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1

关键词:情感投入;思维活跃;意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4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随文练笔,作为教学的一种新策略便应运而生。恰到好处的随文练笔,能使课堂精彩纷呈,迭起,充分显示出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

要让课堂练笔更有效,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在日常教学中,我结合实践,以挖掘、延伸教材的“空白”为立足点,以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为方向,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

一、情感喷发处,将感悟沉淀下来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使他们的语言的内化、情感的积淀、思想的领悟喷薄而出,并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如《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描写了年轻阿姨帮助奶奶推门,母亲宽容对待护士两次打针的失败,鼓励年轻护士再来一次这两件事,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理解别人,宽容别人。第二件事开头有这样一句话:“眼见针眼处鼓起了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结尾是母亲对护士说的一句话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紧抓住“我”的心里变化,备课时就不断地叩问自己:“我”的情感由埋怨到温暖与幸福的变化,是因为什么?“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中“我”领悟到了什么?这样的空白点就活化了,凝结成了一处有味的练笔支点:

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这多元化的练笔角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五彩缤纷——

生1: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母亲,我也会爱你一辈子。(感动的角度)

生2: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自省的角度)

生3: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悟理的角度)

“正当学生通过研读被母亲的宽容、谅解深深触动时,我会是什么反应?”此时的练笔给了学生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学生将对“人与之间要宽容、理解对待”这一零散的、渐渐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了文字,形成了人文思想中一个稳固的印痕。

二、空白补充处,将思维活跃起来

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运用这些句子,展开联想、补充,就能更好地促进这些生成教学。

如在《鸟的天堂》一课,对鸟的动态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欢快的语气读这段话。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除了作者描写到的几种鸟活动的形态外,大榕树上还有哪些鸟是怎样活动的?”由于有了一定的教学铺垫,学生分成了四人小组练说,气氛很热烈。

生1:有的在树枝上蹦来跳去,好像在跳舞呢!

生2:有的鸟儿贴着水面飞翔,一会儿尾尖贴着水面,真像一位矫健的滑水运动员。

生3:有的鸟儿站在河岸边饮水。偶尔盯着湖面,好像在对着镜子打扮自己呢!

生4:我还看见一只鸟儿正歪着脖子好奇地朝我们笑,好像在说:“朋友们,欢迎你们来我们这儿做客。”

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现形式,而且充分地激发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想象思维,激起了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学生的动态生成。

三、意向还原处 ,让词语鲜活起来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脉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

《珍珠泉》描写了云南珍珠泉美丽、奇特的景象,尤其是小泡泡的描写更可称为点睛之笔。紧抓住“最有趣的要算是这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晶亮、饱满的小水泡了”中的“一嘟噜、一嘟噜”,赋以泡泡于人性化,在一赞三叹式的“晶亮”“饱满”“冒”的揣摩玩味后,设计练笔:

我这小泡泡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一嘟噜,一嘟噜,是想_________。

生1:是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我”不想和大家捉迷藏了。

生2:是想告诉人们,这里山美,泉美,人也美,游客们真是不枉此行了。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2

关键词:随文练笔;写作能力;设计策略

“随文练笔”这种基于写作方法指导的阅读教学设计,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文本进行写作训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地运用了课文中清晰的段落、优美的语言、丰富准确的词语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媒介和习作的范本。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讲究随文练笔设计策略,因文而异,就文取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学生创设“写”意。

一、串词成段,积累内化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或是同类词语的积累,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朗读、理解得多,应用得少,其实只有让学生试着运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课文语言场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内化。在北师大版第九册第4单元语文天地里,出现了一些优美词语。如何将它们学以致用,结合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准确用词,品味韵味”,达到“增加积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迁移知识”的目的呢?教学时,笔者选择了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串词成段”的练习。“陶醉、心旷神怡、万籁俱寂、赏心悦目”是一组表达内心感受的词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内合作“集体作文”的方式,完成片断练习。有的小组写道:“我们经常站在最高的阶梯上,眺望远处的湛蓝深海,那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夏天的夜晚,在蝉鸣声中,三五成群的大哥哥大姐姐聚在树下,听忧伤的吉他声在夜空回荡。夜色渐深,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树下的剪影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这种练习,看上去像是信手拈来,实则别具匠心,既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又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创作,参与表达,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这些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这种训练形式不但可以为学生作文的笔端增添许多生动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

