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电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电源

计算机电源范文1

小体积、轻重量、高可靠性、高效率是航空电源始终追求的目标。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机载计算机主机已越来越小型化,这就对其电源部件的体积和重量提出了进一步小型化的要求。机载计算机是一种抗恶劣环境的计算机,其电源部分也必须满足抗恶劣环境的要求,例如必须适应-55℃~+125℃的环境温度和较膏药范围的输入电压;同时还要耐振动、耐撞击、抗电磁干扰等。

1 某机载计算机电源的技术要求

某机载计算机对电源部件的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某机载计算机电源技术要求

输入直流电压27V(24V~32V)输出直流电压多路输出电压种类+5V12V-32.5输出电流4A0.2A0.05A稳压精度≤±1%≤±2%≤±2%纹波电压Vp-p50mV120mV300mV工作温度-55℃~+125℃外型尺寸362mm×160mm×15mm

重量≤0.5kg具有短路、过流、过压等保护;满足其它机载条件。2 回归式变换原理

根据该电源部件输出电压种类多、给定的外型尺寸小、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大、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必须设计小型、高效、可靠的供电电源。为此,选择回扫式变换电路(又称flyback、ON-OFF型)进行设计,图1为其典型电路结构。此电路简洁可靠,主开关元件和变压器利用率很高,由于采用了峰值电感电流检测技术,可以灵敏地限制最大输出电流,因此高频脉冲变压器不必设计较大的余量,特别适用于几百瓦以下功率的电源系统中。

    其基本工作原理为:当开关管Q1导通时(TON),电流流过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N1,变压器将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存储起来,由于初、次级圈相位不同,所以当电流流过初级线圈时,次级线圈N2中没有电流流过。当Q1截止时(TOFF),消失 的磁场使初、次级线圈中电压极性反转,整流二极管VD导通,电流通过VD流向负载,变压器的能量释放,提供负载电压、电流。控制器占空比为:

其中,VF为二极管正向压降;VSAT为Q1饱和电压降;Vo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

电流临界连续时,初级绕组电感量为:

其中,fOSC为开关频率;Pomin为轻负载时输出功率;η为转换效率;VINmin为最小输入电压;Dmax为最大占空比。

3 设计方案

3.1 回扫式控制器选择

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最新推出的LM2588系列控制器旨在实现一种能够满足多路供电电压输出而无需进行复杂设计的高集成度电源的解决方案。系统设计者使用它能很快地开发出小型、低成本、多路供电的电源系统。

    LM2588采用7脚TO-220封装,主要包括100kHz振荡器、2.9V稳压电路、误差放大器、5A/65V的NPN开关管以及过流、过热、低电压锁定,还包括软启动、逻辑关断、逻辑控制等,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3.2 高频脉冲变压器设计

设计的某机载计算机DC/DC开关电源如图3所示。

    U1为控制器LM2588-5.0。脉冲变压器T1共有五个绕组:N1为初级绕组,N2、N3、N4、N5为次级绕组,分别对应输出+12V@0.1A、-12V@0.2A、-32.5V@0.05A以及+5V@4A,且N2、N3圈数相同。

由于回扫式控制器具有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控制的特点,所以设法使其稳定就显得很重要。高频脉冲变压器的设计是整个回扫式控制电路的关键,电源的性能和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器的设计。这里选择TOKIN公司FEER28L磁芯,磁芯的有效截面积为84.7mm2,有效磁路长度为78.3mm。彩 铁氧体B25材料,常温时最大磁感应强度Bm=5100Gs。

3.2.1 确定变压器匝比α

α=N2/N1=[(1-Dmax)/Dmax]·[(Vo1+VF)/Vinmin]   (3)

由Vinmin=24V、Vo1=5V、Dmax=0.46得出α≈0.3。

3.2.2 初级绕组电感量

最大输出功率为:

Po=(Vo1+VF)·Io1+(Vo2+VF)·Io2+(Vo3+VF)·Io3+(Vo4+VF)·Io4

=26.15(W)    (4)

