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卖木雕的少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1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我的目光锁住了卷耳大象墩。“买一个吧!”卖木雕的主人是一个黑人少年。
我虽喜欢这件木雕,可我的行李已经超重,怎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顿时,我面现难色。
晚上,我们出去散步。我忽然发现了白天卖木雕的少年。“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东西送到我手里。这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
我很高兴,掏出钱包,准备付钱,那少年却连连摆手,并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2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教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如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时,通过谈话导入,在创造了宽松、愉快、和谐氛围后。提出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这样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后,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如为什么要送我木雕小象墩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说是我们朋友呢?这体现了什么呢?这样就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轻松有趣,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三、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围绕学习任务提出问题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3
来到蝴蝶谷,表面上都是树叶、花草和草丛,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一群蝴蝶就在草丛里飞舞,有的三五成群的结伴玩耍,有的在路中间飞扬,还有的在附近的清水池旁边被淋湿的石头上扇动翅膀,估计是刚洗完澡呢。
我在小路的中间向前观望,忽然,看见了一幢小房子——蝴蝶湖,我二话不说,马上跑过去,想看看有啥好东西,来到这儿一看,哇!屋子四周贴满了无数色彩缤纷的蝴蝶标本,中间有着许许多多的蝴蝶资料。
往右边看,前面就是用假蝴蝶的翅膀,做成的各种人物。有手瑞着一盘水果的壮族女孩,还有一个非洲手拿木雕的少年,可像我们学到的《卖木雕的少年》了。
往前面一看,有许多蝴蝶的卯、好象一片已经枯黄的叶子,他们已经卷起来了,有些幼虫学会飞了,迫不急待的去外面的“世界”游玩。
最上层的是“霸王蝶”的卯,上面飞着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很明显,那就是霸王蝶,它身穿一件棕色的衣服,黑白的装饰,我都后悔没有带相机来。
我也看了翠绿凤蝶,它的身子非常黑,但有几处地方绿得透亮,还有一只蝶——光明女神,它被称为天下“第一美蝶”,因为它有着一对蓝得惊人的颜色,太阳一照在它的身上,就会反光。
还有就是枯叶峡蝶了,很像一片已经枯死的叶子,不!简直就是从上面剪下来的呀!。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4
一、燃点“信心”,奠定学生表达的基础;
1、 学会“赏识”。
“赏识――成功”。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这些话都是我常挂在嘴边的,红星、小书签、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讲台成了孩子们向往的舞台。
2、 作好“贮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还要指导学生如何积累语言的方法。有的老师为学生“找米下锅”,将作文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有的教师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指导相融合,让学生朗诵名篇佳作,什么“诗歌朗诵会”、“神话故事会”都是这种情况。
二、广辟渠道,在运用中增长才干;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目标的实现,仅靠每期有限的几次口语交际课是不现实的。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母语教学的优越环境,广辟渠道,让学生多方面实践,增长才干。
1、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识字教学是一种语言教育。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口语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把握字词代表的语义,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如一年级语文课《菜园里》,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感知蔬菜,认读菜名卡片,全班检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都可以。”生甲:“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像一根鞭子。”生乙:“我摸到黄瓜身上有刺。”生丙:“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到了一股清香的味道,它真像一个小灯笼。”……很显然,这是一节识字课。但是,由于教师不是就识字来教识字,而是给学生机会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学生们生动丰富的体验才得以表达,不同的认识才得以交流,语言和思维的能力得到启发,对生活的认识也得到强化。
2、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作为教师,应着重做好三点:给机会、善引导、做评价。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中,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被课文中卖木雕的少年那种淳朴所感动,我们把角色分为“我”和少年。接着,我们讨论角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找出人物的言、行、心理作为依据。
3、在写作中配合口语交际训练;
写与说同属表达,语文教学素有说写结合的传统,先说后写不但有助于理清思绪,明确中心,还有利于教师指点,启发同学。作文教学中,应该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话匣子一打开,学生自然而然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在交际中、写作中积累语言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巧妙评价,牵引学生表达的自信;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5
一、“结课”应遵循以下两点基本原则
1、“结课”要做到完整性
在新课导入中,常常设置问题悬念,导引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课堂学习。课的结束,也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课相呼应,而不要游离主题太远。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而讲课和结课中却无下文,则在结构或逻辑上让学生感觉不完整。
2、“结课”要做到适可而止
结课适可而止要求教师结课时避免提前和“拖课”,按时下课。提前结课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拖课不仅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极力避免上述两种状况的发生。
二、“结课”常见的几种方式
艺术化的结课可收到曲终意长、言尽旨远、课停思涌的效果。依循教学结课的艺术原则,教学“结课”的方式很多,教师可根据理科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机变创新,而不可拘泥死板。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结课”方式。
1、自然式
