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思考的力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思考的力量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1

关键词:企业 量化考核 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46-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强化企业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成为众多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量化考核就是众多经验中被企业界较为认同的一项较为成功的管理经验,近年来在许多企业得到推广。量化考核无疑是一项好的管理制度,但要是将其绝对化、纯粹化就会将管理带入误区,起到相反的效果。

一、量化考核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量化考核作为企业一项基本的管理制度,不仅仅是数量的量化,还包括质量的量化,它细化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使各项工作有责任、有目标、有考核,与职工的收入挂钩,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位职工上班时就算好三本账:即需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的数量账,什么时间完成的时间账,达到什么标准的质量账。近年来我们西山煤矿总公司推行的“责任法人”管理制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量化将企业的经营指标、生产任务、生产成本、销售任务等硬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单位和部门,通过责任的层层分解和任务指标的量化,做到广大职工人人肩上有担子、有指标,对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东曲矿选煤厂在量化考核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层层签定《责任法人综合目标责任书》,将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等各项指标分解到了各基层单位和人员头上,每月严格按《量化考核办法》奖罚兑现,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对确保我厂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跨入年入洗300万吨特大型选煤厂的行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量化考核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强行“量化”是管理过程中的误区

考核几乎是所有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因此,许多企业就采用完全量化考核的办法,把生产、经营、安全、质量这些硬指标量化的同时,把不能或不容易量化的一些工作也通过打分的形式给量化了,结果取得的效果是事与愿违。记得一本企业管理杂志说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讲到在他所在的公司什么都可以量化,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可以量化。然而耐人寻味的人,这位总裁在讲完这番话半年不到便勿勿下岗了。当然,跨国公司讲究量化考核是源于西方人长于分析推理的特点,而量化考核在中国却不象那位经理所说的那样包医百病,即使西方企业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量化考核。如果一个企业全部采用量化考核,走进纯粹的数字世界,就等于退回到了简单的机械运动状态。

作为一个企业组织,无论规模大小,没有量化考核肯定不行,而纯粹的量化肯定也不行,无非是不同的企业因特点不同其量化考核的内容多少不一。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就陷入量化考核的误区,以为一切都可以量化。网上登载的一件事也许可以说明一切工作都量化给工作带来的后果。南方一个安全管理上很好的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职工安全意识高,“三违”现象少之又少,可这个单位为了搞好安全管理,把抓“三违”的数量做为领导安全业绩好坏的指标,规定每月抓“三违”的数量,致使许多领导干部为了有个好的安全业绩,不因为完不成指标而被罚款,不得不弄虚作假,将没有“三违”的职工报成“三违”人员,以完成抓“三违”的量化任务,不仅令职工非常反感,而且完全违背了抓安全的初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许多工作不是能够用数量的量化来反应工作成效的,就选煤厂而言,由于入洗原料煤的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生产一吨精煤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很大的差别,而仅用产量和质量等量化指标来考核各单位的工作成绩显然有失公允。

三、全面量化会使企业的行为变得扭曲

企业用完全量化的办法来考核下属单位和人员工作业绩的好坏,这个企业就会变成简单的机械运动,不仅毫无生机,而且企业的行为会扭曲,下属的单位和人员就会为数字而奋斗。当一个企业所有部门都陷入这处运动中,那是很可怕的。如果上级组织仅凭量化数字来考核下属,就意味着放弃了上级组织的调控权力,放弃了上级组织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的职能作用,很多工作都会误入歧途,因为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企业组织内外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作为上级组织,必须时刻把握企业前进的方向,不断地纠偏纠错。真正心中有数的企业领导,是不用刻意地去听下属汇报和虚张声势的大检查、大考核的,凭日积月累的感觉,完全可以判断下属干的好坏,数字只是起到求证和补充的作用。例如,对非硬性指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就不能用量化来考核其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做多少次可以起到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怎么才叫有成效,显然不能用数字的量化来说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能一次就能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没有成效的可能做多少次都不起作用,要用做思想政治工作多少次来量化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成绩岂不荒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等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企业的品牌和声誉起到了什么作用?所有这些量化起来都很难或根本就不可能量化。