假设效率η按照85%计算,则输入功率为:

P1=Po/η=34.8(W)    (5)

设PWM控制最大占空比Dmax=42%,如果初级绕组的电感量设计得大,则流过功率开关管和输出滤波电容的电流峰值小,但由于电流上升斜率小,电路抗干扰能力差且功率开关管开通电流大;电感量小时,电流脉动大,冲击电流大。因此设计电感电流工作在连续工作状态,轻负载时取额定功率的一半,由(2)式可知:

初级绕组的峰值电流为:

Ip=(2·Po)/ [η·(VI·D)]=(2×26.15)/(0.85×27×0.46)=4.95(A)<5(A)    (5)

3.2.3 初、次级绕组匝数

初级绕组的电感的储能为:

其中,Bs为磁感应度,Sc为脉冲变压器产芯有效截面积;Bs=10 4GS,Sc=0.847平方厘米。则由(6)式可知:

次级绕组匝数N2、N3为:

N2=N3=[N1(Vo2+VF)(1-D)]/VIN·D

=[10×(12+0.5)×0.54]/(27×0.46)≈6

同理可得:N4≈33,N5≈3。

3.2.4 磁感应强度范围

初级输入电流平均值为:

IIN(av)=Po/(η·VIN·D) (7-1)

初级电流上升值ΔI为:

ΔI=VIN·TON/L (7-2)

初级电流IL工作范围为:

IIN(av)-ΔI/2≤IL≤IIN(av)+ΔI/2 (7-3)

由(7-1)、(7-2)以及(7-3)三式可知,当VIN在24V~32V之间变化时,IL的工作范围在1.62A~4.62A之间变化。

由:B=L·I/(N1·Sc) (7-4)

得:B的工作范围为620Gs~1800Gs

最高磁感应强度大约是Bm的三分之一,设计是合理的。

3.3 开关电源电路特性分析

3.3.1 电流模式稳定性

当占空比大于50%时,所有电流模式控制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振荡谐波的影响而导致不稳定。为了消除振荡谐波,在回扫式控制器应用电路中,必须把被级线圈的电感量设计为大于最大值。其经验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为μH):

L≥{2.92[(VINmin-VSAT)·(2Dmax-1)]/(1-Dmax)    (8)

3.3.2 限流、短路保护

如果电感峰值电流大于限流值,控制器内部集成的限流比较器将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关断NPN开关管的驱动输出,起到很好的限流保护作用。

如果将输出端直接短路,由于使用标准型号的变压器,当输出电压降至正常值的80%时,开关频率将降至25kHz。更低的开关频率将导致开关管截止时间更长,变压器完全可以在开关管重新导通之间释放掉储存的全部能量。因此,在开关管重新导通时,变压器中为零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开关峰值电流限制电路将限制初级电感峰值电流,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控制器的作用。在短路实验中,控制器没有明显的过热现象,恢复至正常情况时,电路仍可正常工作。

3.3.3 逻辑关断、频率调整与同步

通过“逻辑关断、频率调整”引脚1可进行逻辑关断控制。当3V以上的逻辑电平被加在引脚1上时,控制器便进入逻辑关断状态。因此,通过此引脚,可搭建简单的外围电路,构成过电压保护电路等。

开关频率可以通过外接电阻RSET在100kHz~200kHz之间调整,这个特点可以让使用者根据工作频率优化磁存储以及电容器的尺寸、型号等。表2为不同的电阻值对应的常用开关频率。

表2 电阻值对应的开关频率

RSET/k开关频率/kHz悬空100200125471503317522200控制“频率同步”引脚6,可使控制器与系统时钟或其它开关模式的振荡器信号同步。这个特点使得可以并联使用多个设备,使其工作在同一个开关频率下,极大地消除了相关频率噪声干扰,使开关谐波得到控制和协调;同时获得更多的输出电压值,扩大控制器的应用范围。

