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争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争名言范文1
可是盐井,那传说中引起那场旷日持久、血流成河的战争的小镇,迟迟没有现出身影。
汽车在苍茫的大山中颠簸,窗外,山脉延绵,贫瘠而粗犷地着生命的底色。滇藏公路,荒凉寂寞仿佛没有尽头……
为盐而战的岁月早已逝去
山路渐渐宽阔,两旁绿意初现,是一些小片的葡萄地,别致的是葡萄架竟是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在一片怆然的土黄色中整齐排列着,显得肃穆庄严。我知道,我已渐渐接近盐井。
到达时没有意外,这个深藏在横断山脉深处的小镇和想象中一样安静。一条街道从南到北贯穿着,行人零落,偶尔会有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卷起的烟尘很快便消散在空气中,瞬间恢复寂静。
可这里是打过仗的。为了盐。史诗中记载的那场盐池争夺战发生在羌人和藏人之间,最终英雄格萨尔王率领的军队获得了胜利。这只是传说,真伪已无从考究,但明朝正德年间纳西王国木氏土司的军队却的确攻打过盐井。如今下盐井居住的纳西人据说就是当年军队的后裔,而上盐井则聚居着藏族人。
经过数百年时光的融合,已经无法清晰分辨当年的敌我了,他们都着藏服,说藏语,住着一式一样的藏式雕楼,唯一的区别是:下盐井的纳西人信仰藏传佛教,上盐井的藏族人信仰天主教。
法国人不要盐,他们要地
看到那座著名的天主教堂,坐落在村外的一片高冈上,它是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天主教建筑,百年间历经无数次教派之间的依然屹立不倒。教堂没有标志性的歌特式圆顶,高高的十字架静静矗立在白色的藏式雕楼平顶上,屋檐四周色彩绚丽的藏式图案,肃穆宁静中悄悄流露着浓郁的民族气息。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乔装成商人辗转来到盐井,他们向当地的头人索求一张牛皮大小的地皮,头人满口答应。谁知传教士竟把牛皮泡软了剪成细条圈地,从此天主教在小镇扎下了根。传教士带来的不只是天主福音,还有葡萄种植技术和红酒的酿造方法,至今教堂内长年都有盐井人自己酿造的红酒出售。
走进教堂,高高的西式穹顶顿生神圣,墙上圣经的故事却是以唐卡方式绘就的。有趣的是,大堂中间和立柱上分别悬挂着洁白的哈达和中式的红灯笼,中西合璧让人莞尔。这是一道蕴含着东西方文明的奇异风景。身着藏族服饰的教徒手握胸前的十字架,一脸虔诚地默诵着《圣经》的祷辞,夕阳透过朦胧的玻璃花窗洒在他们的脸上,一张张饱经高原风霜洗礼的沧桑面容晕满了圣洁。见惯了磕长头的藏人,眼前的一切让我心生恍惚,教堂钟声忽地响起,霎时间不知身在何方。
擦身而过的盐田女子,
你可是当年的歌者
这里的人们至今仍沿用千年以前的古老方式获取盐巴:先在河床的盐矿处打井,然后从井中背来卤水倒入盐田中,经过晾晒、蒸发很快便结成了盐晶。
走在下往盐田那条狭窄倾斜的盘山小路上,掩不住惶恐:脚下是深深的峡谷,山体松松垮垮的仿佛随时坍塌,偶尔还滚下一两块石头夹杂着大片泥沙“哗”的滑落下去,走得人心惊胆战。
终于现出了盐田的身影,一畦连着一畦依着山势层叠而上,那些让人无从想象的曾经属于盐井的喧嚣,在这里仿佛找到了印迹。
高处下望,发现盐田是用木头搭建的,上面砌着围矮沿的水泥平台。有的平台刚倒入卤水,悄悄倒映着蓝天白云;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在阳光下晶莹闪烁。三三两两的女子,背着长长的木桶迂回在栈道上,身影在错落的盐田间隐现,恍惚春日蝴蝶般迷离。倒卤水的姿势也是优美的,背到自家的田边,反手拽着木桶,身子袅袅一侧就“哗”的倒了下来。
走在狭窄的栈道上,一不留神便会碰到头顶上的盐田,卤水从缝隙渗入底部,在时光中雕刻成一束束洁白的盐柱。栈道上木桩林立,四通八达,让人感觉就像误入了迷宫,身旁背盐的女子见我茫然神情,捂嘴轻笑,哼着歌轻快的掠过身旁,不一会便了无踪影。
据说,盐井鼎盛的时候,远近的头人都派遣马队来这里买盐,川流不息的马匹每天都在澜沧江的溜索上来来去去,峡谷中洒落一串串清脆的铜铃声。背盐女子清亮的歌声越过江面,正好撩拨了赶马汉子日渐荒芜的心。
铃声不再,时移世易,盐井渐渐式微了。而曾经让盐井的人们引以为傲的井盐,也因含有硒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面临着停产,延续了上千年的产盐传统即将成为一道消失的风景。想刚才我身边掠过的女子,可会遗憾自己没能赶上那个风光无限的年月?抑或,她本来就是那年那月那一位歌者?
