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听课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课听课笔记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1

关键词: 学习笔记 学习习惯 科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农村科学课堂教学悄然改变,但是在新教学模式下,同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后进生,尤其在农村中学,这样的后进生更为普遍。经调查调查发现,一大原因是升入中学后知识难度加大、自身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对路等造成学习滞后现象凸显,渐渐地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游离于课堂之外,造成学习上的再次落后。

从课堂细节抓起,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迫在眉睫。“笔勤免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格言警句从思维的不同角度道出了勤记笔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组的,学习成绩最差。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笔记和使用笔记,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作用。

一、以预习笔记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扫除知识的障碍,改变被动听讲的局面,为上课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然而现实是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坐等老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有些学生虽然预习了,但是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预习过后书本上空空,脑袋也空空,没有留下任何预习过的“痕迹”。

预习笔记是在教师上课前,记录学生自己在提前阅读新教材时感知的重点难点和疑问点;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或体会;记录自己发现掌握不太好或已忘了的旧概念、定理、公式等。这种预习笔记只需要简单地记录,做好标记。在做标记的时候只要写些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就可以,比如“?”表示看不懂不理解的知识,“!”表示重点知识。例如:七年级上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比热》预习笔记:!?(表明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热量;?(疑问点)热量和温度区分;!(重点)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简单的预习笔记,学生上课前一分钟再看下,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原来懂的地方可以加深印象,不懂的地方释疑解惑,一堂课下来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清清楚楚,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果课前教师简单查阅学生的预习笔记,就可以大致掌握本班学生的疑问点,及时调整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以课堂笔记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以往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或者只是盲目地跟在老师后面,黑板上写什么,就抄什么,成了一个不动脑筋的、机械的记录员。总之,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习惯于从老师那被动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记课堂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上的主要精力应用在听、看、想等方面,记笔记只处在听讲和思考的从属位置上,所以不要光顾记而不去思,一定要养成手脑并用,边听、边记、边思的良好习惯,否则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课堂笔记究竟记什么,多记还是少记?这是学生常提出的问题。其实,好的笔记并不需要将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全记下,而是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去记。记笔记要简洁、快速、规范。教师讲课速度比记录速度快,因此笔记可以简单甚至可以用符号代替文字。比如由于作图较费时间,记录时可先作简图,课后补充完整;讲例题时,只记录最重要的解题关键点,用“”表示因为,用“”表示所以,用“”表示推出或者物质间彼此的转化联系。最后课堂学习笔记要有合理的布局,章与章、节与节甚至行与行之间要有适当的空隙,也可以在当页笔记的右边留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空白,以便课后补充、整理、修改。

三、以整理笔记为载体,培养学生主动记忆和整理归纳的学习习惯。

整理笔记的过程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课中的听课笔记不可能记得很完整,课后有必要进行整理,并且应“趁热打铁”,安排在课后复习中进行。整理、补充课堂学习笔记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及时和有效地强化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整理时,对重要的、易出差错的、有疑难的地方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以便以后引起注意。如果平时把笔记整理好,阶段复习打开笔记本,花点时间翻翻笔记本,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大大省去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记课堂学习笔记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重要载体。通过课前预习笔记,课中听课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变“要我听”为“我要听”,同时教师及时指导和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并以此指导备课和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必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2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三年级的科学,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3

关键词:科学教育;中美基础教育

Abstract: By the visit to some American schools,the observation on science classrooms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we find sone big differences in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between two the countries, that is the differences of ideas and system of science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of science, scienc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ources, sc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ts usage. Know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popularix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science education ; China and the US;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SA

一、科学教育观念及其体制上的差异

近几年,虽然科学教育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流行起来,但由于长期实行分科教学,人们的意识里缺少整体的科学教育的观念。有些人认为,只有现在小学和初中设立的综合科学课才算是科学教育,这种认识在我国几乎是一个普遍的误解。

