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话故事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话故事作文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1

其中之一:

女娲补天的故事,由于女娲惊人的智慧与勇敢,人类才能从这次巨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从此,天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又有了春夏秋冬,又有了日夜。读了本片故事感悟一:不管现实生活遇到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勇敢和智慧,你们说对吗?

其中之二:

后羿取神药的故事,后羿被人挑拨与天帝的关系,泛到凡间,由于对妻子嫦娥的诺言,为了实现,战胜了种种困难。文中表达了后羿的智慧和情义,感悟二:不管对周围的人,还是朋友亲人,都要遵守诺言,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个有诚信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胜过的有滋有味。

其中之三: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2

读完《中国神话》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里面一个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太令我感动了。作者通过一个个神话故事,教育我们如何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如何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如何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如何勤学苦练,克敌制胜……读完这本书我真是收获不浅。

这其中有一则故事最令我回味。那是《黄帝平天下——选贤传位》的故事。这段故事主要是讲述黄帝想推举新帝继位,所以开展了一次选贤比赛,结果他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通过文武两关的比试,进入了最后的决赛,黄帝决定最后以德试来选能。黄帝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葫芦,葫芦里都有河水,开口即流,水宽三丈,一人多深,流过二百里才会干。但是要求他们让水从嵩山北坡流过三百里到东边的颖水,谁的水流到颖水水继位。二人急匆匆地抓起葫芦跑到嵩山去放水。结果他们各自试了无数天,放流了无数次都没有成功,就在二人疑惑不解时,大兄长提议把两个葫芦融合一体,那河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出了四百里!众仙看了不禁称赞:“手足同心,兄弟情长”。事后黄帝把兄弟二人叫去问,他俩有没有获得启示,二人表明了只有葫芦合体,水大流远。这里面有着治理天下的道理,百川归流,才能汇积成海。在黄帝的试探下胞弟谦虚地说,办法是兄长想出来的应该由兄长继位,而兄长也谦让地说:“弟弟年轻有为,继位最好。”而黄帝见他们诚心诚意,就让兄长继位。哎!真是名副其实的兄弟情谊长啊……

从这段故事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团结的重要,谦让的可贵。而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同学在践行“八荣八耻”的行动中,都做到讲团结了吗?都做到谦让了吗?和玄嚣、昌意的讲团结的好品质相比,那些平时喜欢搞小摩擦,不讲团结的同学难道不感到羞愧吗?和玄嚣、昌意讲谦让的好德行相比,那些自私自利严重的同学难道不感到耻辱吗?

团结出力量,谦让出人才!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3

一、读前指导——书籍的选择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拿来读。读一本好书,可以受益终身;读一本坏书,则可能受害无穷。

那么书海浩瀚,怎样从各类课外书籍中遴选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身边常见的书籍开始,从孩子手里的小人书、游戏秘籍开始,把课外书籍大概地分分类。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大致进行如下指导。

1.对自己有益的与对自己无益的,甚至有害的

哪些书对自己有益,对健康成长有益,对学习有益,自己能从中学有所得,并且学有所用,觉得自己受益了。如读了百科类图书,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百科知识,这些知识包罗万象,有关大自然现象的,有关动物的,有关植物的,有关社会的,也有关我们自己身体的……可以大大地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读了名著、童话,或是各类优秀的小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品质,既能让自己的心灵受到触动,思想上有所感动,又能欣赏到优美的语句,以及场景描写等等 。有的孩子会说,我看了游戏秘籍,我在游戏中的角色就能很快地从低等级上升到高等级。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分辨一下,这种说法、想法正确与否,为什么不正确。首先从结果上去分辨行为的对否,再从过程上去判断,让学生思考把有限的时间花在这些上面值不值。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对身边的课外书进行甄别,抛弃那些在学生中流行的,却与己无益的书。

2.与学校教材紧密联系的

比如我们课文里学了《三顾茅庐》,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精彩的片断。学了《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两篇神话故事后,我们就可以去找些中国的神话故事书、外国的神话故事书来看看,这些书里一定还有更多优美的神话故事。

3.按书籍主要内容分类

比如有“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人物故事”等,故事一类的书;有专门讲百科知识类的,如《一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综合性的书籍;有专门讲历史发展的“历史”类书籍;也有专门讲地理知识的“地理类”书籍;还有“智力游戏”类的;以及专门教我们写作文的《作文选》《作文大全》等等。

二、读中指导——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个学期能读好多本书,有的同学却只读了一本两本?为什么同样一本书,有的同学读完了,只会讲几个故事,而有的同学读完了,不仅了解了故事情节,还从中感悟到了一些道理,受到了一些教育,学到了一些作文的方法呢?这就是因为在读书的过程当中,读者的方法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就相差很大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让学生花同样的时间能多读些书,能从书中获益更多呢?

