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师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师德范文1
[关键词]师德;教学;社会服务;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85-02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简而言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1]
教学是以系统的知识授受为基础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最有效的形式。由此可知,在教学工作中,师德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表现出来的,教师的知识、经验及言行等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学生的知识基础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师会选择不同难度的教科书,而同一专业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生的基础知识各有不同,且学习方式也不同。这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的情形非常复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照顾多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为与学生多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创造的活动,提升自己和学生的人生境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而主动地为每一位学生付出,对学生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不仅从教学中学到知识,更从中学到人生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品质、心理和知识的沟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尚的教学品质加高超的教学技术是赢得学生爱戴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需做到爱学生,对他们负责,要发自真心地对待他们。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真心的同时会传播给周边的同学,这样的传递会反馈给教师。在信息社会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师需要将自己专业先进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需要有“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需心存公正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奖惩分明,这样会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积极性。若想教师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教学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班级规模。受外国班级授课理念的影响,大家普遍认为大学实施大班上课的效率高,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但在我国高校,由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环节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学校的理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应该安排不同规模的班级。一些公共课程可以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但是一些专业课程适合采用小班授课,即组成一个班级的学生应该尽量少一些,以便教师能和每个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再次,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教师与学生间应有更多的交流,彼此间相互学习,这份尊重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最后,教师应该秉持宽容的教学态度,但是不能纵容学生,节制是教师理智的修养。教师需要在宽容和节制之间理性权衡,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须有较高水平的道德品质,教师应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保持正确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才会信任教师、尊重教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合理,须有一定的衡量标准。[2]第一,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科学,即教师行为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要求;第二,教师教学行为要明确,即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明白地表达教学的意图,能否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第三,教师教学行为要有丰富内容,即教师能否从不同的角度、形式、方法表述教学内容,简单明了表达知识内涵;第四,教师教学行为参与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师生间的互动;第五,教师教学行为的效果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有效,能否真正达到教学内容的目标。这些是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基本能力。教师首先要尽到教学的责任对学生负责,这是教师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师德规范
高校社会服务是指教师遵守高校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3]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学科专长为基础,除完成高校本职工作外,根据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术组织的兼职劳动。[4]教师的社会服务不仅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多的是为社会做贡献。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向学生传授相关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此外,高校科研课题主要来自社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科研获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教师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学校的声誉及地位,使学校和教师获得公众的认可。
教师在社会服务中须诚实守信。教师提供的社会服务代表了个人,更象征着学校。工科类高校的研究偏向于实际操作型,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更多,例如有些工科类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重在对一些物质进行测定,高校教师承担进行实验研究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学校的便利条件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提供给企事业单位作参考。如果教师不按项目任务书进行研究,不仅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而且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困扰,影响社会科研的发展,同时造成企事业对教师本人能力甚至学校信誉的怀疑。因此,教师在社会服务中需要遵守公平、公正、乐于奉献、讲求效率、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应明确自己责任的主次,培养人才、实施科研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因此,教师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兼顾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部分的时间仍需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现有较多的大学教师在外兼职,而留有较少的时间在教学上,使得教学常年重复同样的知识,没有创新,讲课没有活力,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及学校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导致教学失败。教师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好角色,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三、高校教师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人际关系是指在学校情景中,教师个体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往或共同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5]师生关系在教师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正确的把握。在大学中教师与学生年龄的差距大小不一,老教师与学生间由于代沟较大,沟通不易,师生关系一般较死板。由于老教师成长的环境与学生成长的环境有较大差异,他们比较倾向于“守规矩”,在课堂中不允许学生做得太多,以至于与学生的交流少。而年轻的教师由于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兴趣一致,容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年轻的教师刚刚开始教学工作,在掌控课堂上不能收放自如,以至于师生间称兄道弟,没有了相互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教师也不能及时管制,造成课堂混乱。因此师生的关系需有一定的尺度,亲疏适当、相互尊重、互敬互爱。
教师的集体关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及发展极为重要。学生每一阶段的课程学习都是相互衔接的,这就需要教师授课任务的侧重点不同,每位教师授课的内容及对学生课后练习占用的时间要有合理的安排,需与其他教师的教学统筹安排。而科研工作也需要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的结果,仅仅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起一个科研项目的,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也需要认真对待,在遇到矛盾的时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四、小结
高校教师的师德规范对于每一位教师尤为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是最基本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社会服务是教师的另一项重要职责,而最重要的是要诚实守信,同时要明确自己的第一职责是教学。教师人际关系重要表现为师生间和教师间的关系,二者对学生的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高枫,王,等.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彭斌,龙显成,刘卫平,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2-114.