美国从19世纪开始,科学就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期以来,小学和初中(或中间学校)大都采用综合科学课程,高中虽分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但也有一些主题是跨学科的,因此人们的意识里都具有科学教育的观念。进步教育运动时期,美国初中和高中一年级普遍开设“普通科学”(general science)课,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现象及其原理。该门课程尤其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目的是使中学生受到基本的科学教育。[1]为推进普通科学的教学,美国早在1916年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术期刊《普通科学教育》(现更名为《科学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是美国科学教育课程现代化时期,当时流行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倡导分科教学,反对综合科学教育,但分科的科学课程仍然保留了一些跨学科的性质。例如,生物学统合了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学;物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物理与化学;生命科学则在更高的程度上整合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钟摆再次偏向综合科学课程,一些高中在9年级或10年级开设综合科学(integrated science),至今亦然。综合科学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跨学科性,体现了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无论是物质科学(理、化等)还是生命科学,都要强调科学素质、科学探究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美国1996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从幼儿园到高中13年义务教育期间,科学教育的内容标准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不同学科,是把科学教育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

美国中小学每个学校建立一个科学组(science department)。尽管美国高中的科学教学一般也是分科的,但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学科的教师都在同一个科学组里,其教研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也都在一起进行。2006年3月20—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2061计划”举办的“使用科学素养导航图”的科学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工作坊(workshop)。在除我之外的45名学员中,有3名大学科学教育副教授,17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其余的人或者是科学课程开发人员和教科书作者,或者是学区的科学教育协调人员,或者是科学测验(考试)的编制人员。这些来自各州、身份各异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聚集一堂,进行为期3天的研讨《科学素养导航图》(2001年出版)的专业发展活动。这里,既没有不同学科的分野,也不存在大学科学教育教授与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分别,大家在研讨中从彼此不同的视角和经验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同样,在大学教育学院里,从培养学前与小学教师(这个阶段美国没有专门的科学教育专业)到培养中学各阶段的科学教师,全部由课程与教学系(或教师教育系)负责。如我所访问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其课程与教学系既培养学前和小学的教师,也培养中学科学教师。不仅如此,科学教师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发展同样由大学教育学院承担。美国许多州的教育法规定,在职教师每5年必须在大学教育学院修满6个学分的课程(即两门3个学分的课程),以保证他们的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高起点和一体化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保障。

美国科学教育在教学体制和科学教师培养上这种制度安排,是与其科学教育观念一致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科学教育开始从整体上考虑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统一性问题。无论是小学和初中(或中间学校)的综合课程还是高中的分科课程,虽然内容有别,但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即都注重科学素质、科学探究、科学本质、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

二、科学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差异

在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里听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科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概括地说,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总体特征是强调师生之间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探究,这与我国科学课堂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形成了巨大差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式,教师注重备教材和面向全班讲解,强调按部就班地学习和通过做习题反复训练;学生则主要是听教师讲解,注重个人领悟和记忆,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与交流。新课程改革虽然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探究、合作与互动的教学方式,但短期内传统的教学方式恐怕难以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美国无论在幼儿园、小学的科学课堂上,还是在中学科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我所参观和听课的学校中,只有一所教会学校的科学教学方式显得比较传统,即基本上仍是教师讲授、学生静听,其他学校普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06年2、3月间,笔者每星期到麦迪逊市林肯小学听半天科学课。这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3—5年级小学,有20个教学班。担任所有科学课教学的专任教师是年轻的、具有科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克莱尔·瑟坤(Clare Sequin)女士。在她的科学课堂上,学生4人一组,围着一个长方形实验桌而坐。上课时大部分时间用在动手做的探究、实验活动上。比如,2006年2月1日上午听的两节科学课,第一节是4年级学生科学课,有20名学生。学习的课题是关于力学方面的内容。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小天平,一边放着两小片圆形磁铁(一块在塑料盒子里,另一块放在盒子底下面),另一边放一些圆形空心铁垫圈。当学生不断往一边盒子里加圆形空心铁垫圈时,另一边的两块小磁铁分开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笔记本里记录每次实验操作的结果。最后教师把每组的结果写在白板上。下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作业单,上面有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等待下节课继续。第二节课是5年级科学课。学习的内容是混合液、溶解、饱和等概念性知识。上课开始,教师把这些概念及其定义写在白板上,并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的含义。然后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工具盒,里面有注射器、漏斗、瓶子、支架、食盐等。接着要求学生先把实验的步骤写在笔记本里,她让学生用注射器把水(一定量)装进瓶子里,然后要求学生把食盐一小勺一小勺地通过漏斗放进瓶子里,盖上盖子使劲摇晃,让其溶解,直到饱和为止。最后要求学生计算出盐水的重量。方法是把溶液倒进一个杯子里,把同样量的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放在天平上,天平因盐水重不平衡而倾斜。然后要求学生把塑料块(每个1克重)放进水杯子里,直到平衡。学生每个人都要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束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和结果,结合一开始教给学生的那些概念,深化对它们的理解。这两节课给我总的感觉是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活动比较多,时间比较充分。小组成员之间一边活动、一边交流是很自然的学习形式,似乎也没有特别的分工。小组合作—探究以后,教师注重组织课堂讨论,讨论中教师重视引出学生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观点,体现了学习科学时合作—建构的特征。另外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堂听课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实验的结果。由此可见,这节课上观察、提问、交流、推理等科学过程技能使用得比较多,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关于力的概念也在形成和发展中。