四、全面量化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仅有数量、质量等能量化的指标是不够的,还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由数量、质量的竞争转化为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的产物,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永远的畅销,任何企业也都可能遇到发展过程中的低谷,在这种时候,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保持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是管理学家常说的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出品牌、一流企业出文化。

企业文化的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如设备设施的物态文化,也包括如员工素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无形文化。物态的文化可以量化,而要将无形的文化建设进行量化就是很困难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例如现在很多企业在素质工程建设上制定了规划,要利用多少年的时间使在职职工大专以上文化达到多少比例,且不说目标量化的科学性,单凭文凭的数量衡量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本身就值得商榷,人的素质不仅是文凭的高低,更重要的应该是品德和文化的修养。日本三井造船公司为了技术创新,除给科研人员提供非常好的研究条件外,对出成果的时间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是一年二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因为成果的价值不可能等同的,他们的做法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量化考核是一项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工作任务、工作质量的评价有了依据,而且探索出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能够量化的工作不量化是管理者的粗放失职。而不能量化的工作绝对不能量化,迷信数字同样意味着管理者的失职,不能量化的工作量化必然造成弄虚作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使企业管理走入误区。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2

【关键词】计量技术监督 管理

计量听起来枯燥,实则非常迷人,它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永远追求的魅力所在。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所有科学赖以发展的支柱。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商贸、医疗、国际贸易,到最尖端的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计量时时刻刻都得到实际的应用。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一、计量的意义

(1)计量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前沿。任何工业产品、商业交易、科技成就、科学实验的背后不可能没有计量的支撑。在航天、航空、航海、导航、采矿、地震、电力、石化、轻纺、运输、气象、通讯等方面都突显出计量的重要保证作用。

(2)在经济社会中,追求经济效益是许多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计量的经济效益除检定、检测的显性效益外,主要体现在维护正常的经济、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的交易,打破技术性国际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正确评定科研、科技水平上。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测量活动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占4~6%,计量的投入/效益比达到1/(5-37)。计量对保证产品质量、可靠、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一些精明的企业家认为,计量是“造钱的机器”,加强计量是企业“降低成本,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手段。”

(3)计量涉及到各经济领域,并与人民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老百姓的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涉及商用衡器准确与否;水电表、燃油气、出租车里程、电讯电话等计程计时计价,关系到诚信、公平、公正;涉及人们身体健康,表征人的生命现象的血压、血球、心律脉搏、心、脑、血管等生理指标监测医疗卫生计量仪器的测量、诊断,关系到老百姓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二、当前我国计量技术监督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强检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和个人,计量法制意识偏低,依法申请和接受强检的自觉性不高,有的甚至公开拒检。民用计量器具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质量低劣的产品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的损失。

(2)部分企业计量意识淡薄,计量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的计量人员没有受过计量知识、计量技术的正规培训,致使这些企业的计量工作变成可有可无,而且计量设备配备不足,计量管理方式落后。

(3)在国家纳入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中,大多数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这些计量仪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不仅是简单的量值问题,更影响到社会生产的经济秩序。而一些纳入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生产企业拒绝强制检定,导致计量监督执法困难重重。

(4)社会对计量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良性的工作环境。当前计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的财政机制,不利于形成全民参与计量局面,过高的检定费用限制了大量计量违规问题的举报与发现。

(5)一些计量部门,特别是基层计量部门的检定能力不高,设备、标准落后,专业人才缺乏。且计量工作缺乏有效的执法保障,检定中发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处理。

三、加强计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的措施

(1)加大计量监督执法力度,查漏补缺,扩大强检工作覆盖面,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打破计量强检工作受阻的僵局,对公开拒检的行业垄断部门,要在宣传、协调、执法、监管服务等方面实现联动,以形成声势,从省、市、县三级对这些部门成压力,改变强检工作的被动局面。加强对民用水电煤气表的计量技术监督,质量低劣的计量器具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的损失,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计量监督工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2)加强宣传,引导企业加强计量管理工作。计量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企业和职工重视计量管理工作,把计量技术的完善与管理作为公司的重要工作来抓。督促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完善计量设备。在对企业计量状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制定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配齐一、二级能源计量仪表并按时进行周期检定,进一步完善企业能源计量仪表配备,提高配备率和检定率。