离开盐井,沿着滇藏公路走出了,来到云南梅里。
夜晚,在客栈用餐,身边一桌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入藏的路线,一个高瘦的男孩指着地图说:“看,明天就从这条路进藏,我们在盐井吃午餐,晚上就可以到芒康县城了。”
“Yeah!”旁边响起了一阵欢呼。
我忽然很想走过去对他们说:“去盐井看看吧,那里有着横断山脉最别致的表情。”
为盐而战的岁月早已逝去
山路渐渐宽阔,两旁绿意初现,是一些小片的葡萄地,别致的是葡萄架竟是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在一片怆然的土黄色中整齐排列着,显得肃穆庄严。我知道,我已渐渐接近盐井。
到达时没有意外,这个深藏在横断山脉深处的小镇和想象中一样安静。一条街道从南到北贯穿着,行人零落,偶尔会有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卷起的烟尘很快便消散在空气中,瞬间恢复寂静。
可这里是打过仗的。为了盐。史诗中记载的那场盐池争夺战发生在羌人和藏人之间,最终英雄格萨尔王率领的军队获得了胜利。这只是传说,真伪已无从考究,但明朝正德年间纳西王国木氏土司的军队却的确攻打过盐井。如今下盐井居住的纳西人据说就是当年军队的后裔,而上盐井则聚居着藏族人。
经过数百年时光的融合,已经无法清晰分辨当年的敌我了,他们都着藏服,说藏语,住着一式一样的藏式雕楼,唯一的区别是:下盐井的纳西人信仰藏传佛教,上盐井的藏族人信仰天主教。
1.盐井位于芒康县,是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云南德钦和芒康之间每天都有一班对开的班车,盐井是中转站。如果目的地只是盐井,建议从德钦进入(从境内去盐井要绕一个大圈,而且的路况比云南的更差)。
2.无论哪边到盐井路况都不好,而且多是悬崖土路,如果是自驾游,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
战争名言范文2
台湾老人政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一点一滴从无到有,以西方福利国家的标准为参考,虽未粲然大备,却也粗具规模,覆盖了绝大多数的老人人口。
随着医疗及社会的进步,台湾老年人口及其比率逐年显著增加,1949年老年人口仅184622人,占总人口2.5%,至1970年占2.9%,1980年占4.3%,1990年占6.2%,到了1993年9月超过7%,开始进入高龄化社会。预估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达到3118000余人,约占总人口13.3%,而0-14岁以下幼年人口则下降至3084000余人,约占总人口13.2%,自此以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4岁以下幼年人口,预估 2018年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14%,达到高龄社会;至2025年65岁以上人口比率将增至20%,达到超高龄社会。
为应对高龄化社会,台湾政府以经济安全、健康维护、生活照顾等三大政策主轴。经济安全方面包括老年退休金(年金)政策和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两种基本形式;健康维护方面囊括全民健保、老人预防保健服务、中低收入老人装置假牙补助、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护补助以及补助老人参加全民健康保险之保险费等内容;生活照顾方面,应台湾人口快速老化导致之长期照顾服务需求,台湾政府于2007年4月3日核定《长期照顾十年计划》且分阶段来落实和执行。
从台湾经验的分析看来,老龄化问题非仅关涉个体层面的自然、生理问题,还具有社会及文化层面的整体社会发展问题。
一方面,就个体层面而言,老龄化问题首先当然是个人生理过程作为社会存在的生命历程。然而这样的一个历程,并不一定必然带给个人一个客观的时间点,明确的告诉他某一个生命中的时间点,就是他结束劳动生涯的时间段落,亦即从一个特定的“老龄时间”开始,他就不应该再继续工作。
另一方面,就整体层面而言,老龄化问题不但会涉及出生率(譬如,婴儿潮、一胎化的影响)及死亡率(医疗水平的提升与医疗资源可近性的提高)的人口问题,还可能涉及一个社会总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及与此相应的社会政策。