2005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我和另外两位中国访问学者到麦迪逊市著名的威斯特高中(West High School)听了两节科学课。一节是开设一个学期的跨年级的生物技术课(biotechnology),有20多名11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选修;另一节是9年级的必修课生物Ⅰ。在生物技术课堂上,授课教师贝翠·巴纳德(Betsy Barnard)女士首先进行简要的陈述,提出任务与要求,并给每个学生三页的实验操作指南,然后就让学生自由组合分4人一组进行实验。实验的任务是找出实验的样本DNA来自哪种动物。具体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先提出假设,进行探索,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材料和仪器,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梭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整个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大约不到10分钟,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堂课也可以说是基于项目的探究学习,因为学生始终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而进行开放式探索。

在9年级的生物Ⅰ课上,我们发现20多名学生分4人一组围桌而坐。年轻的授课教师克里斯·黑格(Chris Hager)首先检查了前一次上课(星期一)留的作业,其内容是关于细胞及其环境的一项练习,一共17题,印在一张作业纸上,要求学生把右边每一个描述与左边的术语一一对应起来。在检查作业时,学生的回答时有出错,但教师并不批评或直接纠正,而是解释错在哪里,然后从学生中引出正确答案。接着教师使用投影仪讲解了动、植物细胞不同的特点和结构。这是一个大约5分钟的简短讲授。我们注意到,教师在讲解时很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不仅在听,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主动提问。显然,这是为下面的实验做准备。紧接着,学生离开座位到教室的另一端进行观察实验。学生4人一组围着放着显微镜的实验台,从教师提供的放在清水中浸泡的植物细胞与在盐水中浸泡的植物细胞标本中提取样本,观察它们的颜色、排列和结构有何不同。课后教师克里斯·黑格告诉我们,生物学Ⅰ每星期有一次实验,实验时间占这门课教学总课时的40%。这堂课实验结束后,我们发现教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了课后的探究作业,作业的要求打印在两张作业单上,上面的标题是“咸味的马铃薯”。探究的任务是“找出浸泡在两种不同的溶液里的马铃薯片对其质量和硬度的影响”。这个两页纸的作业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非常具体,如要求写出问题的情境、需要的材料、对探究的规划、进行探究的步骤、交流的结果以及评价的规则等等。可以看出,这项探究任务留给学生创造性探究的空间很大,比如,在学生对探究进行规划时,要求他们“给它(实验)一个标题,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作一个可以检验的假设,并与问题(如果──,那么──)相关联。给出理由,解释为什么认为你的假设是真的。”总之,这是一项要求严谨而又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科学探究活动,而不是我印象中的那种刻板的、例行公事式的、按步骤完成任务的课后练习。