3.3.4 损耗功率、热关断

损耗功率PD主要取决于V1、多路输出最大负载电流之和∑ILOAD以及主功率线圈比N等,其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控制器的结温决定于环境温度TA、封装热阻θJA(7脚TO-220封装典型值为35~45℃/W)以及损耗功率PD等,可近似计算如下:

TJ=PD×θJA+TA    (10)

在绝大多数应用中,控制器并不需要使用散热片来降低温度,但当控制器温度超过其最大结温时(典型值为150℃),控制器便进入热关断状态,迫使控制器停止工作,直到冷却至允许开启的温度时才重新工作。也可加装散热片来提高控制器结温,使控制器正常工作。

4 应用效果

为了给控制器提供稳定、连续的供电电压,将大于100μF的存储电容接至供电输入端。将一个1.0μF的陶瓷旁路电容接在地与输入端之间,且尽可能靠近控制器,或连成RC低通滤波器,能有效地消除由输入电流脉冲产生的噪声干扰。为了获得更好的滤波效果,也可用参数为10μH/200mA的小电感代替电阻。

输出电容则选择大容量、低等效串联电阻(<0.1Ω)的电容,可大大提高负载瞬态响应特性,降低输出电压纹波。

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可在电压输入端采用TVS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1.5KE43A)和小型的抗干扰滤波器。

电源主要技术指标为:输入电压27V(18V~36V)。开关频率100kHz。输出电压分A、B、C、D四级:A组+5V@4A,峰-峰值电压纹波小于40mV;B组+12V@0.2A,峰-峰值电压纹波小于50mV;C组-12V@0.2A,峰-峰值电压纹波小于50mV;D组-32.5@0.05A,峰-峰值电压纹波小于200mV,效率(满载)为87.1%。

该电源部件中的所有元器件组装在362mm×160mm的板面里,元器件最大高度低于15mm,重量仅为0.21kg。电源经过各项性能测试和高低温实验,并通过与计算机联试,证明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机电源范文2

关键词:在线式UPS,全桥逆变;SPWM;计算机机房设备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6-002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机房设备系统在全国普遍应用,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网络故障,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和学习。而事实表明,计算机机房设备系统的故障出现,有55%以上都是计算机电源系统的故障而引起的,例如电厂因故障发生的断电,电网的失压,电源的谐波对计算机设备造成的干扰等。因此,UPS(不间断电源)是预防和解决这些故障的重要设备。

1 UPS的分类以及主要功能

目前UPS的种类繁多,这些UPS除了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外,按照其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离线式(OFF LINE),即UPS处于备用状态,一旦故障发生,立即工作;第二,在线式(ON LINE),即UPS不断处于工作状态并且一般是并网工作;第三,在线互动式(Interactive),这种UPS是实时监控电网,并且更具具体情况在备用和工作之前进行切换。本文主要是讨论第二类在线式UPS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及其在计算机机房中的应用与维护。

2 在线式UPS在供电系统中的工作原理

2.1 输入输出端的配线与空气开关选择

输入输出的配线选择,对于整个UPS工作系统是很重要的。选择的线径太粗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而选择的线径太细,不能够在合理的工作电流之上留有裕量,会导致配线发热,引起无法预料的后果。选择适当的输入输出配线,需要考虑金属导线的电气特性,防火等级,耐温等级等等。一般的,多股铜芯配线的散热量为6 A/mm。在计算机机房设备系统中,我们选用多股铜线配线,如表1所示。

2.2 在线式UPS的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机房设备这种重要的应用场合中,在线式UPS是作为供电系统辅助和应用的最佳选择。在线式UPS除非故障状态下,是不断的处于工作状态之下的。电网电源分成两路,一路通过AC-DC充电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以保证蓄电池组后备供电的能力;另一路通过带有功率因素校正的整流器(Power Factor Corrector——PFC),将220 V的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再通过DC-AC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220 V的交流电,供给计算机机房设备。

