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路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路途范文1

任继愈先生1942年起留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传道授业解惑,蒙他教导的学生广布海内外。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后,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先后有30余位学生在他指导下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这些学生现在几乎都已成长为当今学术俊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方广便是其中之一。

2007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周年庆典”开幕式上,任继愈先生发表讲话时提到:“前20年我经常收到有关敦煌问题讨论和研究的信。最近10年来,我没有收到这样的信了。这些信都跑到我学生那里去了,我的学生研究敦煌很有成绩全世界好多人都问他。”此处“学生”,指的就是方广。

自1984年随任继愈先生攻读博士起,25年来方广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成果卓著,被誉为当今海内外佛教文献学的权威。2010年1月3日记者冒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前往北京东郊皇木厂采访这位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培养的首批研究生,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感受任继愈等老一辈学人的教学育人之方,领受他们高洁笃实扶掖后昆的大师风范,体察到学术研究领域内薪火相传,继承发扬的美好接力。

“先生高瞻远瞩,指引研究方向”

生命固然只是个过程,但不同的生命却因不同的因缘和努力而绽放不同的光彩。方广的经历便是注脚一一

方广高二那年,“”开始。1969年,他被安排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当了三年半农民后被选送到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学习后因成绩优异而被抽调为教师。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考,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南亚系攻读印度佛教,成为后第一批研究生,也是塔城地区50多位研究生报考者中唯被录取的考生。

此前,方广曾看过任继愈先生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及其发表在杂志上的其它论文。1978年他到北京读研究生以后,按导师黄心川先生的安排又修习了古代汉语等其他课程,其中就有任先生的佛教概论。

1984年方广找到任先生表示想考他的博士生。几天后任先生通知他去三里河寓所开门见山地讲,你如果想报考博士生,就要改专业转到佛教文献学方向。佛教文献学是佛教研究的基础,我们现在正在编纂《中华大藏经》,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但是,现代的科学的佛教文献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你同意我的建议愿意在佛教文献学方面挑战自己,就要痛下决心,从你开始,来建设我们中国的佛教文献学。

方广反复思量,很难割舍此前6年的印度佛教研究但最终他还是按照任先生的设计与指导,专攻佛教文献学。“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段经历,深感当年任先生指引的正确。先生富于远见,深谙佛教学术界的长短优劣。他思维敏捷,语言深刻、工作安排,深沉周到。很多我当时不太理解的事情,后来都发现还是先生英明。”

任继愈先生培养人才高瞻远瞩立足于国家需要,放眼学科全局。他曾说要看这个学科在世界上占据什么地位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哪些东西该做,哪些东西急迫要做,哪些东西条件不成熟不应该做,方向找不准是不行的,否则就是浪费。对此,方广凭他多年的经历更是深有感触。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继续在印度佛教领域耕耘语言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关。我虽学过梵藏英文,但都只浅涉皮毛。过不了语言关,充其量只能是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角色。而在中国佛教研究领域,佛教文献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巴利佛教研究,还是梵语佛教研究,都是先从文献整理和校刊研究这样的基础上作开始的。

现存的敦煌遗书中,95%是佛教方面的文献。“先生站得高,看得远以他的学术洞察力,敏锐地发现佛教文献学对当今,乃至将来中国佛教研究的重大意义及其本身具有的蓬勃生命力,是先生让我从陈寅恪称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的敦煌学切入佛教文献学,指引我走上敦煌学佛教文献学的治学之路。”

“先生的教导,未敢或忘。”方广如是说。25年来,他沉浸在敦煌遗书这个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沙里淘金,盘点家底。他曾在中国社科院、上海师大等单位的支持下或只身―人或组织团队远赴英、法、日、俄、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一片一片地搜集,一号号地展阅,日复日地调查,鉴别、考订、整理、编目录文校勘研究。作为任先生的主要助手编纂出版大型图录《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17册,全套150-160册出齐指日可待。此外,散落在英法俄日的4万多号敦煌遗书收藏情况也已基本调查完毕。囊括全世界敦煌遗书的总目录亦有望在3-5年内完成,总字数将达3700万字以上。

