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考研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江苏省内5所高校,采用团体调查和个体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74%,对其中的193份有效问卷用Spass 11.0进行研究,调查基本特征见表1。
1.2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材料收集主要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以往对考研心理的研究分析,将代表性的项目筛选出来,二是对有关教师、学生进行访谈,询问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在调查的对象中,学生20人,教师5人。根据上述两种途径得到有关考研动机的项目,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使之归纳成9项。
2 基本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考研大学生的考研理由比较(见表2)
2.1 男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考研理由选择上有97人选择了就业压力,占调查者人数的50.25% ,比率很大,这和高度发展的社会情况相吻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迫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获得雄厚的竞争资本。但男女在此问题上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男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40%;女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58%,对男女生在就业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设Z=0.05,计算得出Z=2.483,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状所决定的。对于女性来说,一方面她们对社会关于女性认识上的偏见表示不满,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自觉地将这种偏见或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形成个性上的依附性,对事业淡漠、缺乏热情。
2.2 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如表2所示,在考研男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8人,占被调查男生的21.2%,与之相比在考研女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9人,占被调查女生的17.59%,是除就业问题外,男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这些大学生有强烈的学术意识与追求,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中设Z=0.05,计算得出Z=0.63,Z的绝对值小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与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她们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家庭生活中,不再依附于男性,她们在社会中努力寻求自己的空间、有成功的社会角色定位。
2.3 男女恋爱心理的发展
如表4所示,希望通过考研的方法来与恋人在一起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58% ,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10.19%,比例上来说还是挺高的,通过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其中设Z=0.050计算得出Z=1.256),Z的绝对值小于1.96,故认为男女大学生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关,对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时代,能拥有一份爱情,十分珍贵。良好正常的异往,对于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学历情结、名校情结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男女大学生中因为学历、名校(下转第9页)(上接第6页)情结的影响而选择考研的有18人,占被调查的大学生的9.33%,学生对于学历、名校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涉及自身重大的利益都与个人所获文凭的高低密切相关,虽然学历并不能够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但相比较而言,学历却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人们进入社会的合法权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些名牌大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环境都要相对好些,能为大学毕业后继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5 男女大学生因为家庭原因选择考研的,存在显著性差异
如表5所示,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选择考研的有12人,占被调查男大学生的14.12%,而女生仅为1人,占被调查女大学生的0.926%,比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其比率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计算得出Z=1.987,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大学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几千年沉淀的男权主义观念有关,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期望定位就是“温柔娴淑、相夫教子”, 所以对很多父母来说,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大学本科,已经是很好的了,然而对于男生则不一样,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定位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所以家里还是希望男生继续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2.6 因为从众选择考研的大学生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因为从众心理选择考研的只有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6%,比例不是很大,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选择还是比较了理智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考研,体现了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一面。
3 应对大学生考研心理的对策与措施
3.1 完善就业市场体制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健全的现状,政府、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多提供一些搜集就业信息的平台,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大学生供需洽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增加就业机会。
3.2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考研心理,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决定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缩短社会适应期,增强竞争力。
3.3自身合理定位、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女大学生应该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主动自己创造就业、创业机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避免考研中的盲目现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2-83.
[2] 吕洁.高校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3] 吴伟伟.女大学生考研心理解析[J].科技信息,2009(35).