当电网电压正常时候,DC-AC的工作电源是由电网电压输入到PFC整流器获得的,然后逆变输出,供给计算机机房。

当电网电压出现异常情况时刻,例如电网电压高于264 V或者低于175 V(220 V+/-20%),或者断电时刻,蓄电池组直接通过DC-AC逆变器将蓄电池组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计算机机房设备。

旁路开关是在UPS的负载过重的情况下或者逆变器出现故障停止工作的时候接通,以保护UPS的主电路部分。当上述故障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后,旁路开关立即翻转为正常的工作状态,在线式UPS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

3 在线式UPS的主要电路设计

下面介绍一种单相小型在线式UPS系统,本系统总共分为DC-AC全桥逆变模块、主控制电路模块、隔离驱动模块、信号采样检测模块、滤波系统、辅助电源。

输入滤波部分主要是将经过蓄电池和配线的直流电压和电流进行简单滤波,由于PFC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相对来说较理想,所以UPS的输入滤波部分也并不复杂,通常由电解电容和高频电容组成,加上安规电路后,都能够满足输入电压和电流的纯净。一般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和输入蓄电池的电压来确定电解电容和安规器件的选择。

主电路采用大功率IGBT全桥拓扑逆变电路,相比较来说,有很大的功率富余量,在输出动态范围内输出阻抗非常小,具有快速响应的特性。由于采用高频调制限流技术,及快速短路保护技术,使逆变器无论是直流供电电压的瞬变,还是负载迅速变化的冲击,都可以保证UPS安全可靠地工作。

输出滤波LC参数的确定:要求输出为50 Hz的正弦波,系统的SPWM频率设定为18 kHz,采用LC低通滤波器将截至频率设置在400 Hz,根据■计算,综合电感在回路中的分压作用和电容的分流作用的影响,取电感值为1.5 mH,电容取值为1 uF。

4 计算机机房设备中UPS的维护

4.1 蓄电池的维护以及注意事项

蓄电池在整个在线式UPS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UPS之所以能够在电网异常甚至断电的时候提供不间断的电源,正是因为蓄电池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目前,小型UPS大多数使用的是免维护,全密封的铅酸蓄电池。整个蓄电池的成本占据了整个在线式UPS系统的1/3到1/2。维修经验表明,在线式UPS系统的蓄电池失效的主要表现为输出端的电压不够,容量随着时间的使用会降低,或者是瞬间的放电电流不能够满足启动电流的要求等等。通常的,计算机机房系统所使用的在线式UPS系统的寿命在5~7 a年左右。但是在国内维修反馈中,有些在线式UPS系统的蓄电池在投入使用了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追究起来,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蓄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后,没有进行相关必要的维护和检修,使得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不清晰,成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新的在在线式UPS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保证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适度的适宜。更重要的是,需要定期对蓄电池的各个电压,当出现了各个电池的电压不均匀时候,就要对各个电池进行均匀充电;除此之外,需要定期的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和深度放电,使得电池组的性能能够得到正确检测,保持电池的活性。

4.2 蓄电池的维护以及注意事项

目前,计算机机房系统使用的在线式UPS系统基本上都是智能型系统。对于环境要求比较高,温度偏高会直接导致UPS系统的过热,引起系统本身的保护,从而停止输出。UPS在使用过程中,各个参数不能够随意更改,以免出现输出的混乱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能够令UPS系统工作在超负载的情况之下,否则会引起过度发热,轻则自动关机,不再工作,重则使得逆变功率部分发生损坏。在断电时刻,应该先切断负载与UPS系统的连接,等待UPS系统正常开启以后,再启动负载,否则会直接导致多负载的冲击电流和供电流,造成UPS电源瞬时过载,这样的结果也会严重损坏逆变器的功率部分。

5 结 语

在线式UPS 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机房设备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在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的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使用和维护好UPS 能够提高计算机机房设备的数据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少慧.浅析UPS不间断电源的原理及维护[J].福建电脑,2011,(4).