与其他学科不同,科学学习尤其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教学,因为科学探究不是学生一个人独自就能有效进行的活动,而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一项实验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实验仪器和材料,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必然的选择。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教学理论学者(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明尼苏达大学的罗杰·约翰生教授等等)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经过40多年的努力,合作学习成为从幼儿园到大学普遍采用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探究学习。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式学习(constructivist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概念图(concept map)、学习环(learning circle)、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真实学习(authentic learning)、学习性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等教学策略成为当今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上的主要的探究式教与学的方法。

在美国科学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公立学校普遍的科学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在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小组成员之间克服不良竞争的心理,彼此尊重、友好;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观点,耐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比较长的时间动手做实验、做科学,并在动手做之后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注重对科学概念或原理的深度理解;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建构对重要科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原有观念向公认的科学概念转化;重视课堂评价或学习性评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的作用;等等。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代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体现,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科学学习本身,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是,在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远远适应不了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求,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在培养新科学教师过程中,传统的科学教育观念、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等还在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师教育实践,合作、探究、反思、建构的科学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与制度化;另一方面,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限于少数骨干教师,多数科学教师仍然受传统的授受式教学观念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缺乏主动改革科学教学方式的制度环境、经验和能力。由于我国缺少科学教育专家和研究人员,中小学科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也很少像美国科学教师那样得到必要的专业支持。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及科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应当重视科学教育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科学教育研究、开发与教学人才。

三、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上的差异

我国学校(也包括社会和家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以应试为目的的练习资料:试题汇编,教研员及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编写的课外辅导材料,与课程标准和教材配套的同步练习,等等。相反,美国学校首先是为科学教师提供大量的科学教学参考书籍(包括科学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书籍、科学教科书的教师用书、科学课堂探究的实用手册等)和可用于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和资料,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仪器和设备、科学探究的材料、科学普及的图书,等等。例如,在威斯特高中克里斯·黑格老师9年级生物 Ⅰ 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外自己进行探究的活页指导材料。在林肯小学,我们看到课堂上几乎每节课都有供学生实验使用的仪器和材料。克莱尔·瑟坤老师告诉我,这些器材是由学校提供需求单报给学区,由学区统一购置免费提供给每所学校的。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的图书馆的书架上,关于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图书资料和音像资料比比皆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美国社会和学校提供的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方面,中美两国学校存在的差异也十分突出。笔者在北京几个名牌中学网站上搜索过,几乎找不到关于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网络资源,而我国成千上万的县级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连校园网都没有建立起来。而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著名的威斯特高中网站(madison.k12.wi.us/west/science/index.htm)上,有包括科学在内的各学科丰富的课程与教学网络资源为师生服务。如该校科学组的网上资源有:麦迪逊南部地区物理教学资源共享网页,上面有该地区物理教师1990年以来专业发展会议的简报,许多物理学的网络链接,物理教学活动的通知,等等。在科学组的生物学网页上,有关于生物教师的详细资料,有给学生提供的非常详细的网络链接,以及其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在科学组生物技术学科的网页上,有该门课程的概述、实验记录的要求、期末考试的不同选择形式、科学论文报告表、研究项目和作业要求、生物技术的专门术语、上课演示时常用的动画、提供给学生的生物技术的大量网络链接、教师情况介绍、实验规则等10项内容。此外,科学组网页上还有对各门科学课程的详细介绍,以及所有科学教师的简介等信息。