[4] 吉峰,孙俊才,李允荣.具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
大学生考研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考研 动机 就业 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学本科教育已然大众化,从而导致大学本科毕业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需求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考研自然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根据调查显示(见表1),考研人数由2004年的94.5万增长至2015年的164.9万,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长,考研动机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变动。我们对多名典型土建专业考研同学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发现了多元化的考研动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引导考研大学生树立正确考研观念,对自身就业、考研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表1 2004―2015年考研报考人数柱状图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
1、研究方法:
在“考研热”盛行的当下,对当代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可谓数不胜数。他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宏观分析这一热门话题。为了深度挖掘当前大学生考研动机,更微观、细致、具体的探求考研学子内心,我们摒弃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另辟蹊径,通过对10名大学生访谈的方式,从本质上了解其真实想法与体验。
2、调查对象:
被访者共10名,其中本科学生5名,在校研究生5名,均来自于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5名本科生分别出自4个不同专业,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本科4年,城建专业本科5年;5名研究生中,2名为其他学校考入三峡大学,1名为保研生。(见表2)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访谈资料分析,可以将大学生考研动机分为以下四大类:就业期望受挫、就业期望诱导、市场期望诱导、家庭期望诱导。
(一)就业期望受挫
“考研是为了逃避工地”,这句话在被采访的8名土木专业学生中被广泛承
认。对于工地住宿环境的失望、工地工作的疲乏,使得很多参加过实习或者是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又放弃工地而毅然选择考研。
当时去工地实习了两个月,主要的存在的问题是跟那边的环境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经过两个月的适应的话确实觉得自己的性格和未来的发展可能在工地的话不会有很好的结果,所以毅然决断回来读研。――调查对象6
同时,女生在这一行业容易受到歧视,尤其是在工地上,这是由于女性自身存在的体力问题,同时也是企业保护女性的手段。
当初选择这一专业并没有考虑到就业被歧视问题,可是实习期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女性在工地上的不适合,与我当初期望的差距很大。所以考研是唯一出路。――调查对象8
(二)就业期望诱导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读研,欲求提升平台,找到“好工作”。对于土建学院学生,考研就意味着大大减下了去工地的几率而提高了设计院的几率。“高学历即意味着好工作”,在调查的10名大学生中,所有人都认为研究生毕业会有更好的发展发向,更高的工作平台,免去工地劳作辛苦,意味着高工资、好待遇、优环境。
考研平台会更高,特别是好的学校研究生。学历对于工作的影响会很大,我们建筑专业更是如此。通常来说,三大毕业的本科建筑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并不容易。――调查对象3
同时,国家出台的政策使得研究生的福利提高。研究生在校一方面得到国家补助,另一方面跟着导师做一些项目也可以从中汲取福利。而现在高校教师待遇优厚,很多研究生期望通过考研留在学校。
(三)市场期望诱导
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求两旺。这就是当今人才市场的形式。同样去面试,研究生的录取比率要远高于本科生。在市场经济的当下,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塑造什么。企业希望看到自己公司职员学历高,需要高学历人才,我们便努力去打造成为高学历人才。考研无疑成为求职的“敲门砖”。
我参加过多次人才市场招聘会,发现拿着本科学历与拿着研究生学历完全受到不同的待遇。研究生能舒舒服服的进去大公司,而本科生则需要为进公司而四处投简历。这使我坚定了考研的决心。――调查对象5
工作一年后才考研,因为本科学校不好,工作也不好,所以准备了考研,主要是由于大学,自己不重视学历,认为出去社会就是看能力,但工作后发现学历很重要,读书总归是好的。――调查对象6
另一方面,设计院、大型国企直接将门槛定为研究生,而高校教授更是将门槛直接定为博士。本科毕业意味着工地而唯有考研才能进设计院,调查的10名大学生均同意这一观点。
我不情愿在工地上工作,太过艰苦。想要有更好的工作环境,目标只能定为设计院,而现如今,本科生是根本无法进设计院的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调查对象7
(四)家庭期望诱导
1、个人名校情结
根据对10名调查对象的研究,我们发现高校情结成为很多毕业生考研的原因之一。对于一本偏末的三峡大学毕业生,985、211高校无疑是他们的梦想,而高考无法圆的名校梦被很多本科生寄托在考研上。
如果说是考研和考博的话,我建议我们作为我们学院的学生来说的话,尽量是要忘211,985的高校去冲一冲,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谈一个原因把,其他原因自己体会,我觉得一个学校的平台非常重要,一个学校的平台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能力固然重要,平台也是很重要的。――调查对象9
2、大城优势
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5名本科生均表示不希望留在本校,而是选择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另一方面,5名本校研究生中有3名是因为考外校不成功而留在本校。对于本科选择宜昌这样的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来说,去一座大城市读书无疑是他们的另一个梦。大城市的优势表现在机会更多、阅历更广、视野更开阔。