计算机电源范文3

关键词: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账、记账、算账、查账以及部分需要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通过近几年的普及,我国许多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都使用了财务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医院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能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在手工条件下,广大财会人员被繁重的手工记账、报账工作所包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帮助财会人员逐渐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快,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财会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医院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路

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要从原来的单纯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支持管理和决策的高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策略是多方面的,主要思路有如下几点:

(1)摒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策略,强调以会计、理财和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良好的融合。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要适应先进的医院管理需要,其关键在于系统开发人员对会计、理财和管理方法和技术有较好的掌握,再使用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完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应当考虑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单纯从会计子系统的目标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管理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尽可能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拓展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以适应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

(2)打破以医院管理现状为基本需求,采用以会计、理财、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导出的新的需求作为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完善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非常强调系统用户的需求,要求系统开发的软件应当适应医院管理现状的需要,这只能简单的把会计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做一次移植,采用这样低水平的应用软件,即使装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无法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医院普遍管理水平低,会计信息系统效率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先进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尽快更新,以适应现代化医疗市场竞争的要求。

(3)改进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习惯,主张以医院财会人员为电算化系统的主导。会计人员在医院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医院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医院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医院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相配套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1)明确系统完善的目标。系统完善的目标是:大大改进医院的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原会计电算化仅着眼于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会计数据准确度,要想完善这一初始系统,应当:①采用网络联机系统,所有的数据从管理现场收集,及时处理,快速反馈。②实现会计反映和控制一体化。强调扩充控制的功能。③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系统。现代医院的显著特征是管理一体化,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应当以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为基础,完善扩展而成,这样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2)选择适用的设计技术。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上应选择流行的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技术,应当使系统既具有联网实时处理又具有单机批处理的灵活性。在代码、数据结构设计上,采用标准化、统一化格式。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采用联机在线帮助或提示信息,在有限的屏幕中给出多窗口的信息,处理运行时连续给出和操作的提示信息,使信息系统有较好的透明度。在系统数据和信息安全和保密设计上,采用各子系统和重要数据加密和规定必要的使用权限口令,并采用自动备份重要数据的措施,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3)加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系统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医院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出谋献策。同时分

阶段对开发完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奖惩优劣,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测试。在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同时,应善于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解决,完善处理。

参考资料:

[1]韩斌斌.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

计算机电源范文4

(一)相关人员对电算化没有予以高度重视

虽然医院会计电算化多次被强调应该运用到工作中去,但是医院会计电算化应用率并不高,这受到了多种方面的因素影响,根本是相关部门对电算化的重视力度不够。传统的实务会计运用时间相对较长,运用理念深入人心,相对于新兴发展的电算化会计,尽管传统会计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但人们普遍乐于接受。一些部门甚至只是将电算化设备作为摆设,仅仅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未将电算化代入实际的工作运用中,电算化没有进展。部分医院虽然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电算化,但其软件设施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电算化的运行还存在着落实问题。实际上,实现医院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对人力资源的调配。原来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的人员将从繁重的账务中解脱出来,转而进行对资金的评测、分析、管理作出评价,加强深化会计职能。从另一个方面上讲,对电算化思想上的漠视部分原因来自于一些会计人员思想上的保守落后和不思进取。

(二)会计电算化技术人员的缺失

医院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医院电算化会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对会计工作的了解,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更要熟悉计算机中一些软件知识,同时对于经济管理又有一定的要求,这么多的要求构成的综合性素质加大了会计电算化就业的难度。

(三)对医院会计电算化监督力度不够

会计电算化需要在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内部人员对电算化的操控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会计人员的素质对内部控制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监督机制的不明确,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工作缺少责任感,这是目前医院会计电算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四)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犯罪手段的科技化使得计算机在一方面成为罪犯的利用手段,电算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系统维护和防毒方案,信息数据资源就会处于网络风险中,会造成数据的外泄和丢失,不利于会计信息数据的保管。