我所访问的其他中小学,如詹姆斯·麦迪逊高中、詹姆斯·赖特中间学校和林肯小学等,都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科学的网络链接。而麦迪逊都市学区的网站上(mmsd.org)提供的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更是丰富多采。无论是学校校园网还是学区网站,它们提供的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政府与教育界推动科学教育改革,民间机构与科学教育界的密切合作也为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大量丰富有用的资源。例如,爱林伯格基金会(Annenberg Foundation)与史密桑宁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及许多著名大学的科学教育教授以及中小学科学教师合作,10多年来制作和发行了34套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录像带(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录像带),并在其网站(learner.org)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免费播放。例如,有关于建构—探究式教学案例的录像,有关于学习性评价案例的录像,也有关于K—12年级(即幼儿园到高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录像。这些科学教育的录像无论对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还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教学水平,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中美两国学校科学教育在课程教学资源上的差异,既有两国科学教育人员观念上的不同,也存在科学教育人员数量和素质上的差异。在课程与教学观上,我国科学教育界仍然受教师教学即是“教书”(教科学教材)、学生上学即是“读书”(读科学教材)的传统观念影响。因此,科学教学实际上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从学校、社会到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具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从科学教育人员(科学教育研究者、教研员、教师、教材编辑、辅导材料编写人员等)的数量与素质来看,我国近百年来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从事科学教育的人员除理、化、生各科教师外,鲜有辅助课程开发和提供科学教学器材研制的人员,尤其缺少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才。而在美国,仅获得科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科学教育研究人员、科学教师教育者(science teacher educator)就有数千人,近年来参与科学课程与教学网络资源开发的公司不计其数。

此外,中美两国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学校科学教育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升学压力,因此,各种考试题汇编和辅导资料,以及各种课外强化班应运而生,并盲目地受到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欢迎。相反,在美国中小学,一般看不到这样严峻的竞争和升学压力,学生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要优越得多。

四、科学教科书及其使用上的差异

我国中小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科学教科书,科学教学实际上主要就是教师教教材、学生读教材。而在美国课堂上,公立学校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教科书并非每个学生人手一册,上科学课时,教师和学生也很少使用教科书。当然,教科书每个班级教室里都有,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每届学生循环使用,既节省了资源,提高了使用效率,又节约了经费。在科学课堂上,教科书只是师生的参考书籍之一,或者说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并不依赖某一本教材,他们可能参考几种教材,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资料。过去,美国小学教师上科学课时教科书也曾经是教师使用的唯一的信息源。但这种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9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根据1998年《科学与儿童》期刊第5期的一项调查显示,28%被调查的小学教师报告说,他们使用教科书只作为参考资料;33%的教师说他们很少使用或从来不用教科书;只有28%的教师说他们在使用一种教科书。 [2]笔者在几所中小学的观察也发现:课堂上使用的书面资料很多,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活动资料、网络上下载的资料、音像资料等等。由于美国科学教育为教学服务的非教学机构和人员很多,他们为师生提供了大量可用于课堂教学的科学器材和多种媒体资料。以小学和中间学校使用的FOSS科学教材为例,这是由一系列配套的教师指导书与供学生阅读的科学故事、DVD录像、实验器材和材料(即工具箱)、FOSS网站等组成的系列科学课程,远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单一的科学教科书。

中美科学教育课程上的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两国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学观念的差异。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比我国至少早15年,科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就科学课程而言,不仅有科学教科书、国家和各州乃至各学区自己的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资料和材料、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显性课程,更有科学文化、教师的科学态度和体现在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等隐性课程。因此,科学课程对于美国科学教师来说是丰富的、复杂的概念,科学课程的开发是每个科学教师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课程又是影响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的因素的总和。这其中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但传统的课程观排除在外的一种课程资源,即教师同行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当教师在一起探讨教学问题或进行专业发展活动时,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活”的科学课程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时,他们之间交流的信息、表现出来的或正确或错误的观念等等,对师生来说也都是不可忽视的、“活”的科学课程资源。因此,美国科学课程的概念很宽泛,除了教科书以外,它既包括科学教育改革文献(如《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科学课程项目及其资源、各州和各学区自己制订的科学课程标准,也包括学校和教师自己设计的科学课程计划等等。所以,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是自己根据国家、州、学区和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指南设计和实施自己的科学课程,可见美国科学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权力和责任。

中国科学教师的课程观念主要限于学科和教科书上,习惯于教科学教科书。现在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科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已开始形成,开发课程资源的观念也开始流行起来。

参考文献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4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已是科普学校,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恰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5

科学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都有新的转变。传统教学评价――单纯由教师根据学期末测试对学生进行评定排队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使教学评价不成为虚设环节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功能作用,必须改变过去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下面就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谈谈浅显的认识。