二、经典仿写,实现技能迁移

课文中有许多句段不仅文句优美,而且结构鲜明、写法典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还要重视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实现技能迁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切实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里有世上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段话连用五个“最”构成了排比句,具体描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伟大与奇妙,读起来琅琅上口,意境悠远。教学这段时,笔者让学生仿照句式展开想象,写写自己心中最美的地方。学生思考一番后,妙语佳句不断涌现,有效地帮助学生领悟排比句式的写法,极具魅力。

片断1:我的家乡有世上最纯净的溪水,最苍翠的大树,最缤纷的野花,最淳朴的人心,最可爱的乡亲。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我向往的地方。

片断2:我们的学校有世上最天真的笑脸,最明亮的教室,最宽阔的操场,最有学问的老师,最动听的读书声。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无邪的知识殿堂。

在《绿色千岛湖》的教学中,赏析完描写“猴岛、蛇岛”的段落后,引导学生对其他小岛的仿写,学生练得兴致勃勃,有学生写道:

片断1:孔雀岛,名副其实,岛上饲养着一群美丽的孔雀。孔雀在阳光下漫步而行时,就像穿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纱衣,那纱衣有的像青翠的雨后荷叶,有的像晶莹圆润的蓝宝石,有的像嵌满珍珠的彩扇……开屏时,孔雀小姐们鲜艳夺目、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片断2:在蛇岛,你丢一小块食物进去,蛇群就会开始争夺。瞧,那条五步蛇像箭一样冲了过去,叼住那块食物,正当它满载而归时,其它蛇迅速游动着,来抢那块“宝贝”。只见一条竹叶青向那条蛇扑了过来,吐着红信,向它示威。那条蛇也毫不示弱,尾巴高举着,缠住了向它挑战的那条蛇,然后越缠越紧,挑战者最后狼狈而逃。又有一位新选手冲了上来,它释放毒液,那条叼着食物的蛇灵巧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然后趁新选手不注意时,咬了它一口,可怜的它垂首而逃。那条连胜两场的蛇津津有味地吃着食物,其他蛇只好咽着口水了。

如此生动鲜活的片断在课文的支撑下,从学生的笔端流淌出来,成为“班级作文集”中的一朵朵奇葩。

此外,像仿写过渡句、仿写特色段落、仿写篇章结构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只要抓住课文中的经典句段长期坚持仿写训练,学生写作时就有章可循,有话可写。

三、发挥想象,补写情节留白

有些课文常给读者留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点”,文章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训练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补充连缀空白、丰富情节。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丰满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的练笔提供了情境平台,让学生易于动笔。如《迟到》一文中,当父亲送来夹袄和铜板后,作者写道:“后来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后来的情景写下来。学生写道:“我紧紧地攥住手心里的两个铜板,感觉那上面还带着爸爸手上的余温。爸爸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啊,爸爸并不想打你,只是……’爸爸顿了顿,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转身走了……望着爸爸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而爸爸的身影也渐渐地模糊不清了。”

在学生的片断练习中,一个慈爱而严厉的父亲形象便鲜明地矗立在我们面前,这一练胜于教师的千言万语。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位盲女孩安静用自己神奇的灵性拢住一只蝴蝶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命与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一个“流连”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但文章并没有对此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让学生展开具体的想象进行随文练笔的空白点。一位教师抓住“流连”一词,让学生思考:每天流连在花丛中的安静会做些什么呢?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眼中的画面是生动的,一个学生写道:“她蹲下身子,凑到一朵小花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极其满足地闭上眼睛,好象那香气沁入了她的心脾,融入每一根血管;她和小草谈心,诉说自己的故事;她到小池边聆听天籁之音,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泉水扬起的刷刷声,听鸟儿凌空扑翅的声音,听虫子叫,听青蛙鸣,听落叶翩翩,亲吻大地……”学生在“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文本空白点尽情地想象着、倾吐着,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把一位热爱自然、享受生命的可爱盲女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特殊标点(如省略号)处进行补白练笔,在意犹未尽的结尾处进行续写,紧扣情节发散点处续写,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方式。

四、情动辞发,创写释放心灵

语文教学情境性特别强。教师应该基于文本,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抓住课文的情感点,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练笔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进而引导学生由情动到辞发,内化情感,享受“我手写我心”的喜悦。如教学《我喜欢》时,笔者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真切的感受。之后顺情而导安排写作练习:同学们,你喜欢些什么?细细体味内心,写出喜欢的意境。这样的设计发挥了学生二度创作的自主性,学生写下了不少细腻优美的诗篇,令人惊喜。

