信息,确定临时支护稳定后拆除;
2、每次拆除长度不大于设计要求10m,本隧道施工拆除长度为7m;
3、由于初期支护的挂网喷砼,造成端头板处被砼覆盖,因此,拆除前必须清理掉端头板处的混凝土而清理混凝土时,必须搭设简易、牢固的支架,由于没有支撑点,只能搭设与临时横撑上。
4、气割工人必须为熟练、具有高空作业能力,能够做到听口令,同时切割而不断火的工人。因为,支撑两头必须同时切割完成,以免一头割断,另一头折断跳头伤到切割工人。
5、挖机司机必须是熟练的、通过现场演示选的司机;因为挖机在操作过程中,粘附在钢架表面的混凝土需要一点一点的扣掉,同时在利用挖机斗齿在扣掉竖撑④时,能够尽量做到下落方向,而不至于伤到挖机、司机及周边指挥人员。
五、经验总结
1、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大断面隧道且岩层比较差,或者洞口存在偏压的隧道。
2、双侧壁导坑法在施工中槽拱部钢架时,连接往往存在偏差,端头板不能做到紧密连接,因此需要夹板焊接。
3、临时拱架在于永久拱架连接时,采用端头板直接焊接于永久拱架翼板上,且上下两侧增焊加肋板。
4、临时横撑拆除后,如无变形,可做重复利用(最好利用应力计绑在横撑上进行测试)。
5、临时支撑拆除完成后,必须利用挖机扣掉留在永久钢架上的接头,避免在做二衬防水施工时,接头刺穿防水材料。
6、临时支撑在拆除过程中,掉下的混凝土块及钢架很容易造成已施工完成的仰拱填充被砸掉边角或中埋止水带。因为填充在施工时留有预留量,因此可修补,但止水带修补过于复杂而且质量也不可靠,因此,为了避免砸坏止水带,在拆除前,不要翻开中埋止水带。在拆除完成后向外翻开。
城市随笔范文4
关键词:冯骥才 余秋雨 旅欧 文化视域 文化表述方式 文化境界
冯骥才生长、居住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余秋雨生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宁波市慈溪市),后居上海。他们同为关注中国文化并热衷于“行走”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同为宁波老乡,同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了颇多的旅欧散文和随笔。其中,冯骥才的旅欧散文和随笔主要收在《美人欧罗巴》、《巴黎,艺术至上》、《维也纳情感》等作品集中;余秋雨则随同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创作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其中大半是旅欧散文和随笔。由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各自的旅欧散文、随笔中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比较两人旅欧散文随笔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解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文化血脉中的思维的、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上的自我认知与提升。
一、同一文化场中不同的文化视域――寻找“差异”与建构“同一”
冯骥才和余秋雨在各自著量颇丰的旅欧散文、随笔中都涉及对文明、文化的关切与探寻,释放了各自对文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怀。他们面对同一个文化场――欧洲,却由于文化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视域。
表一 冯骥才、余秋雨散文随笔中涉及的主要欧洲国家
首先,由于文化切入点的不同,冯骥才和余秋雨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物时,常常会有迥异的感受与见解。举例来说。同样身处欧洲的墓园,冯骥才感受到的是美丽、安详的氛围。他在《墓地》中写道:“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1]在《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则惊叹这座法国的神父公墓俨然就像一座城市,然后又款款写道:“此刻,秋天已经进驻巴黎的拉雪兹来。树木变成了三种颜色。三分之一的树木变成金黄,三分之一的叶子鲜红如火,三分之一的大自然依旧坚守着生命的绿。于是这墓地斑斓的秋色胜过花季的夏天。有的墓地被片片红叶鲜亮地点缀着,有的石棺上松软地覆盖着一大片纯黄的叶片。秋枝疏阔,日光下斜,影布墓地,分外美丽。一座座式样不同的坟墓,一件件题材各异的雕塑,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在光影斑驳中,这艺术化了的墓地便接近了天堂。”[2]他将墓地与休闲游乐的公园、缤纷绚丽的自然景色、清脆和雅的鸟鸣、活人感受到的宁静喜乐以及艺术氛围联系起来,传达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写出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死观。
余秋雨笔下则不然。他在《墓地荒荒》中看到的是“长长的杂草”,遇到一位埋头读书的青年,奇怪于杂草间停放着的一个婴儿车,继而自问自答:“这是这位男青年的孩子吗?他为什么愿意把小生命停息在这么冷僻而阴森的所在?这不便问,只知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活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着又叙述说:“墓园、荒草、婴儿、书籍,再夹杂几声鸟鸣;看书看到一半左右环顾,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书本滑向石碑,这儿是许多文化灵魂的共同终点。我重新远远地打量了一下那个男青年,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墓园的荒凉和寂寞。”[3]同样是与墓园相伴自得其乐的活人和鸟鸣,他却使用了“冷僻而阴森”、“荒凉和寂寞”一类的词语,应该注意到这些字眼正是中国人对墓地的概念。可以想见,余秋雨是在用自己的中国思维和理解力去阐释西方,所传达的正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数中国人身处墓地的感受。