[3]时进,杨爱.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15-16.
高校师德范文2
关键词:师德建设;道德理念;道德操守;道德情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一、追求有智慧的教育:高校教师应秉持的道德理念
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首先在于其道德理念的确立,只有具有了先进的道德理念,才能理解高等教育的真义,也才能从根本和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完成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任务。追求有智慧的教育就是当前条件下高校教师的道德理念。所谓有智慧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大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1]这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理想人格、丰富人性以及坚定的信仰和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也就是说,这些精神、道德层面的追求才是高等教育的真谛,也才是有智慧的教育。但是,现代大学教育却遮蔽甚至忘却了这一点,拼命的给大学生灌输一些知识、技能,甚至是考试技巧等形而下之“器”的实用性东西。对此,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说:“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2]因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大学生追求智慧,追求知识、技术、技能之上的那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便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我所说的生活的艺术,是指人的各种活动的最完美的实现,它表现了充满生命力的个性在面对环境时所具有的潜力。”[3]
二、履行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职责:高校教师的道德操守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教师要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高校教师履行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职责就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丰富自己内在的精神生活,坚定自己生命的信仰,进而能够使大学生全面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潜能,达到天、地、物、我、心各方面的平衡与发展,并最终养成他们珍爱生命的尊贵,追求生命的完善,实现生命的辉煌。对于这一点,人类的思想家的认识是相同的。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就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完善;亚里士多德提出,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目标,以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这些论述都说明,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重在对其思想、道德、人格、精神、心灵的关注与呵护。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恪守教育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职责,因为这是高校教师的道德操守,只有在恪守道德操守下,教师才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任务。
三、加强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怀
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指教育应当对大学生的道德完善予以引导,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予以丰富,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予以培养,对大学生的生命予以呵护;愿意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投入热情与关怀,愿意为大学生内心痛苦与烦恼的表达投入真诚与关爱,愿意对大学生的心灵和感情予以蔚籍与照耀。作为宇宙之菁华、万物之灵长的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是一个价值的存在、道德的存在、精神的存在和意义的存在。追求意义和价值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归宿,人无法忍受无价值的存在、无精神的追求和无意义的生活。正如池田大作所指出的:“生命最为可贵,一切的出发点在于生命。我觉得:今天,在从宇宙的广阔天地中,得到那宝贵生命的同时,建立一种真正能感受到生命尊严的,准确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要实现对大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就要求高校教师做到:第一,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人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独立存在的价值,有自己存在的高贵性。因此,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定要体现出对大学生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对大学生生命的高贵性的认识与保护。第二,充分挖掘人的生命的可能性与潜在价值。人的存在充满着无限多的可能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教育就是建立在人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在价值基础上的。因此,高校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进他们的发展。“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5]第三,充分尊重生命的完整性。就人的生命存在本身来讲,它是具有完整性的。生命存在的完整性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任何对人的认识、理解、教育、培养等都是建立在完整性基础上的。否则,教育就是不可能的。基于这一特征,高校的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生命的完整性来开展教育,从整个大学生的身、心、灵,真、善、美,知、情、意等角度进行培养和完善,而不能只偏重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养成。做到了这些才真正体现出教师对大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而这又是大学教师必须具有的道德情怀和价值情思。可见,大学教师具备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道德情怀,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富于人性、更富于温情、更富于生命意蕴,也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塑造、陶冶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良好人格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灵魂的重构[J]. 现代教育论丛, 2000,12.