片断1:我喜欢在那孤独的夜晚,静静地,一人站在海边。放眼望去,大海无边无际,平静而又带着一种忧郁的蓝。海风吹起,与滚滚浪声交织,编了一曲《C大调》。偶尔有一两艘船经过,给这音乐的篇章又添加了一个细节。皎洁的月光星星点点地洒在海面,即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散碎的美。

片断2:我喜欢音乐,这是一种古典的美,既高贵,又优雅。每一首曲子都是一幅充满生命与灵气的图画——莫扎特的作品清纯如茶水;贝多芬的作品激情如雄鹰;肖邦的作品像一杯苦涩的咖啡,散发着忧郁……音乐,犹如一双想象的翅膀,带我去飞翔,去品味这串浸润着喜怒哀乐的音符。

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在情感的激发下思如泉涌,写起来得心应手。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随文练笔设计根植于文本,又拓展于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双向的习作支撑。它借助课文中典范的语言,让学生由这些情景、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为学生的二度创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

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具体叙述了三件事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生感情朗读,理解作者的愤懑之情后,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类似遭遇。学生不吐不快之时,再让学生写一写,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既能加深情感体验,把握情感基调,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以文中片断为蓝本,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有的学生写道:“我看见到公园游览的人们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草地,我看见他们毫不在意地把喝剩下的一点儿汽水倒进草丛中。他们认为,这是在给植物施肥吧。但那些可怜的植物,正在一天天地在枯萎……你摇摇头,觉得无奈。园丁啊,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没有胆量对那两个在草地上玩耍的青年人大声嚷道:‘喂,你再不出来,我就对你不客气!’你在那儿修剪花儿,想着将要到手的工资,装作没看见。你为什么不放下剪子,站起来告诉他们,你很生气!”

在生动的描写中,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了。

随文练笔还可以是情感喷发处的批注,是立足原作、删繁就简进行缩写练习,根据材料进行改写练习,活用教材插图写话等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句一段皆可为之。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也说过:“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总之,教学时紧紧抓住随文练笔这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将写作指导渗透于阅读教学的点滴之中,为学生创设广阔的练笔空间,让学生在随文练笔这片天空下驰骋思维、释放表达的潜能,使学生自身积累的语言得到激活,有利于学生作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肖川.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薛法根.教学目标的定位(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3

那么,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巧抓空白点,发挥想象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当然也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天地”。如《乡下人家》一文,结尾说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文中有描写乡下人家春、夏、秋的风景,却没描写冬的景象,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于是,教师这样引导:“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雨后春笋的春景,门前晚餐的夏景,月明人静的秋景,可在静谧的冬季,乡下人家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拿起笔写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吧。”于是,在学生的笔尖,将会流淌出多姿多彩的冬景图。学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表现生活,抒写心曲,这对于老师来说应是何等欣慰之事

二、善抓延伸点,轻松感悟

拓展延伸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又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脚点。拓展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相关事实,或引申类似的对象,总之,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广阔。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引导学生说此刻你最想做什么?有的说想去圆明园游览,有的说想把那些美景全拍下来,有的说想亲手摸摸那些奇珍异宝……显然,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在学习了“”这段屈辱史后,引导学生写写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用上“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的句式,联系上下文感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是辅佐朝政的大臣、是清朝军队中的一名守城士兵……面对侵略者的丑恶行径,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的思维、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他们顿时激情澎湃,畅所欲言。“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不会受欺侮”这些道理,学生自己领悟出来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深刻得多。结束新课时再让学生思考:假如现在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有什么话要说?让他们写读后感,自然水到渠成。

“水本无痕,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被激活。老师应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让学生能直接与文本对话,学生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扎实的语言文字,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同步提升。

三、创意巧补白,书写真情

在文本单薄处进行“创意补白”,能活化词语、句子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饱满、丰润,富有生命活力。在《去年的树》的教学中,我抓住文中大树和小鸟的一次对话,做了这样的设计:

树?摇?摇 ?摇?摇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摇 ?摇?摇?摇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第二年春天,树?摇?摇 ?摇?摇向鸟儿呼唤:“?摇?摇 ?摇?摇。”

鸟儿?摇?摇?摇 ?摇在心里念叨:“树,我的朋友?摇?摇 ?摇?摇。”

学生补充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树和鸟儿之间的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树被砍伐后的痛苦、无奈、无助,鸟儿找不到大树的伤心、失落,令学生记忆深刻。