比如面对奥地利的乡村,冯骥才在《别急,哈尔施塔特》一文中盛赞“湖区”特异之美,描写其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转述山民“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的独特生活观;余秋雨则以中国的山、水哲学来阐释和同构奥地利山村。再比如面对罗马、威尼斯等城市,冯骥才惯于客观地叙述和感受,寻找异质文化的优长;余秋雨则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兴亡之叹,谈到曾赴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上海……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总之,冯骥才充分尊重主体个性与差异;余秋雨则善于运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同构、联想与包容。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中的文化视域突出显现为对“差异”的关注,余秋雨则刚好相反,这在他们各自的相关文字告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冯骥才在其欧游散文随笔选集四种的自序――《游记的立场》一文中坦言:“文化的视点是我游记的立场。即从文化上去发现不同、感知不同和享受不同。”[4]继而又表示:“还有一个立场是我不能拒绝的,就是审美的立场。”但这也是因为,“美常常是一种文明的外化与表达。往往从美的入口进去,便可以找到另一种文明独特的本质”。[4]5更清晰的解释可追溯至其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外趣谈》一书的序言:“采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试图清醒地寻找东西方截然相反的区别。这一工作给本书作者许多发现的,同时不再相信东西方可以完全融合,却又相信,只有相互认识到区别,才能如山水日月,光辉互映,相安共存。”[1]12余秋雨则在《千年一叹》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道:“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中华文化),与人类的其他文化相比处于什么地位?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5]并且声称 “从那数万公里中重新发现了中国文化”。[5]5可以说,在行走和写作尚未发生之际,他们便阐明了各自的文化预期与文化立场。前者要寻找和比较文化的“差异”、区别和个性所在,设身处地地感受、思考和体验;后者则要“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自己的思辨中建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同一”。
二、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文化的文学呈现”与“文学的文化表达”
作为文学文本,冯骥才、余秋雨旅欧散文随笔的文化表述方式亦各具特色。比较来说,冯骥才的文化表述方式大半是含蓄、客观而自然的,可说是一种“文化的文学呈现”;余秋雨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学的文化表达”――主动、主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逻辑性与功利目的。这样的文化表述方式当然有他们个性与审美趣味等因素参与在内,更重要的则同他们各自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虽然二人都具有作家、学者、文化人等多重文化身份,但推究起来,冯骥才首先是一个作家,余秋雨首先是一个学者。
冯骥才出于作家的敏感与天性,惯于从日常和细部着眼,创作多选择狭义的散文体裁,仅有《巴黎的历史美》等少量作品为文化随笔。比如在描绘巴黎时,冯骥才花费了颇多的篇幅关注日常的巴黎――普通的巴黎女郎、街头随处可见的吻、地铁中的无名乐手、巴黎变幻的天空和拉丁区默默无闻的苏吉尔小街等等,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讲,他关注的是“最深的、也是最日常的一种生活”。[2]62而他的表述方式则突出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时刻不忘让细节本身“说话”。《巴黎女郎》中那片被女郎用作书签的金黄的落叶,女郎的自然与和谐的美便跃然纸上;《地铁中的乐手》中弹琵琶的中国姑娘琴桌上的一枝深红的玫瑰,传达着巴黎人的浪漫天性与气质;拉丁区小街上快要被秋天的藤蔓遮满仍不肯将其剪除的一扇扇窗子,诉说巴黎人对自然和美的由衷热爱……即便在《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类纯文化随笔中,也不忘记述、描写自己住宿的旅馆的状态、环境,让旅馆自身为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作证。概括说来,冯骥才常常通过众多密集的日常生活图景、形象与细节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气质和信息,自然而言地呈现着巴黎的人性环境、生活的深层和文化气场。
余秋雨基于学者的思维习惯,则极为重视占据历史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把握,更多选择了文化随笔这一体裁,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直接进行文化的表达。仍以巴黎为例。余秋雨首先在文化随笔中给巴黎下了一个文化的定义:“最健全的城市”。[3]206因为“它几乎具有别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点,而且把它们一起放大,推向极致”。[3]206接下来他论及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巴黎的文化符号,以及萨特、波伏瓦时常光顾并进行写作活动的咖啡店,抵达这些预期就要到达的地点后,再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感想、见解,追溯这些城市建筑的历史、典故,联想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观察现象,分析利弊,在文字中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文化理念。在《法国胃口》中,余秋雨在回顾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之余,这样评论道:“法国美食的高度发展,与法国文化的质感取向有关,对此我十分钦佩。质感而不低俗,高雅而不抽象,把万般诗书沉淀为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再由日常生态来反视文化,校正文化,这种温暖的循环圈令人陶醉。”[3]222继而指出“法国人在美好的事情上容易失控,缺少收敛”,[3]222印证前文给出的巴黎城市文化定义后,向巴黎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文末总结道:“时间原则、经济原则和随意原则成了下一代的生命原则,需要反省自问的也许倒是法国美食的古典原则。”[3]222至此,余秋雨自己持有和想要传达的文化观念得到了逻辑的、充分的表达。