[2][4][5]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北京:三联书店,1991:33,44,65,37.
高校师德范文3
(1)师德建设有利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虽然民办高校的性质是私营企业,但人才培养也是其非常重要的责任。教师的职业具有重复性,要保持长久良好的教学水平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新,而这些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经济的振兴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有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德的人才。
(2)师德建设有利于学校的长久发展。学校的长久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和素质。民办高校具有事业性和企业性双重性质,具有"投资办学"和自负盈亏运营模式的特征,故其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2]。
2民办高校师德现状
(1)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就。二十一世纪,民办高校已经经历了从举办短期培训班、到计划外自考教育、到专科教育、到升格为本科乃至硕士层次的普通高校的发展历程。中国知网中关于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文献从2009年的97篇到2013年的256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涌现了很多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如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及三亚学院等。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师德建设。
(2)民办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退休教师返聘、刚毕业的高校学生以及跳槽而来的中年教师。外聘教师大多只是课上与学生交流,流动性和灵活性大,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少,很难将教书和育人很好的结合;专职教师多较为年轻,富有热情但缺乏教学经验,想法难以运用到实践中[3]。再加上社会、学校、学生及教师个人等方面的制约,民办高校教师多出现功利思想、自身修养不足、敬业精神不够等问题。此外,民办高校较为单一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落实欠缺,不少民办高校很难获得相应的事业编制,在职称评定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学生均来自批次靠后的考生,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理想效果的难度更大,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较少,进而在工作中缺乏激情。
3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加强的对策
(1)完善制度,强化宣传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对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43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逐步完善民办高校的聘任制度,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也应该重视学识、职业道德、人品和责任心等多方面的考察。最好通过国家的力量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权利。教育部门不仅应该在总量上监督管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还应该了解各专业的梯队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引导民办高校的发展和高校教师的自我提升。鼓励民办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到高校间的各项活动中去。对于具有良好师德的民办高校教师应予以奖励和宣传。
(2)提高民办教师福利待遇,建立师德评价机制。民办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公益事业,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也应该的对民办高校进行扶持和引导,比如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奖励基金,建立相应的师德评价机制等,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机会,以便全面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3)民办教师自身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教师选择自我提高的方式中,有55%选择自我辅导,35%选择网上学习,这充分说明了教师自我提高过程中主动性的重要性。所以,民办高校高等教育的趋势以及理念应当融入到岗前培训中,引导教师意识到职业道德伦理、政治思想伦理等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讨论的方式让民办高校学会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4完善机制,激励提高
高校师德范文4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严格自律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高校师德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六个方面: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爱国守法体现为: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国人民、我国社会制度要持热爱之情,对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法规要模范遵守,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坚决贯彻,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敬业爱生体现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热爱、忠诚和精诚奉献于教育事业,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真心关爱学生、培养和教育学生为己任。教书育人体现为:正视并重视自己担负的育人职责,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德艺双馨”的培养学生,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严谨治学体现为: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勇于探求和坚持真理的积极态度,讲求团结合作,协同创新,刻苦专研,力戒浮躁的学术品行。服务社会体现为:将自己担负的育人责任与担当社会责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积极传承科学文化知识,自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为人师表体现为:做学生的表率,以优良的学风和教风、以高尚的学识风范来教育和熏陶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自尊自律。可见,高校教师的师德主要包括其在从事大学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并体现其行为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精神境界。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亦是高素质人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堡垒,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传播精神文明。
一、我国现阶段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