四、感想式笔记,拉近联系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编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读后的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段。其中,写读后感是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比如学过《梦想的力量》一文,学生被瑞恩坚定执著的美好童心震撼,明白了一个小小的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教师借机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梦想?是从什么时候起产生这个梦想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你为此做过哪些努力?打算怎样实现?就这样,老师从孩子的作文中看到了一大群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而且可以发现他们的想法大多来源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从电视上看到的事,触动了他们的心弦,引起了他们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责任感。

五、续写式练笔,走近文本

许多作家在安排材料的时候,往往不会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他们写到高处时,可能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悬念,给读者想象,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半截蜡烛》这个剧本时,其结尾写道:“杰奎琳慢慢地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剧本到这里戛然而止。教师就让学生担任编剧,设计了多种故事结局:

有的想象:德国军官起疑心,上楼查看,发现情报,杀害了母子三人。

有的想象: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看到蜡烛熄灭,担心情报泄露,巧施计策,里应外合,引开德国军官的注意力,打发走了他们。

有的想象:在这危急关头,孩子的父亲或剧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米德叔叔及时回来,打死了德国军官……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4

【关键词】转识成智;“智慧语用”;“语用智慧”;发现;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不同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B-a/2013/02/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07-04

一、智慧:“语用”之更高追求

智慧,指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华字典》,第11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6月,第652页。)这一释义指出了“智慧”的三个主要维度:“迅速”强调思维的敏捷性(“快”――才思敏捷);“灵活”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确”强调思维的准确性(“准”――准确无误)。智慧,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

“智慧语用”,指智慧地运用语言文字,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智慧语用”,不仅讲求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用”)的准确性、敏捷性,而且讲求灵活性与创造性。“智慧语用”,有别于“技能语用”,其追求的不仅是让学生成为“语用”之“能者”,而且是“语用”之“智者”,并最终成为生活之“智者”。其更高的追求超越“形而下之器”,至“形而上之道”。当然,“智慧语用”是以“技能语用”为基础的,是“语用”课堂向前再走一步的更高追求。

二、“智慧语用”:课堂如何追求

1. 发现“语用智慧”

就阅读教学而言,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观,追求“智慧语用”,首要的是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典型“语用”现象,发现文本独特的“语用智慧”――文本中运用语言文字的智慧。让学生充分经历文本(作者)“语用”智慧的发现之旅,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思想内容,发现隐藏其中的言语秘妙与“语用智慧”。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可作为学生发现“语用智慧”的典范。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有一双智慧的语文之眼、“语用”之睛,带领学生用心发现其中的“语用”智慧。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停留于文本“说了什么”(言语内容)这一层面,也不能止步于文本“怎样说的”(言语形式)这一层面,还要深入到文本“为何这样说”(言语智慧)的更高层面。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去年的树》(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感人童话)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披文入境”,通过写外貌(鸟儿和树这对好朋友可能是怎样的外形)、写心情(鸟儿和树告别时的心情及一年后树被砍走鸟儿一次次寻友不见时的心情)、写表情(鸟儿和树当时的种种神情表现),步步深入,让学生真正“读进去”――进入文本,进入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处。但,这“三写”不是表面上的语境中的练笔之“用”,真正的用意在于通过对比与反问揭示本文“语用”上最独特的智慧。

当学生三次练笔(写外貌、写心情、写表情)“蓄势”完成后,王老师巧妙的一连串反问,掀起了教学的(揭开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语用智慧”):“刚才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具体而生动地描写出了鸟儿和树这对好朋友的外貌、心情、表情……但,作者却没有写――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人物心情吗?是作者不会描写人物的表情吗?……显然不是。作者太会写了,但他为什么不写呢?”

学生回答:“作者是想让读者自己去琢磨”“作者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后,王老师留下一句:“用最平淡的语言,书写最深厚的感情,就是这篇童话最大的语文魅力!”此言一出,全场震撼。偌大的听课礼堂内寂静无声,仿佛人人都在回味王老师最后这句话的内涵。“下课了!”王老师提醒学生,可是没有学生愿意下课,他们久久未动,沉浸在语文的巨大魅力之中,沉醉于文本独特的“语用智慧”的回味之中……

聚焦每篇课文独特的“语用”现象,千方百计着力引导学生探寻之、发现之、领悟之,文本阅读将成为一次次奇妙的言语智慧的发现之旅,文本中掩藏的惊人的言语智慧将成为语文学习的魅力之巅,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峰体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紧扣文章最大的表达特色“侧面烘托”。学生学习了描写黄河的文字后,于老师问道:“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为什么这里要写黄河的气势?”学习了描写羊皮筏子的一段后,于老师问道:“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为什么这里要花这么多笔墨描写小小的羊皮筏子?”学习了描写乘客的一段后,于老师问道:“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为什么这里要写乘客的谈笑风生?”学习了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后,于老师问道:“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为什么这里要写‘我’的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呢?”……这些提问让学生在思考文章内容的同时,自然而深切地体味到文本表达运用之妙。