1.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评价主体是教师,一切都取决于教师,教师就像裁判员一样主宰学生学习发展的“命运”,这样的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是不客观的。科学课中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把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家长、教育科技管理部门及社会有关组织(人士)都作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学习情况、对同学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状况的评价,必将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同伴学习的负责人,定会认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看到自己、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间合作。让家长参与教学评价,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状况加以了解,并提出宝贵意见,发挥促进作用。可以采用“开放课堂”形式让家长听课,也可以采用“家庭科学课”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搞科学活动,从而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家长参与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让家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功,家长希望看到孩子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别积极努力,这样有利于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伴随学生学习整个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还要积极调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及社会有关组织(人士)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参与教学评价。

2.教学评价内容要全面化

以前我们以学生的试卷成绩或某一项活动、实验作为评价学生的内容,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片面评价使学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清,使教师的教学找不到改进方向,因而影响教学效果。科学课的教学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1)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即学生对基本科学概念、事实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及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多少信息。(2)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能否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能不能关心科学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3)要评价学生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能“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3.教学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单纯书面测验和考试已不能适应科学课程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内容、不同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我通过教学实践积累和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归纳总结几种教学评价方法。

(1)综合观察评价法,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或某一阶段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科学学习各方面表现给予评价。

(2)口头评价法,就是在学生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之后由评价主体(教师、学生等)依照一定的内容和标准在口头上给予肯定鼓励或点评。口头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是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法。口头评价能促进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唤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发展方向。

(3)测试评价法,通过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改变过去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针对不同要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评价表评价法,就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表格形式制定出一些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标准。常用评价表有:活动评价表、单元评价表、自我评价表和师生家长共评表等。

(5)成果评价法,就是把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科学知识笔记(资料卡)、活动设计、制订的计划、实验和制作、调查报告等展示出来,然后评价主体共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有竞争意识,有上进心。

这些评价方法各有优势,如果在教学评价中使它们相互补充、合理利用,就会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

4.教学评价时机要全程化

科学课听课笔记范文6

我爱我师老师就象红烛,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把,却燃烧了自己,直到红烛成灰。老师就象园丁,养育着我们这一株株花朵,却辛苦了自己,直到体力耗尽。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啊!老师就是这么无私!啊!老师我们爱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骨干教师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骨干教师自我鉴定1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年的骨干教师生涯已悄然而过。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欢乐、是成熟。能够被聘为骨干教师,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职责。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教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回顾一年的工作,我觉得既忙碌,又充实。此刻我对自我的工作进行一个鉴定和反思,以此来促进自我更快成长。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进取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我明白“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仅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市、县、乡、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经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我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学期我还认真制定了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给自我定下了前进的方向。经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我、丰富了自我的知识、为自我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进取参与教科研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觉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本事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提高。

2、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中的先进教育经验。

我订阅了包括《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设计》等各级各类教育类报刊杂志,利用一切能够学习的机会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本事。织梦资料管理系统

3、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与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同事与名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我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自我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构成自我的教学特色。

织梦好,好织梦

4、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我的计算机水平。

三、打造全优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我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进取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构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备好课。

我进取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我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资料。

2、上课。

我听了许多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活力,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本事。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应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对后进生做到从友善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们。

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能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想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虚心向名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博采众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每一天我给自我一个反省的机会和时间,坚持独立地思考,即时做好教学后记,反思自我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掌握了吗?哪些本事得到了提高,或是哪个问题没有讲透,怎样讲会更好。

四、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好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我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进取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我分内的工作。同时,发挥自身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进取培养青年教师,经过多种渠道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本事,为学校培养新的教学能手。

五、反思工作,不断进取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我任教的毕业班在20__年小升初考试中取的优异成绩,有多名学生考入实中与灌中。我写的论文《敢问作文教学的路在何方》获市三等奖,《构建优质课堂,让学生享受生活》、《作文的欢乐教学之我见》等多篇论文获得县二等奖,另外我制作的课件《千克的认识》也在县优秀教育资源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我常常静下心来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我是否无愧于骨干教师的称号?在看到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也在思量着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醒自我要努力提高自我的语文水平,来更好地适应此刻的语文教学,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做得更加细和实。