二、发展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策略

(一)深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医疗改革使得医院的会计工作成为医疗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算化对医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医院会计人员没有对电算化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的认识,所以电算化的运用并不广泛。医院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电算化对会计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电算化的运用是对当下先进技术的借鉴,是生产力的进步。电算化发展时间较短,会计人员需要得到观念上的转变,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电算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对电算化的认识,加强电算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正确发展。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相关标准,构建统一平台

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繁多,他们各具特色,不利于电算化的统一的实现。统一的规范标准可以加强质量的统一管理,减少了不同电算化之间互相交流上存在的问题,便于进行版本的升级和变更。在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前提下,还要建立相关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资源的统一改进加强了业务交流,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建设

电算化相对于传统会计业务,增加了计算机和信息数据的相关内容。有的工作人员对电算化的了解比较少,对电算化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医院电算化会计掌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表层,而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其次,要提高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通过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必要的计算机技能,从而保证电算化的高效实施。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中系统安全

医院应该对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应该对电算化会计人员的权限作出相关限制,避免越级越权现象的产生。其次,建立完善密码系统,防止数据的混乱和他人的盗窃。然后,为了避免系统中的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资料永久性丢失,应该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备份。最后,还要建立安全的信息系统,避免因为人为的恶意破坏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计算机电源范文5

[关键词] 会计数据处理 会计电算化 传统会计原理

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宣告了工业社会的来临。自此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方式由农业转向工业。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计作为货币计量的主要单位,从价值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从而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从数据处理来看,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功不可没。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那么,相应地对会计数据的处理手段.便提到日程上来。

一、会计数据处理的几个阶段

1.手工处理

主要是指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的一种形式。在会计发展史中,手工处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最大优点是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最明显的缺陷是它的低速度低效率及高差错率。

2.机械处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时正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的规模日渐扩大,会计也越来越重要,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加大。这种情况,便产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创新,最具代表的穿孔卡片系统。整个系统由穿孔机分类机卡片整理机、机械式计算机及制表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它没有被广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它体系笨重、庞大,成本过高,操作困难,稳定性差。

3.计算机处理

进人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为会计数据处理更上一层楼,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自动完成对会计数据处理的过程。原始数据已经录人计算机就能迅速加以识别、归类和计算,并能储存结果,直到完成整个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其优点是:实现电动运算,运算速度快,能连续工作,人为参与控制少,只要输人原始数据正确.就可保证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二、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信息的提取、利用更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手工系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作为指定的主要依据,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体制。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工作的组织机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虽然,这两种会计工作体制是截然不同的,会计电算化将手工会计对数据的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记录的操作方式,改变为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式。这样便加速了会计信息提取、处理速度,使管理者能迅速决策,以免贻误商机。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表现为时效性、可靠性、重要性、相关性等,会计电算化将大大提高这些指标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使会计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处理、存储实物量和与之相依存的货币量,在需要时提出来。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原理的冲击

1.记账规则的变化

由于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数据库存入或者提取任何会计信息,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便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元重组。也就是说,在手工条件下的日记张、总账、明细账、辅助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形式:平行登记、错账更正、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等记账规则的配置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手工条件下,受人力所限,系统只能选择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传统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简便性。一些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放弃,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代数分配法、坏账准备金提取中的帐龄分析法等。而在电算化条件下,无论多难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都能在瞬间完成。因此,简便性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逐渐转向决策有用性。

3.内部控制的变化

手工会计中人与人的联系的主要的,因此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的联系设计的。例如:授权控制与责任分工、凭证与记录接近控制等。电算化会计后,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逐渐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以及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败。对此,现代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通常分为普通控制和应用控制。

(1)普通控制

普通控制室针对整个电子处理部门,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维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内容。

①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的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的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的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具体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的给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

②系统维护控制

系统的维护控制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软、硬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③系统操作控制

系统操作控制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赋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定适当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纪录规程等。

④系统的安全控制

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是指运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对数据保密、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被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对网络访问身份进行控制。另外,网络应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以保证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