读研究生我的意见是尽量去考外校。考研的第一选省会城市,因为省会城市机会更多。厉害的学校一般都在省会城市。因为竞争压力大,所以必须努力。举个例子,我现在在三峡大学读研,找个工作还得去武汉。每次去花费都很大,而家庭经济能力不一定能承担你去很多次。所以去省会还是有很多优势的。――调查对象10
3、父母期望
在调查的10名大学生中,有6名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他们的父母大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清苦日子。而家庭的全部希望自然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现象也普遍出现在全国各个经济落后区。伴随着父母的期望而来的,还有无尽的压力。所以一份好的工作、一份高的学历、一个孩子背负的家庭梦想就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考研的动力源泉。
我是家里独生子,父母从小便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希望。高考失利进入三峡大学,我看到了父母无尽的失望。他们希望我能读一所名校,所以刚来大学便已经给我定下考研这一目标。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就业,我的目标就是考研这一个,也不需要在就业与考研之间选择。考研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圆父母的梦吧。――调查对象3
三、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做出人生规划
大学生考研动机折射出很多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处在迷茫的境地,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束手无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土建学院学生关于如何选择就业与考研、合理做出人生规划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就业
土建专业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工作地点集中在施工现场即工地,环境相对艰苦,但待遇较好,工资较高。如果工作方向偏向于施工,建议放弃考研而选择直接就业。因为该专业工作看重资历,相对于研究生三年,在施工现场工作三年会给大学生带来更多优势。
另一方面,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对家境相对较差的本科毕业生,加之能够吃苦耐劳,建议直接选择就业。此外,相比于其他专业,土建方向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
2、考研
考研确实意味着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工作环境。研后的工作方向也渐渐从施工专向设计或管理。在家庭条件能够满足、父母同意的前提下,自身学习成绩优秀,不想走施工方向,想拥有更高教育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
(二)鼓励大学生考研
土建方向大学生考研并不只是逃避工地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专业顶尖人才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专业素养的人才。此外,年轻人应该树立自己不断向上追求的优秀品格。读研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选择,更为了培养自身的素质、挖掘更深的潜力。“高教育意味着高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提高专业内竞争力,考研是最直接的手段。最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为之输送更多顶尖人才。
(三)引导大学生端正考研态度
考研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不是延缓进入社会时间的手段,更不是逃避工地的方式。考研更多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从个人角度来讲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从国家角度来讲意味着更多专业栋梁。如果研究生三年荒废了,不如直接参加工作。工作混三年也要强于研究生荒废学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四、调查局限性
本次调查研究试一次针对三峡大学土建学院在校考研或已经读研的10名大学生的访谈分析调查,所以存在以下三点局限性:
1、本次调查人数较少,访谈又受到调查对象自身个人因素的影响,访谈所得到的信息可能不完善、不具备说服力,但并不影响调查结论的得出。
2、本次调查只局限于土建方向学生,而对其他专业大学生不具备广泛性。
3、由于受条件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未发放问卷,所以少了量化数据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翁少娟.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2011
[2] 朱宁波.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2010
大学生考研范文3
关键词:短暂就业;考研;回炉
一、调研情况
(一)调研背景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压力日趋增强: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就业困境不言而喻,这也让在职群体感到“压力山大”;与此同时,本专科学历在就业中的优势弱化,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思想逐渐淡化,初入职场大学生迫于家庭期望和现实就业压力,要接受自己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难免产生不适应性。这种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压迫造就考研队伍的日渐庞大,甚至吸引众多职场人纷纷考研“回炉”。
(二)调研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以武汉高校有过短暂就业经历的研究生群体为主体进行调查,考虑到同等学力需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考研,我们将这里的“短暂”限定为三年及三年以内。
(三)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共设26个小题,多角度对调研对象进行分析。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4份,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86.67%。