一学期来,作为骨干教师,我不但在教学上有了长足提高,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实提高。然而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异常是作为骨干教师,我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才能为完美的明天奉献自我的力量。

骨干教师自我鉴定2今年我有幸成为我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所以我立刻投入紧密地学习,在学习相关理论中让我有了新的转变及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更让我充满信心应对教育事业,骨干教师工作鉴定。现将本阶段的学习情景鉴定如下:

一、转变思想

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的困惑使我对初为人师的活力感淡了很多。这几年也就是凭着所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原地踏步地工作着而已,教育教学理论的不足使我裹足不前,失去了动力与方向。但我内心仍期望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乐趣的课堂,全新教育好学生。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你的过去不必辉煌,你的未来必须辉煌。有的人活一万天,只是活一天重复一万次,复制昨日的代价是浪费今日和断送明天,没有目标的人生只是活命。"此刻,我已经深刻意识到了,人生要有目标,有目标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二、正确树立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我的教学风格。使自我的教学不断向综合本事的探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我创造力、施展自我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我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工作鉴定《骨干教师工作鉴定》。"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三、教育理论的提升

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必须要有必须的专业理论素养。本次的学习让我的理论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次培训让我理解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文化,仅有真正的站在一种文化的高度去理解数学,认识数学,我们的数学教育才可能真正的提升品味。让我明白了:教育信息化不是教育技术信息化,我们要关注信息,重视培养信息素养,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信息技能;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进行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教育教学绩效,必须要保证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让我认识了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是科学的工具;数学是理性的艺术;数学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等等。

四、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墨守陈规、坚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对的,一向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鉴定,找出自我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专业学习、教学研究上更加努力。

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提高。

3.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使停止不前的教师能认识自我,培养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

骨干教师自我鉴定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求。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我,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信心,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热爱使我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心甘情愿地奉献自我的青春。我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在自我努力要求上进的同时,还能鼓励青年教师进取上进,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教师,我始终把每位教师当作自我的朋友,一齐学习,共同成长。凭着自我对教学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提高、在创造。对我个人来说20__年也能够说是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艰辛而又喜悦的一年。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进取履行着自我的职责,回顾一年的工作,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头我将自我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个鉴定。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我的教学风格。使自我的教学不断向综合本事的探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我创造力、施展自我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我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二、深钻教材,改善教法,力求创新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具有规范性,是从事教学的参与物。所以,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对教材的运用必须得心应手,钻得进,跳得出。要能很好的去领会编者的意图。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必须准确而深刻,把握好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改善教学方法,讲究整合、融合,要“以学论教”。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不一样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学会创新。

三、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墨守陈规、坚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对的,一向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鉴定,找出自我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专业学习、教学研究上更加努力。

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提高。

3、对青年教师进取培养,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四、取得成绩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所写的论文《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的导入》获得市一等奖,所教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矛。

以上便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的点滴体会。一年来,我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级领导精心指导和同事关心帮忙的结果,我发自肺腑的向各位领导表示感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无愧于骨干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骨干教师自我鉴定4光阴似箭,一晃一学期的工作已悄然而过。回首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欢乐、是成熟。教育局实行骨干教师制,这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在学校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努力之下,2009年7月我被任命为区级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与肯定,更主要的是一种职责,是对我以后工作的鞭策。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职责。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教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教育教学工作:

我是区级骨干教师,我深知自我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要不怎样有说服力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我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参考》、《今日教育》等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我,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每年,领导为我们骨干教师供给了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骨干教师的展示课、讲座……都为我的本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能够说,各级领导费尽苦心,为我们创造机会,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我的实践活动。为此,我珍惜每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进取参与,认真记录,事后写出自我的心得体会。力求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我的教学中实践、吸收。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我的教学风格。使自我的教学不断向综合本事的探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我创造力、施展自我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我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三、科研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以往对校长说过:“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上来。”这足以说明科研是教研的先导。为此,我根据骨干教师的工作要求,我进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给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进取准备参加自我的教学献课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并且认真笔记。今年7月份我的课例《走进一汽》获全国录像课一等奖。