长时间的沉潜用心,广泛的搜罗鉴识,使得方广积学深厚,成为佛教文献学领域内享誉海内外的权威学者。1985年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来中国讲学,公然宣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而今东瀛的媒体却肯定并赞誉方广铝为“大藏经研究权威”,“写经调查的权威”。

“先生严格砥砺学生的学风与人品”

“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说自己没有想通的话”,这是任继愈自己的治学原则也是他对学生的学术要求。方广回忆,博士生入学前,任继愈先生曾与他作过次十分严肃的长谈。

任先生说“我只培养一流学者。你自己要立下志向,向着流学者的方向努力。你这人兴趣比较广泛,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精力放在专业上,不要旁鹜。敲锣卖糖你的铺子到底是卖什么的?要明确。不要东搞点西搞一点。只有集中精力,才能做出成绩。

先生又说:“你聪明,肯动脑筋,是好事。但有时不扎实。你要培养自己沉潜笃实的学风。学问要做扎实。一是一二是二。那种别人不能说服你,你也不能说服别人的文章,不要写。”先生的这些话,方广牢牢记在心上。以后轮到他自己做了老师,也用这样的原则来教育学生。他所带的博士生如侯冲等人在这样的治学精神的指导下,严谨求实,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从1984年秋开始,方广正式跟从任继愈先生学习佛教文献学,到1988年夏天论文答辩,整整有四年的时间。这当中,如无特殊情况任先生与方广总是每两周必见面一次,风雨无阻。对他提出的问题,任先生有的当场解答有些则让他请教周绍良、张政娘、周一良等老先生。任先生相信每位学者都有他的特长,所以总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多方引见让学生真正转益多师。回想起来不禁深深为先生的人格所折服。他是我们做人做学问的榜样。

1989年3月至1993年5月,方广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的4年间,在任继愈

指导下,为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书的图录目录作编纂工作。这当中,任先生给与了方广很多具体的指导。他多次指出,我们做的是工具书一定要详尽扎实正确。不但要让使用者信得过,而且要让人家用得方便。他还反复强调:工作要精益求精。不做则罢做就要做到最好。做过的工作,不要让后人再做第二遍。

“先生不仅教我们怎样老老实实地做学问,还教我们怎样老老实实地做人。如果他发现哪个学生身上有他不能容忍的毛病,绝不放任不管,甚至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

“先生对自己的学生不仅有严格的要求也有无尽的关心与爱护。回顾我做敦煌遗书研究的25年,每一步都有先生的全力支持。如果不是先生不拘格地接受我、严格地要求我、爱护我,从各方面提供条件培养我,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

说到这里,方广不禁哽咽,“父母给了我生命,而先生则是改变我命运的少数几个人中最重要的一个。”

“先生绘就蓝图,培养学术接班人”

任继愈生前常表述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民族的文化迟早会复兴在文化复兴之前,必然有个资料整理的阶段。资料整理就是为文化复兴做准备。这种工作很枯燥但总得有人来做。目前有些青年人读古书已很吃力,他们做古籍整理,肯定要比我们花费更多工夫。我们多做些工作,后人就能省些事。

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驱使下,任继愈身体力行,主导了极其浩大的古典文献整理出版工程先后主持编纂完成一亿多字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正编》,还主编规模达7-8亿字的《中华大典》又担任重新校订出版《二十四史》的总主编。

不惟如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任继愈也是高瞻远瞩。他从“为了民族文化的复兴,需要提前整理资料”这个思路出发招收相关研究生。实际上,略微回顾下他历年招收博士生的情况就可以明白他心中有个中国哲学及宗教学建设的全局。