利益和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大学连年扩招,大学规模急剧扩张,学校课程负担加重,某些大学开始快速扩充教师队伍,但因其盲目性,导致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受过严格训练、拥有较强素质、愿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教师;一些教师为得到更高的学历与职务或调到更好的单位,往往拉关系走后门、伪造剽窃学术成果、投机取巧应付教学,这不仅侮辱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秩序;随着大学各院系规模的扩大和人员流动频率的增高,在规模较大的大学院系内,一些同系的教师间常互不相识,不利于教师内部的团结。而且,在个别院系中,因优秀成员流失情况严峻、内部冲突严重及一些学科状态的停滞,常导致教师教学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致使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产生动摇,甚至影响到平时的授课,将不满和厌倦的情绪传导给学生,损毁大学教师的良好形象。价值观的偏差导致责任感缺失。随改革开放而来的社会变迁和多元化思维冲击着大学教师的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使得大学教师的价值理念逐步趋向实际化与享乐化,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教书育人使命被弱化。部分教师在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中放弃了最初的追求,把知识当作商品去换取现实利益;部分教师不重视自身素质的修养,无视自身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不追求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社会价值,只一味贪图享乐、最求个人名利、讲报酬、求索取、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师德的教育和管理不够重视。由于教育部门对大学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大学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部分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只重视自身职称、学历和职业的晋升,对教学任务应付完成,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忽略教学与科研中的改革创新,无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不仅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而且敷衍了事。高校师德要求的淡化,是造成大学教师师德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严律高校教师师德的对策
1、提高师德自律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人格是施教的关键,大学教师应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重视业务能力与思想政治水平的双重提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始终坚守党的教育方针,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面临各种物质诱惑、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以学生、学校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立足现实、坚守岗位,把握住人生的正确航向,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社会主义伟大教育事业中来,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航母,教师是为其续航的核动力,而现今科技与知识的不断进步和更新,需要大学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及综合素质,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调整知识结构、扩展专业知识面,这样才能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保持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以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快速提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求真务实、勇于创新。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应追求工作实效,讲求工作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科研创新,要用新知识和新成果服务于教学,而且大学教师应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开拓进取为座右铭,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勇挑重担,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中恪守学术道德,在评选教学科研成果中坚守规章制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2、提高师德他律性
高校师德范文5
1.师德建设效果欠佳。自古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期望模式为“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肩负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要在思想、道德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以此作为衡量师德标准的话,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教书”方面,存在如下现象:一定比例的高校教师在校外存在“第二职业”,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投入教学活动,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造成了老师对教材不够了解、备课不够认真等问题,这样很容易影响在教学中的质量,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一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职,并未经过系统地培训,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等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使得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保证,没有经验去教导学生如何学习,没有系统的培训教学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使所教授的知识是落后甚至是被淘汰的,从而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对因材施教不够重视,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一贯而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得教学质量及水平难以保证。这样对学生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在课堂中要学习的知识都来源于教师的授课。如果老师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怎么能在课堂中营造学习的氛围?在“育人”方面,高校中更是普遍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果说老师在课堂中只是给学生讲所需要的知识,这样学生是没有兴趣的。根本就学不到什么知识。对以后的学业也是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高校只重教书,追求科研成果,而轻育人,忽略了师德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些高校教师并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修养,甚至将错误的思想在课堂上传播给学生,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能产生学术成果而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些行为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很可能会沿袭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正面积极的学风。当然,我国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地教书育人,为祖国输送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对待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正视其存在,并致力于将其解决。
2.师德建设评价机制不健全。有效的师德评价机制被认为应能够准确反映教师师德水平,并据此予以奖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评价机制还并不完善,并没有有效地实现其设计初衷。例如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更多的加入的是教师工作量、科研成果等可以量化的硬性指标,而教师道德水平、敬业精神,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正面影响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则很难加入考评体系,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忽略师德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样做是对教师的一种监督,能够更好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此同时,师德评价体系尚不规范,在师德评价的方式方法、程序步骤等方面都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应该更加规范完善。