语文教学致力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现实中往往停留于“语文知识学习”“语言形式的了解”“语文技能训练”这样的层面,其实更高的层次是习得“语用”的“智慧”――作者为何这样独特表达“语用”,而不那样表述?为何用这一词,而不用那一词……这样的教学,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越学越聪明,越学越会学、爱学,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

2. 表现“智慧语用”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引导孩子聚焦文本典型的“语用”F象,发现、领会文本独特的“语用智慧”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表现”(即智慧地运用语言文字,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尝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运用实践中主动积极地追求“智慧语用”(智慧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智慧),从而真正锤炼、形成、发展、提升学生智慧。

(1)迁移性表现。“迁移性表现”指在发现“语用智慧”后,在另一种学习情境中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迁移、模仿,以实践与表现“智慧语用”。

笔者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首先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说理文与记叙文“事例”表述不同之秘妙,再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在“表现”中习得“语用智慧”:

①引导“发现”。出示《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尝药草”的具体描写,联系比较。

师:由本文中李时珍的事例,老师不由联想到四年级上册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出示)这是其中对“尝药草”的具体描写(近200字)。但本文只给出“尝药草”3个字。为什么同样写李时珍的事例,在不同文章的表述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②交流“发现”。因为表达的需要与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一个只是作为论证事例之一,为了说明道理。但说理文的举例并不简单――用准确、精炼的文字写出人物精神,说明道理。这种“概括性表述事例”同样是值得学习的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本领之一。

③迁移“表现”。把本册书中有关的叙事性课文中名人故事改写成本文中的一个论证性事例。如笔者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文中两个双重否定句(“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无不奉陪。”“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样引导学生“发现”与“表现”――追求“智慧语用”:

师:这两句,有一共同的语用特点,你发现了吗?点红“无日不”与“无不”。

生:双重否定。

师: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连用两个“双重否定”的句式呢?比较一下:“无日不”就是“没有一天不”,换成“天天都”;“无不奉陪”就是没有一天不奉陪,换成“每天都奉陪”。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双重否定”更加强调夹竹桃日日迎风吐艳的韧性。

生: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这种韧性的敬佩之情。

师:对!用“双重否定”句式表达的意思与情感更强烈,作者选用这样的“双重否定”,就是要表达自己内心――

生: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师:看来,要想强调突出,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我们可以选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比如,你要想表达我们六(5)班同学个个都热爱读书,每天都坚持午读。该怎么说?

生:我们六(5)班同学无不热爱读书,无日不坚持午读。

生:我们六(5)班同学无一人不热爱读书,无一人不坚持午读。

师:“上周四,我校红领巾广播站朗读了我们班杨t成同学的作文《悲哀的苍蝇》,同学们听了都拍手称赞。”――用双重否定句,应如何表达?

生:同学们听了红领巾广播站朗读的杨t成同学的作文《悲哀的苍蝇》,无不拍手称赞。

师:同学们再过一个月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发现现在大家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很留恋,恋恋不舍――

生:再过两个月就小学毕业了,同学们对母校的一草一木无不留恋。

生:再过两个月就小学毕业了,对母校的一草一木,同学们无不恋恋不舍。

师:你看,这样就更好地把我们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让我们读好这两个特别的句子,读出其中季先生对夹竹桃由衷的赞美与深深的敬佩之情。

从以上案例片段可以看出,迁移运用、模仿表现,可以有效深化对文本“语用智慧”的“发现”,并能在实践中真正习得文本“语用智慧”。

(2)创造性表现。创造性是智慧的重要特征与典型表现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的层次越高,创造性程度就越高。

“创造性表现”指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具有创新性质的表现,它基于又高于“迁移性表现”。

笔者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在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受、发现之后,顺应课文戛然而止的结局,设计了这样一个创造性想象练笔,进一步深化理解、升华主旨:“时光如流,岁月如梭。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还是这一家人,还是这片森林,同样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还是只有一件雨衣。这种爱会如何延续?又会发生什么样美好而动人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运用对话描写,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还要注意把每人说的话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基于文本,展开丰富创想。

有的学生想象:萨沙把雨衣披在了妈妈身上,妈妈却把雨衣盖在了流浪猫身上。

有的学生想象:萨沙把雨衣披在妈妈身上,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的孩子,而萨沙的孩子又把雨衣披盖在蔷薇花上。

有学生这样创想与描写:

人到中年的萨沙赶紧拿出雨衣,披在年老体弱的母亲身上。

母亲用颤巍巍的手取下身上雨衣,递给了萨沙的孩子――自己的小孙子科利。

聪明可爱的小科利,接过雨衣却没有穿上。他不解地问:“奶奶,爸爸把雨衣给您,您为什么自己不穿,要给我呢?”