1983年,任继愈招收第一届博士,原定计划2人一个中国哲学,一个藏传佛教。后来因故只收了李申一人,从事中国哲学研究。1984年,招收了金正耀与方广铝两人。金从事道教研究,侧重外丹:方从事佛教研究侧重佛教文献学,同年,赖永海从南京大学转来,也是佛教研究,侧重佛教思想。1985年,招收何光沪,主攻宗教学原理。1986年,招收宋立道,侧重南传佛教。

从专业设置可以看出,任继愈先生培养学生是有计划有目的,有布局的。他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挑选学生,加以培养,分兵把口,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哲学及宗教学研究领导者的远见卓识。

时至今日他的这些学生都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卓有建树,星罗棋布地撑持着中国哲学及宗教学的宏淘殿堂李申现任上海师大哲学学院教授,在儒教、道教无神论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赖永海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学科评定委员会成员,门下桃李成群,金正耀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在专门史、中国青铜器与铅同位素考古专业开拓了新的领地,何光沪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是宗教学理论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宋立道现任贵州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在南传佛教研究方面造诣颇深。

在这些博士生外,尚有张岂之,杜继文,方立天、楼宇烈李泽厚等大批曾受任继愈指导,熏陶的年长一些的学生,他们大多已成为当代的学术大家。其他直接或间接得到任继愈接应泽润的年轻学生更是不计其数,就连他的关门弟子――原本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单嘉筠,也已先后整理,撰写了《故宫史话》,《中国文博名家单士元》等颇具史料价值的著作。

1923年,曾在《发刊宣言》中提出:“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表现出来。”近几年来,随着任继愈、季羡林,钱学森等大师的离世,越来越多的人像那样再次担忧中国是否还会出现学术大师。方广却像自己的导师任继愈先生样,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他坚信中华文化定会再次崛起,民族文化复兴的一定会到来,今后的中国一定还会出大师。

“我曾与几位同代人讲过:无论国学与外语,我们都无法与前辈学者相比。我们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时间,都被荒废了。由于基础的薄弱和开拓资料手段的缺乏,我们这代人,除了极个别的佼佼者外,很难出现像陈寅恪先生那样的大家。命中注定我们将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正是基于此,方广说:“与其去做那些眼前做下去也做不透,说出来又不能说服人的学问不如扎扎实实地多做些资料性工作。这也是我后来听从任先生教导,改攻佛教文献学的思想根源。”

人生路途范文2

关键词:《人生》 路遥 传统突围 城乡交叉地带

路遥在作品《人生》中试图塑造出一个接受现代教育和现代文明、追逐人生梦想的文学典型。但整个文本体现着作者一种矛盾性的创作心理。本文试图从城乡交叉地带、人物悲剧命运与情感和理性的描写中探讨作家的这种矛盾性写作。

一.城乡交叉地带地描写体现作者对传统地的突围与回归

“城乡交叉地带”一词是由路遥首先提出的。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以这样的背景来讲述人物的命运,这和路遥本人的家庭状况与人生经历有关。由于城市、乡村的不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二者存在着许多差异。“城乡交叉地带”则兼有“农村味”和“城市味”。正如有人认为,“‘城乡交叉地带’作为路遥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是传统文化视角与现代文化视角的交汇”[1]。

1.对城市的向往

由于对城市的深切体验,路遥回头反观乡村时,更容易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路遥对《人生》作品中的高加林为改变农村落后现状而展开的奋斗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的。作者把高加林塑造成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接受了现代文明教育的年轻人的典范。他怀揣着城市的梦想,时刻期盼着自己生活于其间。当他进入城市之后,又很快地抛弃了自己农村的恋人巧珍,接受了城市女孩黄亚萍,试图把自己蜕变成一个城市人。这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对城市的渴求。这种对待城市文明的态度,还体现在虽身处农村却有着现代城市头脑意识的庄稼人身上,马栓、高明楼就是典范。