具体而言,对于“老龄化问题”的界定应该务实地放在问题所依附的原生生活世界中去定位。以中国的例子而言,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境内不同区域所分别独具的各种条件,至少包括地理气候、风俗文化、经济落差乃至民族习性等种种条件,去了解在各不同地区是如何成为老年问题的,才能做出相应于这些问题本质的“在地化”老人政策规划。
综合国际上老人政策的发展经验,在世界各国未尽相同的老人政策措施的背景下,仍然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追求的政策目标与效应,是我们在从中国独特视野实现到老人政策时所不应忽视的。
第一,地区性差异背景下的老人政策所应有的共同目标是:首先,从个体层面来说,满足个别老人需求的政策目标可分为物质需求及其满足、医疗需求及其满足、照护需求及其满足、心理需求及其满足、社会需求及其满足;其次,就社会整体而言,老人政策目标所应该实现的效应包括社会安全(参与分享最低需求的满足)、社会和谐(相对公平感的满足)、社会信赖(对正义=公义感的满足)。 最终,透过以上效应的达成,可以实现的核心价值包括个人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国家的认同。
战争名言范文3
超人因为与邪恶的佐德将军交手,造成大楼倒塌,致使无辜市民失去双腿。身受横祸的市民在卢瑟博士的支持下,在舆论和公众情绪发酵下,找到一位参议员反映不满。参议员启动质询程序,要求超人到国会山接受质询,对拯救地球而引发次生灾害的必要性做出说明,并要求超人对行为的合法性予以解释。
没人想到超人会赶赴“质询之约”。当超人出现在国会山门口时,围观媒体和民众无比惊讶。
接下来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在质询房间里,有象征性隔开旁听席和询问席的两扇低矮木门。超人没有飞进质询席,或有力的撞开木门,而是像普通人那样,弯腰、轻柔恭敬地用手推开木门。站进询问场地,静候发问。超人推门而入的镜头导演给了特写。这一特写意味着超人尊重人间规则。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超人在民众欢呼声中完成救援。
如果超人愿意服从人间规则,那么原因只有一个,他自愿接受约束。
超级英雄的法律地位
超人自愿接受质询,解决了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一个问题:在你我平凡生活的世界里,超级英雄的法律地位如何?
与凡人相比,超级英雄是特殊群体,法律没法或者很难约束他们(超能力、异于常人的智慧财力往往令法律效果大打折扣:你很难囚禁住刀枪不入的超人,很难把心思缜密、人脉资源广泛,请得起豪华辩护团队的蝙蝠侠送入囚牢)。从这个意义上讲,英雄可能是“法外之人”。
但是,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和法律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前提,法律约束力是普遍而不加区别的。英雄义举总会鼓舞普通个体,或激发凡人的善,或诱出凡人的恶。如果允许法外英雄的存在,跟风的民众在规则之外打击犯罪,罪犯或许会在短期内有所收敛,但长此以往,义警和私刑遍地,每个人都成为法外之人时,就是法律不彰、社会失序之日。此外,如果犯罪分子借替天行道之名,杀人越货,每个参与法外义举的人们以何理由惩治这些“水货英雄”?
因此,天赋或制度赋予的权利/权力意味着责任和受到约束。在这一点上,超级英雄与普通人并无区别,英雄们行使权利/权力需要遵循一定程序,采取合法的手段,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超级英雄必须取得人类社会的法律地位,服从人间法的约束,保全人类社会的秩序。
人们为什么恐惧英雄
在影片里,超人在火场救出小女孩时,周围人们眼里全是对救世主的膜拜之情。又如,身处洪水之中的绝望人群,在屋顶上画出S标志,期待超人从天而降,将其拯救。但是,超人在接受质询时,国会山聚的示威人群眼里全是愤怒和惊恐。帮助警方打击罪恶,在夜间行侠仗义的蝙蝠侠,却并不受警方待见,差点遭到警方枪击,舆论和民众也对其使用私刑拷打罪犯的行径颇有微词。
人们为什么既对超级英雄的壮举感激涕零,又对英雄们心存恐惧和猜疑?