自然式结课是指教师讲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刚一落地,下课铃声正好响起。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结构、把握好教学的进程及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自然式结课看似自然而然,其实它恰恰说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只有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
2、归纳式
由于学生自己不善于归纳知识,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一棵“知识树”。归纳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由学生做、教师补充。如我在教学《雷雨》一文结课时,我就让学生先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就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巩固知识,同时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整体的印象。
3、悬念式
演戏讲究演透而不演绝,若一演绝,就断送了艺术。因为盎然的余味是艺术永存魅力的秘诀所在。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得”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悬念的设置应有较高的艺术性,既有思考价值,又避免学生费解。一般而言,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的,用悬念式结课较好。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我安排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在结课时,我提了个问题:狼故意找小羊的碴儿,目地就是想吃小羊,结果如何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小羊的命运。这样学生一定很想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何,一定会在课后充分地阅读文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4、回味式
如我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在结束课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文中所讲到的罗丹的女像雕塑作品。这不仅在顺着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词句,更在于把完美的女像雕塑作品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5、比较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收束课堂教学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将课文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我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时,我说:“卖木雕的少年和《一面五星红旗》中的面包店的老板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样一比较,学生既能温故旧的知识,又能进一步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
6、练习式
练习式结课是最常用、最简便的一种方式,它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总结巩固和布置作业两个方面。总结巩固是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提问或做练习巩固新课,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庭作业对加深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巩固知识、熟悉所学的技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精心地布置家庭作业、提出要求,也是教师结课时常用的做法。
7、拓展延伸式
古人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浓厚兴趣,同时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用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在教学完《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之后,让学生思考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然后再联系课文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想想还可以怎么画来表现骆驼很多。再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把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延伸拓展,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8、激励式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6
一、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意合”
意合性,是汉语言文字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在遣词造句、构段谋篇时,往往以语义来联结而非纯语法,常常为了表达某个意思、某种情感,为了切合某种语境而活用词性词色、创造新词、灵活组合等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更显“春绿”,更切语境。又如,“你这人真会闹腾!”“闹腾”一词可能是批评他胡闹(贬义),也可能是褒扬他很会干事(褒义),要根据语境方能明义。重“意”不重“形”,汉语言文字因而显得灵活多变,往往意在言外、意在言后,语意或模糊或含蓄,表达的意思有时甚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汉语言文字这种“意合性”给表情达意带来更多韵味,却也因意义的不确定和模糊感给阅读理解带来不少困难,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学时教师不能精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意合”的语言点,并探析其“背后”的意义,理解则可能处于浅层表面,甚至产生误读误解。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从汉语言文字意合特性来精准把握语文教学关注点,并以此为支点实施精准教学,唯有如此方能精准把握语言的“背后意义”。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一文出现了两次“沉甸甸”――
第一次:“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要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第二次:“‘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前后两个“沉甸甸”,是否一样的意思?其实,两次“沉甸甸”有很大的区别。前面的“沉甸甸”,意思是指物品(象墩)很重,以实写实。而后面的“沉甸甸”,却另有深意――“沉甸甸”的,不是物重而是少年的真诚、热情与友好的“情感之重”,是“我”内心深处感动的“情感之重”。
因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依据汉语言文字的“意合性”,引导学生关注两个“沉甸甸”,以“本文前后两个‘沉甸甸’是否意思相同?”为主问题展开研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我”买木雕和少年送木雕的语段细读品味,思考揣摩,精准探析其“背后意义”,这样才能精准把握文章的情感发展与主旨内涵。
二、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具象”