调研对象集中为研一、研二学生,样本反映出短暂就业后考研的研究生群体中:女生较多,占比59.62%;城乡差异不大,各占50.00%;学术研究生占主导,占比87.50%;本(专)科及研究生所学学科均以人文社科为主,占比56.73%和71.15%,理工类占比较少;本(专)科及研究生所在学校类型均以普通高校为主,占比94.23%和80.77%,其中尤以一本院校居多;考研专业跨度相对不大,其中本(专)科与考研专业一致占比24.04%,专业类似占比35.58%;读研之前所属单位类型以企业为主,占比72.12%,其中尤以私营企业为主;职位层级以基层为主,占比95.20%;月工资水平全部集中在5000元/月以下,其中2000-5000元/月居多,占比72.12%。
二、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成因
(一)理论支撑
1、“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是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其主旨是人不是盲目的,人会通过利弊权衡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生理、安全、情感需要是较低层级的、可通过外部条件得以满足的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性,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级的、需内部因素得以满足的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性。
在此,将“理性人”假设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结合,从“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两个层面分析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成因。
(二)成因分析
1、经济理性。主要体现在人对金钱、资源及情感等层面的追求。第一,提升收入。经济收入是人维持生存、社交的基本,调查数据显示,对工作期间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表示满意的仅占2.88%和12.50%,不少人表示研究生与本科生工资收入有差距,就业再读研,能提升工资收入。第二,提升能力,获取资源。公司资源的获取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调研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对公司提供的培训、晋升等机会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仅占13.46%,很多本(专)科毕业生表示工作中,因自身能力等条件限制,在资源获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83.6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初次就业中能力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经验不足、专业能力不够及适应力较差等方面,对于工作能力与学历之间的关系,仅5.77%的被调查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关系,44.23%的被调查者认为二者之间关系紧密,60.58%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考研“回炉”,能提升自我能力,进而提高资源获取的竞争性。第三,情感满足。走访发现,一些被调查者或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或为了爱情“开花结果”,大学毕业前已然准备考研,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参加考试或未考上,只能先就业,解决生存问题,再考研。
2、社会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基于成就感的精神追求。第一,成就动机。被调查者中,仅9.62%的人对工作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表示满意,在以“您选择考研“回炉”的原因?”为题的调查中,有39.42%的人表示考研“回炉”能为个人履历“贴金”,提升自我的成就感。第二,求知上进。考研“回炉”,进入学校学习是一个知识再吸收的过程,被调查者中36.54%的人认为初次就业中,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处理事情能力不够,50.96%的人认为自身选择考研“回炉”的原因就是完善知识系统,适应社会需求。第三,自我实现。当今社会,不乏大学生为了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然而现实是竞争日趋激烈、挑战日益严峻,很多大学生就业之后发现自身能力暂时难以实现理想抱负,进而考研“回炉”,提升技能,以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调查中25.00%选择考研“回炉”的原因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利弊
调查发现,86.54%的被调查者认为短暂就业后考研与应届直研有所不同;对于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42.67%的被调查者持支持态度,10.67%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态度,其余被调查者表示中立。相比于应届直研,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优势与劣势较为明显。
(一)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优势
1、个人阅历丰富。对于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研究生群体而言,他们在读研之前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学习,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重新回到学校之后,面对失败、挫折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相比于应届直研的研究生而言,待人处事的思维模式有所转变,懂得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行事更加低调而实际。