3.师德激励、监督机制趋于形式化。高校师德建设的监督机制存在制度虚设、监督主体不作为的弊端,使得对师德的监督奖惩产生不了实质性作用,更趋于形式化。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鲜有高校将师德水平纳入考虑,而违反师德的行为也停留在道德层面,并不涉及法律层面,因此对不利行为的处罚也缺乏依据。师德职业道德有问题的老师,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有则改进,无则加勉。师德建设若能与奖惩机制有效结合,对建设高校一流师德水平会有很大帮助,从而更加能营造高校师德的风气,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增加自身的修养。如何将形式化的奖惩机制转变成有实质意义的机制体系,是师德建设未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改进师德建设的引导方式。高校师德建设要加强宣传与培训活动,就学生心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培训工作。并且切实开展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影响教师,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巩固职业道德在心中的地位。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引导要规范化、制度化,且避免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努力转变师德引导方式,使其从外部的强制约束向教师自觉的自我约束转变。使师德培训教育变为高校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效教师主动审视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而非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甚至是强制性的命令化规制。真正实现高校教师“教书”与“育人”使命的统一,高校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树立人品上的榜样。
2.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大学教师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研究者,有一些还是管理者。身兼数职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压力过大,存在心理压力无法排解的问题。有了这种心理压力,高校教师的言行、心理状态极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对高校师德建设意义重大。高校可以开设面向师生且保密性良好的心理咨询室,多组织有利于排解压力的集体活动等,帮助教师排解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为学生做好榜样。
3.设立标杆强化激励机制。在高校中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注重校内舆论的作用。在校内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榜样宣传表彰活动,使先进人物发挥表率作用,提高整个高校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推荐,这样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对于教师中出现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要勇于指出并且批评,以反面典型对其他教师起到警示作用。这种现象是要坚决取缔的。师德在高校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因素,他们的职业道德在高校中有着带头作用。在舆论的传播媒介上,应突破传统的传播渠道,不仅限于电视、报纸等媒介,利用微博、微信等热门应用的力量,以及微博大V们的社会影响力,扩大舆论的传播范围及其影响程度。同时,在对高校师德的鼓励方面,应注重建立健全高校师德激励机制,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正面积极的师德典型事例、榜样人物做出表彰,引导高校全体教师向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4.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师德评价机制普遍缺乏可操作性,考评趋于形式化、表面化,考评结果无关痛痒。可以说我国高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针对现存问题,我国高校应定期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在考评体系中的作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匿名评价。从中可调查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这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利的,能够促使其更加严谨地自我评价。在教师师德评价中定量与定性结合,将考评结果与奖惩制度切实联系在一起,以加强制度刚性。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评价标准的客观化,评价过程要保护评价人的隐私,评价结果要保证公正公开。
高校师德范文6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62-04
师德意识是师德的深层结构,是师德行为的前提和思想根据,是教师内在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师德行为起着引导作用。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基地,师德意识教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既是由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决定的,也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调查,探索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影响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提出高师院校师德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以为改进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依据。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文拟从师德意识三个层面与师德四种基本关系相结合的维度探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本特征。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通过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其自身四种教师职业道德关系表现出来,这四种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又通过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层面的师德意识命题得以体现。以此理论依据,可编制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问卷。该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座谈、访问、文献等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山东、北京、辽宁、新疆、宁夏等五省(区、市)的10所师范院校,选取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等7个师范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56份,回收问卷1156份,有效问卷107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3.08%。样本的统计学特征:女生664人,男生412人;大一212人,大二264人,大三316人,大四284人;文科528人,理科548人;学过教育学的509人,没学过教育学567人;参加过教育实习的284人,没参加过教育实习的792人。样本构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工具采用的是以意识三大分层和师德四大类目的理论构想为依据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分问卷一、问卷二、问卷三共计三种形式。
问卷一的调查表共有48个师德意识命题,其中正向题25个,负向题23个,包括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三个分问卷。三个分问卷又各包含教师一教育事业的道德关系、教师一学生的道德关系、教师一教师的道德关系、教师一自身的道德关系四方面的内容。采用五点调查表,每道题目后都按认可或判定程度的不同给出五个级别的选项,要求被试按自己“肯定一否定”的程度进行五级评定,正向题目内容反映高校师范生积极的师德意识,负向题目内容反映高校师范生消极的师德意识。得分越高,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越低。问卷二有19个自由选择题,用统一的百分率统计方法。问卷三包含5个题目,不作积分统计,仅作分析之参考。
二、调查结果
(一)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整体分布
1 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整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正偏态分布看,高分与低分人数比例较低。师德认知总分范围为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认知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得分在48分以上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认知方面水平较高。
2 高校师范生师德情感整体分布趋势呈负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情感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负偏态分布看,高分与低分人数比例较低。师德情感总分范围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隋感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得分集中在48分以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隋感方面水平较低。这一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 高校师范生师德行为意向整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行为意向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正偏态分布看,高分人数比例较高。师德行为意向总分范围为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行为意向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得分在48分以上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行为意向方面水平较高。