1.从详略上把握

读书有精读、略读之分。拿到一本书,首先看看序和内容简介,再看看大概的章节分布,每个章节里有哪些内容,从整体上大致了解这本书。接下来就进入到读书的环节了。在读的过程中,并不是要逐字、逐句的去读,也不是一定要把一本书的内容全部细细地去读一遍。对一些故事性的过程描述,可以适当的速读,泛泛而过,大概了解故事过程就可以了。但对一些描述好的地方,则可以精读,比如书中有一段优美的景色描写,不妨细细地去品读,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优美景色表现出来的。书中还有一些人物的对话描写,你读了以后,书中的人物形象好像就在眼前,那么不妨再细细地去读读这段对话,学习一下作者对话描写的方法。详略结合,学有所得的同时又兼顾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一本书读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读完,而且最后收获也不大。

2.边读边思考

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就是学和思的统一。比如在书中有一个场景,作者开头花很多笔墨来描写景色,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人物在出现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外貌和穿着,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读了这段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好像感同身受,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么写?从某一部分内容,我感受到了什么,我看出某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在阅读中试着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改变课堂上只有老师提问题的状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来提,自己来想,自己来答。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这样做到一点点,就会从这个起点开始,以后会做到的越来越多,收获也会越来越多。

3.不动笔墨不读书

对书中的知识点,好的字词、句子、段落描写、心理描写、话描写等等,不妨摘抄下来。自己觉得很是喜欢的,也可以背一背。对书中不理解的地方,用铅笔作个记号(自己的书不一定用铅笔,但是借的书就要注意了,向学生渗透爱护书籍的思想),然后自己查阅书籍资料去理解,或是去请教别人。

4.要写读书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瞬间的感悟,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都可以随时地记录下来。可以将阅读时产生的思考、疑问随手写下来做成疑问笔记;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做成摘录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做提纲笔记;通过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进行再创作,做成创作笔记等等。

三、读后指导——温故而知新

教材上的知识学过后,需要及时复习和巩固。那么当我们读过一本书后,也需要温习、回想。把自己读过的书名专门记在一个本子上。同时记下内容梗概,书中的主角等等。这样,过段时间,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翻翻,再看看相关的读书笔记、读后感,相信这本书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子里,不会轻易遗忘。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4

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中国古代神话篇目有:《女娲造人》(七上语文)、《夸父逐日》(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语文《短文两篇》)。除此以外,学生对很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譬如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等等。这些神话故事,基本都是以神灵或人类中的英雄为主体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英雄神话,本文所讨论的神话正是此类。

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面,语言文化占有重要位置。而神话往往是文化(文学)起源阶段的重要文学样式,对后世的文学有重要影响,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神话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与古人对话,触摸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使他们丰富精神、增长智慧、提升素养,这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

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对于古代神话的研究,自古有之。中国学术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形成了以人类学、符号学、考古学等文化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上古文明以及古代神秘文化的热潮。何新是这股热潮的主要推动者。他对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成果集前人的精粹,经时间的考验,而且在海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借鉴。

但是,由于古代神话具有年代久远、史料不全、言简意微、荒诞不经等特点,初中的古代神话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只是在文字、语义、情节内容等层面对神话进行了肤浅的解读。也就是说,我们只是简单引导学生读懂了神话故事本身,而对神话英雄人物的行为意义、文化内涵等往往缺乏进一步的或合理的解读。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解决的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解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呢?笔者认为,总的来说,可以把初中古代神话教学置于“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下。如何“置于”呢?下面,笔者借鉴何新对神话文化研究的一些成果,同时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1.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高度去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