此外,综观文本就会发现,冯骥才写“心灵”时余秋雨在写“心态”;冯骥写“自然”时余秋雨写“生态”;冯骥才描绘巴黎人、维也纳人等的“生活图景”时余秋雨关注他们的生存形态……冯骥才的文化表述通常蕴含在诸如心灵、自然和生活图景中等对象物和细节之中,重视观感、画面、情节、韵律、节奏,在文学的、艺术的表达同时进行着文化的“呈现”,或者说伴生着文化的内容。余秋雨则紧紧盯住文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阐释,文字是服务于文化表达这一目的的。当然,余秋雨或简约或繁复,或华美或朴素的丰富多样的文字,以及各类美学策略为文本增色许多。在学术著作《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中余秋雨曾提到:“可以在恰当的局部试行类似的小结构,埋下一些两难的喟叹和未知的苍凉,也就是埋下一些伟大的碎片或种子,有可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奇效。”[6]而“喟叹”和“苍凉”正是他行文张力与美的一大特色。另外,余秋雨善于借鉴其研究的本行古希腊悲剧的美学优长,利用悲剧的形式――冲突、矛盾、情境等的营造,引导读者的情绪、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而形成其“文学的文化表达”。
三、文化境界的追求――“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
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与文化表述方式的背后,自然隐含着冯骥才、余秋雨对各自文化境界的追求。概括而言,冯骥才旅欧散文重在寻觅积极的、美的、超功利的思想和精神,他理想的文化境界是“精神至上”,而余秋雨孜孜追求的是人类文明的大同理想――“文明无疆”或者说“文化无疆”。
在欧洲,冯骥才关注巴黎、维也纳、萨尔茨堡以及阿尔卑斯和“湖区”等城市、郊区、乡村及其住民的精神、情感与气质。他既记述巴黎女郎、无名乐手、海蒂父女、店主塞伯、世外美髯公弗里茨、木偶大师爱赫尔等普通民众、民间艺人,也抒写凡・高、塞尚、莫扎特、克里姆特、罗丹、普希金等顶级艺术大师非凡的艺术人生;既关注优美的历史文化时空,更不忘从中寻觅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描写巴黎先贤祠的《精神的殿堂》一文中,冯骥才写道,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重温先贤的思想精神来了”。[2]63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他说:“欧洲人一向把自己的历史精神看得至高无上,因此他们不会把历史的遗物当做岁月的垃圾。”[2]185在《断送冬季》中他说:“由于塞尚、高更和凡・高与印象主义决裂,一种观点具有极大魅力;即印象主义只去陶醉事物外部炫目的光与色,而绘画的目的不是描述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深入表现人的复杂丰富的精神天地。”[2]217综观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历史精神、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本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务实精神、古典精神、现代精神以及巴黎的精神、萨尔茨堡的精神、罗马人的精神、南部人的精神、德国人的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等等字样俯拾皆是,可见冯骥才对“精神”的关注程度。在《巴黎,艺术至上》序言中,冯骥才直言:“我相信我找到了法国所拥有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就是精神至上!”[2]12值得一提的是,“精神至上”这一文化境界追求更充分的体现,是在他大量的“行动散文”和城市历史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等实际文化行动之中,正如冯骥才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7]
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余秋雨不断树立自己人类的“大文化”理想并为之用力。在《行者无疆》序言中他说:“就这样一圈圈越走越大,每一个新空间都带来新责任,终于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既从其他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察试其他文明,然后横下一条心,只要对人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明,哪怕已成瓦砾,已沦匪巢,也一个不能缺漏。”[3]3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立足人类视野的文化境界追求的坚定决心与努力。在《哀希腊》中,余秋雨联想到了雅斯贝尔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说,高谈拜伦和迥异于地域祖国、血缘祖国、政治祖国的“文化祖国”的概念,称“希腊文明早已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国家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5]6希腊在这里具有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迈锡尼遗址也被引申为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的重大教训”。[5]12他还说:“即便是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著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正在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3]9 因此,他“对于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多方面比较,突破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极方位,而是一直保留着更庞大的第三方位,即一切文明的对立面”。[3]9由此应可以理解为,在余秋雨心中、笔下,尽管中华文明、欧洲文明或是人类其他的文明、文化,彼此间有复杂的、难以厘清的种种差异、短长、冲突、纠葛、恩怨,但在“一切文明的对立面”――野蛮面前,它们是一体的,不应有界限和壁垒,否则就落入狭隘。
综上,冯骥才和余秋雨这两位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在旅欧散文随笔创作中,通过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智慧、审美取向、艺术眼光、文化立场,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选取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呈现了对“精神至上”和“文化无疆”两种文化境界的追求。两位大家对中国当代散文随笔的贡献毋庸多言。相信读者在享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亦可强化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获得文化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74.