2、学习目标明确。这是短暂就业后考研的一个明显优势,在以“短暂就业后考研与应届考研不同之处?”为题的调查中,51.92%的被调查者认为“短暂就业后考研,明确工作中需要哪些技能,可以在读研期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也是不少就业者选择考研“回炉”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战,明白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回炉”返校后,学习更加有目标感。
3、珍惜校园生活。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就像他们心目中的“围城”,身处其中欲避之,身处其外欲近之。对于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群体而言,他们有了社会体验,无形中会将这种体验与校园生活进行对比,进而更加切身了解校园生活的美好,一旦重拾,便会更加珍惜。
(二)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劣势
1、缺乏连贯性。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工作与学习的模式便成了“学习(本、专科)工作学习(研究生)工作”,在这种模式下,不难发现:学习的连贯性被打断,导致知识衔接不够,进校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工作的连贯性被打断,工作经验与工作年限的积累丧失。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应届直研的学生而言,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的学生群体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与调整自身状态。
2、压力凸显。首先,短暂就业后考研,知识的衔接性与学习的连贯性被打断,加之信息的不断更新,加大了考研难度;其次,短暂就业者在工作与考研之间的权衡有三种途径,一是一边全职工作一边备考,二是一边兼职工作一边备考,三是不工作专心备考,前两种途径对于备考者而言考研时间相对缩短,备考难度加大,后一种途径对于备考者而言经济压力凸显,机会成本加大;再次,读研经济成本高,现今研究生入学获奖学金比例有限,加之很多单位并未对其单位职工读研提供经济支持,对于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的短暂就业者而言,读研是一笔较大的花费,同时产生较高的机会成本。
3、年龄弱势。一方面,对于读研而言,年龄越大,经历与体验越丰富,越难以长期集中精力回归课堂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对于工作而言,除一些高精技术型岗位有着“越老越吃香”的趋势之外,其他岗位普遍面临“年龄歧视”,短暂就业者考研“回炉”学成之后,还是要面临就业难题,对他们而言,虽然之前有过短暂的就业经历,属于有工作经验群体,但不得不说,他们年龄相比应届生而言也偏高,尤其对于女生而言,有一定的结婚生子迫切性,这也形成了他们的年龄弱势。
四、结论
短暂就业后考研“回炉”有其利弊,短暂就业者不能盲目作出决定。在作出选择时需慎重考虑几点:第一,目的。若是为了学习知识、自我实现等,考研“回炉”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若单纯是“混文凭”,是否考研“回炉”还需慎重考虑。第二,专业。对一些理论强于实践,对学术要求较高的专业,考研“回炉”是一个好的选择;反之,对那些实践强于理论的专业,建议短暂就业者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第三,时间。短暂就业者在继续工作与考研“回炉”之间博弈时,时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潜在影响因素,尤其对于女生而言,其影响相对大于男生,短暂就业者在作出选择时,需考虑由时间所带来的经验积累与知识增长对自身影响的大小。
大学生考研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考研观 抽样调查 SPSS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87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growing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etting serious, so something was becoming the first choi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surveys the main college students, on aspects of "PubMed view" of awareness, participa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cognitive invol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using SPSS software for si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Finally concluded to have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who intend for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ance examination concept; sample survey; SPSS software
在我国“考研热”不断升温的现状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本项目组在宁波范围内展开大学生“考研观”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考研认识、考研准备、考研前景等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了解大学生的考研动机及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大学生究竟是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上,或许有些触动和启示。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考研观等,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见文献[1-3]。
1 考研观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以宁波市大学生为主体,调查在北高教区和南高教区中的八所高校中展开(分别为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首先用代码法实施放回不等概抽样确定入样学校,然后用预抽样法确定样本人数为898,最后根据各高校的学生人数,确定层权并得到各单元的样本量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98份,收回872份,剔除无效问卷21份,最终的有效问卷为851份,有效率为94.8%。将有效问卷的信息导入SPSS软件中作为数据库进行分析。在85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为418名,占总人数的49.1%,女性为433名,占50.9%。其中,大一有235名,占总人数的27.6%,大二为229名,占26.9%,大三为207名,占24.3%,大四为180名,占21.2%。因此,从被调查人的男女比例和年级的分布上,也没有出现极端的偏差,比较有代表性,符合调查的要求,可以对该数据库进行分析。