(二)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性别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隋感和师德行为意向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专业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和师德行为意向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四)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年级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各年级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1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意识总体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
2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认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三P
3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情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
4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行为意向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
(五)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课业比较总问卷和师德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8)。
调查结果表明:是否参加过教育实习的高校师范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9)。
三、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基本特征成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价值观导致高校师范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与矛盾,形成不良价值定位
一方面,多元化的价值观导致高校师范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与矛盾,他们对以前空泛的“理想”、“人生”、“道德”产生了普遍的困惑。在师德认知和师德行为意向方面表现为互相矛盾、互不协调的现象,如:79.3%的学生对“教师是太阳底
下最光辉的职业”非常认可(32.6%)或基本认可(46.7%);但同时,又有67,2%的学生对“教师职业是低下的,受人轻视”非常认可(29.3%)或基本认可(37.9%)。59.6%的学生对“有些高校师范生想通过考研脱离教育系统的做法”不大认可(45.9%)或完全不认可(13.7%);但同时,又有94.8%的学生“如果有跳出教育界、到收入高的单位去的机会”一定去做(44.1%)或可能去做(50.7%)。
另一方面,在高校师范生中也凸现出一种“务实价值观”,讲求个人实惠,呈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人生理想被功利性的物质追求所代替,重视名利,淡漠奉献。选择职业的标准以“关注自我”为核心。笔者在问卷中“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什么”问题下设置了5个选项供选择。结果是:选择“发挥个人特长”的最多,占40.2%,其次是“经济收入”,占19.4%,第三位是“社会地位”,占17.1%,第四位是“轻松自由”,占12.4%,“为社会作贡献”为第五位,占10.9%。可以看出高校师范生的择业动机具有追求发挥自己的才能、注重经济利益、讲究实惠、追求工作轻松舒适的特征。吃苦耐劳、安贫乐教的传统观念在当代高校师范生身上已经淡化,这对传统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教师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职业吸引力仍然偏低,尚未成为人们的理想职业
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师范生报考师范院校的原因:(1)工资较稳定,有寒暑假(带薪休假),57.3%;(2)喜欢教师职业,11.5%;(3)教师、家长的意愿,17.4%;(4)其他因素,13.8%。这说明88.5%的高校师范生当初之所以报考师范院校,并非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是出于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原因,甚至是糊里糊涂地迈进了高师院校的大门。
现实告诉我们,我国传统文化“重教”并没有真正“尊师”。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仍然偏低,这就使得部分高校师范生产生一种职业对比心态:83.7%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来讲,职业吸引力是一种职业能否将社会优秀分子吸引到该职业中来,能否使在岗的从业者安心本职工作并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提高的能力,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社会反映和综合评价。职业吸引力一方面取决于这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取决于该职业的工作性质及其从业者群体的精神面貌。
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还使中小学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压力,知识权威地位受到威胁。这些都使教师不堪重负,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产生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70.9%的学生认为教师最难以忍受的挫折是工作压力过大(43.6%)或得不到学生认可(27.3%),其次是认为社会地位不如人意(11.2%),认为工资报酬低(9.8%),其他占8.1%。这或许就是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师德行为意向水平较高但师德情感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师院校对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在校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还基本上是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教师职业道德”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学科,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无形中淡化了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对“您认为高师院校有无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行政人员占58.3%,教师占69.3%;认为无所谓的行政人员占13.1%,教师占9.3%;认为没有必要的行政人员占28.6%,教师占21.4%。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理由是:学生课业已经很多,在校要参加的各种类型的过级考试也很多,因此没有必要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多高校师范生将来也不一定从事教师职业,不如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去接受师德培训,这样可以节省教育资源。
不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在校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肯定做得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53.7%的在校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了解很少(46.3%)或一点不了解(7.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只占29.1%,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70.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52.6%,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47.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38.4%,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61.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41.7%,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58.3%。