具象性,即用生动的形象表现抽象的内容。语言文字本是抽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而汉语言文字却往往习惯于用具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内容(理念、意思、情感)。比如,“望穿秋水”,用具有萧瑟、凄冷之意的“秋水”表达思念之切,贴切而浅白;《白杨》一文,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之“白杨”来赞颂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借物喻人,托物可言志;《桃花心木》一文,以种树之法及桃花心木的特殊生长过程设喻揭示人生哲理,借事喻理,顺理则成章;《山中访友》一文,通过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在物我相融的意境中诉说自己“对大自然热爱”之心声,借物以抒情。诸如此类,以形写意,表现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汉语言文字因具象而丰富鲜明,生动可感。语文教学要注意抓住这一特性,精准引导学生抓住“具象”之处展开研读探析,透过外在形象精准把握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有个词语――“瘦小”,若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来考究是特富具象的,一看这词,人物形象立马浮现。作者选择这一词语是颇有深意的,是想通过“瘦小”及“老”这些具象,与老汉从65岁开始顽强坚持15年,与晋西北“干旱、霜冻、沙尘暴”恶劣条件,与“创造了这块绿洲”(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一非凡业绩进行强烈对比,以老汉体质瘦弱却意志坚强、业绩非凡的巨大反差,激起读者的情感冲突,达到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
所以,教师可以抓住“瘦小”这一“具象点”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用‘瘦小’这个词语来形容老汉?”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联系描绘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绿洲性状的其他具象的词语进行对比品读体味,形成强烈的画面冲突,进而深刻感悟老汉的感人形象。
可见,精准聚集“具象点”,有序展开研读探析,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主旨,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人文”
人文性,是汉语言文字的核心基因。汉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人伦准则、信仰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人情。如“三顾茅庐”等成语,就是历史典故;“将计就计”等成语,体现中华智慧;“因果报应”等成语,蕴含中华;老舍《北京的春节》等文章,则是记录中华传统民俗……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体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文化甘甜乳汁的精神成长过程。同时,也因为汉语言文字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特征,只有结合中华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所以,语文教学既要注意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人文”,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也要注意联系文化来理解语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文化体认和精神成长。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对于这课的教学,要注意关注:①民俗习惯。比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除夕吃团圆饭、守岁、初一拜年、十五观花灯、吃元宵等。②民族美德。比如“这次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反映了淳朴善良、崇尚劳动、追求美好的民族美德。③民族品性。蕴含在民俗中的那种企盼热闹、喜庆、红火,团圆、祥和、美满,重亲情、乡情等民族品性和心理。④民族信念。如“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回家来吃团圆饭”。⑤民族信仰。如“在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敬神祭祖,祈求丰收和吉祥);“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⑥京味语言。如,“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等句子朴实本色,全是口语,北京味特浓。
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教学本课,一是可用列表填表方式,梳理北京春节习俗,既明晰文章脉络,又明了风土人情;二是要品读重点场景,让学生体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节日(红红火火、香香甜甜、团团圆圆、灯火通宵、鞭炮不断……),并相机结合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守岁”意义及其他民族品性、信念等,并结合朗读体会京味语言;三是要让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民俗(如熬腊八粥)做法和象征意义进行资料搜索、阅读交流。
这样,通过对文本的“人文点”进行精准定位探析,展开教学,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了解文化,又通过联系文化来理解语言,就易于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四、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乐感”
音乐性,是汉语言文字又一突出特点。汉语言文字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较易形成节奏;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声调富于高低升降变化,抑扬顿挫感强;而且行文过程中又注意“把声音节奏(炼声)当作文章的第一要素”(朱光潜),使文章充满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灵性。只要稍加留神,不论是文学作品、应用类文章,还是日常说话,汉语言文字都有着一定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语词的音乐性、语流的音乐性、语群的音乐性、语态的音乐性。汉语言文字的词语一般具有固定的语言形式,每个词有固定的声、韵母和声调,富有音乐感。汉语言作品尤其是诗词,特别讲究押韵、四声和平仄,就是讲究语词的音乐感。若干个语词合起来,连成相关联的话语则为语流。语流的音乐性,是由语音、语意和节奏三者共同构成。只有语意清晰、语言流畅,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语流的音乐性还表现在语句的参差错落上,呈现跌宕起伏之势。与语流相对,把意思相关、内容紧密联系的若干句话或若干段话联结一起则称为语群。语流可以一句或几句话,语群则是几句或更多的话联结一起,体现一种气势、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语群表述若整齐有序则成和谐音乐,杂乱无章则如同扰人噪音。语态则是语言文字的情态,任何语言文字都是富有情感色彩的,加之特有韵律、节奏,容易激起人们情感共鸣,这是语言文字内在音乐性的律动,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具强烈效果。语态的音乐性还表现在各种句式的内容上,抒情的语言,愤怒的语言,奋斗的语言,悲伤的语言,语速各不相同,如同音乐各异。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乐感”,并由此展开品读探析,语文教学必然呈现出一种语文味道浓厚、语文底蕴深厚的态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呼叫的昆虫,还有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段话富有情感,深含赞赏、眷恋、心伤之情,又颇具音乐性。段落采用排比句式,读起来很齐整,很有节奏感;从“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起字数多了起来,增加了“什么样的什么”,最后的“薄雾”和“白云”也不用“每一”了。这样长短句搭配,读起来就很有韵味,既免于单调,又避免连续8个“每一……”读起来接不上气。另外,“每一处”“每一片”等若放慢语速还有“慢镜头”感。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体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感,然后改成8个5个字的句式(“每一处沙滩……每一朵白云……”)与原句对比品读,体会长短句搭配与节奏变化。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语速的快慢变化体会“慢镜头”效果。最后,结合感受(赞美、不舍、心伤等),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和表现语段的意境和情感。
这样,通过诵读品味,从排比句式齐整的节奏感,长短句搭配错落有致的旋律变化,慢镜头般的抒情语速,不舍、不解的心伤情思,以及这些节奏、速度、旋律、情感交织而形成的意境、情态,无不给学生以特别感受,特别体验,让学生与文本在情感共鸣中得到深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