(3)吸纳社会上具备准人条件的计量校准服务技术机构有序地进入计量校准市场,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其所使用的计量标准与国家计量基准保持严格的量值溯源关系,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计量监督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的检定和监督手段,打击计量违法现象,纠正不法行为,为推进计量监督工作提供保障。

(4)完善我国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改革计量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法制计量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强化监管执法力度。对计量标准进行考核,监控全国量值溯源的统一,以避免量值的混乱。加快计量部门的基础建设进程,全面更新检定设备标准,引进计量技术专业人才,切实提升检定监督的服务保障能力。

(5)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计量监督工作。计量监督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依法监督和指导相结合,组织各类技术机构根据企业需要提供服务,引导企业贯彻实施《计量法》,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采取科学的计量管理模式,配备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监控和成品质量的检测,从而使企业能够真正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3

关键词: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措施

1前言

基层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基层水利工程对农业,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是水利工程的生命力,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仍存在着诸如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施工资金紧张、质量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必须尽快做出调整,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难以发挥监控水利工程质量的作用。总体来说,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基层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

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某些施工单位不按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和技术规范操作。一方面,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施工资金提高施工收益,故意放慢施工速度,拖延施工,对已经完成的部分也不进行质量检测,这使得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受到阻碍,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赶进度不按规范的施工顺序施工,简化甚至省略某些施工步骤,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严重威胁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给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造成较大困难。

2.2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紧张

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普遍规模不大,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水利工程。这类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一部分由国家财政划拨,余下部分由当地政府自行筹集,这就导致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紧张。由于建设资金紧张,基层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能省就省,缺乏先进的施工设施,难以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建设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能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为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2.3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着监管缺位、错位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其质量监管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管,实时记录工作数据。然而由于人力、物力、技术水平的限制跟踪监管在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中难以实现,仅能在施工前和完工后进行有限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限,多靠经验来判断,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检测设施和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人才。这导致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质量管理的积极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3加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上述几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作用的发挥,影响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尽快做出调整。针对上述三点问题,现提出加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

3.1建立健全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要想更全面、更完善的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管理,应建立健全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一方面,健全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更加完善详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要求作出规范,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对违反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求整改和修复,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另一方面。详细划分参与到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部门的管理权力和岗位职责,并且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避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职能部门的缺位和错位。除此之外,还要对参与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增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从而加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基层水利工程质量。

3.2加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进行质量的跟踪管理和监控,加强基层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道工序的质量管理。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环节参与建设图纸的设计和审核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参与建设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设备的先进性,对于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不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在施工技术方面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的施工技术,保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谨慎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对于质量达标的工程进行验收,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工程要求限期修复和处理,修复合格后再进行验收。一方面,严格把控每道施工程序,避免出现省略和简化施工程序的偷工减料现象,以及为提高获益违反水利工程建设科学性,擅自颠倒施工顺序的情况。同时,在细节上严格把关,保证每个步骤的施工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规范,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质量,还能有助于水利工程各环节的管理,必须加以重视。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工程建设资金紧张、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建立健全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这两方面入手,加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显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4):12~14.

[2]门洪春.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6):46~48.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4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特点

1、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

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的产品是公路和桥梁,由于公路和桥梁的体积很庞大,而且很多的施工时间是在室外进行,工作环境恶劣,天气和气候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大,如雨雪、风暴和洪水等会打乱工作计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原有计划的一再更改。为避免计划更改给工程带来的工程延期和工程质量问题,制定执行性强的施工计划,考虑到众多客观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及时补救,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避免延误工期的重要步骤。

2、施工周期长

公路建设项目是大工程项目,人力物力的消耗极大,整体的施工周期很长,因此,项目结构和人员很难保持稳定。 3、公路桥梁建设流动性提高了管理的难度

公路桥梁建设的项目人员需要在在一年内或几年内就要跨地区甚至跨省区作业,项目流动性很大,给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路桥项目作业一般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员工生活单调,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二、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层问题

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 ,工程量一般较大 ,各个工序及工艺一般较为复杂 ,交叉作业环境较多 ,各种人员和设备机械的投入量巨大 ,这些都使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比较困难 ,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未雨绸缪 ,之前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工艺流程必须科学、合理 ,如在吊装时先采用临时支座按简支安装就位后 ,在连续墩上预置永久支座 ,现浇接头混凝土、张拉克服负弯矩的预应力束 ,将体系转换为连续梁 ,最后浇筑铰接缝混凝土和桥面铺装层混凝土 ,完成桥梁施工。