2 考研意向分析
在对周围人群考研意向的调查中,表示周围有较多考研同学的受访者人数很少。表示周围没有考研同学的受访者人数同样也不多。觉得周围考研人数一般的受访者,有169人,占 19.86%。而认为周围考研人数不是很多或者较少的受访者分别有292人和310人,分别占34.31%和36.43%。从调查数据来看,在受访的大学生周围,普遍存在着考研的现象,但考研的人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在个人考研意向的调查中,仅有124名同学明确要考研,只占了14.6%。不确定是否考研的同学也只有54人,仅占了6.3%。而有79.1%的同学表示明确不考研。由此可见,当前宁波市的大学生在考研方面,参与度不高,并且大部分大学生的态度很明确,持观望态度的大学生人数很少。
3 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对受访者所在的学科进行了分类。在851名受访者中,文科为190人,占比22.3%;理科为160人,占比18.8%;工科为362人,占42.5%,医科为12人,占1.4%,其他为127人,占14.9%。
然后,我们结合学校对考研学生在各方面的帮助和考生所在的学科情况,制作成交叉表,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考生学科分类与学校提供帮助方式的交叉表,如表2所示。
我们引入了考生学科分类这个因素,结合学校对考研提供的各种帮助方式和考生学科分类,制作成交叉表,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卡方检验,经计算得到对应的p值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不同专业的人对学校提供帮助的选择上有显著的差别。对称度量表中输出的Phi值和Cramer’s V值分别为0.180和0.109,数值都大于0.1,因此可以认为专业与学校提供帮助的方式存在紧密关系。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其他专业的考生比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考生更注重就读学校在考研学校和专业指导解惑这方面的帮助。而理科考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更加专业的考研资料的比重最高,达到70.0%,但理科考生对于学校提供更好的考研学习环境要求最低,仅占11.9%。这反映出理科学生更加注重实物资料的支持,可能抗干扰能力更强,因此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比较低。而文科生和工科生可能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分别达到20.5%和21.0%。
4 考研准备分析
在123位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有81.3%表示,考研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校外机构获取的,而通过学校和老师获取考研信息的仅仅占了8.9%。这说明宁波市各高校在提供考研信息这方面做的不够,无法在学校获取较多的信息,转而寻求校外机构的帮助。
在考研准备方面,经计算还得出:
(1)有56.91%的考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考研,但还有43.09%的考生对研究生考试没有准备。在已经有所准备的考生中,有61.98%的考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准备研究生考试,有30.58%的考生主要通过报辅导班的方式准备研究生考试。
(2)对考研比较有信心的占了52.85%,而觉得希望渺茫或者完全没信心的只占了4.88%。说明在信心方面,宁波市考研大学生还是十分自信的。在考研所需品质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认为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要。
(3)有58.75%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走向社会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29.85%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走向社会时优势并不大。对于考研的前景,大学生的评价趋于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考研是大趋势,另一种更强些的声音认为考研热只是时下的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逐渐趋于稳定。
5 几点建议
针对问卷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从个人和学校两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对个人的建议
(1)要充分考虑自身家庭情况,根据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2)不要为了给随潮流而去考研,要考虑自身是否有需要考研。(3)不要一味的听周围亲朋好友的一面之词,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4)决定考研前,一定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否则半途而废等于浪费时间。(5)对自己的专业要有充分的认识,若本专业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好工作,可以考虑考研。若本专业在社会上很热门,可以先考虑尽快落实工作。
5.2 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该改善学校的考研环境,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备考。(2)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辅导力度,节省学生因为去校外机构接受辅导所需的财力和时间。(3)学校应该及时将考研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全校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考虑时间。
基金项目: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3036)
参考文献
[1] 吕洁.高校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2.