(2)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是为了使计算机系统能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各种能预防、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理舞弊行为的控制制度和措施,包括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等。

①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其目的是要防止为经审核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内,并保证经审核的数据均能完整、准确输入并转化为计算机内部数据的格式,包括业务的审核与准备,输入操作及核对控制、计算机校验等。

②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

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它是对系统数据处理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的控制,包括接近控制、加密控制等

(3)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其目的是要保持系统能准确、完整地输出经处理的会计信息,并能使输出的会计信息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同时,禁止未批准的人接触系统的输出资料,包括检验控制等。

4.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渠道的宽畅与提供信息的多元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对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核算原则产生冲击。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为合理计算各期的经营结果,需要运用应计、递延、分配等程序,这是权责发生制地存在基础,对于某些新出现的经济业务,权责发生制原则显得无能为力。会计电算化加快了经济金融化的速度,使许多现代金融工具得以衍生。衍生金融工具以远期合同的形式进行交易和投资,是一种财务杠杆原理的金融商品。

①金融资本具有强大的流动性,对它的揭示就应及时、快捷,而且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揭示金融资本的真实价值。

②衍生金融工具在合约签订时,与它相关的权利和风险已经发证转移,但交易并未实际发生甚至到期时也不可能发生,按照现行权责发生制地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就很难在会计中得到反映。

可见,为了完整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这项交易的发生并揭示与其相关的风险,会动摇现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一环,使其他会计原则建立的基础。它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历史成本易于取得,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在工业经济时代为会计实务界所广泛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与互联网环境下,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①难以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地计量

信息化时代,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已经取代有形资产的地位而成为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源泉。因此,只有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计量,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和生产力。但由于无形资产大多属于自行开发的研究结果(如:技术秘方等)或长期积累而成(如:商誉等),没有具体计量成本费用支出的依据,并且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难以用历史成本对其进行准确地计量。

②难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地估量

这是由于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实际上是一项和约,故在签订时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产生,但由于交易未实际发生,因而无历史成本可循;另一方面,任何一项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交割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其市场价格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以其签订合同时的价格入账,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市场价格和风险就无法得到反映。看见,衍生金融工具所固有的特点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对其显得无能为力。

③价值反映脱离实际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和设备的寿命周期缩短,以历史成本所反映的产品和设备的价值难以与其真实价值相符。

④信息反映滞后

计算机电源范文6

关键词 直流屏;负荷分析;容量换算法;电流换算法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178-01

0 引言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站变电所现有直流屏型号为PGD2-IV-65-220/220,蓄电池容量为65AH。但随着企业发展扩建,该直流屏目前共为4所高压室提供直流电源,共计开关柜60余面。由于该直流屏蓄电池容量偏小,在几次停电事故中,发现它所能提供的事故供电时间偏小,仅能维持半小时左右的事故供电,给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不利因素。而在3#站变电所中,直流屏型号为PGD6-IV-100-220/220,蓄电池容量为100AH,目前仅为8台高压开关柜提供直流电源,利用率偏低。鉴于以上情况,考虑将1#站直流屏所带的部分负荷移至3#站直流屏供电,从而解决1#站直流屏容量偏小而3#站直流屏利用率低的问题。

1 负荷分析

变电站的直流负荷按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分为经常负荷、事故负荷和冲击负荷三类。

1)经常负荷 是指在所有运行状态下,由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负荷。它主要包括:经常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等。一般来说,经常负荷在总的直流负荷重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2)事故负荷 事故负荷指正常运行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变电站的自用交流电源消失后由直流电源供电的负荷。它一般包括有:事故照明、通讯电源及后台机电源等;

3)冲击负荷 冲击负荷是指直流电源承受的短时最大电流。

2 直流负荷转移后对蓄电池容量的计算

2.1 计算原则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容量换算法和电流换算法。本文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按照满足事故下的持续放电容量和全停电状态下的冲击电流选择蓄电池容量。最后验证在转移相应的直流负荷后,3#站现有蓄电池组是否能保障变电站在停电2小时内的直流供电。