战争名言范文4
作者用了八回篇幅(42回一50回)写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从战争的起因、决策和备战写起,这场战争是由曹操兴师南侵引起的。曹操在统一北方、占据荆州,兵力大增之后,调集八十三万大军顺江南下,追击刘备,进逼孙权。孙、刘兵力不足,均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考验。诸葛亮和鲁肃主张孙、刘联合,共同抗曹,但曹操联孙灭刘的战略步骤使东吴“文臣主和,武将主战”,纷争不已,孙权则举旗不定,而东吴的动向关系重大。于是诸葛亮过江,力促主战。作者让在博望坡初试锋芒的诸葛亮在建立抗曹联盟中大显身手,他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军事联盟的建立。尔后,又和周瑜一起确立了先决水战进行火攻的作战方针。在备战阶段,作战双方隔江斗智,周瑜、诸葛亮紧张决策:利用蒋于巧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的水军都督;盖苦肉计诈降,使曹操深信不疑;庞统巧授连环计,曹操欣然采纳,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然后,周瑜调拨十二路军马,诸葛亮安排三层埋伏,抗曹联军作好了鏖战的一切准备。
决战之日,东风已起。黄盖下书曹操,约定二更押运粮船去降。周瑜斩曹操派来假降的蔡和,血祭战旗,大战的帷幕在赤壁拉开了。孙、刘一边,成竹在胸,按周密的总攻部署行事。老将黄盖首上战场,他独披掩心,手提利刃,率领二十只火船,乘着顺风向赤壁进发。而曹操却做着美梦,在中军遥望隔江,得意地说,“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众将领也出营观望。当谋土程昱发现黄盖船轻如飞,判断“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时,但为时已晚,黄盖船距曹寨只隔二里水面,老将用刀一招,船齐放火。东风大作,风助火势,火趁风威,烟焰冲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营中船只一时尽着,又因铁环相连,无处逃避。这时,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三面江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一边是按计行事,尽情地烧,一边是毫无准备,仓皇地逃,人马战船,毁于一炬。水中鏖战,一派大火,岸上也是四处火起,蔡中在草上放火,吕蒙放十数次火,凌统放火,陆逊放火,到处是火,曹操在一片火林中狼狈逃窜。作者抓住了赤壁火战的特色,把战场上烈焰冲天,水岸红透的情状写得绘声绘色,极有气势。
正面战场上的大决战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侧面战场上的伏击战却饶有谐趣,极富戏剧性。曹操带了残余人马从赤壁逃到南郡,途中三次陷入了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击圈中,人马损折,历尽艰险,而曹操却三次大笑。他刚从火海逃出,来到乌林,惊魂方定,就笑周瑜、诸葛亮无谋少智,未在这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之地设下埋伏,结果埋伏于此的赵子龙带一彪军杀出,曹操大惊,冒烟突火而去。在葫芦口,华容道又两次大笑,遭到张飞、关羽的伏击。曹操三次大笑成了三次大惊。作者用“笑”写出了败军主帅曹操的气魄、才干、见识。他在败逃中能大笑,他认为那些地方该设埋伏的看法也确实有理,但他毕竟逊于诸葛亮,处处失算,一个“惊”字说明了这些。作者匠心独运,用曹操的三笑三惊写出他的三困三脱,把一场伏击战写得一波三折,不落俗套。
作者的如椽大笔写出了整个战场的斗争,写出了战争的特色和规模,渲染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气氛,把整个赤壁大战描绘得如同油画一样色彩斑斓,富有立体感。把周瑜、诸葛亮两位主帅的韬略过人,指挥有度衬托得十分饱满、突出,并歌颂了孙、刘大军配合紧密,战功赫赫。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其根本经验在于联合作战的战略决策,战场上兵刃相见的结果证实了这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
赤壁之战规模宏伟,作战双方的百余万人马,在水中、陆上鏖战,战线长,由赤壁一直延续到华容,战斗不断,有大决战,有阻击战。内容繁复,场面转移快,但作者却能有条不紊地展现了交战的整个过程。他是如何选择角度展开战斗描写的呢?