说到神话故事的魅力,学生对希腊神话可能会有更多的感受。因为,希腊神话的故事是那样的生动有趣,那样的丰富系统,人物的个性也是那样的鲜明。恰恰相反,中国神话故事往往是那样的简短,那样的荒诞,“故事的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重和庄严”。但是如果我们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高度去看待中国古代神话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也恰恰在于它的“沉重和庄严”,在于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雄健精神。如果说希腊神话是浪漫主义,那么中国神话就是现实主义或者说是超现实主义。

何新认为:“这个时代(神话时代)实际就是华夏民族肇始和文明滥觞时期的英雄时代。女娲是补天的英雄。伏羲、神农、黄帝、炎帝,或创世纪,或创文明,或拓大荒,或开民智,或奋身为天下先,或舍身为天下法。鲧与大禹父死子继,以身济世,拯黎民于水火,蚩尤共工九死不悔,虽失败而壮志不屈,天地为之崩陷。夸父逐日,体现了对于神灵的藐视。而精卫填海,则表现了对宿命的不驯。由此观之,中华民族的神话先古时代,实在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慷慨悲壮的时代,奋进刚毅的时代,是献身者的时代,殉道者的时代,创造英雄和产生英雄的时代!”[1]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这样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去感受中国神话的魅力,那么学生能不从心中对这些神话英雄敬而仰之吗?

黑格尔说过:“古人在创造神话的时代,生活在诗的气氛里。所以他们不用抽象演绎的方式,而用凭想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把他们最内在最深刻的内心生活变成认识的对象。”[2]

的确,超现实的想象和神奇浪漫的夸张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往往会使得神话英雄人物的行为荒诞不经。因此我们不能按今天的常理去理解,而要认识到这些行为往往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理解,往往表达了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笔者在《女娲造人》的教学中,课前首先进行了一个走入神话的导入:“神话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形成的童年时代。儿童往往是天真烂漫的。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童年时代却过着一种异常艰苦的生活。生存环境的艰苦,迫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成熟了,并从中诞生了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学样式,便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反映。”接着,为了帮助学生走进神话的语境,走入神话的想象性思维,同时增加学生对神话的兴趣,笔者从网上找到了一个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的三维动画的视频。经过多次剪辑拼接,浓缩精华,我把这个视频作为走进神话、感受神话英雄魅力的一个情景导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解读文本的文化隐义,概括神话人物的形象特点

何新提出:“一般来说,每一个神话系统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语音、文字所组成的语句层面;二是由一个语句集合构造成的一个语义层面,这个层面乃是对语句的第一层解释;三是作为深层结构的文化隐义层面,它构成对一个神话由来的真正解释,对任何神话的研究,只有在深入地掌握了这个层面之后,才能算是成功的。”[3]

可见,我们解读神话,应该由表及里,透过文字深入其文化内涵。在上述三个层面中,前两个层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而第三个层面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对神话文本的解读。但因为古代神话文本的特殊性,要解读出神话的文化隐义,又不能仅仅依靠文本。因为古代神话不仅能够体现出祖先们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而且还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同时,也是因为记载神话的典籍零散不全,我们只有占有大量的素材(背景材料)之后,才能进一步对神话在文化隐义层面作出较深刻的解读。

笔者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第一次读这个神话的时候说:夸父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要自不量力去追太阳呢?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课文没有交代夸父逐日的原因。试看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也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或为崇拜太阳;或为探索奥秘;或为留住温暖;或为去除干旱等等。我同时参考了一些关于上古太阳神崇拜的书籍,最后笔者发现,这几种说法都有合理的地方,其实是有联系的。太阳主使万物生长,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体。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先祖敬畏太阳,把太阳设想成为一个在天空当中周期性地走来走去的伟大神灵。但到了夸父的时代,人们对太阳神的崇拜已经不是简单地跪拜在太阳神的脚下,人们渴望探索太阳的奥秘,甚至是要征服、驾驭一直代表着权威的太阳神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例如在寒冬能留住温暖,在酷暑能去除干旱。于是远古人们幻想出夸父这个立志追上太阳的巨人。在夸父的身上,正是体现了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只有理解了这点,我们或许才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夸父逐日的文化隐义。于是,笔者在布置课前预习的时候发动了学生去查阅和思考夸父逐日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夸父逐日的原因,再来分析概括夸父的精神内涵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很快发现,课文叙述和描写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概括提炼出一种伟大的精神品质,譬如志向宏大、气吞山河、坚持不懈、死而后已、造福人类等精神。这种英雄气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是夸父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一种精神——夸父精神。