对“您所在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状况怎么样”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占2.3%,认为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的占37.9%,认为少数教师能够做到的占43.2%,认为根本没有做到的占16.6%。
既不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又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何以提高高师院校在校生的师德意识水平?
(四)部分高师院校教师师德素养不高,不能以身立教,给高校师范生带来不良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错位,一些教师在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难以起到师德的表率作用。在今天的高师院校中,不少教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缺乏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缺乏积极的师德情感。具体表现如下:从专业教师来看,有的教师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教学上马虎应付,出工不出力,课堂教学中敬业爱教的表率行为不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而课后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使得学生对教师灌输的道德观念产生怀疑;有的教师虽然埋头苦干、认认真真,但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不能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由于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采取了让学生参与打分,这让一部分教师害怕得罪学生,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从学生管理人员来看,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聘请的临时工,其素质不高,言行根本就无法起师表作用,但他们仍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这些现象都影响着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的提高。
对“您对所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的评价是什么”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优秀的占12.6%,认为良好的占34.2%,认为一般的占36.1%,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17.1%。可见,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身正为范”的楷模意识,工作上“敷衍塞责”、“心有旁骛”,生活上“不拘小节”、“言行不一”的现象在教师中并非个案。不能正其自身,如何正人?
四、提升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高师特色校园文化,营造师德意识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以校园为空
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形态。师范院校作为校园文化的特殊载体,不仅要按照普通高校规范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造就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和行为模式。
同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既应充分体现师范的个性与特色,同时还要兼顾它的可行性、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隐形性、超前性等文化特征,而其根本特征还是师范性。在高师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师范性,以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为主旋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把着力点放在提高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水平、陶冶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坚定高校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意向上。高师校园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师范性,积极营造高师物质文化环境、高师制度文化环境和高师精神文化环境。这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这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对高师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健全师德意识的导引机制
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人才基地,高师教师承担着“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特殊使命,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教师应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高师教师是师德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思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影响师德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因素。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被视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加强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高师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先行一步,要求学生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率先垂范。
教师劳动是特殊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手段和工具是他们的知识和人格。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职业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求知、做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师院校教师师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中的言传身教作用。
(三)拓展师德课业培养途径,坚实师德意识的多维支撑
理想的课业培养模式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高师院校的课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师资培养的目标,形成合理的课业结构。充分发挥公共课教育学在师德意识提升中的作用,改革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教学内容,改进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方法,提高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师素质。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可分期开设教师伦理学、教师伦理比较、教师伦理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使学生对师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论何种学科的教师,都应把师德情感教育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自觉地培养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强化其教师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四)创设学生道德笃行平台,注重师德意识的情景体验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教师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生道德笃行的平台,通过教育实习可以让高校师范生亲身体验教育教学情景,对引导他们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使其初步具备人民教师应有的师德素质以适应中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针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进行改革,扬长避短,发挥其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高师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延长、分散高师教育实习时间,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教育实习基地,改革高师教育实习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