作者从人物着手来写战争,在决战阶段,孙、刘联军的主帅周瑜、诸葛亮已退居后台,坐等战功。曹军主帅曹操还在前台活动。曹操是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作战双方都瞩目的人物。在战斗中,他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由不可一世的号称八十万大军的主帅变为只剩下二十七骑的残军领队,其间大起大落,颇有文章可做。因此,作者巧取角度,以他为镜头的焦点,细致写出了他的败退过程。通过他的节节败逃,由水中到岸上,由东吴战场到蜀方的伏击圈,把整个战场作了一次巡回介绍。作者把整个战斗过程集中在他的溃逃过程中来体现,用一个人的活动写出整整一条战线,展现全部战斗场面。这里有伏击策应,有战败后的陆续凑集,有乘胜追击,有择路而逃,有大场面,有小插曲,有群象,有个人特写。作者战局在胸,一一写来,井然有序而又曲折多变,有张有弛,紧松相间,节奏感强。由于人物始终在风火弥漫的战斗背景上活动,因此,战场的紧张气氛非常浓郁,战斗的实感异常强烈,使人读了几乎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从千头万绪中,抓住关键人物曹操,通过他的活动展现整个战斗,把偌大一场战争写得清楚、紧凑而突出,表现了不凡的功力。
转贴于
《三国演义》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很多,重点只有几个。在决策阶段,作者着力写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则突出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是起过—定进步作用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已成为统治阶级权臣的形象,是极端利已主义者的典型,成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他的突出特点是奸诈,小说同时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曹操好诈的性格特征,在赤壁惨败这个特定情境中,是通过他三笑一恸的反常举动来体现的。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却能在惶惶逃命中,连连大笑。这笑写出了他虽大败却不气馁认输,还要发表议论,笑话对手“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这说明了他仍然雄心勃勃。曹操削平北方群雄,欲鲸吞孙、刘,为的是统一天下,日下,虽败而大志不改,日后还要重整旗鼓,再作较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还要以笑来稳定军心,鼓舞土气,度过难关。败中大笑是曹操的一种策略。这种故作豁达的带苦涩的笑,也说明了他即使是在走投无路之际,在经过生死考验的亲信面前,也是不露真情而要戴上面具作表演的,真是狡谲之至。
作者用反常的笑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用正常的怒和求来对照笑,写出曹操性格的多侧面。华容道因积水难行,曹操命令士兵运草堵塞。又命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哭声于路不绝,他怒曰:“生死之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他把人马分为三停,有一停填了沟壑,他践踏着士兵的身体过沟。等过了险峻,他回头看只有三百骑随后。这怵目惊心的一幕说明了曹操极端自私和残忍的本质。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了保全自己,他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狠毒到了极点。为了保命,杀气腾腾的曹操也能低声求饶,华容道上,他欠身向关公求饶,用“春秋之义”打动关公,这时他活像一个可怜虫。总之,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时而笑,时而求,时而恸,像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一样善于表演。
曹操安全逃回南郡后,总结这场战争是回避不了,但他又不肯承认自己骄傲轻敌,指挥失误。在饮酒时,他仰天大恸,以哭死去的得力谋士郭嘉死于乌桓战争之中,来影射众谋士未能为他出谋画策,推卸了战败的责任,使“众谋士皆默然自惭”,真是奸猾阴险。作者在这个最尖锐的斗争环境中,通过曹操的“三笑一怒一求一恸”,描绘了一个奸雄形象。人物的动作描写很传神生动,“马上仰面大笑”,“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在马上扬鞭大笑”,“忽仰天大恸”,“捶胸大哭”,动作幅度大,夸张而有戏剧色彩,写尽了人物的奸诈虚伪。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作者歌颂的“义贯千古”的英雄人物,作者突出了他“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义气。他忠于“桃园结义”的盟誓,效忠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关羽的重义里有“患难相扶”,“祸、福共之”的内容,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和水浒英雄的重义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尽忠于私,尽忠于个人,以个人恩怨为行动的根据。在赤壁之战中,他奉命把守最重要的隘口华容道,并在诸葛亮那里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不放过曹操。