[2]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87-88.
[3] 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121.
[4] 冯骥才.维也纳情感[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4.
[5]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
城市随笔范文5
我喜欢用咯咯的笑声来渲染自己的心声,在这耗尽我青春年华的城市
我喜欢用精美的随笔来抒写自己的感叹,在这历尽打拼的城市
我是一抹剪影,以燕的姿势
我是精灵的化身,以燕的品格
我飞舞在这繁花盛开的城市,流连往返,装扮着花城
一步一个脚印,漫步云端,用尽所有来装扮这心灵的城
我是精灵的化身,我是精美的剪影
将家安在这城,将心安在这方乐土
就算是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霜洗礼,我依然爱着这城市的蜕变
烘托着它走向完美
我眷恋着这花城,飞舞着抒写它的过去.现在.未来
继而生根发芽,绿叶青翠,繁花点点
我爱这城,-生最好的青春年都奉献了
只图安心飞舞在云端,以燕的精美.............
能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是开心快乐的吧
能如沐春风的心态是年轻的吧
能用咯咯笑声飞扬心情的燕子,是幸福的吧
所以把这个经历风霜,依然能飞舞的燕子捧在幸福的云端,继续延伸美妙的春天吧
徐风剪开绿叶青翠,报春晓是美妙的剪影
燕子的咯咯笑声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吧
我在每个花语绽放的花丛流连忘返
所以创造了童话,让自己痴爱春天
城市随笔范文6
教育需要均衡,我们也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教育设施等硬件条件已经在逐步与城市学校并肩。但是,义务教育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这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教育观念、教育科研、师资质量等方面。为了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为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发展,我们与其消极地等着“被均衡”,不如积极主动地追求“均衡”,师资质量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但是期待领导期待制度,不如自力更生,主动创造条件,借力教育发达地区或先进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
我们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城乡教育资源的互动互补性,借力教育发达地区或先进学校,推动并提升我校办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和教育质量的途径与策略性研究。
1.目标定位: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提升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学校管理与教学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交流互动研讨为手段,为联谊互动学校的教师搭建集中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一线教师创设扩大视野、丰富资讯、绽放智慧的氛围,使双赢的过程中实现我校学校特色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大化。
第一,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联谊学校之间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信息互动,取长补短,全面提升管理实效。
第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联谊学校互派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第三,提高教科研水平。打通校际壁垒,加强校际教研互动,分享教研工作规划、共享教研活动行为,开放课堂,共同研究,全面推荐素质教育。
第四,弘扬文化互动。与联谊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联谊活动,比如文艺表演联欢活动,篮球、乒乓球、书画、朗诵、征文等比赛活动。
第五,共享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教研互动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库,建立健全网络教研、备课、互动一系列制度。
2.基本架构:本课题实施平台将由原先校际联动拓展为三大平台综合型城乡互动:依凭教育联盟的城乡互动、依凭区域人脉的城乡互动、依凭教育网络的城乡互动,全面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立体化城乡互动,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一大宗旨。
3.实施方法:校际联动。联谊学校之间,在学校工作计划尤其教研计划、教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力争互通有无,在宏观上做到统筹安排,步调一致,以便于在相同客观条件下研究、考察经验的有效迁移以及影响工作效率的变量。
网络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省市(大市和小市)各级教育网的电子办公、电子备课、教育资源库等资源及平台,一方面借鉴利用,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资源的上传充实,力求在短时间内建成与学校网站整合的电子教育资源库。这既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更是本课题研究的网络资源基础。
成长随笔。启动师生同写成长随笔工程。在这个课题中,无论是否参与了课题的研究,都是这个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涵,师生的全员参与才是这个课题能以圆满完成的保证。学生写成长日记,教师写成长随笔,每学期必须完成不少于规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随笔,并提交至少两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这种硬性的规定有利于克服部分师生的惰性,从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课题《借力城乡教育互动机制提升农村小学教育实力的途径与策略性研究》申报之先,我们已经跟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小学部建立了联谊帮扶关系。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小学部对我校的帮扶是全面的、实在的、富有成效的,使我校办学层次得到很大提升,办学品位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