2、没有合理控制建筑材料

目前,在我国很多建筑材料并未达到质量要求。比如瘦身钢筋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瘦身后的钢筋改变了原有的特性。这些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大大地制约了工程的质量。

3、施工机械设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机械设备是现代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机械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桥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维护,合理使用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

4、恶劣环境

环境对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暴雨、温度、湿度、酷暑、严寒和大风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桥梁施工质量。

5、验收阶段把控不严

在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验收工作时,往往偏重于表面质量问题,而对于深层部分、并且较为隐蔽的问题常常很容易被忽略;同时,对于气候环境而言,昼夜温差大、湿度变化等等情况的出现,都会对公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结构造成影响,因而在施工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对气候环境可能会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在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而为更好地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三、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1、严把公路桥梁技术关

技术,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我们应该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攻坚与创新 。 例如应对预应力产生的裂缝问题,不仅要考虑结构设计的优化更要注重 凝土 的 结构质量同所用骨料、砂的质量及水泥品种的关系。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工作性,参加各种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对于桥头跳车问题,可以采用 地基处理法、填料选择法“水撼砂” 法、压实路基法、设 置 横向泄水管或盲沟法、设置桥头搭板法。处理好台后软弱地基,现在国内有换填法、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粉喷桩复合地基等常用方法。注意 桥梁与水泥混凝土路面间接缝,合理安排好施工计划,尽量采用轻型材料,渗水性好填料,处理好排水,这样才能更好减少桥头跳车的病害。

2、严把人员选用关

施工现场在项目经理部的带领下,应该进行优质、高效的组织安排,不仅应该建立项目经理部,同时监理公司也应该到位,同时在施工队伍中也应采用一些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的施工队伍。这就要求在人员上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在人员选用中,对于管理工地现场的技术人员应该熟悉此项工程的施工,以保证项目的运行进度和质量要求,按照要求严格掌握施工进度。在测量人员的选用应采用双员工制,以有效严谨地完成测量工作。在选用施工队伍方面,对于施工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施工素质都应有严格的审查标准,对于队伍的领班人员及其对工人的约束能力和领导能力也应有一定了解。

3、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控制程序

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公路桥梁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特点,在遵守施工合同要求的基础上,要科学编制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当一个工程的环节完成施工任务之后,施工单位用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当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之后,要报请工程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质量抽样检查,如果抽检达到了质量标准,则可以实施下一个环节的工程施工。

4、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工程质量目标

在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中,项目经理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在综合考虑多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的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要编制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标准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清晰的界定。同时,施工单位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将各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

5、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获得中标之后,要坚持多级安全控制,多层次的安全负责原则,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安全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6、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由于受进度和天气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需要调整时,管理者必须适时相应的改变机械组合。机械施工的安排应注意:根据质量要求、机械的生产能力和进度计划选择主导机械,要留有适当的余量。注意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所以加强机械调配,保持机械的优化组合,充分提高机械的使用率要组织抢修和维护小组,关键配件要备足,按时按期维护,随时随地排除故障,保证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高效正常进行。

7、保证施工环境条件

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色彩识别标志、环境温度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施工方要根据不同的周围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设备和色彩标志,并且色彩标志颜色要醒目比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是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明显标志。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也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因身体缺少水分而虚软无力,这样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反之,在低温环境进行施工作业,人体热量流失大,手脚容易僵冷不灵活,也易导致事故发生。

结束语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坚持施工质量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从源头抓起,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5

关键词:车辆管理 改革 管理 创新

1、机关车辆管理改革的意义

1.1 节约能源,降低使用费用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越来越便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机动车保有量也在不断的攀升,我们机关车队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但是,随着人员的增多和车辆的增加,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漏洞,旧的管理思维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步伐,也必须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车辆的管理和调度必须系统化、科学化、经济化、制度化,在保证安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加合理的节约成本,降低费用,合理的安排和调度,杜绝公车私用与违规用车现象的发生,实现科学化与经济化的车辆管理,在为机关管理用车服好务的基础上,为国家节约能源、为机关降低使用费用。

