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文1
关于端午的古诗一、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三、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四、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五、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六、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七、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八、竞渡曲
唐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九、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十、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关于端午的诗句精选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关于端午的诗句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7、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文2
1.读下面一段话,请依据拼音把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括号中。(12分)
chà
dào
大路的( )(
)口上有一个村寨,这里
liáo liàng
hóng yàn
山歌(
)(
),流传着一个(
)(
)书
的美好故事。每当夕阳西下,牧童短笛声声,(
)
yān
měi
wèi
(
)袅袅,巧手的主妇正在煮着(
)(
)的
yí
rán
肉羹……好一派宁静(
)(
)的山乡风光。
2.选择填空(只写序号)。(4分)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翻天覆地 去粗取精 扬长辟短 优胜劣汰
B 莫名其妙 连绵不绝 各抒己见 久负盛名
C 栩栩如生 行云流水 身临奇境 一丝不苟
D 南腔北调 前仆后继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我多么愿望与他永远不分离呀!
B百部优秀影视片重现了英雄风采。
C李夏很兴致地发问道:“噢?说说看。”
D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3)没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B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日初出大如车盖。
D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4)使用关联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海马是一种马,还是一种鱼?
B 无论她多忙,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
C 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不但在全世界出名,而且在中国也很有名。
D之所以我被深深的陶醉,是因为节目太精彩了。
二、语汇积累 (22分)
1.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面对四季交替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感受时,你胸中会涌动哪些美妙的词语或诗句?请至少写出8个四字词语或诗句。(8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音不同义”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如某学校教室黑板上方写了这样四个同音字,“敬”“静”“净”“竞”。请你写出师生想表达怎样的意思。(4分)
“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成语、歇后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关于成语、歇后语你积累的一定不错吧! (10分)
(1)“四面楚歌”说的是项羽的故事 “煮豆燃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遇到白费功夫、空欢喜的时候,人们常说“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___”。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特长,王老师说我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诗凭着凝练的语言表达着真挚的感情。当我们忆起母爱,报答母亲的深恩时,会自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古诗句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4分)
文段一
[材料一]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材料二]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你阅读的情况填空。(9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体来看,它们都是____________,并且用了同一个___________,所描写的对象都是______。但词的思想内涵不同。陆游词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在读陆游咏梅词后,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__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
2.读了这两首诗词,请你结合诗词意境,描绘出一幅梅花图来,并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心境。(3分)
文段二
那年那天那首小诗
那年我十三岁。早上,我在妈妈的目光注视下,撕掉了昨天的日历,然后面对妈妈噘起了嘴。妈妈并不明白这一天对我的意义,仍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我只好失望地走出家门。
我朝热闹的公园走去,边走边在心里写着一首忧伤的小诗:
一朵离枝的小花
被风吹出花园……
在公园里,我躲在亭柱后面,眼泪汪汪地盯着儿童游乐场。一队队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花朵”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尽情地享受着“六一”节的欢乐。我的心继续作我的小诗:
……在这小花的节日
一个角落
一个被鞭打的梦幻……
一位叔叔走向我,关心地看着我。我低下头又扬起头,看游乐场。我听见叔叔自言自语地说:“花朵的节日!”“不是我的!”我说。叔叔笑了笑问:“你在思索这个节日吗?”我点了点头。叔叔说:“你思索着的时候,这节日便真正属于你了!”我不太懂,但觉出叔叔很了解我,便对他讲述了自己因家贫而辍学的故事,还说出了我心里未写完的小诗。叔叔沉思了良久,问道:“冬天有花吗?”我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叔叔递给我一张名片,笑着说:“把诗改好寄给我。”然后就匆匆地走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琢磨着叔叔的话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呆坐在床边看今天的日历。我走近妈妈,妈妈一把搂住我说:“妈对不起你!”我偎紧妈妈问:“冬天有花吗?”妈妈声泪俱下地说:
“有……有……你的名字不就叫小梅吗?”我也忍不住哭了。那天我终于改好了那首小诗:
一朵枝头的小花
始领报春的风寒
这也是节日
一种清冷的思索
会融进不远的春暖
我将改好的诗寄给那位编辑叔叔,它成了我第一首发表的诗作。后来,我成了作家。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仍难忘当年那首小诗并想对每一位少年朋友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境地只要能昂起头来思索奋进成功就一定在你的前面
1.填空。
“噘”是个( )结构的字,如果不认识它,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首先查( )旁,再数( )画。(3分)
2.在作者的小诗中“一个被鞭打的梦幻”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写出你读了这一段话的体会。(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小女孩前后写的诗比较一下,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至少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实践(28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写话。(2分)
费俊龙、聂海胜叔叔乘坐着“神舟六号”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凯旋而归,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1)工人日报记者说:“以美好的姿态去拥抱蓝天,去享受自由飞翔的快乐,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梦想。”
(2)天津钢管公司工会主席张福林说:“看着神舟六号快速升空的潇洒英姿,胸中涌动的自豪感也节节上升。”
(3)红其拉甫海关关长刘苏静说:“我们在共享快乐。”
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好的祝福让人身心愉悦,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恰当的祝愿,你愿意试试吗。(6分)
⑴节日期间,你想对坚守工作岗位的叔叔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天妈妈生日,你想对妈妈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奶奶生病住院了,你会怎么祝福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作。(20分)
从下面的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1)你有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你向往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请你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想法。
(2)在魔法学校学习的哈利・波特,最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想体验一下在中国过节的乐趣。小朋友,你们家乡是怎样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哪些经历体验最有意思?请写一封信告诉哈利・波特,向他发出邀请。
要求: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用假名或“××”代替。字数在400~500。
小学毕业复习数学综合