在高加林、马栓甚至高明楼身上,寄托着作者自身的理想与追求,那就是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对现代意识的渴求和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至少是精神层面上的突围。

2.对乡村的返朴回归

路遥的矛盾性在于,他期望能够对传统进行突围,走进城市。然而巨大的阻力与挫折使他难以融入其中,因而以一种带有象征性的对乡土的回归来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曾讲到,“千千万万的高加林们还要离开土地,而且可能再不返回,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土地的感情也仍然只能是惋惜地告别而不会无情的斩断”[2]。在作品中,这种矛盾性的心理是十分明显的。主人公高加林羡慕城市人又仇恨城市人,他最终的精神归宿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作家对土地的深情与热爱使他在潜意识当中安排人物最后向乡土回归,让主人公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正是作家的这种矛盾性情感与写作,使得在他的文本中呈现出这样一种“叛逆――突围――回归”模式。高加林的回归从深层意义上讲,是精神对乡土的一种依靠,是精神的回归。

二.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体现作者对传统地的突围与回归

这种矛盾性在文本中则是具体由人物的悲剧命运来体现的。作者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人生与爱情悲剧,反映了在面对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对立中自己的写作姿态。人物承担着作者的美好理想,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目标;而人物最终悲剧性命运又是作者在城市乡村之间徘徊,走出乡村又回归乡村的命运抒写。

1.走出去的个人奋斗

路遥把突围传统的理想具体蕴含在了主人公高加林的奋斗史上。在与路遥的通信中,评论家阎纲把高加林看作是保尔・柯察金或于连式的人物[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高加林在个人奋斗的道路上,对社会、传统的反叛,更多的体现在他对情感的态度与处理方式中。巧珍是一个善良、纯真、宽厚,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农村女性,是传统美德、道德的代表。而黄亚萍则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现代城市女性。这也促使高加林面对自己的情感抉择时,冲破传统性伦理规范,一头倒向具有现代气息的情感恋爱当中。

他抛弃巧珍而选择黄亚萍,也应看作是对传统伦理规范的一种情感上的突围。作者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评价什么,但他对巧珍的同情溢于言表。作者既不愿意抛弃巧珍,而面对给人吹来一股现代气息之风的黄亚萍,又感到犹豫不决。

2.无奈回归的悲剧命运

高加林的人生与爱情是悲剧性的。这是作者当时那种无奈心情的写照,与作者自身的土地情结也有关系。高加林与刘巧珍的分离不仅是他在爱情上的“出走”,也标志着他同乡土的最后决裂。“我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在农村里长大,所以我对农民,像刘巧珍,德顺爷爷这样的人有一种深切的感情”[4]。在这种情感指引下,高加林在城市碰壁之后重返故土,乡亲们对他的宽容接纳,以及他最后的那一声呼喊“我的亲人哪”,都象征性的预示着作者对传统的最终回归。

在小说的叙述中,作者始终处于这样一种矛盾状态。理性与情感在这里大大的困惑着作者,所以人物最终回归乡土也体现了作者在突围传统之后,又回归传统的窘况。人物出走――回归,叛逆――接受模式,是作者当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作品呈现出矛盾性文本蕴意。

三.理性与情感的冲撞体现作者对传统地的突围与回归

在《人生》文本中,有作者对乡土人生深情留恋和呼唤,也闪烁着作者理性的光芒。路遥有苦难的童年,当他走出那片留给他苦难的土地,接受现性时,内心又更依恋着那片土地。因此,从理性上看,他希望千千万万的高加林们走出去,改变祖辈们世代的生活方式;但在情感上他又极力地使这些青年们回归乡土,回归传统美好的人性、人情之中。乡土是路遥的“根”,也是高加林们的“根”。