“那是因为你最小啊!”奶奶回答道。

萨沙微笑着说:“爸爸把雨衣给奶奶,是因为她年纪大了,年老体弱,我们都应该照顾比自己弱小的人!”

科利想了想,反问道:“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萨沙微笑着说:“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小科利若有所思,环顾四周。蔷薇花在风雨中摇晃着细嫩的身躯,显得楚楚可怜。看到这,小科利快步上前,把雨衣轻轻地披w在蔷薇花上……

风停了,雨住了。森林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的训练 读熟 精思 方法科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机的、系统的读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呢?

一、读书读书,贵在读熟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是理解和记忆的先导。在反复读,把书读熟的同时,学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听,许多器官同时并用,就容易把课文记得牢固,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大家知道,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专家苦心孤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以读为先,将读贯穿教学始终,指导学生朗读,把书读熟,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情感产生思考,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达到不教而会的效果。

二、熟读精思,心知其义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通过一读再读,从而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这篇课文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无限爱戴,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但对于学生年龄小,了解总理事迹不多,所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首都人民为什么不分男女老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长安街两旁迎送总理的灵车?他们等了多长时间?为什么用“焦急而耐心”这样的一对反义词哪?作者在向我们说明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边读边想,情不自禁的回忆起自己学过的《一夜的工作》、《一个降落伞包》等课文。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日理万机,艰苦朴素,关心下一代的高大形象随之跃然纸上,也肯定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一下子把自己同总理的感情拉近了,原来总理就是这么一个为国为民操碎心的人。学生对的爱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三、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创设氛围,进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笋》一文时,学生对于春笋的生长过程是很生疏的,春笋生长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样子他们从未见过。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春笋生长的过程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其次,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也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3.边读边想,再现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观情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境。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视听神经的协同活动,接受文字符号的音形复合刺激,从而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实现再现。朗读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儿童又长于形象思维,还原并不难。一般地说,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入情入境,将课文读出感情来。

4.重点地方反复读,品词品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点地方一般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课,抓住父亲的话指导朗读,体会话中含义,总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自读批注,边读边悟。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阅读批注应先交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反复实践练习,练中提高批注的质量。

为什么而读书小练笔范文6

1. 教学目标明确,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这两个教学案例,都以阅读教学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多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其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运用语言,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表达。具体来讲,那就是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朗读,以词语来说课文主要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走进文本。通过反复朗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充分理解彼得“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这个主题的。

2. 强化自主研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两个案例均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读书质疑,并借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来研读文本。两位执教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疏理;抓住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自主读书活动,突破重点难点,将文本的阅读转化为一种研究活动。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静心思考、发挥想象、交流讨论、练习表达,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 准确把握语文特点,得言得意。两个案例都较好地把教学的着力点集中在“言”的理解上,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读书感悟,深刻理解主人公彼得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辛勤耕耘、坚持不懈,终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引导学生通过理清层次、读书感悟,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语言表达的妙处。结合所学文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重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并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学会表达,言意兼得。

A、B两案又各具特色:

A案例中,采用分散随文指导写字,关注了识字写字,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并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运用,并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理解彼得“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其一,想象彼得辛苦劳作,全身心培育花苗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创设情境练习说话,训练有层次、有梯度。另一个亮点,是文章学完之后,引导学生转换身份谈感受:假如你就是彼得,谈一谈你取得成功以后的感受。这一设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转换角色,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练习说话,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的总结提升。安排学生先说后写,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设计得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B案例中,教师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构,关注文本表达形式。上课伊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疏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彼得找到的金子到底指什么?为什么说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披文入境,理解语言,体会语言背后的表达方式。这一设计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确实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教师还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彼得和其他淘金者都同样勤奋努力,结果却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只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且确立的奋斗目标要切实可行才能获得成功。教师也安排了学生的读写小练笔,在“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和“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之间的课文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采用句子填空的形式,练习口语表达。

上一篇钓鱼作文

下一篇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