1.2 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机关车队隶属于机关后勤部门,是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队的主要任务是共用派车,为机关外出办事服好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外出办事成本。同时保证行车安全。在机关后勤部门中,机关车队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车队工作人员重要工作时间不是在机关办公大楼里面,而是外出在市区或者更远的地方,工作任务主要是陪同领导和机关各部门办事人员外出办理各项日常办公事务,许多时候车队工作人员在外面代表着机关的形象。因此,加强管理提高机关车队整体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风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摈弃旧的管理方法,用新的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和工作,对于机关车辆管理进行改革和从创新,是我们机关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机关车辆管理要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生活出发,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对于车辆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数量进行调整,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用科学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去进行管理和调度,机关车辆的使用情况必须依靠严格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完成,对于车辆的配置和各部门的使用数量合理的调配,使车辆的使用安全、合理、有序、公正,同时降低使用费用,降低不合理的人员消耗和车辆消耗,使我们机关车辆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严格化,为机关事业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2、机关车辆管理在改革之初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机关事务的不断增多,机关车队的工作量也不断加大,车队的服务保障任务也不断增多,在管理上,给我们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车难、出车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用车时间上和保证按时出车上都出现了新的问题,用车与管车的矛盾日益显现,在服务和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2.1 管理方式陈旧,满意度低下

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属于静态的管理模式,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要方法,车辆使用登记表格和账目、以及部门的使用情况、使用时间、出车时间、使用次数等都采用人工记账或者简单的微机录入和查询,对于审批、使用部门、使用次数以及使用时间上许多方面都没有更细致化的管理,造成了管理的许多漏洞。由于人工记账和登记管理,透明度不够,造成了许多部门和群众对车队管理意见很大,满意度低下。

2.2 在车辆维修和保养方面制度欠缺

在机关车队车辆的修理方面,过去修车主要是驾驶员自己到修理厂修车,车修好后拿着维修单报销,没有严格的车辆维修审批手续和检查程序,造成维修车辆中的漏洞,并增加了维修成本,旧的管理模式又很难改变这一现状,维修中的成本控制很难把握。这一现象不但增加维修成本,而且造成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思想散漫,车辆的事故率和磨损率也非常的高,许多车辆得不到很好的保养,减少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2.3 车辆少、用车部门多,合理用车得不到有效保证

随着机关事务的日益增多,各部门使用车的频率也大大加大,随着机关管理的越来越精细化,使得各部门和领导的用车频率和用车次数大大增加。原来的管理方式由于不够透明,管理部门很难调控各部门的用车计划,在合理用车方面也很难调节用车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间,以及派出车辆是否都用于办理各项机关事务,是否有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都很难调控和管理。造成了人员不足、工作量加大,许多时候不得不靠租车来完成任务,但是还是满足不了用车的需求,合理用车得不到有效保证。

2.4 公车私用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

近几年,由于交通环境的不断好转以及以及机关日常事务的不断增加,许多部门需要到较远的地方开会或参加活动以及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就给车队的人员与车辆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驾驶员外出驾驶时间很难控制。许多领导专用车司机更是不听调度安排,由于接送领导时间不固定,有时路程还比较远,为了接送方便,许多司机就把车开到了家里或者停到离家比较近的地方,调度更是很难控制司机的用车时间和使用频率,造成了许多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也给管理和调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5 工作性质复杂多变,很难进行素质教育

许多时候车队工作人员在外面代表着机关的形象,其形象的好与不好都影响着外界对与机关的看法和整体形象,而且工作性质复杂多变,所以在管理上与其他管理部门管理不同,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有时候很难把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素质,造成管理上的许多漏洞。

3、机关车辆管理改革的实践和创新

经过认真进行分析和思考,我们感觉到要想解决“管车”和“用车”的矛盾,必须对于机关车辆管理进行彻底的改革,用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去管理。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使管理更加透明化、系统化、制度化。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和管理,建立机关车辆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立网络信息车辆管理与使用平台。同时,制定适用新时期发展的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改革创新,用更加高效优质的管理手段进行机关车辆的管理。