2.2 负荷统计

在准备转移的直流负荷中,开关柜均配微机综保系统,其中保护装置为SEL551、SEL587或SEL351A,测控装置为PMC560系列,此外,每个开关柜还配有指示灯、位置继电器和带电指示器,负荷统计如下:

2.2.1 各配电室装置总功耗统计(单位:W)

1)3#站:PMC560:42,SEL装置:60,指示灯:85,跳闸继电器:49,闭锁电磁铁:35,分闸电流:5.1A;

2)乙胺站:PMC560:48,SEL装置:60,指示灯:105,跳闸继电器:56,闭锁电磁铁:40,分闸电流:8.5A;

3)20万吨站:PMC560:108,SEL装置:110,指示灯:340,跳闸继电器:126,闭锁电磁铁:90,分闸电流:23.8A,带电显示器90:,位置继电器:126。

2.2.2 三个变电站直流负荷总计

1)经常负荷:PMC560+SEL装置+指示灯+带电显示器+位置继电器+闭锁电=1.33kW;

冲击负荷:跳闸继电器+分闸电流=8.46kW。

2)0min~1min内事故放电电流为:(经常负荷+冲击负荷)/220=44.5A;

1min~120min内事故放电电流为:经常负荷/220=6A。

3)1min~60min内容量累计为:经常负荷*1=6AH。

60 min~120min内容量累计为:经常负荷*2=12AH。

2.3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校验

2.3.1 方法1:容量换算法

1)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电池容量:直流屏蓄电池组终止电压为200V,即单体电池终止电压为1.85V,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4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关系曲线得,Kcc=0.5,Krel=1.4,则蓄电池容量Cc=Krel*C/Kcc=1.4*12/0.5=34Ah;

2)按冲击负荷计算电池容量:放电初期最大放电电流Ich0=44.5A,电池放电终止电压Ud=1.85V,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2蓄电池冲击放电曲线得,Kch=0.62,Krel=1.4,则蓄电池容量Cc=Krel*Ich0/Kch=1.4*44.5/0.62=100Ah;

3)两者应取较大值,所以C=100Ah;

4)校验事故放电初期承受冲击电流时的电压水平:Kch=1.1*Ich0/Cc=1.1*44.5/100=0.49,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2蓄电池冲击放电曲线“0”得,Ud=1.87V,则,U=1.87*18*6=201.96V=91.8%UN;

5)校验事故放电末期的电压水平:K=KrelCs/tC=1.4*12/2*100=0.084,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1曲线得,Ud=1.98V,U=1.98*18*6=214V=97.2%UN;

6)两项电压校验均符合标准,所以蓄电池容量可取Cc=100Ah,可满足事故情况下供电2小时。

2.3.2 方法2:电流换算法

1)第一阶段:电池的终止电压为1.85V,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5(a)容量换算系数曲线得,t11=1min时Kc11=0.62,则Cc1=Krel*I1/Kc11=1.4*44.5/0.62=100Ah;

2)第二阶段:电池的终止电压为1.85V,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手册》4.4.5节图4-5(a)容量换算系数曲线得,t21=120min,Kc21=0.28,t22=119min,Kc22=0.29,则,Cc2=Krel*(I1/Kc21+(I2-I1)(Kc22)=1.4*(44.5/0.28+(6-44.5)/0.29)=37Ah;

3)蓄电池容量取Cc1和Cc2两者交大的值,即Cc=100Ah,可满足事故情况下供电2小时。

3 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计算方法验证,将乙胺、20万吨站的直流负荷电源从2#站直流屏转移至3#站直流屏供电,完全可以满足事故失电情况下的2个小时直流电源的供给时间。同时可以延长2#站变电所直流屏的事故供电时间,使2#、3#站直流屏的蓄电池容量都发挥了最合理的效果。