但在华容道上,他为曹操“春秋之义”的言论所打动,“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终于循情卖放,“义释”曹操。这种“义”是把个人恩怨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认敌为友之举,是错误的报恩行为,其实质内容是“忠”。关羽这种有严重缺陷的重义,为明清统治者所利用。他们吹捧关羽,美化他,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给他建立庙宇,目的是要人们像他一样忠于统治者。《三国演义》也写出了关羽居功自傲、刚愎自大的缺点。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诸葛亮的智慧和他所走的生活道路是分不开的,作为知识分子,他走着和一般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不同的生活道路。他看不起“寻章摘句”的“世之腐儒”,他否定“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死读书道路,他重视实际能力。诸葛亮胸怀大志,始终注视现实生活的斗争,始终和现实生活,政治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他隐居隆中,就能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向刘备提出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决策。他了解实际,对客观有正确的分析和预见。他的智慧是高度认识社会能力,实事求是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一种集中和概括。经过作家的夸张,这种智慧带有理想和传奇的色彩。诸葛亮形象集中了人民群众长期积累的丰富斗争经验,又给人民群众以智慧和创造力量。诸葛亮是作者理想中的贤相人物,他对汉室和刘备忠贞不渝,竭忠尽智。他的忠贞,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知识分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刘备死后,他为报答“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独支大局,鞠躬尽瘁。诸葛亮在书中出场较晚,出场后就成为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写颂扬他。郑振铎说:“一部三国,实际上为一部诸葛亮传。
战争名言范文5
作为一个在大都会谋生的单身人士,如果希望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水准,“挑食”必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求生策略。
我的生活其实是安静的,我是一个往里面走而不是往外而走的人。所谓往里面走,就是我看重我精神上的提升,或许是我在专业上、创作上的钻研,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同样,谈到合作伙伴,很多人觉得广告人光鲜亮丽,事实上,我们不是这样的。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团队是朴实的,是重视阅读和思考的,是有文艺特质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彼此认同的。
你知道吗?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据报道说是一群非常安静的人,他们不是人们想象的政界中争名夺利的群体,而是有共同价值观和默契的一群人,安静地落实他们的工作和观点。可见,大部分的人对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工作者(无论是广告人、建筑师、杂志编辑……),都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和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
不能忍受没有原刚的愚笨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gossip age(八卦年代),所以必须学会不去在意别人说什么。要如何学会?就是不要想快餐地消费别人的答案。
过去在台湾,很多人关注我。传到我的耳朵里就是这个人说了什么,那个人说了什么,媒体说了什么……这些东西,不值得你耗费心力去了解。既然无论你讲什么都会被争议,那么对这种现象有某种程度的理解,或对人类的话语现象有某种理解,你就不会太在意。
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很难得,我觉得更难得的是有坚持的勇气。我知道我在坚持什么,我敢说我知道我坚持是为了什么,所以,我觉得最后怎么样还是要通过所坚持的这些东西,比如作品或者解决方案,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觉得个人要保持比较清晰的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专业,我想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个人的看法。也许你在年轻的时候未必可以做到坚持自我,需要一些慢慢的体会让你了解自己有哪些“与众不同”。慢慢地,你就不需要太过于苟同别人,那对你来讲没有好处。
我很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文化和思想的respect(尊重),一个人不应该一直处于不学无术的状态下。这是一个大规模愚笨化的世界,所以在我的工作范围里,我不想忍受没有原则的愚笨。