评价题(三)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22%)
1. 1又3分之一, 3.03 2. 4, 6, 12.5, 1
3. 1/5,3/5,3/10,3/5,4. 1295330000, 13
5.长方形,三角形6. 19457. 1478. 0.36
9. 9810. 898 11. 第二盏灯亮,2 12. 2991421
二、慧眼辨真假(8%)
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对 8.对
三、请精挑细选(10%)
1.B2.A 3.C 4.B 5.C 6.D
四、计算小天地
1.略
2. 9 8又4分之3 10 2
3. 5.5 8 38 19.2
五、观察与思考
1. 0.785平方厘米
2.以AB为轴113.04cm3 以BC为轴56.52cm3
以AB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体积大. 大56.52立方厘米
3. 285厘米 2355平方厘米
六、数学与生活(24%)
1. 黑色12块 白色20块
2. 744平方厘米4个
3. 200米 4.买团体票 需要220元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文3
重视、适应和用好“互联网+”是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互联网+”理念的引领下借助网络平台加强中职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借助数字化资源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借助互联网拓展延伸来丰富中职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的中职语文才有“鲜活力”,我们培养的中职生也可以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得冠军一事,经互联网加热、传播,再一次把社会公众讨论焦点聚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重任。
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却透露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地位的转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在“互联网+”理念的引领下,改变以往在讲学过程中错误地忽略掉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现状,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让“互联网”与“中职语文”来一次美丽的相遇呢?笔者进行了探索研究,总结了以下一些策略。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中职生人文知识的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据调查统计我们的学生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每一个学生都至少会有一个腾讯QQ号码,每天“挂号”,他们热衷于发表说说、日志、微博,喜欢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论,而且跟帖也很快,动态更新迅速。每个学生所在的班级都会有一个班级交流群,喜欢在群内交流。笔者曾经与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腾讯QQ成为好友,并且建立一个交流群,隔三差五在QQ空间发表关于学生课堂表现或者当天心情的说说,学生就发表了一大串的评论,他们也在乎笔者对他们的回应。所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信息化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把热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为教育交流平台,实施语文教育教学行为,助推中职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在自己QQ空间发表说说:“中秋节的月亮到底多少钱?”然后,配图苦恼的样子、抓狂的样子。学生的回答也是千奇百怪,有说一百,有说无价,有说一万,有说十六元……教师接着可以再发表说说:“明月几时有?小二,能给我来一个咸的方的月饼吗?”然后,学生的回答也是花样百出,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评论、对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文学常识的方向思考、讨论。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可以立即利用互联网查询,例如查询中秋节与哪些人物有关,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诗歌、歌曲,等等。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借助互联网把课堂内容很好地预习了,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有了前期对知识的接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前五分钟开辟的“民族文化快餐馆”充分展示,学生也非常乐于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提前所掌握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猜灯谜活动,达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里,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觉地习得语文相关知识,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三、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质
P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定新教材,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围绕课文,教材的主编们精心设计并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且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助教光盘、助学光盘和网络平台等。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了解中职教学动态、教材信息,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下载教学资源和提问。
为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诗歌内蕴,教师可以广泛地借助数字化资源。例如,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理解《将进酒》中诗人奔放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借助助教光盘里已有的资源,对诗人的简介、诗歌写作背景、诗歌的意境有详细的说明,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整个设计以图像、动画、符号等相互配合,辅以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还有声情并茂的朗诵,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注重诗词的诵读,俗语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字化手段可以呈现多种诵读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进行比较,自由选择范本进行模仿、练习,最终熟读。学生更可以在美妙图片的互相转换中产生共鸣,进入音、画、字创设的氛围里,以此融入到诗人当时的情景中,这样定能从中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和奥妙。
教师课堂演示完毕后,学生进行自我消化、理解,这时学生可以借助助学光盘或者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深入学习。数字化资源形声结合,学生在自作过程中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对知识记得快,且记忆时间较长。
四、借助互联网拓展延伸,丰富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开展对话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编写好的文学常识内容选取诗词,选取里面最经典的,配上相应的美图,让学生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上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笔者有时在个人的微博上引用一句诗词来表达个人心情或者对自己的勉励,有时会转发或推荐古典诗词鉴赏,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点评,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分享给学生,学生不明白的话就会主动利用互联网搜索出诗词的出处。另外,笔者推荐学生关注人民网、青年文摘、读者、广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微博,要求学生也关注传统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结合本地实际多关注乡土文化的发展,假期还布置学生必须转发关于古典诗词阅读的微博,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乃至喜爱上古典诗词,进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同时,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关于读诗、写诗、赏诗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的地点可以在各班的教室里,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交流群里,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阅读、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习完《我的母亲》,可以让学生查阅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亲尝汤药”“芦衣顺母”“怀橘遗亲”“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等,也可以让学生查阅大量的关于描写母爱的歌曲和诗句,强化学生热爱母亲、孝顺母亲的理念,懂得感恩,做一个孝义之人;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可让学生去浏览《红楼梦》;学习完《静女》《采薇》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让学生去观看、研读《水浒传》。
通过拓展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