大学生考研范文5
退役大学生士兵服现役期间,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退役士兵报考政法干警培养体制改革基层政法机关公务员时,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入伍经历可作为实习经历,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退役大学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立二等功及以上者,退役后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具有高职学历者,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普通高职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免试报考成人本科,普通高职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享受招生计划单列、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政策。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生考研范文6
[关键词] 独立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心理问题及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c)-131-03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cerning choice between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SONG Xiang-chun, MIN Huai-wu, REN Ding, LIU Liang ,WANG Jian-zhou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Nursing, Yunyang Medical College, Shiyan442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motive factors concerning choice between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this paper 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of senior medical undergraduates. Methods: We used self-making questionnaire to 1 000 students in Yunyang Medical College and analyzed data by use of SPSS11.0.Results: Mental pressure commonly arises before students when decided whether to pursue their study or to work, how to balance these factors concerning study, work, family, money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difference indica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For students from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choice between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is closely related and casts life-long influence. Offices in charge should offer some corresponding instructions, 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come up with a right decision.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study or employment; Motive factor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独立学院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高校连续大规模招生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也使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已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就业一起成为我国三大就业难题[1]。作为一名大学生最终目的就是考研或就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难与考研热几乎同时兴起,面对大环境,独立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又由于他们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在就业途径上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无形地给他们增加更多的压力,本研究针对独立医学院学生就业与考研进行系统问卷调查,旨在得出其真实情况,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08年6月在郧阳医学院药护学院及其他院系中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1 000名 (药护学院700名,普教学院300名),88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有效回收,其中,男生155名,女生725名,平均年龄21.5岁。(注:药护学院即独立学院,结合独立医学院校自身办学特点,以护理专业为主,该专业女生比例高达98.0%)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 000份,其中,药护学院700份,普教300份,采用无记名填表,回收有效问卷880份,有效率为88.0%。
1.2.2 文献检索法广泛查阅有关普通高校学生考研与就业的情况,并对其筛选、分析整理以备参考。
1.2.3 数理统计法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11.0统计软件对根据研究目的自己编写了《就业与考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处理,分析方法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压力方面
独立学院大学生还没有完全从人生重大转折(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自尊心强,从而造成压力过大,女生压力则更大。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方面,见表1、2。
同时调查得知,他们更多地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和兼职工作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作好铺垫。
2.2 就业方面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去发展,他们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满意,尤以临床专业更为突出(不满意度达到80.0%以上),就业压力较大。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和择业,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问题;护理专业对以后发展相对看好,临床专业的就业压力则相对较大。尤以独立医学院学生更乐意选择去中小城市和西部去就业和发展,同时,独立医学院学生更多地去考一些相关的职业证书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分析结果见表3、4。
表3药护学院05级临本与05级护本就业相关代表问题统计结果(%)
表4普教05级临本与05级护本就业相关代表问题统计结果(%)
2.3 考研方面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考研是有必要的,而护理专业相对较少;学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调查中70.0%以上学生对考研的信心都较坚决,且认为信心较重要。见表5、6。
3 讨论
通过研究分析,在考研就业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基础差、底子薄,他们容易从实际出发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且更倾向于去中小城市和西部发展。尤其以临床专业表现更为明显,同时他们承受了更大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外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这是近几年人才市场反映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针对就业所带来的压力,许多毕业生选择考研这条路,以求得预期的“好工作”。调查中,52.2%的学生回答考研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工作,居于考研目的的首位。二是残酷的考试竞争。随着考研热的升温,报考的人数逐年上升,考试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景象在考研中重现,进一步加重了在校生对考研和就业的压力。三是家庭经济的压力。一些毕业生考研并非完全出自个人意愿,5年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使得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家庭负重不堪,而考研和就业又势在必行 。四是考研和找工作的冲突。在考研和找工作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考研优先,但考研的结果又是不确定的,所以也不能完全放弃找工作的机会。很多考研毕业生会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五是医学专业本身的就业渠道在路径上有依赖性。
内在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自身的准备情况。被调查者准备考研的时间从大一到大四的比例逐渐上升, 学习基础好、目标明确的学生更能做到胸有成竹, 充满信心。二是人格因素。因考研和就业所产生的焦虑压抑等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在校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2]。
又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的社会境况,在残酷的就业和考研氛围中处于弱势,同样也给学生们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针对这些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加强对就业形势严峻以及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方面的宣传,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合理面对压力,及时调整好心态努力学习,更需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为考研和就业做好准备[3]。
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以增加就业砝码。事实上,诸如这些,是需要付出时间去考取的,如果物有所值就有所裨益,倘若为了获得更多的证书而未学到实处,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在校学生对就业前景及认识相对模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行为的盲目性。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认同所学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提高专业的满意度[4]。同时,独立医学院的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要理性地判断,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家庭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道路[5]。
[参考文献]
[1]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35):604-607.
[2]周婷.考研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杂志,2007,5(9):100.
[3]于颖荣,王辉,王军.试论医学生考研、就业与实习之间矛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2):75-76.
[4]罗钟恒,关铁峰,王丽敏,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与自尊、应对、归因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