1.理性曙光的展望

路遥曾指出,“不要忘记,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包括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2]。在《人生》中,高明楼让儿子取代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岗位和高加林背弃巧珍是两个主要的矛盾。但路遥没有单纯的从道德方面着眼,而是将其放在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去写,从而反映了历史新时期之初的社会生活面貌和人生心态、人生命运,表现了现代意识与传统旧道德观念的尖锐冲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对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让高加林担负起自己对传统道德叛逆的任务。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社会转型期间农民在思想上的保守,他把接受现代文明的期望寄托在这些敢于同传统对抗的年轻人身上。

2.情感伦理的规劝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与感激。他对刘巧珍、对德顺爷爷“寄托了我对养育我的父老、兄弟、姊妹的一种感情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牺牲精神”[4]。

高加林走过的是一个出走――回归式的人生道路模式:他离开了乡土,最后又回到了乡土。这种戏剧性的充满了无奈意味的情节透露出了作者对乡土的依恋热爱和精神上对乡土的难以割舍。在内心情感伦理地规劝下,对黄土地的深情呼唤使得路遥再一次回归到了乡土,以求得他心灵上获得一种归属感。

在《人生》中,路遥一次次地试图冲破传统,让年轻人去追求城市文明和现性,把理性地光芒带到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农村农民之中。但他的那份恋土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内心,并一次次地让他在走出去的同时又回归乡土,扎根乡土。这种矛盾性一直充斥在《人生》文本中,作者也始终在传统与理性之间徘徊,突围出去,又最终回归。

参考文献

[1]阎慧玲.“城乡交叉地带”的丰富内涵――路遥小说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42.

[2]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A].路遥文集(第二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8,65,66.

[3]路遥.关于<人生>和阎纲的通信.路遥文集(第二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01.

人生路途范文3

葛藤只有依附才能生长。依附赐予它向上攀援的资本,却又残忍地扼杀了它按自我意愿向外发展的空间。即使它不想,它不愿顺应着那条脉络服服帖帖地走,但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它只有屈服于那个强大的意志,只有盲目地跟从着。

谁愿意像葛藤般软弱?只是,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总有一些事我们不得不逆着自己的意志走!五色世界总在纷扰着我们的视线,使我们身不由己地跟随世事而行。

人的意念显得是那么渺小。

碑文

一生的总结。一生的追求与意愿。

对于挣扎在迷惘与痛苦漩涡的人们来说。死,也许是一种超脱;对于浑浑噩噩生存于世的人来说,死,或许是一种清醒。

或许是一种终结,或许是一种开始。邢碑文,便会是一把钥匙,关上过去,开启未来。

那么现在呢?在正反交界线上的现在呢?

天平

古埃及冥神掌控的那架天平总是那么神秘。神秘在于,这架称量心的天平,到底是以什么为砝码,是财富、智慧、贡献,还是阅历?

不,这些未免也太轻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难道是这类嚣浮事物的累积所能等同的吗?

或许,只有铺天盖地的痛苦能衡量。痛苦太强大,强大到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强大到足以衡量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到底有多大?它凭什么需要如此重的砝码来衡量?

是啊,只能是这样了,那就是,拥有希望与热爱。生命因此才吐射出动人的光辉。

人生路

眼前的路太多了。太多太漫长,我们总是四处望不到边。因此会迷茫,不知走向哪儿才好!

那么,便仔细想想,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人生路上的启明星是什么?有指引就好了。有指引,便有动力,便会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哪管这条路是荒草野径!哪管它弯弯曲曲遍地棱石四处荆棘!