3.引导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认识神话人物精神的现实意义

何新认为:“对古神话的研究,就绝不仅仅是一种纯文学性的研究。这乃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最深层结构的研究——对一种文化之根的挖掘和求索。”[4]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古神话的教学,也应该启发学生追根溯源,联系历史和现实,认识神话人物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把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定为:学习夸父的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英雄传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夸父精神”后,就可以联系历史和现实,进行广泛的拓展——由古至今,你想起了哪些夸父式勇于追求理想的英雄?譬如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为了追求楚国振兴的理想,“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终投江就义;譬如晚清维新变法的壮士谭嗣同,他为了追求国家强盛的理想,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英勇就义;譬如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士斌,为了解救受灾的人民,连续奋战32天,因过度劳累而牺牲……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增强效果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可通过写作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表达内心情感,并不断积累语言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强化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正确引导他们对语言文字进行有效思考,从本质上解决小学生的写作困难,对作文不再存有畏难情绪,不仅提高写作水平,还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灵活使用写作技巧与整合语言文字,面对写作题目不知该如何下笔,不能准确地对作文题目进行联想和拓展,导致学生写作思维受到阻碍,写作水平更是难以提高。第二,写作基本原则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写作内容则是通过对周边人、事、物进行描述,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进而挖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不少小学生难以理解写作原则与掌握写作技巧,导致写作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第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仍然停留在静态教学层面,往往只要求学生针对写作格式、事物和主题进行分析,而忽视对他们主观分析事物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导致大部分小学生无法灵活使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二、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对策

1.适当降低写作难度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要求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和感受写出来,并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而且作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成、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错别字,正确使用表达。但是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强,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较少,所以,教师指导他们写作时,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写作难度,不能一开始接触作文,就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惧怕或畏难心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要求,淡化文本,调整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小学生的知识、心理和年龄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身心特点与喜闻乐见的主题进行写作,使其逐渐接受写作。另外,作文教学初期,教师可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对写作内容、主题、长短等均不做硬性要求。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参与写作和热爱写作的动力源泉,如果对写作存在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将非常乐意地接受写作,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指导发现、观察和研究写作素材。反之,假如小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或存在抵触情绪,那么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将异常困难,而且写出的内容一般,质量一般,甚至达不到基本的写作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强化作文指导效果,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写作,对作文充满创作欲望和动力。比如,讲授《开天地》时,小学生往往对我国神话故事十分感兴趣,此时,教师可适当多讲述一些神话故事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讲述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技巧、结构布局等,将写作指导融入课文讲解中。3.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勇于表达,不仅可以让他们练习学习的语文知识与表达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写作自信。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即为动笔写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但是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沟通,避免“单兵作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在写作中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作文指导模式,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针对写作题目进行口述,由于小组内都是比较熟悉的同学,而且人数不多,学生敢于开口讲话和表达。同时,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型演讲比赛,鼓励小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然后在讲台上进行陈述,促使他们勇于表达。4.丰富学生想象思维写作本身就是作者想象能力的发挥,小学生写作时也是如此。传统小学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的是学生对写作技巧掌握得是否纯熟,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使用得是否合理。在这样的作文指导模式下,虽然小学生能一气呵成地写出作文,但是作品却显得活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被禁锢,导致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鼓励其敢于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作文创作。比如,学习《丑小鸭》时,针对丑小鸭“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教师可让学生将自身当做“丑小鸭”,对看到的景象进行想象,并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从而丰富其想象思维。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写作教学,强化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提升其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作文指导方法与对策,让他们正确对待写作,并热爱写作。

参考文献:

[1]黄玉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与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169.

[2]邵文庆.对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相关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5:71.

神话故事作文范文6

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

1.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为此,我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具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经典名著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条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孙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了解浏览类

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文摘报》《学生天地》等。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1)读书笔记展示

(2)课外古诗词背诵比赛

(3)选拔优秀活页作文进行奖励

三、取得的成果

1.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我们班的课堂教学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1)变被动接受为积极阅读;(2)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3)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

2.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代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而是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敢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理论上

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

2.方法上

在研究的方法上,我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我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3.对学生的态度上

我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