我的广告生涯就是不断抗争的过程
广告扮演的角色是seduce(诱惑),它是一种诱惑的艺术,而不是迎合的艺术。我的广告生涯就是不断抗争的过程。我也已经理解这个专业的世界不会因为我的标准而改变或是走得快一点,所以只能在我所掌控的小范围内,尽量实践我的理念,这里面当然会充满挫折、抗争……不过,这就是我的人生课题。
在工作的领域里,我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客户的问题,专业地、有职业良心地去解决客户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不是在跨国广告公司工作,都不会妨碍我实践我的专业价值观与判断。
有人赞美我的坚持和勇气。我并不想被塑造成道德与专业完美的典范,在过去的工作生涯里,因为我有自己一套的创作观点、创作哲学与创作策略,我只不过是尽量忠于自己的想法。这种忠于自己不是一种自恋,而是基于我的想法对客户是有价值的,毕竟专业不是一种泛道德式地谈论勇气和坚持。在我的工作领域里,为什么要有坚持和突破,都是为了要让客户理解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我也必须不断通过我的作品、作业、提案以及最终结果让客户看出我的坚持的意义。如此说来,我虽然辛苦,但是不会太哀怨。因为我觉得坚持的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收获。
我作为一个人的品质,或者是我作为一个专业的人的品质,这个我是不会放松的。有些事情是我个人的一种要求,或者是我自己的标准。如果说,你非要因为这些坚持而搞到自己非常苦闷,我觉得倒也不必要。
我是一个“麻烦”的人
除了工作以外,类似阅读、旅行、购物、享受美食……这些事情一直是我的休息,也是我的兴趣。应该说我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我就不至于为了一些愚笨的事情牺牲掉我的生活情趣了。比如说,出于我对生活美学和品位的敏感,一本书,我会注意到它的纸张、装帧;一杯茶,我会享受它的冲泡过程;甚至对一瓶洗碗精也不能随随便便。所谓兴趣就是说你愿意花时间去在意这些东西,你一在意起来,很多东西就是要花时间的。比如我去超市买一盒豆腐,我不可能随便拿一盒就走,要挑半天挑我满意的。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品质嘛,你当然就得挑剔了。我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在盘算,等一下要到哪里去买豆腐,我不能说工作不努力,但是这个也很重要。
总觉得不管是朋友也好,伴侣也好,在一起总是要有一些生活的乐趣,彼此能够分享这种对于生活乐趣的体会。当然,我会希望我的朋友是喜欢吃东西的人,或者是对食物有一定的感受的人,我不喜欢在吃东西上没有给人启发的人,那种人会让我觉得非常无趣。
我是一个“麻烦”的人,这些“麻烦”都是我自己亲自动手打理的,不可能有一个钟点阿姨百分之百满足我。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么“麻烦”地生活,其实也不懂得怎么要求别人,那么十个、一百个钟点工的帮助都不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挑食”,大都会求生策略
许多业者远比消费者落后,我觉得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大问题。我常常说我们需要自力救济,所以会有各式各样在这座城市生活的tips,或者是长期以来被训练出的生活模式。作为一个在大都会谋生的单身人士,如果希望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水准,“挑食”必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求生策略。关于我的“挑食”策略,首先,最重要的是信息。从采买食物到用餐地点想要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必须有赖于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可能是通过某些特殊管道订购令人安心的饮用水,可能是上网购买有机农场的生鲜蔬果,可能是挑选值得信赖的净水器,可能是日本品牌日式管理中国生产的鲜奶和鸡蛋。
第二个策略,就是不怕麻烦的坚持。建立起自己的购物网络,到哪里买豆腐,到哪里买水果,到哪里买面包,到哪里买香菇,是我在大都市里生存的GPS。
第三个策略,就是一种“物有所值”的消费原则,这也一直是我的价值观。物有所值不是出入非常privileged(特权)的场所,物有所值是把金钱花在食物上而不是浪费在物流、包装和服务的噱头上。所以我有可能花50元买6个菜肉馄饨,也有可能花2元买4根香蕉,重点在于直到找到我认为是属于value for money(物有所值)的优良产品。
第四个策略,就是一定程度上自己烹饪。对于上班族,自己煮饭变成了一个观念问题,也就是对吃饭这件事情有多在意,越是在意吃饭的质量,越觉得自己给自己煮饭是一个must,越觉得拨出时间学习烹饪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
对话许舜英
问:你提到过,《金刚经》是你心目中最聪明的一本书?
答:我觉得这本书蛮重要的,就是它是对内的,这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去归结这本书的价值。比如我会跟别人讲,你去看看这本小说,但是我很难推荐别人去看《金刚经》。对于我来讲它不是一本书。它需要你去认真体会,或者更进一步,有一些自己的修为,去实践里面的一些佛法……我没有办法在阅读的层面上跟人家讨论它。
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