四、带徒工作

我是区级骨干教师中的一个,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仅严格要求自我、大胆实践,还与进取肯干的赵岩教师建立师徒关系,每次听课或培训回来,我都会主动把笔记和学习材料给他看。她每次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前,我都主动和她一齐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听试讲、一齐寻找课上调动学生进取性的方法。我们互相听课、评课多次。

五、打造全优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我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进取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骨干教师工作鉴定,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构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备好课。我进取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我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资料。

(2)上课。我听了许多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活力,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本事。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应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对后进生做到从友善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能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想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虚心向名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博采众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每一天我给自我一个反省的机会和时间,坚持独立地思考,即时做好教学后记,反思自我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掌握了吗哪些本事得到了提高,或是哪个问题没有讲透,怎样讲会更好。

六、存在问题

作为一名汽车区的骨干教师,我认为我应当是一名智慧型,科研型的教师,是有实力、有本事、有潜力、有定力、有魅力的。我深知,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当发展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理论与行为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困惑的,更是我迫切需要解决运用的,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鉴定,积累教学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意义上的骨干教师,成为教育教学上的排头兵。

七、改善措施

1.为了提高自我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的每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的资料。

2.我在备课中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完善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挖掘并利用好教学过程中有效资源,发挥自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智慧,对自我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的深层次的反思与鉴定。

3.将来我仍继续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我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

八、反思工作,不断进取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墨守陈规、坚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对的,一向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鉴定,找出自我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专业学习、教学研究上更加努力。

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提高。

3.对青年教师进取培养,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我是一个对团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欢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在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实践中是充实的,因为在其中我付出着、收获着、欢乐着、提高着;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同样会用心去应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艺术教育事业。

总之,我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在行家启迪中成长起来的,在同伴互助中成长起来的,在专家引领中成长起来的,生命的旅程中很是短暂,但我们愿把它作为人生的一个驿站,心路的一条起跑线,事业的一个加油点,积蓄力量,充实行装,准备朝着更远的目标迈进。

一学期来,作为骨干教师,我不但在教学上有了长足提高,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实提高。然而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异常是作为骨干教师,我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才能为完美的明天奉献自我的力量骨干教师工作鉴定。

以上便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带徒工作的点滴体会。几年来,我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级领导精心指导和同事关心帮忙的结果,我发自肺腑的向各位领导表示感激。

骨干教师自我鉴定5__年年7月5日起,我参加了江西省第二期农村骨干教师科学课程培训。培训的资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集中培训,理解专家的理论指导;另一部分是参加教学实践及经过校本研修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或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集中培训的二十天中,我认真地聆听了黄建国、喻金水、谭少虞、邱伟华、王金瑞、胡银泉、黄宗仑等十多位专家的讲座,听取了李保伟等多位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以及观摩了多节优质课等等。在资料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中我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9月起,我上了四年级的科学课,在教学中我能够将集中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于10月22日至26日在万安县城实验小学实习一周。在实习期间,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进取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上了一节汇报课。经过一周的实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课余时间,我能坚持记录自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小小的提高,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写出了我的教育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经过这近半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我对小学科学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思想有了大转变

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异常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我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齐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所以,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科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事情具有较强好奇心和进取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当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进取的影响。

其次,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要向学生供给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本事,获取科学知识。

第三、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供给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应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

1、教学观念的改变。

以前我们总认为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学生要绝对的服从,异常是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是容纳知识的容器。经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而科学课程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研究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所以,我们要改变教师的主角,成为学生的朋友。

2、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者相互促进构成良性循环,教学自然会成功的。经过培训学习,我明白目前提出的科学探究法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相对而言是适合科学课程的。自主的探究能够经过学生自我提出问题自我想办法去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