哪怕受尽苦难,那也是体验幸福的旅程。

即使是如葛藤般无力,我也会热爱生命。

即使是饱经风霜的一生,我也想热爱生命。

生命的天平是公正的,我历经坎坷,生命将因痛苦的衡量而拥有沉甸甸的价值。让我在心中刻上“热爱生命”。

热爱我的人生路,热爱路上的所有,连同荒砾与杂草,连同路途的终点及走过的一切。

人生路途范文4

我也曾问过自己,这条路是自己选的,如果走错了我该要怎么办?母亲一再的反对我对于文科的过分热爱,自己到底是该按照母亲说的那样做,还是自己选择我的道路呢?但这种疑问,在我今天拆开信封的那一刻,彻底的打消了,我一定会继续坚持我的梦想。

信封里,寄来的是一份报纸,是读友报。刚开始我在疑问,为什么会给我寄读友报呢?现在的通讯很方便,估计也特很少有人会写信吧。因此,我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就已经被同学团团包围了,刚刚打开信封,里面的报纸就被同学们一抢而空。

“这是赖禹莲的文章哎。”一位同学高声说道。我也很好奇,焦急的走过去。一行小字映入了我的眼帘。“x省c市w区xx学校初中二年级赖禹莲”。咦,这真的是我的文章,当时一切的乌云都在我的脑海里烟消云散了。

我得到肯定了,这是我的文章。那一瞬间,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坚持了这么久的梦想,终于得到了肯定。

那个午后,我想了很多。我的人生路,要由我来选择,我的人生,并不是我妈妈的人生,所以我的人生路,也一定是由我自己去选择的。

我从小到大的梦想,不会轻言的放弃,即使前方困难重重,但是为了我的梦想,这算什么?

人生路途范文5

可是,什么样的理想才是有价值的呢?

鄙人认为,惟有纯粹的理想才是人所为之追求的。单纯为了达到内心境界的某种追求才是有价值的。这不禁令我联想到张韶涵对自己理想的理解:只是为了唱歌而唱歌。也就是那些因唱歌而附加而来的种种都不会引起她任何喜悦,惟独令她振奋的无非是站在舞台上唱属于自己的歌。徒然觉得,这样的理想纯净无暇,那淡淡的泛着白色的韵味带给人以清新。抛开世俗的繁乱,只倾心于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奋斗。

如同那些登山的运动员们,他们甚至是用生命来追求自己的心境。只是为了能够站在自己中意的山峰,感受成功后风儿的微笑,与云儿贴进的交流,享受那样的幸福。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随之而来的的荣誉在他们所付出的辛酸面前却显得是那么渺小,此时又有谁能说他们追求的理想是为了得到众人的夸赞呢?

每个人渴望的事物不同,我们不能片面的肯定抑或否定,但是无论选择何种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都希望能够是内心深处不被污染的想法。只有这样,理想之花才能愈开愈长久,理想成为现时那刻才会拥有莫大的!

人生路途漫漫,若内心没有支柱支撑很难在空虚中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不由得树立了一个个理想。

可是,什么样的理想才是有价值的呢?

鄙人认为,惟有纯粹的理想才是人所为之追求的。单纯为了达到内心境界的某种追求才是有价值的。这不禁令我联想到张韶涵对自己理想的理解:只是为了唱歌而唱歌。也就是那些因唱歌而附加而来的种种都不会引起她任何喜悦,惟独令她振奋的无非是站在舞台上唱属于自己的歌。徒然觉得,这样的理想纯净无暇,那淡淡的泛着白色的韵味带给人以清新。抛开世俗的繁乱,只倾心于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奋斗。

人生路途范文6

没有前辈包括父祖们的荫护以及为你做铺垫,你可能仍沦没于社会下层的某个角落;没有时代、时势运转的推动力,你可能已被某种劫难的巨轮碾压为无名之鬼;没有在人生路途的某些歧途转折点所际遇的援手和指引,你可能到老仍在崎岖和荆棘中跋涉;内有身边爱你之人的支持与抚慰,你可能早已被人生苦难折磨得形销骨立……

当然,没有自己的努力,上面的那些帮助可能都难以起到决定的作用,但必须看到:虽然很多成功者都喜欢说是靠了自己的努力,但放眼望去,大千世界 、芸芸终生中,终生努力者多矣,焉何成功者却如凤毛麟角?

懂得感恩,首先要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能正确看待自己,也才能正确的看待他人,看待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