3.1 信息管理透明,增加满意度

首先,进行改革之前,对各部门进行用车与使用意见的调查,广泛征求意见之后根据需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次,根据车队实际情况和使用方案制定使用流程,各部门及用车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注册、登录、申请、审批、查询等相关信息的操作,并在管理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车队车辆的使用情况,每天的用车安排,使用部门、使用人数、使用时间、以及用途等相关信息,各部门可以根据车队车辆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外出时间和使用频率,车辆的使用情况公开透明,不但方便了各部门对于车辆的使用,也使群众对车队的工作状况增加了了解,满意度也大大提高。通过信息化平台的组建,使我们加强了管理,杜绝了公车私用以及违规现象的发生,并降低了日常公务费用,对于机关车辆管理在实用性和方便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3.2 加强制度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机关车辆管理制度。保证机关办公用车。首先,在用车管理上,非机关专业司机不许驾驶公车,制定驾驶员工作岗位职责,增强节能安全的思想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和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驾驶员出车前必须进行车辆检查,防止上路后发生事故,对于全年无安全事故的要给予奖励,如果车辆出行不按照交通法规行驶,出现违章现象由驾驶员承担。驾驶员对于车辆要定期进行保养和清洗,车辆维修驾驶员必须提出申请,申报维修项目和维修费用,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维修。

3.3 建立考核制度,强化人员管理

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工作技能与车辆管理的考核。主要针对服务理念、人际沟通、安全行驶里程、维修保养次数、公里油耗、材料费用消耗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月奖金或季度奖金的评比标准,与工资直接挂钩,督促驾驶工作人员提高节能意识与安全理念。同时,提高驾驶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使驾驶员在日常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车辆使用时能够和平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机关车辆管理也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按照新时期的管理思维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沟通,不断完善机关用车服务体系,使机关办公用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杜绝公车私用与违规使用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管理、提高驾驶员责任意识,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前提之下,更好的做好机关的用车服务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积极思考的力量范文6

【关键词】医院;质量;医疗需求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62-01

由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要通过医疗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

一、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对医疗市场的严峻估计不足,缺乏现代质量管理的市场意识。对病人的质量要求尚不够重视,对质量的有效需求能力尚不够理解。重视技术质量的提高,轻视了医疗服务的满意。

2.缺乏全面性现代质量教育,特别是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足。一些医务工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能把质量观念贯彻于日常工作,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由于来源于临床医生,因此缺乏基本管理知识和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知识。

3.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不能体现人性化,重视规章制度的执行,忽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医院的检查、上级的督查,当然体现了管理者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持续质量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时会出现检查者忙检查,被查者忙被查的局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常常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1.修订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修订完善医院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特别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制度,装订成册,并下发到各科室,组织培训与学习,让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2.继续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加强运行病历的及时性、规范性督促检查;强化病历归档前管理,科主任、质控员要严格把关,控制乙级病历,杜绝丙级病历。每半年开展一次归档病历评比活动,全院通报评比结果。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体医师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点评病历质量和处方质量,分析评估本季度医疗质量。加强对质控人员的培训。

3.夯实医务人员基础知识。加强“三基三训”培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强化体格检查,避免“重辅助加强与医技科室的联系与沟通,不能依赖仪器设备检查结果,要做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准确判断,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科室医师还要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设备,提高医院抢救水平;为每位医务发放最新版“三基”教材,分主治医师以上和以下两层次每半年组织一次医院组织“三基三严”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在岗人员参加“三基”考试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考试成绩在全院范围内通报,60分以下需参加补考,直到通过为止。

4.继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参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医院选择相应的项目组织开展两次技能大比武活动,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技能竞赛活动。

5.加快推进各科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控制工作的开展。根据《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每月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各病区选择2个专业4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全院达到市卫生局二级医院30个病种标准,保证入组率≥50%,变异率≤30%。

6.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并与“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等专项活动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医院组织医务、药剂、院感等科室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全院通报,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对连续三个月不达标的科室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半年不达标科室,影响其职称晋升、评优评先。

7.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监管。协同院感、药剂科等科室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的抗菌药物奖惩细则、合理用药奖惩细则,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监管工作,争取将抗菌药物的各项监测指标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

8.开展好医疗质量分析会、做好医疗安全等各种培训工作。争取在上下半年分二次组织开展全院性的医疗质量分析会,不定期组织全院性的医疗安全培训、医疗核心制度培训、医疗法律法规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保知识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

上一篇曹操观沧海

下一篇京都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